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格检查资料
小儿体格检查
![小儿体格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90da0cc233687e21ae45a91e.png)
小儿体格检查一、1、望其神智、面色是否正常,头发是否稀少,触摸有无方颅、鞍状颅。
2、摸囟门:囟门有前囟和后囟,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线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2cm,后随颅骨的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2~18个月完全闭合。
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在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生后6~8周完全闭合。
小儿前囟增大要注意是否缺钙。
3、检查脖子、屁股皮肤是否有红疹。
4、检查肋骨有无外翻。
5、心肺听诊:(1)年龄愈小,呼吸脉搏愈快。
(2)各年龄组小儿每分钟呼吸、脉搏次数(下表)6、检查脐部,断脐处有无愈合、感染、分泌物,有无脐疝。
检查男孩生殖器,有无鞘膜积液(对光试验阳性),睾丸是否下降到阴囊,尿道口是否红肿,腹股沟有无斜疝。
女孩肛门有无畸形、肛裂,阴道有无分泌物、畸形,尿道口是否红肿。
7、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允反射,握指反射在3个月之前均存在,3个月之后未消失要注意神经系统疾病。
8、是否容易入睡、容易发生惊厥。
乳母注意补钙,避免母乳喂养的小儿缺钙。
9、检查口腔,避免鹅口疮的发生,检查舌系带长度是否正常。
检查牙齿:(1)人有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
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岁有6~8颗乳牙,约在2~岁出齐20颗牙。
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直到20~30岁出齐20颗恒牙。
2岁以内乳牙颗数可用公式推算:乳牙数=月龄-4(或6)。
2、若有先天不足后后天护养失宜,均可导致牙齿的发育迟缓或障碍。
10、三个月以内婴儿检查其反应与听力能力时,在距离其眼睛20cm处放置颜色鲜艳并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诱其注意该物品后转动物品,观察该儿能否随物品转动方向而转动。
11、检查完毕,抱起小儿,观察其是否容易安抚。
观察小儿交流能力是否完好。
二、(一)、测头围:1、测量方法:用量尺经眉弓上沿、耳尖上沿、枕部隆起饶头一周的长度即为小儿头围长度。
记录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小儿体格检查(1)
![小儿体格检查(1)](https://img.taocdn.com/s3/m/0e0e7e54763231126fdb1119.png)
小儿体格检查1、望其神智、面色是否正常,头发是否稀少,触摸有无方颅、鞍状颅。
2、摸囟门:囟门有前囟和后囟,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线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1.5~2cm,后随颅骨的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2~18个月完全闭合。
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在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生后6~8周完全闭合。
小儿前囟增大要注意是否缺钙。
3、检查脖子、屁股皮肤是否有红疹。
4、检查肋骨有无外翻。
5、心肺听诊:(1)年龄愈小,呼吸脉搏愈快。
(2)各年龄组小儿每分钟呼吸、脉搏次数(下表)&检查脐部,断脐处有无愈合、感染、分泌物,有无脐疝。
检查男孩生殖器,有无鞘膜积液(对光试验阳性),睾丸是否下降到阴囊,尿道口是否红肿,腹股沟有无斜疝。
女孩肛门有无畸形、肛裂,阴道有无分泌物、畸形,尿道口是否红肿。
7、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允反射,握指反射在3个月之前均存在,3个月之后未消失要注意神经系统疾病。
8、是否容易入睡、容易发生惊厥。
乳母注意补钙,避免母乳喂养的小儿缺钙。
9、检查口腔,避免鹅口疮的发生,检查舌系带长度是否正常。
检查牙齿:(1)人有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
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岁有6~8颗乳牙,约在2~2.5岁出齐20颗牙。
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直到20~30岁出齐20颗恒牙。
2岁以内乳牙颗数可用公式推算:乳牙数= 月龄-4 (或6)。
2、若有先天不足后后天护养失宜,均可导致牙齿的发育迟缓或障碍。
10、三个月以内婴儿检查其反应与听力能力时,在距离其眼睛20cm 处放置颜色鲜艳并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诱其注意该物品后转动物品,观察该儿能否随物品转动方向而转动。
11、检查完毕,抱起小儿,观察其是否容易安抚。
观察小儿交流能力是否完好。
(一)、测头围:1、测量方法:用量尺经眉弓上沿、耳尖上沿、枕部隆起饶头一周的长度即为小儿头围长度。
记录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儿科体格检查
![儿科体格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5d27456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c.png)
检查方法
• 神经系统 (示范+口述)
• 神志:清、倦、昏迷 • 动作语言能力、肌力、肌张力 • 神经反射:跟腱反射、提睾反射、腹壁反射、Babinski征 • 脑膜刺激征:颈抵抗、Kernig征、Brudzinski征等
• 检查完毕,注意与家长交代结果,有具、手卫生、病史 • 核对信息、告知检查目的 • 检查前与患儿建立良好关系 • 患者体位
• 人文关怀
• 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保暖 • 检查顺序灵活,可先听诊——触
诊——看咽喉
• 特殊病例查体
• 边抢救边查体 • 免疫功能差者,防止交叉感染
检查方法
• 一般状况(口述)
检查方法
• 头部 (口述)
• 前囟(婴儿需要触诊,测量大小) • 特殊面容:眼距、鼻梁、耳位 • 眼:眼睑下垂、水肿、眼球突出 • 耳:耳道有无分泌物、红肿 • 鼻:鼻翼煽动、鼻腔分泌物 • 口:苍白、发绀、干燥;鹅口疮、疱疹;草莓舌;扁桃体肿大、脓点
• 颈部 (口述)
• 外观:斜颈 • 甲状腺、气管位置、颈静脉充盈
检查方法
• 腹部 (示范+口述)
• 视:外观、肠型、胃肠蠕动波 • 听:肠鸣音、血管杂音 • 触:肝脾情况(肿大、边缘、质地) • 叩:肝脾边界 、移动性浊音
• 脊柱和四肢(口述)
• 视:有无畸形、多指(趾)、脊柱侧弯、手镯、脚镯、X型腿(佝偻)
• 会阴、肛门、生殖器(口述)
• 视:疝气、尿道下裂、两性畸形、包皮过长、鞘膜积液等
• 神志、反应、皮肤颜色、体位、行走姿势、语言能力
• 一般测量(心电监护+询问考官)
• 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身长、体重、头围、胸围
• 皮肤和皮下组织(询问考官)
儿科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范文
![儿科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9abd5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4.png)
儿科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范文儿科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应当详细、准确,涵盖儿童的生长发育、器官功能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以下是一个儿科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的简单范例,具体内容可能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实际观察而有所不同:就诊日期:[日期]患儿姓名:[姓名]性别:[性别]年龄:[年龄]主诉:[主诉内容]一、现病史:患儿[姓名],[年龄]岁,主要症状为[主诉内容]。
症状发生于[症状出现时间],病程[病程时长]。
伴随症状包括[伴随症状]。
二、既往史:1.出生史:•足月/早产:[足月/早产]•体重:[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分娩方式]2.生长发育史:•头围、身高、体重等生长参数:[生长参数]3.喂养史:•母乳/奶粉:[母乳/奶粉]•吃奶情况:[吃奶情况]三、家族史:患儿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症状或相关疾病,有无遗传史等。
四、体格检查:1.一般状况:•神志:[神志状态]•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吸气/呼气:[呼吸状态]2.生命体征:•体温:[体温]•心率:[心率]•呼吸频率:[呼吸频率]•血压:[血压]3.头颅:•头围:[头围]•颅缝状态:[颅缝状态]•头皮:[头皮检查]4.眼部:•眼球运动:[眼球运动状态]•瞳孔:[瞳孔状态]5.耳鼻喉:•外耳:[外耳检查]•鼻孔通畅:[鼻孔通畅情况]•咽喉:[咽喉检查]6.口腔:•牙齿:[牙齿状态]•口腔黏膜:[口腔黏膜状态]7.心肺听诊:•心音:[心音状态]•肺音:[肺音状态]8.腹部:•腹部包块:[腹部包块情况]•腹部压痛:[腹部压痛情况]9.四肢:•活动度:[四肢活动度]•关节:[关节状态]五、实验室检查:患儿进行了[实验室检查项目],结果如下:[实验室检查结果]。
六、诊断与治疗建议:根据患儿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初步诊断]。
建议[治疗建议],并计划随访。
七、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用药、饮食、活动等建议]以上为儿科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的一个简单范例,实际书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儿科体格检查顺序和内容
![儿科体格检查顺序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3dc4ce00029bd64783e2c55.png)
儿科体格检查顺序和内容开始查体时,首先询问患儿及家长一些简单问题,如名字、姓名、年龄、哪里不舒服等,观察患儿反应,是否能回答问题、是否切题。
坐位:记录一分钟的脉搏和呼吸次数,如快慢不均匀,记录2分钟。
(体温可参照护理记录)1.观察一般情况:发育是否正常,营养是否良好,神志是否清楚,有无特殊病容,表情是否自如,体位是否自主,查体是否合作。
2.观察头部头颅:头颅有无畸形,有无隆起、凹陷及压痛。
前囟大小,有无膨隆或凹陷(1.5岁以下)。
面部皮肤:有无苍白及黄染,有无皮疹及皮下出血。
眉毛有无稀疏、脱落。
耳:耳廓有无畸形,外耳道是否通畅,有无红肿及异常分泌物,双耳有无牵拉痛。
双侧乳突有无压痛。
鼻:鼻外形是否正常,鼻腔是否通畅,有无异常分泌物,鼻中隔有无偏曲及穿孔,各鼻窦部位有无压痛。
淋巴结: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的浅表淋巴结能否触及,大小、硬度,能否活动,是否粘连等。
3.观察颈部:颈部皮肤有无皮疹及出血点。
颈静脉是否充盈及怒张、颈动脉异常搏动。
甲状腺是否肿大(必要时配合吞咽,肿大时听诊血管杂音),气管是否居中。
颈部是否闻及血管杂音,颈部活动是否正常。
平卧位:待患儿平静后先测血压。
4.观察胸肺部视诊:胸廓是否两侧对称,有无鸡胸、漏斗胸等,胸部皮肤有无皮疹、出血点、静脉曲张,肋间隙有无狭窄或饱满,呼吸运动是否两侧对称,是否以胸式呼吸为主,节律是否规整。
触诊:探及腋窝淋巴结。
胸壁有无压痛和皮下捻发感,胸廓扩张度是否两侧对称,有无胸膜摩擦感。
叩诊:双肺对比叩诊是否为清音。
听诊:双肺对比听诊,至少听吸气、呼气一个周期,呼吸音是否清晰,无异常呼吸音,重点听肩胛下和肩胛间区,能否闻及干、湿性罗音和胸膜摩擦音。
5.观察心脏视诊:心前区有无隆起,能否看到心尖搏动,6岁以下以左侧乳头线为界,6岁以上以左锁骨中线为界,观察搏动范围。
有无心前区异常搏动。
触诊:心尖搏动位置是否同上,是否触及抬举性心尖搏动。
2024年度《儿童体格检查》ppt课件
![2024年度《儿童体格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7e86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4.png)
2024/3/23
7
身高、体重测量
测量方法
使用标准身高计和体重秤进行测量,确保儿童站直 并脱鞋。
评估标准
根据年龄和性别,参考儿童生长曲线图进行评估。
注意事项
测量前需校准仪器,确保数据准确性;测量时需关 注儿童站立姿势和呼吸状态。
2024/3/23
8
头围、胸围测量
80%
测量方法
使用软尺或皮尺,围绕儿童头部 最宽处和胸部最宽处进行测量。
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了解儿童视力和听力 状况,以便进行针对性检查; 检查时需关注儿童反应和配合 程度。
10
心肺功能检查
01
02
03
检查方法
通过听诊器、心电图等设 备进行检查,观察儿童呼 吸、心跳等状况。
2024/3/23
评估标准
参考正常心肺功能指标进 行评估,如心率、呼吸频 率等。
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让儿童保持安静 ,避免剧烈运动;检查时 需关注儿童情绪和配合程 度。
18
语言发育评估与指导
语言理解能力
评估儿童对语言的理解程 度,如词汇、语法和句子 结构的掌握情况。
2024/3/23
语言表达能力
评估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包括语音、语调、语速 和表达清晰度。
语言交流能力
评估儿童在社交场合中运 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如对话、倾听和回应。
19
运动发育评估与指导
大运动能力
2024/3/23
16
视力异常、听力障碍等五官科疾病筛查
视力异常筛查
采用视力表、验光仪等设备,检测儿童视力状况,及时发现 并纠正视力问题。
2024/3/23
听力障碍筛查
通过耳声发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等检查手段,评估儿童听 力水平及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小儿体格检查》课件
![《小儿体格检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2543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4.png)
04
小儿体格检查异常表现及处理
身高、体重异常
身高、体重低下
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生长 发育迟缓等问题,需进一步检查病因 并采取相应措施。
身高、体重超标
可能存在肥胖问题,需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运动量,并关注是否患有内分 泌疾病。
头围异常
头围过大
可能存在脑积水、颅内肿瘤等疾病,应及时就医检查。
胸围、腹围标准
胸围标准
新生儿胸围平均为32厘米,1岁时约为46厘米,2岁时约为50厘米。胸围的大小与宝宝的营养状况和胸廓发育有 关,如果胸围异常则可能存在肺部或胸廓发育问题。
腹围标准
新生儿的腹围平均为30厘米,1岁时约为40厘米,2岁以后腹围的增长速度与胸围相匹配。腹围的大小可以反映 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情况,如果腹围异常则可能存在消化系统问题。
详细描述
宝宝前囟未按时闭合,可能存在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 是否有夜惊、多汗、发育迟缓等症状,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治疗。
牙齿发育畸形案例
总结词
牙齿发育畸形可能是遗传因素、不良习惯或口腔卫生 不良所致,需进一步检查确诊。
详细描述
宝宝牙齿排列不整齐、形态异常,可能存在遗传因素 、不良习惯或口腔卫生不良。家长应关注宝宝口腔卫 生,纠正不良习惯,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干预和 治疗。
否肿大。
心肺听诊
使用听诊器检查小儿的心脏和 肺部是否有异常杂音。
检查注意事项
01
02
03
提前做好准备
提前为小儿洗澡、换上干 净的衣服,以便医生更好 地进行检查。
保持安静
在检查过程中,家长要安 抚小儿的情绪,保持其安 静,以便医生准确地进行 检查。
遵循医生指导
2024版儿科体格检查(PPT)
![2024版儿科体格检查(PPT)](https://img.taocdn.com/s3/m/466026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0.png)
3
鉴别诊断 当患儿出现某些症状时,体格检查有助于医生进 行鉴别诊断,排除或确认某些疾病的可能性。
2024/1/26
30
对治疗方案制定和调整的指导意义
个体化治疗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 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2
检查过程中,医生需保持耐心和细 心,关注儿童的反应和情绪变化。
9
02
儿科体格检查方法
2024/1/26
10
一般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观察法
医生通过视觉观察患儿的精神 状态、面色、呼吸等。
2024/1/26
触诊法
医生通过触摸患儿的皮肤、淋 巴结等,了解有无异常。
叩诊法
医生通过叩击患儿的胸部、腹 部等,判断脏器大小、位置及
• 检查前一天晚上,确保儿童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024/1/26
7
检查前准备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检查时,儿童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方便进行检查。
家长需陪同儿童进行检查,并给予其必要的安抚和支持。
2024/1/26
8
检查前准备与注意事项
2024/1/26
01
对于需要空腹进行的检查项目,家 长需提前安排好儿童的饮食。
17
消化系统疾病
鹅口疮
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 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
大片,不易擦去。
疱疹性口炎
口腔黏膜充血水肿,随后出现大 小不等的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腹泻病
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 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体
儿科体格检查-文档资料
![儿科体格检查-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82556be16fc700abb68fcd9.png)
5.急症或危重抢救病例,应先重点检查生命体征或 与疾病有关的部位,全面的体格检查最好在病 情稍稳定后进行,也可边抢救边检查;
6. 防止Leabharlann 叉感染。33体格检查—(二)检查方法
1.一般状况 发育(好、中、差)、营养(好、中、差)、体 位(自动、被动、强迫)、病容(急、慢、轻、危重)、神 志(清楚、模糊、昏睡,谵妄、昏迷)、步态、表情 、 对 周 围 事 物 的 反 应 和面容(安静、淡漠,痛苦、恐慌) 、检查是否合作。
55
体格检查—(二)检查方法
2.一般测量 (2)呼吸、脉搏:应在小儿安静时进行。要同时
观察呼吸的节律和深浅。年长儿选择较浅的动 脉如桡动脉来检查脉搏,婴幼儿亦可检查股动 脉或通过心脏听诊来对比检测。要注意脉搏的 速率、节律、强弱及紧张度。
66
体格检查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
77
体格检查—(二)检查方法
1313
体格检查——7.胸部
(2)肺: 视诊:呼吸频率、节律、呼吸困难和呼吸深浅
改变; 触诊:在年幼儿可利用啼哭或说话时进行; 叩诊:用力要轻或可用直接叩诊法; 听诊:呈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注意听腋下、肩
胛间区及肩胛下区。
1414
体格检查——7.胸部
(3)心: 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强弱和范围等; 触诊:心尖搏动的位置、震颤; 叩诊:心界(3岁以内:一般只叩心脏左右界); 听诊:安静环境。小儿时期P2>A2。学龄前期及
叩诊:可采用直接叩诊或间接叩诊法,其检查内容 与成人相同。
听诊: 有时可闻及肠鸣音亢进,如有血管杂音时 应注意杂音的性质、强弱及部位。
1919
小儿体格检查PPT课件
![小儿体格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1d69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2.png)
通过观察小儿的行为表现、与家长的互动 等,评估其心理发展状态。
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确保检查环境安静、舒适 ,准备好所需器械和用品 ,并向家长解释检查目的
和过程。
检查中操作
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 检查,注意手法轻柔、准 确,避免对小儿造成不必
要的伤害。
检查后处理
及时记录检查结果,向家 长反馈并解释异常指标的 意义,提出相应的建议和 治疗方案。同时,注意对
小儿的隐私保护。
04
小儿体格检查项目与内容
身高、体重测量
身高测量
使用身高计或量尺,小儿脱去鞋袜,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 前方,头部保持正直位置,两臂自然下垂,足跟靠拢,足尖 分开约60度,足跟、臀部、两肩胛间三个点同时接触立柱, 头部保持正直位置。
体重测量
使用体重秤,小儿穿单衣或内衣,排空大小便,只穿背心和 短裤进行测量。如不能脱衣服,应设法扣除衣服重量。
建议
针对小儿的具体情况,给 出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帮助家长更好地管理和改 善小儿的体格状况。
家长参与和合作重要性
家长参与
家长是小儿体格管理的重要参与者,需 要积极参与小儿的体格检查过程,了解 小儿的体格状况。
VS
合作重要性
家长与医生之间的密切合作,能够更好地 促进小儿体格的健康发展,提高小儿的生 活质量。同时,家长也需要关注小儿的心 理健康,给予小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件内容回顾
小儿体格检查的基本概念 和重要性
介绍了小儿体格检查的定义、 目的和意义,强调了其在儿科 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小儿体格检查的常用方法 和技巧
详细阐述了小儿体格检查的常 用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叩 诊、听诊等,以及相应的检查 技巧,如检查前的准备、检查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儿童专科体格检查
![儿童专科体格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117f0d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d.png)
儿童专科体格检查儿童体格检查是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定期系统检查,对儿童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使其能得到及时矫治的重要手段。
一、一般检查体格检查的对象为0~6岁儿童,检查的内容包括体格发育、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等。
二、营养状况营养状况是根据膳食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1.体重体重是判断小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测量时最好空腹,尽量排空大小便,因为婴幼儿代谢较旺盛,必须精确测量摄入食物量、排尿、排出的量及丢失的水分,否则影响对真实体重的判断。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体重在出生后前半年增长较快,平均每月增长600克,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300克。
2.身高身高是衡量小儿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在2岁以前小儿身高可用下列公式粗略计算:1~6个月小儿身高(厘米)=出生时身高+月龄×2.5;7~12个月小儿身高(厘米)=出生时身高+月龄×1.5。
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长为50厘米,1岁时可达75厘米。
3.胸围在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到1岁左右胸围和头围相等,以后则超过头围。
4.头围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
出生时头围约33~34厘米,1岁时约46厘米,2岁时约48厘米,5岁时约50厘米,10岁时约53厘米。
头围的测量应以软尺自眉弓上缘绕到后脑枕骨结节处绕一周的长度为一周长。
三、头部检查1.囟门囟门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缩小,囟门大小以颅骨软标记为准。
正常情况下前囟12~18个月闭合,后囟最迟于2~4个月闭合。
2.颅骨颅骨大小、形状及骨缝闭合情况可反映颅骨发育情况。
颅骨早闭可引起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晚闭可引起巨人症。
前囟出生时约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多于12~18个月闭合。
前囟饱满常提示颅内压增高;前囟凹陷则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小儿;囱门关闭和融合过早多见于小头畸形;过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或呆小症等。
3.头发发质与色泽可反映营养状况及疾病消耗情况。
儿科体格检查ppt课件
![儿科体格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76f32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7.png)
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儿童的不良习惯, 如坐姿不正、用眼不当等,及时纠正以避免 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检查前准备与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儿科体格检查前,家长需提前 预约并了解检查流程,确保儿童在检 查前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注意事项
在检查过程中,家长需保持儿童的情 绪稳定,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同时, 医生也需注意检查环境的舒适度和安 全性,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形等。
注意肋骨形态和走行
03
正常肋骨走行自然,无压痛。若出现肋骨串珠、肋骨外翻等异
常表现,可能与佝偻病等疾病有关。
呼吸运动及频率
观察呼吸运动幅度和频率
正常婴幼儿呼吸频率较快,随年龄增长逐渐减慢。呼吸运动幅度 应均匀适中。
检查有无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可能与呼 吸道梗阻、肺部疾病等有关。
儿科体格检查ppt课件
目录
• 儿科体格检查概述 • 一般检查 • 头部检查 • 胸部检查 • 腹部检查 • 脊柱四肢检查
01
儿科体格检查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儿科体格检查是对儿童进行全面 、系统的身体检查,以评估其生 长发育、营养状况、器官功能及 潜在疾病的一种临床方法。
目的
通过儿科体格检查,及早发现儿 童生长发育异常、营养不良、潜 在疾病等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 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儿科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监测生长发育
评估营养状况
通过定期体格检查,可以动态监测儿童的 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及时发现 生长迟缓或过快等问题。
体格检查可以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如贫 血、维生素缺乏等,为调整饮食或补充营 养素提供依据。
早期发现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