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
消费群体与消费心理

1 2 3
青少年市场
推广时尚、潮流、个性化的产品,利用社交媒体 和明星代言,举办互动活动,提高品牌认知度。
中年市场
强调产品实用性、品质和性价比,采用传统广告 渠道和线上营销结合,举办促销活动,刺激购买 欲望。
老年市场
注重产品舒适度、易用性和安全性,通过电视、 广播和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提供贴心服务 和售后保障。
文化价值观影响消费者对商品和服 务的评价,决定其消费取向。
参照群体
消费者所属的参照群体对其价值观 、消费观产生深远影响,塑造消费 心理。
个人心理因素
动机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 交需求等,驱动其消费行为。
感知
消费者对商品属性、功能、价值的感知影响其购 买决策和消费心理。
学习
消费者通过经验、信息搜索和观察学习形成对商 品的认知,影响其消费心理。
按性别划分
女性消费群体
注重产品的外观、品质和品牌, 对化妆品、服装、首饰等品类有 较大需求,易受社交媒体和明星 代言影响。
男性消费群体
注重产品的性能、技术和实用性 ,对电子产品、汽车、体育用品 等品类有较大需求,易受广告和 专家推荐影响。
按地域划分
城市消费群体
注重产品的品质、品牌和时尚性,对高端产品和服务有较大需求,易受国际潮 流和流行文化影响。
农村消费群体
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对日常生活用品和农资产品有较大需求,易受传 统习俗和口碑传播影响。
03
消费心理基本概念
认知过程
感知
消费者对商品的外观、 质量、性能等方面的直
观感受。
注意
消费者对商品的关注度 和选择性,受个人兴趣
、需求等因素影响。
第九章 群体与消费心理

第九章群体与消费心理第一节相关群体与消费心理一、相关群体的概念及种类相关群体,也称参照群体,是指对消费者的思想、态度、信念形成具有一定影响的社会关系。
它既可能是一个团体组织,也可能是一个行政部门,还可能是某几个人,如电视演员、运动员等。
从广义上讲,邻里、朋友、学校、机关、政党等,都属于相关群体的范畴。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习惯、爱好以至思想和行为准则,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活动中,受外界影响逐渐形成的,在各种外界影响中相关群体对消费者行为与心理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群体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正式的组织形式,也可以是观念、行为上的联合体,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考察,可以对相关群体作如下具有理论意义的分类。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一般指有固定组织形式、有群体特定目标、有经常性群体活动或其成员活动的群体。
如机关、学校、工厂商店等都属正式群体的范围。
正式群体有一定的规范,作为其成员在行为上应遵守一定的准则,这些规范和准则,有些作为某种制度、纪律,成为群体对成员的组织约束手段;有些则是属于观念、情感、情趣等方面的行为心理规范,它同样对群体成员有极强的心理约束力。
表现在消费生活中的正式群体行为多屑于后者,它对消费者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且这种影响对其成员是长期的、相对稳定的。
如在购买行为中,文艺群体成员对服装商品的款式和色泽及服饰的社会效果较为重视,而科技群体成员对商品的使用性能、质量等更为注意。
非正式群体,指结构比较松散,一般是为完成某种任务或参加者志趣相同而临时组成的群体。
如参观团、旅游团、考察团等都属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不会对其成员产生长期的稳定的影响,这是由其松散结构所决定的,但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考察,非正式群体会对其成员原有观念有加强或减弱的影响,特别是在一定环境中对其成员有突发式影响,而后可能形成较为固定的观念。
如某人并不爱好旅游活动,但在一次并不十分情愿的旅游活动中由于环境、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突然引发出对旅游活动的巨大兴趣,从此成为这一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与倡导者。
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

二、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心理
营销启示:这时的儿童仅是商品和服务的使 这时的儿童仅是商品和服务的使 用者,而很少成为直接购买者。 用者,而很少成为直接购买者。处于幼儿 学前期的儿童, 期、学前期的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购买 意识,并对父母的购买决策发生影响。 意识,并对父母的购买决策发生影响。 根据对各类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了解和 把握,采取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 把握,采取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以便有 效地刺激其购买动机,培养、 效地刺激其购买动机,培养、激发和其消 费欲望,从而大力开发这一具有极大潜力 费欲望, 的消费市场。 的消费市场。
三、不同性别群体的消费心理
• 现场促销推广活动要关注女性消费者的情绪变化。 现场促销推广活动要关注女性消费者的情绪变化。 营业员用语要规范,有礼貌, 营业员用语要规范,有礼貌,讲究语言表达的艺 术性,尊重女性消费者的自尊心, 术性,尊重女性消费者的自尊心,赞美女性消费 者的选择,以博得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感。 者的选择,以博得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感。切忌对 消费者已购商品的选择、 消费者已购商品的选择、评价下简单或生硬的断 更不能抢白、顶撞。 语,更不能抢白、顶撞。现场促销面向女性消费 者的折扣商品,要注意说明理由, 者的折扣商品,要注意说明理由,允许消费者挑 实践表明, 选。实践表明,喧闹的促销现场有时反而会使女 性消费者"敬而远之 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敬而远之", 性消费者 敬而远之 ,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心理
(一)中低收入消费者 中低收入消费者对服装的价格敏感, 中低收入消费者对服装的价格敏感,购 买服装时主要考虑经入耐磨、 买服装时主要考虑经入耐磨、使用的持久 性及价格低廉,即服装给他带来的生理、 性及价格低廉,即服装给他带来的生理、 安全需求是最重要的,而对服装的美感、 安全需求是最重要的,而对服装的美感、 时尚性、 时尚性、是否得到周围人群的认可以及是 否充分表现自身的个性特点不太注重。 否充分表现自身的个性特点不太注重。
消费者群体心理与消费者行为培训资料

消费者群体心理与消费者行为培训资料一、消费者群体心理的理解消费者群体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受到群体特征、心理需求、社会影响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消费者群体心理对于正确把握市场需求、制定有效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消费者群体心理的因素1.群体特征:消费者群体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工作和家庭状况等因素会对其消费心理产生影响。
2.心理需求:消费者有物质和非物质的心理需求,例如获得满足感、个人认同、社交需求等,这些需求会驱使他们进行消费。
3.社会影响:家庭、朋友、社会媒体等外部环境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他们会受到他人的观点、意见和推荐的影响。
4.个体差异: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价值观和消费习惯,这些个体差异会导致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做出不同的决策。
三、消费者行为的理解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处理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动机。
了解消费者行为可以帮助企业预测趋势、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四、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包括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和消费心理特点,如价值观、人格特征、态度和动机等。
2.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朋友、文化和社会类别等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
3.市场因素:包括产品特性、价格、品牌形象、竞争格局等因素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
4.心理因素:包括知觉、学习、记忆、情感和决策过程等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
五、培训消费者群体心理和行为的重要性1.提升市场分析能力:了解消费者群体心理和行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市场分析,掌握消费者需求和行为趋势。
2.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基于对消费者群体心理和行为的了解,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
3.增强品牌忠诚度:通过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预期,可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促进品牌口碑和持续消费。
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分析

2.犹豫购买的顾客 顾客有购买欲望或某方面的商品,单位确定具体购 买目标。进店脚步缓慢,目光比较集中,观看商品 既表现出有兴趣,而又有所思。 导购方法:尽量让顾客了解商品,认真介绍。站在 顾客角度帮助挑选,促进顾客试穿。
3.争取购买的顾客 这类顾客多为有目的购买,理性强;着重考虑商品的实用 性能、质量;价格方面行之有效即可;购买速度快。 导购接待方法:抓重点介绍商品动作干净利落,尽量节省顾客 时间。
沉默型(不表示意见的顾客)
• 典型特征: • 此类顾客对自己喜爱或者疑问的服装不做任何表示意见。 不与导购交流 • 行动: • 沉默、安静的寻找目标货品,对导购的询问不回应 • 应对技巧 • A从顾客的表情、眼神、肢体语言或少许的言谈中体会其 心理需求。 • B如把握不准可提一些诱导性问题,试着让其回答,但要 避免一些专业技术性的问题令其不能回答而更加沉默或离 开,通过顾客的回答在选出合适的服装,亲切、平和地应 对
4.冲动购买的顾客 受商品氛围影响较多数人购买会引起她们的购买冲动,挑选仔 细,比较重视商品的外观和颜色、式样和价格。 导购接待方法:介绍商品时要耐心,展示商品要突出“新、美” 的特征,顾客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她们的购买冲动,促进 连带销售,不要太快结束销售过程。
5.无目的的顾客 无购买目的。进店后目光不集中,常常结伴而来,边说边看, 对商品品头论足。 导购接待方法:表示欢迎,对顾客提出的问题给予热情、耐心 的回答,使顾客产生良好印象,树立品牌声誉。
消费心理学教案(有案例)

消费心理学教案(有案例)一、教案概述1. 目的:让学生了解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2. 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3. 课时:每章2课时,共10课时4.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5. 教学工具:PPT、案例材料、调查问卷等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消费心理学的定义2.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案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第二章:消费者行为模型1. 消费者行为概述2.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3. 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式案例:某电商平台营销策略分析第三章:消费者心理特征1. 消费者认知心理2. 消费者情绪心理3. 消费者态度形成与改变案例:某品牌广告营销策略分析第四章:消费者动机与需求1. 消费者动机的概念与类型2. 消费者需求的含义与特点3. 消费者动机与需求的关系案例:某汽车品牌产品定位策略分析第五章:消费者权益保护1. 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3. 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与启示案例:某知名企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举措分析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授:讲解章节知识点,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消费者和销售员,进行角色扮演,提高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其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评价其知识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思路、观点阐述等方面的表现。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消费心理学的试题,测试学生总体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消费心理学相关教材2. 案例材料:收集与消费心理学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分析55页PPT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பைடு நூலகம்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消费者群体和消费心理

第一节 少年儿童用品市场消费心理
少年儿童消费者群体是由0岁~16岁的消费 者组成的群体。
特点:人数多,我国这部分消费者在人口总 数中占有较大比例,占20%以上,是一支庞 大的消费大军;没有收入、没有自主购买行 为,消费行为受家长支配,但对家长有较大 地影响。
根据年龄特征分为儿童消费者群体(0岁 ~11岁)和少年消费者群体(12岁~16岁)。
(2)消费的炫耀性。“80后”明显属于自我表现的需 要和追求新奇的需要这两类消费者。“80后”对新生事 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随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 看重产品的夸耀性、符号性,许多产品本身的核心功能 反而成了次要因素。他们喜欢个性化、独一无二的产品。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异,成为他们选择商品的 标准。产品的外观特性与广告魅力使得“80后”完成新 产品与服务选择,外观取向构成他们消费的基本特点。 根据一项对“80后”和他们的父母“买东西时最看重的 因素”的调查,孩子们更看重款式(占49.1%),父母 们更看重质量(57.9%)。对款式的强烈要求,正表明 了“80后”消费的炫耀性特征。这种炫耀性不在于与富 豪们的财富对比,而在于对自己品味的展示,在于对自 己不甘落后于时尚潮流的追求能力。
0~3岁的儿童消费主要表现为生理 需,完全取决于他人帮助才能完成。此 次企业对商品的设计、价格的制定完全 从父母的消费心理出发。
(二)学前期儿童消费者的心理特征
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是生理性需要,随着年龄的 增长、外界环境的刺激,对环境影响的反应日益加强。 多以依赖型为主。
1. 消费中学会了比较 2. 模仿性消费特点突出 3. 消费情绪不稳定
消费者群体形成影响因素
消费者群体的形成是消费者的内在因素(个人因素) 和外部因素(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九章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

接触频繁程度:首要群体与次要群体 接触时间长短:长期群体与临时群体
3、吸引力:正面参照群体与反面参照群体 4、隶属关系与吸引力的结合
回避性参照群体(反面、非隶属) 否认性参照群体(反面、隶属) 接触性参照群体(正面、隶属) 渴望性对照群体(正面、非隶属)
惰化、风险转移。
第九章消费者群体与消费 心理
(二)消费者群体规范与消费行为 1、不成文规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成文规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九章消费者群体与消费 心理
四、参照群体对消费行为影响的心理机制
(一)参照群体影响的方式 1、信息性影响 2、规范性影响 3、价值表达的影响
第九章消费者群体与消费 心理
1、每个家庭中的孩子数目越来越少; 2、离婚率有所上升; 3、单身的状况越来越多见。
第九章消费者群体与消费 心理
第三节 社会阶层与消费心理
一、社会阶层的特点
社会阶层是指某一社会中根据社会地位或受尊重
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社会等级。
1、等级分布 2、多维性
3、约束性
4、同质性
5、动态性
6、相对稳定性
第九章消费者群体与消费 心理
第九章消费者群体与消费 心理
三、消费者群体规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消费者群体规范的形成 在群体规范的形成过程中,模仿、暗示、遵从等
心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暗示:一种间接而含蓄的影响他们的方式; 模仿:指再现他人行为的做法; 遵从:指为了回应实际存在的或想象中的的群体
压力而改变信念或行动。 遵从现象对个体的影响表现为:去个性化、社会
• 外在因素一般会通过内在因素对消费者施加影响。
第九章消费者群体与消费 心理
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

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引言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成为了企业研究和营销的重要方向。
消费者群体是指具备一定购买力并参与市场交易的人群,而消费心理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
了解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的特点对企业进行市场定位、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的一些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一、消费者群体特点消费者群体的特点是指在人口群体中能够进行有组织或无组织消费行为的人群所具备的普遍特征。
消费者群体的特点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年龄和性别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在消费行为上往往存在差异。
例如,年轻人更倾向于购买时尚、新潮的产品,而老年人则更注重实用性和品质。
在性别方面,女性消费者更注重商品的外观和品牌形象,而男性消费者则更注重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2. 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愿意购买品牌产品和高端商品,而收入较低的人则更注重价格和性价比。
3. 地域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人在消费行为上也存在差异。
例如,北方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面食,而南方消费者则更倾向于购买米面类产品。
同时,地域和文化背景对于商品的设计、包装和宣传也有一定的影响。
4. 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例如,户外运动爱好者更倾向于购买户外装备和体育用品,而文艺青年则更注重购买艺术品和文化产品。
二、消费心理特点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
消费心理特点的了解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识别消费者需求、满足消费者期望,从而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
消费心理的特点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感知和认知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通过感知和认知来获取信息,并对不同的选项进行评估和比较。
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产品特性和价格的感知和认知有所不同,这也是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
消费心理学之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PPT 45页)

我国家庭结构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三口之家”的家庭模式十分普遍; 二是具有现代社会特色的丁克家庭、单亲家庭、单身家庭等所
占的比例在逐步提高。
5.2家庭与消费心理
消 5.2.1家庭结构和家庭消费的基本特征
费
2.家庭消费的基本特征
心
理
学
(1)广泛性 (2)阶段性 (3)稳定性 (4)传承性
学
交往过程中,在相互作 用与相互依存的基础上
而形成的集合体。
(1)群体成员要以一定的纽带联系起来。 (2)群体成员之间有共同目标和持续的相互交往。 (3)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用以调 节和监督。
5.1消费者群体心理概述
消 5.1.1消费者群体的概念和类型
费
2.消费者群体的形成和类型
心
(1)消费者群体的形成
5.2家庭与消费心理
消 5.2.2 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心理
费
1.单身阶段
心
理
对其消费支出具有高度的自主性,
消费心理多以自我为中心
学
2.新婚阶段
一般家庭组建之初会有大规模的突击性消费
5.2家庭与消费心理
消 5.2.2 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心理
费
3.少子女阶段
心
理
家庭消费多是以子女的一般生活 4.多子女阶段
消费心理学之消费者群体与消 费心理(PPT 45页)
5.1消费者群体心理概述
目录
5.2家庭与消费心理
5.3社会阶层与消费心理
5.4不同年龄、性别消费者群体 的消费心理
消
费 知识要点
心
❖消费者群体的形成原理;群体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家庭生命周期对
消费心理的影响;家庭购买决策类型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社会阶层对消
消费群体与消费心理ppt课件

1.从众
• 一直问下去,直到那位起先最不赞成的人 被问到。这样,鉴于第一个人的榜样作用 ,以及群体对最后一个人产生的压力,推 销员使群体中的全部或大部分人公开对该 设计做出了正面的评价。
2模仿
3流行
4暗示
• 五 文化对消费群体的影响 • 1.文化的含义 • 2.不同文化与消费心理 • (1)民族亚文化。 • (2)种族亚文化。 • (3)地域亚文化。 • (4)宗教亚文化。 • (5)职业亚文化。
我们如何将此运用到推销中?
1.从众
• 推销中的阿什齐模式
• 把一些小企业的老板带到一个地方参加销 售展示。当每种设计被展现时,作演示的 推销员迅速浏览群体中每个人的表情,以 便发现最赞赏该设计的那个人(如他不断 点头)。然后,询问点头者的意见。推销 员请他详尽地发表评论意见,同时观察其 他人的神情,以发现更多的支持者,并询 问下一个最为赞同者的意见。
5.2 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分析 一、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
(一)少年儿童的消费心理特征
1 从纯生理性消费向社会性消费过渡
2 从模仿性消费向个性消费过渡
3 消费情绪从不稳定发展到比较稳定
(二)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营销策略
1 采用针对性的营销组合策略
2 改善商品的外观形象
3 提高商品品牌识记程度
• 2、家庭消费决策 • (1)家庭消费决策的含义。 • 家庭成员的五种角色:提议者 、影响者 、
决策者 、购买者 、使用者
5.2 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分析
2、家庭消费决策 (2)家庭消费决策类型
丈夫主导型 妻子主导型 相互依赖型
各自做主型 子女主导型
根据消费品在家庭中的购买决策重心不同 ,可将其分为三类:
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PPT共47页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来自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消费心理学--四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

同步实训
• 儿童消费心理
背景资料: 电视台曾经播放儿童电视连续剧《宇宙英雄奥特曼》, 并在放映过程中插播恐龙和机器人玩具的广告,一时间这些 塑料恐龙和机器人小玩具成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玩具。曾经 播放的《还珠格格》和《灌篮高手》等电视剧,在学龄晚期 的孩子们中收视率非常高,剧中男、女主角的服饰、球鞋、 发型甚至剧中主题歌的录音磁带和CD唱片等,都成为他们 的抢手货。 问题:
问题:请问这是为什么? • 分析提示:
除产品的安全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忽略了消费决策者的作用。因 为使用玩具的是儿童,但做出购买决策的是家长。当然它的赠品本身就有安 全隐患问题。
同步实训
• 家庭购买决策过程和决策行为调查 • [实训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家庭购买决策过程和决策行为的能力。
• [实训内容]
• 【思考】
结合本案例,你认为00后消费特征是什么?
消费者群体心理概述
消费者群体的概念和类型
-群体的概念和特征 -消费者群体的形成和类型 -群体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决定群体影响力的因素
家庭与消费心理
-家庭结构和家庭消费的基本特征 -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心理 -家庭购买决策与消费心理
社会阶层与消费心理
1.知道要点
2.能力目标
消费者群体心理概述 家庭与消费心理
目录
社会阶层与消费心理 不同年龄、性别消费者群体 的消费心理
案例导入
• “90后”消费特征
• 消费的冲动性。独生子女的优势+市场经济的影响+商业 • 媒体的宣传,使得“90后”的消费欲望远远大于他们的消费能力。 “90后”在良好收入预期的前提下以及并不沉重的经济压力下敢于透支未 来,在花样繁多的产品刺激下更易于冲动消费。他们的消费准则并不一定有 明确目的和实用意义,而更基于主观的爱好。他们更重视情感的满足,即消 费行为带来的便利、舒适和品牌效应形成的虚荣心理,产品的功能价值倒在 其次。他们更侧重于“感官型消费”:吃要美味,即使没有营养;穿要名牌 ,即使衣不遮体;玩要高档,即使充满危险。名牌不等于首选,便宜也不会 动心,贵贱全没概念,他们买单的唯一标准就是“喜欢”。在他们眼里,所 有名牌只有两种:“我喜欢的”和“我不喜欢的”,需要+喜欢成为他们最主 要的消费冲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消费者群体的内部沟通
一、口头传播 二、意见领袖
非传统的家庭生命周期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以及对婚姻本身看 法的改变,现代家庭结构出下了以下趋势: 1、每个家庭中的孩子数目越来越少; 2、离婚率有所上升; 3、单身的状况越来越多见。
第三节 社会阶层与消费心理
一、社会阶层的特点
社会阶层是指某一社会中根据社会地位或受尊重 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社会等级。 1、等级分布 2、多维性 3、约束性 4、同质性 5、动态性 6、相对稳定性
(二)消费者群体规范与消费行为 1、不成文规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成文规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四、参照群体对消费行为影响的心理机制
(一)参照群体影响的方式 1、信息性影响 2、规范性影响 3、价值表达的影响
(二)参照群体影响的因素 1、参照群体的特征
如权威性、合法性、强制性、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2、消费者的个性特征
2、购买商品挑剔,选择性强
由于女性消费品品种繁多,弹性较大,加之女性特有的细 腻、认真,因而她们对商品的选择挑剔程度较之男性高。另外, 女性通常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感染能力和传播能力,善于通 过说服、劝告、传话等方式对周围其他消费者发生影响。
3、注重商品的外观和感性特征
而女性消费者购买的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如服装、鞋帽 等,因而对其外观形象、感性特征等较重视,往往在某种情绪 或情感的驱动下产生购买欲望。这里导致情绪或情感萌生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
(二)女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点 据网上调查显示:女性在家庭消费中有完全支配 权51.6%,和家人协商44.5% 1、女性消费者数量庞大,是购买行为的主体。
我国女性消费者占全国人口的48.7%,其中在消费过程中有 较大影响的是20岁—54岁的女性,约占人口总数的21%。她们不 仅为自己购买所需商品,而且由于在家庭中承担了女儿、妻子、 母亲、主妇等多种角色,因而也是大多数儿童用品、男性用品、 老人用品、家庭用品的主要购买者。
1、老年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特征 -心理惯性强,对商品、品牌的忠实度高 -注重实际,追求方便实用 -需求结构呈现老龄化特征 -部分老年消费者抱有补偿性消费动机
2、老年消费市场的营销策略 -关注老年市场的补偿性消费动机; -为老年消费群体设计专门的营销方案; -帮助老年顾客增强消费信心; -注意把握老年人的心理。
第四节 不同年龄与性别消费者群体的 消费心理与行为
一、不同年龄消费者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
(一)少年儿童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 1、儿童期的消费心理特征 -从本能需要发展为有自主意识的需要; -从模仿型需要向个性消费发展; -消费情绪由不稳定发展到比较稳定。
2、少年期的消费心理特征 -消费心理有成人感;有成熟感、独立性强。表 现出不愿受父母束缚、要求自主独立地购买所喜欢 的商品。 -判断力增强;对商品的分析、判断、评价能 力逐渐增加,购买的倾向性开始确定、购买行为趋 于稳定。 -消费的影响因素增多。从受家庭的影响转向 受社会的影响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同学、 朋友、书籍、大众媒体、明星等。
4、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具体利益
由于女性消费者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家务劳动的经验,使 她们对商品的关注角度与男性大不相同。表现为对商品的实 际效用和具体利益要求强烈,特别是细微之处的优点,往往 能迅速博得女性消费者的欢心,促成购买行为。
5、注重商品的便利性和生活的创造性
现代社会,中青年妇女的就业率很高,她们既要工作, 又担负着大部分家务劳动,因此,她们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便 利性具有强烈的要求。每一种新的、能减轻家务劳动的便利 性消费品,都能博得她们的青睐。同时,女性消费者对于生 活中新的、富于创造性的事物,也充满热情。
二、不同姓别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
(一)男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点 注重商品质量、实用性。 -注重商品质量、实用性。男性消费者购买商品多为理 性购买,不易受商品外观、环境及他人的影响。注重商品 的使用效果及整体质量,不太关注细节。 -购买商品目的明确、迅速果断。男性的逻辑思维能力 购买商品目的明确、迅速果断。 强,并喜欢通过杂志等媒体广泛收集有关产品的信息,决 策迅速。 强烈的自尊好胜心,购物不太注重价值问题。 -强烈的自尊好胜心,购物不太注重价值问题。由于男 性本身所具有的攻击性和成就欲较强,所以男性购物时喜 欢选购高档气派的产品,而且不愿讨价还价,忌讳别人说 自己小气或所购产品“不上档次”。
第九章
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
群体对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家庭对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社会阶层与消费心理 不同年龄与性别消费者群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 消费者群体的内部沟通
第一节 群体对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一、群体的概念与形成因素
群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社会成员在长期接触 和交往过程中,在相互作用与相互依存的基础上形 成的集合体。 参照群体:又称相关群体,是指个人渴望加入 或者已经加入,并将其看法和价值观作为自己当前 行为导向的群体。 消费者群体:指具有某些共同消费特征的消费 者所组成的群体。
二、消费者群体和参照群体的类型
(一)按照群体的性质划分 1、交往群体 2、心理群体 心理群体在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以 及广告策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是营销活 动研究的重点。
(二)按照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划分
1、成员资格或隶属关系:所属群体和非所属群体 2、接触类型
接触频繁程度:首要群体与次要群体 接触时间长短:长期群体与临时群体
如个性倾向、依赖性、服从性、自信心
3、商品的特性
如商品的品种和品牌
4、信息沟通状况
(三)建立在参照群体影响基础上的营销策略 1、群体影响在人员推销中的应用 2、群体影响在广告中的应用 -信息性影响广告 -规范性影响广告 -价值表现广告
第二节 家庭对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一、家庭消费的基本特征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有收养关系的成员为基 础组成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或社会单位。 1、广泛性 2、阶段性 3、差异性 4、相对稳定性
二、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的划分
(一)划分依据 1、职业因素 2、制度因素 3、生产资料所有权因素 4、经济体制转轨因素
(二)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 1、十个社会阶层 2、五种社会等级
三、社会阶层对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1、对支出模式的影响 2、对休闲活动的影响 3、对信息接收和处理的影响 4、对购物方式的影响
6、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
女性消费者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对外界事物反应 敏感。她们往往以选择的眼光、购买的内容及购买的标准来评 价自己和别人。
7、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女性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考虑的方面比较多,因而决策时 间较长,在此期间内各种外部信息如广告信息、售货员的评论、 朋友的劝说以及其他人的购买等都会对她们发生重要影响。女 性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比较倾向于听取并接受别人的建议。
二、影响消费行为的家庭因素
(一)家庭结构 1、家庭类型 2、家庭人口数量 3、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 (二)家庭收入 (三)家庭消费计划 (四)家庭生命周期 (五)家庭购买决策类型
-单身阶段:年轻、单身,时尚消费、个性消费。 -新婚阶段:年轻夫妻,无子女,经济条件较好。消费 能力强,对大件商品、耐用品的需求欲望强烈。 -满巢一阶段:年轻夫妻,有6岁以下子女,家庭用品 购买的高峰期。注重储蓄,购买较多的儿童用品。 -满巢二阶段:年轻夫妻,有6岁以上未成年子女。购 买趋向理智型,注重档次较高的商品及子女的教育投资。 -满巢三阶段:年长夫妇与尚未独立的成年子女同住。 经济状况较好。注重储蓄,购买冷静理智。 -空巢阶段:年长夫妇,子女离家独立。前期收入较高, 购买力达到高峰期,较多购买老年人用品,后期退休收入减 少。 -孤独阶段:单身老人独居,收入减少,特别重视情感、 关注等心理需求和医疗护理需要。
(二)青年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 1、追求时尚、表现时代 2、追求个性、表现自我 3、追求感性、容易冲动
新婚青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 在消费需求构成上,新婚家庭的需求是多方面 的。 - 在购买时间上,近年来,我国新婚家庭的购买 时间发生了变化。 - 在消费需求倾向上,不仅对物质商品要求标准 高,同时对精神享受也有较高的追求。
2、中年消费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 -讲求实惠 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价格与外表 的统一; -理性购买 量入为出、计划性强、勤俭持家、 精打细算; -精心挑选 注重身份,稳定性强。
(四)老年消费群体 老年消费者,一般是指退休后离开工作 岗位的、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消费者 群体。我国已步人老龄化人口国家。老年人 的消费市场被称为“银发市场”,满足老年 人消费需求,研究老年消费者购买行为及消 费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3、吸引力:正面参照群体与反面参照群体 4、隶属关系与吸引力的结合
回避性参照群体(反面、非隶属) 否认性参照群体(反面、隶属) 接触性参照群体(正面、隶属) 渴望性对照群体(正面、非隶属)
三、消费者群体规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消费者群体规范的形成 在群体规范的形成过程中,模仿、暗示、遵从等 心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暗示: 暗示:一种间接而含蓄的影响他们的方式; 模仿: 模仿:指再现他人行为的做法; 遵从: 遵从:指为了回应实际存在的或想象中的的群体 压力而改变信念或行动。 遵从现象对个体的影响表现为:去个性化、社会 惰化、风险转移。
消费者群体形成的因素: 消费者群体形成的因素:
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性别、年龄、性格、生活方式和兴趣 爱好等生理、心理方面的特质。 外在因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方面 外在因素: 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活环境、所属国家、民 族、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政治背景等社会文化 方面。 外在因素一般会通过内在因素对消费者施加影响。
(三)中年消费群体 1、中年是指由青年向老年过渡时期的人。处于这 一时期的消费者,形成了中年消费者群。在我国, 中年消费者一般指年龄在35~60岁之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