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十三沂水春风》9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高中语文《沂水春风》PPT9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语文选修第13课《沂水春风》优质课件

沂水春风
《论语》
公西赤字子华。少孔子四十二岁。 子华使於齐,有为其母请粟。孔子 曰:“与之釜。”请益,曰:“与 之庾。”
有与之粟五秉。孔子曰:“赤 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 君子周急不继富。”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用三个词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问志 言志
评志
问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 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三子言志越来越谦虚 三子对礼越来越重视 三子之志是治国手段 曾点之志是最高境界
为国以礼
三、本章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写出不同人物风貌,又 点染出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1.能写出不同个性和人物心理。如用“率尔”写子
路的冒失直率,抢着发言。用曾皙弹琴,老师问到 才“铿尔,舍瑟而作”写其从容平和的心态和举止 稳重。用“喟然叹曰”写孔子听完曾皙言志后的内 心等。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 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 之大?”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第13课《沂水春风》课件3

三人观点的共通之处?
【明确】: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 符合儒家“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 义也”这一入世精神的。
孔子评志
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
——孔子“哂之”:“为国以礼,其言不 让”;
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孔子认为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 事,应当仁不让。
历代学者的相关言论
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 平社会之缩影也。
(杨树达《论语疏证》)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路
治
治
冉 有 国 异仁 曾 皙
公西华
孔子为何“喟然叹”?
Hale Waihona Puke 1.孔子虽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但现实却令他非常 苦闷。他周游列国,推行“仁政”,却四处碰壁。 在“道不行”的时候,他身心俱疲,面对春秋乱世, 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理想不能实 现的苦闷。 2、体现了归隐的人生境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 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 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子路率尔而对曰……”,众人对子路的“率尔而对”都持否定 态度,包括孔子,以“夫子哂之”为证。你能否从子路自身出发并 结合当代的社会形势作逆向思考,为“子路率尔而对”找点正当的 理由?请分点表述。(4分)
孔子问志 弟子述(撰、言)志 孔子评志
千乘之国
子路: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有抱负,坦诚,却有自负、鲁莽之嫌。
四 冉有: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子 言 志
可使足民。
论语选读之沂水春风ppt1 语文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二月过,三月三, 穿上新缝的大布衫。 大的大,小的小, 一起到南河洗个澡。 洗罢澡,乘晚凉, 回来背个“山坡羊”。
合作探究:
结合你对孔子的理解,谈谈曾 皙之志为何能打动孔子,让孔子喟 然长叹“吾与点也”?
1.孔子一生都在追求大同社会,曾皙描绘的图 景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社会的缩影。
道不远人,让我 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 习成长!
于丹心语
几种权威的《论语》注释本
《论语集注》 《论语正义》 《论语译注》 《论语别裁》 《论语今读》 《论语新解》
朱熹 刘宝楠 杨伯俊 南怀瑾 李泽厚 钱穆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人们脱 去厚重的冬衣,恰逢好春光,处于 人生最美好时间的年轻人,以最放 松的状态尽情享受生命。
子路问: “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 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 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 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 退之。”
《论语•先进》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 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沂 水 春 风
读准下列字音
千乘 shèng 饥馑 jǐn 哂之 shěn 比及三年bì 以俟君子 sì 铿尔 kēng 莫(mù)春 浴乎沂 yí 舞雩 yú
沂 孔子()志
水 春
弟子()志
风 夫子()志
志向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孔子评志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 师 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 知方也 。”
沂水春风ppt29 苏教版

1、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语后置 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句/省略句
毋以吾(年长)(而不言)也
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句 4、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句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沂水春风(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沂水春风的象征意义
STEP 02
STEP 01
沂水春风象征着一种美好 的生活状态,它代表着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 求。
STEP 03
沂水春风也象征着一种崇 高的精神境界,它代表着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 向往。
沂水春风象征着一种和谐 的社会关系,它强调的是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 关爱。
沂水春风的文化内涵
沂水春风(公开课一等 奖课件)
• 课程介绍 • 沂水春风的内涵 • 沂水春风的实践应用 • 沂水春风的影响与价值 • 课程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人们开始反思现代教育的不足之 处,寻求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育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沂水春风公开课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培养 具有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第四讲
3
其他传统文化思想的介绍与比较。
第五讲
4
总结与展望,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Part
02
沂水春风的内涵
沂水春风的含义
沂水春风的含义是指一种自然、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
沂水春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们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沂水春风所蕴含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它强调的是生活的品质和意义,而不是 生活的表面和形式。
案例与实践
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使学习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 际应用相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对未来的展望
持续更新与完善
期望未来课程内容能够持续更新 ,不断吸收行业前沿动态,保持 课程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高中语文】沂水春风ppt精品课件27

答案: 孔子主张“入世”,他要求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儒家认为读书人要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主张“学而优则仕”, 推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韧精神。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 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要点:“有勇”可以抵御外患。“方”者,道义也。 这同孔子主张的“为国以礼”是一致的,因为这“方”包 含在“礼”之中。 所谓“礼”,是儒家的政治思想,是我国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 德规范。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在《论语》一书 中有74处记载“礼”。礼是治理国家的法则,就像秤、 绳墨、规矩一样;不以“礼”治国就如没有耜(古代的农 具,用于锄地)而要耕地一样。孔子将“修身养德”看作 立身、处世、治国之本。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 基。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 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这部分内容是冉有谈志。 问:冉有的“志”是什么? 要点: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 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问:从冉有的回答来说,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怎样? 要点:性格内向,言辞谦逊。
问:孔子为何笑子路呢?
要点:孔子认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孔子是一位有着宏伟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子 路的治国理想未尝不是他心中所勾勒的理想蓝图,所以他 的笑意里有赞许之情。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 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人利用离间,很快就疏 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礼”“仁”便成了空中楼 阁。后来他周游列国,也四处碰壁,无人赏识。孔子面对 子路的一番慷慨陈词,心中可能感慨万千,感慨子路的激 情,遗憾无奈的时局。
2020春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件:第13课 沂水春风 (共45张PPT)

2、鼓瑟希,铿尔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3、尔何如? 你
文言知识归纳之词类活用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端 ,章甫:名作动,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鼓瑟希,铿尔。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 。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②曾点描绘了一副安定幸福的盛世气 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 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 体现了孔子的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
③曾点所描绘的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 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的政治理想。 ④曾点志趣高远,胸次悠然,较之另 外三个学生驰心政务,已达到极高的 精神境界。
通假字
▪ 鼓瑟希 希——稀 ▪ 莫春者 莫——暮 ▪ 唯求则非邦也与? 与——欤
文言知识归纳之一词多义
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赞同,同意
2、唯求则非邦也与?
句末语气助词,吗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3、宗庙之事,如会同。 或者
4、尔何如?
像
1、子路率尔而对曰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 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 方也。”夫子哂之。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 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⑴、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 ⑵、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
郁郁乎(二3.14) 硁硁乎(四14.39) 誾誾如 行行如 侃侃如(十二12.13) 斐然(十二5.22) 率尔 铿尔(十三) 滔滔(四18.6)
沂水春风ppt13

这节书有两个观念: 首先,一个文化的建立,的确是不容易。
食足则知荣辱。” 可知社会国家的富强、教育文化的 兴盛,要靠经济做基础的;要衣食富足了才会知荣辱, 仓廪充实了才礼义兴。所以有人说,最大的是穷人,连 裤子都没得穿了,拚命都不在乎,还怕什么?有地位有 钱的时候就怕事了。就是这两句话的道理。可见文化的 建立,要靠经济作基础。从冉求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 出他深懂这个道理。所以他说,一个小国家交给我去干 三年,我可以使他经济基础稳定,社会政治稳定,至于 文化的建立,则要“以俟君子”。这就还要等一段时间, 乃至要请比我更高明的人来。这是他的谦虚,也是他的 真话。
孔 子 操 琴 图
• 【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本章记载孔子
与四个弟子谈志向的事。孔子开始时就 叫弟子们不要拘束,因此大家谈得坦率、 自然、各言其志。
长,上声。言 我虽年少长于女,然女勿以我 长而难言。盖诱之尽言以观其 志,而圣人和气谦德,于此亦 可见矣。
【读解】朱熹《论语集注》
孔 子 著 书 图
子见老子图
学习什么呢?“宗庙之事”, 这里宗庙就代表了国家。以前是宗 法社会,每一个国家的社稷以宗庙 为象征,所谓宗庙之事,就是国家 大事。“会同”,开大会。等于说 现在开国民大会,或者立法院会、 行政院会。“端章甫”,大家都穿 上礼服,很有礼貌。“愿为小相 焉”,辅相是一位很好的幕僚长, 或者等于国民大会的秘书长。公西 华对孔子说他可以去学习,慢慢在 工作中求取经验,以便做到这个程 度。可是一位优秀的国民大会秘书 长可不容易作,一个重要会议中的 小相,是很不容易作好的。小相就 是总务人才,也就是宰相才;真正 的好总务,就是宰相,像萧何就是 最好的总务人才。历史上的这类人 物是屈指可数的。
• 【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高中语文《沂水春风》课件语文版(论语选读)

C.如此昂贵的造价,却只有日均1.5万的 客流,高峰脱班时间达到20分钟,完全没有 发挥其应有的运送效率,甚至还比不上每公 里造价只有几十万的普通线路。
D.《矿难》记述了太多的灾难与死亡, 描写了太多的血与痛,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 是关心群众疾苦,为那些死去的窑工和那些 受侮辱损害者呼吁。
解析:A.否定不当,删去“不要”。“遑 论”的意思是“不必论及,谈不上”,已经 有否定的意思了;B.语序不当,应为“继承和 弘扬”;C.全句缺主语。
(古义:夹 ________。今义:会合连
讲述
同。)
(2)摄乎大国之间
(古义:________。今义:拍摄。)
课堂探究
文 本 探 究(学生用书P63) 一、文本感知 1.相关成语 沂水春水: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夷然自若: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沂水舞雩:指知时处世,消遥游乐。 2.主旨感悟 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
答案:D
二、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 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 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个在他的自传中被深情描述的姑妈, 现在住在波士顿贫民区的一处破败房屋内。 成为“政治贵族”的他显然没有与她联系, 更不要遑论施以援手。
B.端午、中秋传统佳节既有古文化的弘 扬和继承,又蕴涵现代文明的激励和交流, “过节”既是事业的“加油站”,又是“常 回家看看”的“孝节点”,最大限度减少了
高中语文《沂水春风》PPT29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郁郁乎(二3.14) 硁硁乎(四14.39) 誾誾如 行行如 侃侃如(十二12.13) 斐然(十二5.22) 率尔 铿尔(十三) 滔滔(四18.6)
情景展现
初读文本,关注曾点。
鼓瑟希,铿尔,舍瑟 而作,对曰:“异乎三子 者之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 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 归。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高中语文《十三沂水春风》7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如果孔子及其弟子有朋友圈……
请你替孔子阐明评价理由
评价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 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 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 大?
如果孔子及其弟子有朋友圈 ……
曾皙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
如果孔子及其弟子有朋友圈 ……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
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 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 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 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冉有
如果孔子及其弟子有朋友圈 ……
富国强民
公西华
兴教化民
冉有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 为之宰也。
四川省金堂中学校 张春华
04
说
一
你所知道的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
说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 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一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 读 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
使有勇,且知方也。”
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 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如果孔子及其弟子有朋友圈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二月过,三月三 穿上新缝的大布衫 大的大,小的小 一同到南河洗个澡 洗罢澡,乘晚凉 回来唱个“山坡羊”——鲍鹏山《仲尼弟子 昨夜星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沂水春风》教学设计
玉城中学
苏丙凤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与其弟子的志向。
2、评析孔子对各位弟子志向的评价尤其对曾晳志向的评价。
3、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观。
一、导入新课:昨天我们预习了文章,也落实了字词句,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中描写了哪几位人物?
2.孔子师生五人围绕一个什么话题讨论?(请从文中找一个字来概括)
这个“志”可以理解为“人生理想”(板书)
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决定了他的一生的发展方向。
当我们翻开《论语》时会发现所有朴素的字句里面全都闪耀着一种隐约的理想,孔夫子曾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意思是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孔子和弟子们坐在一起随意地畅谈理想,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沂水,去感受孔子和他弟子们的理想是如何的。
3、初步感知文本内容,填写下面空格,使它成为本文的线索。
孔子问志、弟子言志、孔子评志
二、比较细读,进一步探究文本意义。
根据课文,摘引原文四子言志的文字完成下面的表格。
弟子
对象
愿景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点
板书:子路侧重武力强国——军事家;
冉有侧重经济富民——经济家;
公西华侧重外交礼治——外交家;
曾晳——?礼乐教化——礼乐治国
三、分析探讨
探究一:为什么“孔子喟然与点”?
1、曾晳的志向体现了“礼乐治国”的最高理想
孔子的理想是建成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社会。
但当时社会动乱,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因而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点的志向突显孔子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
曾点所描绘的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
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
——(杨树达《论语疏证》)
2、曾晳的志向暗合了孔子晚年归隐的愿望。
曾点描绘了一种超然的“世外桃源”,无拘无束,自由快乐,即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
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
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而时不我与,方与二三子私相讲授于
寂寞之滨,乃闻曾晳浴沂归咏之言,若有得其浮海居夷之意,故不觉喟然而叹,盖其所感者深矣。
——(黄震《黄氏日钞》)
探究二:孔子赞同曾晳之志是否意味着否定前三者之志?“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探究三:孔子对他们的“志”作了怎样的评价?
对子路:哂之。
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有:叹之。
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惜之。
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对曾皙:与之。
很明显,是赞许的。
四、再现当时的情景,从孔子和学生的语言、动作、神态中,我们可看出他们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论语》擅长从简约的细节描写中表现人物性格
子路:有抱负、坦诚率直,却自负鲁莽、不谦让
“率尔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
曾点:悠闲从容、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异乎三人之撰”。
孔子:平易和蔼、循循善诱、长者风范
逐一启发诱导,“夫子哂之”,
“何伤乎”,“夫子喟然叹曰”
本文中,孔子表现出什么样的形象?
孔子是一个平易和蔼、思想开明、心胸开阔、教育有方的师长。
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
孔子循循善诱,启发开导。
他能结合自身,拉近与学生距离,消除学生顾虑,引导学生发言发志。
孔子对学生回答善于区别评价,有委婉善意批评的,有鼓励教育的,有不吝赞赏的。
师生心态自由舒张,学生如坐春风,表现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孔子颇有长者风范,无愧于大教育家的形象。
五、活动主题:“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真实理想,阐述确立理想的原因(如从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职业前景等角度),并准备如何规划或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