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的意境范文
写李清照的作文(优秀9篇)
![写李清照的作文(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f3d63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7.png)
写李清照的作文〔优秀9篇〕写李清照的作文篇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尽兴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轻快、朗朗上口的如梦令广泛流传。
作者李清照的名字也自然而然的传进了千家万户。
可谁又能想到,这位“宋代第一才女〞在痛失夫君的晚年,过的是何等凄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窗子独坐。
望着窗外,单独伤心……李清照不仅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还被誉为“词家第一大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情意绵绵的相思小曲;“香冷金猊,被翻红浪〞遥遥的思念浓的化不开;“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失去家人的创伤久久无法平息。
明丽轻快,活泼清丽到相思微愁,再到苦闷伤痛,所有词,哪一首不是她呕心沥血写下的?她的人格与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娴,更兼须眉之刚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她有美满家庭,又经历了世间沧桑。
她是一个传奇,她的词那么是一个传奇中的奇迹!细细品味李清照的词,在慢慢琢磨李清照词中的佳句。
有的简单明了,读后易懂。
有的那么不露真意,待你去一点一点破解其中无限微妙……读李清照的诗,品李清照的词。
乐趣无穷也!写李清照的作文篇二李清照的一辈子,过得很坎坷,很倒霉,很不走运,很受到同时代人的垢辱。
她又挺爱国,挺爱这个对她很不怎么样的宋朝,因为她说什么也不能当亡国奴,所以她说什么也要跟着这个居然没有被人灭掉的赵氏王朝,从北宋跟到南宋,从徽宗跟到高宗。
数十年跟下来,从声誉鹊起的诗人,到一文莫名的嫠妇,从海内传诵的词家,到不知所终的孤魂。
最后,究竟何年何月死的?到底死在什么地方?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一概不知,比一条流浪狗的下场更惨。
这说明中国的宋朝,是个多么糟糕的王朝,它连本朝最有天才的女诗人,都弃假设敝屣,这个王朝,不亡何待?所以,天才投错胎,时间不对,空间不对,跌进了小人堆,掉进了恶狗村,那就雪上加霜,不得好日子过了。
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
![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560f2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0d.png)
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篇一在群芳争艳的宋词中,清照的词是那朵最美的梅花——孤傲、凄美。
若将所有词人都比作夜空的繁星,清照不一定是那最闪耀的一颗,但却是最独特的一颗,那么清丽,那么婉约,那么超凡脱俗。
走进清照,我被她的才情折服;感悟清照,更觉得她是误落凡尘的绛珠仙女——林黛玉。
李清照的一生是坎坷的,她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境凄凉,饱经艰难困苦。
虽然经历过这么多的挫折,亦有过无奈痛心的感触,最终,李清照将平生的种种伤痛,幻化成了一首又一首凄丽哀婉的诗词,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千古不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那时的清照,不谙世事,活泼、快乐、悠然、无忌。
她陶醉于山水间,像一位可爱的小女孩,钟爱自然,质朴纯真。
在这个时期里,她创作出的诗词,无一不充满着快乐的气息,像一条清甜的溪流,“叮咚叮咚”地在人们心间流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李清照与其丈夫赵明诚分隔两地后所作,字字句句流露出对丈夫深深的思念,那是一种种揪心的缠绵,刻骨的爱恋。
都说沉浸在爱情中的女子是最美丽的,而此时的清照便是那一位醉心于爱情的含羞的少女,独具韵味。
每每读她此时所作的诗词,总感觉在这哀婉动人的句子背后,有一位含羞的少女,正执笔挥写于白纸之上。
此时的清照,像是枝头上一颗半熟的青梅,酸酸的,甜甜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在经历了颠沛流离,家破人亡之后,清照的词中多了几分凄凉,少了几分色彩,晚年的清照,不再拥有童年时的那份纯真,也没有了少女时的那种羞涩。
读她此时的词,总让人猜不透,摸不着,让人感慨无比,心生怜爱。
走进清照,体会她的纯真与欢乐;品味清照,和她一起共享少女的羞涩与哀思;感悟清照,咀嚼她那独特的家国悲愁。
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篇二我爱李清照的诗词。
从她的诗词中,可见她的清,高自许可见她的才华满腹,也可见她的似水柔情……然而如此超凡脱俗、风华绝代的女子,该是怎样的呢?你若问我她的模样,我不敢言。
【高一作文】芳魂如花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900字
![【高一作文】芳魂如花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9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b6a91e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6.png)
【高一作文】芳魂如花关于李清照的作文900字李清照,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她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感情深沉闻名于世。
李清照的诗词充满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同时又不失豪放的风采。
她以其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和高度婉约的唱和之美而享誉古今。
在芳魂如花的李清照笔下,书写了一幅幅美丽而悲凉的爱情画卷。
李清照的作品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要数《如梦令》了。
这首词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挣扎,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词中的“昨夜雨疏风骤”,形象地描绘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
“浓睡不消残酒”的一句,将女性的不舍和内心的忧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期待与彷徨。
整首词以细腻、温柔的笔触勾勒出了李清照对爱情的患得患失。
李清照的作品中,还有不少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词,其中《如梦令》一文中的“沉香亭北倚栏杆,依旧朱颜斗白颜”的景色描写非常传神。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片坦然与豁达,李清照擅长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她以独特的视角和高度的文字表达能力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使人们更深入地领略她内心的情感世界。
李清照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词:“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这几句词大概是她的人生写照。
她的一生多舛,饱尝了人生的苦难与无奈。
她的父亲去世,她及其寡居,生活艰苦。
而后她又随丈夫逃难,并不幸失去了丈夫。
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中与她相关的男人多是给她带来痛苦与不幸的。
她并没有因此而陷入绝望与悲伤之中,相反,她用诗词为自己织起了一片美丽的世界,表达出她内心深处那份坚韧和欢愉。
李清照的作品中,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她对爱情的讴歌与怀念。
她在与丈夫相聚的时光中,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情感。
在《浣溪沙》一词中,她写道:“雉叫山谷交响,飞戏流苏翻袖。
岸春病酒眠残,绿阴楼梯古古。
”李清照以豪放的笔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同时又营造出了一种美丽的景象。
几乎在所有描写爱情的作品中,她都流露出对往事的思念与神往。
李清照蝶恋花
![李清照蝶恋花](https://img.taocdn.com/s3/m/7bd43bb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b.png)
李清照蝶恋花【范文一】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李清照的词《蝶恋花》。
这首词是我们学校的文艺课老师让我们学习的一首经典词作品。
这首词的内容通过描写蝴蝶与花之间的相互爱恋,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词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一句既叹息命运的无常,又忧虑人生的短暂,勾勒出了一个恍然而至的美好残缺世界。
而“小园香径独徘徊,绕竹杖,踏青来”,则给人带来了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
此外,词中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提示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要浪费和错过。
这种讲究人生感悟的词语表达手法,更能够让人深入地理解儒家文化传统和韵律美学。
总之,《蝶恋花》一首词文,既柔美细腻,又邃奥玄妙,充分展示了李清照作为“女词人”在文艺创作上的才华与艺术魅力。
要点分析:写作重点:李清照的词作品《蝶恋花》;词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意境;题材与文学手法的深入分析;文化传统与韵律美学的阐述用词分析:描写生命与人生的词语表达手法;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运用;修辞手法如对比和等比例修辞等;使用防止“习惯性审美”被剥削的记述方式和表达方式。
【范文二】我最崇拜的文学女神之一就是李清照,而其中最感人的作品之一便是她为佳节外出所准备的词《蝶恋花》。
词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和心灵状态,让我感悟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蜡炬成灰泪始干,不信妾断肠”,这句最让我想起李清照在没有男人守护的时候,是多么的寂寞和无助。
但当她提到花和蝴蝶的时候,“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那种母性的沉静和自豪无疑是她情感世界中最值得我们尊重的一面。
尤其是在那个男权主义比较严厉的时代,能够做到自立自强是让人十分钦佩的。
我认为,一首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并流传千古,最重要的不是这首作品本身有多么优美华丽,而是它是否揭露出了人类内部的某种共鸣。
也正因为诸如此类的文化内涵,才让人们越来越重视李清照生前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李清照的诗词收藏推荐范文(13篇)
![李清照的诗词收藏推荐范文(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fed93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3.png)
李清照的诗词收藏推荐范文(1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李清照的诗词收藏推荐范文(13篇)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精选30篇)
![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精选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393a0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b.png)
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精选30篇)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精选3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李清照的作文精选,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篇1传承至今,她的诗词是千古美谈,构思精妙,小小年纪便是广为人称赞的才女,嫁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作词数首,句句笔锋凝练,才华横溢。
一首如梦令,藏着多少胸中感怀,似有万千情恨,借词一首,畅快淋漓地诉说。
一首醉花阴,讲着多少至情思念,若非刻骨铭心,又怎会有如此真挚的情思?一首点绛唇,隐着多少深闺孤寂,倘无精思妙想,未必能有这般风骨。
一首武陵春,叙着多少晚年忧愁。
一首菩萨蛮,记着多少悠悠往事。
一首怨王孙,含着多少触景之情。
一首鹧鸪天,唱着多少凄凉秋意。
一首声声慢,说着多少国仇家恨、凄惨处境……芳华年龄,她是人人赞赏的才女,文思如泉涌,下笔如神。
轻柔温婉,她是安静端庄的淑女,却思绪万千,妙笔生花。
她不是绝美倾城的脱俗女子,却有着享誉南北的名气。
她不是腰缠万贯的富家之女,却有着无数人顶级膜拜。
她集生活愁苦于笔下,一词一句,如诗如画,生动体现。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把酒言欢,隔着空座对饮,言出的尽是思夫之情。
皎皎月下,谁的双眸在清冷月光之中苦寄思念?千古佳话,五十一首愁词,唯此三句最精妙绝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个身段纤纤的女子,有着当世才子都难以比拟的文思。
一世清名,词风婉约,她的故事千古绝唱。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字字珠玑,将相思愁情刻画地惟妙惟肖。
易安,易安,容易安定,若非关心国家大事,又怎会在战乱年代打出如此名号?她在宋朝赫赫有名,谁不知晓她?恬淡一生,不慕繁华名利……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篇2一方残阳斜铺成诗笺,暮色柔风中摇曳着风铃,想象你写诗的模样。
沐浴秋色,落叶喃喃向树告别,如你脚步声零零碎碎,踩不迭你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李清照词风变化范文
![李清照词风变化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9e5c0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8.png)
李清照词风变化范文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素以委婉、含蓄、清丽著称。
李清照的人生之路是坎坷的,因此她的词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生活比较优裕,那时正值后期,虽然社会潜伏着危机,处芦衫于风雨飘扬之中,但还有一抹回光返照,是暴风雨到来之前宁静的黄昏。
女词人常常流连于山川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秀美的大自然陶冶了这位女词人的情操,赋予了她灵气。
因此,李清照在这期间的词轻快活泼、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感受,且看下面的一首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词人当时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一幅无忧无虑的生活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李清照是热爱大自然的,这首词便是最好不过的证明。
当“不知归路”时,词人竟发起“争渡”的雅兴。
李清照生活在历城,的美丽秋景,不禁使李清照感受到“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情感单纯明快,年轻女词人的心灵敏感与大自然“心有灵犀”,词活泼向上,又如“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表现了少女的天真、活泼,极有情趣。
李清照新婚不久,丈夫负笈远游,旋又出任。
此时她的词充满离愁别绪,反映了女词人孤寂的生活。
有词为证: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读罢此词,淡淡的凄凉袭上心头。
红花残时,秋凉席也凉;独坐小船,凭舷眺望,看鸿雁是否带来家信,由此我们可感受到词人对远在异地的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思夫之情挥之不去。
这首词不像《如梦令》那样欢快,显得凝重,流露着淡淡的哀愁。
大观元年,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政治失意,郁纳哗羡郁而死,党徒旋即下令兴狱,拘捕赵挺之亲属,赵明诚在京师任鸿胪少卿仅二年,自然在劫难逃,祸从天降,对李清照的心灵自然是重大打击,“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是她此时最好的内心独白。
写李清照的作文素材
![写李清照的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160c440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a.png)
写李清照的作文素材写李清照的作文素材(精选7篇)写李清照的作文素材篇11、豪爽之气也许李清照从小受到父亲赋诗饮酒的熏染,也许同宗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激发了她的想象力,她的词作中总氤氲着缕缕酒香。
早先与人游玩,常常是“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她的酒中有乐;到后来与丈夫有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又常常“东篱把酒黄昏后”,她的酒中有愁;再到夫死南渡时,“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她的酒中有悲。
无论是初为人妇的“闲愁”,还是夫死、家散、国破的“痛楚”,李清照的生活似乎总是以词蒸煮一份孤独,用酒浇化心中块垒。
她在当时女子中,才气“高绝一时”,饮酒无人可比,可谓无妇人拘束之态,有男儿豪爽之气。
因为李清照词中写的不只是愁怨,不只是小女子之心绪,更有大丈夫之情怀。
2、以心抗世我们记得抗金英雄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雄心壮志,也熟知辛弃疾“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痛苦无奈,可谁知一个瘦弱女子内心发出的最强音,并不输给热血男儿。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为了能收复沦丧的国土,李清照恨不得横刀立马,献出自己的热血与生命。
在那样一个封建礼教盛行的社会,种种清规戒律捆绑了女人的手脚,也捆绑了女人的心灵,李清照却挣脱而出,以心抗世,以笔唤天!更可贵的是,即使是丈夫的不耻行为,她也毫不留情地抨击。
丈夫赵明诚为建康知府时,遇城中叛乱,竟缒城而逃。
这对李清照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她因丈夫没有担当的行为而心灰意冷,在第二年逃亡江西的途中,在乌江边她激愤地写下了《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独立不屈不以亲疏论大义,不以家事废国事,李清照的这种决绝,无疑又让自己陷入到孤独的深处。
其实在这乱世,像李清照这样真性情的人,已不能像一根青藤,缠附于一棵大树了。
更何况,南宋小朝廷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举目一望,苟延残喘到处有,血性男儿一时无。
她无枝可依,只能做一棵树,一棵带有男性荷尔蒙的、孤独、激愤且清瘦的树。
李清照作文(精选38篇)
![李清照作文(精选3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023c5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e.png)
李清照作文李清照作文(精选38篇)李清照作文篇1我手中捧着一杯清茶伫立在窗前,看着夕阳西坠,红艳的火烧云。
我的思绪是穿越了今朝繁华的都市,停留在李清照那宋词文明的宋代……我漫步在宋朝的大街上,忽然,一个清脆亮丽的声音传了过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清新淡雅的词句令我心头一阵喜悦,猛的想起,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有些淡淡哀伤的《一剪梅》。
走进书堂,传来孩子们稚嫩,纯真的声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莫道不销魂,席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孩子们的声音,让我想到了你当时作词的样子:陈旧的桌前摆着两杯美酒,酒中稍稍带着那令人心悸的苦涩。
此时,你不仅对人民感到深深的同情,也对国家的安危而担忧着。
酒,一壶壶地往下灌。
醉了,碎了,你诗兴大发写下了《醉花阴》。
走近一个官僚门前,一个女儿娇滴滴地走着。
我不禁想到了你的那句诗:“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两句话,三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宦官少女的矝持与天真。
我的思绪又从遥远的古代回到了现在。
不仅因为你的诗使你成为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你对生活的执着与希冀也令我折服。
那时,你凭着学富五车的才华成为了当时年代的一朵奇葩。
但你不被那冷漠的秋风吹落枝头,依旧傲然的尽情绽放。
但幸福却随着日暮渐渐闭合。
相思之苦,逃亡之仇,离别之恨,渐渐成了你的生活主题。
但你凭着男儿都未有的英雄气概屹立在生活强者的巅峰。
你是诗的淡淡忧伤的背后,又是何等的坚强。
你从不放下手中的笔。
历代以来,古人手中用来泼文潵墨的笔到你这里就成了反抗的工具。
哪怕只有一口气在,也要用犀利的语言呼吁人们反抗金的残暴侵略,保住大宋的国土江山。
你的诗也曾鼓舞多少士兵重新振作,誓死抵抗侵略者。
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
你只能将这些苦难化作一杯淡淡的清酒,独自沉淀于腹中。
你厌恶世俗的明争暗斗,淡泊名利,使你成为我一生最爱的典范。
李清照诗词范文3篇
![李清照诗词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abc80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4.png)
李清照诗词范⽂3篇李清照的诗词与⼈⽣在我国古代诗词⽂化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数的风流⼈物。
“⼈⽣得意须尽欢,莫使⾦樽空对⽉”的李⽩,“安得⼴厦千万间,⼤庇天下寒⼠俱欢颜”的杜甫,“⼤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的苏轼,还有“兴尽晚回⾈,误⼊藕花深处”的李清照,他们的诗词千古流芳,被万世敬仰,永久地载⼊了中国⽂学史的史册,对中华⽂明产⽣巨⼤的影响。
尤其是李清照,更是⼀个让⼈挥之不去,余味缭绕的传奇⼥性,她那传奇的⼈⽣,成就了⽆数经典的作品。
李清照⼀⽣经历了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动荡不安的⽣活,曲折的⽣活经历成为她创作的宝贵资源,在她遗留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的⼼路历程,可以听到诗⼈的每⼀声欢笑、每⼀声叹息,可以看到她如何从⼀个不谙世事的少⼥蜕变为⼀个饱经沧桑的⽼妇。
⼀⾸诗词就是⼀段⼈⽣,下⾯就通过李清照的诗词解读她作为⼀个传奇⼥性所表露出来的个性形象。
⼀、清纯烂漫的少⼥李清照⽣长在书⾹门第、官宦之家,其⽗李格⾮,擅长古⽂,中过进⼠,官⾄礼部员外郎。
同时他还是⼀位学问很深的学者。
其母亦善⽂章,颇有⽂化素养。
⽣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少⼥的李清照资质聪慧、少识⾳律、⽆忧⽆虑、活泼开朗。
请看《如梦令》:常记溪亭⽇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误⼊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滩鸥鹭。
这⾸词写诗⼈乘⾈游览,兴尽⽽归,醉意朦胧,忘了归路,正在踌躇之时,眼前扑簌簌地飞起⼀群⽔鸟,表现了她对于⾃然景物的热爱和野游的快乐。
这⼀时期的诗作透露着⽆尽的悠闲和风雅的情调。
还有在薄暮映照下的湖⾯上,⼀个活泼、欢乐的少⼥欣喜地享受湖光⼭⾊⽽不舍离去的《怨王孙》;天真活泼的少⼥兴⾼采烈地荡秋千,直玩得脸⼉红扑扑,汗⽔浸透了薄⾐的《点绛唇》,写尽了李清照活泼开朗,热爱⼤⾃然的可爱形象。
⼆、情意浓浓的少妇李清照⼗⼋岁时与太学⽣赵明诚结婚,成为⼀对志同道合、情意相投的夫妇。
美满的婚姻、幸福的⽣活使她成为⼀个娇媚、幸福的新娘。
从下⾯这⾸《减字⽊兰花》我们可以掀开其幸福⽣活的⼀⾓⾯纱:卖花担上,买得⼀枝春欲放。
李清照经典诗词范文
![李清照经典诗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8b1f1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d.png)
李清照经典诗词范文1.李清照经典诗词篇一《武陵春》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李清照经典诗词篇二《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李清照经典诗词篇三《念奴娇》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4.李清照经典诗词篇四《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5.李清照经典诗词篇五《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6.李清照经典诗词篇六《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7.李清照经典诗词篇七《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8.李清照经典诗词篇八《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雪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李清照经典诗词篇九《忆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苹花汀草。
李清照的作文(通用45篇)
![李清照的作文(通用4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a0727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5.png)
李清照的作文(通用45篇)李清照的作文篇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题记不曾,与你相遇,也许,你比我想象中的更为淡雅清馨;不曾,与你相遇,也许,你比我想象中的更为多愁善感,愁伤满地。
但,初遇你的诗词,我就确定——你无法不使我铭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儿时的我读到你的第一首诗,天真的以为你是一名男子。
一名女子麾下的文字如此雄浑、震撼人心是我始料未及的。
轻轻合上古书,思绪的弦音余音绕梁,闭上眼睛,让自己回到那个写满项羽壮志豪情的.乌江。
你提笔江畔,回首望国。
为项羽赞,赞其自刎乌江,不寄人篱下;因丈夫愤,愤其不能有担当,挺身救国;为自己悲,悲己不是男儿身,兵戎马革上战场……你的豪情壮志无法不使我铭记。
渐渐的,才发现,你也是一个闲情逸致十足,活泼可爱的女子。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早期的你,是如此的活泼可爱,与身边的婢女笑谈昨夜雨疏风骤,未消残酒就沉沉入睡时错过的雨打花落景观;你醉酒舟上,随流而泛,惊起白鹭一阵的随性活泼都无法不使我铭记。
比起早期你的活泼,过渡期的豪情,我更爱你那后期的多愁善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倚在窗边,缄默不语。
托手沉思,让自己回到青瓦、飞花的情愫。
此时的你,经过了生离死别、岁月的磨砺,不再一如既往那般活泼开朗,对世事多一丝怜悯,会由星点小雨、雁过而飞产生千丝万缕愁伤,这便是我最爱你的地方。
你,是怎样一个女子啊,竟能将那无形的愁绪幻化的如此真切,如此沁入人的骨髓,让每一颗遇到你的心,片片碎落。
“词苑千载,盛开一朵女儿花。
”流沙从你指尖缓缓逝去,掩盖着凋零的怨花。
曾几何时,花有亘古不变的璀璨?然而今日却是低落的殉葬,只有你清香依旧,仍是阆花仙葩。
一朵花,一粒沙,一首曲,一阕词,一个女子……你值得我铭记——李清照。
李清照的作文篇2一支支悠扬的曲调,一首首熟悉的战歌,一篇篇感人的乐章……历史书中的幅幅画面在脑海中浮现。
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在疆场上豪迈的关羽、曹操;不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不是有着真挚友谊的伯牙子期;而是婉约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200字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e237c4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3.png)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200字
李清照,号梅苑,字曼兰,宋代女词人、乐府诗人,婉约派的代表,也被称为“新宋词三大家”之一。
她的词抒发着充满深情、温柔、柔美的情怀,抒发人们内心深处温情的叫喊,滋润着许多人的心灵,抚慰了许多人的伤痛。
她的词,发出声声清调,就像袅袅炊烟拂过春江,落满绿荫;就如细雨绵绵,洒洒清凉。
李清照的词,是抒发一种渺小而又赋有无穷深情的状态。
她的《如梦令》一词,总是让人想到有一种清纯的美丽,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梦幻,有一种抚慰而又多情的情怀:“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一段
有如一首抒情的小品,每一个字词都拥有浓郁的情感,如绿色的柔荑,红色的细雨,都给人一种清婉柔美的感受。
李清照一生经历过诸多的悲欢离合,在痛苦的岁月里,她用自己的才思吟诵出了一串串深情的词篇,把自己内心深处的痛楚抒发出来。
《采桑子》里有一段“采桑子,采桑子,尽日斜阳采桑子,我辈何言与报答?”声调低沉,感情愁苦,反映出一种没有希望的失意之情。
李清照的词,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她用一抹细微的情意,在曲中尽情抒发,凝结出一串串思念和痛苦,让我们知道了人生的无奈和惆怅,知道了此生我们要追求的是温柔而又深情的生活,把它变成一种艺术,尽情凝聚自我的情感,这,就是李清照的词。
- 1 -。
感受·李清照诗词所带来的美学作文900字
![感受·李清照诗词所带来的美学作文9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7185dc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f.png)
感受·李清照诗词所带来的美学作文900字感受·李清照诗词所带来的美学作文900字感受·李清照诗词所带来的美学作文900字——手执一袭书卷,于午后缱绻的阳光下,纵意畅游在诗词的海洋。
品味淡淡墨香,于古人细腻的情怀中,感受诗词所带来的惬意与美好。
——序对于古人来说,咏诗题词不仅仅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更甚是一种独特而雅致的生活方式。
而对于我们来说,诗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将语言的韵律美感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或许正因如此,诗词所带给我们的不再只是文学知识,还被赋予以一种美的传递,于不同的境界中感受诗词不同的美学效果。
对于李清照的清丽婉约,我总是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这位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可谓是真真切切的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尝尽了生活的甜美与辛酸。
早期生活颇为优裕的她,当年那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小姑娘,仍然对世事懵懂,怀着一份天真无邪的单纯与娇羞的可爱。
年少时的她正如所有处于花季时期的少女一样,无忧无虑,毫不拘束的思想也在文学的世界里放任自如。
很多人都以为她是位感月吟风,悲悲切切的黛玉葬花式人物,其实不然,她的性格中所流露出的是一种率性而洒脱的不羁。
又正是这种性格造就了她少女时期独特的气质与才情——钟情山水,爱慕自然的她曾以欢快明朗的笔调写下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闲情逸致,也曾以多愁善感的笔调写下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爱花惜花。
不过好景不长,婚后不久李清照就与其丈夫分居两地,后来丈夫又病死在异乡。
境遇的困苦转变了她的写作风格,曾经的.美好不复存在,或是离情别绪,或是哀婉悲凉,亦或是凄美忧伤。
于重阳佳节留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叹息,于轻舟之上吟出“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无奈,于深深凉秋唱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哀怨。
独自一人,孑然一身,正如她所写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真实写照。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精选59篇)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精选5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853a8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3.png)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精选59篇)关于李清照的作文(精选5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李清照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清照的作文篇1李清照,历史上芳名远播的女词人。
你是那雨中的夜空,清爽圣洁而又有一丝淡淡的凄凉。
物是人非让你日晚倦梳头,至亲的失去,让你的愁只恐那双溪舴艋舟也载不动。
雨是神仙手中宝贵的圣水,用圣水洗过的夜空在人们眼中是无比圣洁的。
没有了一丝污染的夜空就像你——李清照一般。
在封建时代,你突破重重关卡,用手中的笔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向封建统治者大声宣告挑战。
用你柔弱的身体挑起了沉重的担子。
你用委婉的文字诠释着你的才华,表现了你对亲人的怀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你,李清照就像那雨中的夜空,清爽圣洁而又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忧愁,才华横溢是你钻石般闪亮的魅力。
夜空之所以美丽少不了那满天繁星的点缀。
那一颗颗闪亮的明星发出动人的光芒,吸引着人们。
而名人,也以其高贵的品质、心灵及美貌,成为人们心灵中最耀眼的星辰。
追忆名人事例,欣赏名人的魅力,似那点点繁星般动人。
李清照,你就是那地面上最闪亮的星星。
以你们的过人才气让自己发光,发亮,成为那夺人心魄的至美闪光点。
李清照的作文篇2悄然忧愁上心头,提笔文词赞不绝,国破家亡亲目睹,身世飘零与夫隔,叹不尽,愁无边,凄苦孤寂度晚年。
李清照,你的词穿越时空仍昭示光芒,轻轻拨动着人们的心弦,散发一缕清香,让人无穷品味……只想握起你的手,接近你的灵魂,感受你的内心。
曾经的你,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多愁善感,春心萌动,难以按捺。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想和你细品淡淡的茶香,倚楼听风雨,感知你的心情。
声声慢李清照文学短评400字
![声声慢李清照文学短评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26c7e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d.png)
声声慢李清照文学短评400字《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意境深远,婉约动人,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回味。
以400字进行文学短评,首先需要介绍词的主题、内容和情感,并对其艺术特点和深意进行分析和评价。
《声声慢》是李清照最为著名的词之一,以婉约、清丽的风格而闻名。
词以叙述恋人分离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恋人之间的离别和思念,抒发出作者对爱情的眷恋和无尽的思念。
在词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描绘了作者离别之时的无尽寂寞和凄凉。
而后面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则以“声声慢”的氛围渐次推进情节,增强了离别之情的沉重和无尽。
词的精彩之处在于运用了反复叠加的手法,使得词中的思念愈加浓烈。
词曲中“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句子,表达了分离之后的思念之情和痛苦,词曲曲中抒发的情感也愈加婉约。
整首词在情感层面极为饱满,文字简练,句句动人,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这首词的艺术特点在于其音乐性和意境的构建。
在音乐性方面,通过重复运用“此时”、“声声慢”等字眼,使得整篇词的节奏感强烈,增加了情感层次;在意境上,通过寥寥几句文字,词曲之间的转换,展现出离别之情的悲凉和思念的无尽,引发读者对爱情和生活的思考。
整个词篇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出李清照对情感的深沉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声声慢》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其美丽的词曲和婉约动人的意境,使得这首词成为了古代女词人的代表之作,也成为了受到广泛欢迎和赞誉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声声慢》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与感慨。
李清照的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将爱情、生活的短暂和无尽的思念凝聚于简短的文字之中,令人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这首词是李清照不朽的艺术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写李清照高考满分作文命题作文800字
![写李清照高考满分作文命题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477a42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c.png)
写李清照高考满分作文命题作文800字写李清照高考满分作文命题作文800字李清照,宋代杰出女词人,济南人,自号易安居士。
她写的诗词对我们影响都很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以李清照为高考满分作文,给大家参考。
写李清照高考满分作文篇1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我已心的维度仰视李清照清丽瘦削的背影,倾听她渐行渐远的跫音,俯身捧起历史长河沉淀的瑰宝,已此纪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纪念那远逝的曼妙红颜。
我追寻易安的足迹,追寻那个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的身影,追寻那个才情国人,婉约清丽的闺阁女子的倩影,追寻那个终日凝、柔肠愁结的思妇的背影,追寻那个颠沛流离,晚境凄凉的落泊红颜。
我走进那个书香飘溢的庭院,探头窥见正直豆蔻年华的易安.她来了。
踩着小碎步,拈着香汗巾,顾盼生姿,眉宇间自有一种风采.她看见院中伫立着一位陌生人,不禁心慌,未语脸先红,急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宅门拐角外的背影,目送这位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我头望天高云淡处,雁过无痕。
我流连在露浓花瘦的塘边,看尽塘中的绿肥红瘦,看见一位婉约清丽的妙龄女子泛舟湖上,误入藕花深处,浆声冷冷,“惊起一滩鸥鹭”,是易安。
此时的她双颊微红,高唱“兴尽晚回舟”,双浆轻摇,向莲花更深处漫溯.我站在她身后,目送这位沉醉不知归路,薄汗轻衣透的女子.我远眺,藕荷人连天,江月满星辉。
我伫立在烟波浩淼的江边,望江楼上,那个终日凝、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
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欲语还休。
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如今分担?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纵有横世才情,身为女子,易安却更家希望与丈夫朝夕相对,比翼双飞,无奈不如意事太多太繁,红颜渐老的易安多少次独坐幽寂冷清的院落,看尽西风卷帘的无情,失落在人比黄花瘦的'伤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
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满地黄花堆积的深院中,目送这位千古丽人.。
写李清照的作文
![写李清照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405a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3.png)
写李清照的作文李清照,北宋女词人,以清丽脱俗的词风和坎坷不平的一生而著称于世。
她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词圣”。
李清照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婉约柔媚、情感真挚而著称,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世故的体验,展现了她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慨。
在她的词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爱情、家国、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李清照的词作大多以爱情、离别、人生沧桑为题材,其中最为著名的词作之一便是《如梦令》。
这首词以“昨夜雨疏风骤”为开头,描绘了一场春雨过后的清新景象,而后以“浓着眉”、“瘦着腰”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心上人的深情眷恋。
整首词以如梦般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无尽思念和对离别的悲伤,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除了爱情,李清照的词作中还充满了对人生沧桑的感慨。
她的《声声慢》一词,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开头,表现了词人对人生变迁的感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她以简练、凝重的语言,将对人生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触动。
李清照的词作不仅在意境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她的词作以其清新脱俗、婉约柔媚的风格,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词作中的瑰宝。
总的来说,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女词人的代表,以其清丽脱俗的词风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她的词作以其清新脱俗、婉约柔媚的风格,展现了对爱情、家国、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慨,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她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一剪梅 李清照 作文
![一剪梅 李清照 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23936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9.png)
一剪梅李清照作文篇一《走进〈一剪梅〉中的李清照》李清照的《一剪梅》就像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每次读来都感觉像是走进了她的小世界。
“红藕香残玉簟秋”,单是这一句,就仿佛让我看到了李清照住的那个小院儿。
院子里有个小池塘,里面的荷花在盛开之后也开始渐渐凋零,荷叶的边缘都有点枯黄卷曲了,可那藕香还淡淡地飘着,混合着一丝秋天的凉意。
李清照坐在屋子里的竹席上,那竹席虽说凉快,可到了秋天就透着丝丝寒意。
我想到上次去乡下姥姥家的场景,姥姥家也有个小竹席,夏天的时候躺在上面可舒服了,凉凉的还带着竹子的清香。
等入了秋没几天,再躺上去就觉得寒气有点往骨头缝里钻。
李清照那时候肯定也是这种感觉,这凉席子和这残败的藕香一搭配,秋天就这么明显地闯到她的跟前了。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我想象着她解开绸缎的衣裳,慢悠悠地登上小船。
那小船大概是那种窄窄的,晃晃悠悠的,就像小时候在公园里划的那种小船。
李清照坐在小船里,看着周围缓缓流动的水,思绪估计也像那水一样转个不停。
她也许会看到一些水草在水里摇曳着,像绿色的丝带。
也许还会听到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捣衣声,那是不知情的妇女在忙碌地洗衣服,而她却在这兰舟上,满心的愁绪。
这画面就像我有一次在古镇游玩的时候,看到一个大妈在河边洗衣服,旁边有小船缓缓划过。
船里的游客好奇地看着岸上的一切,而岸上的我却觉得游客们好像一个个有着无限心事的过客。
从这《一剪梅》里,能感觉出李清照满肚子的话想说。
她有着细腻的心思,这藕香、凉席、小船都是她情感的衬托。
她的孤独、她的思念就这么渗透在这些平常却又精心描写的事物里,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那些读者也牵进她的情绪里头。
篇二《跟着〈一剪梅〉探李清照的心》李清照的《一剪梅》总是给我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好像是在跟她一起经历着一些事儿。
记得看到“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时候,就想到以前自己等信的场景。
李清照啊,她每天都巴巴地看着天上的云,就盼着从那云层里能飞出个大雁带来丈夫的书信。
李清照知否
![李清照知否](https://img.taocdn.com/s3/m/d824534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4.png)
李清照知否范文一: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女词人李清照以及她的词作《知否》。
李清照是宋朝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题材广泛、情感真挚,常常被人们传颂。
而《知否》这首词,更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的开头两句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了作者行走于洛阳城的情景,以及她内心那种烦闷的感受,可以说是非常传神。
紧接着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则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两句话相互呼应,情感深刻,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整篇词中,作者描述了她身在异地,心系故乡的心情。
她记得春笋冒出地面、夏日里的清凉、秋天里的丰收,也感受到了离乡别井的孤寂。
但是即便如此,她依然在为爱情而激动,为诗词而感动。
这首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李清照与她的作品。
她的感情细腻、笔力雄浑,被誉为艺术史上的宝贵财富。
范文二: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由李清照所作的词《知否》。
这是一首秀丽脱俗的佳作,情感真挚,让人不禁为之心驰神往。
《知否》这首词,细致描绘了洛阳城的雨中情景,以及作者内心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向往之情。
在诗词里,作者以突出的形象语言塑造了她的内心世界。
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乡愁的怀念,同时又表达了她为爱情所激动的情感。
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引人入胜的内心世界。
作者通过描绘洛阳城的细节,塑造出了一种真实的生活场景。
同时,她将情感和情感表达相结合,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她的内心感受。
在这一点上,李清照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才华。
总之,《知否》这首词是一首非常出彩的作品。
在描述洛阳城的情景时,李清照选用了非常精致的描写方式,将画面滴水不漏地呈现出来。
在表达内心世界时,她更是通过周密细致的笔触,将情感和文学表达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要点分析:以上两篇范文主要介绍了李清照的词作《知否》。
他们的写作重点都是要通过艺术性的语言将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与主题呈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的意境范文李清照的一生的经历跌宕起伏,在艺术上她要求精铸历练,格调要高雅,典重。
把一生的经历付诸在词作上,她的人生晚年,与词作为伴,留予世人词作不是很多,但价值不浅。
(一)意境之意象与情趣的契合意境就是文学作品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写展现出来的意象与情趣的契合,意境是诗词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为此李清照在探讨词意境的特殊性质时,根据《论词》中对词提出的审美要求:“词作品有完整的,浑然的意象的结构,给人以整体完美的审美感受。
须用得贴切自然。
还说词的风格不纤巧,要沉着、典雅。
”所以李清照在词的创作上实践了她的主张,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首《声声慢》真是写尽了李清照内心的痛苦,抒发了词人饱经忧患、家破人亡之后的悲痛情感。
开头三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晚年冷清,孤寂的生活状态,给全文定下了一个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就意象来说词人把这种心境置于“乍暖还寒”的深秋时节,尤显无比凄苦的情感。
雁过使人“伤心”,亦渲染出悲秋之意。
“晚风”进一步抒写“冷清”等意象。
只好用酒来排遣身心的寒意望向天空,看到雁往南飞,想到自己也是背井离乡的来到南方,原来和它们也算是“旧时相识”。
勾起自己沦落江南的愁思别绪中来。
即抒写出了此时此刻的场景,又刻画了心理的素状,使词的意象与情趣契合在一起。
“黄花”本是秋天最美的花,但此时已凋残不堪,其“憔悴损”的形象显然亦是晚年词人的写照。
借物比喻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
这么多个意象烘托词人这满腔的空虚寂寞之情无处寄托。
“梧桐”、“细雨”本是秋天的意象,而缀以“点点滴滴”则涂抹上更悲凉的感情色彩。
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词人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达到了意境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李清照作品写出了词的意境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写出了每一个意象都是有生命,都离不开外界事物对它的熏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李清照词的意境的创造,以强烈的真挚感情,就自然的生命力量,创造了浑然一体的意境。
而意向和情趣的契合的手法就是李清照所独有的特点,也是她卓越艺术成就、天才艺术创造力集中的体现。
她用她所经历的人生起伏来感受情绪的产生,结合所发生的境界,在情绪与境界之间,用情绪与境界在她那浑然天成的笔触间不断的熔化和洗练,由依稀隐约而化为明朗确定,使作品的升华到一种隽永的艺术境界。
李清照词之所以那么脍炙人口,是由于她善于体察捕捉外界景物特征及变化,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注入外界景物,使其词作品成为情景交织,下面我们就李清照词意境的情景交融作下讨论。
(二)意境之情景交融李清照善于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从极微细处状物传情。
首先,李清照感情真实,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她无论是写欢快,写愁苦,都是寄情于景来表述内心感情,通过情景交织的画面,让人思而得之。
其次,情和景名义上是两个事物,而实则不可分离。
对作词能起到出神入化的效果,词中的情和景融诙谐浃,妙合无垠。
巧于作词的人则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李清照的作品里就善于运用情景并茂的手法,写出了这首《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此词作于赵明诚卒后,借咏梅而悼念夫婿,即借咏“梅花”的意象,以衬托其“肠断”的悲痛之情。
全词以景衬情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作者将景物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出一种凄苦哀怨的真切感情,最后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词的上下皆先写“情怀”再辅以“梅”的意象,以进一步渲染其“情怀”之悲凉。
上片写晨起觉室内环境凄冷,心绪“无佳”,悼夫之情如潮水般涌来,日高方起,身体庸懒散,心情孤寂。
且“寒”字,更加渲染词人当时那种无人倾诉的凄苦的情思。
然后借笛曲《梅花三弄》,幻想梅花正时时节,忽然间“梅心”被“惊破”,所有的美好在刹那间消失的殆尽全无。
这些意象,又一次渲染了凄怨与残破的情景,皆使词人的情思更加“无佳”!下片写室外环境凄冷,细雨潇潇,如词人的心境,屋内伊人泪下千行,屋外细雨潇潇,以雨衬泪,使整个场景,愈演愈深刻。
“吹箫人去玉楼空”想到人去楼空,无人同倚栏,怎能不“肠断”而“下千行泪”?收束又借以梅花之典故,以梅花已无人可寄,再写丧夫孤单的悲哀。
咏梅悼亡,浑然一体,以俗写雅,独树一帜。
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她视情与意是最为核心的概念,景围绕情这个核心来揭示,由此而生发出系统的意境论。
情景交融强调了情与景之间的统一性与不可分割性,达到了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融会贯通来表现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而给人以无穷余味。
这种主客观融合达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文字上则亦雅亦俗,亦浓亦淡,精巧与朴素相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反映了她的词作品意镜之超迈非凡。
结语“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倡词应该主情致,协音律,善铺叙,重浑成,尚故实,旨在保持词体婉约的传统风格,固守词特有的疆域,与诗划清界限,虽不无偏颇之处,但自有其价值”李清照自己的创作与其理论基本相符,能在自己的词作中反映自己的人生追求和自由情操,使词作富有高雅脱俗,富有个性。
在借助意象与情趣的结合手法隐蕴其作品之中。
并借助外物来抒发内心的凄厉哀怨之情。
李清照的词多为寓情于景,同样具含蓄蕴藉之致。
她的婉约词的结构婉转缜密,情思曲折真切,读来不单调乏味,富有情致。
这才是真正地达到意象与情趣的契合,这才是千年词史中最精彩的痕迹。
家世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秉承家学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
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
《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
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
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
因此,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琴瑟和弦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
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
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
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
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
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
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
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
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
为此,“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可惜好景不长,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
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
其时被列党籍者17人,李格非名在第五,被罢提点京东路刑狱之职。
九月,徽宗亲书元祐党人名单,刻石端礼门,共120人,李格非名列第二十六。
而在同一年,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六月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
为救父之危难,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
对此,张尝谓:“(文叔女上诗赵挺之)救其父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
”(《洛阳名园记》序) 晁公武亦云:“(格非女)有才藻名,其舅正夫(挺之字) 相徽宗朝,李氏尝献诗云:‘炙手可热心可寒’。
”(《郡斋读书志》)惜均未奏效。
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明水。
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党人”的罪名竟株连到李清照身上。
崇宁二年(1103年)九月庚寅诏禁元祐党人子弟居京;辛巳,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
”(《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崇宁三年(1104年),“夏,四月,甲辰朔,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自到阙下”(《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八) 。
据此,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原本恩爱的夫妻,不仅面临被拆散的危险,而且偌大的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政治风云变幻,世事翻覆莫测。
崇宁四年(1105年)暮春,赵挺之始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六月,“(因)与(蔡)京争权,屡陈其奸恶,且请去位避之”,遂引疾乞罢右仆射(《宋史?赵挺之传》)。
仅仅过了半年多,崇宁五年(1106年)二月,蔡京罢相,赵挺之复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