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1)(完美整理版)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daan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daan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daan第一篇: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daan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汇编1、(安徽卷)8.【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情感进行分析,是这道题的答题方向,然而题干还指明了分析的切入口,那就是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因此,考生解答这道题,首先必须从词作中找到词人对西湖游人描写的文字,然后去揣摩不同动作神态的人所具有的不同情感。

【示例】“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9.【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

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暮春之景”。

因此,考生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人的写景之句。

“面”即是对晚春季节西湖景色的整体描绘,“点”又是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

【示例】“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

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

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2、(四川卷)1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8分)(1)【答案】“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

“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

(4分)【解析】语言风格类的题目,首先考查学生解字的能力,学生需要结合诗歌的意思先将两个目标字的大意讲出,并结合诗人的情感进行分析。

比起前两年的考题,同样是考查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的题目,回答起来更脱离格律,单纯用答题模板套作的话恐难得分,表现出四川对考生古诗文素养要求提高的趋势。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3)(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3)(完美整理版)

2014年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3)诗歌鉴赏指导0109 1627:2014年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2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贺铸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贺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2)词的下片一连写了士大夫消夏乐闲的哪四件生活琐事?在笔下,这些事似乎都有一种和韵事格格不入的苦涩味,与上片大异其趣,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上片描绘出一幅闲适恬谈、生机勃勃的夏日风景图。

(2分)词人独立庭院,点点疏雨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的涟漪,轻风拂面而来。

周围树木成阴,枝头上黄鹂婉转啼鸣,一只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白鹭,落在池畔,迟迟不愿离去。

词人观疏雨、沐轻风、听黄鹂、友白鹭,怡然自得,其乐陶陶。

(2分)[来源高考资源网](2)写了饮酒、下棋、睡觉、题诗四件生活琐事。

(2分,两个1分,四个2分)饮酒而“易醉”,下棋而敌手“难逢”,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夏日长长,无所事事,最适合于睡觉,自我解嘲;睡起题诗,则只能“自题”自赏,自取其乐。

(2分)透露着孤寂落寞、知音难求的情怀和无所事事、壮志难酬的痛苦。

(2分,大意对即可)【2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初夏之景的?试简析。

(4分)(2)试析“燃”字的妙用(3分)(3)简析划线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3分)【参考答案】(1).诗人分别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初夏之景:写看到了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的景象;听到了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感受到了怡人的熏风(和风)。

高2014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DOC)

高2014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DOC)

高2014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单选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跻.(jī)身敷.(fū)衍媲.(pì)美饿殍.(piǎo)遍野B.娉.(pīng)婷寒碜.(chen) 谙.(ān)熟提纲挈.(xié)领C.震慑.(shè) 服膺.(yīng) 鞭挞.(tà) 踽踽..(yǔ)独行D.炫.(xuàn)耀逮.(děi)捕缜.(zhěn)密栉.(zhì)风沐雨【答案】A【解析】B “挈”应读qiè ;C.“踽”应读jǔ;D.“逮”应读dài。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读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美滋滋常年累月大展鸿图不温不火B. 拉拉队融会贯通到处传诵牙牙学语C. 照像机委曲求全要言不烦纷至踏来D. 金钢钻世外桃源以逸待劳出奇致胜【答案】B【解析】A项“常年累月”应为“长年累月”;C项“照像机”应为“照相机”,“纷至踏来”应为“纷至沓来”;D项“金钢钻”应为“金刚钻”。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领导的作风急需改变,因为他们对取得的成绩宣传不遗余力,对存在的缺点却讳莫如深....,不愿意深入检查反思。

B.想象是一双美丽的翅膀:音乐无形,却能使人荡气回肠;话语无色,却能给人姹紫嫣红....的风光。

C.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但那种一掷千金的“豪爽”也是我们应该唾弃的。

2014届全国名校高三语文模拟汇编-诗词鉴赏

2014届全国名校高三语文模拟汇编-诗词鉴赏

2014届全国名校高三语文模拟题汇编-文言阅读浙江省温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7分)蝶恋花红梅[南宋] 真德秀两岸月桥花半吐。

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

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态度。

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注】东君:司春之神1.“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人江南去”一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词的下阕,分析梅花的形象。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北省黄冈市2014届高三3月份质量检测(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踏莎行周紫芝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注】①游丝:细长飘柔的柳枝。

②飞絮:柳絮。

阁定:停住。

(1)上片写的是什么内容?请结合所用的典型意象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词以此作结有何妙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北省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千秋岁引王安石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①,庾楼月②,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①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②《世说新语•容止》中说:庾亮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其中两种。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指出其中两种并作具体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陕西省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高考卷__8544_语文逐题解析1(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高考卷__8544_语文逐题解析1(完美整理版)

2014年高考全国卷__8544_语文逐题解析1高考试题及解析0614 08182014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逐题解析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B.吐蕃(fān)庇护(bì)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âng)按捺不住(nà)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答案】D【考点】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解析】A.菁华(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

【思路分析】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涉及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

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其中多音字可以通过记少推多(如“呱呱坠地”仅在此处读gū)、区别口语和书面语或区别词性、词义(如“冠心病”,“冠”,帽子(名词)/“冠军”,第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详析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详析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4 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详析版(ft东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ft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ft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 分)【答案】①艳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清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

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 分)【答案】①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ft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情趣高雅“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

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 “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ft瓢莫笑侬” “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

其一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注释】①楚酒:楚地产的酒。

唐皇甫冉《送从弟豫贬远州》:“忧来沽楚酒,玄鬓莫凝霜。

”困人:使人倦怠。

②陈居士:陈与义自称。

古有德才而不仕者称居士。

③亭角句:谓苦寻诗句却无所获。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湖北省孝感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湖北省孝感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完美整理版)

湖北省孝感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未0515 1728湖北省孝感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 150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

)★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综合题中的非选择题和作文题用 0.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相对应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综合题中的非选择题和作文题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相对应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言基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鄙夷逶迤颐指气使遗之千金B.蜷曲诠释眉目传情权宜之计C.给予排挤掎角之势人才济济D.情愫溯源夙兴夜寐节衣缩食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装潢美滋滋冒然行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B.宣泄笑咪咪乔装打扮言者无罪,闻者足戒C.蕴育乐陶陶铤而走险明枪易躲,暗箭难防D.修葺甜蜜蜜病入膏肓为渊驱鱼,为丛驱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世博会中国馆中展出的两幅《清明上河图》,一幅以建筑为主,人物为辅;另一幅以人物为主,建筑为辅。

两幅画卷互相呼应,相得益彰。

B.有人认为,赵本山在兔年央视春晚上演出的小品《同桌的你》立意低俗、表演媚俗、感觉庸俗,不应把这样差强人意的“三俗”作品冠以“观众最喜爱”来隆重推出。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精校打印版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精校打印版

历年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2014(含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类试题18道,及附录:古代诗歌的体裁、题材分类、简要发展历史)1、(新课标卷Ⅰ)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8【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高考诗歌鉴赏预测试题(附赏析)(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高考诗歌鉴赏预测试题(附赏析)(完美整理版)

2014高考诗歌鉴赏预测试题(附赏析)诗歌鉴赏指导0420 1149:(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点绛唇•越山见梅吴文英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

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

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注】①吴文英,南宋词人,一生未第。

②横笛:笛曲中有《梅花落》,此处暗指梅花凋落。

1、这首词借梅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分)2、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出了吴词“清疏空灵”的特色,请联系词结尾“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所表现的意境来谈一谈。

(6分)[词赏析]此词不专意咏梅,而是写孤独的盘桓中无意与梅相逢。

逢梅之后也未着力写梅,略加点染之后,还是写诗人自身的心情和周遭的环境,梅在词中并未作为一个主体的描写对象,而是诗人情绪的一种触媒和表征。

上阕一开始,先叙述“越山见梅”的过程:春天来到,时值深冬。

诗人携酒外出徜徉,因天寒路远,未能赴千岩山中,只在近处的越山见到一株寒梅,它长势不旺,花也开得不繁,在天色将晚的暮色中,迎寒伫立着瘦削的身影。

“瘦还如许”是一个拟人化的联想,诗人把这株梅花看成一个在逆境中依然展现着顽强生命力的人格的象征,虽然清瘦,虽然寒冷,虽然近晚,却依然绽放着她的明艳和清芬,睥睨于这寒冬的荒索。

下阕一开始又把描写角度转向词人自身:“晚色天寒处”的、瘦得如此可怜的梅花,引起词人的“无限新愁”,那该是因为这梅花太像词人自己了吧,他不是也如此清瘦地独立于人世的寒风冷雪中吗?他不是也坚强地挣扎于这时代的苍茫暮色中吗?梅花勾起了词人的“无限新愁”,他想对着在风中摇曳的梅花倾诉自己的襟怀,但又明知花不解语,难以对话。

“行人去”即是指词人怅然远去,只留下梅花在冬天的寒风中暗暗消尽那春天般的莹洁──雪白的花瓣。

这,也不正是诗人才华在这冷漠的社会中日益消尽的象征吗?诗人远去了,梅花在诗人的视野中渐渐消失了。

暮色苍茫的空山中只有一丝笛音在震颤、缭绕。

“横笛空山暮”,多么悠远、多么凄恻的意境呵,这该是诗人的心声在震颤。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新课标卷__8544_)2014年高考试语文试卷(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新课标卷__8544_)2014年高考试语文试卷(完美整理版)

(新课标卷__8544_)2014年高考试语文试卷高考试题及解析0611 1454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2014高考前诗歌鉴赏总结

2014高考前诗歌鉴赏总结

【表一:古诗阅读考查内容】【做过的古诗词梳理】海淀期末漫感①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②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注释:①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

②分:料想。

※ “剑气箫心”是龚自珍人生的真实写照,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分) 海淀一模(19分) 古风(其四十六) 李白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涂①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②,闭关草《太玄》。

注:①当涂:当权。

②扬执戟:指扬雄。

汉哀帝时朝政腐败, 扬雄不愿为官,专心著书。

① 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4分)海淀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题。

(8感皇恩① 宋·朱敦儒早起未梳头,小园行遍,拄杖穿花露犹泫。

菊篱瓜畹②先生独自笑,流莺见。

著意访寻,幽香国艳,千里移根未为远。

浅深相间,最要四时长看。

群芳休怪我,归来晚。

注释:①词牌名。

②畹:田地。

② 结尾句“群芳休怪我,归来晚”新巧别致,请简要赏析。

(5分)拓展延伸题一 “无理而妙”,是指艺术作品的某些内容不合常理反而能达到一种艺术效果。

台湾诗人洛夫也说:有些诗是不讲理的,当理性从诗人的前门进来,灵感则悄悄地从他窗口溜走。

如本诗中的“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等诗句,都体现了“无理而妙”的特点。

请任选上面提到的一句诗,也可选取其它诗句,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对“无理而妙”的理解。

(200字左右,12分)评分标准及具体分析2分(照抄得1分。

有自己的理解,对“无理”或“妙”中一点写具体透彻,即可得2分) 2、结合诗句阐释分析,7分① 引用恰当诗句并解释,1分② 分析诗句中的“无理”处,2分 ③ 分析诗句的“妙”(艺术效果),4分。

专题09 古典诗歌鉴赏-2014届高三名校语文试题精选精析分省汇编系列(山东版)(第01期)(解析版)

专题09 古典诗歌鉴赏-2014届高三名校语文试题精选精析分省汇编系列(山东版)(第01期)(解析版)

1.(2014届山东济宁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春日郊外唐庚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小题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4分)【小题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案】2.(2014届山东滨州北镇中学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点绛唇途中逢管倅赵彦端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

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小题1】上阕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小题2】请赏析“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两句。

【答案】3.(2014届山东济南外国语高三上质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8分)吟笼莺清〃纳兰性德①何处金衣客②,栖栖③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

②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③栖栖(xīxī):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

【小题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

(4分)【小题2】简析本诗,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4分)【答案】【小题1】本诗前两联从三个方面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从动作方面描写黄莺被迫在笼中栖息、从心理方4.(2014届山东济南一中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小题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4分)【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4分)【答案】【解析】【小题1】5.(2014届山东济宁曲师大附中高三上二检)阅读下面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诗歌鉴赏题汇编130题(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诗歌鉴赏题汇编130题(完美整理版)

2014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诗歌鉴赏题汇编130题诗歌鉴赏指导0418 1449【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是怎样表现的?(4分)(2)这首诗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分)【参考答案】(1)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

(对比,动态描写)(4分)(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咏,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结合具体诗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2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3分)(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

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1) 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

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视听结合,联想和想象),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风光。

(3分。

形式、内容、景物特点各1分)①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夕”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照应了题目中的“招客”。

②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山川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消暑邀请。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详解,爱心奉献不要下载券)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详解,爱心奉献不要下载券)
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
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杜甫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 郎 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
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
一个警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
“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
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
【答案】①行为洒脱 “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
洒脱的性格特点。②情趣高雅 “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
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
意境清幽。
【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
“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
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2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注释】
①楚酒楚地产的酒。唐皇甫冉《送从弟豫贬远州》“忧来沽楚酒玄鬓莫凝霜。”困人
使人倦怠。
②陈居士陈与义自称。古有德才而不仕者称居士。
③亭角句谓苦寻诗句却无所获。觅得佳句便写下来放在衣袖中既然“满袖风”自然没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完美整理版)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指导0627 1353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及答案(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及答案(完美整理版)

2014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及答案高考试题汇编0609 1156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

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高考语文试题(一)新课标__8544_卷(精校版有答案)(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高考语文试题(一)新课标__8544_卷(精校版有答案)(完美整理版)

2014高考语文试题(一)新课标全国__8544_卷(精校版有答案)高考试题及解析0609 0816: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河南、山西、河北、陕西)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臵,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1)诗歌鉴赏指导0109 1630:2014年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是怎样表现的?(4分)(2)这首诗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分)【参考答案】(1)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

(对比,动态描写)(4分)(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咏,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结合具体诗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2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3分)(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

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1)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

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视听结合,联想和想象),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风光。

(3分。

形式、内容、景物特点各1分)①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夕‛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照应了题目中的‚招客‛。

②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山川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消暑邀请。

③说全诗以‚夕望‛来统领全篇,亦可。

(3分。

3种答法选其一。

结合四联逐一作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分)(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请联系诗歌,简析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3分)(3)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1)夏季,从诗中‚青苔‛、‚绿树‛、‚昼梦‛及南风等意象可知。

(2)‚偷‛字显示了南风的顽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开个玩笑,躲开诗人眼目,悄悄地溜进了诗人房间,与后面的‚又翻书‛这一细节相辅成。

‚径‛是径直,直接的意思,突出了南风的急切爽直,正与‚旧相识‛相应。

两个词都用了拟人手法。

(3)‚绿树无人昼梦余‛,可知新晴后,诗人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在白天恬然入梦;而后面的‚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把南风写得情趣二足饶有风趣,进一进烘托了久雨初晴后的闲适、清静,愉悦的心情。

【4】阅读下面这诗完成12题。

(6分)南邻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

(4分)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作简要的分析。

(5分)【参考答案】1.前半篇写的是山庄访隐图,后半篇写的是江村送别图。

(大意对即可,各2分)2、锦里先生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或隐者)(1分)。

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2分)。

从‚儿童喜‛、‚鸟雀驯‛和‚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癖(1分),诚恳而又热情(2分)。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6分)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元)周文质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1.此曲前八句展现了春天诸景,将景物的和两个特点融为一体。

(2分)2.‚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

(4分)【参考答案】1.壮美、壮阔、开阔等,秀丽、秀美、柔美等(答对一点得1分)2.①本曲开篇便极力展现春天的美景,但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了对比,乐景写哀情,更触发了他的思念之情、离愁之苦。

②前面的‚渡口‛‚江口‛已透出别情,渡口、江口古来就是送别的场所(王献之就是在秦淮河渡口一别爱妾桃叶,白居易也有‚浔言江头夜送客‛的诗句。

)(一点2分)【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12题。

(6分)[双调]水仙子〃西湖探梅杨朝英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

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

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1、‚雪晴天地一冰壶‛中的‚冰壶‛比喻_____________。

‚竟往西湖探老逋‛中的‚老逋‛,本指北宋时隐居西湖孤山,人称‚___________‛的诗人林逋。

这里的‚老逋‛用的是___________修辞手法,显得亲切。

(每格1分)2、写这首曲子,主要寄寓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1、洁白的天地梅妻鹤子借代2、梅花傲雪而开,幽独闲静,是一种人格和情操的象征,在心目中,梅已成为一位知己,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1分)踏雪寻梅,一醉花前,正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景仰和追求。

(2分)【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6分)野步[宋] 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 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2分)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分)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4分)【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6分)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2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9】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黄庭坚①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②。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③十二鬟。

可惜不当④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黄庭坚,于绍圣二年谪官涪州,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元符元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宾),至元符三年放还,先后在蜀六年。

②滟预关,即滟滪滩。

③湘娥,即湘夫人,相传舜之二妃溺死后为神,住在洞庭湖中的君山上。

④当:正对着,指在湖上面对着湖水。

1.前一首的‚未到江南先一笑‛中‚笑‛,向来被人认为意蕴、情感丰富。

你如何理解这一‚笑‛?请作简要赏析。

(3分)2.后一首诗中,诗人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别写出了怎样的景象?(3分)【参考答案】1.首句写被放多年,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不免庆幸的喜悦。

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还能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意兴洒脱,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

对回到了家乡,对后面的生活充满自信、乐观和欣慰。

2.前两句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湖中君山空蒙/秀丽美妙之景;后两句借虚写实,想象人在湖面的情景,写出了湖面浪峰滔天,青山相应,烟波浩渺的壮阔之景。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6分)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

长安多杏树。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

(2分)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

(1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1分【注】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①惜春之情。

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

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1分)。

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③故国之思。

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三点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给4分,但每点必须附带分析。

具体到每点,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11】阅读下面这三首古诗(词),完成16题。

(共18分)其一: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2、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一诗中‚恨如春草多‛一句,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