浅谈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浅谈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构成分析

浅谈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构成分析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构成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是企业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构成进行浅谈。
一、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通常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等。
原材料成本是制造企业最基本的成本,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水平。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劳动力的工资、福利和奖金等。
直接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制造过程直接相关的费用,如燃料费用、能源消耗费用、设备使用费用等。
二、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通常包括间接原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制造费用等。
间接原材料成本是指用于间接部门或间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间接人工成本是指为产品提供间接服务或间接支持的人工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维修人员工资等。
间接制造费用是指间接部门或间接产品发生的费用,如厂房租金、设备维修费用、水电费用等。
三、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不随产品产量变动而发生的成本,通常包括房租、利息、折旧和管理人员工资等。
固定成本与企业的规模和产能有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利润水平。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固定成本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降低固定成本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四、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指会随产品产量变动而相应增减的成本,通常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等。
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或减少,可变成本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少。
制造企业需要合理控制可变成本,以确保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和产品的竞争力。
五、关键成本要素综上所述,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成本要素。
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成本分析和管理,掌握成本的核心要素,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浅谈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浅谈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核算与分析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那么制造企业的有效实施的成本核算与分析,找出问题与原因。
最后通过找出的问题来探讨加强成本核算与分析的对策。
有利于企业减少经营成本,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一、生产成本核算与分析概述生产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和分配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采用恰当的方法计算出各对象的成总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相关资料,全面系统的分析成本水平及其构成的变动情况。
系统的分析其变动因素和原因,找出降低成本的潜力。
成本分析是成本核算的延续和有效的检查。
二、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和计算方法制造业生产成本核算项目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与动力、制造费用。
2-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材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
而直接材料在制造业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核算的精准度直接影响其成本。
为了更精准核算直接材料,以ERP系统对直接材料的领用和成本的归集、分配进行解剖,直接材料的发放按生产工单归集,生产工单按生产产品种类、数量归集直接材料;生产的产品按BOM单计划物料;领料单按生产工单归集的直接材料领用。
对于实际生产中替代料、损耗补料、退料等,应有严格审批手续。
综上所述领用的直接材料能追溯产品中,便于直接材料精准的归集和分配。
2-2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与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及补助,期末按照产品的工时进行分配,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则应采用合理方法在各产品之间分配。
工资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和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等,其计算公式如下:某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该产品的实际(或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的实际工时(或定额)之和本月生产人工费用15402元,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甲产品生产工时为178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1240小时。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所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于管理和决策。
成本核算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资金运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制造业企业的
成本分类、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进行浅析。
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
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则是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如厂
房折旧、管理费用等。
制造业企业需要对这两类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和管理,以确保成本
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作业成本法和过程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将生产
过程分为多个作业,然后将相应的成本核算到每个作业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种类多样的企业。
而过程成本法则是将生产过程按照生产线或工序进行划分,然后将
相应的成本核算到每个生产线或工序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简单、产品种类单
一的企业。
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需要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对成本的监
控和管理来保证成本的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
争力。
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成本控制预算、分析成本差异等方法来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一直是企业运营中的重要课题,成本核算不准确与不完善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几个方面。
一、成本分类和成本核算方法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直接成本指的是生产产品所产生的直接费用,例如原材料、工资、能源等,其特点是直接参与了生产过程且可确定。
间接成本则是与生产过程相关,但无法直接与某一个产品挂钩的费用,例如租金、维修费、管理费等,其特点是不能直接确认是哪个产品所需的费用。
在成本核算方面,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成本分类和产品特性,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例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直接成本法等。
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加以选择和改进。
二、成本分配和配比问题成本分配是指将间接成本按照不同的分摊基础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以便反映出各产品所需的真实成本。
常见的成本分配基础包括直接人工小时数、机器利用率、生产数量等。
成本分配的不准确容易造成不同产品间的成本差异,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成本配比是指不同成本所占的比例问题。
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市场需求以及成本结构等因素来确定不同成本的权重,进而进行合理的配比。
例如,对于注重品牌和质量的产品,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发和质量控制,来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和品牌价值,这就需要在成本配比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
三、成本控制和优化成本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控制成本支出的方式,尽可能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
常见的成本控制方法包括精简生产工艺、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等。
而成本优化则是指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性价比。
以上几个方面是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中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企业需要关注这些方面,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现代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成本核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企业长期稳定运营和盈利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在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类别不够详细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类构成。
但在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成本结构是不同的,因此成本类别的细分和归集也应该更为精细。
比如,对于同一产品在不同生产批次中的成本表现将有所不同,不同的批次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成本核算,以此更好地掌握产品的成本状况。
二、核算手段简单单一目前的企业成本核算主要依靠手工记录或计算机表格,不能自动抓取分配数据,更不能进行精细的费用分析和利润分析。
单纯的核算手段往往不能将各项实际成本精确地计算,更无法对不同的成本项目进行分析,不能识别和发掘成本管理的潜在问题。
三、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波动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业企业面对的生产周期和规模、投入材料的渐变关系、人工成本的变动、以及生产线调整和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变动都在不断地发生。
这些变动将影响成本的不断变化,因此企业需实时关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消耗、各种费用的产生以及存货的变动,以此实现成本的实时变动。
四、部门管理难度大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成本核算的精度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尤其是部门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会随着部门数量的增加而令企业面对更复杂的管理问题。
企业需要应对这种状态,实现部门间信息的高度透明度,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此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精度。
五、竞争力的挑战制造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需在成本控制方面保持更高的敏感度,时刻掌握生产、销售和各项成本变动的情况。
因此,企业更需要采取现代化的成本核算手段,数据采集和系统化管理方法,来规范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并挑战更高的成本控制目标。
在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中,企业应该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在生产、销售和成本核算等方面实现高效、自动化的管理流程,提高成本核算的精度和信息的透明度,以此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

营销界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刘莉菲(珠海好印宝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摘要:制造业在我国工业企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大力扶持表现为对“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的补贴力度较大。
企业成本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成本核算是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强化成本核算,规范制造业成本费用的管理,真实准确地核算企业产品成本对销售定价决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创造低成本优势,提高市场竞争水平。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实现低成本化战略优势的策略。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完善措施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概述制造业产品的制作特点是品种多、生产工序和步骤多、生产加工周期长、批次多、生产技术复杂,成本核算需规范和合理分配各项成本要素。
一、制造业企业成本的分类制造业企业成本按可辨认性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有直接联系,能明确判断其应归属对象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中直接人工包括生产一线工人的基本工资、奖金、餐费及医药费等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
间接成本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无直接联系的或无法追踪其归属对象的成本,企业生产部门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等属于间接成本。
制造业企业成本按成本习性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相关领域内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通常是指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人员工资、厂房租赁费。
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领域内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主要指直接材料费用、计件人员的工资。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相比其他企业,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更为多样化,可以通过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分类法开展成本核算工作。
依据本企业实际生产制造产品的流程和特点,选择核算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如生产步骤多的企业需采用分步法,按批次生产的企业采用分批法,品种多的企业采用品种法。
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

制造业生产成本分析制造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行业,其中的生产成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制造业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方面,直接成本主要是原材料、劳动力和机器使用成本,而间接成本包括管理和设备维护等费用。
这篇文章将围绕着制造业生产成本这个主题,分析生产成本的构成、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等多个方面。
一、生产成本的构成1.原材料成本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是制造业中最基本、最直接的成本。
原材料的种类、价格、来源等都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原材料时,制造商应该从质量、价格和供应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考虑。
2.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包括工资、保险、福利等费用。
随着国家对劳动力保护政策的不断完善,劳动力成本也逐渐增加。
而对于企业来说,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投入;二是优化人员结构,降低人工普遍残缺。
3.机器使用成本机器使用成本主要包括机器的租赁、维护、保险等费用。
由于不同的机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不同,因此制造商在选购机器时必须仔细考虑。
如今,一些新兴工业不断发展,例如智能制造、机器人制造等,能够取代人力投入,实现成本和效率的平衡。
二、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1.供应链紊乱供应链是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传导和制造效率不高,就会导致延迟和成本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造商应该尽量优化供应链流程,强调精益生产管理,通过提高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的准确性等手段,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
2.债务负担企业的长期债务负担是一个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如果债务和利息负担过重,会导致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因此,企业需通过改善自身财务状况等措施来降低债务负担。
3.政策限制政策因素对生产成本也有很大影响。
一些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的成本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劳动法规、税费政策等。
企业需要关注相关的政策,通过各种方式应对政策因素带来的影响,维护企业的生产成本。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问题探究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问题探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产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不仅涉及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从生产成本的核算到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生产成本核算的问题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分摊不合理在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结构的复杂性,往往导致成本分摊不合理的问题。
一些间接成本无法准确分配到相关产品上,导致产品的成本核算不准确。
2. 成本计算不及时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计算,而有些企业在这方面存在不及时的情况。
成本计算的不及时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和生产效率。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往往无法满足现代制造企业的需求,会导致成本核算的不准确和不合理。
传统的作业成本法在一些生产环境下无法准确反映产品的成本情况。
以上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制造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了制造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除了成本核算的问题,制造企业在生产成本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 生产过程控制不力为了降低成本,制造企业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存在着生产过程控制不力的情况,导致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成为了一个难题。
2. 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原材料和人力资源是制造企业的两大成本,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存在着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现象。
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高和人员效率低下都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3. 生产计划不合理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直接关系到成本的控制和产品的质量,如果生产计划不合理,就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降低。
三、解决方案1. 引入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为了解决成本核算不准确的问题,可以引入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比如活动成本法、全成本法等,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经营效率等方面。
在实际的成本核算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问题,比如成本核算不准确、成本控制不到位等。
本文将从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的角度展开讨论。
一、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1. 成本核算不准确在制造业企业中,成本核算不准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成本的计算不准确、核算方法不规范、成本预算不科学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企业无法准确把握产品的成本,影响了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2. 成本控制不到位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成本控制不到位。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因为原材料浪费、生产过程不合理、工人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成本的不断上升,但是企业又没有有效的手段对成本进行控制,导致成本控制不到位,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对策1. 加强成本核算管理为了解决成本核算不准确的问题,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首先要规范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流程,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包括成本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各个环节。
同时还要加强成本核算的监督和审计,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强化成本控制手段为了解决成本控制不到位的问题,制造业企业需要强化成本控制手段。
首先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控,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指导,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
其次要加强对成本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成本异常的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成本调整和控制。
还要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
3. 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制造业企业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
通过成本预算,可以对企业的成本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和预判,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成本预算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金和资源的使用,避免因为成本超支导致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受到影响。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问题探究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问题探究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问题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
生产成本的核算是制造企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效益。
企业在进行产品定价时,必须对生产成本进行比较精确的核算,以确保产品定价的合理性。
生产成本核算一般采用全面成本核算法和直接成本核算法。
全面成本核算法是指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成本进行比较精确的核算,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而直接成本核算法则是将生产过程中只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进行核算,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工资成本等。
其次,生产成本的管理方法。
生产成本的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
生产成本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与供应商的协商、安排采购时间等;二是对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设备、人工等进行精细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对生产计划进行合理的制定和管理,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
最后,提高劳动效率。
企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必须通过提高劳动效率来降低生产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劳动效率:一是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技能和水平;二是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三是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使用。
总之,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问题是制造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来进行管理和控制。
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生产成本核算方法、生产成本管理方法和提高劳动效率等措施,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和竞争力。
分析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及问题探讨

分析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及问题探讨制造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其中成本核算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
成本核算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了解其生产中的所有成本,从而有效地管理费用,提高生产效率并增加盈利能力。
本文将探讨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及问题。
一、成本核算的重要性1. 帮助企业了解成本构成:成本核算是确认和计量成本的过程,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帮助企业了解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成本,并确定其成本结构。
生产成本的核算包括直接和间接成本,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核算这些成本可以帮助企业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及时发现并处理成本偏差问题。
2. 支持决策制定:正确的成本核算可以提供企业决策制定的支持数据,帮助企业了解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并对其进行比较。
在制定价格策略、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和营销策略时,成本核算数据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企业正确评估商业决策的风险和优劣。
3. 评价企业绩效: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对其生产线和各生产环节的效率和效益进行评估。
企业可以基于成本核算数据控制和优化生产流程,识别哪些产品或部件正在产生损失,以及为消费者找到更好的替代品等。
这些支持决策制定的数据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绩效。
二、成本核算的问题尽管成本核算在制造业企业中是一个关键的管理工具,但是它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1. 没有准确的基础数据:制造业企业必须准确地记录和跟踪生产活动,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可靠。
如果没有准确的数据,龙头企业将无法确定哪些成本属于产品或服务。
2. 不同制造过程和产品可能需要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由于各个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运作和产品不同,会导致成本核算方法的不同。
某些生产活动可以很容易地跟踪固定成本,因此使用直接成本法更加合适;在其他情况下,企业可能还需要使用作业成本法或过程成本法等其他方法来测量成本。
3. 财务报表不一定反映实际成本:即使企业掌握了准确的成本核算数据,但财务报表不一定反映出产品或生产线的实际成本。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益。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自己的成本进行准确核算,了解自身的成本构成和成本结构,从而可以更好地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成本核算也是企业财务会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深入分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问题主要困难在于成本数据的准确性。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成本多种多样,包括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和间接费用等多个环节,而这些成本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核算。
由于制造业生产过程复杂,涉及到的环节众多,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往往受到影响。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人工成本的变动、生产设备的损耗等都会对成本核算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还有一些企业在成本核算上存在着故意操作的情况,比如为了降低纳税额而故意将部分成本转移至其他账户。
这些因素都给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还涉及到成本分配和成本控制的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成本并非一刀切,而是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进行分摊。
间接费用就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基数进行分摊,而这个分配基数往往需要根据生产情况和企业实际情况来确定,因此成本分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对成本的控制也是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借助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来实现对成本的合理控制,以确保企业经营的正常开展和高效运转。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还需要面对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全球化的竞争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需要面对国内的竞争,还需要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这就要求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成本核算体系,以适应外部环境的新变化。
随着生产模式的多元化,企业可能会在多个地区进行生产及销售,这就需要企业建立起完善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体系,以保证各地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
主要原因是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往往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成本元素,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包括许多过程,需要对每个阶段的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企业需要考虑一系列不同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原材料、能源、设备和维护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1. 成本分类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期间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生产有关的成本。
例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和相关的制造费用。
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
例如,管理和行政费用、设备维护和修理费用以及租金等。
期间成本是指在多个会计期间中共享的费用,如保险和利息。
2. 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是制造业企业中一个重要的会计功能,它能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跟踪、监控和核算,并帮助企业制订决策。
成本会计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过程以及成本分类来实现部门成本计算,然后将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
分配的方式通常是基于成本驱动因素,例如人工工时或机器使用时间。
成本会计可以提供各种有关成本和成本控制的信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准确的决策。
3. 成本控制制造业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控制,以确保其生产过程能够高效、低成本地运行。
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有效地管理和监控成本。
其中,有几个重要的方面需要关注:- 原材料成本控制:原材料成本在制造业企业中通常是最大的成本。
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为此,企业需要考虑采用多种方式来优化采购过程、降低采购成本、优化库存管理等。
- 劳动力成本控制:劳动力成本通常是制造业企业的第二大成本,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降低这种成本。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引进自动化设备、优化生产计划和重新安排工作任务,一定程度上减少员工数量等。
- 制造过程成本控制:制造过程成本通常是由各种制造成本的总和构成的。
这些成本包括制造过程中的人工费用、能源费用、制造设备维护和修理费用等。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1. 引言1.1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重要性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重要性非常突出。
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准确核算成本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估至关重要。
制造业企业作为生产型企业,其生产活动极为复杂,涉及的成本种类繁多,需要进行细致、准确的核算。
如果成本核算不准确、不及时,将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导致企业的经营失败。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制造业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而准确的成本核算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
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浪费和成本偏高的环节,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成本核算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定价依据,确保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盈利能力。
制造业企业必须重视成本核算问题,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盈利。
2. 正文2.1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来进行成本核算,以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几个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1. **费用直接费用原则**:这是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
直接费用是指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费、直接人工费等。
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将所有直接费用准确地分配到相关的产品上,以确保成本的准确计算。
4. **成本控制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制造业企业需要及时掌握和监控成本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成本控制措施。
通过成本控制,企业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5. **成本分配原则**:成本分配是指将各项成本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部门上。
在成本核算中,制造业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分配方法,以确保成本的合理分配和准确计算。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费用直接费用原则、费用可变费用原则、全面成本原则、成本控制原则和成本分配原则。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利润水平。
成本核算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统计、核算和管理,以便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决策。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成本核算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制造业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相关费用种类繁多,并且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本和价格。
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认真对待,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成本概念。
成本是企业生产活动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计,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等;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与产品挂钩的成本,如生产设备折旧、生产车间管理费用等。
正确理解和运用成本概念有助于企业准确核算成本,合理控制成本,确保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达到合理水平。
制造业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体系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各项费用的统一管理和核算体系,包括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核算程序等。
制造业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经营模式,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成本核算体系,明确各项费用的核算方式和标准,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成本核算体系还应与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相结合,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制造业企业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成本分摊和核算方法。
成本分摊和核算方法是指将各项费用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分摊到产品上,以确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
在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往往不能直接与某一产品挂钩,因此需要通过成本分摊和核算方法来合理确定产品的成本。
制造业企业应该根据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和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科学合理地确定成本分摊和核算方法,确保产品的成本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提供正确依据。
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
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在现代工业制造业中,成本核算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管理工作。
通过对生产成本的科学核算,企业可以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从而更好地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都存在着成本核算不准确、费用分摊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了成本核算的不完善。
本文将就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成本核算问题的存在1. 材料成本核算不准确在工业制造业中,材料成本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企业在进行材料成本核算时存在问题,无法准确地掌握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和成本变化,导致了材料成本核算的不准确。
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入库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信息不及时等问题,使得企业无法对原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核算。
2. 劳动成本核算不合理3. 制造费用核算不完善二、解决对策探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首先需要强化成本核算意识,使全体员工都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全员参与,才能实现成本核算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企业需要开展成本核算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成本核算工作中来。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包括材料成本核算制度、劳动成本核算制度、制造费用核算制度等。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使得企业能够在原材料采购、入库管理、工时统计、费用支出等方面都能够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3. 实施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如活动基础成本核算法、标准成本核算法等。
通过实施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使得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进行核算,并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 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中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软件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成本核算,提高核算的自动化程度和精确度。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实际运营中,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成本核算方式单一、成本控制不力等。
本文在分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对策正文:一、问题分析(一)成本核算方式单一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主要采用以“标准成本法”为主的方法,该方法只能反映出一个产品的标准生产成本,而现实中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标准化因素,因此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很难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
(二)成本控制不力企业成本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之一,而许多制造业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生产成本上升、库存积压等。
二、对策建议(一)优化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可以采用“全面成本法”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
此外,也可以采用成本分析、目标成本管理等方法,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二)加强成本管理针对企业成本控制不力等问题,企业需要实行严格的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成本责任、加强成本控制、优化生产管理等,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
结论: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在优化成本核算方法、加强成本管理等方面努力,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是制造业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良好的成本核算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应用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一、优化成本核算方法针对传统成本核算方式单一的问题,企业可以采用“全面成本法”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
全面成本法首先将企业生产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再将间接成本以不同方式分摊到各个产品的生产中,从而反映出各个产品的真实生产成本。
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工业制造业的成本核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1. 内部成本的分配问题:工业制造业通常涉及多个环节,涉及到原材料、人工、能源等多种成本,如何将这些成本合理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是一个难题。
2. 难以量化的成本:有些成本很难直接量化,比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在成本核算时可能会存在估算的情况,这样容易导致成本核算的不准确。
3. 成本的隐藏问题:有时企业会将部分成本隐藏起来以降低税负,如把一部分员工的工资标注为其他费用,这样会导致成本核算的严重偏差。
二、解决对策1.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配机制:企业应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和不同的生产环节,合理确定成本分配的方法和依据。
可以采用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等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2. 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对成本的监控和控制,建立科学的成本管控体系,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通过制定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减少成本偏差。
3. 提高成本计算的精度:采用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和工具,提高计算的精度。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如ERP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确度。
4. 建立透明的成本核算体系:建立透明的成本核算体系,公开成本核算的方法和依据,增加成本核算的透明度,防止成本的隐藏。
5.加强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员工对成本核算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只有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6.与外部专家合作: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专家进行合作,进行成本核算的审计和评估,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独立性。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成本信息,为企业的科学经营和决策提供依据。
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问题探究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问题探究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利润最大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究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成本的准确计算和核实,另一方面是成本的分类和分配。
在成本计算和核实方面,制造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针对这个问题,制造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如活动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核算。
在成本分类和分配方面,制造企业需要考虑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将成本合理地分配到各个产品上,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制造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生产工艺,制定合理的成本分配方法,如比例分配法或因果分配法。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成本控制和降低,另一方面是成本效益评估和优化。
在成本控制和降低方面,制造企业需要识别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如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和人工成本等。
对于高强度耗能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成本控制和降低是尤为重要的。
针对这个问题,制造企业可以采用成本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如制度管控和数据分析等,对成本进行全过程监控和控制。
在成本效益评估和优化方面,制造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成本效益分析和评价,不断优化和调整生产成本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成本效益评估和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问题的解决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计算和核实成本,合理分类和分配成本,制造企业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策略,提高成本效益和盈利能力。
通过成本控制和降低,成本效益评估和优化等手段,制造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造企业应该加强对生产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方法,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核算与分析发表时间:2017-07-27T15:12:36.0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作者:陈吉权[导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那么制造企业的有效实施的成本核算与分析,找出问题与原因。
最后通过找出的问题来探讨加强成本核算与分析的对策深圳市前海尚达能源有限公司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那么制造企业的有效实施的成本核算与分析,找出问题与原因。
最后通过找出的问题来探讨加强成本核算与分析的对策。
有利于企业减少经营成本,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一、生产成本核算与分析概述生产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和分配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采用恰当的方法计算出各对象的成总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相关资料,全面系统的分析成本水平及其构成的变动情况。
系统的分析其变动因素和原因,找出降低成本的潜力。
成本分析是成本核算的延续和有效的检查。
二、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和计算方法制造业生产成本核算项目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与动力、制造费用。
2-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材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
而直接材料在制造业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核算的精准度直接影响其成本。
为了更精准核算直接材料,以ERP系统对直接材料的领用和成本的归集、分配进行解剖,直接材料的发放按生产工单归集,生产工单按生产产品种类、数量归集直接材料;生产的产品按BOM单计划物料;领料单按生产工单归集的直接材料领用。
对于实际生产中替代料、损耗补料、退料等,应有严格审批手续。
综上所述领用的直接材料能追溯产品中,便于直接材料精准的归集和分配。
2-2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与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及补助,期末按照产品的工时进行分配,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则应采用合理方法在各产品之间分配。
工资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和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等,其计算公式如下:某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该产品的实际(或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的实际工时(或定额)之和本月生产人工费用15402元,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甲产品生产工时为178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1240小时。
其中:分配率=15402/(1780+1240)=5.1元/小时甲产品承担的工资=1780×5.1=9078元乙产品承担的工资=1240×5.1=6324元2-3燃料与动力费燃料实际上也是材料,如果燃料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小,可以将燃料合并在直接材料中核算。
如果燃料费所占比重较大,可专设“燃料与动力费”。
燃料的分配,是指对于车间、部门领用并消耗的燃料,根据不同的用途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的过程。
如果燃料费能直接分清那种产品耗用的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如果几种产品共同耗用而不能直接分清,要先进行分配,然后分别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外购动力费的分配与燃料费分配原则基本一致,能直接分清那种产品耗用的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如果不能直接分清,要先进行分配,然后分别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2-4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
包括: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制造费用的精准分配相对其他成本项目相对复杂,制造费用传统的分配标准有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工时、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直接成本、标准产量等;作业成本法相对传统的核算方法更为精准。
作业成本克服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以作业为核心,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
2-5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主要有多种。
企业应根据其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种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好坏等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下面介绍常用多道工顺分配方法"约当产量比例法"。
"约当产量比例法",就是把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然后把完工产品的产量和在产品的"约当量"相加,构成"约当总产量"。
再和发生的生产费用相除,得出费用分配率,用分配率去乘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量,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和在产品应留存的成本。
例:企业生产A产品需要分两道工序完成,其中:直接材料19200元,直接人工16920元,制造费用17624元。
本月共完工230件,各工序月末在产品分别为100件和50件,完成程度分别为80%和60%。
材料在各工序生产过程中陆续投入,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60%和40%;工时的定额分别为50小时和30小时。
月初无在产品, 1、首先计算材料费用在两道工序中的约当产量:第一道工序:100*80%*60%=48 件第二道工序:50*(60%+60%*40%)=42件材料费用的分配如下:材料费用分配率=19200/(90+230)=60完工成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60*230=13800元在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19200-13800=5400元2、加工费用在两道工序中的约当产量:第一道工序:100*50*80%/80=50 件第二道工序:50*(50+30*60%)/80=42.5件直接人工分配率=16920/(230+50+42.5)=52.5完工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52.5*230=12075元在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16920-12075=4845元3、制造费用分配率=17624/(230+92.5)=54.65完工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54.65*230=12569.5元在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17624-12569.5=5054.5元三、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
下面主要对制造业生产成本差异分析和生产成本性态分析进行解剖:“ 3-1、成本差异标准成本差异一般分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种;标准成本差异=产品的实际成本-产品的标准成本=(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材料用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例:本月生产产品800件,使用直接材料5000kg,直接材料单价为0.55元/千兄;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耗用6KG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单价0.5元。
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性5000*(0.55-0.5)=250(元)直接材料用量差异=(5000-800*6)*0.5=100元通过以上计算可知直接材料因价格的上涨增加250元,用量的原因增加100元。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例:本月生产产品800件,实际使用工时1780小时,支付工资9078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0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
工资率差异=1780*(9078/1780-5)=178元;人工效率差异=(1780-800*2)*5=900元通过以上计算可知工资率上涨增加178元,人工效率原因增加900元。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变动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例:本月实际产量800件,使用工时178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3916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元/件。
即每件产品标准成工时为2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元/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780*(3916/1780-2)=356元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780-800*2)*2=360元通过以上计算可知耗费上涨增加356元,效率原因增加360元。
(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二因素分析法和三因素分析法,二因素分析法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量;三因素分析法分解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闲置能量差异1.二因素分析法二因素分析法,是指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其计算公式为: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例:本月实际产量80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2848元,实际工时为1780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1000件即2000小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1.5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848-2000*1.5=-152元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性=2000*1.5-800*2*1.5=600元通过以上计算可知耗费减少152元,能量原因增加600元。
2.三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上题为例: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2000-1780)*1.5=33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780-800*2)*1.5=270元通过以上计算可知,将能量差异分解闲置能量增加330元,效率增加270元。
3-2、生产成本性态分析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性态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在产能固定的情况下,成本固定,不会随生产量变化而变化。
比如机械设备的折旧、摊销等;变动生产成本:指随生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与生产量成正比例关系,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混合生产成本:一方面,它们要随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它们的变化又不能与生产量的变化保持着纯粹的正比例关系。
混合成本兼有固定与变动两种性质,可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和曲线变动成本。
根据生产成本性态,制造业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四、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的关系生产核算和成本分析都是企业成本管理重要组成的一部份,成本核算是通过对成本的确认、计量、记录、分配、计算等一系列活动,正确组织企业的成本核算并及时将成本分析的信息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成本控制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