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和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异。能否正确理解外语并恰当得体地使用外语不仅取决于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而且取决于对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社会文化习俗差异。

英汉两种文化在对待事物、情感、观念上存在差异。英美文化中的隐私问题与中国文化中的问候语形成强烈冲突。中国人见面常用的寒暄语“你去哪?去买东西吗?吃饭了吗?你孩子多大了?你一月挣多少钱?”等等,在外国人看来全是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尤其是年龄、体重、薪金、婚姻状态、信仰、财产是他们绝对的隐私。一般他们不愿意甚至反感作答的。英美人都是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习惯的角度出发,见面问一些“What can I call you? What job do you do?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 ”“怎样称呼你?做什么工作?在哪工作或怎么打发时间?怎么过周末?有无假期,忙不忙?或喜欢看什么电影?看了什么什么赛事了吗?期望谁嬴?”等尽快地跟你找到共同话题h或看看是否能借鉴到什么。或者就是简单地“Hello,/Hi, It’s a fine day isn’t it? ” or “Don’t you think the traffic is heavy.”等。在告别时英语常说“Good Bye, Bye-bye”或“So long.”.,汉语则除了“再见”外,主人还会说“慢走,小心点,注意安全”之类话,外国人听了会感到困惑,难道走快点是不礼貌的?在此场合,主人只要说“Thank you for coming. Bye-bye./ See you next time.”或“ It’s nice to talk to you.”就很得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谦虚的语言表达方式非常常见。但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应注意不能用自我贬抑和否定的方式来回应对方的赞美,而应用“Thank you.”来接受对方对你的好评价。在收到礼物时要当面打开并表示感谢。接受任何服务时,不管任何场合并对任何人包括兄弟姐妹之间, 都要多用“Thank you.”。但应注意用“Please”的场合,如请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而说“After you.”。餐桌上请人吃饭菜、喝酒,则用“Help yourself”,请客人多吃点说“Would you like a little more? ”。回答也很直率,用“Yes, please.”,“No, thanks”。

二.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差异。

中国人爱乐施与人,但等级观念强,并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以亲属关系称呼如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大哥、大姐。并称李秘书、吴经理、沈主任等,英语中没有。英语中称谓较笼统,“Aunt”可以用来尊称所有年长妇女。一般不分职业称男士“Mr.”,女士“Mrs”,未婚女子“Miss”,,但实际上除了某些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外, 一般都直呼其名更亲切自然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亲戚长幼辈间也相互称呼名字且多用爱称,如,“Katterine”“Kate”“Samuel”“Sam”。另外祖辈用“grandfather,grandmother ”,父母辈亲戚用uncle,aunt (后跟名),同辈不分堂表用“cousin”,下辈不分侄甥用“nephew,niece”。中国人崇尚谦虚含蓄,英语人非常直率,直截了当。所以当中国人招待客人准备了满桌子美味佳肴不断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着说,“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西方人对此会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不实事求是吗。当英语人称赞你时,你”说“哪里哪里”,他们会怀疑自己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西方人不仅直率,还自我中心论,打电话时也先自报姓名“This is Mike speaking.. May I speak to Mary?”。西方人的个人主义和个人奋斗导致了他们的极端自私。但冒险精神让他们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为荣。西方人的时间观念极强,常常把时间比作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时间就是金钱不仅体现在所有的社交活动都需事先约定,并体

现在他们人为的忙碌上。美国人锻炼长跑、驾车上班都习惯把收音机或耳机打开听新闻。他们的家庭观念薄弱,一旦孩子成年,老少两辈关系开始疏远。美国人强调个人自身价值,注重个人的功名成就,极少以父母亲属的成就为荣,许多美国老人喜欢养爱犬陪伴他们安度晚年。

英语中的individulism and privacy在英语文化中受到高度尊重。他们有很强的空间领域感和个人秘密感。通常把个人工作生活的地域隔起来。如果门开着,就意味着邀请,这时你可以进去,但只能局限在客厅里,如果你提出参观卧室的请求,会被认为无礼。空间观的另一表现是人与人交谈时的距离。上司下属之间距离宽些,地位相同的距离可近些,故友-重逢、老友相别美国人喜欢拥抱接吻,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这样以动作表露感情的现象很少见,所以在与美国异性交际时,特别不自在。而中国人一般不警戒与同性别人的接触,诸如双手勾肩。但美国人会感到这种空间亲密感是同性恋者的标志。

英美文化中的恭维与赞美在英语社会的各种场合起着各种各样的润滑作用,就像问候、感谢和道歉语一样成了一种套话。被用来鼓励满意的行为,或建立及维护社会关系、缓和批评的锋芒。但在其他文化中,恭维并不常见,听话者总希望听到真实的评价。在美国赞美恭维语还常用作为交谈的引子,恭维内容主要是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的财物,或个人在某方面出色的工作等。但要注意,在称赞别人外表时,只称赞其打扮诸如发型,漂亮的衣服等,而不是他的天生丽质。如“You look nice. You are looking good today.”很少说“You are beautiful.”。

三.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

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和发展的资源,并在长期的使用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各种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内涵词的联想能鲜明地反映出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例如,“moon”中国人看到常会想到“中秋佳节”而美国人看到往往联想到“登月,太空人”。表示颜色的词语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休戚相关,在人们心目中有特定的含义。如;“yellow”黄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在过去曾是皇室的象征,所以皇帝身着黄袍,但另一方面又象征腐败堕落,特指色情淫秽,如黄色书刊、黄色录象。但在美国“yellow”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他们的“yellow pages”只指黄页电话号码簿。英美国家一般用“blue”来指色情,如“a blue movie”。.“red”一词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都与庆祝活动或喜庆的有关,如“red-letter days”表“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red and expert”不如翻译成both 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qualified比较符合汉语词语的含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危险状态, 使人生气的,由难为情而脸红,”如“in the red”在商业英语中表“亏损、负债”,“wave a red flag”, 指做让人生气的事,“become red faced”脸红。“green”在英语文化中有表“嫉妒的,没经验的,浅薄的”之含义,如“be green with envy, 嫉妒、眼红,a green hand 新手”。“blue”的英语文化内涵是“忧郁的、沮丧的、社会地位高的、有权势的、高贵的”,例如“He is a real blue blood.他是个正真的贵族”。black 在英汉中都有不少词语表“不好的、坏的、邪恶的”,如“blacklist, black-market, black-hearted ”。但“The company is run in the black”中“in the black”指盈利“black tea,红茶”“ brown sugar,红糖”。“white”对多数中西方人所引起的联想是相近的,指“purity 洁白的”“innocence 清白无辜的”。但“a white lie”是不怀恶意的谎言。关于动物名词,英语中有“as wise as an owl”“as blind as a bat”“a bear at maths”西方人对蝙蝠的感情就像中国人对猫头鹰的感觉又怕又讨厌,猫头鹰是最能解决问题的,熊是很天才的,而dog是人类最挚的朋友。“as regal as a lion ”蛳子被认为百兽之王,但中国人崇拜龙、虎,视之为神圣、勇敢和尊严的象征,并把“dragon”当作封建皇权的传统象征,龙代表皇帝, 凤王妃, 而英语民族人常常把“dragon, tiger”引申为凶神恶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