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大火十三周年祭

合集下载

为了忘却的纪念--克拉玛依12.8特大火灾7周年随笔

为了忘却的纪念--克拉玛依12.8特大火灾7周年随笔

为了忘却的纪念--克拉玛依12.8特大火灾7周年随笔今天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看看电脑上的日期显示,2002.12.07.嗯,还有几分钟,又是那个悲惨的日子,一个让我,也同时让很多人此时此刻的日子。

“一二.八”,老乡们还记得吗?尤其是克拉玛依人,大家还记得吗??公元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八号,克拉玛依友谊馆发生特大火灾,造成288名中小学生,共315名人员死亡。

那个日子,是我们刻骨铭心的,以后的一些处理意见,之后的那些领导们在电视台上做作的哭泣,无谓的政策照顾,对于失去孩子的父母亲们,失去弟妹的孩子们,失去优秀同学的学生们,留下的只有伤。

伤是在心上,无法愈合的伤。

转眼过去7年了,前两年那些孩子都在的话,兴许在祖国各地的大学读书,兴许正在各个岗位建设国家,甚至在国外完成学业硕士,博士。

遗憾的是,他们都不在了。

我认识一个小孩子,出事前,是市少年宫的,长得很漂亮~学习也很好,就是这场大火,火,没有夺去她的肉体,夺取的是她的美丽,她的脸破像了,原本美丽青春的面孔变成了类似京剧里的花脸。

我不晓得知道她这十五年是如何过来的,总之我们无法了任何联系----出事之后,她就不再和我们这些朋友保持联系,谁也无法找到她。

记忆中当年出事的时候,市领导在电视上才说,是严重的官僚形式主义,是友谊馆的防火设施陈旧,友谊馆的员工擅离职守。

我不知晓这些理由否能够对失去孩子,亲人的人们负责,我所知道的是,友谊馆原先是克拉玛依唯一的电影院,后来有了群艺馆,友谊馆就拆除后,重新建造,本打算成为一些文艺演出的会馆。

友谊馆的处女秀,就是九五年的12.8。

领导们所说的圣索弗勒维孔特陈旧,于友谊馆刚刚落成好像很矛盾。

我还知道的是,领导们坐在最靠近舞台的左边,可是事故发生后,领导们一个都无法伤着,我们领导口口声声的祖国的嫩芽,却枯萎了288朵!那么我们看看我们的教师看下在做些什么吧!315名遇难者,其他27名受害者,即便是我们伟大的老师。

老师们用生命捍卫了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的神圣!一位体育老师在断电之后,用身体挡住正在下落的自动卷帘门,保住了很多孩子的生命,最后因为装饰材料燃烧后催生的有毒气体中毒,倒下了。

火灾案例

火灾案例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一栋28层高的教师公寓楼起火,据附近居民介绍,公寓内住着 不少退休教师,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着,楼内还有不少居民没有撤离。接到火灾 报警,上海市公安、消防、卫生、应急办等部门闻警而动,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火速展开灭火救援战斗。
下面是一组记录11.15火灾发生、救援照片。
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火灾案例
二、起火经过及火灾原因
1994年12月7日,新疆自治区教委成人扫盲和中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简臣 “双基”)评估验收团来克拉玛依市检查工作。8日下午,由市教委组织在市友谊馆 举办专场文艺汇报演出。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共15个规范班及部分教师、自治 区评估验收团成员和市局有关领导共计796人到会。
11·15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
悲喜之变,有时只在瞬间。世博会的成功与欢欣还未细细回味,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现代都市。 2010年11月15日,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日子,却猛然成了上海 这座城市黑色的一页。愕然、震惊、悲痛……无数市民在揪心中度过 了一个不眠之夜。
11·15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
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火灾案例
1994年12月8日18时20分,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在文艺演出时发生特大 火灾,由于该馆安全疏散门仅有一处开启,疏散困难,造成在场的7岁—15岁 中小学生、教职工及其他人员323人死亡,13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10.9万
元。
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友谊馆共有职工19人,该馆建筑为砖混结构,设有前厅、观众厅、南北过 厅和舞台,建筑面积3556平方米。友谊馆共有8个对外安全出口,西侧正门有3 个出口,安有铝合金卷帘门,南北侧过厅的出口全部加装了防盗栅栏门并上锁。 发生火灾时,观众厅通往过厅的6个门2个被锁;通往室外的出口,只有前厅1 个外门开启。

亲历新疆克拉玛依大火_女警察的回忆

亲历新疆克拉玛依大火_女警察的回忆

亲历新疆克拉玛依大火——一名女警察的回忆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发生了那场震惊中外的大火,325条生命瞬间丧身火海,其中更有288位是豆蔻年华的孩子们。

作为当时参与处理这场火灾善后工作的一名女警察,本文作者耳闻目睹,时至今日心情仍无法平静,她用沉甸甸的情感和沉甸甸的思想写下了下面这篇沉甸甸的文字——2001年早春,为了一个没有理由的理由,我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警察队伍,离开多年厮守写满我青春印迹的女刑警职业,离开西部那座奇异而美丽的小城———克拉玛依,来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城市———首都北京。

四年时间一晃而过。

今天,我的脚步已经坚实踏在这片古老而时尚的土地上,感受它沧桑博大的胸怀,品味它厚重悠远的文化底蕴。

在北京二环之内一座25层高的酒店公寓里我还拥有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家,而我知道我还是原来那个我,甚至在内心深处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我发现,实际上我永远走不出女刑警职业,那一段长长的特殊时间给我生命打上了永久烙印,这和我现在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业没有任何关系,命定的东西你往往无法改变。

很多夜晚在灯红酒绿中忙碌应酬完后,我总会与我的过去不期而遇,闭上眼睛,很多案件,很多故事,很多的人物纷至沓来,他们栩栩如生,在我眼前走来走去,有时会停下匆忙的脚步与我倾心交谈,他们是我不是朋友的朋友。

这里面有残忍无比的死刑犯人,有泪流满面化作枯尸的受害人,有小偷,有妓女,有很多案件的细枝末节,也有我过去很多活着或者已经死去的警界战友们,我与他们面对良心无法忽视所发生的一切,而我自己则当仁不让是故事中永远的女主角。

离开克拉玛依前,我曾和朋友驾车去了位于市区西北角约五公里处的小西湖公墓。

这是那场大火后,我第三次来这里了。

小西湖位于克拉玛依市成吉思汗山的脚下,阴森无比。

我一直奇怪这样一个冰冷世界怎么会有一个如此美妙动听的名字。

那些在我眼皮下几乎是一夜间出现的300多座坟沉默依旧。

没有任何理由,我只是想来转一转,也许跟这个城市告别的最好方式就是这样?我不知道。

消防专家麻庭光谈克拉玛依大火

消防专家麻庭光谈克拉玛依大火

消防专家麻庭光谈克拉玛依大火作者麻庭光,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灭火技术与逃生行为。

曾经写过20多篇关于克拉玛依的文章,可以大致说出每个人大致伤亡情况,可以根据幸存者描述说出幸存者的大致的行为和位置。

1994年12月8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马依市教委组织中小学生在友谊馆为乌鲁木齐教委验收团举行汇报演出,共796人参加活动。

18时20分左右,舞台上方7号光柱灯烤燃附近纱幕,引起大幕起火,约1分钟后,电线短路,灯光熄灭。

由于剧厅内各种易燃材料迅速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并且由于消防管理中的错误认识(演出时,该馆外层 8个疏散门仅开启了1个),导致大火发生后,人员无法及时疏散,许多人在火场烟气中丧生。

这场大火共造成325人死亡,其中288人是未成年学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重大影响的大型聚会场所群体性火灾损失,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燃料大量堆积而风险认识不足的必然产物。

值此15周年之际,有必要使用现代逃生理论重新研究这一事故,突破传言中的迷思,消灭误解,正确认识逃生过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遂有此文。

写作目的:破除误解,研究教训;认识火灾,正确逃生。

2克拉玛依是完全由移民所组成的新兴石油城,按照苏联模式兴建的友谊馆,是当地重要的地标性建筑,曾经是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

由于对火灾风险的认识不够,友谊馆进行了多次改造,大量无阻燃材料的汇聚,造成了大火的燃料基础。

由于地处边陲,信息交流不畅,人员素质不够,和思想上的松懈,构成了大火的人员要素。

当时当地的气候寒冷,风干物燥,容易点火,容易蔓延,构成了大火的环境要素。

当燃料/环境/人员都发生问题时,火灾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克拉玛依大火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儿童,儿童容易恐慌,恐慌导致逃生效率低下。

我国校园应急逃生教育是2008年开始的,对此有14年的延迟。

西方职业消防的科普教育工作,从儿童开始,因为儿童学习主动性高(效果好),更会影响父母和周围的人,达到更大的社会普及效果。

克拉依玛

克拉依玛

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

288个孩子在此长眠。

悲痛不比汶川大地震少一点。

克拉玛依市小西湖墓地。

那里有一片学生的坟墓。

小西湖位于克市成吉思汗山的脚下,阴森无比。

几乎是一夜间出现的300多座坟沉默依旧。

孩子们的欢笑不在,笑脸不在。

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市教委和新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举办迎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团专场文艺演出活动。

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的学生、教师及有关领导共796人参加。

在演出过程中,18时20分左右,舞台纱幕被光柱灯烤燃,火势迅速蔓延至剧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由于友谊馆内很多安全门紧锁,从而酿成325人死亡,132人受伤的惨剧,死者中288人是学生,另外37是老师、家长和工作人员。

据说,那288个孩子,是选的学校里最漂亮的孩子。

6 C& E% X3成年男人踩着儿童尸体逃生经医生鉴定,近百名孩子是被人踩死或挤死的。

在孩子们弱小的尸体上,有成年男人的大皮鞋印,也有成年女人细若尖刃的鞋跟所踩下的血洞。

一名被踩破肚皮的小男孩,被运往殡仪馆时,肠子还拖在地上。

一名生还的五年级男生回忆:当我上完洗手间,剧场已经是另一番情景,无数火花从舞台上往下掉,一位领导模样的大人,手持话筒高喊:"不要乱,不要动,让爷爷叔叔们先走!"一位舞蹈教师证实:市教委的一位领导,举着话筒高喊:"孩子们,都别动,让领导们先走!"中国,克拉玛依「友谊馆」。

在场最高官员、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方某,硬是从塞满孩子的唯一出口挤出去后,一头扎进轿车,途经消防队也未下车报案,他直奔医院,仅仅因为烧焦了几缕白发。

一位女警察这样回忆道:“我的面前,两个消防战士正用力从黑烟缭绕火炉般灼热的友谊馆大门处拖出来一个女孩子,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孩子,依稀可见她的脸上有很好的妆容,穿着白色的芭蕾舞裙,她的下半身赤裸着已经变成了炭黑色,有浓厚的血水不断往外滴落,而她的胳膊在战士的手中已经整张蜕下皮肤,长长的秀发披在地上一路划过,随风飘舞。

新疆克拉玛依

新疆克拉玛依

友谊馆有800多个座位,领导们基本都坐在前两排,身前还 有桌子。应该说,他们从这里往自己身后几十排坐席之外的出口 跑,距离是最远的。然而,克拉玛依当地的领导全都跑出去了,只 有几个人被烧伤。 此次大火,造成325人死亡,132人受伤的惨剧,死者中288 人是学生,另外37是老师、家长和工作人员。
当天的第一个节目是由画面中间的这位老师编排辅导的。 她叫张艳,是第八小学的音乐老师,1965年10月18日出生,有 一个幼小的儿子。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大火中,她率领的16个天 真烂漫的小姑娘还未及离开刚刚表演过节目的舞台,就被全部 烧死。张艳也在火灾中丧生。
新疆克拉玛依
“12.8”特大火灾事故
• 克拉玛依 市火灾前 的友谊馆
• 克拉玛依市 火灾后重修 的友谊馆
• 1994 年12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组织的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简称“两基”验收团一行23人到达克拉玛依,12月 8日下午6时(北京时间8时)克拉玛依市教委在友谊馆 为验收团举办专场文艺汇报演出,克市7所小学8所 中学15个规范班的学生、部分教职工和克市、新疆 石油管理局的有关领导796人参加活动。
教委的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况丽
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方天录
犯玩犯玩忽职守罪, 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当时火灾发生后, 况书记为了不被已经窜到 回廊的有毒气体伤害,她用身体死死地顶着 厕所门,任凭已经跑到回廊里的孩子们怎么 推搡拍打都拒绝开门。 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 “12.8”特大火灾 事故之后的克拉 玛依友谊馆中间 走廊的景象。
遗落在友谊馆前厅唯一 出口处的帽子、衣服、 鞋子、围巾等物品。可 以想象,当时推掉的这两扇门还 被这只没有开启的锁 连接着。钢铁铸就的 东西已经是这样的面 目,闭上眼睛我们可 以想象那些孩子们那 些老师们的血肉之躯 在那座炼狱里会是怎 样的模样?

记1994年克拉玛依友谊馆大火:325人丧生,市领导被判四年半

记1994年克拉玛依友谊馆大火:325人丧生,市领导被判四年半

记1994年克拉玛依友谊馆⼤⽕:325⼈丧⽣,市领导被判四年半⽔⽕⽆情,秋冬时节天⽓异常⼲燥,我国很多地⽅都容易发⽣⽕灾。

1994年12⽉8⽇,新疆维吾尔⾃治区克拉玛依市的友谊馆内发⽣了⼀起特⼤⽕灾,这次⽕灾共导致325⼈死亡,130⼈受伤,其中有288名伤亡者都是当地的中⼩学⽣。

克拉玛依⼤⽕⾄今已过去了27年,这场全国最⼤的灾难性事故依旧让⼈⼼有余悸。

⽂艺汇演喜⽓洋洋1994年12⽉8⽇,克拉玛依市友谊馆正在举办⼀场⽂艺汇演,克拉玛依市教委、当地的中⼩学⽣、教师纷纷参加了这次⽂艺汇演。

据统计,当时到场的教职⼯,⼯作⼈员以及学⽣的总⼈数为769⼈,整个礼堂都要坐满了。

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始建于1958年,⼤楼修建时采⽤了苏式建筑的设计理念。

这栋⼤楼修建时间久远,三年前曾经被⼤规模修缮过。

重新装修过的友谊馆礼堂可以容纳800多⼈,1楼为主要的会演厅。

1楼⼤厅内⼀共设置了10个门,舞台后⽅三个门,观众席两侧各设置了两个门,剧场正对⾯还设置了三个门。

既然友谊馆1楼有10个⼤门可以逃⽣,为何⼤⽕发⽣时很少有⼈逃出去呢?12⽉8⽇17:40左右,时任克拉玛依市副市长的赵兰秀从市政府来到会馆内主持⽂艺汇演活动,副市长赵兰秀致辞后⼩学⽣和中学⽣们纷纷上台表演节⽬。

第1个节⽬演出的时候现场⼀⽚欢乐,没有任何异常,第2个节⽬开始演出的时候意外发⽣了。

幕布被点燃⼀位⽼师李萍组织学⽣从舞台上撤离的时候,看见灯光照射在幕布上,幕布被烤得冒烟了,⼏分钟后幕布在灯光的炙烤下燃起了⽕苗。

友谊馆舞台上有⼤量的幕布以及易燃物,幕布起⽕后⽕势迅速蔓延,后台的⼯作⼈员发现幕布起⽕后⽴刻通知专业⼈员去后台救⽕。

幕布起⽕时⽂艺汇演还在进⾏,为了不惊扰到坐在台上的领导,⼯作⼈员没有第⼀时间拨打119。

此时台下坐着700多名中⼩学⽣以及教师,为了防⽌孩⼦受到惊吓,相关⼈员把舞台上的幕布拉起来了。

18:10左右,舞台后⾯的⽕势已经失控了,燃烧的幕布点燃了舞台后的窗帘,⼀位⼯作⼈员从友谊馆跑出去报警。

克拉玛依事件基本概述

克拉玛依事件基本概述

克拉玛依事件基本概述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市教委和新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在克拉玛新疆克拉玛依大火依市友谊馆举办迎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团专场文艺演出活动。

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的学生、教师及有关领导共796人参加。

在演出过程中,18时20分左右,舞台纱幕被光柱灯烤燃,火势迅速蔓延至剧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由于友谊馆内很多安全门紧锁,从而酿成325人死亡,132人受伤的惨剧,死者中288人是学生,另外37是老师、家长和工作人员。

火灾后新疆克拉玛依大火本拟修建的纪念馆杳无音信。

网友们只能自发在网络上祭奠。

截至2009年12月8日,纪念馆仍无修建音信。

事件原委编辑本段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市教委和新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举办迎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团专场文艺演出活动。

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的学生、教师及有关领导共796人参加。

在演出过程中,18时20分左右,舞台纱幕被光柱灯烤燃,火势迅速蔓延至剧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由于友谊馆内很多安全门紧锁,从而酿成325人死亡,132人受伤的惨剧,死者中288人是学生,另外37是老师、家长和工作人员。

起火.演出开始后,舞台上方的7号光柱灯突然烤燃了附近的纱幕,接着引燃了大幕。

顷刻间,电线短路,灯光熄灭,剧场里一片黑暗。

谁也没有料想到火灾来得这么快,这么猛烈。

浓烟中,教师们嘶哑地叫喊着,组织学生们逃生。

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馆内的8个安全门,只有1个门是开着的。

烈火、浓烟、毒气以及你踩我挤、东撞西碰,很快地夺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撤离就在大火烧着的时候,克拉玛依市教委的一名领导在台前喊:“不要动,让领导们先走!”在他的指挥下,观看这次演出的除自治区验收团20多人外,还有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方天录(克拉玛依当时是个仅有20万人口的油城,新疆石油管理局的副局长相当于市长。

消防知识培训

消防知识培训

全国重、特大火灾案例选编
上海静安区胶州路“11.15”特大火灾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 州路一栋高层公寓因无证电焊工违章 操作引发火灾事故,导致58人死亡。
全国重、特大火灾案例选编
独克宗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好、 最大的藏民居群,而且是茶马古道 的枢纽。2014年1月11日凌晨1时27 分,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 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发生大火, 起火原因为客栈管理者用火不慎引 起火灾。香格里拉千年古城2/3面积 被烧毁。
责任追究: 酒店、网吧业主、经验管理者共7人由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城管、消防、文体部门领导、经办共5人开除党籍,检察机关立案; 中铁七局四公司、城管、消防、文体等16名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人员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2013年6月3日,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 德惠市的吉林宝源 丰禽业有限公司主 厂房发生特别重大 火灾爆炸事故,共 造成121人死亡、 76人受伤,直接经 济损失1.82亿元。
灾已经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多
发性灾害。
火灾认识篇
灾难凝固的时刻
全国重、特大火灾案例选编
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特大火灾
1994年12月8日18时20分,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在文艺演出时 舞台光柱灯高温烤燃纱幕起火,由于该馆安全疏散门仅有一处开启, 疏散困难,造成在场的7岁至15岁中小学生、教职工及其他323人死亡, 13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10.9万元。
单位消防职责:包括建章立制、组织机构、宣传教育、设施维护、 建筑防火、防火检查、整改隐患、动火管理、报警灭火等10项。 第18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应当增加履行的7项消防安全职责; 第19条:个体工商户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 第20至22条:多产权单位、物业管理单位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 经营、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公众聚集场所从开业到日常管理中应 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 第23、24条: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管理人的职责; 第26条:消防控制室日常管理及应急处置程序要求 。

防火每日一案例内容

防火每日一案例内容

防火每日一案例内容
【案例12】克拉玛依大火
1994年12月8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团到克拉玛依市检查工作,克市教委组织中小学生在友谊馆为验收团举行汇报演出,部分中小学生、教师、工作人员、验收团成员及当地领导共796人到馆内参加活动。

16时20分左右,由于舞台上方7号光柱灯烤燃附近纱幕,引起大幕起火,火势迅速蔓延,约一分钟后电线短路,校园安全事故案例。

灯光熄灭,剧厅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致使众人被烧或窒息,伤亡极为惨重。

共死亡325人,其中小学生288人,千部、教师及工作人员37人,受伤住院130人。

提示:经公安、消防、劳动等有关部门共同调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12.8"特大火灾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造成火灾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克拉玛依友谊馆人员及其主管部门负责人,玩忽职守,对剧厅管理上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法规,不重视公共场所安全消防工作,汇报演出活动的组织者严重失职、渎职造成的。

24年前的今天,325人在新疆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丧生

24年前的今天,325人在新疆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丧生

24年前的今天,325人在新疆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丧生起火过程18时20分左右,舞台上方的7号光柱灯突然烤燃了附近的纱幕,接着引燃了大幕,火势迅速蔓延至剧厅。

逃生遇阻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馆内的8个安全门,只有1个门是开着的。

烈火、浓烟、毒气以及你踩我挤、东撞西碰,很快地夺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伤亡惨重新疆石油管理局消防支队先后调动4个中队120名消防干警、11部消防车、10部大型水缸车、3部指挥车赶到火场救人灭火。

但因火势迅猛、可燃材料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安全疏散门封闭等原因,造成死亡325人、烧伤130人的惨案,直接经济损失210余万元。

回顾完历史的惨痛教训,我们需要再次强调消防工作的三个重点问题。

一、公共建筑疏散距离指标1.建筑物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5m。

2.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

3.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

4.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

当层数不超过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5.房间内任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上表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6.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

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

克拉玛依大火感想

克拉玛依大火感想

克拉玛依大火感想八小李虎在克拉玛依市西部5公里的成吉思汗山脚下,有一座叫小西湖的墓地,那个墓地周围呢都是戈壁山头,寸草不生,这一座座坟灵躺在西部明亮的阳光之下,每一座坟墓的墓碑上都有一张照片,每一张照片上,都是一个满脸稚气、笑容灿烂的孩子的脸,而这些的墓碑的下方同样刻着一个时间——“一九九四年的十二月八号”。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八号,是不仅仅刻在这些墓碑之上,而且永远镌刻在西部戈壁滩上的一个抹不去的日子。

那一天,克拉玛依市友谊宫发生了大火,大火吞噬了355个生命,而其中有288个是中小学生,大火还留下了130多个重残者,还留下了300多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1994年12月7日,新疆自治区教委“义务教育与扫盲评估验收团”一行25人到克拉玛依市检查工作。

12月8日16时,克拉玛依教委组织15所中、小学15个规范班和教师家长等769人在友谊馆为检查团进行文艺汇报演出。

汇报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欢歌笑语。

18时20分左右,当第2个节目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开场后不久,舞台上方的一盏照明灯突然烤燃了附近的纱幕。

提到当年的那场大火,杨柳说到当时的情景,有点恐怖,当时那个幕布就好像后面一阵大风把它吹起来,吹起来然后又落下然后又起来又落下,一次比一次高,火势特别的快。

耳边听到有人在喊,镇静、镇静。

数分钟后火势迅速蔓延,电线短路,所有灯光瞬间熄灭。

没有任何组织,人们在大火,在恐惧的驱赶下,在黑暗中就着火光开始凭着本能疯狂的冲向任何一个可能求生的通道。

克拉玛依的大火并没有引起其他地方政府官员足够的重视,此后在中国各地相继发生的灾难可以佐证这种推测,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2000年底的洛阳大火。

当时的《南方周末》记者李玉霄在采访完洛阳大火后写了一篇名为“活在假设中”的采访手记,在这篇文章的末端,他这样写道:“透过洛阳大火,你可以从肇事者,到现场人员,到经营者,再到政府管理人员,进而推及负有相关责任的领导,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做的,看看他们都是何表现。

克拉玛依某木器厂火灾

克拉玛依某木器厂火灾

克拉玛依某木器厂火灾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1年4月27日6时25分,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时代木器厂发生火灾,9间房屋被烧毁,院内搭棚用的2.5寸钢管被烧成U型,地面家俱化为灰烬,院外四台电机和周围的木料、岩芯及其它物品全部烧毁,造成1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000元。

这次大火共出动消防车9部,消防员38名,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战,才将大火扑灭。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市公安消防部门的有关人员连日反复勘查现场,对火源、特别是对木工电动工具动力线、照明线、炉灶具逐一进行考查研究,排除了电线短路及生活用火引起火灾的可能性。

调查中发现,当天晚上曾有7人加班到凌晨3点钟,其中4人会抽烟,2人烟瘾较大,过去曾发现一些木工在工房、料场随意抽烟,其中1人曾在4月25日下午将烟头扔在地上,引燃一小片锯末,被人熄灭。

消防部门有关人员根据整个火场的燃烧和木料碳化情况以及电动机械烧毁后的倾斜方向,确认此次火灾的起火点就在电动机械的中间部位,同时认定引起火灾的原因是死者当晚工作时遗留在现场的烟头引燃了锯末、刨花所致。

三、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加工厂业主潘某应承担管理不善的间接责任,承担事故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并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 1 页共 1 页。

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特大火灾事故概况

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特大火灾事故概况

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特大火灾事故概况1994年12月8日18时20分,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在文艺演出时发生特大火灾,由于该馆安全疏散门仅有一处开启,疏散困难,造成在场的7岁至15岁中小学生、教职工及其他人员323人死亡,13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10.9万元。

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友谊馆位于克拉玛依市人民公园南侧,坐东朝西,始建于1958年,1991年重新装修后投入使用。

该友谊馆系文化事业单位,隶属于市工会下的文化艺术中心,共有职工19人。

该馆建筑为砖混结构,设有前厅、观众厅、南北过厅和舞台,建筑面积3556平方米。

友谊馆共有8个对外安全出口,西侧正门有3个出口,安装有铝合金卷帘门,南北两侧过厅的出口全部加装了防盗栅栏门并上锁。

发生火灾时,观众厅通往过厅的6个门2个被锁;通往室外的出口,只有前厅1个外门开启。

二、起火经过及火灾原因1994年12月7日,新疆自治区教委成人扫盲和中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简称“双基”)评估验收团来克拉玛依市检查工作。

8日下午,由市教委组织在市友谊馆举办专场文艺汇报演出。

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共15个规范班及部分教师、自治区评估验收团成员和市局有关领导共计796人到会。

18时5分文艺演出活动开始,当进行到第二个节目时,台上演员和台下许多人看到舞台正中偏后上方掉火星。

据火灾现场幸存者、9岁报幕员赵雅静描述,当她报幕后回到舞台北侧大幕旁时,突然看到舞台正中偏后北侧上方灯光处掉火星和片状物;在观众席前排正中就坐的自治区教委副主任刘东见舞台正中上方掉火星,大喊赶快切断电源;在前排就坐的市教委教育中心普教科科长朱明龙看到舞台上面有火,即跑上舞台试图将上部着火的纱幕拽下来,但未能拽下。

起火后,当时负责拉大幕的闫若鑫到台下和其他人一起将一具推车式泡沫灭火器抬到了舞台前,但未打开。

由于舞台空间大,13道幕布都是高分子化纤织物,火势迅速扩大形成立体燃烧,火场温度短时间内迅速上升(据有关资料,通常舞台燃烧时温度可达1100℃至1200℃),并伴随大量有毒可燃气体产生,从而使舞台燃烧区空气压力急剧增大。

新疆克拉玛依友谊宾馆特大火灾

新疆克拉玛依友谊宾馆特大火灾

新疆克拉玛依友谊宾馆特大火灾1994年12月8日16时,克拉玛依市组织15所中、小学校的15个规班及老师、家长等796人,在友谊馆进行文艺汇报演出。

16时20分因舞台上方的照明灯烤燃幕布漫延成灾,人们正在向场外疏散时,场突然断电。

该馆的8个疏散门仅有1个开启。

这起大火共烧死325人,烧伤130人,其中重伤68人。

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

火灾教训:一是安全门封闭,疏散通道堵塞,出现严重拥挤,上百个死难学生就堆积在门口周围,其状令人惨不忍睹。

二是该馆火灾隐患较多,没有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室消火栓被堵,1993年和1994年曾两次发生灯具烤燃幕布的事故。

这就是经过调查证实的那组引起“12.8”火灾的舞台灯。

“12.8”特大火灾事故之后的克拉玛依友谊馆中间走廊的景象。

火灾之后友谊馆后排北侧座位的状况。

可以看出来,墙体上的软性装饰物及座椅上的软包装均被烧毁。

也就是这些东西释放出的有毒气体,让很多学生和老师命丧友谊馆.友谊馆前厅。

右侧通向外界,左侧通向观众席。

地下散落的都是孩子们留下的课本、作业本和各种的鞋子。

还有装满米饭、包子、油饼等食物的铝制饭盒。

从友谊馆前厅拍摄的左侧(北侧)回廊。

况丽和华堂躲避求生的男女厕所就在画面正中那片暗影里面的左侧。

能看出来,这个回廊没有过火,地下散落的玻璃都是从外面敲击后留下的。

从友谊馆前厅拍摄的右侧(南侧)回廊。

大火发生时,南侧回廊与前厅之间还有一道加锁的铁栅栏,也就是说,即使礼堂里面的人侥幸跑到这里,也是死路一条。

别让学校宿舍火灾悲剧重演火灾现场示意图图据网602寝室一片狼藉图遇难者家属抱头痛哭图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

宿舍火灾初步判断缘起于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导致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

导致如今尴尬困局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消防安全教育、逃生训练缺乏,致使管理缺位,学生灾难意识和防灾心理准备不足。

火灾案例

火灾案例

【火灾案例: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特大火灾】一、火灾基本情况1994年12月8日下午,新疆克拉玛依市教委在友谊馆举办专场文艺汇报演出。

该市7所中学、8所小学的15个规范班及部分教师、有关领导共计700人到会。

当文艺演出进行到第二个节目时,台上演员和台下许多观众看到舞台正中偏后上方掉火星。

由于舞台空间大,舞台用品都是高分子化纤织物,因此,火灾一开始便迅速形成立体燃烧,火场温度迅速升高,并伴随大量有毒气体产生。

现场灯光因火烧短路而全部熄灭。

新疆石油管理局消防支队18时25分接警,立即出动3辆消防车3分钟后赶到火场,此时建筑门窗等处冒出大量浓黑、刺鼻烟雾,疏散门除一道正门外,其他6道门全部关闭,消防人员奋力破拆门、窗,想方设法抢救人员,同时,消防支队又调集3个中队6辆消防车赶到现场增援。

消防支队本着救人重于灭火的原则,120余名官兵、11辆消防车、6辆指挥车、供水车分别从西、北、南3个方向展开战斗,积极救人,先后破拆了4个推拉式防盗门、木门和一个钢筋封闭窗,抢救了伤亡人员260余人。

19时10分,大火烧毁观众厅内装修及灯火、音响设备,烧伤130人,烧死323人,直接经济损失210.9万元。

图示为火灾现场概况二、火灾原因火灾发生后,公安、消防等部门迅速查明了火灾原因,认定该起火灾是由于舞台正中偏后北侧上方倒数第二道光柱灯(1000W)与纱幕距离过近,高温灯具烤燃纱幕导致发生火灾。

三、火灾事故教训1、安全疏散门上锁关闭。

友谊馆共有7个安全疏散门,火灾发生时,仅有1个安全门开启,南北两侧的安全疏散门安装了防盗推拉门并上锁,观众厅通向过厅的6个过渡门也有2个锁闭,致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发生拥挤堵塞,来不及逃生,造成大量伤亡。

2、室内装饰、装修、舞台用品大量采用易燃、可燃高分子材料,火灾时产生大量有毒、可燃气体,使现场人员短时间内中毒窒息,丧失逃生能力。

3、火灾初起时处置不当。

舞台上方纱幕着火时,馆内工作人员无人在场,现场人员惊慌失措,组织活动的单位也不能及时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

克拉玛依大火20年祭

克拉玛依大火20年祭

克拉玛依大火20年祭
杨旭民
【期刊名称】《新西部》
【年(卷),期】2014(0)11
【摘要】在克拉玛依,虽然那场大火已过去20年,但痛苦的烙印依旧可见。

广场上的友谊馆,像一块纪念碑独自兀立;更多的伤痛,深藏在亲历者背井离乡的身影里,抑或是遥远的记忆深处。

几百个墓碑上,在同样的位置,镌刻着一个同样的时间——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八日。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年轻的人们已无从了解隐藏在这串数字背后的那段往事。

【总页数】5页(P14-18)
【关键词】克拉玛依;伤疤;纪念碑;时间;痛苦;友谊
【作者】杨旭民
【作者单位】《新西部》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1
【相关文献】
1.克拉玛依大火周年20祭 [J],
2.人们还在记着--克拉玛依大火死难者十年祭 [J], 闵良臣
3.人们还在记着--克拉玛依大火死难者十年祭 [J], 闵良臣
4.克拉玛依大火周年20祭 [J], ;
5.泪洒克拉玛依克拉玛依“12.8”特大火灾事故追记 [J], 金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城泪洒祭师魂──克拉玛依市火灾现场追记之一

油城泪洒祭师魂──克拉玛依市火灾现场追记之一

油城泪洒祭师魂──克拉玛依市火灾现场追记之一
刘冰
【期刊名称】《河南教育:基教版》
【年(卷),期】1995(000)005
【摘要】油城泪洒祭师魂──克拉玛依市火灾现场追记之一刘冰巨大的悲哀压得油城克拉玛依透不过气,“12·8”特大火灾给这里十万各族人民带来的悲哀是不尽的。

每到一处,痛苦的死难者家属都忘不了向记者描述那些孩子们的老师,他们悲痛的脸上露出真挚的敬意,近乎哀求他说:“...
【总页数】1页(P37-37)
【作者】刘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66.1
【相关文献】
1.泪洒高速祭忠魂 [J], 张翠英;王永霞
2.泪洒克拉玛依克拉玛依“12.8”特大火灾事故追记 [J], 金玲
3.烧不尽的是真情──克拉玛依市火灾现场追记之二 [J], 刘冰
4.两千民工泪洒庐城 [J], 纪弘
5.想在病人前面做在病人前面创建油城百姓满意医院——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三好一满意”活动纪实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拉玛依大火十三周年祭
前几天从公司安全宣传栏重大责任事故、渎职犯罪悬挂图看到克拉玛依火灾事故,感触很深。

打开电脑搜寻,关于克拉玛依火灾事故的内容很多,在这场发生在十三年前的灾难中,有288名天真可爱的孩子和36名老师失去了生命,还有130多名孩子受伤。

看看时间今天是12月2号,再过6天就是12月8日,也就是克拉马依大火十三周年,无形中有起来一种力量使我想为他们写点什么,我想题目就是克拉玛依大火十三周年祭,来纪念在这场大火中死去的孩子、老师们,也来警示人们别忘了这场大火。

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市教委和新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举办迎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基”评估验收团专场文艺演出活动。

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的学生、教师及有关领导共796人参加,在演出过程中18时20分左右,舞台纱幕被光柱灯烤燃,火势迅速蔓延至剧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从而酿成324人死亡(其中288名是8-14岁的孩子,36名教师),132人受伤的惨剧。

关于这场大火有许多许多为什么?为什么友谊宾馆管理人员严重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为什么对曾发生过的幕布被点燃的险情拒不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为什么演出活动期时,电工被派外出差?为什么演出现场7个安全门仅开一个?为什么管理人员擅自离岗,其余6个安全门无法及时打开,致使火灾发生时人
员无法及时逃生?为什么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不积极组织指挥疏散,致使火灾现场秩序大乱?
可怜的孩子们,在一声“孩子们别动,让领导们先走”的话语中,这些8-14岁天真可爱的孩子乖乖的坐在椅子上等待死亡的降临,而把生的权利让给那些可以称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领导们,这与95年前泰坦尼克号灾难中“让妇女和儿童们先走”相比,无疑是一种可怕而又可笑的讽刺。

最可爱最勇敢最可敬的是那些与孩子们在一起的老师们,她们用微弱的身躯给孩子们以庇护,在滚滚无情的大火中,虽然这种庇护几乎不起什么作用,但爱心可见,与那些视幼小生命而不顾逃之夭夭,如今而苟活于人世间小丑们,伟大与渺小,可敬与可耻,无疑是一种鲜明的对比。

第八中学的音乐老师张艳,先从烟雾中冲出来给姐姐张荣打了电话:“姐,友谊馆着火了,快来帮我救学生!”她丢下电话又端起一盆水冲进火场。

从此,她再也没有出来。

就在这一天,29岁的张艳还请姐姐给她梳了辫子,姐姐看着她离开了家门。

黄文华是测井公司第二小学的校长,她的18名学生正准备登台演第二个节目时,烟火骤起。

她急忙和音乐老师带着学生跑向侧厅,可是火也窜到了头顶。

黄校长看见出口处的木门开始着火,门口跌倒堆积的学生太多,她拼命把学生往外拖,往外抱。

阿米娜是第二中学初三班的班主任,她已冲出剧场,回头看见还有许多学生在里面叫喊,又转身冲进火场……她没有能
够出来。

第六小学校长王愫岩眼看大火突起,马上抱起两名学生就冲出来,她一看馆内烟火翻腾,急得哭出声来:“我的孩子们还在里面呀,我的学生们呀……”王校长哭喊着迎着浓烟冲了进去,又抱出两名学生。

当她含泪吸了一口气又冲进去后,人们再也看不见她的身影了。

第八小学三二班的孟翠芬老师已经当了23年的班主任了,她连获市优秀班主任和十佳教师称号。

两个月前,孟老师已办理了退休手续,由于学校和家长的一再请求才重登讲台。

人们在扑灭大火后发现她时,孟老师的头和背已被烧焦——但是,她的两只臂肘下一边护着一名学生,其中一名学生的心脏还在微弱跳动,他还活着!
人们还看见身材高大的女老师李月霞当时正用有力的肩膀使劲撑着铁门,拼命喊着,让学生们一个一个逃出去。

后来,她因窒息倒在大门旁边……
第八小学校长张莉和市一中副校长倪振性,都是几次把学生推出火海,自己最后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

然而他们的遗体都是张开双臂,还像母鸡护着小鸡一样,在墙边围护着几位死去的学生。

真是桃李同悲,师生生死与共!人们后来发现许多老师的遗体,不是张开双手拉学生,就是扑在学生的身上……
老师们在危难时刻,分明是在全力奉献出自己的身心,吐丝求尽啊!市第七中学的政教主任周健老师,在大火袭来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