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锅炉课程设计
锅炉第二版课程设计
锅炉第二版课程设计1. 简介本课程设计是基于锅炉第二版的教材,主要面向锅炉的学习者,旨在通过锅炉的结构、原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介绍,让学习者了解锅炉的基本知识。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主要为以下几点:1.熟悉锅炉的基本概念;2.理解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锅炉的调整、控制和运行;4.熟悉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锅炉的基本概念本部分主要介绍锅炉的定义、分类、用途等,让学习者对锅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2 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部分主要介绍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锅筒、炉排、过热器、再热器、空预器、除尘器、脱硫器等,以及锅炉的工作原理、热力循环和水循环等方面的内容。
3.3 锅炉的调整、控制和运行本部分主要介绍锅炉的调整、控制和运行方面的内容,包括锅炉的运行控制策略、操作控制技巧、运行参数的调整等。
3.4 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本部分主要介绍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方面的内容,包括锅炉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流程、日常维护检修等方面的内容。
4. 课程设计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讲授法:通过讲授来介绍锅炉的相关知识,让学习者了解锅炉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2.案例法:通过具体案例来讲解锅炉的调整、控制和运行方面的内容,让学习者了解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来促进学习者的思考和交流,加深对锅炉相关知识的理解。
5. 课程设计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习者对本课程设计内容的掌握情况,本课程设计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期中考试:对学习者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掌握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核。
2.实验报告:对学习者在锅炉调整、控制和运行方面的操作技巧、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3.期末论文:要求学习者对本课程内容的整体理解情况进行总结,并针对锅炉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做出探讨和思考。
燃气锅炉房课程设计
燃气锅炉房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燃气锅炉房的基本原理、结构、运行方式和安全操作规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解释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描述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分析锅炉的运行特性,掌握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方法。
此外,学生还应了解燃气锅炉在现代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和环保意义,培养对燃气锅炉技术的兴趣和责任感。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描述燃气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供热系统中的作用。
•识别并解释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燃烧器、炉膛、受热面等。
•阐述燃气锅炉的运行特性,如热效率、负荷调节能力等。
•描述锅炉启动、停机和日常维护的基本步骤。
•讨论燃气锅炉的环境影响和节能减排措施。
技能目标涉及:•学生能够运用燃气锅炉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锅炉,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
•学生能够进行锅炉房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燃气锅炉技术及其环保功能的兴趣。
•学生理解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学生认识到燃气锅炉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围绕燃气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运行方式和安全操作规程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燃烧器、炉膛、受热面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锅炉的运行特性,如热效率、负荷调节能力、自动控制系统的运作等。
•锅炉的启动、停机程序和日常维护保养方法。
•燃气锅炉的环境影响评估,以及节能减排技术和措施。
•锅炉房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讲授法:用于阐述燃气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特性等基础知识点。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燃气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环保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锅炉运行案例,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法:安排实地参观燃气锅炉房,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600NW锅炉课程设计
600NW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600NW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
2. 学生能够掌握锅炉热效率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热效率的因素。
3. 学生能够掌握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了解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600NW锅炉的运行状况,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方法,对锅炉热效率进行简单计算,评估锅炉运行效果。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锅炉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锅炉在能源转换和利用中的重要性,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锅炉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养成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600NW锅炉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锅炉理论知识,但对实际操作和安全知识掌握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职业素养。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锅炉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600NW锅炉的构造,包括炉膛、燃烧器、受热面、空气预热器等主要组成部分,分析其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对应教材第1章)2. 锅炉参数及热效率计算:讲解锅炉的主要参数,如蒸发量、压力、温度等,并教授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影响热效率的因素。
(对应教材第2章)3. 锅炉安全运行与防护措施:介绍锅炉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分析常见的安全事故原因及防护措施,如爆炸、泄漏等,并讲解应急预案。
(对应教材第3章)4. 锅炉运行维护与操作:教授锅炉的日常运行维护方法,如清洗、除垢、检查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230mw燃煤锅炉课程设计
230mw燃煤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燃煤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230MW燃煤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燃煤锅炉的运行参数,如蒸发量、热效率、排放标准等,并了解其在能源转换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了解燃煤锅炉的环保措施及节能减排技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燃煤锅炉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运用计算工具对燃煤锅炉的热效率进行简单计算,并提出优化建议。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符合我国环保标准的燃煤锅炉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关注燃煤锅炉在能源转换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2. 学生能够培养对能源、环保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工程技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燃煤锅炉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复杂工程问题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燃煤锅炉基本原理:讲解锅炉的工作原理、热力学基础知识,以及230MW 燃煤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教材章节:《工程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一节。
2. 燃煤锅炉运行参数:介绍蒸发量、热效率、排放标准等参数,分析其在燃煤锅炉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工程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
3. 环保措施及节能减排技术:讲解燃煤锅炉的环保措施,如脱硫、脱硝、除尘等,以及节能减排技术。
教材章节:《工程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三节。
4.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运行中的燃煤锅炉案例,让学生了解锅炉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最新某住宅区燃气热水锅炉房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xx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题目:某住宅区燃气热水锅炉房设计班级:学生姓名:xx指导教师:xx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摘要本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该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的后续主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识图和制图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锅炉与锅炉房设备》以及其它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解决锅炉房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任务是新建一集中锅炉房,已知采暖和生活热负荷及燃气、自来水资料,对锅炉房进行设备选型、布置及相关管道连接。
绘制锅炉房系统图及平面布置图。
关键词:集中锅炉房,采暖,锅炉房系统图,平面布置图AbstractThis course desig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links of the course. It is the main teaching link in the course of boiler and boiler room equipment. Understand the process design of boiler room of the content, procedure and basic principle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steps of learning design, improve the knowledge map and drawing ability, consolidat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boiler and boiler equipment" and other courses of the knowledg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of boiler room design.The design task is to build a new centralized boiler room, with the knowledge of heating and living heat load and gas and tap water, the equipment selection, layout and related pipe connection of the boiler room are carried out. Draw boiler room system diagram and floor plan.Key words: centralized boiler room, heating, Boiler room system diagram, floor plan目录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目录 (4)一、工程概述与设计参数 (7)1.1工程概述 (7)1.2设计参数 (7)1.2.1 热负荷及其介质参数 (7)1.2.2 燃料资料 (7)1.2.3水质资料 (7)1.2.4气象资料 (8)二、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9)2.1热负荷计算 (9)2.1.1总的热负荷计算 (9)2.1.2平均热负荷: (9)2.1.3锅炉房年热负荷: (10)2.2锅炉机组的选择 (10)三、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12)3.1确定水处理设备生产能力 (12)3.1.1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 (12)3.1.2锅炉补水量 (12)3.1.3热水管网补水量 (12)3.1.4水处理设备自耗软水 (12)3.1.5水处理设备生产能力 (13)3.2决定水的软化方法 (13)3.3软化设备选择计算 (13)3.4除氧设备选择计算 (13)3.4.1除氧方式选择 (13)3.4.2除氧器选择及参数 (14)3.5关于排污 (15)四、给水设备和主要管道的选择计算 (17)4.1热水锅炉房系统设备的选择 (17)4.1.1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 (17)4.1.2循环水泵扬程的计算 (17)4.1.3循环水泵的选择 (17)4.1.5补水泵扬程 (18)4.1.6补水泵选择 (18)4.1.7补水箱设置 (19)4.2主要管道和阀门的选择 (19)4.2.1锅炉房循环水进出总管管径 (19)4.2.2水泵至锅炉循环水管管径,根据锅炉循环水量: (20)4.2.3阀门选择 (21)五、送引风系统的设计 (22)5.1计算送风量和排烟量 (22)5.1.1送风量计算 (22)5.1.2排烟量计算 (23)5.2决定送引风管道系统及其初步布置 (23)5.3决定风道和烟道断面尺寸 (24)六、燃气系统的选择计算 (26)6.1供气系统方案拟定 (26)6.2锅炉房总耗气量计算 (26)6.3燃气管道直径的计算和选择 (26)七、锅炉房安全运行 (28)7.1操作规程 (28)7.1.1锅炉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8)7.1.2水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9)7.1.3水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0)7.1.4水化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0)7.2管理制度 (31)7.2.1司炉工岗位责任制 (31)7.2.2锅炉及辅机操作规程 (31)7.2.3巡回检查制度 (32)7.2.4水质管理制度 (32)7.2.5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32)7.2.6交接班制度 (33)7.2.7锅炉房安全保卫制度 (33)7.2.8清洁卫生制度 (34)7.3安全技术标准 (34)7.3.1安全阀安全技术标准 (34)7.3.2压力表安全技术标准 (35)7.4使用管理及其它 (35)7.4.1锅炉的紧急停炉 (35)7.4.2司炉工人员配备 (35)7.4.3锅炉房应有下列记录 (36)八、锅炉房工艺布置 (37)8.1锅炉房建筑 (37)8.1.1锅炉房的组成 (37)8.1.2锅炉房建筑安全要求 (37)8.1.3锅炉房建筑布置形式 (38)8.2锅炉房设备布置 (38)8.2.1一般原则 (38)8.2.2锅炉布置 (39)8.2.3辅助设备布置 (39)8.3风烟管道和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39)九、参考资料 (40)一、工程概述与设计参数1.1工程概述新建一集中锅炉房,满足该新建住宅区采暖的用热要求。
燃煤锅炉整体设计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180t/h燃煤锅炉整体设计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电方向)年级班别11级热电1班学号3111007047学生姓名曹天宇指导教师刘湘云2014年7月目录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4)前言 (7)一、设计的初始数据 (8)1.1 设计任务 (8)1.2 煤的成分 (8)1.3 过量空气系数和漏风系数 (9)二、辅助计算 (11)2.1 燃烧计算表 (11)2.2 烟气特性 (12)2.3 烟气焓温表(用于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的计算) (13)2.4 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的计算) (14)2.5 烟气焓温表(用于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的计算) (15)2.6 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看空预器的计算) (15)2.7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16)三、炉膛热力计算 (18)3.1 炉膛校核热力计算的步骤 (18)3.2 炉膛几何特征的计算 (19)3.3 水系统及水冷壁结构设计 (25)3.4 燃烧器结构设计 (26)3.5 炉膛热力计算中的几个问题 (28)四、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 (34)4.1 屏的结构数据计算 (34)4.2 屏的热力计算 (37)五、锅炉设计图纸 (44)六、符号说明 (46)七、设计总结与感想 (47)致谢 (47)参考文献 (48)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名称180t/h燃煤锅炉整体设计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专业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热电工程方向)姓名曹天宇学号3111007047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1.熟悉煤粉炉的工作原理。
2.根据煤粉炉整体设计的要求,进行煤粉炉炉膛水冷壁热力计算。
3.进行煤粉炉尾部换热器热力计算。
4.根据煤粉炉的热力计算,设计煤粉炉结构形式。
5.完成煤粉炉整体结构设计图纸绘制。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1. 设计目标:1)锅炉额定蒸发量:De=380t/h=180*10^3kg/h2)给水温度:120℃3)过热蒸汽温度:480℃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P=13Mpa5)制粉系统:中间储倉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6)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7)排渣方式:固态8)环境温度:25℃9)给水压力:14.5Mpa2. 完成煤粉炉整体热力计算及结构设计图纸绘制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 完成煤粉炉热力计算及设备选型。
山东大学锅炉课程设计
山东大学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锅炉运行的关键参数。
2. 学生能够描述锅炉的热力学过程,解释锅炉效率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锅炉的安全运行规程和事故处理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锅炉运行中的一般问题。
2. 学生能够操作锅炉模拟软件,进行锅炉运行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锅炉实验,验证锅炉热力学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能源转换和利用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2. 学生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认识到锅炉运行安全的重要性。
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交流,为我国锅炉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知识和运行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锅炉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我国锅炉行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概述- 锅炉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锅炉的发展历程及我国锅炉行业现状2. 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燃料燃烧过程与热量传递- 锅炉水循环及蒸汽生成过程3. 锅炉的热力学原理-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锅炉的热效率计算- 节能减排措施及效果分析4. 锅炉的安全运行与事故处理- 锅炉安全规程及操作要点- 常见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5. 锅炉运行参数的调整与优化- 锅炉运行参数对效率的影响- 参数调整方法及优化策略- 模拟软件在锅炉运行中的应用6. 锅炉实验设计与实践- 实验目的、方法与步骤-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实验结果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本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结合课程目标,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20th超高压燃煤锅炉课程设计
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 (3)二、锅炉设计计算主要内容................................... .3三、整体设计热力计算过程顺序............................ . (3)四、热力设计计算基本资参数............................. .. (3)五、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1、锅炉整体的外型---选71型布置 (3)2、受热面的布置............................................ .43、汽水系统............................................... ..4六、燃料特性1、燃料特性及名称......................................... ..42、燃料燃烧计算 (4)3、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 .5七、辅助计算1、烟气特性表 (6)2、烟气粉温表一一用于炉膛、屏、高过的计算................. .63、烟气次含温表用于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的计算........... .74、烟气粉温表一一用于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的计算......... .75、烟气粉温表一用于低温空预器的计算....................... .86、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9)八、炉膛结构设计及热力计算1、炉膛结构尺寸设计 (9)2、水冷壁设计....................................... ..103、燃烧器结构尺寸计算 (11)4、炉膛校核热力计算 (11)5、炉膛顶棚辐射受热面吸热量及工质粉增的计算............. ..13九、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1、对流受热面计算步骤................................... .142、屏式过热器热力计算 (14)3、凝渣管(或悬吊管) .................................... ..184、高温过热器的设计及热力计算....................... ..195、低温过热器的热力计算............................... .246、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26(1) .................................................................................................. 、高温省煤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26(2) ................................................................................................... 、高温空气预热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29)(3) ................................................................................................... 、低温省煤器的设计及热力计算 (33)(4) ................................................................................................... 、低温空气预热器的设计及热力计算 (35)十、锅炉热力计算误差检查1、尾部受热面热力计算误差检查......................... ..372、整体热力计算误差检查............................. ..373、排烟温度校核 ..................................... ..384、热空气温度校核 .................................... ..38参考书目 (39)心得与体会 (40)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220t/h超高压燃煤锅炉课程设计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锅炉课程设计示例
锅炉课程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工作流程及其安全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1)描述锅炉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解释锅炉的工作原理和热传递过程。
(3)了解锅炉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4)掌握锅炉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锅炉系统的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2)具备锅炉设备的操作和调试能力。
(3)能够进行锅炉运行参数的监测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激发学生对锅炉技术研究和创新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锅炉的基本原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热传递过程以及锅炉的效率评价。
2.锅炉的结构类型:讲解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炉膛、锅炉本体、燃烧设备等,并介绍不同类型锅炉的特点和应用。
3.锅炉的运行管理:阐述锅炉的启动、停炉、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4.锅炉事故及预防:分析锅炉事故的原因,讲解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5.锅炉环保与节能:介绍锅炉环保技术和节能途径。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锅炉的运行管理和事故处理。
3.实验法:学生进行锅炉设备的实地操作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学生就锅炉相关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锅炉专业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锅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天然气锅炉课程设计
天然气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天然气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
2. 学生能掌握天然气锅炉的能源转化过程及其效率计算方法。
3. 学生能了解天然气锅炉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日常维护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计算天然气锅炉的能源效率。
2. 学生能正确操作天然气锅炉模拟装置,进行基本的启动和停止程序。
3.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天然气锅炉相关知识,增强对清洁能源利用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了解天然气锅炉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能源科学的学习兴趣。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应用物理学科,结合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
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需要加强引导。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天然气锅炉的基本原理及组成部分- 引导学生了解锅炉的定义,掌握天然气锅炉的工作原理。
- 介绍天然气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燃烧器、热交换器、控制系统等。
2. 天然气锅炉的能源转化过程- 讲解天然气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能源转化原理。
- 分析天然气锅炉的热效率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能源利用效果。
3. 天然气锅炉的操作与维护- 介绍天然气锅炉的安全操作规程,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 讲解日常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对设备的责任感。
4. 实践操作- 设计实验,让学生操作天然气锅炉模拟装置,观察并分析其工作过程。
- 安排故障排查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天然气锅炉的基本原理及组成部分。
锅炉房课程设计任务书
锅炉房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课程设计(作业)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作业)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三、原始资料1、燃料:以泰安地区所产良庄烟煤或天然气为燃料。
2、水源水源类别均为自来水。
二、设计题目1、一班设计燃煤锅炉房,二班设计燃气锅炉房。
2、额定蒸发量为20t/h,饱和蒸汽压力为1.25MPa的蒸汽锅炉房初步设计(单数学号)3、额定热功率为14MW,供回水温度为130/70℃,额定出水压力为1.25MPa的热水锅炉房初步设计(双数学号)四、设计内容和要求1、水处理设备选择(1)水处理设备的生产能力的确定。
(2)决定软化方法,并选择设备型号和台数。
(3)决定除氧方法及其设备选择。
(4)计算锅炉排污量,并拟定排污系统和热回收方案。
2、给水设备和主要管道的选择与计算(1)决定给水系统,并拟定系统草图。
(2)选择给水泵和给水箱。
(3)选择其他泵类和水箱。
3、送引风系统设计(1)计算锅炉送风量和排烟(引风)量。
(2)决定烟风管道断面尺寸。
(3)决定送引风管道系统及其布置。
(4)计算烟道和风道阻力。
(5)决定烟囱高度,并计算烟囱的断面尺寸。
(6)选择锅炉配套的送引风机性能。
4、运煤除灰方法的选择(1)计算锅炉房平均小时最大耗煤量、最大昼夜耗煤量及其相应的灰渣量。
(2)计算储煤场面积。
(3)决定运煤除灰方式及其系统组成。
(4)决定灰渣场面积。
5、除尘、脱硫方式的选择6、根据上述计算确定锅炉房面积。
7、锅炉房工艺布置(1)锅炉房设备布置。
(2)烟风管道和。
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3)绘制布置简图。
8、编写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设计简图等全部内容;计算部分可用表格形式。
9、图纸要求(1)热力系统图一张(2号或3号图纸)。
燃气锅炉课程设计
燃气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燃气锅炉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2. 使学生了解燃气锅炉的运行特性,以及其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掌握燃气锅炉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保养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燃气锅炉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燃气锅炉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查和处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工具对燃气锅炉进行运行监测和数据采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燃气锅炉技术及其在能源领域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3. 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燃气锅炉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燃气锅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燃气锅炉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中职或高职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动手实践能力强,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感兴趣。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 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燃气锅炉基本概念及分类:介绍燃气锅炉的定义、类型及主要性能指标,涉及课本第一章第一节。
2. 燃气锅炉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讲解燃气锅炉的燃烧过程、传热方式及其主要组成部分,对应课本第一章第二节。
3. 燃气锅炉的运行特性:分析燃气锅炉的运行参数、性能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课本第二章。
4. 燃气锅炉的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阐述燃气锅炉的安全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及故障处理,对应课本第三章。
5. 燃气锅炉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探讨燃气锅炉在不同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及优化,涉及课本第四章。
6. 燃气锅炉的运行监测与数据采集:介绍燃气锅炉运行监测方法、数据采集及分析,对应课本第五章。
锅炉原理第二版课程设计
锅炉原理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及目的锅炉原理是热力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热力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锅炉原理的深入学习和探究,加深学生对锅炉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 实验仪器设备设计学生应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锅炉、台车、点火器等。
本次课程设计以小型燃气锅炉为实验对象,通过对锅炉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掌握锅炉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验原理将学习锅炉原理的基础知识,包括锅炉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操作要点等。
这部分设计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验前的理论学习,为学生的实验操作奠定基础。
3.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内容包括锅炉的点火、加热、调节、停炉等操作。
学生需要安装调试锅炉并进行实际操作,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实验操作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注意操作规范。
4. 实验数据处理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在锅炉调试和使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5.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过程、数据处理及分析、问题探讨等。
三、实施方法本次课程设计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学生需完成课前预习,助教老师进行教学讲解,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
四、教学效果及评价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等环节,旨在实现对锅炉原理的深入学习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实践,提升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和掌握了锅炉原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也对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条件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支持。
山东省锅炉课程设计
山东省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锅炉在能源转换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了解锅炉安全运行的相关知识,包括安全装置、操作规程及事故处理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锅炉的节能与环保技术,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锅炉进行正确操作、维护及故障排查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锅炉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及处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进行锅炉设备检查、维护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能源转换和环境保护,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2. 增强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
3.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提高职业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锅炉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相关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锅炉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锅炉的定义、功能、分类及适用范围,以课本第二章第一节为基础,帮助学生建立锅炉的基本概念。
2. 锅炉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详细讲解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二节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锅炉的运行机制。
3. 锅炉的安全运行与管理:分析锅炉安全装置、操作规程、事故处理方法等,以课本第三章内容为参考,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4. 锅炉的节能与环保技术:探讨锅炉节能技术、污染物排放控制及环保措施,结合课本第四章内容,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5. 锅炉的运行监测与维护:介绍锅炉运行参数的监测、分析及处理方法,以课本第五章内容为依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层燃炉锅炉课程设计
层燃炉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层燃炉锅炉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层燃炉锅炉的燃烧过程、传热原理和效率计算方法;3. 理解层燃炉锅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层燃炉锅炉的运行状况,判断其性能优劣;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对层燃炉锅炉进行简单的维护和故障排除;3. 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文献、资料检索等途径,搜集并整理层燃炉锅炉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层燃炉锅炉技术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物理与技术学科领域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层燃炉锅炉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层燃炉锅炉概述:介绍层燃炉锅炉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概述- 内容列举:层燃炉锅炉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2. 层燃炉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层燃炉锅炉的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结构与工作原理- 内容列举:炉膛、燃烧器、传热表面、空气预热器等主要部件;层燃炉锅炉的燃烧、传热、排渣过程。
3. 层燃炉锅炉的性能与效率:探讨影响层燃炉锅炉性能的因素,学习效率计算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性能与效率- 内容列举:锅炉热效率、燃烧效率、传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影响层燃炉锅炉性能的因素。
4. 层燃炉锅炉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学习层燃炉锅炉的运行维护方法,掌握故障排除技巧。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目的—————————————————2 设计题目—————————————————2 设计资料—————————————————21.热负荷及其参数———————————————22.燃气资料——————————————————23.水质资料——————————————————24.气象资料——————————————————2 设计内容—————————————————21.热负荷计算———————————————————22.锅炉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和确定——————————33.锅炉水处理系统—————————————————34.燃气管道系统的计算———————————————55.锅炉房送风及排烟系统——————————————56.锅炉房主要设备表————————————————8参考文献—————————————————9一、设计目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和制图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设计题目燃气热水锅炉房工艺设计三、设计资料1.热负荷及其介质参数供暖热负荷:7500KW 供暖温度:95/70℃系统工作压力:1.0Mpa2.燃气资料天然气成分CH4C2H6C3H6C4H10H2CO2N2体积百分数% 92.02 1.71 0.483 0.0586 1.759 3.79 0.18应用基低位发热量Q net.ar =34748.9KJ/Nm³;ρ=0.7Kg/m³3.水质资料原水质资料如下:总硬度:5.3mmol/L;碳酸盐硬度:5.5mmol/L;非碳酸盐硬度:0.3mmol/L总碱度:2.1mmol/L;溶解氧:5.8mg/L;PH值:7.0;含盐量:259mg/L4.气象资料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5℃;供暖室外平均温度:t pj=1.1℃;供暖天数:120天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9m/s;主导风向:东北风;大气压力:97.86KPa.四、设计内容1.热负荷计算(1) 最大计算热负荷:Q max=K0K1Q0 KWK0——热水管网的热损失系数,取1.1K1——供暖热负荷同期使用系数,取1Q0——供暖最大热负荷,KW。
一个锅炉的课程设计
一个锅炉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锅炉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锅炉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和化学知识;3. 学生能够了解锅炉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锅炉运行中的能量转化和效率;2.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方法检测锅炉水质,判断其是否合格;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计算方法,对锅炉的热效率进行简单估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锅炉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增强节能环保意识;2. 学生能够养成安全意识,尊重生命,关注生产安全;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分享、交流和学习。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探究领域,结合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以锅炉为载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要求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节能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锅炉基础知识:- 锅炉的定义、分类和结构;- 锅炉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 锅炉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
2. 锅炉的运行与维护:- 锅炉的正常运行操作流程;- 锅炉水质检测与处理方法;- 锅炉的安全操作规程及事故预防。
3. 锅炉热效率的计算与提高:- 燃料燃烧的热效率计算方法;- 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因素分析;- 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措施。
4. 锅炉与环保:- 锅炉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型锅炉的发展与应用;- 节能减排措施在锅炉运行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关联:- 《科学》教材中关于能量转化、物质变化等相关章节;- 《数学》教材中关于比例计算、数据分析等相关章节;- 《化学》教材中关于水质检测、化学反应等相关章节。
燃气锅炉课程设计
燃气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摘要文章阐述了燃气锅炉中常见的燃烧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锅炉以标准燃烧器为基本设备,结合汽包压力控制、炉膛压力控制的特点和需要,设计燃气锅炉燃烧控制系统。
关键词:燃气锅炉燃烧控制汽压控制炉膛压力控制0 引言为改善大中型城市的环境污染和大气质量,我国对燃料政策进行了调整,各级政府开始鼓励公共企事业单位燃用天然气,从而大大加快了燃气锅炉的发展。
在西气东输的影响下,全国气源已形成网络,丰富的燃气资源使我国许多地区的燃煤锅炉更新为燃气锅炉变得更为实际。
以燃气锅炉作为家庭和企事业单位的供热在国内的许多区域获得了较好的应用。
随着燃气蒸汽锅炉的广泛应用,各种设计方法将日益完善,锅炉的结构和技术设备也不断改进,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也会日益加强。
燃气蒸汽锅炉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正蓬勃发展,并已显示出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1 锅炉情况燃气蒸汽锅炉原理: 燃气蒸汽锅炉是用天然气、液化气、城市煤气等气体燃料作燃料,在炉内燃烧放出来的热量,加热锅内的水,并使其汽化成蒸汽的热能转换设备。
水在锅(锅筒)中不断被炉里气体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能量加热温度升高并产生带压蒸汽。
由于水的沸点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锅是密封的,水蒸气在里面的膨胀受到限制而产生压力形成热动力,严格的说锅炉的水蒸气是水在锅筒中定压加热至饱和水再汽化形成的,作为一种能源广泛使用。
蒸汽锅炉基本组件及其工作原理蒸汽锅炉是由一系列的设备构成,大体可分为主要部件和辅助设备两个方面。
锅炉的主要部件有:(1)、炉膛:保证锅炉燃料燃尽并使出口烟气温度冷却到对流受热面能够安全工作的数值(2)、省煤器: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给水,以降低排烟温度,并起到节约燃料的作用。
(3)、锅筒:将锅炉各受热面联结在一起并和水冷壁,下降管等组成水循环回路。
锅筒储存汽水,可适应负荷变化,内部设有汽水分离装置以保证汽水品质,直流锅炉无锅筒。
(4)、水冷壁:锅炉的主要辐射受热面,吸收炉膛辐射热,加热工质,保护炉墙等。
大学生锅炉课程设计
大学生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锅炉的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热效率、燃料消耗等。
3. 学生能了解锅炉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关键参数。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锅炉运行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锅炉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3. 学生能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对锅炉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严谨治学的态度,增强对锅炉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工程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大学生锅炉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在掌握锅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概述:介绍锅炉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及发展现状。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概述2.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各部分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3. 锅炉热力学基础:阐述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热效率、燃料消耗等,并进行相关计算。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热力学基础4. 锅炉系统设计原则:介绍锅炉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关键参数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系统设计5. 锅炉运行与维护:分析锅炉运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讲解锅炉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教材章节:第五章 锅炉运行与维护6. 锅炉课程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锅炉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气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摘要文章阐述了燃气锅炉中常见的燃烧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锅炉以标准燃烧器为基本设备,结合汽包压力控制、炉膛压力控制的特点和需要,设计燃气锅炉燃烧控制系统。
关键词:燃气锅炉燃烧控制汽压控制炉膛压力控制0 引言为改善大中型城市的环境污染和大气质量,我国对燃料政策进行了调整,各级政府开始鼓励公共企事业单位燃用天然气,从而大大加快了燃气锅炉的发展。
在西气东输的影响下,全国气源已形成网络,丰富的燃气资源使我国许多地区的燃煤锅炉更新为燃气锅炉变得更为实际。
以燃气锅炉作为家庭和企事业单位的供热在国内的许多区域获得了较好的应用。
随着燃气蒸汽锅炉的广泛应用,各种设计方法将日益完善,锅炉的结构和技术设备也不断改进,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也会日益加强。
燃气蒸汽锅炉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正蓬勃发展,并已显示出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1 锅炉情况燃气蒸汽锅炉原理: 燃气蒸汽锅炉是用天然气、液化气、城市煤气等气体燃料作燃料,在炉内燃烧放出来的热量,加热锅内的水,并使其汽化成蒸汽的热能转换设备。
水在锅(锅筒)中不断被炉里气体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能量加热温度升高并产生带压蒸汽。
由于水的沸点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锅是密封的,水蒸气在里面的膨胀受到限制而产生压力形成热动力,严格的说锅炉的水蒸气是水在锅筒中定压加热至饱和水再汽化形成的,作为一种能源广泛使用。
蒸汽锅炉基本组件及其工作原理蒸汽锅炉是由一系列的设备构成,大体可分为主要部件和辅助设备两个方面。
锅炉的主要部件有:(1)、炉膛:保证锅炉燃料燃尽并使出口烟气温度冷却到对流受热面能够安全工作的数值(2)、省煤器: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给水,以降低排烟温度,并起到节约燃料的作用。
(3)、锅筒:将锅炉各受热面联结在一起并和水冷壁,下降管等组成水循环回路。
锅筒储存汽水,可适应负荷变化,内部设有汽水分离装置以保证汽水品质,直流锅炉无锅筒。
(4)、水冷壁:锅炉的主要辐射受热面,吸收炉膛辐射热,加热工质,保护炉墙等。
(5)、燃烧设备:将燃料和燃烧所需空气送入炉膛并使燃料着火稳定,燃烧良好;(6)、空气预热器:加热燃料用的空气,以加强着火和燃烧;吸收烟气余热,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7)、炉墙:是锅炉的保护外壳,起密封和保温作用。
小型锅炉的重型炉墙也可起支承锅炉部件的作用。
(8)、构架:支承和固定锅炉部件。
锅炉的辅助设备主要有:(1)、引风设备:通过引风机和烟筒将锅炉运行中产生的烟气送往大气。
(2)、除尘设备:除去锅炉烟气中的飞灰。
(3)、燃料供应设备:存储和运输燃料功能。
(4)、给水设备:由给水泵将经过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给水送入锅炉。
(5)、除尘除渣设备:从锅炉中除去灰渣并运走。
(6)、送风设备:通过送风机将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的空气输往炉膛及磨煤装置应用。
(7)、自动控制设备:自动检测、程序控制、自动保护和自动调节。
1.1常见锅炉设备主要工艺流程图2 燃烧器2.1燃烧器结构组成燃烧器是一种将燃料和空气,按所要求的浓度、速度、湍流度和混合方式送入炉膛,并使燃料能在炉膛内稳定着火与燃烧的热能装置。
燃料以燃油和燃气为主。
一般应用在中小型燃油或燃气锅炉上。
燃气燃烧器构造由以下5个系统组成:(1)、送风系统:送风系统的功能在于向燃烧室里送入一定风速和风量的空气,其主要部件有:壳体、风机马达、风机叶轮、风枪火管、风门控制器、风门档板、凸轮调节机构、扩散盘。
(2)、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功能在于点燃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其主要部件有:点火变压器、点火电极、电火高压电缆。
(3)、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的功能在于保证燃烧器安全、稳定的运行,其主要部件有火焰监测器、压力监测器、温度监测器等。
(4)、燃料系统:燃料系统的功能在于保证燃烧器燃烧所需的燃料。
燃油燃烧器的燃料系统主要有:油管及接头、油泵、电磁阀、喷嘴、重油预热器。
燃气燃烧器主要有过滤器、调压器、电磁阀组、点火电磁阀组然、燃料蝶阀。
(5)、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是以上各系统的指挥中心和联络中心,主要控制元件为程控器,针对不同的燃烧器配有不同的程控器,常见的程控器有:LFL 系列、LAL 系列、LOA 系列、LGB 系列,其主要区别为各个程序步骤的时间不同。
2.2燃烧器原理当可燃气体(城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由微电脑控制系统按程序控制进入燃烧器的燃烧头内,由一次风与可燃气体混合,点火燃烧,二次风助燃,实现充分燃烧。
燃烧状况由火焰自动跟踪系统检测控制燃烧,当燃烧出现故障(燃烧室缺氧、可燃气体欠压、可燃烧气体断流、气量不足等),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供气系统的电磁阀迅速关闭,切断气电源,燃烧器自动吹扫后停机,指示故障。
2.3燃烧器选择一台卧式三回程火管式燃气蒸汽锅炉,使用天然气为燃料,额定蒸发量2T/h ,额定汽压1.25MPa ,额定蒸汽温度194℃;额定耗气量160Nm³/h,排烟温度230℃,热效率90%。
水蒸气额定流量为:h kg q /139102000955.6q v m =⨯==ρ锅炉产生的水蒸气产生的热量为:-1813910⨯==∆(⨯.4=cq230kghQ m/t8.)1942093176锅炉所需的总热量为:8.2093176/(⨯=9.0/==ηQkwQ042.)6463600总燃烧器所需的功率为:646.8.0/=÷042==总QkwP55.8078.0本设计选用威索(weishaupt)燃气燃烧器 WM – G10/4-A / ZM (W-FM50)型号。
1-空气挡板 2-风叶 3-燃烧器马达 4-回油管 6-喷嘴管 7-马达 12-可控电磁阀供油管13-可控电磁阀回油管 14-点火电极2.4燃烧器特点(1)热效率高:能适应压力波动,自行调节一次配风(即燃气压力大,吸入一次风多;燃气压力小,吸入一次风少),燃烧充分,热效率高。
(2)安全性高:该燃烧器配备小火。
锅炉启动时,先点小火,当小火正常稳定燃烧时,自控系统才打开主燃气阀门,燃料才能进入锅炉正常燃烧,不会产生爆燃现象。
(3)燃料适应性强:该种燃烧器只需更换少量部件就能适用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液化石油混合气以及其它类燃气。
3 燃烧与汽压控制系统3.1燃烧过程特点,工况要求燃气锅炉燃烧过程实质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热能的能量转换过程。
燃烧过程控制的根本任务是使燃料所提供的热量适应燃气锅炉蒸汽负荷的需要,并保证燃气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燃烧过程控制的具体任务及其控制策略因燃料种类、燃烧方式以及机炉运行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别。
燃烧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蒸汽出口压力稳定燃气锅炉蒸汽出口压力作为表征燃气锅炉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不仅直接关系到燃气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而且它是否稳定还反映了燃烧过程中的能量供求关系。
在单元机组中,燃气锅炉主汽压控制与汽轮机负荷控制是相关联的,燃气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任务是及时调整燃气锅炉燃料量,使燃气锅炉的能量输出与汽轮机为适应对外界负荷的需求的能量输入相适应,其标志是主汽压的稳定。
(2)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是提高燃气锅炉效率的重要方面,一般可通过维持进入炉膛的燃料量与送风量之间的最佳比值来实现,即在有足够风量使燃料得以充分燃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排烟造成的热损失。
(3)保证燃气锅炉安全运行在安全保护系统上应该考虑燃烧嘴背压过高而脱火,不但会污染环境更严重的是燃烧室内积存大量燃料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会有爆炸危险;燃烧嘴背压过低又可能回火,会危及燃料气罐发生燃烧和爆炸。
因此,必须设法加以防止。
3.2燃气锅炉汽包压力与炉膛火力的控制系统原理图3.3燃烧火力给定信号形态及其与燃烧器的关联作用方式P为机组负荷热量信号为D+dPbdt。
控制系统包括:滑压运行主汽压力设定值计算模块(由热力系统实验获得数据,再拟合成可用DCS折线功能块实现的曲线)、负荷—送风量模糊计算模块、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和送、引风控制系统等。
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采用常规串级PID控制结构。
当外界对锅炉蒸汽负荷的要求变化时,必须相应的改变锅炉燃烧的燃料量。
燃料量控制是锅炉控制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系统。
因为给煤量的多少既影响主汽压力,也影响送、引风量的控制,还影响到汽包中蒸汽蒸发量及汽温等参数,所以燃料量控制对锅炉运行有重大影响。
燃烧过程的经济与否可以通过剩余空气系数是否合适来衡量,过剩空气系数通常用烟气的含氧量来间接表示。
实现经济燃烧最基本的方法是使风量与燃料量成一定的比例。
送风量控制子系统的任务就是使锅炉的送风量与燃料量相协调,可以达到锅炉的最高热效率,保证机组的经济性,但由于锅炉的热效率不能直接测量,故通常通过一些间接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3.4、说明调节过程和控制原理在锅炉燃烧过程中,用常规仪表进行控制,存在滞后、间歇调节、烟气中氧含量超过给定值、低负荷和烟气温度过低等问题。
采用PLC对锅炉进行控制时,由于它的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准确可靠,可适应复杂的、难于处理的控制系统。
因而,可以解决以上由常规仪表控制难以解决的问题。
所选择的PLC系统要求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用最小的投资使系统建成及运转;其次,当设计的自动化系统要有所改变时,不需要重新编程,对输入、输出系统不需要再重新接线,不须重新培训人员,就可使PLC系统升级;最后,系统性能较高。
4 炉膛压力控制设计4.1炉膛压力变化因素(1)外界负荷的变化:主要反映的是锅炉蒸发量与外界蒸气负荷之间的矛盾。
锅炉在运行时,蒸发受热面内产生的蒸气不断进入锅筒的蒸气空间;另一方面蒸气叉不断离开锅筒,送向外界用户。
当蒸发受热面流入锅筒的蒸气量多于外界需求时,锅炉的气压就会上升;反之,锅炉的气压就会下降。
(2)燃烧工况的变化:蒸汽锅炉蒸发量的大小取决于燃烧工况;保持气压的相对稳定取决于司炉工的责任性和对燃烧的操作调整。
当燃料质量变化时,将直接影响燃烧工况,司炉工应对给煤量和送风量作相应的调节。
(3)锅内工作情况的变化:锅内水位的变化和水质的恶化,亦会影响气压的波动:过程特点:各参数保持动态恒定工况要求:压力与温度在小范围内波动4.2炉膛压力的控制系统原理图4.2系统框图4.3调节过程和控制原理锅炉控制首要任务是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对于大多数锅炉保证其安全运行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合适的炉膛负压,相对安全而言,引风控制比燃料控制更重要。
而且炉膛负压对经济燃烧影响较大,他影响着燃烧状况和排热量损失。
所以实际锅炉控制系统中,把负压控制(引风控制)回路定义为第一控制回路,给燃料控制回路反而是第四控制回路,以表示负压控制安全级别最高。
例如煤粉锅炉若引风机故障导致无引风时,继续往炉内输入燃料,可能导致炉膛爆炸这样的恶性事故,所以在锅炉连锁报系统设计中,引风控制回路的级别最高,即引风故障导致低级别的给煤控制产生联锁保护,而给煤故障并不会触发引风控制联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