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该材料
A. 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B. 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C. 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地、君臣、阴阳、夫妇、春夏、父子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故D选项正确;《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没有反映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儒学的民本思想,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伦理纲常思想,不是强调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最关键的信息“天地、君臣、阴阳、夫妇、春夏、父子”,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伦理纲常思想强调以上概念关系,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 南北朝时期史学家范哗将汉代士风的发展变化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汉高祖时代,盛行“轻死重气”的任侠之风;第二个阶段是汉武帝时代,其时崇尚儒学,多“守文之徒”。汉代士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反映了
A. 由重武轻文转向重文轻武
B. 儒家传统忠义观念被抛弃
C. 统治理念影响社会价值观
D. 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趋势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统治理念影响社会价值观,导致汉代士风多“守文之徒”,故C选项正确;重文轻武属于宋代的特点,不属于汉代,故A选项错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儒家传统忠义观念被继承与发展,故B
选项错误;汉高祖时代到汉武帝时代都是国家统一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C。
3. 宋朝廷敕封泉州海神“通远王”,留下“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等大量记载海外交通史的石刻。元朝敕封海上女神妈祖为“天后”,取代了通远王的海神地位。这说明
A. 海外贸易发展提高了城市政治地位
B.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促进文化交融
C. 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女性地位提高
D. 政权的更迭影响民间信仰的变化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宋朝廷敕封泉州海神‘通远王’……元朝敕封海上女神妈祖为‘天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取代宋朝,政权的更迭影响了民间“海神”信仰的变化,故D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政治地位的提高,故A选项错误;泉州海神与海上女神妈祖的变化也无法体现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促进文化交融,故B选项错误;海上女神妈祖的地位也不能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女性地位提高,故C选项错误。故选D。
4. 越南黎朝绍平元年(1434年)诏曰:“第一场,经义一道,四书各一道,并限300字。第二场,制、诏、表。第三场,诗赋。第四场,策一道,1000字以上。”由此可见
A. 越南的科举考试仿效中国
B. 越南人可参与明朝科举考试
C. 八股取士制度推广到越南
D. 明政府在越南开设科举考场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越南黎朝……经义一道,四书各一道……制、诏、表……诗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越南的科举考试仿效中国科举制的内容和程序,故A选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越南的科举,不是越南人参与明朝科举考试,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八股取士制度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明政府在越南开设科举考场,故D选项错误。故选A。
5. 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 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主体
B. 列强加大对华的商品输出
C. 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机遇
D. 近代经济对外资依赖加强...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外债结构中实业比重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主体,故A选项正确;数据显示赔款、军政比重较大,不能说明列强加大对华的商品输出,故B选项错误;外债结构中实业比重较少,
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C选项错误;军政比重较大,也不能说明近代经济对外资依赖加强,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属于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关键是观察并分析历代政府的外债总额和借款占比,同时明确“非生产性开支”这一概念的含义,据此即可发现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主体,最后作出正确判断。
6. 有学者认为:“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此处的“原始动力”指
A. 实业救国
B. 救亡图存
C. 学习西方
D. 民主共和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救亡图存,故各种思想都根源于这一根本任务,故B选项正确;实业救国也源于民族危机,故A选项错误;学习西方的目的也是救亡图存,故C选项错误;民主共和思想也是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富民强,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技巧是紧扣题干的时间范围:1840年以来。关键词是“原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鸦片战争的时间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主要任务是救亡图存,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7. 《时代用刊》报道:1931至1933年抵制日货运动的全面化和激烈化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期,并出现了民族主义热情下的暴力化和政府积极参与的制度化倾向。该材料反映了
A. 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C. 抗战以来民族意识增强
D. 南京国民政府积极主动地抗日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31至1933年抵制日货运动的全面化和激烈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增强,故发生激烈的抵制日货运动,故C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故A选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1937年,故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抵制日货运动不能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积极主动地抗日,故D选项错误。故选C。
8. 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农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为了生产自救,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