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英语翻译:法律英语难学的六大原因及对策.doc
论法律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论法律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法律英语自身的难度法律英语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即法律词汇与句型结构。
对于法律词汇而言: 首先,法律英语中包含了大量的外来词汇,尤其是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官的推理和判决中,经常出现拉丁文和法语,如de facto ( 事实上) ,de jure ( 法律上) ,pari passu ( 按同样比例) ,prima facie ( 据表面所见、初步) 。
其次,法律英语中包含了丰富的专门词汇。
这些词语是标准的法言法语,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概念和制度是相对应的。
第三,有很多常用的英文单词在法律英语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例如,dissolution 一词在普通英汉字典上有“解体、终止、结束”的意思,在公司法上专门表示公司的解散。
第四,法律英语中经常出现古英语,如here,there,where与介词的结合形成了hereinafter,thereof,whereby 等,使句子更为复杂、难懂。
第五,法律英语的表达用语都比较正式,很少出现口语化的词汇。
第六,有些词汇在美国和英联邦国家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在使用时注意区别对待。
如bankruptcy 一词在美国既包括法人破产,也包括自然人破产。
而在英国,bankruptcy 在成文法上仅表示自然人破产,法人破产用corporate insolvency。
再如,表达公司清算时,美国联邦破产法典上用Liquidation,英联邦国家用Windingup 时较多。
而在句法上,法律英语的突出特点便是句子长且句型结构复杂,读者( 尤其是非英语为母语的读者) 很难断句并理清一个长句的主谓,及其修、限定成分等。
法律英语的上述特征给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它首先要求授课老师最好有英美留学的背景。
只有在充分研习英美法律制度并掌握较高英语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将英语和法律准确地结合。
其次,对学生而言要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打好英文基础,特别是单词的储备以及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的提高。
法律英语翻译

Legal English (revised version for the students)Ch.1 The Main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一、法律英语的英译:David Mellinkoff(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教授):《The Language of the Law》19631.legal English---Lawful EnglishLegal parlance(说法、用语)/legal lingo(行话、隐语)/legal jargon(行话、黑话)/legalese( 法律八股文)/language of jurisprudence(法理语言)2. the English Language of the Law or shortened as “the language of the law”3. 法律英语与法学英语二、法律英语的范围:是否凡是涉及法律的英语(词汇、表达方法、句子结构……)都是法律英语?英美法学界所公认的法律英语主要是指普通法国家(common-law countries)的法律人所用的习惯语言(customary language),包括某些词汇、短语,或具有特色的一些表达方法(mode of expressions)。
三、法律英语的主要特点:I. precise or exact (准确)正常情况下,起草法律文件时,用词造句务必十分精准(with great exactness),因为一旦笔者的思想、观点、企图落实成文字,即成为法庭判断是非的重要依据,因为按严格解释原则(principle of strict construction)或唯名论原则(principle of nominalism),尽管实践中还存在推测意图原则(principle of presumed intent),但其不占主导地位,书面文字仍然是法官解释法律文件的唯一依据。
法律英语在翻译中的技巧分析

equity和jury trial
in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法,中国大量借鉴和吸收 万方数据 外国法学的精粹,为中国法学注入活力,从而造就了 中国法学的日益繁盛。这离不开法律英语的翻
law分别译成“衡平法上的陪审”和“法律上的陪审”。 1.2大量虚词在法律英语中的特殊用法也使 法律英语的翻译困难重重
法律英语在翻译中的技巧分析
高 亮
(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公共基础部,山东济南2500141
摘要:新时期法律教育是一种学科涉猎范围 甚广的大学后续教育.即主修法律者须首先修完普 通大学的课程。足见其难度,因此法律英语的翻译也 就不能等闲视之。本文将从法律英语中词、句的特 点以及法律文化底蕴等方面入手,分析法律英语翻 译时候常见的因素和技巧。 关键词:英语翻译技巧 译技巧 英语法律 法律翻
com mort de.
is determined by the ratio of the meanbuying and sell— ing rates of US dollars against deut sehe marks and
on
french francs published by the Bank of China date of
ences can
型鲨塑墨
differ.
one
习惯及句法层面上相去甚远。英语句子重分析撤造
句多形合(hypotaxis),是“以限定动词为核心,控制句 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故句子复杂化只能通过前 呼后拥.递相迭加来实现”。因重复使用词语在英语 中并不合语法规范.故在英语中使用代词或助动词 来进行替代(1exical equivalents)的频率高;而汉语句 子则重意合(parataxis).是靠“逻辑事理的顺序来实现 意合、流动、气韵三位一体的横向铺排的。”正由于两 种语言特征各异.再加之法律语言的措辞要求严谨, 故在翻译时往往不能正确遵循各自的语法要求,从 而有悖于表达。,诚如前苏联翻译家尼・查波罗斯基所 云,“人们责备不少翻译者不精通翻译所依据的外国 语,这种责备是公正的。不过,翻译者之首要职责却是 应很好地了解他们写作所用的本国语。”因此,应充 分利用翻译的各种技巧,如“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 正反表达法”等.再结合法律规范或文本语言的特点, 从而准确而精练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例如: 万方数据
法律英语词汇翻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法律英语词汇翻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摘要]法律是一门讲求精确的学科,法律英语的翻译应力求精确,否则极易产生纠纷。
本文对法律英语词汇翻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避免这些错误的建议。
[关键词]法律英语词汇翻译中外法律信息的交流离不开翻译。
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精确性要求很高的学科,法律的绝大多数词汇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非深入其中难以理解其意思,因此,法律英语的翻译比一般材料的翻译显得困难一些。
本文拟对我国现行法律英语词汇翻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的论述,供各位同行参考指教。
一、望文生义这是外行的大忌。
英国科林编著的《英汉双解法律词典》中文译本,将accusatorial procedure译为“告发程序,控告程序”(第7页),将inquisitorial procedure译为“调查程序”(第280页)。
初看似无不妥,因为控告、告发、起诉、调查都是需要程序的,但对于内行来讲,却莫名其妙。
从这两个词的英文解释上看,其翻译也是不妥的。
Accusatorial procedure: procedure in countries using common law procedures, where the parties to a case have to find the evidence themselves. Inquisitorial procedure: procedure in countries where Roman law is applied, where an examining magistrate has the duty to investigate the case and produce the evidence. 其意思主要涉及两大法系和举证情况,但从其中文翻译中却找不到这些意思。
这两个词的正确译法是“(英美法系的)对抗制程序、辩论制程序”;“(大陆法系的)审问制程序、纠问制程序”。
法律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法律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摘要】本文分析讨论了法律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探索性的建议。
【关键词】法律英语;翻译;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交往日益增多,中外法律交流也日益频繁,大量法律文献的双语互译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又大力推进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
但其中也许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将这些问题提出,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希望得到行家的斧正。
一、漏译和增译由于法律翻译大都使用长句,结构复杂,给译者带来不少困难,因而常见的问题就是漏译或增译部分成分。
但只要译者谨慎细心,此类错误应当可以避免。
比如:Probably that third viewpoint will be the most helpful for a beginner to take.It Leaves room.原译:只是第三种观点大概会成为供初学者的采取的最有帮助的观点。
它成为上述三种观点留下的余地。
同时,它又避免了简单地接受第一种观点而可能一起的误解。
二、法律术语翻译不当法律翻译中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其译法是不能单凭译者的个人喜好自由决定的,必须采用固定的表达法。
随意的译法并不符合法律翻译的语体特点,并有可能造成误解,导致纠纷。
如“不可抗力”只能译成force majeure,而不能译成irresistible force;“放弃权利”只能译成waiver of right或waiver the right,而不能译成quit rights等。
三、搭配不当无论写文章或翻译,都离不开选词用字,一个词用的准确与否关键是看与其他搭配的是否得当。
词与词的搭配在语义上应相互配合,合乎逻辑事理的说话习惯同时也要符合语法规定。
例如:All materials must consis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qualities and sorts defined in the contract.原译:原有材料都必须具有本合约所规定的特质、质量或种类。
从法律英语文化语境分析常见翻译问题

从法律英语文化语境分析常见翻译问题在法律翻译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源于法律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在分析常见的翻译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法律英语和汉语的一些基本特点。
第一,法律英语的特点:1. 法律英语的表达方式通常十分正式、精确、繁复,给人以专业的、权威的感觉。
使用大量的法律术语和定语从句,需要注意理解其具体含义和使用方式。
2. 法律英语强调准确性和一致性,使用一词多义的情况相对较少。
翻译时需要尽量保持准确和精确,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原文的含义。
3. 法律文件的格式和结构十分重要,涉及到条款、款项、小节等,翻译时需要注意保持结构和逻辑的连贯性。
第二,汉语的特点:1. 汉语比较灵活多样,常常使用词的重复和复合结构来表达特定的含义。
这与法律英语的严谨性和精确性有所区别。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特点,并适当地进行转换和调整。
2. 汉语重视语境和背景知识的理解。
在进行法律翻译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境来理解原文的含义,并根据情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基于上述特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律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法:1. 法律术语的翻译:法律术语是法律文件中最常见的翻译问题之一。
要做到准确翻译法律术语,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其具体含义。
在翻译时,可以使用对应的汉语法律术语,或者使用更常见的汉语词语来替代,同时在括号中注明原文法律术语。
2. 文化差异的处理:法律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文化差异,特别是在表达方式、习惯用语和法律制度方面。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将文化差异转化为对应的汉语表达方式,以使汉语读者易于理解。
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
3. 语法和句式转换:法律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和句式有所不同,翻译时需要进行恰当的转换和调整。
法律英语中常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通常使用主动语态。
在翻译时需要适当调整语态和结构,保持句子的流畅和理解性。
4. 句子长度的调整:法律英语中的句子常常很长,涉及到多个主题和修饰语。
2019-浅析法律英语教学的现存问题与对策word版本 (3页)

2019-浅析法律英语教学的现存问题与对策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浅析法律英语教学的现存问题与对策1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法律服务国际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对法律和英语人才的需求应该是直线上涨的趋势,然而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1X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曾经是最热门的英语和法律专业毕业生沦为就业率最低的红牌警告专业。
这种社会需求趋势与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存在严重矛盾的现实向教育工作者发出了非常明显的信号,也就是我们培养的法律人才没有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真正需求,社会需要的是精通英语的法律人才。
为此,必须认真审视目前的法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并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
2 法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现存问题2.1 当前法律英语教学未达到满意效果根据陆艳芳《基于问卷调查的法律英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及启示》一文的调查研究数据,在教材与教法方面,学生对现行教材的使用满意度很低,仅为 16%。
而且过半数的学生希望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同时认为教材的选用对学习效果意义重大。
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用多媒体全英文授课。
然而现实中法律英语教学并没有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科研资助几乎为零。
虽然在国内高校里有部分学者基于自己教学的需要分别编写了《法律英语》教材,但是绝大部分教材均缺乏实用性。
根据笔者的授课经验,按照目前教材的安排对学生进行讲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2.2 法律英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严重脱节杜金榜认为,法律英语课程的突出特点是教学目标的双高。
所谓双高,是指对学生法律基本功的要求高,对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求高,二者缺一不可。
同时,杜金榜教授也指出法律英语教学的双高目标实现中遭遇三大困难:首先是法律和英语两个系统不易融合,法律知识和英语知识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并且属于均非很容易就可以熟练掌握的知识领域。
法律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法律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加快,对外法律文化交流的增多,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法律文献被译成英文。
不可否认,法律翻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对原文理解不透法律语言为了追求精确,往往措辞考究、句子冗长、结构复杂,加上受原语的影响以及专业知识上的漏洞,或者对原文缺乏推敲,因而可能造成对原文理解不透,从而在翻译中出现各种错误。
第二、文体不当法律英语语言结构严谨,用词考究,逻辑严密,问题较其他题材更为正式、刻板,较多的使用被动语态,这是由法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但是如果对法律语言的问题把握不当,认识不清,翻译中也可能会造成各种错误。
第三、省译、增译和望文生义在法律翻译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随意增添原文中并不存在的词语甚至句子。
要翻译的句子虽然不难理解,用词也不生僻,但是由于比较武断,不假思索就动手翻译,以致造成望文生义甚至是常识性错误。
第四、拼写和语法错误在汉英翻译中,这类错误是最常见的错误。
我国著名翻译家段连城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为“甲型症状”。
此类错误即使在正式出版的著作中也随处可见。
第五、语言修养欠佳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汉译英时,由于译者对语言掌握的程度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懂,一点错误都没有。
有时候,译者对母语或所学的外语掌握不精,导致在理解上出现错误。
如果再加上语言的干扰,于是造成译文前后矛盾、逻辑不清、句子结构混乱、语言表达不规范等现象。
2.在英译汉时,主要表现为译文严重欧化;在汉译英时,译文表现为汉语式的英语。
甚至在翻译的时候往往是按照汉语的字面意思和语序结构,采用“对号入座”或“亦步亦趋”的方法进行生硬的“套译”,其结果是产生了大量的不规范英语。
第六、由于法律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错误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单纯是字、词、句的组合,而是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历史、哲学、艺术、心理等各方面的沉积。
不同语言是各自所特有的文化积淀的体现,这使它们之间的转换更为复杂。
如何才能学好法律英语

如何才能学好法律英语一、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想要学好法律英语,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天都要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法律英语的学习,保持持久的学习态度。
可以利用早上或晚上的空余时间进行学习,尤其是在自己最清醒的时候。
建议每天至少学习1-2个小时,持之以恒。
二、扩大词汇量法律英语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语言,其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和法律名词需要掌握。
因此,扩大词汇量是学习法律英语的关键。
可以通过背单词、阅读法律文献、听力训练等方式来逐渐积累词汇量。
建议可以购买一本专门的法律英语词汇书籍,每天背诵一些专业术语和法律名词,逐渐形成自己的法律英语词汇表。
三、多听多说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听说能力。
法律英语是一门强调专业性的语言,因此要锻炼听说能力就需要多听多说。
可以通过听法律英语节目、看法律英语电视剧、听力练习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听说能力。
同时,也可以找一些法律英语的学习伙伴,进行口语练习,互相交流学习,相互促进。
四、阅读法律文献阅读法律文献是学习法律英语的有效方法。
可以在阅读法律英语文献的同时学习法律知识,加深对法律英语的理解。
建议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法律英语文献,逐渐提高阅读难度,不断挑战自己。
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法律英语文献来提升自己的词汇量和专业知识。
五、参加法律英语培训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参加一些专门的法律英语培训班,通过系统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法律英语水平。
培训班通常会设计针对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能力,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习,相互督促,相互提升。
总之,学习法律英语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有耐心和恒心,相信一定可以学好。
希望以上的建议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法律英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论法律英语翻译的技巧与方法

论法律英语翻译的技巧与方法法律英语翻译是一种技巧性相当高的工作,需要熟练的语言运用和深刻的法律认知。
如何做好法律英语翻译,成为每一位翻译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法律英语的特点、法律英语翻译的需求和具体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旨在探寻一种全面有效的法律英语翻译方法。
一、法律英语的特点作为一种专门用于法律领域的语言,法律英语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语言严谨:法律文件必须语言准确、明确,使用的词汇和结构必须非常清晰。
2.法律术语多样:法律文件中有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的用法和含义必须了解清楚。
3.用语正式:法律文件使用的语言非常正式,要求遵循一定的格式和风格。
4.纷繁复杂:法律文件中的内容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往往需要对各种法律制度和规则进行深入了解。
以上几点是法律英语翻译必须考虑的内容,只有在理解了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客户做出准确的翻译。
二、法律英语翻译的需求法律英语翻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国际法律领域。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进行法律英语翻译的场合:1. 企业合同和法律文件2. 国际诉讼3. 政府文书和成文法律制度4. 法律依据的文本翻译5. 法律研究和学术论文需要进行法律英语翻译的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严格,因此,翻译人员必须掌握一些专门的技巧,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三、法律英语翻译的具体方法以下是一些法律英语翻译的具体方法,供翻译人员参考:1. 了解术语与用语对于任何一个领域的翻译人员来说,了解该领域的术语与用语是非常重要的。
在法律翻译中则尤为突出,因为法律文件种类繁多,内容广泛,术语和用语也非常多。
翻译人员必须掌握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同时要能够在不同的文本中灵活运用。
2. 捕捉文化差异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需要注意文化的差异。
法律、规章和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翻译人员需要对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所了解,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语言流利度。
法律翻译的困难

law)、侵权法(tort)、信托法(trust)等等。在大陆法系有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诉 讼法等等。同一法系内,不同的部门法在表达类似的法律概念时常常要选用不同的法律用语。 例如: 1.在英美法系中, Civil procedure Criminal procedure Plain ff The Crown Sue Prosecute Defendant Accused Defendant liable Accused guilty Damages may be awarded A fine, imprisonment or other sentence may be imposed
但用在法律术语时,「住所」是指长期居住的场所,只能有一个,而「居所」是当前或暂住 的地方,可能有好几个。在决定诉讼管辖权或某些法律权益时,两者的区别就很重要。
(二) 法律术语的专门性 例如: 1.英文
Party (当事人) Interested person 利( 害关系人) Double jeopardy 一( 罪两罚) Discovery (审判前之准备会议) In camera 在( 法官密室讨论程序不公开) Considera on (约因、对价)
(一)法律术语的单义性 一个法律术语在某个法系或法律部门中只表示一个法律概念,而这一个法律概念又只能用这 个法律术语来表示。在非法律的日常用语中,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使用非常广泛,在文学语言 中甚至鼓励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以便使文学作品显定,应避免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 例如:
1.Considera on need not be adequate but sufficien有t. 对( 价即可,不必是足够的对价) 在日常用语中,adequate 和 sufficient 是同义词,但两词一旦被用作法律术语,就不再是同 义词,而是分别用来表示两个单独的法律概念。在法律用语中,Adequate 一词被用来表示 considera on(「代价」)的合理性(fairness),而 sufficient 则被用来指代价必须具有某种经济 价值。在英美法里,假如「代价」有经济价值,法院就不必调查是否 Adequate,因为合约 是当事人可自由订定的,法院不追究其合理性。一旦「代价」有经济价值,它就是 sufficient 的代价。 2.在日常用语中,assign, transfer, convey被 视为同义词或近义词(转让)。但用作法律术语中, 各有不同用法: 将无形的产权(如法律的追诉权)转让叫 assign,将股份等类似产权转让叫 transfer,将不动产转让叫 convey。 3.在日常用语中,中文的「住所」和「居所」被认为没有多少区别,都是某人住的地方。
法律英语翻译之常犯错误及对策

法律英语翻译之常犯错误及对策论文导读:award的日常意思是给予某人“奖励”,damage的意思是“损失、损坏”,因此,这样的翻译似乎也说得过去。
法律英语中的状语往往比较复杂,上句中的conclusive是accept的状语,anyfactjudiciallynoticed是accept的宾语。
关键词:法律英语,翻译,常犯错误,对策法律英语主要指以英语为母语的普通法国家的法学研究人员、法官、律师和其他法律工作者在以法律为职业和以法学为研究目的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法律习惯语言(李剑波,2003:13)。
法律英语涉及法律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规定,关系到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以及行为要素承担的法律后果等严肃的内容,具有正式、严谨、沉稳等特点。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神圣的使命,德国著名法学家伯恩·魏德士(2003:42)曾说过:“法的任务就是稳定国家秩序和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和国家的制度结构和司法判决的管辖权。
”根据权力守恒定律,法律规定的详略与执法者的权力成反比。
换言之,法律的规定越具体、越详细,法律留给执法者的权力就越小,因而,执法者以私欲冒充法律的可能性就越小。
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立法者在制订法律时力求措词准确、严密,这样,法律条文在结构上往往错综复杂、冗长繁琐。
法律英语的翻译涉及到法学、语言学和翻译三个领域,横跨多个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这要求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精通法学知识,同时还要能够熟练地驾驭英汉两门语言,因此,无论是对英语学习者、法律工作者还是翻译工作者,法律英语的翻译都是一大难题,稍有不慎就会犯错误。
造成翻译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混淆词汇的普通词义与法律词义从语言使用的正式程度上看,英语的文体可以分为五种,即:庄重文体、正式文体、商议文体、随便文体和亲密文体,而法律英语“是英语各种语体中正式程度最高的一种”(侯维瑞,1998:305),它的正式性首先体现在词汇的使用上。
法律英语翻译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法律英语翻译的问题与改进建议阴沙万里贵州大学法学院[摘要]国家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离不开域外优秀法律制度的移植,对于域外法律研究的重要工具即法律英语也越发受到重视。
但目前法律英语翻译中仍存在翻译不准确、缺乏对法律文化进行考虑以及优秀的法律英语翻译人员缺失等问题。
本文拟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域外法律研究、法律英语翻译提供帮助。
[关键词]法律英语;法律移植;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1)12-0030-03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水平均有了显著提高,但随着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立法、司法问题亟须解决,因而法律移植作为我国借鉴他国立法经验、技术的重要手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体现在环境法研究领域。
由于我国环境立法的开展比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都稍显落后,因此,对国外环境法中的先进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将其化为我国的环境制度,是我国环境法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我国2018年借鉴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CERCLA),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建立了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
再如,目前实效良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也有较多是对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借鉴。
综上,法律移植对于我国法治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而作为法律移植中最基础的外语翻译,直接决定了对外国法的借鉴质量。
本文以法律英语翻译为研究视角,提出了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并给予建议,以期为研究国外法律制度提供帮助。
1法律英语翻译中的问题1.1法律英语翻译准确性有待提高准确、简练、合逻辑一直以来都是法律的标签,在法律英语中也是一样的,法律英语翻译同样应讲求准确、简练、合逻辑。
首先,用“法律”来举例子,英文上能够代表法律的单词很多,包括但不限于law;statute;act;code。
其中law的内涵较为广泛,既可以指代宏观上的法律体系,也可以指代具体的部门法,但其一般不用来作为某个特定法律命令的名称。
法律英语翻译的难点与突破

法律英语翻译的难点与突破在全球化的今天,法律英语翻译已经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法律文件的翻译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则和标准,因此需要翻译人员具备高超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法律英语翻译也面临着许多难点和挑战,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法律英语翻译的难点与突破。
一、语言的专业术语法律英语翻译的难点之一是语言的专业术语。
法律领域涉及的专业术语丰富而复杂,需要翻译人员精通各类法律术语,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此外,由于法律语言的格式和用词极为正式和复杂,翻译人员还需要具备高超的写作能力,以确保翻译的专业性和流畅度。
为应对这一难点,翻译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法律术语和惯用语,以提高翻译质量。
二、文化差异和法律制度的不同法律英语翻译的另一个难点是文化差异和法律制度的不同。
不同文化背景和法律体系的差异导致了许多翻译困难。
例如,在中国法律中,没有明确的“特权免责”概念,而在美国法律中则有着广泛运用。
此外,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结构和条文用语的不同也给翻译带来了挑战,翻译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目标文化和法律体系,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翻译。
三、语言的动态性和变化如今,随着社会和法律的发展,法律英语词汇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
由此带来的挑战就在于翻译人员需要及时跟进和补充新的词汇,并作出相应的翻译调整。
同时,法律文件的定期修改也要求翻译人员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高度的专业素养,以及快速适应和掌握新的翻译技术和工具。
因此,翻译人员需要保持对法律领域的关注和学习,了解并掌握最新的法律术语和变化趋势,以确保翻译的流畅和准确性。
四、翻译技术和工具的应用随着翻译技术和工具的不断升级,翻译人员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也可以借助这些工具和技术。
翻译人员可以使用计算机翻译或机器翻译软件,以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并同时利用各类辅助翻译工具,如术语字典和术语库等,以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然而,在利用技术和工具的同时,翻译人员也需要具备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从法律英语文化语境分析常见翻译问题

从法律英语文化语境分析常见翻译问题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法律英语已经成为了全球通用的专业语言之一。
然而,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常常会出现一些翻译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到法律英语的文化语境方面。
下面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常见的翻译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正式语言的运用法律英语是一门正式的语言,因此在翻译时,必须注意使用正式、专业的语言。
例如,名词和动词的使用时,必须准确无误。
此外,还要注意特定的法律术语的使用。
这些术语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翻译。
在使用正式语言时,还要注意避免出现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以免产生歧义。
二、文化差异问题在进行法律英语的翻译时,还要注意文化差异问题。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词汇、习惯用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举个例子,英美法律体系中,"legalize"这个词意为"使合法",但是这个词在其他某些国家可能意为"使成为药物"。
三、句式的变化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还要注意语法和句式的变化。
许多其他语言的句式和语法规则可能与英语有所不同。
在翻译时,必须适当地调整句式和语法。
因此,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同时,还要掌握其他语言的句式和语法规则。
四、法律术语在法律英语翻译中,重要的一点是准确掌握各种法律术语的含义。
特别是在某些法律领域,如商法、税法、知识产权法等领域,这些术语的含义非常重要。
因此,在翻译这些术语时,必须对其含义和用法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此外,一些法律术语可能难以翻译成其他语言中的等效术语。
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选择直接使用英语术语,同时提供解释和说明,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
五、法律文件的翻译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法律文件的翻译。
法律文件是非常正式、严谨和精密的文本。
在翻译时,需要充分了解文本的内容和用途,尊重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方式。
此外,翻译后的文本应该与原文的格式和风格保持一致,以免影响文本的效力。
从法律英语文化语境分析常见翻译问题

从法律英语文化语境分析常见翻译问题法律英语文化语境是指法律领域中使用的英语和相关文化背景。
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常常会涉及到一些特定的文化语境,这些文化语境对于正确理解和翻译法律文件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法律英语翻译问题和分析:1. 法律术语翻译问题:法律英语中有一些特定的术语,这些术语通常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翻译时,需要准确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并找到与之对应的中文表达。
“tort”在美国法律中指的是侵权行为,而在英国法律中则是指民事侵权。
2. 法律制度差异问题: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包括法律的宗教、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
在翻译法律文件时,需要了解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并将其考虑到翻译中。
在美国法律中,有“search warrant”一词,而在中国法律中,相应的术语为“搜查令”。
3. 习惯法翻译问题:英美法系中存在一些基于先例的法律制度,这些制度在中国法律中并不存在。
在翻译涉及习惯法的法律文件时,需要找到与之对应的中文表述,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翻译中。
“precedent”在英美法系中指的是先例,而在中国法律中常常使用“判例”来翻译。
4. 文化背景问题:法律文件中往往涉及到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这些背景对于正确理解和翻译文件至关重要。
在翻译时,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并将其考虑到翻译中。
在英美法律中,有一种特殊的法律文件称为“living will”,这是一种关于患者医疗抉择的文件,需要找到与之对应的中文表达。
法律英语翻译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法律术语、法律制度差异、习惯法翻译以及文化背景等。
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问题,并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
翻译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英语翻译:法律英语难学的六大原因及
对策
第一、按照法律的原意,理解法律英语
中国法律理论与普通法有很大不同,加之中国的法律有待更进一步完善,因此,有一部分英文的法律名词和术语,很难在中文里找到与此相对应的确切的词汇。
如"unjust enrichment"可直译为“不当得利”,但其法律含义却比《民法通则》中的“不当得利”宽泛得多,不但包含了《民法通则》中的92条“不当得利”、93条“无因管理”的情况,而且还有违反信托义务(fiduciaryTrueduty)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取得的利益。
另外,agreement和contract,可以翻译为“协议”和“合同”,在中国法律中,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根据普通法规定,有要约和承诺,便是一个agreement,而agreement只有在采取书面形式(deed)或有对价(consideration)支持的情况下,才能成为contract,具有法律效力。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一定要按照法律的原意,理解英文。
不可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第二、遵循法律的学习规律,学习法律英语
中国法律英语的学习者,难以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按照这一规律,按部就班地学习法律,在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都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自修。
与任何学问和手艺一样,法律有其自身的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学习规律。
英美法学院均设有核心课程(core subjects),学生必须先行完成核心课程,才可以修其他法律部类。
我个人认为,“开卷有益”不适合法律
英语的学习。
只有当掌握了法律基础之后,才是开卷有益,否则,只能造成理解上的艰难和混乱。
第三、英语的难易与法律的难易
在澳洲留学期间,我发现关于刑法的书,读得比较通畅,语言障碍也少;而财产法却艰涩、难懂,念起来非常吃力。
而本国学生就没有这样难易差距的感受。
我想原因在于,西方的刑法理论,与中国相似;我在大学期间,刑法又学得很好。
由于对法律本身熟悉,所以,觉得刑法英语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相反,澳大利亚的财产法是继承英国的传统,诸如财产权的相对性、衡平法产权等等理论,在国内,从未接触过。
由于对法律原则的陌生,导致阅读的吃力。
所以,英语本身无难易,难易取决于法律本身。
对法律原则的理解越深、越透,表述法律的英语,就越简单、易解。
第四、英语的不通源于法律的不通
在做法律翻译时,翻译过很多英文合同,经常会涉及到某某条款是"condition"或"warranty",当时就直译为“条件”或“保证”,仅知道“条件”是合同的重要条款,“保证”是非重要条款,但这又有什么区别呢?学了普通法才理解,这种区别的法律意义在于违约后的法律后果不同:违反condition,守约方有权终止合同,同时要求损害赔偿;但违反warranty,守约方虽然有权要求损害赔偿,但必须继续履行合同,否则,也是违约。
Condition 和Warranty 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词汇了,但在法律语境里,却有着特定的含义。
因此,不了解法律,便不能掌握法律英语。
第五、听说读写译
以前的应试教育,强调读和写,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
现在各种考试都加了听力单元,以弥补以前的不足。
我也曾用一年半的时间,专门练习听力。
国内甚至有人建议,一字一句地听写广播里面的英语。
其实,语言不需要天才,只需要功夫,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念佛、参禅、学密,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一门深入,便可直趋菩提。
英语也是一样。
听说读写译,一门通了,其他四门皆通。
因此,哪一门你更喜欢、对于你更方便学习,就练哪一门。
完全没有必要将其割裂开来。
第六、普通英语与专业英语
语言的水平与重复的数量成正比。
想想一个中文字或词,我们每天要听、说、读、想多少遍,而一个英文单词,我们曾使用过多少次。
这中差距,就是母语与外语的区别。
同理,除两千左右基本词汇之外,每一种专业英语,都有自己特定的词汇群落。
将这些特定的词汇,重复的遍数越多,就越熟悉,使用起来也越得心应手。
同样,在相同的时间里,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个特定词汇的重复几率就相对少了,熟练程度也随之降低。
因此,学语言一定要专,不要杂。
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职业分工愈来愈细。
要学法律英语,就一门心思地学,非法律英语不学,读书是它,上网是它,写作是它,念兹在兹,必定成就。
反之,没有专业定向,泛泛而学,除了能和老外聊聊天外,没有太大的用处。
总而言之,学习法律英语,就是学习法律;学习法律,就必须知道"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要知道法律在说什么,就要找到那个议论的逻辑起点;要找到这个起点,就必扎扎实实的从法律基础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