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案例思维导图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6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6篇

一班级数学认得图形教案6篇一班级数学认得图形教案篇1课例类别:部分探究学习课目:数学学习年段:学校一班级学习时间: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本领目标:1、通过学生的察看及操作,培养学生察看本领和操作实践本领。

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肯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呈现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沟通、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

二、学习资源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伙伴们的中心,还给小伙伴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得什么,就跟组里的小伙伴说什么,每人都说说。

2、各种物品的演示。

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

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

(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

三、学习实施方案·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学校教科书第32、33页。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

·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老师和学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

·教学重点:认得所学几何图形,并说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说名称。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目标:从儿童爱好的机器人叮当如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通用1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通用1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通用16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篇1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出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辨认,再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认识图形》36页—37页教材分析:学生对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经验,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图形。

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体现“面在体上”的设计思路。

为了形象生动,通过物体给这些图形拍个照片,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探索和思考的情境,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1、努力给学生现实的、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2、数学活动中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教学过程:(用不同颜色的图形纸贴出来的)哇,好漂亮!是不是给我们的奖品呀?探索新知1、师:今天,咱们班来了新朋友,大家想和它们交朋友吗?交新朋友时,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生:“我想知道新朋友叫什么名字?”“我想知道新朋友长得什么样?”“我想知道新朋友家住在哪儿?”“我想知道我的新朋友有什么爱好?”那大家想和这里的图形交朋友吗?那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2、生说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3、它们长什么样呢?“长方形是长长的;正方形是四条边一样长,方方的;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圆圆的。

”师奖励学生图形。

说得真棒,这个奖品“长方形”送给你。

4、那它们住在什么地方呢?(生面面相觑)请大家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木块,用手摸摸它们的面。

“老师、老师,正方形住在这儿。

”(师点点头,奖给生一个正方形)“老师、老师,长方形住在我书的上面。

”(师奖给生一个长方形)5、我们给这些新朋友拍拍照片好吗?“没相机,怎么拍呀?”师:有铅笔和白纸吗?(师示范了一个)生拿着积木,铅笔、白纸,描了起来,然后剪下来,师启发学生还用印泥印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认识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冀教版

认识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冀教版

认识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几何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学生将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学习这些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分类。

教学内容将遵循冀教版教材的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图形知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形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抽象理解。

2. 学生在识别和命名图形时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图形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形状的卡片,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彩笔和剪刀。

3. 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如球体、立方体、长方体和三角板,以便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游戏,引起学生对图形的兴趣,如“图形王国”的故事。

2. 观察与描述: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描述它们的形状,引导学生识别和命名基本图形。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图形卡片,用绘画纸和彩笔制作相应的图形,并剪下来。

4. 讨论与分享: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图形,全班讨论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6.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或游戏,让学生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板书设计1. 基本图形的名称和定义。

2. 每种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3. 学生制作的图形示例。

4. 练习题或游戏的设计。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不同形状的物体,并用绘画纸和彩笔制作这些图形。

2.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分类,记录在作业本上。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

2.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及评析一年级下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及评析一年级下

《认识立体图形二》教学纪实与点评海林林业局子弟校王秀琴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认识图形"一课是小学低年级数学中具体概念的教学内容。

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形状概念。

儿童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

为此,我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设计学生能亲自参与又有兴趣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

同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设计活动程序,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背景分析:(一)学情分析对于在幼儿时期已积累大量丰富感性经验的大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认识这四种平面图形,一点也不陌生。

优越的家庭条件,完善的学校配套设施,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但学生对这四种平面图形的具体特征、本质所在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明确。

为此,我认为:创设有趣味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

(二)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经历从“体”到“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具准备: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白纸、水彩笔。

小学高年级数学空间观念培养教学案例——以“认识图形”为例

小学高年级数学空间观念培养教学案例——以“认识图形”为例

2021年07期59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引 言在小学培养学生数学空间观念时,教师要更多地调动学生眼、耳、脑的配合,使学生用多感官实际操作和接触,让学生发现和建立图形的认知规律,在脑海中构建图形的特征,并逐渐形成空间观念[1]。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的,本文以四年级“认识图形”一课为例,尝试在课堂教学呈现中融入更多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的内容。

一、案例呈现(一)教学目标“认识图形”一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情境构建、观察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直观地观察到图形的变式,使其深入掌握图形概念本质、特征,建立数学空间观念。

(二)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图形分类做好准备。

之后,教师利用PPT 出示“走进乡村”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让学生找到图画中的各种平面图形,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小组互相交流。

2.新课内容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在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图形,使学生在进一步的动手操作中直观体会和感受图形的特点,然后用PPT 给学生出示一些图形。

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还并不准确,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课件,给学生展示变化中不规则四边形先变成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

学生在看到这个图形时能分辨它是梯形。

之后,教师继续展示,当不规则四边形相对的两条边平行时,则成为平行四边形,而一般平行四边形继续运动改变,一直到四边形的四个角都变成直角时,图形变成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之后,教师提供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教具。

师:请大家动手拉动教具,看看不同的图形有什么变化?生:(拉动)平行四边形一拉动就变形了,三角形没变。

认识图形拼一拼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图形拼一拼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图形拼组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完成图形拼组任务,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图形拼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询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图形是由多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拼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这些基本图形进行拼组。”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并复习这些图形的特征。
认识图形拼一拼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材中,图形的认识与拼组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识别,而是需要通过动手操作,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认识图形拼一拼”活动,引导一年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图形拼组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拼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出疑问或建议,共同交流、学习。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学生代表总结图形拼组的方法和技巧。
2.教师强调图形拼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定数量的图形拼组任务,巩固课堂所学。

初中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丰富的图形世界
适用年级六年级
所需时间共 4 课时,课外2 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丰富的图形世界”主题单元结构包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探究与活动(“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三大部分.本章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性,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认识点、线、面、体,了解某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

过程与方法:
能对几何体进行正确的识别和简单的分类,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的不同图形,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和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

(能灵活用七巧板拼成不同的图案)



3、求缺了几块砖的方法


4、正方体展开图的对应面
1、计算方法
第二单元 20以内退位减法
2、解决问题
方法一:破十法
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
方法三:连减法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 信息 (2)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一 个问题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标准一致, 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99比10多得多 10比99少得多 90比99少一些 99比90多一些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1、认识常用的人民币
2、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3、人民币的比较大小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 进位、进位)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 退位、退位)
4、含有小括号的运算;解决连加 问题、连减问题
第七单元 找规律
1、按规律接着画 2、按规律填数 3、按规律涂色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思维导图
8、总复习
1、认识图 形(二)
2、20以内 的退位减法
7、找规律
人教版 一年级 上册数学
3、分类与 整理
6、100以内的 加法和减法
(一)
5、认识人民 币
4、100以内 数的认识
1、认识并会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七巧板是由 1 个正方形、1 个平行四边形、5 个三角形组成的
分类的标准不同, 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第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图形特点(平面的)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拼一拼(一)
2个长方形(宽的长度是长的长度的一半)拼在一起
可拼成一个正方形 也可拼出一个长方形。
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拼图
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6个同样的三角形(三条边一样长)可以拼成一个六边形。
4个同样的三角形(三条边一样长)可以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正方形拼图
拼一拼(2)
认识七巧板 七巧板拼图
图形 实物 一套拼三角形 一套拼长方形

《圆》设计及思维导图

《圆》设计及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设计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得活动形式及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走进圆得世界。

2、借助实物画圆3、师:以往同学们在画图时都用得就是尺子,今天您为什么不用尺子画圆呢?(尺子边就是直得,不好画圆)二、动手操作、认识各部分名称。

1、画圆2、观察、认识圆得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自读课本例2,了解圆得各部分名称②认识圆得圆心。

③认识圆得半径。

三、合作探究,学习特征。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圆得各部分名称,那么圆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圆,并将它剪下来。

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手中得圆形纸片,瞧瞧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讨论题:①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得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得呢?③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④圆就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3、合作交流:①用画、折得方法来验证半径、直径有无数条。

②用画、折得方法来验证半径、直径相等。

③通过测量与推理得方法验证直径就是半径得2倍,并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直径与半径得关系。

④通过把圆沿不同方向对折来理解圆就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四)、实践运用,反馈内化。

我们知道了圆得画法,名称,特征,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得知识解决几个问题。

1、您认为下面得说法对吗?(课件展示)①圆得直径就是半径得2倍。

②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③半径3厘米得圆比直径4厘米得圆小。

④画直径就是6厘米得圆时,圆规两脚之间得距离为3厘米。

五、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圆得特征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得应用。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轴为什么要安放在圆心?(课件展示)六、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评价1、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教学得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自主探索得理念贯穿其中。

例如:让学生自主尝试画圆得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探究圆得半径与直径得特点等。

在各个探究活动中力求使学崭露出她们得个性与潜在得创新意识,使她们得创新能力在探究展露本色与活力。

一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案例思维导图讲课教案

一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案例思维导图讲课教案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思维导图一,教学案例【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还小,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构成了图形教学中的障碍。

作为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实物、教具等直观模型,让孩子自己动手摸一摸,画一画,充分感知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完整、丰富的表象,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

【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个识别这些图形。

(3)过程与方法: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化形象为抽象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体”与“面”的关系,知道面来自于体。

【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积木教具,牙膏盒一个,魔方一个,装三角形三明治的盒子(三棱柱形状)一个,水彩笔笔筒一个(圆柱形的),长方形卡片、正方形卡片、圆形卡片各一张学具,钉子板等学生:一盒积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呈现主题图老师:小朋友们,还记得上学期认识过的图形吗?我们认识过一些图形,在图形王国里各式各样的图形多着呢!想到图形王国去玩一玩吗?今天我们就去图形王国参观一下,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玩什么吧!2、引导,揭题。

引导:小朋友在图形王国里搭积木呢!图里的这些积木块全在小朋友的学具盒里,你能把它们拿出来,按形状分成几类吗?同桌小朋友相互合作分一分。

交流:你分成了几类?(三棱柱不要求说出名称)二,操作领悟,探究新知1. 摸一摸。

10.5认识图形复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10.5认识图形复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10.5 认识图形复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为大家分享我的教案:10.5 认识图形复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教材一年级下册中关于图形的知识,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及分类。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并能进行正确的分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图形分类及识别。

2. 重点: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彩色笔、图形卡片、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知识回顾(10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各种图形的特征,如圆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等。

3.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张图形卡片,讨论并说出图形的特征。

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互相学习。

4.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例题: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长方形。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图形,找出判断依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圆形,哪些是三角形。

(2) 请用彩色笔描出课本上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2. 答案:(1) 圆形:__________,三角形:__________。

(2) 正方形:__________,长方形:__________。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分类,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

但在随堂练习中,部分学生对图形的识别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各种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下一节课将继续深入学习图形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5篇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教法学法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1单元 认识图形 教案+说课稿 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1单元 认识图形 教案+说课稿 人教版

晨鸟教育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集体备课由于平面图形是二维图形,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的三维空间中找到对应原型,因而,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一些。

因此,教科书在修订中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了一年级下册。

本单元整体的编排结构与立体图形的编排类似,分为知识的引入(描画)、知识的教学(分类)、知识的应用3个层次,形成了教科书编排结构上的一种“节奏美”。

教科书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拓)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既渗透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有3道例题:例1,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例2,通过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例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七巧板拼出指定的图形,进一步直观感知图形的特征。

在教学平面图形时,要注意与立体图形区别开来,尤其在描述平面图形时,要让学生指清楚、说明白,防止学生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

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并且初步感知了立体图形的特征,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本单元的直观观察,除了平行四边形外,辨认和区分其他平面图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

但是用七巧板拼出指定的图形、怎样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以及梳理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是教学的难点。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

可以准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或教具(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直三棱柱等)让学生观察,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物体的表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相同,从而直观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活动中充分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联系。

小学认识形状教案

小学认识形状教案

小学认识形状教案【篇一:《认识图形》教学案例】《认识图形》教学案例靖西县实验小学零莉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观察、滚、推、搭、转、摸”等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并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通过学习,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1、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2、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一个盆子,每个盆子里都放了以上的物品。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你们喜欢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师出示多媒体,屏幕上有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足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乒乓球、魔方、接力棒、排球、皮球、三棱镜等实物)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学生自由说)它们的形状一样吗?(学生抢着说)【设计意图】学习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学生感到亲切,符合小学生爱玩玩具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索新知(一)、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1、分一分师:请小朋友们把桌子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

(师不停地转着,指导小组合作。

)【设计意图】渗透分类思想,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不同。

2、议一议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请小朋友们先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咱们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最好。

【设计意图】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和倾听能力。

(二)、初步了解物体外形的特征1、评一评师:有的小组把以上物品分成了五类,即①易拉罐、茶叶筒、接力棒分。

②排球、皮球、足球、乒乓球。

③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④积木块、魔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思维导图
一,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还小,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构成了图形教学中的障碍。

作为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实物、教具等直观模型,让孩子自己动手摸一摸,画一画,充分感知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完整、丰富的表象,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个识别这些图形。

(3)过程与方法: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化形象为抽象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体”与“面”的关系,知道面来自于体。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积木教具,牙膏盒一个,魔方一个,装三角形三明治的盒子(三棱柱形状)一个,水彩笔笔筒一个(圆柱形的),长方形卡片、正方形卡片、圆形卡片各一张学具,钉子板等
学生:一盒积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呈现主题图
老师:小朋友们,还记得上学期认识过的图形吗?我们认识过一些图形,在图形王国里各式各样的图形多着呢!想到图形王国去玩一玩吗?
今天我们就去图形王国参观一下,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玩什么吧!
2、引导,揭题。

引导:小朋友在图形王国里搭积木呢!图里的这些积木块全在小朋友的学具盒里,你能把它们拿出来,按形状分成几类吗?同桌小朋友相互合作分一分。

交流:你分成了几类?(三棱柱不要求说出名称)
二,操作领悟,探究新知
1. 摸一摸。

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积木块,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平面,教师分别指一指并说明这是物体的“面”。

谈话:刚刚我说今天的这些朋友是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圆柱它们带来的,可它们到底藏在哪里呢?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手中的积木,看谁先发现其中的奥妙。

学生在几何体上找图形,教师巡视。

组织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拿的是什么物体,看的是哪些面,自己觉得这个面是什么样子以及摸这些物体面的感觉。

2、画一画
谈话:刚才我们分别从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圆柱的面上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如果它们能从物体上走下来跟大家见见面,那该有多好啊!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请小朋友在小组内商量商量。

学生可能想到下面的方法:①把这些图形从纸盒上剪下来;②把这些图形描下来(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描,教师再示范)……
谈话:小朋友想的办法都很好,下面就请小朋友像老师那样把这些图形画下来。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再组织全班交流。

结合交流,把学生自己画的一些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说明自己用的物体和画法。

3、分一分。

启发:小朋友用不同形状的积木块,沿着一个面的边画出了大小不同的图形。

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你认为可以分成哪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把图形分成四类,每类分别贴在一起,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顺序排列。

(注意在学生混淆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图形时引导辨认,分类)
问:这四类图形各有什么不同?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4、认一认,找一找
交流:让学生依次说一说这些图形各是从哪类物体上画下来的,教师分别出示积木,引导观察面的形状。

谈话:其实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只是我们平时没注意罢了。

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教师出示牙膏盒,魔方,装三角形三明治的盒子,水彩笔笔筒,让学生集体说一说这些物体的表面上分别有哪些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

多媒体出示课本第17页的“试一试”,你们能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形的吗?
三:操作练习,巩固新知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动手创造这些图形,好吗?
1、围一围:“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组织反馈。

提问:你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
追问: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帮助学生体会圆的边是弯曲的,在钉子板上围不出圆)
2、画一画:“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画出的图形。

3、涂一涂:“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能用三种颜色分别涂下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吗?请小朋友们按要求涂上颜色,并数出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涂色,并填表。

组织全班交流。

4、游戏。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形,把它们分别放入相应的盒子里。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提问: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朋友?你们对它们熟悉了吗?(先让学生总结,然后教师归纳)、
老师希望我们能在数学课上结识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一起快快乐乐学习长大好不好?
《认识图形》教学思维导图天小吕枫制作
三棱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