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课件][分析化学][教案PPT][精品课程]第十六章-第二节-色谱理论基础-2
合集下载
[暨南大学课件][分析化学][教案PPT][精品课程]第十六章-第一节-色谱法概述-2
2020/6/17
空间排阻色谱法
▪ 根据空间排阻(steric exclusion)理论,孔 内外同等大小的溶质分子处于扩散平衡状态:
Xm
Xs
▪ 渗透系数: Kp =Xs/Xm (0<Kp<1 ) 由溶质分子的线团尺寸和凝胶孔隙的大小
所决定。在一定分子线团尺寸范围内,Kp与 分子量相关,即组分按分子量的大小分离。
2020/6/17
吸附色谱法
➢ 流动相 有机溶剂(硅胶为吸附剂) ➢ 洗脱能力:主要由其极性决定。 ➢ 强极性流动相占据吸附中心的能力强,洗
脱能力强,使k值小,保留时间短。
➢ Snyder溶剂强度o:吸附自由能,表示洗 脱能力。o值越大,固定相对溶剂的吸附
能力越强,即洗脱能力越强。
2020/6/17
2020/6/17
分配色谱法
▪ 洗脱顺序 由组分在固定相或流动相中溶解度的 相对大小而决定。 正相液液分配色谱:极性强的组分后被洗脱。 (库仑力和氢键力)
反相液液分配色谱:极性强的组分先出柱。
2020/6/17
二、吸附色谱法 (P346)
▪ 分离原理 利用被分离组分对固定相表面吸 附中心吸附能力的差别而实现分离。
▪ 吸附过程是试样中组分的分子(X)与流动相 分子(Y)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的过程, 即为竞争吸附过程。
▪ 吸附色谱法包括气固吸附色谱法和液固吸附 色谱法
2020/6/17
X m + nYa
Ka
=
[X a ][Ym ]n [X m ][Ya ]n
Ka
[Xa ] [Xm ]
Xa / Sa X m /Vm
(2) 灵敏度高:
可以检测出μg.g-1(10-6)级甚至ng.g-1(10-9)级的物质量.
空间排阻色谱法
▪ 根据空间排阻(steric exclusion)理论,孔 内外同等大小的溶质分子处于扩散平衡状态:
Xm
Xs
▪ 渗透系数: Kp =Xs/Xm (0<Kp<1 ) 由溶质分子的线团尺寸和凝胶孔隙的大小
所决定。在一定分子线团尺寸范围内,Kp与 分子量相关,即组分按分子量的大小分离。
2020/6/17
吸附色谱法
➢ 流动相 有机溶剂(硅胶为吸附剂) ➢ 洗脱能力:主要由其极性决定。 ➢ 强极性流动相占据吸附中心的能力强,洗
脱能力强,使k值小,保留时间短。
➢ Snyder溶剂强度o:吸附自由能,表示洗 脱能力。o值越大,固定相对溶剂的吸附
能力越强,即洗脱能力越强。
2020/6/17
2020/6/17
分配色谱法
▪ 洗脱顺序 由组分在固定相或流动相中溶解度的 相对大小而决定。 正相液液分配色谱:极性强的组分后被洗脱。 (库仑力和氢键力)
反相液液分配色谱:极性强的组分先出柱。
2020/6/17
二、吸附色谱法 (P346)
▪ 分离原理 利用被分离组分对固定相表面吸 附中心吸附能力的差别而实现分离。
▪ 吸附过程是试样中组分的分子(X)与流动相 分子(Y)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的过程, 即为竞争吸附过程。
▪ 吸附色谱法包括气固吸附色谱法和液固吸附 色谱法
2020/6/17
X m + nYa
Ka
=
[X a ][Ym ]n [X m ][Ya ]n
Ka
[Xa ] [Xm ]
Xa / Sa X m /Vm
(2) 灵敏度高:
可以检测出μg.g-1(10-6)级甚至ng.g-1(10-9)级的物质量.
《色谱分析法概述》课件
高效分离
开发新型固定相和色谱柱,提高分离效率和分辨率。
灵敏度提升
采用新型检测器和技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
联用技术
与质谱等检测技术联用,实现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和 定性分析。
毛细管电泳法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微型化
采用微型化进样技术和毛 细管电泳芯片,实现快速 、便携的样品分析。
多维分离
结合多种分离模式和检测 技术,实现复杂样品的多 维分离和定性分析。
在色谱过程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性是关键因素,它们决定了各组分在两 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而影响分离效果。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
分类
色谱分析法有多种分类方式,根据固定相的形态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和薄层色 谱;根据操作方式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等 。
描述
不同类型的色谱分析法适用于不同的分离需求,如柱色谱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分离 ,而薄层色谱则适用于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
《色谱分析法概述》ppt 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色谱分析法简介 • 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 色谱分析法的优缺点 • 色谱分析法的发展趋势 • 色谱分析法的前景展望
01
CATALOGUE
色谱分析法简介
色谱分析法的定义
定义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混 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通过利用不同 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吸附、 溶解等分配行为的差异实现分离。
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污染物检测与控制
色谱分析法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污 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为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依 据。
生态毒理学研究
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色谱分析 法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对 生物体的影响,评估环境安全性 和生态风险。
开发新型固定相和色谱柱,提高分离效率和分辨率。
灵敏度提升
采用新型检测器和技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
联用技术
与质谱等检测技术联用,实现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和 定性分析。
毛细管电泳法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微型化
采用微型化进样技术和毛 细管电泳芯片,实现快速 、便携的样品分析。
多维分离
结合多种分离模式和检测 技术,实现复杂样品的多 维分离和定性分析。
在色谱过程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性是关键因素,它们决定了各组分在两 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而影响分离效果。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
分类
色谱分析法有多种分类方式,根据固定相的形态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和薄层色 谱;根据操作方式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等 。
描述
不同类型的色谱分析法适用于不同的分离需求,如柱色谱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分离 ,而薄层色谱则适用于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
《色谱分析法概述》ppt 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色谱分析法简介 • 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 色谱分析法的优缺点 • 色谱分析法的发展趋势 • 色谱分析法的前景展望
01
CATALOGUE
色谱分析法简介
色谱分析法的定义
定义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混 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通过利用不同 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吸附、 溶解等分配行为的差异实现分离。
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污染物检测与控制
色谱分析法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污 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为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依 据。
生态毒理学研究
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色谱分析 法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对 生物体的影响,评估环境安全性 和生态风险。
色谱分析法概述分析化学课件
自动化与智能化
未来高效液相色谱法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减 少人工操作,提高分析效率,降低误差。
3
联用技术
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如质谱、核磁共振等, 将进一步提高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灵敏度和定 性能力。
气相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微型化与便携化
01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发展,气相色谱法的仪器体积将
进一步缩小,便于携带和移动。
食品成分分析
色谱分析法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脂肪、 蛋白质、糖类等。
食品添加剂检测
通过色谱分析法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
色谱分析法用于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保障消费 者的健康权益。
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药物分离纯化
色谱分析法在药物研发和பைடு நூலகம்产过程中用于分离和纯化活性成分。
快速分析
02
提高气相色谱法的分离速度和分析时间,减少样品处理时间,
提高分析效率。
多维分析与多模式联用
03
通过与其他色谱技术(如液相色谱、质谱等)的联用,实现多
维分析与多模式联用,提高复杂样品的分析能力。
毛细管电泳等其他色谱技术
广泛应用
毛细管电泳等其他色谱技术将在生命科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 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固定相和流动相
固定相
固定相是色谱柱中的填料,是实现物 质分离的关键部分。根据不同分离原 理,固定相可分为吸附剂、涂层固定 相、化学键合固定相等。
流动相
流动相是携带待测组分通过色谱柱的 流体,一般为液体或气体。流动相的 选择对分离效果和分离时间有很大影 响。
色谱图和色谱峰
色谱图
色谱图是记录色谱柱出口流出物浓度的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通过色谱图 可以观察各组分的流出时间和浓度。
未来高效液相色谱法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减 少人工操作,提高分析效率,降低误差。
3
联用技术
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如质谱、核磁共振等, 将进一步提高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灵敏度和定 性能力。
气相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微型化与便携化
01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发展,气相色谱法的仪器体积将
进一步缩小,便于携带和移动。
食品成分分析
色谱分析法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脂肪、 蛋白质、糖类等。
食品添加剂检测
通过色谱分析法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
色谱分析法用于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保障消费 者的健康权益。
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药物分离纯化
色谱分析法在药物研发和பைடு நூலகம்产过程中用于分离和纯化活性成分。
快速分析
02
提高气相色谱法的分离速度和分析时间,减少样品处理时间,
提高分析效率。
多维分析与多模式联用
03
通过与其他色谱技术(如液相色谱、质谱等)的联用,实现多
维分析与多模式联用,提高复杂样品的分析能力。
毛细管电泳等其他色谱技术
广泛应用
毛细管电泳等其他色谱技术将在生命科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 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固定相和流动相
固定相
固定相是色谱柱中的填料,是实现物 质分离的关键部分。根据不同分离原 理,固定相可分为吸附剂、涂层固定 相、化学键合固定相等。
流动相
流动相是携带待测组分通过色谱柱的 流体,一般为液体或气体。流动相的 选择对分离效果和分离时间有很大影 响。
色谱图和色谱峰
色谱图
色谱图是记录色谱柱出口流出物浓度的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通过色谱图 可以观察各组分的流出时间和浓度。
色谱法基本理论PPT课件
阐述本ppt课件的目的,即帮助学习者 系统了解和掌握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技术和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0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分离原理
分离原理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来实现分离。当流动 相经过固定相时,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使得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 衡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开发新型色谱技术
研究和发展新型色谱技术,如微流控芯片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 以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样品分析。
联用技术结合
将色谱法与其他分析技术(如质谱、光谱等)联用,可以实现更复杂 样品的高效分离和鉴定。
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实现色谱分析的远程控制、实时监 测和数据分析,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感谢您的观看
分配平衡
色谱法中的分配平衡是指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布情况。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 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物质的性质、温度、压力等。
相互作用
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分配平衡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物质与固定相 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因此表现出不同的分配平衡,从而实现分离。
固定相和流动相
保留机制
01
保留机制
保留机制是指物质在色谱法中通过固定相的保留作用而滞留在固定相中
的过程。物质的保留机制主要取决于物质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
性质差异。
02
竞争吸附
在色谱法中,多种物质会竞争吸附到固定相上,形成竞争吸附现象。竞
争吸附会影响物质的保留时间和分离效果,因此在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
时需要考虑竞争吸附的影响。
色谱法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通过分析反应中间产物和产物, 揭示反应机理和速率常数。
0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分离原理
分离原理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来实现分离。当流动 相经过固定相时,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使得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 衡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开发新型色谱技术
研究和发展新型色谱技术,如微流控芯片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 以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样品分析。
联用技术结合
将色谱法与其他分析技术(如质谱、光谱等)联用,可以实现更复杂 样品的高效分离和鉴定。
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实现色谱分析的远程控制、实时监 测和数据分析,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感谢您的观看
分配平衡
色谱法中的分配平衡是指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布情况。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 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物质的性质、温度、压力等。
相互作用
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分配平衡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物质与固定相 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因此表现出不同的分配平衡,从而实现分离。
固定相和流动相
保留机制
01
保留机制
保留机制是指物质在色谱法中通过固定相的保留作用而滞留在固定相中
的过程。物质的保留机制主要取决于物质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
性质差异。
02
竞争吸附
在色谱法中,多种物质会竞争吸附到固定相上,形成竞争吸附现象。竞
争吸附会影响物质的保留时间和分离效果,因此在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
时需要考虑竞争吸附的影响。
色谱法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通过分析反应中间产物和产物, 揭示反应机理和速率常数。
分析化学课件 PPT讲义 气相色谱法
正庚烷 9.0
苯 乙酸乙酯 4.0 7.0
相对校正因子 0.64 0.70 0.78 0.79
77
第六节 定性定量分析
为测定混合样品中i组分的含量,称取1.80g样品,加入内 标物0.400g,混合进样后,其色谱峰面积分别为Ai=27.0cm2 ,As=27.0cm2,其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0和1.11,计算i组 分的含量。
25
第三节 色谱柱与载气
26
第三节 色谱柱与载气
27
第三节 色谱柱与载气
28
第三节 色谱柱与载气
例:苯与环己烷 (苯80.1℃,环己烷80.7℃) 。苯为弱极 性,环己烷为非极性,极性差别是主要矛盾。非极性固定液 很难分开。中等极性的固定液,如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则 苯的保留时间是环己烷的1.5倍。
7
第一节 概述
三、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8
第一节 概述
9
第一节 概述
10
第一节 概述
11
第一节 概述
12
第一节 概述
13
第一节 概述
14
第一节 概述
15
第一节 概述
16
第二节 气相色谱基本理论
17
第二节 气相色谱基本理论
18
第二节 气相色谱基本理论
19
第二节 气相色谱基本理论
29
第三节 色谱柱与载气
30
第三节 色谱柱与载气
31
第三节 色谱柱与载气
32
第三节 色谱柱与载气
33
第四节 检测器
34
第四节 检测器
35
第四节 检测器
36
第四节 检测器
37
第四节 检测器
色谱法导论PPT课件
色谱法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化学分析
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 域,用于分离和测定复杂有机 化合物、无机离子和金属配合 物等。
生物医药
在生物医药领域,色谱法用于 分离和纯化生物分子、药物成 分以及检测药物残留等。
环境监测
在环境监测领域,色谱法用于 检测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有害 物质,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 等。
新型硅胶基质固定相
硅胶基质固定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可用于分离各种极性化合物。
新型聚合物固定相
聚合物固定相具有高选择性、高柱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可用于分离复杂样品。
新型手性固定相
手性固定相可用于拆分光学异构体,为手性化合物的 分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色谱仪器的发展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和广 泛应用的特点,已成为色谱分析的重要手段。
食品成分分析
色谱法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脂肪、蛋白 质、糖类等,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食品添加剂检测
色谱法用于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确保食品的 安全性和合规性。
食品污染物检测
色谱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如农药残留、重 金属等,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01
空气污染物的分离 与测定
食品工业
在食品工业中,色谱法用于检 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 和营养成分等。
0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分离原理
分离原理
色谱法通过流动相和固定相之 间的相互作用,使不同组分在 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 数不同,从而实现各组分的分 离。
分配系数
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决定了它们在色谱 分离中的行为。分配系数越大 ,组分在固定相上的保留越强 ,越难以被洗脱。
第16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共82张PPT)
KAVs Vm
)
tR B
t0
(1
KBVs Vm
)
tR
tR A
tR B
t0(KA
KB
)
Vs Vm
t0(kA kB)
色谱别离的前提
——组分在两相间分配系数 K 不同或分配
第三节 色谱别离机制
一、吸附色谱法 二、分配色谱法
三、 离子交换色谱法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
一、吸附色谱法
✓ 别离机制: ✓ 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吸附能力差异实现别离
诺贝尔化学奖: 1948年,瑞典Tiselins,电泳和吸附分析 1952年,英国Martin和Synge,分配色谱。
展望:
新型固定相和检测器 联用仪器:GC-MS,HPLC-MS 智能化开展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
色谱法(chromatography): 对于液相色谱,因Dm 较小,B 项可勿略。
三、色谱法的特点
✓ 缺点:
对未知物分析的定性专属性差
需要与其他分析方法联用(GC-MS,LC-MS)
第二节 色谱法的根本原理
实现色谱分析的根本条件
相对运动的两相——流动相、固定相
各组分与固定相的作用存在差异
一、色谱过程
色谱过程是物质分子在相对运动的两相分配 “平衡〞的过程。
两个组分被流动相携带移动的速度不同
物质对别离的两种情况
C
C
t
t
提高别离度R
增加tR
பைடு நூலகம்
减小w
第四节 色谱理论根底
组分保存时间: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控制; 〔组分和固定液的结构和性质〕
色谱峰变宽: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控制;
〔两相中的运动阻力,扩散〕
第十六章色谱分析法概论PPT课件
tRA
t0( 1
K
A
Vs Vm
)
tRB t0 ( 1
tR tRA
KtRBBVVms t)0(KAKB)V Vm s
tRt0(kAkB)
20
例:在1m长的填充色谱柱上,某镇静药物A及其异构体B 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80min和6.60min;峰底宽度分别为 0.78min及0.82min,空气通过色谱柱需1.10min。
10
保留值
相对保留值
2,1
tR2 tR1
VR 2 VR 1
( 难 分 离物 2, 1)质 用
(只与柱温及固定相的性质有关)
保留指数
Ix100znllgtgtR R ((z xn ))llgtgtR R ((zz))
Ix为待测组分的保留指数 z与z n为 正 构 烷 烃 对 的 碳数原 子
11
第十七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Chromatography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色谱过程和基本原理 基本类型色谱方法及其分离机制 色谱法基本理论
1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 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
两相作相对运动时,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 复的分配达到分离。
2
薄 层 色 谱
柱色谱
纸色谱
第一节 色谱过程和基本原理
计算:载气的平均线速度;组分B的分配比;A及B的分 离度。
解: (1) l 100 90.90cmmin1
t0 1.10
( 2 )k tR (6.601.10) 5.00
t0
1.10
( 3)R 2( tR2 tR1 ) 2(6.605.80) 1.00
W1 W2
0.780.82
分析化学PPT课件:第十六章-色谱分析法概论-第二节-色谱理论基础-2
(3)峰底宽(Wb):
Wb=4
区域宽度常用半峰宽和 峰宽描述
2020/8/25
总分离效能指标
分离度(resolution;R):又称分辨率。是相
邻两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与两色谱峰峰宽均 值之比。
R= tR2 tR1 = 2(tR2 tR1 ) (W1 W2 ) / 2 W1 W2
2020/8/25
2020/8/25
1. 塔板理论 (P351)
➢ 塔板理论把色谱柱比作一个分馏塔,设想其中 有许多塔板。认为在每个塔板的间隔内,试样组分 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经过多次的分配平衡后, 分配系数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 塔板理论中还引入塔板数和塔板高度作为痕量
柱效的指标。
各组分的保留时间(t)不同, 能达到分配平衡
2020/8/25
2. 速率理论 (P353)
➢ 速率理论充分考虑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和传质
过程,以动力学理论研究了使色谱峰展宽从而影响
塔板高度的因素。
➢ 色谱峰的峰展宽是由于组分分子在色谱柱内无规
则运动的结果,这种随机过程导致组分分子在色谱
柱内呈正态分布。
➢ 速率理论充分考虑了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和传
峰面积(peak area;A):色谱曲线与基线间 包围的面积。
2020/8/25
定性参数1
1.保留值 (1)时间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时间(tR):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极 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死时间(tM):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气体(如空气 )的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R ):tR'= tR-tM
图16-2 (P340)
色谱柱长:L, 虚拟的塔板间距离:H,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 则三者的关系为: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 要求:
固定相→离子交换树脂
流动相→水为溶剂的缓冲溶液
被分离组分→离子型的有机物或无机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离机制见图示
✓ 阳离子交换树脂 RSO3-H+ + X+ → RSO3-X+ + H+
固定离子 可交换离子 待测离子
选择性系数
K S [ [R R3 3 S S H X O O ] ]S S[ [H X ] ]m m [R [R3 S 3 H S X O ]O ] S S[[ H X ]] m
色谱图相关术语
.峰面积(Peak Area): .标准偏差(σ)(Standard Error): .拖尾峰(Tailing Peak): .前伸峰(Leading Peak):
.鬼峰,假峰(Ghost Peak):
色谱图相关术语
. 基线(Baseline): . 基线飘移(Baseline Drift): . 基线噪声(N) (Baseline Noise): . 谱带扩展(Band Broadening):
✓ 分离机制见图示
狭义分配系数
K Cs Xs Vs Cm Xm Vm
Cs为溶质分子在固定的 相浓 中度 Vs为固定相的体积 Cm为溶质分子在流动的 相浓 中度 Vm为流动相的体积
注:K与组分的性质、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 以及柱温有关 next
图示
✓ 分离机制 利用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溶解度差别实现分离 连续萃取过程 back
注:Ka与组分的性质、吸附剂的活性、流动相的性质 及温度有关 next
图示
✓ 分离机制: 各组分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 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差异而实现分离 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无数次洗脱→分开 back
色谱分析法概论(讲义)
=
Xa / Sa X m / Vm
吸附系数与吸附剂的 活性、组分的性质和 流动相的性质有关。
X a + nYm
32
2、固定相 多为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 硅胶表面硅醇基为吸附中心。
• 经典液相柱色谱和薄层色谱:一般硅胶 • 高效液相色谱:球型或无定型全多孔硅
胶和堆积硅珠。 • 气相色谱:高分子多孔微球等
tR=t0(1+K
Vs Vm
)
k
=
t R
−t 0
=
t' R
tt
0
0
色谱过程方程
23
(三)色谱分离的前提
• KA≠KB 或kA≠kB 是色谱分离的前提。
推导过程:
tV
=
RA
t0(1+KA
s
Vm
)
t R B=
t0(1+KB
Vs ) Vm
ΔtR=
t0
(KA-KB)
Vs Vm
ΔtR≠0
KA≠KB kA≠kB
18
(四)色谱峰区域宽度(柱效参数)
1、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σ):是正态色谱流出 曲线上两拐点间距离之半,即0.607倍峰高处的峰
宽之半。σ的大小表示组分被洗脱出色谱柱的分散 程度。σ越大,组分越分散;反之越集中。
2、半峰宽 (W1/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
W1/2=2.355σ
30
三、吸附色谱法
1、分离原理 利用被分离组分对固定相表面吸附中 心吸附能力的差别而实现分离。 吸附过程是试样中组分的分子(X)与流动相分子(Y) 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的过程,即为竞争吸附过 程。
31
[暨南大学课件][分析化学][教案PPT][精品课程]第一章-绪论-第三节-课程学习要求
业出版社
2020/6/17
4. 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
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平时成绩共占30% 期末考试占70%
2020/6/17
内容选择: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作用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分类与进展 第三节 其他
2020/6/17
结束
2020/6/17
2. 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
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 分析方法;常用仪器分析方法
难点:
分析数据的处理,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使用;不同 性质的物质的测定原理、测定方法、测定条件、误 差的来源、干扰的消除,以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 的方法
2020/6/17
3. 教材与主要参பைடு நூலகம்书
教材:
《分析化学》(第七版)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
《分析化学》(第四版),孙毓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第四版),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等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第三版),[美]加里D.克里斯琴著,化学工
(3)返滴定法 如测定CaCO3,加入过量盐酸,多余盐酸用标 准氢氧化钠溶液返滴
(4)置换滴定法 络合滴定多用
2020/6/17
4.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纯度高;稳定;摩 尔质量大;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
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2020/6/17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
(1)直接配制法 称一定量的基准物质B(mB/g)直接溶于一定量 (V/L)的溶剂配制。 cB=nB/V=mB/MBV
2020/6/17
4. 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
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平时成绩共占30% 期末考试占70%
2020/6/17
内容选择: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作用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分类与进展 第三节 其他
2020/6/17
结束
2020/6/17
2. 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
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 分析方法;常用仪器分析方法
难点:
分析数据的处理,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使用;不同 性质的物质的测定原理、测定方法、测定条件、误 差的来源、干扰的消除,以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 的方法
2020/6/17
3. 教材与主要参பைடு நூலகம்书
教材:
《分析化学》(第七版)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
《分析化学》(第四版),孙毓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第四版),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等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第三版),[美]加里D.克里斯琴著,化学工
(3)返滴定法 如测定CaCO3,加入过量盐酸,多余盐酸用标 准氢氧化钠溶液返滴
(4)置换滴定法 络合滴定多用
2020/6/17
4.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纯度高;稳定;摩 尔质量大;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
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2020/6/17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
(1)直接配制法 称一定量的基准物质B(mB/g)直接溶于一定量 (V/L)的溶剂配制。 cB=nB/V=mB/MB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17
2. 速率理论 (P353)
➢ 速率理论充分考虑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和传质
过程,以动力学理论研究了使色谱峰展宽从而影响
塔板高度的因素。
➢ 色谱峰的峰展宽是由于组分分子在色谱柱内无规
则运动的结果,这种随机过程导致组分分子在色谱
柱内呈正态分布。
➢ 速率理论充分考虑了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和传
2020/6/17
塔板理论有如下基本假设
➢ ① 在色谱内一小段长度即一个塔板高度H内, 组分可以在两相中瞬间达到分配平衡。 ➢ ② 分配系数在各塔板内是常数。 ➢ ③ 流动相不是连续地而是间歇式地进入色谱柱 ,且每次只进入一个塔板体积。 ➢ ④ 试样在柱内的纵向扩散可以忽略。
2020/6/17
塔板理论-柱分离效能指标
2020/6/17
4.对称因子fs:
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
fs W 0.05h / 2 A (A B) / 2A
➢ fs在0.95-1.05之间的
色谱峰为对称峰;小于 0.95者为前延峰;大于 1.05者为拖尾峰
2020/6/17
定量参数
峰高(peak height;h):组分在柱后出现浓 度极大时的检测信号,即色谱峰顶至基线的 距离。
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和固定相性质有关,与其他 色谱操作条件无关,它表示了固定相对这两种组分 的选择性。
2020/6/17
柱效参数
1. 色谱峰区域宽度
是衡量柱效的重要参数之一,区域宽度越小柱效
越高
有三种表示方法:
(1)标准偏差():
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
(2)半峰宽(Y1/2):
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度 Y1/2 =2.354
色谱柱长:L, 虚拟的塔板间距离:H,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 则三者的关系为:
n=L/H 理论塔板数与色谱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n 5.54( tR )2 16( tR )2
W1/ 2
W
半峰宽
2020/6/17
调整保留时间
峰宽
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
➢ 单位柱长的塔板数越多,表明柱效越高。
➢ 用不同物质计算可得到不同的理论塔板数。
相中的质量(m)之比。(摩尔数?)
➢ 又称为质量分配系数或分配比,还称为容量因子。
保留因子不仅与温度和压力有关,还与固定相 和流动相的体积有关。
容量因子与分配系数的关系
2020/6/17
k
m s
CV ss
K
V s
m CV mm m
V m
分配系数与色谱分离
(二)分配系数和保留因子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R' v
2020/6/17
3.传质阻力项— C (P354)
组分在气相和液相两相间进行反复分配时,遇到阻力。
传质阻力包括气相传质阻力Cg和液相传质阻力CL ,液相传 质阻力大于气相传质阻力。
即: C =(Cg + CL)
2020/6/17
CL
d
2 f
DL
考虑到组分分子与固 定相或流动相分子间
相互作用的结果
V
tR=t0(1+K
s
V
)
m
以上为色谱过程方程,是色谱法的最基本公式
之一,表示保留时间与分配系数的关系。tR取 决于分配系数K,K大的组分保留时间长。
k
t R
t 0
t' R
tt
0
0
保留因子(k)表示组分在色谱柱中多停留的
时间(或在固定相中的时间)与死时间的
比值。 k值大则保留时间长。
2020/6/17
分配系数与色谱分离
(三)色谱分离的前提
分配系数不等是色谱 分离的前提
▪ KA≠KB 或kA≠kB 是色谱分离的前提。
推导过程:
tV
R
=
A
t0(1+KA
s
Vm
)
tR
B=
t0(1+KB
Vs ) Vm
tR=
t0
(KA-KB)
Vs Vm
tR≠0
KA≠KB kA≠kB
2020/6/17
三、色谱法基本理论 R= tR2 tR1 = 2(tR2 tR1 )
2020/6/17
1. 涡流扩散项-A (P354)
A = 2λdp
dp:固定相的平均颗粒直径 λ:固定相的填充不均匀因子
考虑到填料粒径大 小不等,导致组分 分子扩散途径不同
固定相颗粒越小dp↓,填充的越均匀,A↓,H↓,柱效 n↑。表现在涡流扩散所引起的色谱峰变宽现象减轻,色谱 峰较窄。
2020/6/17
五、分离度
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都难以描述难分离物质对的实际分 离程度。即柱效为多大时,相邻两组份能够被完全分离。
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大小受色谱过程中两种因素的综 合影响:保留值之差──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
区域宽度──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 色谱分离中的四种情况如图所示:
① 柱效较高,△K (分配系数)
(2)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不同,用有效 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作为衡量柱效能的指标时,应指明 测定物质。
(3)柱效不能表示被分离组分的实际分离效果,当两组 分的分配系数 K 相同时,无论该色谱柱的塔板数多大,都 无法分离。
(4)塔板理论无法解释同一色谱柱在不同的载气流速下 柱效不同的实验结果,也无法指出影响柱效的因素及提高 柱效的途径。
较大, 完全分离;
② △K 不是很大,柱效较高,
峰较窄,基本上完全分离;
③柱效较低,,△K 较大,但
▪ 分配系数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K)是在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 在固定相 (s) 与流动相 (m) 中的浓度 (C) 之比。
K = Cs Cm
分配系数仅与组分、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 及温度(和压力)有关。是组分的特征常数。
2020/6/17
➢ 保留因子(capacity factor;k):在一定温度和压 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和流 动
(3)速率理论为色谱分离和操作条件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阐明了流速和柱温对柱效及分离的影响。
(4) 各种因素相互制约,如载气流速增大,分子扩散项的影 响减小,使柱效提高,但同时传质阻力项的影响增大,又使 柱效下降;柱温升高,有利于传质,但又加剧了分子扩散的 影响,选择最佳条件,才能使柱效达到最高。
2020/6/17
质过程,以非平衡过程研究方法导出了速率理论方
程。
2020/6/17
峰宽(W)增加, 色谱峰展宽
速率理论-影响柱效的因素
速率方程(也称范.弟姆特方程式):
H = A + B/u + C·u
H:理论塔板高度,u:载气的线速度(cm/s) 减小A(涡流扩散系数)、B(纵向扩散系数)、C (传质阻抗系数)三项可提高柱效; 存在着最佳流速; A、B、C三项各与哪些因素有关?
(W1 W2 ) / 2 W1 W2
要使分离度R大,必须: 1、∆tR大--- ∆k大----热力学 2、W小---峰展宽小---动力学
2020/6/17
色谱理论包括两方面: ——热力学理论:研究分配(分离)过 程,塔板理论(plate theory)。 ——动力学理论:研究各种动力学因 素对峰展宽的影响,速率理论 (rate theory)。
以塔板高度H对应载气流速u作图,曲线最低点的流速即
为最佳流速。
2020/6/17
5. 速率理论的要点
(1)组分分子在柱内运行的多路径与涡流扩散、浓度梯度所 造成的分子扩散及传质阻力使气液两相间的分配平衡不能瞬 间达到等因素是造成色谱峰扩展柱效下降的主要原因。
(2)通过选择适当的固定相粒度、载气种类、液膜厚度及载 气流速可提高柱效。
2.基线 是在操作条件下,没有组分流出时的流出曲线。基 线反映仪器 (主要是检测器) 的噪音随时间的变化。
3.色谱峰 是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即组分流经检测器所 产生的信号。
色谱峰可用峰高或峰面积(用于定量)、峰位(用于定量) 及峰宽(用于衡量柱效)来衡量。
正常色谱峰: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拖尾峰壑前延峰
4. 载气流速与柱效——最佳流速
载气流速高时: 传质阻力项是影响柱效 的主要因素,流速,柱效, 右图曲线的右边。
载气流速低时:
分子扩散项成为影响柱效的 主要因素,流速 ,柱效 , 右图曲线的坐边。
H - u曲线与最佳流速: 由于流速对这两项完全相反的作用,流速对柱效的总影 响使得存在着一个最佳流速值,即速率方程式中塔板高度对 流速的一阶导数有一极小值。
u
v=L/tR
u=L/t0
R' t0 tR
R' tm Nm CmVm tm ts Nm NS CmVm CsVs
R' 1 1 k
R' t0 tR
tR=t0(1+ k)
V
tR=t0(1+K
s
V
)
m
k
t R
t 0
t' R
tt
0
0
保留因子(k)值大则保留时间长
2020/6/17
tR=t0(1+ k)
图16-2 (P340)
调整保留时间
➢ 调整保留时间是常用的色谱定性参数之一; ➢ 在实验条件(稳定、固定相等)一定时,调
整保留时间仅决定于组分的性质,因此调整 保留时间是定性的基本参数。
2020/6/17
定性参数1
(2)用体积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体积(VR):是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在柱后 出现浓度极大时,所需通过色谱柱的流动相体积。
2. 分子扩散项—B (P354)
2. 速率理论 (P353)
➢ 速率理论充分考虑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和传质
过程,以动力学理论研究了使色谱峰展宽从而影响
塔板高度的因素。
➢ 色谱峰的峰展宽是由于组分分子在色谱柱内无规
则运动的结果,这种随机过程导致组分分子在色谱
柱内呈正态分布。
➢ 速率理论充分考虑了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和传
2020/6/17
塔板理论有如下基本假设
➢ ① 在色谱内一小段长度即一个塔板高度H内, 组分可以在两相中瞬间达到分配平衡。 ➢ ② 分配系数在各塔板内是常数。 ➢ ③ 流动相不是连续地而是间歇式地进入色谱柱 ,且每次只进入一个塔板体积。 ➢ ④ 试样在柱内的纵向扩散可以忽略。
2020/6/17
塔板理论-柱分离效能指标
2020/6/17
4.对称因子fs:
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
fs W 0.05h / 2 A (A B) / 2A
➢ fs在0.95-1.05之间的
色谱峰为对称峰;小于 0.95者为前延峰;大于 1.05者为拖尾峰
2020/6/17
定量参数
峰高(peak height;h):组分在柱后出现浓 度极大时的检测信号,即色谱峰顶至基线的 距离。
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和固定相性质有关,与其他 色谱操作条件无关,它表示了固定相对这两种组分 的选择性。
2020/6/17
柱效参数
1. 色谱峰区域宽度
是衡量柱效的重要参数之一,区域宽度越小柱效
越高
有三种表示方法:
(1)标准偏差():
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
(2)半峰宽(Y1/2):
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度 Y1/2 =2.354
色谱柱长:L, 虚拟的塔板间距离:H,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 则三者的关系为:
n=L/H 理论塔板数与色谱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n 5.54( tR )2 16( tR )2
W1/ 2
W
半峰宽
2020/6/17
调整保留时间
峰宽
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
➢ 单位柱长的塔板数越多,表明柱效越高。
➢ 用不同物质计算可得到不同的理论塔板数。
相中的质量(m)之比。(摩尔数?)
➢ 又称为质量分配系数或分配比,还称为容量因子。
保留因子不仅与温度和压力有关,还与固定相 和流动相的体积有关。
容量因子与分配系数的关系
2020/6/17
k
m s
CV ss
K
V s
m CV mm m
V m
分配系数与色谱分离
(二)分配系数和保留因子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R' v
2020/6/17
3.传质阻力项— C (P354)
组分在气相和液相两相间进行反复分配时,遇到阻力。
传质阻力包括气相传质阻力Cg和液相传质阻力CL ,液相传 质阻力大于气相传质阻力。
即: C =(Cg + CL)
2020/6/17
CL
d
2 f
DL
考虑到组分分子与固 定相或流动相分子间
相互作用的结果
V
tR=t0(1+K
s
V
)
m
以上为色谱过程方程,是色谱法的最基本公式
之一,表示保留时间与分配系数的关系。tR取 决于分配系数K,K大的组分保留时间长。
k
t R
t 0
t' R
tt
0
0
保留因子(k)表示组分在色谱柱中多停留的
时间(或在固定相中的时间)与死时间的
比值。 k值大则保留时间长。
2020/6/17
分配系数与色谱分离
(三)色谱分离的前提
分配系数不等是色谱 分离的前提
▪ KA≠KB 或kA≠kB 是色谱分离的前提。
推导过程:
tV
R
=
A
t0(1+KA
s
Vm
)
tR
B=
t0(1+KB
Vs ) Vm
tR=
t0
(KA-KB)
Vs Vm
tR≠0
KA≠KB kA≠kB
2020/6/17
三、色谱法基本理论 R= tR2 tR1 = 2(tR2 tR1 )
2020/6/17
1. 涡流扩散项-A (P354)
A = 2λdp
dp:固定相的平均颗粒直径 λ:固定相的填充不均匀因子
考虑到填料粒径大 小不等,导致组分 分子扩散途径不同
固定相颗粒越小dp↓,填充的越均匀,A↓,H↓,柱效 n↑。表现在涡流扩散所引起的色谱峰变宽现象减轻,色谱 峰较窄。
2020/6/17
五、分离度
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都难以描述难分离物质对的实际分 离程度。即柱效为多大时,相邻两组份能够被完全分离。
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大小受色谱过程中两种因素的综 合影响:保留值之差──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
区域宽度──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 色谱分离中的四种情况如图所示:
① 柱效较高,△K (分配系数)
(2)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不同,用有效 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作为衡量柱效能的指标时,应指明 测定物质。
(3)柱效不能表示被分离组分的实际分离效果,当两组 分的分配系数 K 相同时,无论该色谱柱的塔板数多大,都 无法分离。
(4)塔板理论无法解释同一色谱柱在不同的载气流速下 柱效不同的实验结果,也无法指出影响柱效的因素及提高 柱效的途径。
较大, 完全分离;
② △K 不是很大,柱效较高,
峰较窄,基本上完全分离;
③柱效较低,,△K 较大,但
▪ 分配系数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K)是在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 在固定相 (s) 与流动相 (m) 中的浓度 (C) 之比。
K = Cs Cm
分配系数仅与组分、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 及温度(和压力)有关。是组分的特征常数。
2020/6/17
➢ 保留因子(capacity factor;k):在一定温度和压 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和流 动
(3)速率理论为色谱分离和操作条件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阐明了流速和柱温对柱效及分离的影响。
(4) 各种因素相互制约,如载气流速增大,分子扩散项的影 响减小,使柱效提高,但同时传质阻力项的影响增大,又使 柱效下降;柱温升高,有利于传质,但又加剧了分子扩散的 影响,选择最佳条件,才能使柱效达到最高。
2020/6/17
质过程,以非平衡过程研究方法导出了速率理论方
程。
2020/6/17
峰宽(W)增加, 色谱峰展宽
速率理论-影响柱效的因素
速率方程(也称范.弟姆特方程式):
H = A + B/u + C·u
H:理论塔板高度,u:载气的线速度(cm/s) 减小A(涡流扩散系数)、B(纵向扩散系数)、C (传质阻抗系数)三项可提高柱效; 存在着最佳流速; A、B、C三项各与哪些因素有关?
(W1 W2 ) / 2 W1 W2
要使分离度R大,必须: 1、∆tR大--- ∆k大----热力学 2、W小---峰展宽小---动力学
2020/6/17
色谱理论包括两方面: ——热力学理论:研究分配(分离)过 程,塔板理论(plate theory)。 ——动力学理论:研究各种动力学因 素对峰展宽的影响,速率理论 (rate theory)。
以塔板高度H对应载气流速u作图,曲线最低点的流速即
为最佳流速。
2020/6/17
5. 速率理论的要点
(1)组分分子在柱内运行的多路径与涡流扩散、浓度梯度所 造成的分子扩散及传质阻力使气液两相间的分配平衡不能瞬 间达到等因素是造成色谱峰扩展柱效下降的主要原因。
(2)通过选择适当的固定相粒度、载气种类、液膜厚度及载 气流速可提高柱效。
2.基线 是在操作条件下,没有组分流出时的流出曲线。基 线反映仪器 (主要是检测器) 的噪音随时间的变化。
3.色谱峰 是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即组分流经检测器所 产生的信号。
色谱峰可用峰高或峰面积(用于定量)、峰位(用于定量) 及峰宽(用于衡量柱效)来衡量。
正常色谱峰: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拖尾峰壑前延峰
4. 载气流速与柱效——最佳流速
载气流速高时: 传质阻力项是影响柱效 的主要因素,流速,柱效, 右图曲线的右边。
载气流速低时:
分子扩散项成为影响柱效的 主要因素,流速 ,柱效 , 右图曲线的坐边。
H - u曲线与最佳流速: 由于流速对这两项完全相反的作用,流速对柱效的总影 响使得存在着一个最佳流速值,即速率方程式中塔板高度对 流速的一阶导数有一极小值。
u
v=L/tR
u=L/t0
R' t0 tR
R' tm Nm CmVm tm ts Nm NS CmVm CsVs
R' 1 1 k
R' t0 tR
tR=t0(1+ k)
V
tR=t0(1+K
s
V
)
m
k
t R
t 0
t' R
tt
0
0
保留因子(k)值大则保留时间长
2020/6/17
tR=t0(1+ k)
图16-2 (P340)
调整保留时间
➢ 调整保留时间是常用的色谱定性参数之一; ➢ 在实验条件(稳定、固定相等)一定时,调
整保留时间仅决定于组分的性质,因此调整 保留时间是定性的基本参数。
2020/6/17
定性参数1
(2)用体积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体积(VR):是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在柱后 出现浓度极大时,所需通过色谱柱的流动相体积。
2. 分子扩散项—B (P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