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 热量的计算教材
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知识梳理第6讲比热容热量的计算课件
返回子目录
8.(2013河北,27)酒精(C2H5OH)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属于 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
“不可再生”)能源。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2 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为 6.0×107 J。
考点 1 比热容
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返回子目录
水的比热容
及意义
水的比热容
大的应用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
⑥ 质量为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是4.2×103 J
制冷剂、散热剂、调节气候
吸放热
(1)吸热公式:Q吸=cm(t-t0);
计算
(2)放热公式:Q放=cm(t0-t)
量数据描绘温度—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物质比热容 < (选填
“>”“<”或“=”)乙物质比热容。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物体内能增大、温度
升高,这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实现的。实验完成后“变大”“变小”或“不变”)。
返回子目录
2.(2018河北,26)有如图所示的两套相同的装置,分别在两个燃烧皿中放入质量相同
A.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
B.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给冷的物体
C.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得越多,放出热量就越多
D.人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体温,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身体造成危害
返回子目录
4.(2015河北,20)(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
教案:热量的计算
第二节比热容第二课时热量的计算”教学目标1.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2.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教材分析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教学方法: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二:在讲完热量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加热条件相同时,相同时间内,_______的温度升高的多,若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这反映了物质的不同特性.2.________的物质温度升高____所____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3.水的比热容最大,等于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质量是2Kg的水温度升高1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你能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吗二.新课讲授:例1.要把2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到40 ℃,至少需供给多少热量?说明:当物体吸热时,我们用t1表示初温,用t2表示末温,则△t=t2-t1,此时热量计算公式为:Q吸=cm(t2-t1)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例2.质量是2Kg的钢锭,温度从130℃降低到30 ℃,能放出多少热量?(c钢=0.46×103J/(Kg •℃)说明:当物体放热时,我们用t1表示初温,用t2表示末温,则△t=t1-t2,此时热量计算公式为:Q放=cm(t1-t2)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例3.质量为400g,温度为-2℃的冰放出8.4×103J的热量后,温度为多少℃? [C冰=2.1×103J/(Kg•℃)] Q放=cm(t1-t2)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拓展提高例4:把温度为100℃,质量为200g的金属块放进12 ℃的400g水中,最后水温升高到20 ℃,求金属块的比热容. Q放= Q吸(教师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解题. 纠正学生在解题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总结正确的解题方法。
比热容计算
A
t/min
例5.在1atm下,1kg20℃的水吸收了3.78×105J 的热量,水的末温是多少?
Q吸 3.78 105 J 解: t 90℃ 3 c 水 m 4.2 10 J(kg ℃) 1kg
t 末 t 初 t 20℃ 90℃ 110℃
∵大气压为1atm
例3、质量是1kg的铝壶内装有25℃的3kg水在一个标准 大气压下将水烧开。壶和水共吸收了多少热量?
解:铝壶吸热
Q吸1=c1m1△t 1 =0.88╳103J/(kg.℃) ╳1kg ╳(100℃-25℃) =6.6╳104J Q吸2=c2m2 △t 2 =4.2╳103J/(kg.℃) ╳3kg ╳(100℃-25℃) =9.45╳105J Q吸= Q吸1+ Q吸2= 6.6╳104J+9.45╳105J =1.011╳106J 答:壶和水共吸收了1.011╳106J的热量。
§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三〉比热容计算
1、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65℃, 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Q吸=cm△t
=4.2╳103J/(kg.℃) ╳10kg ╳(65℃-25℃)
=1.68╳106J 答:水吸收了1.68╳106J热量
2、标压下质量为2kg的沸水,温度降低了60℃, 水放出了多少热量? 解:Q放=cm△t =4.2╳103J/(kg.℃) ╳2kg ╳60℃ =5.04╳105J 答:水放出了5.04╳105J热量
∴水的末温只能为100℃
答:水的末温为100℃.
例6.把1kg100℃的热水与2kg40℃的温水完全混 合,不计热量损失,水的末温是多少? 热平衡问题: Q吸=Q放 末温相同 Q ( 解: 放 c1m1t1 4.2 103 J(kg ℃) 1kg 100℃ t)
比热容及热量的计算课件
加热效率计算。已知某加热器功率为1kW,加热时间为1h ,加热物质的比热容为2kJ/(kg·℃),质量为50kg。计算加 热效率。
工业生产中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探讨
强化设备维护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降 低能耗。
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替代传统设备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
05
练习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练习题设计思路及内容展示
练习题设计思路
通过设计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比 热容及热量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内容展示
包括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判 断物体温度的变化等实际问题,以及 利用比热容表查找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等练习题。
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反馈
比热容与相变
物质在相变过程中,比热容会发生显著变化,影响热量吸收和释放 。
不同物质比热容比较
水的比热容
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因 此常用于冷却系统和暖气 系统中。
金属的比热容
金属的比热容相对较低, 因此金属物体在吸收或放 出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大。
空气的比热容
空气的比热容较低,因此 空气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 温度变化不明显。
符号
用字母c表示。
比热容单位
国际单位
焦耳/(千克·摄氏度),符号为J/ (kg·℃)。
常用单位
卡/(克·摄氏度),符号为cal/( g·℃)。
比热容物理意义
反映物质吸放热能力
比热容越大,表示该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 能力越强。
判断物质种类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因此可以通过 比较比热容来判断物质的种类。
t1;
5. 将待测物质放入保温杯中, 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第13章第3节 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的概念)导学PPT课件(人教版)
物理
2.讨论 4:阅读课本 P13 的“想想议议”,归纳总结在日常 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属性? 北方楼房取暖用的“暖气”,就是用水作介质;发电机等机 器在工作时发热,可以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北方农村培 育秧苗时,总是在傍晚时向田里多灌一些水.
返回
物理
【例 2】下列用水的实例中,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 的是( A ) A.初春的傍晚向秧田里灌水 B.在地面洒水可起到降温的作用 C.用水发电 D.用喷水雾的方法形成彩虹
返回
物理
课前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P11~P13,完成以下问题】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 吸取的热量 与它的 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J/(kg·℃) . 3.水的比热容为 4.2×10³J/(kg·℃) ,表示:1 kg 的水温度 升高(降低) 1℃ 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 .
返回
谢谢观看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的概念)
目录导航
01 学 习 目 标 02 课 前 自 主 预 习 03 课 堂 合 作 探 究 04 课 堂 检 测
物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重点) 2.会使用比热容表,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重 点) 3.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重难点) 4.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的能力.
返回
物理
课堂合作探究
实验突破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讨论 1: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容易烧开还
是半壶水容易烧开?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介绍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cmΔt,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特性:描述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无关。
4. 比热容的应用:介绍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热水袋、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以及比热容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热水袋、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热水袋和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物品与比热容的关系。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给出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cmΔt,并解释各参数的含义。
3. 演示实验:进行比热容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热水袋的热量传递等。
4.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比热容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计算公式:Q=cmΔt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块质量为2kg的铜,从20℃升高到100℃所吸收的热量。
答案:Q=cmΔt=2kg×0.39×(100℃20℃)=50.4J2. 题目: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冷却液的比热容为3.6×10^3J/(kg·℃),质量为50kg,升高温度为50℃,求发动机冷却液所吸收的热量。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13章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比热容特性的应用 热量的计算)课件
【阅读课本P14,完成以下问题】 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 质量 、 比热容 、
升高的温度 有关.
2.根据水的比热容我们可知,1 kg的水温度每升高1 ℃需要 吸收4.2×103 J热量.那么5 kg的水温度每升高 2 ℃需要吸收 多少热量?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解:Q=cmΔt=4.2×103 J/(kg·℃)×5 kg×2 ℃=4.2×104 J 答:略.
3.要使质量为100 g,温度为10 ℃的铁块温度升高30 ℃,需 要吸收多少焦的热量?[c铁=0.46×103J/(kg·℃)] 解:铁块吸收的热量Q吸=cmΔt=0.46×103 J/(kg·℃)×0.1 kg×30 ℃=1 380 J. 答:铁块吸收的热量是1 380 J.
4.(教材母题变式)质量为4 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30 ℃升高到 40 ℃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4 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
【归纳总结】(1)相同质量的水与比热容小的物质相比,吸 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可以用于调节气 温;相同质量的水与比热容小的物质相比,升高(或降低)相 同温度时,水吸热(或放热)多,可以用水作为冷却剂或取暖. (2)在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 温度,使人感到凉爽,即蒸发吸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 的特点.
【变式训练4】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c铁>c铜),吸收相同 的热量后,将它们互相接触,则( D ) A.热量将由铁块传给铜块 B.由于吸收相同热量,所以它们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热量将由铜块传给铁块 D.无法确定
【重难易错】(跨学科·日常生活)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 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 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A )
错因分析: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掌握不够透彻,跨学科 整合题,涉及海陆风的形成.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
复习回顾.比热容 c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 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 之比,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 c P12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 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 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2、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 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P14)
二.热量的计算
“想想议议”P14
铝的比热容是0.88×103 J /(kg· ℃) 表示质量是1kg的铝块温度升高1 ℃时吸收 的热量是0.88 ×103J 。 吸热的计算: 质量是2kg的铝块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 。 ×103J =2 × 0.88 ×103J= 1.76 计算: 质量是2kg的铝块温度为30 ℃加热到100℃时吸收 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 。 (100-30)J =2 × 0.88 ×103 × = 1.232 ×105J
课前三分钟习文
《偶成》
少年易学老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 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 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3、比 热 容
----热量的计算
学习目标:
训练
放热的计算P15、 5: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温度降低到 20℃,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kg•℃) 解:放出的热Q放=cm(t0-t) =0.46×103J/(kg•℃)×1.5×10-3kg×(800-20)℃ =538.2J 比热容的计算P15、 4:.质量为500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降到30℃,吸收 了2.1×104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 解: =1.88×104J / 2kg×(40℃-20℃) =0.47×103J /(kg•℃)
人教版教材《比热容》全文课件1
则( A )
A.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铜放出的热量 B.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铝吸收的热量 C.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铜降低的温度 D.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的末温一定高于铝的末温
根据公式Q=cmΔt可知,当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物质,升高 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水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多,所以要用水作为暖气片管道传输热量的介质
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时凉 凉的,这是为什么?
根据公式Q=cmΔt可知,当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 热量时,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水升高的温度比沙 子升高的温度小,所以感觉沙子烫脚而水冰凉。
3.应用:
调节气候、做冷却剂或取暖物质
海洋为何对气候具 有调节作用
海洋多水,水的比热 容大,吸收、放出同样多 的热,温度变化小,所以 能够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热量的计算
公式: 吸热: 放热:
t0表示初温, t表示末温
【注】公式变形应用
热量的计算 例1:2kg的水,温度从20 ℃上升到100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加热所用的时间
转换法
2.实验器材:水、食用油、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烧杯、铁架台
温度计、 秒表 、 天平 。
3.使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的好处是什么?
间接的使液体在每秒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记录实验数据
液体种类
水 食用油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
Δt/℃
t/min
分析实验数据
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 量 不相同 , 水 加热时间长, 水 吸收的热量多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新人教版
教师 点拨
跟踪 练习
1 2 3
再见
跟踪 练习
3
自主 预习
小组 讨论
教师 点拨
跟踪 练习
热量的计算
出示目标: 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热量的计算
一 热量的计算
自主
预习
水的比热容是
,由水的
比热容计算:
小组 讨论
1.质量是5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
的热量是多少?
教师
点拨
2.质量为5kg的水,温度降低10℃所放
出的热量是多少?
跟踪 练习
1 2 3
自主 预习
△t 表示变化的温度
小组
c 表示物质的比热容
讨论
m 表示物体质量(单位:kg)
教师 点拨
2.注意“升高到”与“升高了”的区别。
跟踪 练习
1 2 3
一 热量的计算
自主 预习
小组 讨论
教师 点拨
跟 练习
1.现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铝块、铁块和铜块, 其比热容 c铝>c铁>c铜 。
(1)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后,吸收热量最多 的是 块.
0.88×103J/(kg•℃))
教师 点拨
跟踪 练习
1 2 3
2.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是
Q放=
.试计算:
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温度降
低到20℃,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是
0.46×103J/(kg•℃))
一 热量的计算
自主 预习
1.比热容计算公式可以合为Q=cm△t,
小组 讨论
一 热量的计算
1.如果以Q吸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 ,m代表物体的质量,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初温),t
人教教材《比热容》课件详解1
练一练
4.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 铁 <c 铝)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则它们吸收
的热量( B )
A.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和食用油
电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一定,
进行实验 当它浸没在液体中时,可认为液
体每秒钟吸收的热量相同。
实验结果
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需要 的加热时间更长,水比食用油吸收热量多。
由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 差异是由它们的种类决定的。
为了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 (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是不相等的这种性质,我们需要引入一 个新的物理量:
c
m
Q = c m △t
1 ℃ 2×0.88×103 J
2 ℃ 2×2×0.88×103 J
△t
c·m·△t
二、热量的计算公式
1、吸热: Q吸=cm△t=cm(t-t0) 2、放热: Q放=cm△t=cm(t0-t)
t 表示末温 t0 表示初温
例题1: 1 Kg的水和1 Kg的砂石,初温相同,各吸收了 4.2×104 J 热量后, 温度升高了多少?
5、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103焦/(千克·℃)
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冰 蓖麻油 砂石
比热容 4.2 2.4 2.1 2.1 1.8 0.92
物质 铝 干泥土 铁、钢 铜 水银 铅
比热容 0.88 0.84 0.46 0.39 0.14 0.13
1)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4.2×103J/(Kg·℃)
比热容与热量计算(讲义)(解析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比热容及热量的计算内能的变化、热量、热值、热效率的计算【知识点分析】一.热量1.概念: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作热量,用符号Q表示。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跟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多少有关。
温度升高(或降低)越多,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
2.热量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比焦大的单位还有千焦(kJ),1千焦=1000焦。
温度高的物体温度低的物体【注意】(1)热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放出或吸收了多少热,表示的是一个能量转化的量度。
(2)热量是转化能量多少的表示,不能说物体热量,温度高热量大。
二.比热1.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符号:c。
2.单位:焦耳/(克•摄氏度)[J/(g•℃)],读作:焦每克摄氏度。
3.不同物质的比热大小不同三.内能1.内能的定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1)分子动能: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同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一样,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影响分子动能的因素】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增加内能增加温度温度降低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减弱内能减少(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之间也具有势能。
【影响分子势能的因素】体积增加分子势能增加内能增加体积体积减少分子势能减少内能减少(3)分子数目:温度体积相同,物体内的分子数越多,内能就越大3.改变物体内能大小的方法:二.热量的计算1.热量定义: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2.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单位为焦/(千克.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3.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其中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t 表示温度变化量4.燃料的热值:(1)定义:单位质量或体积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比热容热量的计算
(名校课堂)比热容热量的计算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 C )
①80 ℃ ②100 ℃ ③120 ℃ ④130 ℃
A.1
B.2
C.3
D.4
【解析】 由 Q 吸=cmΔt 可得,水应升高的温度: Δt=cQm吸=4.2×1043.2J×/k1g0·5℃J×1 kg=100 ℃。 水的最高末温:t 最高=t0+Δt=20 ℃+100 ℃=120 ℃;因为水沸腾时温度达到沸 点,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水吸收热量从 20 ℃升高,温度达到沸点后,不再升 高,因为水表面的气压不知道,水的沸点不确定,所以水的末温可能是 80 ℃、100 ℃、 120 ℃,不可能为 130 ℃,故 C 正确。 【点悟】本题综合考查了吸热公式的应用和液体沸腾的规律,关键要知道气压 的大小会影响液体沸点的高低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则( B )
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 B.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 C.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 D.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 【解析】 据公式 Q=cmΔt 可得 c=mQΔt,金属块的质量不同,放出的热量相同, 其变化的温度相同,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故 B 正确。
03第三讲 比热容
第三讲比热容明确学习内容教材P11-15●厘清学习目标1.概念比热容 2.理解3.计算●清晰重点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及理解难点比热容的计算知识点1 比热容的概念一. 思考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
白天,海水凉,沙滩烫脚。
傍晚,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这是为什么呢?二.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实验(1)比什么?拿谁比?怎么比?(2)怎么知道哪种物质吸收热量多?(3)要记录哪些数据?进行实实验结实验结论: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水比食用油吸收热量多。
由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差异,是由它们的种类决定的。
三.理论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2.理解:10J/(kg ·℃)(1)水的比热容是:c 水= 4.2×3尝试说出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密度类似,它与温度,质量等等因素无关(3)对于同种比热容,比热容的值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例如水与冰(4)关于比热容,下面几种认识对不对?A.1 kg沙石,温度升高1 ℃,大概要吸收920 J的热量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一种物质,比热容是相同的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四.应用1.吐鲁番夏天最高温度大多在四十多摄氏度,居中国之首,而火焰山又是吐鲁番最热的地方,其表面温度最高曾达到八十多摄氏度。
但一到晚上气温一下子就降到二十多摄氏度,空调都不用开。
2.昆明,又名春城,是云南省的首府。
昆明的周边,现在滇池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8千米,总面积300平方千米,湖岸线长163.2千米,最大水深10.4米,平均水深4.4米。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比热容》
课堂小结
13.3 比热容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13.3 比热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分析】(1)知道钢刀的质量、比热容、初温和末温,利用 Q=cm△t求放出的热量;
(2)由题知,水吸收的热量为钢刀放出的热量,再利用Q吸
=cm△t,求水升高的温度,进而求出末温,注意水沸腾时吸收热
量、温度不变。
探究新知
13.3 比热容
解:(1)钢刀放出的热量:
Q放=c钢m钢△t钢=0.46×103J/(kg•℃)×1.5kg×(440℃-20℃)
课堂检测
13.3 比热容
基础巩固题
1. 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阳光照射下,干泥 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3 干泥土 0.84×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沙石 0.92×103 铝 0.88×103
小明用电热水壶来加热水,将2kg的水温度从20℃加
热到100℃。
试问:(1)此过程中水需吸收多少热量。
(2)已知该热水壶每分钟可以产生1.68×105J的热
量,若不计热量损失,要将2kg的水温度从20℃加热到
100℃,需要多长时间。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13.3 比热容
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2kg×(100℃-20℃) =6.72×105J; (2)不计热量损失,则电热水壶产生的总热量: Q=Q吸=6.72×105J, 水壶每分钟可以产生1.68×105J的热量,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课件+---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大 。
3. 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
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
比热容之比为 7∶4 。
4. A、B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2∶1,用这两种物质
做成等质量的甲和乙物体,吸收相同热量后,甲、乙的
热量的损失,求它们达到热平衡后共同的温度。
解:设达到热平衡后共同的温度是t共,因为不计热量的
损失,Q吸=Q放,
Q吸=c水m水(t共-t水),Q放=c金m金(t金-t共),
所以c水m水(t共-t水)=c金m金(t金-t共),
即4.2×103 J/(kg·℃)×0.1 kg×(t共-30 ℃)=
0.42×103 J/(kg·℃)×0.05 kg×(1 080 ℃-t共)
温度升高量之比为 1∶2 。此时将二者接触,则热传
递方向是 无法判断 (选填“从甲到乙”“从乙到
甲”“不传递”或“无法判断”)。
5. 质量为5 kg的某种金属块,温度从40 ℃升高到70 ℃
时吸收了1.95×104 J热量,这种金属块的比热容是多
少?它可能是哪种金属?
-1
-1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 ·℃ )
式改变酒的内能;酒盏里质量为100 g的酒在漂流过程
中,温度从30 ℃降低至25 ℃,会放出 1 700 J的热
量。[c酒=3.4×103 J/(kg·℃)]
(第1题)
2. (2023·牡丹江)小明家的热水器装有50 kg水,将水
6
8.4×10
由20 ℃加热到60 ℃,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1比热容第2课时 比热容的计算及综合应用PPT课件(人教版)
A.cA>cB时,mA=mB
B.cA<cB时,mA<mB
C.cA>cB时,mA>mB
D.cA<cB时,mA>mB
12.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热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
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B )
A.0.9×103 J/(kg·℃) C.3.6×103 J/(kg·℃)
解:Q 放=c 钢 m 钢 Δt 钢=0.46×103 J/(kg·℃)×0.25 kg×(560-20) ℃=6.21×104 J,钢刀放出
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Q
吸=c
水
m
水
Δt
水,∴Δt
水=t-t0=c水Qm吸水=4.2×103
6.21×104 J J/(kg·℃)×0.5
kg
≈29.57 ℃,t=Δt 水+t0=29.57 ℃+30 ℃=59.57 ℃
c(tQ-吸t0)=4.2×103
1.26×107 J J/(kg·℃)×(80-20)
℃=50
kg
一、选择题(5×6分=30分)
9.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铜块和水,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
迅速投入水中后,它们的内能变化正确的是( B )
A.铜块的内能减小,水的内能增大
B.铜块的内能增大,水的内能减小
16.东坡米线是黄州特色小吃。制作的第一步就是熬汤:在锅 中放入水和鸡,用大火将水煮至沸腾,然后转用小火烹煮,再将
以下食料一起上桌:一碗热汤,上面浮着一层油;一碟切成薄片
的鲜肉;一碗已煮熟的米线。食客先把肉片放进汤内,稍候再加 入米线。现有以下资料:汤的质量是1.4 kg,初温是97 ℃,比热 容是4.2×103 J/(kg·℃);肉的初温是22 ℃,比热容是3.5×103 J/(kg· ℃)。基于健康缘故,肉必须至少加热至82 ℃,则在汤中最多可 以放入______0k.4g2的肉。(不计热损失)
3.5.2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 课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课时导入
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哪些 因素有关?如何计算物体吸收 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呢? 这就需要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知识点 1 比热容
感悟新知
一、比热容 1. 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 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比热容,比热容的符号为c。 2.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 J /(kg•℃)。 3. 比热容值: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 1℃放出的热量,跟温度升 高 1℃吸收的热量相等,即等于它的比热容值。
参考答案 在质量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的条 件下,水的温度的变化比砂石要小得 多。因此,在同样的阳光照射的条件 下,一天之内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比 沿海地区大。
知识点 2 热量的计算
感悟新知
思考:水的比热容是 4.2×103 焦 /(千克·℃),这表示意义 这__表__示__质__量__为___1_千__克__的__水__温__度__升__高___1_℃__时__吸__收__的__热__量__是__4_.2_×__1_0_3__焦__。 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_4_.2_×__1_0_3_焦__×__2_=__8_.4_×__1_0_3_焦______。
感悟新知
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 机叫做汽油机。
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 机叫做柴油机。
(3)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感悟新知
汽油在汽油机的汽缸内燃烧,生成高 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把内 能转化为机械能。活塞在汽缸内往复 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感悟新知
①一个冲程 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在汽缸里做往复运动,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 另一端的过程叫做冲程。 ②一个工作循环 把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称为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在一辆汽车的发动机中有多只汽缸,如四只、六只或八只汽缸,每一 只汽缸都循环往复地重复“四个冲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热容热量的计算⏹比热容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一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同样,要把开水自然冷却,水越少,凉得越快,所以,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在升高相同温度时需要的热量越多。
●热量跟物体升高或降低温度的高低有关。
同一块铁,把它烧到温度为100℃需要的热量较少,继续把它烧到1000℃,需要的热量较多。
可见,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还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
温度的变化越大,所需热量越多。
●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
我们也有这样的经验:一块铁放在火上烧很快就非常烫了。
而对水加热,经过很长时间,水才微微发热。
也就是说,铁比水容易热。
综上所述,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放热的性质,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在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来看吸、放热的多少。
这样就需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比热容。
2、比热容①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以c表示。
②单位: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或记为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说明●比热反映了物质在热学方面的一种性质,即反映了物质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
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大的物质,温度改变得要小一些;比热小的物质,温度改变得要大一些。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同一物质处于不同的物态,有时它们的比热也不相同。
●水的比热:水具有比热较大这一特性。
水的比热是4.2×103焦耳/(千克·℃)。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比热的实际意义:从比热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很大。
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很少,而干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多。
因此,同在阳光照射下,内陆地区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
形成了一年四季温差大,一日之中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
沿海地区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也小。
正因为水的比热大,在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室温比较稳定。
有些机器工作时变热,也多用水来冷却。
热量的计算 1、公式吸热公式: )(0吸t t m c Q -⋅⋅= (t >t 0)式中:c 物质比热;m 物质的质量;t 末温度;t 0 初温度。
放热公式: )(0放t t m c Q -⋅⋅= (t <t 0)式中:c 物质比热;m 物质的质量;t 末温度;t 0 初温度。
2、热平衡方程发生热传递的两个物体,若无热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因此热平衡方程为:吸Q Q =放【例题精析】正确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知识点:正确理解比热容的概念闯关点拨:根据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温度等无关,故选项A 是错的,从比热容的定义可知,比较两种物质比热容,应当是在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吸热的多少,故B 缺少条件,不正确.温度高的物体不发生温度或状态变化,是不会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故C 也不正确.由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可见,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当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时,煤油升高的温度多.答:选D例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 和200g 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一m1=100g表二m(1)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__________(相同/不同)的。
(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____。
(3)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体吸热多少的因素闯关点拨:(1)当环境温度比水温低时,水放热降温最终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故由表一数据可知甲烧杯所处环境温度为30℃,由表二数据可知乙烧杯所处环境温度为28℃。
两者所处环境温度不同。
(2)从两表第一和第三行数据可看出:随时间的推移,水放热越来越多降温也越来越多,相同质量的水降低的温度与它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3)比较表一和表二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数据可看出:降低相同的温度100g水要比200g水用时少,即放出热量少。
(4)综合两表数据可发现水的一种热学特性即比热是个确定的值。
因此水温变化相同时,水吸收或放出热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答:(1)不同(2)一定质量的水放出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3)降低相同温度时,水的质量越大放出热量越多(4)水放出的热量与质量、水降低温度的比值是个定值。
题型二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日常现象和自然现象例1.在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表明水对气温有显著影响,是因为()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D.水的对流性能好知识点: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解释日常现象闯关点拨:沙漠地区缺水且多沙石,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夜间沙石散热较多,温度降低较快,因而早晨气温较低;午间在阳光的照射下,沙石吸热后温度升高较快使得气温迅速升高,于是出现昼夜气温差别较大的现象.而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海洋与沙漠地区在同样散热的情况下,海洋的温度降低不多,夜间气温不太低,白天气温也不会升得过快,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选项B正确.答:选B例2.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A.水比较便宜B.水的密度小C.水的比热大D.水的沸点高知识点: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性质的实际应用闯关点拨:因为水的比热较大,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答:选C题型三用温度—时间图像形象地表述物体的吸热规律例.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5-4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a B.b图15-4 C.c D.d知识点:根据图像研究物体的吸热规律闯关点拨:本题可以用取相同的横坐标,比较纵坐标的方法求解. 分析和解:根据)(吸0t t cm Q -=可知,比热容相同的物质,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假设水的质量变化前后都是从起始温度升高到t ,,即升高相同的温度,a 、b 、c 、d 四条曲线在温度t ,时,对应的加热时间t a 、t b 、t c 、t d 有:d c b a t t t t <<=.水的质量增加了,则吸收的热量要多些,也就是加热时间要长些,因此只有c 、d 才有可能,又因为水的沸点没有改变,故d 不合题意,正确的曲线应是c .答:选C会用热量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例1.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 .9∶2B .2∶9C .1∶2D .2∶1 知识点:利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闯关点拨:使用公式t cm Q ∆=的变形公式tc Qm ∆=进行计算. 解:由t cm Q ∆=得t c Q m ∆=,所以29112313=⋅⋅=∆∆⋅⋅=甲乙甲乙乙甲乙甲t t c c Q Q m m 答:选A例2.把质量是100克的铁块放在火炉里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来立即投入到盛有200克水的杯子里,水的温度由15℃升高到59℃,不计杯子吸热和散失到空气中的热量,求炉火的温度.知识点:考查热平衡方程的运用闯关点拨:当不计热损失时,高温铁块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即Q 放=Q 吸.解:查表得:水的比热容c 1=4.2×103J/(kg·℃) 铁的比热容c 2=0.46×103J/(kg·℃) 水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01111t t m c Q -==4.2×103J/(kg·℃)×0.2kg×(59℃-15℃) =3.696×104J由Q 放=Q 吸可得,铁块放出的热量: Q 2=Q 1=3.696×104J=)(0222t t m c -所以: Jt m c Q t ⨯+=10696.3422202答:炉火的温度是862℃.【中考真题】1、如图是我国新研制的月球探测器样机.样机使用抗温差大的材料,是由于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______(填“较大”或“较小”),温差大的缘故.样机还装配有表面凹凸很深的六只“大脚”,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100kg的地热水,温度从8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答案】1、较小减小对月面的压强增大与月面的摩擦;2、2.52×107J【基础训练】1.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读作____________。
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题型一)2.水的比热比较大,泥土和砂石的比热_____________,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温变化比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____________。
(题型一)3.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J,这是用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题型四)4.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题型一)A.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D.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5.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题型一)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45℃的水6.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题型一)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7.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题型二)A.水具有较大的密度B.水的性质很稳定C.水具有较大的比热D.水的凝固点较低8.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1)0.1千克的铜块;(2)0.1千克的铝块;(3)0.2千克的铜块;(4)0.3千克的铝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