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分析(选修)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部分第一单元 天狗 (4)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部分第一单元 天狗 (4) Word版含答案

生命的律动——《天狗》赏析本不成一句话。

——《咬文嚼字》由上述咬文嚼字的例子可知,名家的作品也是可以质疑的,请本着咬文嚼字的态度,思考并交流你认为《天狗》可以改进的地方。

示例:1.部分诗句语句不够简洁,读起来缺乏流畅感。

2.第三节的“飞奔”可以换成“飞跑”,让飞跑得到更好的强调。

3.在文字选用上使用了“energy”“电气”等词语,使整首诗的文字有点不和谐。

……有一位作家曾说过:“没有争鸣的文学,将是跛脚的文学。

假如没有了争鸣,长此以往,文学创作将走向衰退。

”所以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个性化的见解。

五、拓展训练1.林夕《我》歌词修改。

开课前,我们曾介绍过张国荣的歌曲《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这句词后面紧接着的歌词是“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歌词中的我虽然在不断自我肯定,但也难免留露出消极情绪:“烟火”“泡沫”这两个意象都是虚幻易消失的,所以这首歌还充满了感伤基调。

这首歌的填词人林夕在张国荣自杀后这样说:“我忽然很内疚,写下了那么多勾引听众眼泪的歌词,究竟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自此,林夕的歌词有了一个新的转变,林夕说:“我以后可以写悲伤,但始终要有温暖”。

同样有自我肯定,相对于林夕的《我》来说,郭沫若的笔下张扬狂放的天狗显然是积极乐观的。

请同学们帮林夕修改一下歌曲《我》中歌词的主要部分,并小结“我”的特点,用你的阳光和快乐为这首歌涂上亮丽的生命色彩。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就是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我。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高一)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现代散文的形与神_课件1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高一)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现代散文的形与神_课件1

15—18段
作者借助北平人的闲适恬淡的社会生活表现 出北平是一座平民化的城市,充满了生活气息。 雅适高伟的皇家宫殿彰显威严,与平民住房的搭 配使北平显得宽阔;繁华街衢的安详热闹的生活, 使北平舒适可爱;没有学术爱好之分,衣服尊贵 破旧之别,使北平的包容彰显的淋漓尽致,给人 以自由轻松的感受· · · · · · 作者将北平生活描写得如此细腻生动,表达 了他对北平的热爱,对老北平自由安详,恬淡生 活的追求。
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故土和 西方文化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 知识分子。提倡幽默、闲适、 性灵。 主张“以自我为中心, 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 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
• 林语堂与幽默 第一个将“humor”翻译为“幽默”,曾因易被误解 为“幽静”备受争议。 • 运用幽默手法反帝反封建 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新文学运动旗手鲁 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 化斗争,在初中中探索幽默理论,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 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 称为“幽默大师”。
• 行文方式 • 选材 散文手法多样, 散文材料丰富 结构灵活。现代散 多彩,疏密有致。 文往往综合运用多 从材料来看,无论 种表达方式和表现 景、事、物、人, 手法,以增加作品 无论整体与局部、 的艺术感染力。同 大与小,都可以收 时,收放自如,注 入笔端。 意照应,结构自由 而严谨。
• 散文的神
总之,在现代散文里,“神” 是“形”的统帅,“形”是“神” 的具体化。形神兼备,形散神聚, 正是现代散文艺术魅力的体现。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阅读赏析 《动人的北平》这一散文。在具体 的实例中体会散文的形与神。

关于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 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 又改语堂。散文家、小说家、 学者。

《都江堰》说课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三单元

《都江堰》说课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三单元

三、教学目标
《都江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 游记一般都是描述美丽的风景,而后 抒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而本 文却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浓郁 的人文精神。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 实际情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基本字词,品味 文中富有意蕴的散文语言,提高对散文语言的感 悟能力。
兵马俑,并让学生说说感受。
• 然后把“都江堰”的图片再展示给大家 由此引出“都江堰”。
• 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对都江堰做初步了解。 (修建时间、地点、修建者、工程组成 及作用、评价)师生交流补充.
• 中间穿插课件展示都江堰水景图,教师 讲授都江堰水利工程组成及作用,给学 生以直观的印象。
3、出示并解说本文学习目标。
五、教法与学法
本课的教学指点思想是以自主探究——合作释疑为基本教学模式, 以文本为载体,立足诵读和语言的体味,借助想象和联想,灵活地 诱引学生用心领会散文语言,深入思考文化的精义。教学过程中以 学生为主体,以文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主要采用如 下的教法与学法。 情境法——图文并茂,情境激趣 合作法——讨论解疑,重点突破 探究法——个性解读,想象迁移并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
1、提问:
• 我们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是什么吸引 了我们呢?(举例说一说)
• 明确:不仅仅是风景.文物也好,古迹也 好,都寓含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 设计目的:将学生引人本课的主题——精 神,文化
• (简介余秋雨散文的特点——文化散文)
2、乘势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名胜古迹 (文明的碎片):莫高窟、圆明园、长城、
2、教材内容
《都江堰》是余秋雨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看似在写“都江堰”, 其实作者想通过“都江堰”表现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感悟和对世事的洞 察,是赞扬李冰冰清玉洁的人格,赞扬一种勤政为民的价值观,以鉴 古知今为目的,将学生带入一种思考文明古迹里暗含的人文精神和积 极向上的政治理念的深沉境域,让学生了解李冰的人格,从而形成自 己正确的价值取向,它的可读性和教育意义都不可忽视。

中国近现代诗歌散文选

中国近现代诗歌散文选

中国近现代诗歌散文选篇一: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介绍《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介绍一、模块内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属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系列。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包含诗歌和散文两大部分,每一部分有六个单元。

诗歌每个单元五篇作品,散文每个单元三篇作品。

每个单元有一篇精读作品,其余都是略读作品。

无论是精读作品还是略读作品,都具有“经典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适合教学”的特性。

这些作品中大多是名家名篇,比如,诗歌《天狗》(郭沫若)、散文《动人的北平》(林语堂)等,都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作品;还有一些新人佳作,这批作者在当代文坛已经有一定的声望,这些作品也有比较厚重的分量和新颖独到之处,比如,诗歌《神女峰》(舒婷)、散文《美》(曹明华);选文也注意作品的风格多样化,让同学们多见识一些“有意味的形式”。

本册教材是必修教材现代诗文部分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同学们选修这门课程可以集中地阅读和欣赏更多的现代诗歌散文作品。

选修本模块,要紧紧围绕阅读和鉴赏优秀作品这个中心,在阅读和鉴赏作品的过程中,提高文学素养。

应有意识地随时联系必修一至必修五所学的现代诗文的内容和形式,促成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要充分发挥阅读的主动性、创造性,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要区分精读、略读两种阅读方法,一般而言,精读务求深透,略读则借用精读所得的方法、技巧;提倡写欣赏笔记,鉴赏性写作可以多种多样,如写片段,写整篇文章,写作品分析,写阅读的想像和体验,续写作品,改写作品等等。

此外,还应适当关注知识性内容,如文体知识、文学史知识、作家知识等等,及时总结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以全方位地切切实实地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教材特色《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必修教材现代诗文部分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意在引导同学们集中地阅读和欣赏更多的现代诗歌散文作品,所以培养目标确定于文学素养,学习方法确定于感悟、探究;教材也提供一些知识(如文体知识),主要目的是为同学们的“读”和“想”提示方法、技巧。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精品教学案:第一单元 1 天 狗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精品教学案:第一单元 1 天 狗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精品教学案
第一单元 1 天狗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
诗。

现代诗歌的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现代诗歌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基本的有以下几种: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出现的重要的诗歌流派有尝试派、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派、湖畔诗派、象征诗派、现代派、七月派、九叶诗派等。

《考试说明》中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都江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都江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都江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材解析1.1 教材概述《都江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是为高中课程而编写的一本教材。

该书主要分为三部分: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及中国现代小说。

其中,本教案将重点讲授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

1.2 教材特点本教材以现代性为特点,旨在通过现代诗歌与散文的阅读,让学生领略到现代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本教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二、课程简介2.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熟悉和理解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文化背景;•掌握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特点与表现形式;•培养对现代文学的欣赏能力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2.2 课程内容2.2.1 课程一: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本课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现代诗歌的写作背景•现代诗歌的表达手法•现代诗歌的主题与内涵2.2.2 课程二:中国现代散文欣赏本课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现代散文的写作环境和时代背景•现代散文的表现手法•现代散文的主题与内涵三、教学方法3.1 阅读分析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诗歌或散文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对其中的情感、主题、意境等进行深入解读。

3.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对文本的看法和见解,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3 课后写作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笔记的书写,包括对文本的整体感受、要点摘录等。

四、教学评估4.1 课堂测验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测试,包括文学常识、诗歌和散文的基本特点等。

4.2 作业评估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评估,包括对文本的理解、归纳能力、逻辑性等方面的评估。

4.3 课程总结针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并进行初步的教学评估。

五、小结通过本教案的讲解与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都江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的特点和课程目标,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高中语文-诗歌1【精读】天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诗歌1【精读】天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张扬、凌厉的“天狗”形象及其代表的生命意识大相径庭:
前者趋于内敛、收束,后者则显得外张、夸饰。同时,不同
生命形态蕴涵着不同的思想情感,如《无题》全篇渗透着一
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令人产生崇高感;《川江号子》也包
含了悲壮的意味,但更多的是悲慨与孤寂。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值得注意的是,诗歌中的一定的生命形态是与诗人人格
人 教

波浪上,寒烟像翡翠般绿得发亮。青山映照着斜阳,天空连 语 文
接着江水。萋萋芳草,仿佛无情,一直延伸,简直隐没在那
斜阳照射不到的天外,那就是我看不到的故乡!
思乡情思,黯淡忧郁,羁旅愁苦,纠缠着我。除非夜夜 有好梦,才能使我安睡,不然怎么也睡不着,明月照着高楼, 切莫独自倚楼远望!想借喝酒抒愁,谁知酒入愁肠,竟化作 了相思泪啊!
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
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 人
他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
教 版

《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文
《卓文君》等。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
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
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
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
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
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
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语 文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美-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美-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美-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感性认知能力。

3.帮助学生加强对诗歌散文的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的欣赏。

3.诗歌散文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三、教学设计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课件或者黑板上展示一段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点明课堂主题,引导学生进入情感和意义丰富的语言艺术的世界。

2.基本概念和特点的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抒情、意境、节奏等。

3.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文学特点,包括:贺知章的《静夜思》、于光远的《义务献血的挽歌》、方方的《易安居即景》等。

4.诗歌散文的阅读和写作方法的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诗歌散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包括:通过语言和意象鉴赏作品,通过模仿和创作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等。

5.练习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阅读和写作任务,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感性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散文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通过详细讲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作品。

同时,通过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的欣赏,掌握阅读和写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师生互动的默契和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度学习,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讲义:诗歌部分-第5单元-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讲义:诗歌部分-第5单元-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Word版含解析.doc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名字的由来艾青(原名蒋海澄)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艹”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艹”下面打了个“乂”,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他便以“艾”为姓。

又因为艾青生于十二月,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节,“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之后“艾青”这个名字轰动全国,家喻户晓,然而他的真名倒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识作者]开一代诗风的诗人——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我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

其主要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诗集《北方》《大堰河》《火把》《向太阳》《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诗论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

新中国成立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新中国成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他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发展的诗人。

[探背景]1937年12月,艾青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的诗篇。

诗人当时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家乡浙江来到了武汉。

但在这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的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雪埋了一般。

天狗-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天狗-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天狗-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2.具体了解《天狗》这篇散文作品的背景、主旨、语言风格等方面;3.提高学生的文学研究能力,加深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

教学内容及过程知识点1:中国现代诗歌课堂活动11.学生朗读现代诗歌《感遇·雨霖铃》;2.引导学生注重诗歌的音乐美和形象美,并进行讲解和解析。

注:《感遇·雨霖铃》是唐代诗人柳永的诗歌作品,它描述了雨夜悄悄地听一种名为“雨霖铃”的声音的感觉,具有极强的音乐感和形象感。

课堂活动21.学生朗读现代诗歌《乡愁》;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理解并解析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注:《乡愁》是在20世纪初期被发表的诗歌,它描述了作者在故乡时感到的种种情感,包括怀旧、孤独、失落等。

知识点2:中国现代散文课堂活动31.学生朗读《天狗》这篇散文;2.引导学生了解这篇散文的背景、主旨;3.分析散文中的文学语言、意象等方面。

注:《天狗》这篇散文是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传统民间故事中的神话人物——“天狗”,并借此探讨了现代青年的困惑和迷惘。

知识点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课堂活动41.学生阅读文学评论家写的关于《天狗》这篇散文的评析文章;2.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评论的内容和观点。

注:这篇评论文章是文学评论家对《天狗》这篇散文的分析和评价。

它针对散文中的一些语言表述、情感表达、思想深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反思意见。

总结与评价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和特点,而且提高了文学素养和文学研究能力。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3课《合欢树》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3课《合欢树》含答案

《合欢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即以小的内容展示大的意境.《合欢树》完全符合单元要求,能够从小的记忆感悟生命背后的美好亲情,仅撷取了作者生活中几个小小的片段,寄寓着他对母亲持久的爱与怀念.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篇课文所饱含的母爱之情足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希望学生能从中反思自己,学会感恩。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是在学习了五本必修教材之后,才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应该说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从课堂教与学的角度来说,课堂中占主体的应该是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讨论与感悟,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的积极思考。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具体深入理解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学会感恩.教学重点和难点1、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2、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问题法、讨论法、归纳法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根据学案了解作者及作品。

2、下发《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两篇散文,让学生走近作者,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3、预习课文,仔细研读文本,提出问题。

4、归结学生的疑问,理出集中的问题.最后我们来说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检查1。

了解作者及作品的相关背景情况,做到知人论世.(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从而初步体会作者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2。

选取《秋天的怀念》和《我与地坛》中的语段朗读,感受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便于学生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二、创设情境,渲染铺垫让学生朗读史铁生先生《活着的事》中的一个语段,引出合欢树,然后老师导入课题。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件—汉家寨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件—汉家寨

(二)写法归纳
1.独具特色的语言
沉郁、凝重的语言给文章带来了一股苍凉之气,作者用了 一连串奇异的比喻来描绘对于天山脚下独特地貌的新奇感受, 如“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 的一块皮肤”,“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三道裸山 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 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 等等。
——那时,我独自一人,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个单 骑,向导已经返回了。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苍凉自然之中, 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
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 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 女孩。
他们痴痴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 老小二人都是汉人服色;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 家寨。
[晨背名句]
时令节日类
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宋·晏殊《破阵子》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3.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
花。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4.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宋·辛弃疾《摸鱼儿》
一、走近作者
张承志,回族,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 省济南市。处女作为蒙文诗《做人民之子》,发 表于内蒙古蒙文杂志《花的原野》上,第一篇小 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获得了1978年全国优 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阿勒克足球》获得《十月》第一次 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1.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整个天地之间。 2.长时间地站着。 3.聚集。 4.高峻。也用来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不平凡。 5.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6.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7.非常坚决。 8.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9.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人教版选修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1《都江堰》

人教版选修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1《都江堰》
都江堰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 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 江堰。
学习目标
1.体会将都江堰与长城对照的妙处。(体会 手法) 2、品读作者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体味 作者情感。(赏读文本) 3.深入文本,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特殊的人 格魅力的解读。理解文中“以小见大”的写作 手法。(品读精神)
李冰精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深入探 究 问题四
写李冰,是不是就是本文的 最终目的?请从文中找根据。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 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臧克家《有的人》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 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 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提升训练
如果李冰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请 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可以仿照秦 玥飞的颁奖词情势,亦可以自创。
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颁奖词】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 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 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 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 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仿写
在公堂和堤坝之间,你选择后者,手握 长锸,指挥江水,在喧嚣和咆哮中选 择收伏。付出的辛劳,是利民富民; 埋下的种子,是贴近苍生。守在坚固 的堤坝,流泻出了千年的冰清玉洁。 你是华夏民族的骄傲,大哉,李冰!
—— 《华阳国志》
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 年代最久、唯一保存、以 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 利工程, 2000年被 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美读文本 探究问题二
都江堰的水有没有让作者“内 心激动”?作者还用了哪些手 法写出了都江堰水的什么特点?
品读文本 问题探究三
作者是怎样评价李冰的?请找 出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品 味一下语言。

云霓

云霓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之《云霓》作者及工作单位:乔红艳藁城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或总结。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通过成语故事“云霓之望”或丰子恺漫画欣赏,激趣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其知识储备。

教材分析:本课为《选修》中的“略读”篇目,是虚实结合的一篇散文。

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章深刻主题及独特构思,使学生把握形散神聚、虚实相生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文学品位。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在现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自学能力,但是深入鉴赏散文的能力尚有欠缺。

所以教师从兴趣引导入手,教给学生鉴赏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有章可循;再通过适量的练习加以强化,形成答题能力。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很陌生,而本文主题与作者的时代密切相关,需预先介绍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使学生能知人论世。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把握结构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理解虚实相生的创作方法;赏析品味形象化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者个人的创作与民族前途命运的紧密相联的民生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章的结构、主题,虚实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丰子恺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流程示意: 1.导入新课2.整体感知3.分析鉴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4.课外拓展其他诸侯的不满。

齐宣王向孟子请教,孟子说:“当年商汤率仁义之师讨伐夏桀,百姓盼望商军就像大旱望云霓一样迫切。

现在诸侯担心你将来会像对待燕国那样去对待他们。

”因为成汤是仁义之君,孟子通过这一比喻来表达对仁德的诉求。

附件2作者及写作背景: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写作背景九一八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中国大片国土沦陷,中国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二单元妈妈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二单元妈妈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策略方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我的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
教法上,我将采用诵读法、情境教学法、点拨法等。
过渡:诵读是学习现代诗的法宝,现代诗感情充沛,抒情性强,读好现代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读好现代诗呢?诵读指导:第一、读准字音。第二、读清节奏。第三、读出感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文章要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过渡:课下我们已经做了预习,下面老师找一位同学诵读,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读完以后老师会找同学依据以上三个标准做点评。
始终坚持宏观把握,微观处理的原则。综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讲授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导入—合作探究—回归生活—德育升华”环节,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主动地探究、讨论问题,使能力得以培养和提升。
教学资源
课前准备
结合课前预习案对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困惑】栏。
3)细节描写。后5句用直接描写表现出的“妈妈”的形象:勤劳,坚韧,贫穷,朴素。诗歌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短短的诗句包括太多的深情诗意,”两次山坡”,“两背柴火”,“天黑了”,“四十六岁了”,“比前两次高的多”,概括了母亲一天的劳作,操持着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全部生活就是生存,砍柴背柴不停的劳作甚至在天黑的时候还要背回更多的柴火,朴素的语言真切的表达出贫困地区的为自己家庭任劳任怨操持家务的母亲形象。
3.引导学生,让学生走进诗歌,学会书写诗歌。
4.借助本诗欣赏,让学生体会本单元的主题:“挚情的呼唤”,了解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单元概览】单元说明:本单元都是展示“生命的律动”的诗篇。

这些诗篇所显现的生命形态,或如“天狗”般充满豪放的气势,或像“井” 一样保持着“静默,清澈”的姿态,或如“春天”一般显示蓬勃的生机;或者表现为战士直面死亡的勇气,或者表现为船夫搏斗急流的坚韧。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领悟并品味这些诗歌所包蕴的生命内涵,进一步了解现代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

学习目标:1 、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

2 、了解各篇课文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3 、结合课文,领悟现代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

4 、体会诗的韵律和节奏,学习现代诗的朗诵。

【精读】天狗1 、预习质疑及感悟:我的质疑:我的感悟:我的收获:2 、含英咀华一言品评(这首诗我喜爱的诗句摘录及品评):我喜爱的诗句摘录:我的品评:3 、问题探究:1 、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及其特点?中心意象:天狗特点:有气吞日月星辰的恣肆、凌厉、张扬自我、狂放不羁、气势磅礴2 、请探讨本诗中心意象的深层意蕴。

“天狗”形象具有双重含义(象征意蕴):它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大写的“我”(民族与时代新人)的象征,显示了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又是一个热忱、坦荡和叛逆的“小我”,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的真实写照。

3 、简析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①完全自由体诗形式(诗句是长短不一的,每一节的行数也不固定,且没有统一的韵脚)与诗歌展示的“天狗”形象和表现的思想主题相得益彰。

②修辞:拟人手法:使“天狗”形象的塑造能够生动地展现充满豪气的自我精神,也便于诗人进行富于想象力的夸张。

浪漫主义的夸张:更好地展现天狗张扬自我、狂放不羁的个性。

4 、语言品味:品四类词:①动词:“吞”“飞奔”“狂叫” “飞跑”等一系列富有动感、活力的动词,将“天狗”无所畏惧、狂放不羁、恣情宣泄的特点活脱脱地展现出来。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一)外部特征分行,音乐性。

(二)内在特征:精美的语言,隽永的滋味,纯粹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异常的美感。

二、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魅力探密(一)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

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

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

(二)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三)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2、课文解读⑴《天狗》总体评价: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诗歌之一,顺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情。

最突出的特点:高度张扬的自我意识、激荡不已的激情(狂飙突进)主要技法:化用民间传说、极度夸张知人论世:由于处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期,又恰逢“新文化运动”,语言总体显得粗糙,也比较直露,滋味不够隽永,美感无从谈起。

⑵《井》总体评价:是一首比较成熟的现代诗。

最突出的特点:形象鲜明,涵义隽永,美感异常。

主要技法: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写作年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1944年,抗战胜利前一年。

表层意义:描写“井”的形象——静默、清澈、简单、虔诚、寂寞描写“井”的环境——草叶、小小的天空和浮云(和谐)花叶的腐烂、垃圾(不和谐)写“井”的对象——“你们”饥渴、汲取、扰乱、遗弃深层意义:写井即写人,写“我”。

“我”是一个旁观者,独立于尘世,为他人(你们)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帮助。

“我”遭受不公正的命运,对命运既不逃避,也不反抗,但内心却是孤独、渴望、无奈。

因此,这里的“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是某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有其鼓舞人心的作用: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其矫《川江号子》:
从散文的角度来写诗,具有写实风格,这一点与 其他四首诗截然不同。写实诗如何写?(1)找 出小而精彩的切入点。为了描写船夫这一个群体 强悍而悲壮的生命,不写人而去写川江号子。 (2)让没有生命的声音“活”起来。“来 自……来自……”两次“从……到……”(3)意象 融入作者情感,带有个性化色彩。还可以与课文 诗句做个有趣的比较:“宁做溯激流而上的鱼, 不做枝头蜷缩的鸟”。
2.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 :让所有公民平等享受 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 )
3.困惑20世纪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又一基本问 题是如何恰当处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 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 界的融合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时代精神。 (主体教育观)
刘半农《一个小农家的暮》:早期白话诗,完全 散文化的创作角度和创作技巧。精准、富有意趣 的细节描写,互相映衬,宕开一笔的景物烘托, 都对散文创作带来启发。
痖弦《秋歌》:(1)强烈的对比,为情感蓄势。 (2)古典意象的使用。(3)“暖暖”一词的多 义性和独创性。
江非《妈妈》:(1)诗歌独特的创作角度。农 村的妈妈却从城市写起。(2)强烈的对比,不 动声色的描写,造成情感的巨大张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三、现代诗歌散文教学现状
(一)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1.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现代诗歌教学大论争 1998年,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的毛翰教
授在《杂文报》(7月28日)上发表《重编中学 语文的新诗篇目刻不容缓》。 从1999年第1期开始,《星星诗刊》开辟了《下 世纪学生读什么诗?——关于中国诗歌教材的讨 论》专栏。这场论争主要是以《星星诗刊》与 《华夏诗报》对阵,卷入论争的报刊 多达20余家。
穆旦的《春》:
(1)诗歌中的人称。出现四种 “他”“你”“我们”“你们”。诗中的人 称并不像散文,它在不同的诗句中所指会不 断变化,如“你”;另外,诗中人称具体指 什么,应结合语境来确定,有时不同的人称 却指代同一类事物,如第二段中“我们”和 “你们”,指向基本一致。
(2)诗的语言不照顾生活外表的真实,只 关注感受的逼真、个性化,以及情感的真实。 如“绿色的火焰”“紧闭的肉体”“泥土做 成的鸟的歌”“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光,
洛夫《边界望乡》:现实与变形的完美结合。事还是那个 事,但感觉却是夸张和变异。(想像一下卡夫卡的《变形 记》)
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此诗明显 有一些外显的表达技巧,如某些语句的重 复为全诗铺垫情感基调;散文化的细节描 写。这些技巧容易被复制。
臧克家《老马》:与牛汉的《半棵树》有 相似处。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 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 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对古代诗文的要求)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
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 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
毛泽东《贺新郎》:从旧体诗的套路去阅读即可, 注意体会缠绵婉约与豪放昂扬的有机结合。
闻一多《也许》:除情感表达的真挚外,(1) 拟人色彩,创造童话氛围(“夜鹰不要咳嗽,蛙 不要号”)。孩子的童稚表现在与自然完全融合, 把自然看做有生命的朋友(“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如果再结合顾城的一 些诗,理解会更深刻。“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 它的叶子”“墙后的草/不会再长大了/它只用指 尖,触了触阳光”(《门前》)(2)诗歌语言 在炼字上的精妙:“阳光拨你的眼帘”“清风刷 上你的眉”。
选修课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解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商丘市基础教育教研室 李青峰 电子邮箱:lqf100@
一、关于选修课教材出台的背景
是建国以来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一部分
是世界课程改革运动的一部分
当前世界课程改革运动的基本价值取向
1.世界各国课程教材改革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如 何处理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课程如何既具有 国际视野,又植根于民族文化。(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
杜运燮《井》: 象征手法,类似于“托物言志的散文”。
邹荻帆《无题》:
学习体会概念性的思想、哲理,如何通过诗的语 言进行变形、组装。我们可以看到“英雄虽死, 但精神永存”“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它是由英 雄的鲜血换来的”等概念性的认识,通过变形, 直接让英雄的鲜血滋养大地。再联系《天狗》, “要勇于解剖自己”“在反思和对自我的批判中 升华自己”等抽象概念,最后幻化为血淋淋的 “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 我的心肝”。
毛——中学
语文教材新诗推荐篇目》
刘大白《旧梦之群(三十六)》
何其芳《花环——放在一个小坟上》
穆旦《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
绿原《诗人》
流沙河《草木篇》
曾卓《我遥望》
余光中《乡愁》
黄雍廉《唐人街》
周 涛《野马群》
傅天琳《梦话》
张新泉《渔人》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第一课《天狗》: (1)诗中的“我”既可以指抒情主人公,也可以指一个
群体,或一个群体所代表的一种精神;(加深对“我”的 理解) (2)“我”具有丰富的层次性,有肉体和精神的两面; 有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的观点,本我代表本能的 欲望,自我代表现实,超我代表理想的部分)等不同层面; (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一段) (3)泛神论思想。该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本身具有神性, 万物存在于神内,神是万物的内因。这个神不同于基督教 信奉的人格神,它没有类似人的属性,不是凌驾于世界之 上,而是存在于世界之内。正如郭沫若自己所说,“我即 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这样再来理解诗句“我 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我是 一切星球的光……”就会清晰、深刻多了,它有“物我化 一”“一切皆在我心中”的意味。
郑敏《金黄的稻束》:体会诗歌的“托物言志”,它比散 文的托物言志更显多义性、复杂性和瞬间的感悟。“金黄 的稻束”被想象成坚忍劳作的母亲(之所以为什么会想到 母亲,不作说明,任由读者来搭建这个桥梁。比如收获、 丰收、劳作、隐忍,甚至土地、疲倦),还要更走“极 端”,想象历史、思想。这个桥梁该如何搭建,也有读者 来建造(劳动与劳动者、母性的创造、土地与收获等)。 很能代表现代诗的特点,带有不少变幻、非确定、情绪化 的乃至潜意识等非理性因子,是模糊的丰富,哲理深藏在 瞬间的感悟之中。
顾城《我总觉得》
许德民《紫色的海星星》
杨然《中秋月》
徐 鲁《早安,朋友》
洛冰《晚钟》
丁 可《农民老魏》
陆俏梅《南方唱给北方的情歌》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舒 婷《致橡树》
刘真福(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辑)
中学语文课本对新诗的选诗标准:经典性、广泛 性、教学性、进步性与稳定性。(比如广泛性, 要经得起各方面的认可,各方面的代表性如时代 的代表性、地域的代表性、各种流派的代表性以 及革命诗派的代表性都要考虑。比如教学性,诗 歌受到深浅程度、篇幅长短、语言的制约。 )
(二)散文教学现状
当代高中教学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散文教学, 它更多地融进到了现代文教学之中。其情 感把握、语言分析、主旨探讨、结构梳理, 都是走的现代文教学的路子。
散文教学同样有一个散文知识欠缺的问题。 “形散神不散”统领了散文教学几十年, 许多人对散文的理解还停留在五十年代对 杨朔、刘白羽、秦牧三大家作品的层次上。
③缺乏体验、感受的悟性。
古诗多属性情之物、经验之物。
现代诗许多可以称作是体验之物。体验是 心灵瞬间的“进行时”,它带有不少变幻、 非确定、情绪化乃至潜意识等非理性因子。
现代诗是灵性与体验的产物,常常本能地 排斥那些常态的、秩序化的理解。有时候, 对现代诗的理解鉴赏,心灵上的体验领悟 是高于一切的,至少是个前提。
四、关于诗歌教学
对诗歌教学,读懂是第一要务。五个单元 后的五篇知识短文,核心的知识有两点:
1 第三单元后的《诗的意象》一文关于意 象的分类(意象分直接意象、间接意象, 间接意象又分比喻意象、象征意象)。
2 第五单元后的《诗的鉴赏》中,意象所 表现出的群体象征意蕴和个体象征意蕴。 这两个知识点对新诗阅读来说,是最 有价值的新知识。
李广田《地之子》:(1)拟人与象征。爱土地,便把土 地比做人。相应的,沙壤、田禾野草便是襁褓、怀抱。 (2)对土地的热爱,实际是对乡土的热爱,对自己的情 感、心灵归宿的坚守。
牛汉《半棵树》:象征。与《井》《河床》的象征不同 (象征义主要有作者完成),这种象征是以人的眼光来看 物,物在呈现出它自己特性的同时,也被赋予人的特性。 人的特性的赋予主要由读者完成。
认为课本对新诗的编选标准和专家选本是不一样 的,专家的选编标准可以体现个人的意志、爱好, 而是多项原则综合考虑而形成的一个复合性标准。
2.新诗教学现状
①欠缺读懂新诗的一些特殊知识
现代诗与生命体验、精神、潜意识、情绪, 悟性等心理图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 科书上“死”的修辞格,尚未转化为活的、 有生命的、对对象的感悟,纵使掌握很多 修辞格知识,在新诗鉴赏方面也常常捉襟 见肘。
4.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支配当
前世界课程变革的重要价值观念。
(生态伦理观)
5.追求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是世界教育改革或课程变革的
重要趋势。
(个性发展观)
人教版选修教材
诗歌与散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 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小说与戏剧:《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影视名作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