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ppt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PPT34页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PPT34页
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 D.水蒸发成水蒸气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
方案三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想一想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3
天平不平衡原因:
•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 中,生成物质量没有被完全称量到。所以天 平不平衡。
镁条燃烧
• 现象: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热,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思考: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应该等于参加反 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但为何收集到的 氧化镁质量却小于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 量和呢?
1.部分生成的氧化镁逸散到 空气中
2.坩埚钳上有部分残留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 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 量,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 所以蜡烛质量变小
分子种类变2化个
物质种类变化6个
宏观
微观
不变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原子数目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不 变。
小结
①化学反应
注意点 ②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

③重点词语


原理 原子种类、个数、质量均
想一想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所以化学反应 后质量是变大的.
小明
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 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 变小的.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课件PPT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课件PPT
2、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
3、反应前称量: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同放 在托盘天点燃平上称量, 称得总质量m1;
4、把铁钉加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 (注:砝
码不用取下)
5、反应后的称量:将装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放在 托盘天平上称量,称得总质量m2,比较m1和m2的大小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反应原理: 铁+硫酸铜
Fe + CuSO4
铜+硫酸亚铁
Cu + FeSO4
M1 =
M2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
4、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
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D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结冰质量不变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反应2AB2+B2=2C中,C
的化学式为( D)
A. AB2 B .A2B3 C . AB D .AB3
种类 数目
质量
种类 种类(宏观) 2、分子的种类(微观)
1.下列说法,你认为是否遵守质量 守恒定律
A.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小. ( ) 否
B.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 )是
C.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 ( ) 是
D.蜡烛燃烧后,其质量变小.
( )是
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 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直击中考
1.(2023德州一模)我国科学家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分
别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
了新路径。下列有关合成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C.合成前后碳、氢、氧原子改变
D.该合成“粮食”的过程可节省化肥70%
2.(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O2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O3 ,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B( )
4.(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纯净物甲是一种 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 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D )
A.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 B.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
(3)气球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___红__磷__燃_烧__放__热__,__瓶_内__气__体__受__热_膨__胀__,____
_气__球_鼓__起__;__反__应_消__耗__了__氧__气_,__生__成__固__体_,__瓶__内__压__强_减__小__,__冷__却_后__气__球__变__瘪_
A.原子总数
B.分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的总质量
3.(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实验进行20min时,测得实验①、② 溶液中DMF的含量几乎为0,实验③、④溶液中DMF的含量略有下降。同 时测得四个实验中碳元素的去除率ac()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Al2O3可能对DMF有微弱的吸附作用 B.实验条件下,O2不能有效降解DMF C.实验①和②进行20min时,DMF部分转化为CO2逸出 D.实验④是为了排除实验①中O2的影响,实验④中O2可用N2代替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

分裂
重新组合 原子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H
HH
O
+
HH
O
H H
H
氢气
氧气
(H2) + (O2)

(H2O)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 质量 都不变。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物质总质量 变 元素质量
新课导入
1673年, 波义耳在密闭容器 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固体 的质量增加。他认为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1777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 分解和合成时,发现化学反 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01 质量守恒定律
01 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 内容 导览
01 质量守恒定律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 2.通过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 的基本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 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科普片推荐 物质之谜 寻找元素01
简介:这部三集纪录片通过情景再现和专家的讲解的方式讲述了化学发展史上 最重要的位七科学家寻求识别、理解和组织物质的基本组成的故事。第一集讲前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2. 使用纸巾擦拭烧杯底部,确 保没有杂质。
3.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适量的硫 酸铜晶体,放入烧杯中。
实验步骤
01
02
03
04
4. 用搅拌棒搅拌烧杯中的硫 酸铜晶体,使其完全溶解。
5. 静置一段时间,待溶液完 全稳定。
6. 使用电子天平再次称量烧 杯中的溶液质量。
7. 比较两次称量的质量是否 相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
THANKS
感谢观看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01
一个孤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即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之和
在数值上保持不变。
碰撞与冲击
02
在碰撞与冲击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参与碰撞的物体在
碰撞后的总动量等于碰撞前的总动量。
火箭推进
03
火箭推进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以高速向后喷出,根据
动量守恒定律,火箭获得向前的动量,从而实现推进。
如果两次称量的质量相等,说明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是守恒的,验
证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如果两次称量的质量不相等,可 能存在误差来源,如空气湿度、 烧杯中残留物等,需要进行误差
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和机 制,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05
质量守恒定律的拓展与深化
质能守恒定律
在生物体内,物质的质量和能量都遵 循守恒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有助于 理解生物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过 程。
04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实验目的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 正确性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 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了解化学反应中质量 是如何守恒的
实验材料
硫酸铜晶体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随堂检测
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高锰酸钾分解后固体质量变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只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均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10 g食盐全溶于50 g水可得到60 g食盐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引燃密闭容器中的m g氢气和b g氧气,冷却后得到水的质量一定等 于(a+b)g
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课堂导学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
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减小 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增大
【思路点拨】A.石蜡熔化前后是物理变化,故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而B、C、D的描述都是化学变化,故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
燃烧前后天平 平衡 .
色逐渐变成 浅绿 色,反应前 后天平 平衡 .
反应的符 号表达式
____P_+__O_2___点_燃____P__2O__5 _______
_F_e_+__C__u_S_O_4_―__→__C_u_+__F_e_S_O__4 ___
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结论
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课堂导学
知识点 探究哪些实验不适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观 2:察教师演示上册课本P94实验5-1和5-2,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 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反应生 实验5-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
有 气泡 产生,白色粉 实验现象 末 溶解 ,反应前后天平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持不变。
其他守恒定律
总结词
除了质量守恒定律和质能守恒定律外,物理 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守恒定律,如电荷守恒 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详细描述
电荷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电 荷的数量是守恒的,不能凭空产生或消失。 动量守恒定律则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系 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即不会因为某个方向 的力或力矩作用而产生不对称的动量分布。 这些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 应用。
在宇宙学领域的应用
宇宙中的物质与反物质
在宇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物质和反物 质的对立。质量守恒定律在这里用于解 释为什么在我们的宇宙中物质明显占主 导地位,尽管在理论上物质和反物质应 该是等量的。
VS
暗物质与暗能量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宇宙学中尚未完全理解 的两个领域。质量守恒定律帮助我们理解 这些未知物质或能量形式在宇宙中的存在 和作用。
理论推导法
总结词
通过理论推导的方式,证明质量守恒 定律的正确性。
详细描述
利用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数 学推导的方式证明质量守恒定律,从 而在理论上支持该定律的正确性。
观测验证法
总结词
通过观测宇宙中的天体运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详细描述
通过对宇宙中天体运动的观测和分析,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 律在宇宙尺度上的正确性,从而进一步支持该定律的普遍适 用性。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要点一
总结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 大,未来可能会涉及到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和更深入的探索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的发展,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 围将不断扩大。未来可能会涉及到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如 生物学、地球科学等。同时,随着实验技术和测量手段的 不断改进,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也将更加深入和精确。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本质,推动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01
02
03
生物学
在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 程中物质的质量和能量都 保持守恒。
物理学
在力学、电磁学等领域中 ,质量和能量都遵循守恒 定律。
工程学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 要遵循质量和能量的守恒 定律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验步骤与操作
实验操作
1. 使用天平时要保证台面稳定,避免影响测量精度。
2. 称量时要保证药品不接触天平的托盘和砝码,以免药品污染或对测量 结果产生影响。
实验步骤与操作
01
3. 在进行化学反应时,要保证在 密封的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气体 逸出或外界物质进入。
02
4. 在称量生成物时,要保证所有 生成物都收集到一起,不要遗漏 。
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之一,它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 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意 义,而且在实践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如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等。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 总和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 的重要体现,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 的基础。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中的所 有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质量与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保持不
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在于化学键的断 裂和形成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
会发生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物质 守恒的重要规律,是化学反应中
实验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以得出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一般情况下,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 量应该是相等的,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为误差、称量误差、反应不完全等因素 导致结果略有偏差。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PPT课件
3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解质量守 恒的涵义,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 化学现象和问题。
(2)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 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4
通过观察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及镁与氧气反
应,提出:
X2Y3
B、XY3 C、X2Y6
D、 X2Y4
28
• 5.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元 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的质量 ⑥分子的 数目,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 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29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1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 测定
27
• 3.R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2=2CO2+4H2O, 则有关R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元素,可能含有氧素
B.一定含有碳、氢
•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可能含有氢元素
D.定含碳、氧元素,
• 4、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 ) A、
17
18
(3) 得出结论。各小组汇报结果,然后我写出 以上几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介绍以上各种溶 液的成分,共同得出质量守恒的关系。
19
在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模型后,通过
20
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提出以下具体有阶梯性问 题:
21
想一想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改变了?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是否改变了?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是否改变了? 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多少?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多少?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说课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说课ppt课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焦作八中李慧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我们知道教学理念是教学设计的指挥棒,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以我必须先谈一谈我的教学理念。

其实在学习新课程后,新课程所体现出的三大课堂教学理念“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一直以来都指引着我的教学。

生活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现实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发展性——体现了对学生的未来关怀,让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生命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会使知识变得鲜活,使课堂焕发活力。

今天我的说课也将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教材分析教材在第五单元安排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首先考虑到这个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个客观规律,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其次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定律,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石,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运用定律解决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方法:三段五环探究式学习三段:激疑探究形成五环: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合作探究,解决课题,归纳概括,小结课题,反馈练习,巩固课题,拓展延伸,应用课题这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有机联系,不可分割。

而为了达到这样一种目标,就必须要做“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那么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对于知识状况,学生已经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基础知识,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化学上册》 第七章 第1节
质量守恒定律
延庆四中 于新玲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内容
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思路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地位作用
分子、原子 化学反应实质 定量计算
承 上 研究 质量守恒定律 启 下
化学方程式书写 化学方程式计算
D.分子数目
3.亚硝酸钠(NaNO2)加热到320oC,能分解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该气体可能是( ) A.NO2 B.N2 C. NH3 D.S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升氢气和1升氧气反应能生成3升水。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少,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 只有固体、液体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 就不遵守该定律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 丝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总和。
探索新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1)判断并说出理由,并归纳定律的关键词:
(2)小明利用右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1g冰完全融化成水后质量仍是 1g,此变 质疑 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盐 酸 碳 ②15克镁在 8克氧气中燃烧完后,镁条剩 酸 钙 余3克,则生成氧化镁质量是 23克( ) 粉 末
教学重点与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是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前提, 是学习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它属于概念学习 教学 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 因此要注意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重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形成概念。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因是化学方程式书写 教学 的基础,但由于其涉及微观领域,学生感觉比 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原因 难点 较抽象。
•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总质量究 竟是否改变?
探索新知
问题线索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总质量是否改变?
怎样理解质量守恒 定律?定律中的关 键词是什么?
•从微观角度如何解 释质量守恒原因?
探索新知----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
自主归纳
汇报交流
•准确表述质量 守恒定律内容
•2个实验中的等式关系
讨论分析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为什么相等? 合作探究
得出启示
如何改进
探索新知----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线索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总质量是否改变?
活动及素材
实验探究、 分析、表述
核心知识
•建立质量守恒 定律的概念
怎样理解质量守恒 定律?定律中的关 键词是什么?
阅读、分析、 讨论、归纳
•理解质量守恒 定律的涵义
•从微观角度如何解 释质量守恒原因?
揭示本质,概念深化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关系; •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关系
探索新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线索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总质量是否改变?
活动及素材
实验、讨论、 分析、归纳
核心知识
•建立质量守恒 定律的概念
怎样理解质量守恒 定律?定律中的关 键词是什么?
•从微观角度如何解 释质量守恒原因?
•小组合作
•情境体验
教学设计思路
•以实验为基础,突出概念形成
知识
•四个 突出
•以练评为手段,突出概念理解
•以思维为核心,突出概念深化
•以习题为载体,突出概念运用
能力
教学模式
• 学生参与提供帮助 • 关注学生落实情况 • 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学案
• 展示素材和情境 •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 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引入 3min 探索新知 33min 应用新知 5min 总结提升 布置作业
3min
1min
情景引入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 义耳在敞口容器中加热 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 质量增加了,因此他认 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总质量不相等。
引发学生思考
1777年,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研 究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 时,却发现化学反应前 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教学目标的确定
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的含义和化学变化中 质量守恒的原因;能 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并能设计实验验证质 量守恒定律。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 定量研究问题,提高学 生全面分析、逻辑推理 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初 步学习科学探究过程。
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发现 史的介绍,体验科学家发 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通 过小组讨论交流,发展善 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 求实的科学品质。
ppt
化学 课堂
• 加强同伴互助 • 调动学生积极性 • 利用评价激励
小组 合作
课堂教学中追求的境界:
重在启发,贵在引导,
妙在点拔,巧在调动。 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去体验, 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去克服, 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
布置作业
面向全 体巩固 所学
A层:学案上1---9题
B层:学案上10-11题
拓展性、 提高性兼顾

•两个 体现
教学设计思路 •学习目标 20% •学生活动 听到的 ; 教学设计 看到的30%; 层次性 说的 70%; •学习检测 •课下作业 做的90%。
•学案导学 •科学探究
• 学习方式 我听过,我知道 多样化 我看过,我记住 我说过,我理解 我做过,我学会
•从微观角度如何解 释质量守恒原因?
微观模型展示
•从微观解释质 量守恒的原因
应用新知
[基础过关题]
1.在A + B→C的反应中,5gA和一定B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9gC,则反应的B是 克。 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A. 物质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应用质量守 恒定律的概 念及原因




氢气 + 氧气
反应前
前 化 学 反 应
反应后







质 量 不 变
探索新知----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线索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总质量是否改变?
活动及素材
实验、分析、 归纳、表述
核心知识
•建立质量守恒 定律的概念
怎样理解质量守恒 定律?定律中的关 键词是什么?
讨论、分析、 归纳、理解
•理解质量守恒 定律的涵义
宏观微观统一
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
已有知识和能力
认识物质微观构 成和化学反应实 质;具备一定的 实验操作和设计 能力;能应用观 察、比较、分析 归纳等方法学习 化学知识。
存在的问题
以单一物质的质 量为基准去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 在归纳概括时仍 有主观性和片面 性;从量的角度 认识化学反应的 观念还有待建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提高题]
课堂小结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个数、质量均不变
守恒 原因
微观模型方法
科学探究方法
形成 定律
质量守恒 定律
定量研究方法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质量总和。
解决 问题
拓展提升
不断探索 1916年 验证定律 1912年 验证假设 爱因斯坦提出质能 公式,人们又认识 到能量守恒定律。
英国化学家曼莱做了精确实验, 质量变化小于千万分之一。因此 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1777年
提出假设 1756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了大量的实验, 也得到同样的结论,从而验证了罗蒙 诺索夫的假设。
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燃烧, 燃烧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于是他提出在化学变 化中物质总质量是守恒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