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句子赏析练习题讲课教案
语句赏析题教案
语句赏析题教案教案标题:语句赏析题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给定语句的含义和结构。
2. 学生能够运用语句赏析的技巧,解答相关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语句赏析的技巧,创作和改写语句。
教学内容:1. 语句赏析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语句赏析的技巧和方法。
3. 给定语句的分析和赏析。
4. 创作和改写语句的练习。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教师提供的有趣或引人入胜的语句,让学生猜测其含义和结构。
2. 引导学生讨论语句赏析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主体活动:步骤1:语句赏析的定义和重要性1. 教师简要介绍语句赏析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其在理解和运用语言中的重要性。
2. 教师提供一些例句,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语句的含义和结构。
步骤2:语句赏析的技巧和方法1. 教师介绍常用的语句赏析技巧和方法,如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隐含意义、注意修辞手法等。
2. 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
步骤3:给定语句的分析和赏析1. 教师提供一些给定的语句,让学生分析其含义和结构。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讨论和解答与给定语句相关的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赏析结果,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步骤4:创作和改写语句的练习1.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或情境,创作新的语句。
2. 学生互相交换语句,进行改写和赏析。
3. 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和改写成果,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和建议。
总结活动: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语句赏析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和疑惑。
3. 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句赏析的技巧。
拓展活动:1. 学生个别或小组自主选择一些感兴趣的语句,进行赏析和分析,并分享给同学。
2. 学生可以参考相关书籍或网站,进一步探索语句赏析的技巧和方法。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教师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业。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重要句子赏析解题指导》课件
找角度: 本句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扣内容: 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形象生动
地写出了春雨的细密、绵长、闪亮的特点
品效果: 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及赞叹之情
作表述: 整合上面三个步骤的内容
例二:赏析下列红色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 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 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 《背影》
找角度:本句采用动作描写,通过“攀”“缩”“倾”等动
扣内容:准确地刻画出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艰难过
品效果: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 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 我的心里。
作表述:整合上面三个步骤的内容
(二)真题演练 巩固提升
快速阅读《你的眼泪是一条河》,赏 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之 重要句子赏析题解题指导
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中富于 表现力的语言。
——《课程标准》
一、交流解题思路
二、总结解题方法
重要句子赏析
规范表述样式:
1、本句运用了 什么
(修辞、描写、表
现)的手法,(生动、形象、细腻、传神等)地写出
了 什么
特点(特征、过程、情态、形象
等),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批判、揭露等)了_
什么 。
2、本句运用了 “
”一词(等词),形
象生动地写出了人物 怎样
的性格形象、心理
状态(或景物 怎样 的特征、状态),表达(抒发、
赞美、歌颂、批判、揭露等)了_ 什么。
三、试试你的身手
(一)赏读经典 温故知新
例一 请赏析下面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现代文阅读之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教学设计
《现代文阅读之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练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区分选择赏析句子的角度。
2.学生能判断句子运用哪种修辞手法,并能结合具体语句,回答出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四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3.学生能尝试将常用修辞方法应用到写作当中。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判断句子运用哪种修辞手法,并能结合具体语句,回答出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四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尝试将常用修辞方法应用到写作当中。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习题和《雪后“吃春”》题篇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美文欣赏导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段美文出自散文大家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含蓄美和意境美让我们暗自折服,那这段美文有是怎么做到的?巧用修辞,今天让我们共同上一节《现代文阅读之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的练习课,一起去见证修辞的神奇力量。
(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正确区分选择赏析句子的角度。
2.能判断句子运用哪种修辞手法,并能结合具体语句,回答出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四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3.能尝试将常用修辞方法应用到写作当中。
(三)介绍赏析句子题型的答题角度和分值情况1.修辞的角度2.描写方法的角度3.词语运用的角度通常:答出修辞或描写1分,表达效果2分,语言表达1分(四)简介常见修辞的基本常识1.什么是修辞?修辞,即修饰文辞。
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2.初中阶段常用的修辞有哪些?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反问、对比、引用等。
3.比喻:(1)比喻定义: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把一个事物比作同它有相似点的另一个事物或道理。
统编版现代文阅读教学----句子的赏析ppt课件及教案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句子赏析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句子赏析的不同角度。
2、让学生掌握句子赏析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难点:1:学生掌握从多种角度赏析句子的方法。
2:学生能灵活运用从不同角度赏析句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句子赏析是语文考试阅读题常考的题型之一,很多同学不能正确分析句子赏析的角度,不能有条理的分点写出答案。
今天我们这堂课就主要从句子赏析的角度和答题步骤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句子赏析的角度1、修辞手法。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比喻:形象生动。
拟人:生动形象,赋予事物以人的某些特征。
排比:层层深入,增强语势。
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
反复:强调。
反问:加强语气。
设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
对偶:工整的句式,增强文章节奏感。
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分为:记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其中最爱考的是描写。
描写又分为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反衬人物心情。
4、在叙事性作品中环境描写的最终目的是写人,且为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面故事情节发展、抒情作铺垫。
人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3、表现手法句子经常用到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衬托,象征,想象,联想,寓情于景,反衬,烘托,虚实结合,设置悬念,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声(动)衬静,对比等。
三、句子赏析的答题技巧角度+特征(内容)+情感具体表述为:①、用了……修辞或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
语文现代文阅读:如何赏析句子PPT学习教案
从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方法入手,揭 示方法与描述对象特点之间的关系 或作用,说明好处。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 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 写、细节描写。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 第8页/共25页 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 境描写。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 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油蛉和蟋蟀们人格化,“低唱”、 “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 蟋蟀叫声第4页动/共25听页 ,写出了百草园充满 生机,有无限乐趣。表现作者儿童
他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 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例文《偷父》(此略)
第20页/共25页
【解题思路】 此题属于赏析句子。首先,观察句子特点,属于人
物描写句,可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其次,分析人物性格,运用上述方法,根据答题模式组 织答案: 此句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方法)写出少年熟练 、迅速地翻掏裤兜,狡猾地表白自己没拿东西的情态, (内容)刻画了一个被捉后处变不惊的小惯偷形象,生 动形象(效果)。
【运用铺垫的好处】让读者感到故事情节发展自然,不突
兀。
第18页/共25页
赏析句子的基本的答题格式:
此句运用了……(语言表达形式:写作手 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了…… (内容),用这种形式表达这个内容带 来……(艺术效果)
三步走:判 + 内+果(情)
第19页/共25页
典题例解 【示例】(2010•广东)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 品味语言。
现代文阅读之赏析句子PPT学习教案
——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动衬静,突出了 雨后山间的宁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鼎湖山的古老幽 远,泉声表现鼎湖山的年轻活力。
第29页/共33页
3、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住了一半,老远 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松堂游记》
(一)、修辞句:
例: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到小花身 上,但小花心里一感受到了阳光 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答:“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 “阳光没有照到小花身上”喻没 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花感受到 了阳光的存在。告诉我们只要看 到美好生活,第就4页/共有33页希望有梦想去 追求奋斗。
重点赏析角度: 从修辞的角度
——2010年《最美的善举》
答案:运用夸张的修辞,强调了络腮 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传神地表达 出“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 情。(也可从人物描写方法或用词 角度赏析)
第26页/共33页
3、温丝莱特听着,哭成 了一个泪人… … ——2011年《别动世界 上最美的那朵花》
答案:运用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 了温丝莱特听到珍妮芙太太不幸 遭遇后极度悲伤的情感。
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题句式:这是个 句,
,
表达了……
第22页/共33页
7、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内容上(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 笔、设置悬念) 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领上 文)
3、文末: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画龙点 睛、) 结构上(首尾照应, 结构完整。)
本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给我 们展现了月亮掩映于云中,忽明忽暗,时隐时现的情 景。
【中考复习教案】文学类文本阅读——句子赏析(教案)(1)
文学类文本阅读——句子赏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句子赏析题的常见题型。
2、掌握词句赏析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从用词、修辞、描写角度赏析词句的技巧和方法。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出示课标要求及学习目标(二)常见的题型1、句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赏析加点词语或划线句子(说说划线句子的妙处)。
3、请从修辞(描写、用词等)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三)解题思路:A.找角度(从修辞、描写、词语、句式的角度)B.析内容(结合语境)C.品效果(联系全文的情感及主旨)1、修辞角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答题格式:运用了……修辞方法,(把……比作……或将……赋予人格化), 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特点(内容),表现了(或表达了)……(情感)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朱自清《春》)明确: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赋予果树以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果树争先恐后竞相开放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用“火”“霞”“雪”来比喻果树开的花, 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生动形象地写出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2、描写角度(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细节、正面、侧面等描写。
答题格式:这句运用……描写,写出了人物(景物)的……特点(形象、心理、情态等),表现了(或表达了)……(情感)。
答题模板:角度+具体分析内容(结合语境)+感情(心理)例句(阿城《溜索》):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脚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
明确:运用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首领早已见惯这样的场面,表现了首领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现代文阅读之赏析句子专题讲解 ppt课件
ppt课件
19
其他类型
(一)双关句答法 方法:
一要答出本义,二要答出深层含义。
ppt课件
20
例题:
朱 成 玉 的 《父亲的格言》中“不要为了几枚硬币而硌坏了自 己的脚,那样自己走出的路就会歪歪扭扭。”
答: “硬币”①(本义)既指实际的硬币,②(含义)也指小利益
;“硌坏了自己脚”有损于自己的品质,
步骤: ① 修辞: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②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力、美丽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很 有感染力。③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ppt课件
10
请赏析下面的语句。(3分)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 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的特
ppt课件
9
例题分析
例题2、人生就像卫生纸,你不要老扯。
步骤: ①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比作“卫生纸” ② 效果: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概念实体化,一个“扯”字更是一语双关 ③道理+情感:既表明了作者劝诫人们要珍惜短暂人生,又提醒人们“少空谈,
多实干”。
例题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参考答案:使用了比喻手法,(1分)将深秋枯草比作久 未梳理的乱发,暗指母亲的久病不起,(1分)衬托了自 己因为母亲病重而沉重的心情。(1分)
ppt课件
12
小试牛刀:
…… 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
那儿,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 ……
现代文阅读之句子赏析复习课件
A
10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完成课堂检测题。
A
11
A
4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各2分)
• ①“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个头才到我的肩膀, 瘦小得像个豆芽菜”,
• 通过外貌描写点明男孩子生活的艰辛,(1分)以更好地 表现他内心的善良。(1分)
• ②“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冲我似笑非笑的样 子”,
• 通过神态描写(1分),表现出男孩子 既想帮助“我” 又怕被“我”拒绝的矛盾心理。(1分)
• 正面与侧面描写
• 环境(景物)描写 :
• 主要作用:1.交代了XX背景2.渲染了XX氛围 3.烘托了人物XX心情。
(4)感官角度(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5)从句式(反问、排比、反复 对偶、感叹等)(6)表达方式…..
(二)明效果(特点 、性格、心理、精神)
(三)析情感。
A
8
赏析句子一般答题模式:
• ③“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 似掏未掏的样子”,
• 通过动作描写(1分),表现男孩子此刻的矛盾心理。
(1分)
A
5
小组合作,完成句子赏析
A
6
小组讨论、展示及点评要求:
(1)1.2小组—讨论问题(一)1组展—2组评 • 3.4小组—讨论问题(二) 3组展—4组评
5.6小组—讨论问题(三) 5组展—6组评 其他组认为点评不到位时,可补充。 • 4人组成一小组,每个小组有中心发言人。讨论
A
1
复习目标:
• 1.通过例句和练习,归纳赏析句子的方 法和规范答题模式。
• 2.结合具体语境,学会运用所学方法进 行句子赏析。
现代文赏析题例题现代文阅读赏析题教案
现代文赏析题例题现代文阅读赏析题教案现代文阅读赏析题教案江苏省宝应县范水高级中学林峰教案背景:现代文阅读中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赏析题是一种常考题型,也是一种热点题型,但在具体考试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面对问题却无从下手,或不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作答。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该类型题,区分该种题型的各种变式和注意事项,是每位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课是针对以上要点而设计的。
教学课题:现代文阅读中的赏析题教材分析:本知识点是高三二轮复习的一个点,在借用二轮复习的时候,发现资料的内容较为简单,不能完全囊括现代文阅读赏析题的各个方面,于是我们自己编了相应的导学案,供学生预习所用,供教师教学时参考所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并掌握赏析题题型的题干特点。
2 、学会解答“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这样问题的方法。
二、生成梳理1、考点说明:《xx江苏考试说明》:鉴赏评价 D(1)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
2、预习反馈:(1)展示学生典型问题答案。
(2)学生分析、点评,教师点拨、引导。
(3)反思:描写类赏析,明确描写对象有哪些,运用何手法,突出其何种特征,表达作者何情感(主旨)。
3、知识梳理: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三、学生探疑1、呈现相关问题:文中画线描写稻草人和鸟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4分)我未置可否,当麦子快要黄熟的时候,我带着侄子去查看稻草人,回来向生病的父亲汇报。
那也是黄昏,一个一个的稻草人在风中挥动着僵硬的手臂,像是鞭笞着什么,从远远的地方望去,就见一群一群的鸟儿在麦地上空不停地盘桓、寻找,宛似一帮无家可归的落魄子弟。
句子赏析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句子赏析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敏感性,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句子赏析的基本方法。
2. 句子结构的分析。
教学难点:1. 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与赏析。
2. 句子结构在表达效果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文学作品原文。
3. 句子赏析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句子赏析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二、基本方法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句子赏析的基本方法,包括:a. 分析句子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等;b. 识别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c. 考察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d. 分析句子表达的情感和效果。
2.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例句,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实践练习1. 学生自选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赏析,教师选取典型句子进行展示和讲解。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赏析,分享赏析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句子赏析的基本方法。
2. 学生总结自己在句子赏析过程中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句子赏析的基本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句子结构在表达效果中的作用。
二、修辞手法赏析1. 教师讲解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赏析方法。
2. 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例句,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三、句子结构赏析1. 教师讲解句子结构在表达效果中的作用,如:a. 简洁的句子表达清晰;b. 复杂的句子富有层次感;c. 句式变化丰富语言表达。
2. 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例句,分析句子结构在表达效果中的作用。
四、实践练习1. 学生自选课文中的句子,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赏析。
2. 教师选取典型句子进行展示和讲解。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句子赏析的方法和技巧。
语句赏析题教案初中
语句赏析题教案初中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分析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2. 能够运用不同的赏析方法对句子进行深入解读。
3. 能够表达自己对句子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内容:
1. 句子结构和含义的分析。
2. 赏析方法的介绍和运用。
3. 个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培养。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句子结构和含义分析的知识。
2. 提问:你们认为一个好的句子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二、新课内容介绍(15分钟)
1. 介绍句子赏析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不同的赏析方法,如:修辞手法、词语搭配、句式结构等。
3. 示例分析几个经典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句子的魅力。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句子进行赏析。
2. 要求每组运用不同的赏析方法对句子进行解读和分析。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句子的理解和感受。
四、分享和讨论(15分钟)
1.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组的赏析结果。
2. 鼓励其他学生对分享的句子进行提问和讨论。
3. 教师对每组的赏析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句子赏析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运用不同的赏析方法进行解读和分析。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句子结构和含义分析的能力。
2. 学生对不同赏析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3. 学生个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教学设计
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学习目标】1、学习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方法。
2、学会准确筛选信息,规范答题思路。
【重难点】掌握赏析句子的规范性答题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首先要弄懂文章的意思,找准重要句子的含义;其次,明白了大意后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用规范性的语言作答题目。
【方法探究】找准句子赏析的切入点(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1、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8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在不同的语境中作用各不相同。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生动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晦涩的、生疏的事物,作用是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排比:把结构相似或相同、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是能够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首先找到修辞手法(拟人),“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油蛉、蟋蟀)的特点(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2、结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做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例: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里有一条很长的赤练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这是一个过渡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前句总结了百草园的特点,后句自然开启讲述百草园里赤练蛇的情节。
例:中秋过后,秋天是一天凉比一天。
(《孔乙己》鲁迅)赏析:这是一个环境描写的句子,写出了秋天悲凉的气氛,为下文孔乙己被打断腿做铺垫。
(二)从词语运用的角度看句子很多重点词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传递出来的。
现代文阅读之句子赏析—从修辞角度 中考专题课件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将小草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1分)表 达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1分)
2.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 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 蓝水晶。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 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 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1 分)“亭亭玉立”形象地写出路亭 在作者眼中的美好婀娜,突出路亭 不但富于实用价值,更富于美感。 (1 分)表达了作者对路亭的喜爱 之情。(1 分)
修辞+内容(景物/人物特征)+感情
三、学以致用
2023年南宁市中考题参考样卷《原下的日子》:
11.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3 分) 小麦扬花时节,原坡和河川铺天盖地的、青葱
葱的麦子,把来自土地的最诱人的香味释放到整 个乡村的田野和村庄,灌进庄稼院的围墙和窗户。
题型: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角度)
老舍《济南的冬天》(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1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济 南的冬天河水的空灵澄澈,(1分)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 的喜爱之情。(1分)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方法
现代文句子赏析阅读指导
现代文句子赏析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理解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方法2,提高赏析句子的能力,从而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这一考点的解题思路和表述方法三、教学难点1,找赏析句子的突破口2,掌握赏析题的表述方法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五、教学步骤:(一)开门见山,直击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1.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感、形象。
2.理清作者思路和作品线索。
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
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5.初步欣赏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6.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7.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二)出示近两年的中考题。
(2009广东)《寻石记》2,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
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扔,摔”两个动词准确传神地表现“我”当时因为误解儿子而显得非常气愤,刻画出“我”急躁、粗暴的性格。
2,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儿子的话比作一道闪电,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我”知道事情后的感觉,表达出我当时的震撼和对儿子的愧疚。
文段二:最美的善举1,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的吃相不雅,用词准确生动。
“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强调了“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传神地表达出“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2,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讪讪”是不好意思的样子,这里用了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女人因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感到不好意思。
3,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这里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络腮胡子”帮助别人后,本来不想让人知道,又不巧被发现后,表情很不自然。
(七)巩固训练《零分》。
现代文阅读之句子赏析复习课件知识讲稿
互相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 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提高句子赏析能力。
教师点评总结提高方向
点评学生表现
教师对学生的自主练习和小组讨论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 出不足。
总结赏析方法
教师总结句子赏析的方法和技巧,如修辞手法的识别、表达效果 的分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赏析要领。
明确提高方向
针对学生在句子赏析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给出具体的提高方向 和建议,如多读多练、注意积累等。
通过句子赏析,可以更好地理 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语言 的魅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句子赏析在文学鉴赏、文章写 作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与审美水平
通过句子赏析,可以 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 和鉴赏力,提升阅读 品味。
句子赏析能够激发阅 读兴趣,促进主动阅 读,提高阅读效率和 质量。
深入剖析句子结构、 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有助于理解文章深层 含义。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 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例如 :“风儿轻轻地抚摸着大地 。”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 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 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例如:“他的品质是那样 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 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 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 思,以加强语气。例如:“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 ?”
06 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应 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日常阅读中关注优美句子
留意作者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在阅读时,要特别留意作者使用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这些都是构成优美句子的重要元素。
摘抄和整理优美句子
遇到优美的句子,可以将其摘抄下来,并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日后欣赏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张丽钧①“操场那边有一棵不知名的树,开红色的花,我们管它叫‘高考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高考了;西门旁边长着一片绿色的低矮植物,开白色的花,我们管它叫‘开学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开学了……”这是高二一个才女写的作文。
头一回看到有人为花取这样的“绰号”,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笑过之后,又忍不住想跟作者说:“你为什么竟舍不得走到那些植物跟前,去看看标牌上标注的它们的芳名呢?”这样想着,红笔就分别在“红色的花”、“白色的花”处画了圈,扯至页眉,郑重书曰:合欢花!玉簪花!②我友之子果果,三岁时,即能准确无误地指认出大街上跑的30多种车,还能够分辨出20多种不同牌子的空调。
但是,没有人教果果认识身边的花草树木。
③去一家苗圃选花。
被告知那些花木分别叫“金娃娃”“富贵竹”“招财草”“元宝树”“摇钱树”“发财树”……我呆了。
它们原本都不叫这名字的,是时代赋予了它们这金光闪烁的名字。
我想知道花木的感受。
它们接受这名字吗?不接受的话会选择怎样的抗议方式?④只要听到一声鸟啼,我就会问自己:“这是什么鸟呢?”我曾经跟一个爱鸟成痴的朋友说:“你开一个网站吧,就叫‘鸟啼网’,网友随便点开一种鸟,就能听到它的啼鸣。
”——我多么渴望有这样一个网站呀!我的家乡有一种鸟,叫声响亮而悲切,外祖母管它叫“臭咕咕”,母亲管它叫“野鸽子”,妹妹说老师讲那是“斑鸠”,有个朋友肯定地说那是“大杜鹃”……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⑤“花非识面常含笑,鸟不知名时自呼”。
莫非,那苏轼也曾有过我这般的困惑纠结?看到不认得的花,问它:你是谁?咱们未曾谋过面哦,却为何对我这般笑脸相迎?听到不知名的鸟鸣叫,就猜:它一路呼唤着的,即是自我芳名了吧?——布谷不就痴情自呼吗?鹡鸰不就痴情自呼吗?⑥在迁西县城见过一只神奇的鹩哥,小东西居然会惟妙惟肖地模仿警笛声!被囚笼中的它,旁若无人“呜儿——呜儿——”地鸣着警笛,围观者愈众,它鸣得愈亢奋。
我以为我是懂它的——它只是在跟自己逗闷子,而不是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在抖威风。
⑦永远忘不了在梵净山看到的一块警示牌,上面赫然书曰:“我们并不是这里的主人……”是啊,与人类的到来时间比较起来,草木来得更早一些,鸟兽来得更早一些。
我们没有理由以“主人”自居。
当我们以“过客”的身份来到这里,理应向“主人”致意,学会轻声对它们说:“谢谢你在这里耐心等我。
”⑧孔夫子说得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
万物间有千千结。
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而这种“软伤害”带来的痛,迟早要蔓延到我们身上。
⑨人说:叫出一个人的名字,是对那人别样的赞美。
那么,对于鸟兽草木呢?谁能脱口叫出它们的芳名?谁还怀有脱口叫出它们芳名的热望……。
2.联系上下文,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3.揣摩第⑧段划线句子的意蕴。
(3分)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
《河西走廊的月亮》黄文山〔1〕这样升起来了,这千里河西走廊的月亮,这西北戈壁滩的月亮。
⑵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粲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
全车的人都又惊又喜,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赞叹。
司机把车停住了,于是大家纷纷跳下来,站在戈壁滩粗粗的石块上,看着月亮冉冉上升。
⑶这一切都来得那样突然,似乎落日刚刚还衔在遥远的祁连山巅,接着,便是一阵短暂的黑暗。
戈壁滩之夜不是缓缓来临的,而是猛然间,当一小片残阳被飞快地拽下,天地万物便深深地坠落于黑暗之中。
车灯打开了,孤独而微弱的光柱不断被夜色大口大口地吞噬,吞得大家的心里都有些发慌。
就在这时候,月亮升起来了。
⑷我从没见过这样圆、这样大、这样柔洁又跟人这样贴近的月亮。
她仿佛近在咫尺,那份难以描摹的丰盈和难以形容的优雅简直就是美丽的极致。
大家都动情地抬头注视着,连司机在内,一时都忘了自己的行旅。
⑸圆月,一下把戈壁滩照得透亮,四周无遮无拦,没有一丝浮云,也没有一棵杂树,有的只是空旷。
⑹这空旷,延展着时间和空间。
从昨天到今天,几千年的故事,便是被这一片柔柔的月光照着,在卷帙浩瀚的史册里发出亮丽的光彩。
一场又一场惨烈的战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一页又一页生动的历史,就在这月光下的空旷里轰轰烈烈地演出。
⑺在这空旷里,曾驰过霍去病的铁骑,将士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翻动着银色的波涛。
那场与匈奴间的战事,使得这位年轻将军名垂千古。
就在这戈壁滩的美丽月夜,他将汉武帝御赐的美酒,倾于泉中与三军将士共饮,从而写尽了一个大将的豪情与风流。
酒泉也因此得名。
当霍去病高高擎起酒杯,那杯中一半是清泉,一半便是皎洁的月光。
⑻在这空旷里,曾走过左宗棠西征的大军。
月光洒在连亘百里的营帐上,洒在路边湖湘子弟新栽的杨柳枝上,也洒在这位64岁的爱国老将不平静的心田里。
在清廷“海防”和“塞防”之争中,他坚持收复新疆,保卫祖国统一的主张,最终获得胜利。
如今,他要将朝策付诸军事行动。
千里河西走廊,正是他这首皇皇战争之歌的长长的前奏曲,使他得以利用行军的间隙,梳理一番纷繁的头绪。
多少军情,多少家书,便是蘸着帐前的月光写就。
⑼在这空旷里,还曾经经过红军西路军伤痕累累的队伍。
雪山、草地乃至四川军阀的猛烈炮火,都未能挡住这支队伍的犀利锋芒。
然而,一道河西走廊,却导演了一出悲剧。
红四方面军的战旗就在惨白的月光下被子弹撕成了碎片。
也许,正是这毁灭前的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长留在幸存者的脑海中,使他们久久地反思着这页沉重得难以翻开的历史。
⑽自然,这空旷里也奔过张骞凄惶的羸马,也碾过林则徐悲愤的囚车;自然,这空旷里还回荡过班超投笔从戎的誓言,还踯躅过玄奘西行取经的身影……还有那绵延不绝的东来西往的商旅驼队,将一条两千多里的戈壁长廊,踏出了一首首慷慨悲壮的阳关曲。
⑾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
⑿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漫长的驼路上,绝非只有空旷;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片荒芜的戈壁滩上,绝非只有寂寞。
⒀战争的狼烟与和平的驼队,苦难的历程与热诚的求索……都在这里频繁地发生和发展。
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
从此,多少男儿的豪情,多少男儿的热血,多少男儿的希望,都与这空旷的土地联系在一起。
⒁于是,我才明白,为什么这样美丽的月亮,偏偏垂青这块荒凉之地,即使是南方的湿润、富庶和繁华,也无法使她动心。
⒂此刻,月亮充满柔情地注视着这又干又冷的戈壁滩,用她光洁的玉臂抚摸着荒芜,抚摸着粗粝,抚摸着苍凉,也抚摸着我们这群不期而遇的旅人的心情。
⒃于是我们继续西行。
(摘自《散文》)18、文中反复出现“空旷”一词,而又说“绝非只有空旷”,这样说矛盾吗?谈谈你的理解(4分)19 赏析句子。
⑴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⑵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
(赏析加点词)10.说说你对“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汉字书法之美》自序蒋勋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
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①的练习簿上。
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
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
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
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
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
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
“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
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
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勲”的笔划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
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②”,下面四点就忘了写。
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
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③”,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
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划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烦杂;“子”笔划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
两个笔划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
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
弘一④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份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
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
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