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廉颇蔺相如列传》一、通假字。
1.可予不。
2.臣愿奉璧西入秦。
3.拜送书于庭。
4.召有司案图。
5.设九宾礼于廷。
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二、一词多义。
1、负①秦贪,负其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2、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3、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4、幸①大王亦幸赦臣②而君幸于赵王③则幸得脱矣三、古今异义。
1、拜为上卿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3、请以咸阳为赵王寿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5、请指示王6、于是相如前进缶7、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8、布衣之交9、左右欲刃相如10、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11、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1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13、明年复攻赵14、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15、窃计欲亡走燕16、不如因而厚遇之四、词类活用。
1、舍相如广成传舍2、左右欲刃相如3、乃使从者衣褐4、怀其璧5、蔺相如前曰6、臣乃敢上璧7、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8、臣语曰10、赵王鼓瑟11、而相如庭斥之12、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13、奉璧西入秦14、怒发上冲冠15、卒廷见相如16、完璧归赵17、秦王恐其破璧18、宁许以负秦曲19、毕礼而归之20、归璧与赵21、且庸人尚羞之2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2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25、大王必欲急臣26、而绝秦赵之欢27、宁许以负秦曲28、为刎颈之交五、特殊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3、蔺相如者,赵人也4、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7、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9、而君幸于赵王10、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2、使不辱于诸侯13、何以知之14、君何以知燕王15、求人可使报秦者16、拜送书于庭17、以勇气闻于诸侯18、故燕王欲结于君19、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20、设九宾于廷21、会于西河外渑池22、君幸于赵王。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古文知识点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四古文知识点【篇一】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9、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10、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11、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驩”通“欢”,欢聚)16、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17、阴知*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逮捕,拘押)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员”通“圆”,直径; “尊”通“樽”,酒杯)【篇二】负:①秦贪,负其强。
(倚仗,凭借)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⑤单于使使晓武(派)(使者)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援引,引用)②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有着独特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你知道语文必修四文言文有哪些知识点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课文要点1、本单元选编的是三篇优秀的人物传记,分别是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班固的《苏武传》、范晔的《张衡传》。
这三篇传记的传主,廉颇是军事家,蔺相如和苏武是政治家,张衡是科学家。
他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奇才异行惊世骇俗,都能令后人景仰、追慕。
2、《史记》开创了我国的纪传体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它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直接写人物的就有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
它的主要成就主要体现在“世家”和“列传”中,《廉颇和蔺相如列传》是其中很著名的一篇,课文以歌颂蔺相如的顾全大局、足智多谋、不畏强暴等优良品质为主,以表彰廉颇勇于改过、英勇善战为辅。
在艺术上,主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或负荆请罪) 等几个著名的故事将两人的事迹串联起来,从而揭示人物性格。
3、《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载西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期间229年的历史。
《苏武传》是其中的出类拔萃之作。
作者在描绘苏武这个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时,在信守“史家”笔法不虚构、不溢美的前提下,笔端饱含赞佩推崇之情,调动了许多艺术手段,使苏武的形象璀璨夺目。
“苏武牧羊”也作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
4、《张衡传》选自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
课文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他于公元132年创造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精密准确的测量地震的仪器,比欧洲科学家创造的地震仪早1700多年。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2、拜送书于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字词解释精校版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整理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为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以【凭借】勇气闻【闻名、出名】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宦官头目】缪贤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送给】赵王书【信】,..愿【希望】以【介词,用】十五城请易【交换】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白白地】见【被】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答复、回复】秦者【定语后置“求可使报秦的.人”】,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宾语前置“以何”】知之?”对曰:“臣尝【曾经】有罪,窃【谦辞,私自、..私下】计【打算】欲亡【逃跑】走燕,臣舍人相如止【阻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告诉】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宠幸】于【介词,引出动词的施动者】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省略句,亡于赵,走于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捆绑】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侥幸】得【能够】...脱【免】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应该】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通.假字“否”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表假设,如果】赵不许,.曲【理亏】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权衡、比较】之二策,..宁【宁可】许以负【使动,使⋯担负、承担】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一定,实在】无人,臣愿奉【双手捧着】璧往使。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言基础知识整理(第四、五、六册)一、通假字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4.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5.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6.倾阖城户阖通“合”,全7.昂其直直通“值”.价钱8.手裁举裁通“才”9.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L0.飨德怀恩飨通“享”,受11.景从云合景通“影”,影子二、虚词1.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协调音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问取消独立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3.风斯在下矣斯:则,就4.时则不至则:或5.奚以之几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6.恶乎待哉恶:何7.属而和者属:连续、跟着8.信有时哉信:确实9.靡计不施靡:没有1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表推测语气,大概……吧11.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虽:即使啻:止12.未几、斯须既而:都表示时间短暂,“一会儿、片刻”13.少年固强之固:坚持、一定1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15.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或:也许16.宁可致意耶宁可:焉能、哪能17.脱获回耗脱:倘18.贵客将自何所至也将:方,刚才三、实词(一)重点实词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发:毛,指草木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9.下迨蔀屋迨:至蔀:遮蔽光明之物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11.栉比如鳞栉:木梳; 比:并、排列12.妍媸自别妍媸:美丑13.恐进之亦兴阑矣阑:衰落、消失14.迟月生公石上迟:等候15.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识:记着16.居为奇货居:积,储存17.操童子业,久不售操……业:从事……行业; 售:考取18.宰严限追比比:追征19.成妻具资诣问诣:到……去20.唇吻翕辟翕:合; 辟:开21.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22.如被冰雪被:遭受23.气息然然:气息微弱的样子24.审谛之审谛:仔细25.径造庐访成造:到26.则虫集冠集:止,落在27.俾人邑庠邑:县; 庠:学校28.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29.独是成氏子以蠧贫蠧:蛀虫30.民日贴妇卖儿贴:抵押31.疾逸道左逸:奔跑32.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舅姑:公婆; 御:管束,控制33.唯恐道途显晦显:指看得见的“尘.间”; 晦:指看不见的水府34.吾君方幸玄珠阁幸:驾临35.坐贻聋瞽瞽:瞎子36.远罹构害罹:遭受37.项掣金锁掣:拴38.不遑辞候遑:闲暇39.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宥:宽恕40.君怃然曰怃然:失望的样子(二)词类活用1.最可觞客觞,名词作动词,劝人饮酒2.吏吴两载吏,名词作动词,任县令3.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4.笼归笼:名词作动词,用笼装5.取儿稿葬稿:名词作状语,用草席裹着6.民日贴妇卖儿日:名词作状语,每天7.成然之/劣之/益奇之然、劣、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高其直高:形容词作动词,抬高9.细疏其能疏:名作动,陈述10.有客于径阳者客:名作动,作客,客居四、特殊句式(一)介宾结构后置1.岁征民间。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名句1、“出师表”中的“八斗之才”:是将太公望、闻仲勋、苏秦等八位称之为“八斗之才”。
2、《陋室铭》中“舍且珍重”:是谓勿以金银之物财为珍重,而以学识、孝心、仁厚、慈权之德为宝贵。
3、《赤壁赋》中“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形容群雄奋勇进入征战之地,而不能活着回来的悲痛心情。
4、《离骚》中“逍遥游”:是指抛却俗世之苦,身披新衣,欢乐自在、无拘无束地漫步游荡。
5、《九辩》中“文丑之交”:是指文雅叙说使人钦敬,丑陋顽劣之举言使人鄙弃,此乃正常人世社会中比喻所用之词语。
二、标题1、《赤壁赋》:表题法即用题记在藏书之上以示备忘,此诗为纪念长江之会战而写。
2、《陋室铭》:其特点为语言清新淡雅,有流行的节奏感,是以山水间穷酸的生活为背景,表达自己渴望志向实现的家族,重视勤学深思无益的态度。
3、《九辩》:以辩驳与辩明之原则,仔细分析中宋史籍中不同事例,解析信仰之真理。
4、《离骚》:注重运用博弈论的思维,反映唐朝社会特色及当时的价值观,并使抖落的韵致,蕴含文人的梦想。
5、《梦溪笔谈》:由梦溪回忆集,记载梦溪旧事,以及梦溪关於诗词文章的观点,是一部具有古风的集子。
三、故事1、《出师表》:讲述了项羽望远驾到了洛阳,出师表准备思念自己的父亲,把自己不必多求前线,赞美那些勇猛善战的英雄,也暗示群臣绝不可败坏这支非常优秀的部队。
2、《桃花源记》:讲述钱钟书调查研究而发现了几百年前失踪的乡人,以及古时候特殊的政治制度,始终不变的对幸福的向往。
3、《史记》:讲述了历史上举足轻重的贤臣以及杰出的统治者以及他们的事迹,以及范围广泛的历史知识。
4、《论语》:以孔子的教导为主线,讲述着儒家思想,以及政治、哲学、政府管理等实用的方面,为古代礼仪准则提供坚实的基础。
5、《搜神记》:主要内容是鰕贾之子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宫殿,以及它里面隐藏的精彩世界,故事有许多神话、奇闻轶事,清晰地反映了古代传说中的神灵观念。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导语:文言文对有些同学来说可能很难,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多看多读多记多些理解就会了。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二、古今异义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二)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三)动词的使动(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四)形容词作名词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五)形容词的意动(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六)数词的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七)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1 之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⑴ 若合一契(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 其致一也(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⑵当其欣于所遇⑶终期于尽⑷不能喻之于怀⑸亦将有感于斯文2.定语后置⑴仰观宇宙之大⑵俯察品类之盛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三)省略句1、(众人)列坐(于)其次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3、悟言(于)一室之内4、放浪(于)形骸之外【古今异义】1.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汇总.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汇总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课内文言知识汇总苏武传【重点语句整理】1词类活用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使动用法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名词活用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2.惠等哭,舆归营①名车子。
《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②名轿子。
《晋书王导传》:乘肩舆,具威仪。
③动抬。
《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
3.而收系张胜。
①动挂。
《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②动拴。
《过秦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下命吏。
③动关押。
《谭嗣同》:君既系狱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④动连接。
班固《东都赋》:系唐统,接汉绪。
⑤名带子。
《陌上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⑥名系统。
杜甫《赠比部箫郎中十兄》:汉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孙。
⑦动关联。
柳宗元《封建论》: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⑧动是。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
⑨动随着。
《兰亭集序》: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4.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①动议论。
《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②动评定赏罚;判定。
《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动说。
《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动辩论。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日廷论。
⑤动研讨。
《五蠹》: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⑥名主张;学说。
《甘藷疏序》:余不侫,独持迂论。
⑦名文体的一种,即议论文。
《文选序》: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
5.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①名米仓。
《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②名官府供应的粮食。
《送东阳马生序》: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字词知识梳理一、通假字⑴可予不:⑵臣愿奉璧西入秦:⑶拜送书于庭:⑷召有司案图: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⑺设九宾于廷⑻肉袒伏斧质⑼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二、古今异义1.指示:古义:指给人看;今义:上对下的说明2.约束:古义:遵守约定;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今义:冒犯4.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进6.宣言:古义:扬言宣言曰);今义:宣告,表示政府的公告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今义:表时间,从前,过去9.因而古义:趁此就……;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10.亲戚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亲属等;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11.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12.美人古义:妃嫔;今义:美貌女子1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14.走古义:跑;今义:行。
15.去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对三、一词多义1.负①秦贪,负其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2.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3.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欲引相如去③相如引车避匿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4.幸①而君幸赦臣②而君幸于赵王③则幸得脱5.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6.徒①徒见欺②徒以口舌为劳7.于①君幸于赵王②故燕王欲结于君8.见①徒见欺②大王见臣列观9.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0.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②顾吾念之③顾野有麦场④念父母,顾妻子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而相如庭斥之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③相如奉璧西入秦④肉袒负荆2.名词作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②左右欲刃相如③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④乃前曰⑤怒发上冲冠⑥赵王鼓瑟⑦臣乃敢上璧3.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归璧于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毕礼而归之⑤臣舍人相如止之曰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完璧归赵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①且庸人尚羞之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6.形容词作动词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大王必欲急臣③秦王善为秦声五、文言句式判断句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是指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必修四这本书中,我们学习了多篇文言文,它们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
接下来,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
一、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结构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古拙、遣词造句讲究工整、注重表达方式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2.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以主谓宾结构为主,兼顾主谓补、主谓状、各类状语的修饰。
二、文言文的常用句式和词语1. 常用句式:主谓宾、主谓补、主谓状等。
2. 常用词语:文言文中使用的词语多为古汉语,如"吾"代表"我"、"尔"代表"你"、"之"代表"的"等。
三、文言文的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格式化的句子。
2. 夸张:用夸大的语言形容事物,以达到表达情感或强调的目的。
3. 排比:通过重复使用同样的结构,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4. 反问:用疑问的语气来表达肯定和否定的意思。
5. 对偶:通过对比两个相对或互补的事物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6. 修辞疑问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四、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1. 借代:用一种事物代指另一种事物,以减少重复,提高修辞的效果。
2. 头韵和押韵:通过同音字或相似音的字来增强韵味,增加文言文的美感。
3. 修辞格:如比喻、夸张、排比、反问、对偶等,用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4. 修辞手法:如描写、着力、适当地运用比兴手法等,使文章更加优美、有力和精准。
五、常见文言文的阅读方法1. 细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注意理解生词和熟词的意思,掌握词语的用法和词义的转换。
3. 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4. 理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包括比喻、夸张、对比等。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本文是关于高中必修四文言文中《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方面,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1.“予”通“与”,表示给予。
2.“质”通“锧”,指砧板。
3.“不”通“否”,表示疑问语气。
4.“奉”通“捧”,表示用双手托着。
5.“庭”通“廷”,指国君听政的朝堂。
6.“案”通“按”,表示审查、察看。
7.“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___”通“穆”。
9.“孰”通“熟”,表示仔细。
10.“缶”通“缻”,指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词多义的情况:1.“于”既可以表示介词“被”,也可以表示连词“同”。
2.“见”既可以表示介词“被”、“受”,也可以表示动词“接见”。
3.“舍”既可以表示名词“传舍”,也可以表示动词“安置住宿”。
4.“负”既可以表示依仗、凭借,也可以表示辜负、对不起,还可以表示违背或使承担等。
5.“使”既可以表示派遣,也可以表示出使、让或使臣等。
6.“引”既可以表示引见、延请,也可以表示拉、牵或调转等。
7.“徒”既可以表示白白地,也可以表示只、只不过。
8.“幸”既可以表示幸好、幸而,也可以表示被宠幸或侥幸。
9.“以”既可以表示凭、用、来,也可以表示因为或连接两个动作。
10.“欢”既可以表示欢心,也可以表示交情。
11.“顾”既可以表示回头、四面看,也可以表示只是、反而或顾惜、怜惜等。
12.“必”既可以表示一定、必然,也可以表示如果。
13.“因”既可以表示于是、就,也可以表示因为。
以上就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需要注意的知识点。
⑨相如走上前去缻(缻:进贡)⑩___弹奏着古琴①①___与群臣相互看着,苦笑不止b.名词作状语:①相如在朝堂上斥责他②因此让人拿着和氏璧回赵国,绕了一条小路到达③带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境④于是他向前走去⑤怒发冲冠,头发直竖向上⑥最终在朝堂上见到了相如c.使动用法:①让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归还赵国②秦王担心和氏璧被破坏③宁可让他承担负责任的责任,也不让和氏璧留在秦国④礼仪完毕后将和氏璧归还赵国⑤用这种方式断绝了秦国的希望⑥将和氏璧归还给赵国⑦因为他的勇气而被各诸侯国所称赞d.意动用法:①就连普通人都会为此感到羞耻②先解决国家的急需,再考虑私人恩怨③我感到很羞耻,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e.形容词作动词:①以严肃庄重的态度来表示尊敬②不知道将军为何如此宽宏大量③国王一定希望我赶快行动f.形容词作名词:①断绝了秦国和赵国之间的友好关系②宁可承担理亏的责任g.动词作名词:①从未有过如此坚定明确的约束②成为了生死之交的朋友五、特殊句式a.判断句:(常见句型:……者……也,……也)①___是赵国的良将。
高中文言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定稿)
2.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适用话题:知错能改、团结
精彩运用:荒寂无人的小岛上,你有鱼竿,我 有鱼食,我们互相合作,才能双双保全生命, 渡过难关。天堂中手持长柄勺团团围坐的众人 ,正是互相合作,把勺中食物喂给对方,才会 生活得其乐融融。廉颇与蔺相如捐弃前嫌,文 武合作,才使赵国稳如泰山。战国时六国各自 的力量并非不强大,而其相继破灭,不仅“弊在 赂秦”,更在于六国的不合作。如果他们密切合 作,共同对秦,“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话题:心灵的选择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 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 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 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 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 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 民族永世的骄傲!
秦王恐其破璧
后 使……破碎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形作动,宽待
也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写作素材
▪ 1、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面对秦昭王毫无惧色, 进退有仪,不卑不亢,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 2、渑池之会,秦王以鼓瑟为名羞辱赵王,蔺相 如以死相逼,跪请秦王击缶,秦王无奈击缶
角度点拨: ①无畏者无惧; ②把握机遇才能成就未来; ③生活需要智慧
▪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 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 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 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 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 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不料,工 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 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 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 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 之意。后来无罪开释,汉明帝更给了班家一些钱财, 帮助他们写下去。
高中语文 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梳理(课件43张)
(1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形--动词,尊重
(18)毕礼而归之:
动--使动用法,使……回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2020/8/1
26
(19)单于壮其节 形--意动,以……为壮(壮烈)
(20)舆归营
名作动,用车子拉着
(21)空以身膏草野 使动,使……肥美
(22)杖汉节牧羊 名词作动词,拄着
(10)赵王鼓瑟
名作动,弹
(1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形作动,擅长,善于
(12)左右欲刃相如
名作动,用刀杀
2020/8/1
25
《廉颇蔺相如列传》
(13)宁许以负秦曲
动--使动用法,使……承担
(14)大王必欲急臣
形--动词,逼迫
(15)且庸人尚羞之
形-意动,以……为羞
(1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苏武传》 2020/8/1
16
4. 多 义 词
2020/8/1
17
4.解释下列多义词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依仗
(1)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
《廉颇蔺2相020/8如/1 列传18 》
(2)使
数通使相窥观 单于使陵至海上
④代词,这种仪器
⑤寡人之于国也 ⑤助词,取独不译
2020/8/1
29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①表判断,判断句标志
(2)者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③代词,……的人
2020/8/1
30
7.重点虚词系列练 “因” (1)相如因持璧却立 连词,于是,就 (2)不如因而厚遇之 介词,趁机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梳理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四
活用现象:
含义:
(43)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活用现象: 含义:
【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献上。(2)名词用作动词,安置住 宿。(3)名词用作动词,穿。(4)怀:名词用作动词,怀里装着。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到。(5)名词用作动词,杀。(6)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四
(6)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活用现象: 含义:
(7)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活用现象: 含义:
(8)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活用现象: 含义: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四
(9)赵王鼓瑟 活用现象: 含义:
(10)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活用现象: (11)廉颇蔺相如计曰 活用现象: 含义: 含义:
(2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活用现象: (22)大王必欲急臣 含义: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四
活用现象:
含义:
(23)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活用现象: (24)秦王恐其破璧 活用现象: 含义: 含义:
(25)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四
活用现象:
第一部分 必修四
通 (4)设九宾于廷 通
,含义:
,含义: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 (6)拜送书于庭 ,含义: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四
通 (7)召有司案图 通
,含义:
,含义:
(8)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通 ,含义:
(9)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在学习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应该将知识点进行归纳,这样可以为我们的期末考复习做准备。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一)古今异义《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人遗(wèi)赵王书:书,信。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祝酒。
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宣言曰:宣言,扬言。
《苏武传》置币遗单于:币,财物,礼品。
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第二年。
《张衡传》举孝廉不行:不行,没有去。
再迁为太史令:再,两次。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二)《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与不:不(fǒu),通“否”。
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事,通“侍”,侍奉。
《苏武传》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 ,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
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
因泣下霑衿:霑,通“沾”,打湿;衿,通“襟”,衣襟。
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张衡传》精思傅会:傅,同“附”。
员径八尺:员。
同“圆”。
尊则振龙:振,通“震”,震动。
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三)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状语:《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
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苏武传》其一人夜亡:夜,在夜里。
剑斩虞常已:剑,用剑。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向上。
朝夕遣人侯问武:朝夕,早晚。
《张衡传》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当时。
(2)名词活用作动词:《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上前。
必修4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4文言文知识梳理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廉颇蔺相如列传》1、秦王一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通“否”,用在疑问句末表示询问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苏武传》5、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6、空自苦亡人之地/ 法令亡常/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7、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8、因泣下霑巾,与武决去,“霑”通“沾”,浸湿;“决”通“诀”,辞别9、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张衡传》10、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11、一时收禽“禽”通“擒”,逮捕12、傍行八道“傍”通“旁”,旁边13、形似酒尊“尊”通“樽”,酒杯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1、负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秦贪,负.其强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参考答案】①使…承担②依仗,凭借③违背④辜负,对不起⑤背着2、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或欲引.蔺相如去③相如引.车避匿④虞常果引.张胜⑤引.佩刀自刺【参考答案】①引见,延请②牵,拉;③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车头)④牵攀,招供⑤拔3、传①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③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④舍相如广成传.舍【参考答案】①一种文体②传递③传颂④宾馆4、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参考答案】①副词,白白地②副词,只,仅仅5、幸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②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③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参考答案】①宠幸②侥幸③幸好,幸而6、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②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大行不顾.细谨【参考答案】①回头②副词,不过,只是③探望,拜访④考虑7、发①方欲发.使送武等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③张胜闻之,恐前语发.④及还,须发.尽白⑤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参考答案】①打发,派遣②起事③泄露④头发⑤开仓赈粮8、当①汉亦留之以相当.②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③副有罪,当.相坐【参考答案】①抵押②判处③应当9、语①以状语.武②如惠语.以让单于【参考答案】①告诉②说的话10、食①绝不饮食.②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③廪食.不至④给其衣食.【参考答案】①吃的东西②吃③粮食④食物11、见①见.犯乃死,重负国②何以汝为见.③信义安所见.乎【参考答案】①介词,被②看见③同“现”,表现12、亡①空自苦亡.人之地②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③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参考答案】①同“无”②逃跑③死亡13、属①衡少善属.文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举酒属.客④名属.教坊第一部⑤吾属.今我之虏矣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参考答案】①连缀②嘱咐③劝客饮酒④属于⑤辈⑥类14、善①衡少善.属文②安帝雅闻衡善.术学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④素善.留侯张良⑤不如因善.遇之⑥善.万物之得时【参考答案】①善于②擅长③善行④交好⑤好好地⑥羡慕15、征①公车特征.拜郎中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参考答案】①征召②应验三、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一、掌握下列文言词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成的璧)4、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5、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6、斧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7、宜:宜可使(应该)8、曲:曲在赵(理亏)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21、靡:左右皆靡(退却)22、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26、孰及:公之视廉将军孰及秦王(比……怎么样)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二、出自本文的成语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三、通假字1、不:可予不(通“否”)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4、孰:唯大王及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四、一词多义1、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2、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3、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4、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5、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6、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7、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②顾吾念之(只不过)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8.幸: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②大王亦幸赦臣(幸好)③则幸得脱(侥幸)9、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③相如引车避匿(动,掉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五、词类活用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17、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18、闻:以勇气闻于诸侯(使……听闻)六、古今异义的词1、指示: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今义:上对下的说明2、约束:古义:条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今义:**使不超出范围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今义:冒犯4、明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今义:“今年”的下一年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今义:向前行进6、宣言: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今义:宣告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今义:鄙卑下贱七、句式归纳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语文考试备考了解大纲内容,但也不能忽视细节,比如课本中的插图,插图的注释以及每页底部的注脚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文言虚词的分类1.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而通“尔”)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④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
《鸿门宴》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2)指示代词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③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张衡传》④辅助性代词所、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顺臾之所学也。
《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3)疑问代词代人谁、孰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代事物何、胡、奚、曷、盍什么、哪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盍不为行?《庄子•盗跖》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表处所安、恶(乌)、焉在哪里、哪里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副词(1)时间副词①表过去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已经、过去、刚才适得府君书。
《孔雀东南飞》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②表现在方、会、适正、正好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③表将来且、将、欲、方、行、垂将、将要彼且奚适也?”《逍遥游》④表短暂斯须、俄而、旋、暂、寻、未几、须臾、无何,猝、乍、暴、忽不久、一会儿;突然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鸿门宴》银瓶乍破水浆迸。
《琵琶行》⑤表持久常、雅、素经常、时常、平素、一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杂说》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张衡传》素昧平生、素不相识。
(成语)(2)否定副词①表否定不、弗、莫、毋、无、未、匪、非、靡、勿、微不、没有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氓》曰:“毋从俱死也。
”《鸿门宴》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②表禁止毋、勿、莫、无不要、别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氓》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3)范围副词①表全部俱、毕、凡、皆、咸、举、悉、尽、都、具、共、率全、都,凡是、大凡,总共、共,大都、大致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桃花源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悉以咨之。
《出师表》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②表部分或个别但、唯、止、仅、独、徒、特、第、直只、仅、只是,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但见悲鸟号古木。
《蜀道难》技止此耳。
《黔之驴》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逍遥游》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孙子吴起列传》(4)程度副词①表深度少、殊、很、极、甚、绝、至、良、酷、孔、稍、微、略、颇很、太、极、特别、非常、分外,稍微、略微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赤壁赋》吾至爱汝。
《与妻书》②表比较益、弥、尤、愈、加、滋更加、尤其、更、越圣益圣,愚益愚。
(《师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游褒禅山记》(4)情态副词。
①表方式俱、并、闲、微、窃、固一起、暗中、坚决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出师表》窥父不在,窃发盆。
《促织》②表速度暂、遽、卒(猝)、立、即、旋、稍、渐、益匆忙、急迫、急促如听仙乐耳暂明。
《琵琶行(并序)》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③表频率数、亟、累、屡、仍、辄、每、复多次、重复、任何一次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满井游记》(5)语气副词①表确认即,必、定,诚、信,果就是,一定,实在、的确,果真即此爱汝。
《与妻书》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②表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其、盖、殆,盖大概(是)、恐怕(是)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志》③表意外的惊异曾竟然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④表祈使其可、要汝其善抚之。
《与妻书》⑤表反诘岂、其、庸、巨(讵)、宁难道、哪里、怎么岂若吾乡邻。
《捕蛇者说》其可怪也欤。
《师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王后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6)指代性的副词相互指、偏指相互,我、他……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见动作行为的接受自己、我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君既若见录。
《孔雀东南飞》(8)谦敬副词表敬请、敬、谨、幸、惠、辱、猥、垂、蒙承蒙、有幸、请让我……请为王吹竽。
《滥竽充数》猥自枉屈。
《出师表》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左传》表谦敢、窃、忝、猥、伏私下地、伏在地上想……猥以微贱,当待东宫。
《陈情表》伏惟启阿母。
《孔雀东南飞》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
《三国志》注意动词“请”和表敬副词“请”的用法。
作动词时表示“请求对方做”;作副词时表示“请允许我做”。
如:“请京,使居之。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前句是动词,后句是表敬副词。
3.助词①音节助词有、其(词头);然、焉、如、乎(词尾)不译;……的样子乃不知有汉,无论晋魏。
《桃花源记》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②句首助词夫、盖、维、惟、唯表要发议论等,不译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答司马谏议书》③句中语气盖、也、与表停顿,不译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黄生借书说》④句末助词陈述语气:也、矣、焉、耳、已不译;罢了,了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赤壁赋》疑问语气:乎、诸、与(欤)、邪(耶)夫、兮呢、吗而又何羡乎?《逍遥游》感叹语气:哉、乎、也、夫、兮呢、啊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鸿门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也都表陈述语气,但二者分工明确。
表对事物固定状态的肯定或确认。
(表静态)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矣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断定事物的“已然”“将然”或“必然”。
(表动态)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鸿门宴》4.连词(1)表并列与、及、暨/且、而、以/且…且…,载…载…和/又/又…又…/一边…一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氓》四体康且直。
《孔雀东南飞》(2)表承接而、则、因、乃、遂/而后/若夫于是、就、便/然后/至于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鸿门宴》(3)表递进而、且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劝学》(4)表因果以、为、因、由、缘/故、是故、是以、以故由于、因为/因此、所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说》(5)表假设向、向使、使、而、即、若、必、今/即、纵、纵使、纵令、藉第令如果、假如/即使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山中留客》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6)表转折而、然、则、然则、可却、可是、但是、但于其身也也,则耻师焉。
《师说》虽然,犹有未树也。
《逍遥游》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游褒禅山记》连词“以”与“而”连接的前后两项间有对动词谓语的修饰关系,易与承接关系混淆,要注意辨别。
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前例的“夺”与“杀”,后例的“举”与“示”,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属承接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前例的“终日”与“思”,后例的“欣欣”与“荣”,是同时发生的,前后有修饰关系。
表修饰的“而”“以”可译作“地”“着”,也可不译。
5.介词①引出行动的工具、方法、凭借以、因拿、凭借、依据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②引出动作的对象于、与、因、为、乎同、跟、给、替、对、对于、向、通过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欲呼张良与俱去。
《鸿门宴》③引出动作的原因于、以、为由于、因为业精于勤荒于嬉。
《劝学解》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岳阳楼记》④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于、乎、自、从、缘在、从、到、沿着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阿房宫赋》生乎吾前。
《师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以”“与”“因”在句中作介词与连词的辨别:以①以+名词(名词性短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以乡人子谒余。
《送东阳马生序》充当句中唯一动词的状语或补语,为介词②以+动词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以刀劈狼首。
《狼》前面没有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为介词③动词(动词性短语)+以+动词(动词性短语)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为连词与名词(名词性短语)+与+名词(名词性短语)①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
《赤壁之战》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赤壁赋》③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无主次之分,即“与”前后之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互换,意义没有改变,即为连词。
①(前一个“与”连接的“卿”和“子敬”是并列关系,故是连词;后一个“与”连接“卿与子敬”和“孤”,有主次之分,故是介词)③(不可互换,介词)②(可以互换,连词)因①因+名词(名词性短语)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过秦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成语)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过秦论》“因”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为介词②因+动词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雁荡山》为连词注意:“因”、“以”、“与”后省略代词,会误为连词。
如: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
《与妻书》是岁大旱,无野草,农以(之)告谌。
《段太尉逸事状》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鸿门宴》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鸿门宴》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之)喜,计之。
《黔之驴》6.叹词唉、嘻唉、哎唉!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呜呼、嗟乎、噫吁嚱啊、哎呀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阿房宫赋》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南粤高考直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