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类和语用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类和语用功能

语言中存在大量模糊限制语。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多维度分析,研究范围涉及语用、语篇、语体、交际策略、文化差异等多个领域,有关模糊限制语的研究也一度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模糊限制语产生的根源入手,从语用视角探讨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和功能。

标签:模糊限制语根源语用分类语用功能

一、引言

“模糊限制语”(hedge)最早属于逻辑学和语义学的研究范畴,由George Lakoff(1972:195)提出,指“一些有意把事物弄得更加模糊或更不模糊的词语(Words whose job it is make things fuzzier or less fuzzier)”。20世纪80年代,随着语用学研究的蓬勃兴起,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运用语用学来分析模糊限制语。国外有Fraser(1975:187~210),Brown/Levinson(1978),House/Kasper(1981:157~185),Blum-Kulka/Ohlstein(1984:196~213)和Franken(1997:135~151)等;国内有陈治安等(1997:18~24),戴建东(2002:21~25),高晓芳、张琴(2002:89~91),蔡龙权、戴炜栋(2002:1~6)和林波、王文斌(2003:6~12)等。由此可知,从语用学角度对模糊限制语所做的研究很多。但仅从语用角度,对英汉模糊限制语进行对比的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产生根源,并就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和功能从语用视角进行探讨。

二、模糊限制语的产生根源——认知

模糊限制语(hedges)是语言中最普遍、最典型的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具有模糊性,关于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吴世雄、陈维振(2001:7~14)总结了国内模糊语言学发展初期学者们的三种观点:一是认为语言符号的模糊性源于事物的模糊性;二是认为源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三是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符号本身的属性。但他们认为这三种观点都不全面,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语言模糊性是主体在认识客体世界过程中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语言上的反映。我们认为,客观世界本无模糊与非模糊可言,不管人们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它,它都以自己本来的面貌客观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无所谓客观世界是否具有模糊性,模糊性源自人类的认知。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认知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是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对世界的方式的感知和概念化的基础之上的。由此,语言的模糊性也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感知和概念化的模糊性。所以,我们认为,模糊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英语和汉语作为人类自然语言的组成部分,当然具有自然语言的共性。因此,英汉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英汉模糊限制语的产生根源也是人类的认知。

三、英汉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类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也是英汉语言的共性。因此,模糊限制语在英汉语中都十分常见。模糊限制语可从不同的角度分类,例如,Zadeh (1965:338~353)从语法角度将其分为四类;陈林华、李福印(1994:55~59)按其语义特征将其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另外,对模糊限制语还可以从词性、结构和句法功能等方面进行划分,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讨论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类。我们赞同苏远连(2002:29~32)的观点,认为汉语的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可以按照英语的语用分类标准。根据何自然、冉永平(2009:178~184),模糊限制语的类型包括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roximators)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

(一)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有关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我们按照苏远连(2002:29~32)的划分,把频率变动语也划归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的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改变话语结构的原意,或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来话语意义作出某种程度的修正,或给原话语确定一个变动的范围,属逻辑-语义范畴。包括如下三类:

1.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daptors)

英语:sort of,kind of,really,entirely,in a way,to certain degree等。

汉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儿,几乎,相当,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等。

2.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rounders)

英语:approximately,essentially,about,around,or so,at most等。

汉语:接近于,相当于,大约,大概,左右,上下等。

3.频率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英语:never,rarely,seldom,sometimes,often,always等。

汉语:偶尔,不时,经常等。

(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改变话语结构的原意。话语结构中加上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相当于增加了一个说明,表示话语是说话人本人或第三者的看法,从而使话语原有的肯定语气趋向缓和,属语用范畴。包括以下两类:

1.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plausible shields)

英语:I think/we think,I believe/we think,I assume/we assume,I suppose/we suppose,I wonder/we wonder,hard to say等。

汉语:我觉得/我们觉得,我认为/我们认为,好像,我想/我们想,我猜测/我们猜测,就我所知/就我所了解等。

2.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attribute shields)

英语:according to one’s estimates,presumably,someone says that,as is well known,the possibility would be,the probability is等。汉语:人常说,据说,据报道,有记载说,有人说,别人觉得等。

四、英汉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模糊限制语与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都有密切联系,此外,还与说话者的职业、性别有关。因此,它除了是语义学研究的内容之外,还是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英汉模糊限制语具有语义、文体、结构和句法等功能,下面我们着重探讨它的语用功能。

(一)模糊限制语可以削弱或取消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是可以推导的,但也可以被取消,或得到加强。在Grice看来,会话含义具有以下五个特征:可取消性(can-cellability)、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不确定性(indeterminary)(何自然、冉永平,2009:82)。其中最重要的是可取消性特征。如果在原话上附加上某些前提或话语,原话语的语用含义就会被削弱或被取消。例如:

(1)Open the window,will you?

(2)我想他不会来了。

(3)I rather think it’s hopeless.

(4)我从不对他抱有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