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典型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实践及经验借鉴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及经验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及经验
二战前的意大利存在着显著的南北地域差异,无论人口密度、 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还是在文化教育、就业比率 等方面,南方都落后于北方。鉴于政治上的强大压力和经济上的总 体考虑,在完成经济恢复任务之后,意大利政府决定对南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大 规模有计划的特别干预,并于1950年成立了南方基金局,负责对南 部落后地区的规划与开发。南部的开发过程分为4个阶段进行。第 一阶段开发重点是农业和基础设施;第二阶段的开发重点是通过建 设“工业发展区”和“工业发展核”(增长极)来促进该地区的工 业化;第三阶段是将南部经济发展计划纳入全国经济发展规划中, 并将各项工程的实施逐步移交给地方政府;第四阶段是重点发展中 小企业,改善其技术装备,致力于工业企业的地方化和普遍化。经 过30多年对南部落后地区的开发,从纵向比较,南部地区经济结构 有了改善,农业得到改造,文化教育等有了较大发展。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及经验
1979年日本的《国土六法》中有关落后地区开发与利用 的法律就有126种,在立法先行的基础上,对落后地区 实行有计划开发。同时也采取了高投入政策。具体做法 是国家和地区按事业计划拨出专款,以无偿扶持为主, 辅以低息长期贷款,并发动私人开发。国家设置专门的 金融机构为落后地区筹集资金,提供低息长期贷款,或 为开发作担保。 日本政府通过对落后地区的产业开发和国土综合 开发政策,将立法和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 落后地区的经济振兴,缩小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在一 定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布局的“过密”和“过疏”问题。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及经验
此后又发展了旅游等服务业。经过50多年的综合开发与 治理,田纳西河流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流域经济 得到迅速发展,而且流域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昔日 灾害频繁、贫困落后的穷乡僻壤,今天已成为沃野千里、 百业兴旺、经济繁荣、航运发达、环境优美的发达区域。 这里既是美国电子、炼铝、军工、化肥的重要生产基地, 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实现了流域内人口、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国内外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借鉴
2019·16随着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地总部经济蓬勃发展。
纽约、新加坡、东京等城市成为令人瞩目的全球总部经济集聚的中心城市。
当中国凭借制度优势和广阔市场融入全球生产布局之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涌现出一批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或功能总部,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国内外中心城市基于各自特征,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总部经济,其有益经验值得借鉴。
坚持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优势发展总部经济既要依托城市现有的资源禀赋基础,也要结合产业发展导向,通过科学规划、错位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市特色竞争优势。
大阪曾试图取代东京成为日本总部中心的地位,但却陷入困境。
之后根据自身积累的制造业优势,制定错位发展战略,明确“东亚制造业主导城市”的发展定位,利用专业化技术人才集聚的优势,引导基础材料型和机械加工型产业向纳米、生物技术及机器人等高科技产业升级,吸引了制造业跨国公司总部向大阪集聚,成功发展了以制造业为特色的总部经济。
大阪通过错位发展,避免与东京恶性争夺资源,立足制造业优势,找准细分行业,以高度专业化分工直接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大阪在法律服务、审计服务、工业设计、商品检测等方面专业化支持服务行业,形成大规模和高层次的集聚,使之成为日本关西地区的核心城市以及日本服务业总部经济的次中心。
科学规划载体,引导分区聚集总部经济的规划引领不仅是地理和空间上的企业集聚,更是产业关联强、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
深圳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特点规划建设了多个集聚区,引导调控不同类型总部企业的空间布局,形成总部企业产业集群。
如,福田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重点发展生物与生命健康、智能装备产业,光明石墨烯新兴产业集聚区聚焦石墨烯研发制造,宝安大空港新兴产业集聚区突出发展航空航天、海洋产业。
而以金融、物流或商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则依托于城市中心区域和特殊政策地区,实现企业的功能集聚。
如,前海保税区集聚了一批消费物流和跨境电商企业总部,平湖金融基地则以租赁、保险等金融服务业企业为主。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题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设置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并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
从国内外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一些典型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市场和政府在开发区中的作用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而有所差别。
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为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开发区模式(一)美国硅谷1、硅谷概况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
硅谷是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是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时期。
硅谷的发展模式,即“学术-工业综合体”,以及风险资本与创新公司的初步结合基本定型。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硅谷的大发展时期。
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
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了微电子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硅谷由低潮重新走向高潮,软件业的崛起很快使硅谷度过了危机,硅谷的非物质化进程,使硅谷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硅谷大规模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又带来了软件业的昌盛。
这是软件业和网络业同时大发展时期,也是硅谷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
2、硅谷的发展模式硅谷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大学、政府的作用和风险资本投资、战争政治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的革新等,但从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1)从机制上讲,硅谷首创了一种科、技、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中介力量。
这种“硅谷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
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硅谷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硅谷产生了三大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改变了硅谷的生产力结构,使得知识也即高科技迅速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即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功能。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产业园区作为推动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将对国内外几个典型的产业园区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的产业园区发展提供借鉴。
一、美国硅谷美国硅谷无疑是全球最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一。
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南部,从圣克拉拉谷延伸到圣何塞市。
硅谷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资源。
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学府为硅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和前沿技术。
这些高校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还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风险投资在硅谷的发展中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众多的风险投资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它们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
同时,硅谷形成了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
创业者们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技术,即使失败也能迅速重新站起来,继续追求梦想。
此外,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也是硅谷的优势所在。
从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到硬件制造,硅谷拥有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
同时,法律、金融、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是亚洲著名的工业园区之一。
它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
新加坡政府在园区建设初期就制定了详细的总体规划,明确了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同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供应等,为企业入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招商引资方面,新加坡政府采取了积极主动的策略。
通过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的服务和高效的审批流程,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入驻。
此外,政府还注重培育本地企业,促进了本土产业的发展。
裕廊工业园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园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因素,建设了大量的绿化和环保设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三、中国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
发展总部经济的做法及成效
发展总部经济的做法及成效一、优化政策环境为了吸引总部企业入驻,地区政府应当优化政策环境,包括税收优惠、财政奖励、金融扶持等措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此外,政府还应当提供优质的行政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便利。
二、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当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提升服务水平除了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外,政府还应当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四、人才引进与培养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政府和企业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引进和培养人才,包括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人才培训、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等,吸引人才聚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政府应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政府还应当建立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六、产业协同发展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协同的支持。
政府应当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此外,政府还应当引导企业开展跨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国际化的视野和合作交流的平台。
政府应当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良好条件。
八、监测与评估为了确保总部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当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总部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政府应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同时,政府还应当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产业园区国外发展历程
产业园区国外发展历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园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世界各国得到了高度关注。
国外产业园区是一种集中的、现代化的产业集聚体,以其特有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的生产环境和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引擎。
本文将从国外产业园区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管理模式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的产业园区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国外产业园区的历史沿革国外产业园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当时,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美国出现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园区。
这些园区以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聚效应。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产业园区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现今,国外产业园区规模日益庞大,种类日益丰富,已成为推动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吸引外商投资和人才的重要载体。
二、国外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1. 美国作为最早形成现代意义上产业园区的国家,美国的产业园区规模庞大,类型多样。
其中,加州硅谷是美国最有名的产业园区之一。
硅谷依托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知名院校,以及众多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
其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绿色能源等高端产业为主导,成为了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2. 德国德国的产业园区以其严谨的管理和高质量的产业集聚体著称于世。
其中,慕尼黑工业园区是德国最有代表性的产业园区之一。
该园区侧重于高科技企业的集聚,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材料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德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慕尼黑工业园区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创新支持。
3. 日本日本的产业园区以其密集的产业集聚和高效的管理而著称。
国内外金融CBD开发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一、CBD的定义、起源与特征纵观全球金融CBD的发展、从美国纽约的华尔街到英国伦敦的金融城,从法国巴黎的拉德芳斯到曰本东京的新宿,从上海陆家嘴到北京金融街,既有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慢慢自发形成的,也有为分扌日老城区压力而主动迁出的,还有在政府引导下从无到有迅速开发建设起来的•各种经验都值得后来者借鉴。
本文讨论国内外金融CBD的发展模式与开发建设经验,为国内新近兴起的金融CBD的开发建设抛砖引玉。
(-CBD的定义CBD(中央商务区是现代商务活动的中心区域和黄金地带,它不但聚集了大量金融、贸易、商业、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同时也拥有了众多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和完善的市政交通以及高速快捷的通讯条件。
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社会文明开放程度的体现,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窗口和象征和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CBD的起源192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E.W.Burgess教授在研究芝加哥城市结构的时候提出了CBD(Central BusinessDistrict的概念、当时定义为“商业会聚之处”。
随着内容的不断发展丰富,CBD已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枢。
(三CBD的特征—般而言,CBD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 •城市的功能核区,城市经济、科技、文化、商业等高度集中之地;2.交通便利,人流、车流、物流巨大;3•白天人口密度最高•昼夜间人口数量变化最大;4•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地价最高;5•高楼林立,土地利用率最咼。
二、CBD的区位、规模与配套比例(-CBD的区位从CBD的区位看•自发形成的CBD位于城市核心区。
自发形成的CBD大多是在原来的商业中心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中央商务区的。
而城市中央商务区大都是在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区域,如纽约曼哈顿及中国香港中环。
政府规划引导形成的CBD则主要为缓解中心城区压力规划建设的•因此大多远离城市中心区,位于城市的近郊区,如巴黎拉德芳斯。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摘要】当前,各个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措施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这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高端人才集聚的重要性和背景,以及针对高端人才的政策和措施,探讨了优质教育资源、专门研究机构、科研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做法。
在总结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经验,同时提出了我国可以借鉴这些经验来推动高端人才集聚的建议。
通过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壮大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关键词:高端人才、集聚、教育资源、研究机构、政策、科研、创新、基础设施、经验借鉴、发达国家。
1. 引言1.1 概述高端人才集聚的重要性高端人才集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高端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能够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成就和贡献,不仅可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还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高端人才集聚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他们可以带来新的思维和创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他们可以成为人才梯队的引领者,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人才。
高端人才的集聚还可以吸引国际投资和合作,促进国家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在竭力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来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高端人才的集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只有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激情,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1.2 介绍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端人才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发达国家或地区在高端人才集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成就不仅为其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提升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欧美国家作为世界上高端人才集聚最为显著的地区,其在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我国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问题及启示
我国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问题及启示发展总部经济是城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成都、杭州等许多中心城市,都将总部经济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就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的特点及对我市的借鉴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各地发展总部经济对地方财税贡献情况由于企业总部具有占地小、产出大的特点,被誉为“无烟经济”和“循环经济”。
总部经济聚集区内企业密度一般都比较大,CBD、金融街每平方公里的企业个数达到600—800个,聚集区内单位面积产生的GDP和税收大大高于其他地区,总部经济一栋写字楼流出的税收和财富相当于普通数平方公里的产出。
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较快的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和西城区,其税收收入比重达到北京市(共18个区)总税收收入的60%以上。
上海作为全国总部经济发展的一线城市,陆家嘴淮海路/南京路/静安寺徐家汇虹桥,这条总部经济的“黄金走廊”积聚了全市70%的总部经济能量,产生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至少占全上海服务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而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创造的GDP已占浦东新区GDP总量的1/3。
深圳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制造、金融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总部经济,以总部为主导金融业实现了全市14%的GDP和17.5%的税收。
二、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经验发展高端服务业总部。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域发展总部经济,关键是积极推进产业的高端化和集群化,坚持以集聚现代服务业高端要素为目标,重点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专业服务等为主导的高端服务业,培育发展科技专业服务、媒体及网络服务等新兴业态,配套发展面向高端服务业和国际化人群的商业服务业,增强区域总部服务功能,有效地提高了区域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扶植培育本土总部经济。
重视本土总部企业的培养,同时又积极吸引外来资本,这是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的一条成功经验。
国内外优秀经济发展经验
国内外优秀经济发展经验如下:
•美国。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信息服务业的主导地位,巩固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先优势。
同时,美国注重科技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增幅较快,取得了良好的科技成果。
•日本。
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中,经历了三个基础阶段,包括从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从资本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
日本推动技术创新,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中国。
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以共享经济为主的模式。
政府对共享经济实施了管控措施,包括对故意破坏的人员实施惩罚措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信誉系统体系等,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监督体系。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端人才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来说,如何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已成为他们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1. 提供优质的教育和研究环境发达国家或地区提供世界一流的教育和研究环境,吸引了众多高端人才。
例如,美国和欧洲大学具有世界领先的教育和研究资源,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广泛的合作机会。
该做法的启示是,国家或地区应该在教育、科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投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
2. 提供高质量的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也是吸引高端人才的关键因素。
例如,欧洲国家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充分的年假和家庭假期。
这些福利和保障政策使得高端人才可以更加安心地生活和工作。
该做法的启示是,国家或地区应该提供高质量的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提高高端人才的生活品质,增强他们留在本国的动力。
3. 提供创新创业支持和便利高端人才通常都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
因此,提供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支持和便利也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因素。
例如,加拿大政府设立了创业移民计划,为具有创业意愿的外国人提供创业支持和便利。
该做法的启示是,国家或地区应该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为高端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和便利,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对国家的认同感。
4. 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和生活体验高端人才通常都是具有多元文化背景和开放思维的人。
因此,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和生活体验也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因素。
例如,英国政府积极推进多元文化,推动文化交流和人文合作。
该做法的启示是,国家或地区应该提供多样性的文化和生活体验,为高端人才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开放的创新生态。
总之,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和研究环境、高质量的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创新创业支持和便利,以及多样化的文化和生活体验,吸引和集聚了众多高端人才。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高端人才成为各个国家或地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为了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并探讨其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借鉴意义。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提供优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来吸引高端人才。
美国和欧洲国家对于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给予较高的薪酬,并提供丰厚的福利保障。
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地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到自己的国家或地区。
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这种做法,通过提高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来吸引高端人才。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支持,他们培养和储备一大批高端人才。
他们也鼓励国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和交流。
美国的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享有世界声誉的学府就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渠道。
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加强与外国人才的合作与交流。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注重创建良好的创新和创业环境。
他们提供了完善的创业支持政策和金融服务,为高端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
硅谷在美国被视为全球最具创新力和创业精神的地区之一,这里提供了丰富的创业资源和融资渠道。
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加大对创业环境的改善和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参与创新和创业。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简化人才引进和管理的流程来吸引高端人才。
他们制定了灵活的移民政策和签证制度,为高端人才提供了便利的居住和工作条件。
加拿大通过推出“快速通道”项目,针对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申请人,提供简化的移民流程和优先审批。
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这种做法,简化人才引进和管理的流程,加速高端人才的入驻和融入。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包括提供优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创建良好的创新和创业环境以及简化人才引进和管理的流程。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其主要做法包括政策扶持、科研资助、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多方面,这些做法对其他国家或地区也具有借鉴意义。
以下是对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的分析。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包括政策扶持。
政府在高端人才集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旨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美国多次推出针对高端人才的移民政策,为高端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和便利的条件,使得众多海外人才选择移居美国。
欧洲各国也通过灵活的移民政策和永久居留权政策,吸引了大批的高端人才。
这些做法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了政策借鉴,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移居或留在本国。
科研资助也是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重要做法。
在科研资助方面,世界发达国家积极鼓励高端人才参与科研项目,提供丰厚的科研经费和资源支持。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等机构不断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的投入,鼓励高端人才积极参与科研工作。
这些政策措施为高端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资源支持,有效吸引了大批的人才加入科研队伍。
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这些做法,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和投入,提高高端人才的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是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关键做法之一。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世界发达国家通过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美国等国家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创新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优秀学生和学者,美国等国家还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助学金和科研项目,鼓励他们继续深造和探索科学问题。
这些做法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应加大对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和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积极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
科技创新也是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重要做法。
总部经济集聚区案例
总部经济聚集区案例
国际案例2:伦敦金融城
项目简介: 伦敦金融城(CityofLondon)位于泰晤士河畔, 面积1.4平方英里,约合11平方公里。金融城是英 国经济的绝对中心,其产值占英国GDP的3% 。 金融服务业目前已成为英国的支柱产业(占英国 GDP 9%左右)
聚集了超过1/3的《财富》500强公司的欧洲总部,以及
国内案例:上海虹桥商务区
项目简介:
上海虹桥商务区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上海现代服 务业的集聚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新平台,面向国 内外企业总部和贸易机构的汇集地,是服务长三角地区, 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高端商务中心 上海虹桥商务区未来将形成以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端商 务商贸和现代物流为重点,以会展、商业等为特色,其他 配套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根据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虹桥商务区将建设 成为低碳商务区 主功能区的总体布局可以归结为“一环两轴三核五区”, 所谓一环是指外围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河流水域等形 成的生态绿环;两轴是指东西向空间发展轴和南北向空间 发展轴;三核代表了由东西向空间发展轴串联的三个重要 功能核心:交通功能核心、商务功能核心、机场东片核心; 五区,指按照功能布局形成的核心区、虹桥机场、北片区、 南片区、东片区五个不同功能板块
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论采取哪种运作方式,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都需要一段相当长的历 史时期,没有相关产业的集聚、配套设施的完善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健 全,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和长久发展都难以实现。
政府的规划引导对推进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纽约曼哈顿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老城容量逐渐饱 和,造成了老城的“空洞化”。直至纽约市政府对全城交通的重新规 划,对老城加以改造并实施CBD扩展计划,才使曼哈顿CBD重新焕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在全球化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发达国家或地区普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
以下将介绍一些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发达国家或地区普遍重视教育体系建设,特别是高等教育水平。
世界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存在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机构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研究条件。
他们也注重科研经费的支持,通过提供丰厚的奖励和补贴,吸引优秀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加入。
此做法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经验,即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从而吸引高端人才。
发达国家或地区注重建立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
他们通过设置各种支持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如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器等,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优厚的发展环境和创业条件。
他们也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以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此做法,通过建立创新生态系统,培养和集聚创新型人才,推动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或地区致力于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
他们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居住和工作条件,同时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活品质提升。
他们也注重公共服务的提供,如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完善。
这些做法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了一个借鉴的经验,即通过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吸引高端人才。
第四,发达国家或地区重视人才引进政策。
他们通过设置简化签证手续、放宽永久居留条件等方式,吸引高端人才移民。
他们也注重人才流动与合作,开展人才交流和合作项目,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来他们国家或地区工作和创业。
此做法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了一个借鉴的经验,即通过制定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端人才。
发达国家或地区注重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
他们通过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和创新等活动,实现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
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此做法,通过加强各方合作,促进高端人才的集聚和协同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1. 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发达国家或地区通常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高端人才。
这包括优质的公共基础设施、高水平的教育和医疗服务、良好的安全环境、多样化的文化和娱乐设施等。
这些条件可以吸引高端人才并帮助他们实现个人和职业发展。
2. 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发达国家或地区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机会来培养高端人才。
他们重视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教育,鼓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他们还提供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优秀的学生留在国内学术研究领域。
3. 创建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发达国家或地区注重创建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以吸引高端人才。
他们建立了创新园区和科技园,提供了税收优惠、研发资金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支持措施。
他们还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促进学术和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
4. 推动国际人才流动和合作:发达国家或地区鼓励国际人才流动和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人才交流。
他们提供合适的签证政策和移民通道,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到本国工作和生活。
他们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吸引外国高端人才来本国工作和学习。
5. 建设高端人才社区:发达国家或地区鼓励高端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建设高端人才社区。
他们建立了专业协会、学术组织和创新平台,为高端人才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他们还鼓励高端人才参与社会公益和公共政策制定,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做法,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吸引高端人才,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教育体系建设: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和培训项目。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基础设施、医疗服务和安全环境。
鼓励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和娱乐设施。
3. 支持创新和创业:建立创新园区和科技孵化器,提供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
国内外总部基地研究(多案例)及经济分析
所在区域在城市站位中具备优势; 若居城市中心区域更具备配套上优
势,同时减少项目开发成本;
若偏离城市中心,注重打造商务配
套,才能满足客群商务、办公需求。
区域
以企业为主导的总部基地开发,目
标为实现利润,政策优惠单一;
以政府为主导的总部基地建设,兼
顾经济和社会效益,对目标客户提供税 收优惠、财政补贴,在政策上具备更强 的优势。
一种全新高端 城市经济形态
发展区域 经济的平台
推动城市经济 城市国际化水平与 发展的加速器 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总部基地解读
企业总部基地的 选址的趋势。一 些以总部经济定 位的商务花园代 表了未来总部选 址的潮流。
总部基地
CBD
窗口/营销中心
Business Park
总部/研发等分支 机构
商务花园
3、总部基地的演变历程
Business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park目前已
工业园的演变 商务与社区 发展邻里关系
NEW TOWN
在国外经历 基本 城市边缘,由 城乡结合部 规模较大,交通便利 大型综合社区
了四代发展, 情况 多组小规模的
建筑组成
形成了成熟
的理念。
入园 企业
偏重于基于科 学研发的企业
景观
企业总部基地十分重视内部景观的打
造,“生态”、“绿色”、“花 园”等景观理念是大部分总部基地的
景观主题。
商服配套
商服配套是总部基地非常重要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基地的档次 与形象
总部基地的商业规划定位为中高档次的商业配套 ,大型总部基地商服业态更为丰富: 星级酒店以满足商务接待; 大型商业街、会所,满足娱乐、休闲、运动等需 求; 公寓配套,满足员工居住置业需求; 培训中心,以便满足商务交流、业务培训等需求 。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的集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吸引和留住了大量的高端人才,为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并探讨它们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借鉴意义。
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之一是提供优厚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发达国家和地区通常通过高薪、福利、住房、医疗等多种方式来吸引高端人才。
在美国硅谷、新加坡和瑞士苏黎世等地,高技术人才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都非常优越,这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人才前往这些地方工作和生活。
这些国家和地区也为高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环境,让他们和家人能够安心生活和工作。
发达国家和地区还通过开放的移民政策和简化的办理程序来吸引高端人才。
加拿大的技术移民政策和澳大利亚创新移民政策,都为有技术或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了直接移民通道。
在瑞士和德国,也有各种类型的工作签证和永久居留证,方便高端人才移居并在当地工作。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开放移民政策为他们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人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多元化。
发达国家和地区还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链条,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美国的硅谷、德国的汉堡、日本的东京等地都拥有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环境,这些地方都能够为高端人才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丰富的科研资源。
这些地方的企业也会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打造开放的科技创新平台,为高端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会通过各种政策和优惠来鼓励高端人才创业和创新。
以色列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政府会为科技创业者提供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支持,让他们更容易地创办企业和实现梦想。
在美国硅谷和德国柏林也是如此,政府与企业会通过各种创新基金和创投机构,为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
总部经济集聚区案例
▪ 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要注重特色和定位 国外知名的总部经济聚集区一般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和独特的区域 定位,例如曼哈顿以商务和金融著称,伦敦金融城更是以其发达的金 融网络著称,德国的法兰克福则以其会展业享誉全球
CBD实现的产值占纽约全市的65%以上 ▪ 曼哈顿CBD成为全球企业总部的重要聚集地 ▪ 2007年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就有22家总部设
在纽约 ▪ 曼哈顿形成了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
集群。 ▪ 政府适当的规划引导,不断提升曼哈顿的配套
服务功能。在曼哈顿中城CBD区域内,集中了 纽约都市区50%以上的戏院及公共娱乐中心
师事务所
总部经济聚集区案例
国际案例3:东京新宿
项目简介: 新宿位于东京都中心区以西,是东京副都心 目前,新宿商务区面积达16.4公顷 商业、办公及写字楼建筑面积为200多万平
方米,并以40多栋超高层建筑形成了东京的 一大景观 新宿副都心的经济、商业、文化、信息等部 门众多,金融保险、不动产、批发零售等服 务业成为新宿的主要行业,仅以新宿车站为 中心、半径7,000米的范围内,就聚集了160 多家银行 据统计,新宿就业人口已超过了30多万人, 且为通勤人口,约为东京都心区的30% ~ 50 %,很好地实现了分担东京都心区压力的目 的,并形成了以交通枢纽的立体利用和辐射 为特色的总部经济聚集区
▪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银行贷款来源之一,跨国贷款占全球 总额的19%,居世界之首。
共享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及借鉴
共享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及借鉴国内外共享经济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为国内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共享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借鉴进行分析和总结。
1. 美国共享经济的发展美国是共享经济的发源地,拥有许多知名的共享经济平台,如Uber、Airbnb等。
在共享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支持共享经济的发展,如简化注册手续、降低税收负担等。
美国政府还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确保共享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出,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扶持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放宽市场准入、简化注册手续、降低税收负担等措施,为共享经济创业者和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日本共享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日本的共享经济主要体现在共享办公、共享用车、共享住宿等领域。
在共享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提出了“超级智慧社会”概念,鼓励和支持共享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大对共享经济领域的监管和规范力度。
共享单车是国内共享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在共享单车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如智能锁、智能定位等,提高了共享单车的使用便利性和服务质量。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措施,如规范共享单车停放、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监管等,促进了共享单车的有序发展。
共享单车的发展经验表明,新技术的应用和政府的支持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提高共享经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政府也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共享经济的有序发展。
三、共享经济发展的借鉴与思考通过对国内外共享经济发展经验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借鉴与思考:1. 加强对共享经济的监管和规范。
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政府加大对共享经济的监管和规范力度,以确保市场秩序的健康有序。
4. 注重积极宣传和引导。
共享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政府可以加大对共享经济的宣传和引导力度,提升公众对共享经济的认知和接受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外典型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实践及经验借鉴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发展,对于城市有效解决制造业外迁带来的“空心化”问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促进经济转型,具有积极的意义。
深入研究国外一些典型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发展案例,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更好地揭示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规律,指导我国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纽约曼哈顿CBD曼哈顿位于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人口超过150万人。
曼哈顿中央商务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分布在曼哈顿岛的老城(Downtown)、中城(Midtown),面积约26平方公里。
作为世界上发展最早、最为著名的中央商务区之一,曼哈顿是纽约经济活动的中心,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对纽约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曼哈顿的产业、人口和文化高度集中。
曼哈顿的就业人口超过240万人,占纽约各类经济活动就业职位的70%左右,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就业职位占纽约全市的比重超过90%。
曼哈顿经济增长量占纽约市总经济增长量的82%,地产估价约占纽约市地产估价总额的53%。
曼哈顿CBD实现的产值占纽约全市的65%以上。
此外,曼哈顿还聚集了许多文化娱乐设施,纽约著名的百老汇、中央公园、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歌剧院等都集中在曼哈顿地区。
第二,曼哈顿是全球企业总部的聚集地。
随着曼哈顿CBD各类服务功能的完善,一批国际性和跨国性行业组织在区域内聚集,曼哈顿CBD逐渐成为全球企业总部的重要聚集地,纽约也因此确立了其世界城市的形象。
2007年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就有22家总部设在纽约。
外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后也争先在曼哈顿CBD设立总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277家日本公司、213家英国公司、175家法国公司、80家瑞士公司及其他许多国家的公司在纽约市设立区域总部及分支机构。
第三,曼哈顿形成了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在老城长仅1.54公里、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华尔街CBD金融区内,就集中了3000多家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是世界上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
金融保险行业的就业人口也不断增加,仅华尔街的金融从业人员就达28万人左右,金融保险行业占曼哈顿就业总人口的比重接近20%。
除金融外,专业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发展迅速,曼哈顿CBD也因此形成了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第四,政府适当的规划引导,不断提升曼哈顿的配套服务功能。
曼哈顿CBD 包括老城和中城两部分,老城主要是自发形成的,而中城的建设发展与规划引导密切相关。
在老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功能单调,商业等配套不完善,出现了夜晚“空洞化”现象,而中城则通过规划建设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一方面,政府规划缓解了老城的压力。
截至20世纪80年代,曼哈顿老城仍然是一个以办公区为主的城区,商业和服务业的配套设施很少,高达30余万的就业人口,使得老城的交通压力巨大。
为此,纽约市政府不仅将曼哈顿的范围扩展到炮台公园、翠贝卡、布鲁克林和长岛市,而且还对第三产业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制定了更适应纽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案。
另外,纽约市政府还大力建设公共交通网络,限制私家车的发展,大大缓解了老城的交通压力。
另一方面,曼哈顿中城实现了商务办公和配套功能的有机结合。
中城区的大量写字楼建筑不仅发挥着企业办公楼的功能,还发挥着国际都市消费、娱乐的功能。
例如区域内的洛克菲勒中心有19栋楼房合围,不仅是时代华纳、通用等41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与发展研究多著名国际化大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也是著名的商业娱乐场所,其购物中心引领着国际潮流。
另外,在曼哈顿中城CBD区域内,集中了纽约都市区50%以上的戏院及公共娱乐中心,如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无线电城等。
完善的娱乐休闲中心成为中城区吸引企业总部的重要因素,保持了曼哈顿CBD发展的持久活力。
(二)伦敦金融城伦敦金融城(CityofLondon)位于泰晤士河畔,面积1.4平方英里,约合11平方公里。
金融城拥有近2000家金融机构,以及30万左右的金融人士,还聚集了500多家外国银行、180多个外国证券交易中心,每日外汇交易量达6300亿美元,是华尔街的两倍之多。
①作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具有其他金融中心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即使在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内,伦敦金融城也有纽约和东京无法比拟的地位,纽约和东京的交易量虽然大,但主要服务于本国或地区经济,而伦敦金融城则依赖于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据统计,伦敦在国际债券交易、海外权益交易、外汇交易和跨国贷款方面居世界第一。
在银行方面,英国银行约半数的资产由国外银行持有,伦敦450家授权银行中的2/3来自国外。
据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3月的数据,2001~2005年,在伦敦金融城传统上领先的众多领域市场份额一直保持上升或稳定的状态。
现在,伦敦占跨境银行信贷的市场份额从1992年的16%上升到20%,同期的外汇市场交投总额份额从27%升至31%。
伦敦在国际债券二级市场的份额达70%。
虽然英国没有加入欧元区,但欧元的出现并未削弱反而巩固了伦敦金融城的国际地位,与此同时,金融城也提升了欧元的世界货币功能。
实际上,在伦敦使用欧元交易的国际金融业务比任何欧元区城市都多。
其原因就是欧元的诞生导致了欧洲从保险到证券和衍生品交易的各类金融市场围绕着当时已经是市场领导者的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进行了明显整合。
在伦敦金融城的外汇交易中,约40%的业务涉及欧元。
欧洲证券交易所与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情况相似,欧元是交易的主要货币。
在进行交易的所有利率衍生金融产品中,有3/4使用欧元。
伦敦证券交易所1/3的交易使用欧元。
国际长期债券中,欧元比例上升至40%,其地位堪与美元比肩。
由于地理位置及时差等关系,许多美国银行以金融城为基地管理其中东甚至远东的业务,使得金融城的国际色彩异常浓烈。
在这里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国际银行业务,而且,其交易比重涵盖了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等世界性货币,这里还管理着世界上20%的国际贷款。
伦敦金融城还是世界期货交易市场之都,进行着全球90%以上的有色金属交易和世界上95%的传统金属交易。
作为欧洲最主要的能源交易市场之一,伦敦金融城国际石油交易所每分钟调整布伦特原油(全球大部分原油市场的基准等级)价格。
伦敦金融城还保持着世界上最大国际保险市场的地位。
世界上第一家保险市场“劳合社”诞生在金融城,全球20家顶尖保险公司都在金融城设有公司。
伦敦金融城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级的专业服务和商业服务中心,尤其是咨询、法律、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高度发达。
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伦敦金融城均设有总部,其管理咨询业总收入为47亿英镑。
世界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信息提供商路透社的总部就位于金融城。
另外,世界15大律师事务所的5家事务所源于伦敦金融城,这些事务所的员工至少有1/4在英国境外工作,还有逾60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在伦敦金融城设有办事处。
伦敦金融城作为一个庞大而致密的金融业网络体系,其管理和运作需要高度精细化,拥有专门的市政机构———“伦敦金融城政府”,致力于维护伦敦金融城的全球地位。
这一体制自几个世纪前的《约翰国王大宪章》起便得以确立,伦敦金融城政府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市政地方自治主体。
伦敦金融城政府主要提供基础设施维护、经济战略规划及所有相关的服务。
伦敦金融城政府包括伦敦金融城市长、两名市政司法长官、市政参事等官员以及议会(Common Court)。
伦敦金融城政府的市府参事议政厅(Court of Aldermen)和政务议事厅(Court of Common Council)的角色类似英国国会的上议院(House of Lords)和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
他们通过处理信息和出访等,维护着“伦敦金融城”这个特殊的品牌,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下,伦敦金融城已达到金融服务行业的最高境界。
(三)东京新宿新宿位于东京都中心区以西,是东京副都心。
目前,新宿商务区面积达16.4公顷,商业、办公及写字楼建筑面积为200多万平方米,并以40多栋超高层建筑形成了东京的一大景观。
新宿副都心的经济、商业、文化、信息等部门众多,金融保险、不动产、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成为新宿的主要行业,仅以新宿车站为中心、半径7000米的范围内,就聚集了160多家银行。
据统计,新宿就业人口已超过了30多万人,且为通勤人口,约为东京都心区的30%~50%,很好地实现了分担东京都心区压力的目的,并形成了以交通枢纽的立体利用和辐射为特色的总部经济聚集区。
新宿的地下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早在1970年前后,新宿就建成了贯穿新宿车站东、西两侧商业区的“都会地下步道”,到20世纪90年代,新宿地下商业空间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其中商业街近7000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地下商业街,这不仅缓解了地上设施压力,也有利于商业空间增值。
在拥挤的商务环境中,充分实现了对交通枢纽的立体开发。
新宿在狭小的土地上设立了占地2.46公顷的广场,并以此作为汽车和公共汽车的枢纽。
同时,还在空中建设有高架步道系统,这一系统把主要商业设施及新宿车站在空间上连为一体,方便了与周边商业设施的联系。
同时,其商务环境也立体展开,形成了独特的楼宇经济。
为实现商务区配套环境的完善,在区内广场建设了商业综合体,这一商业综合体与很多大厦有直接的联系通道。
这不仅保证了商务办公区规划的相对独立,而且使之能够为商业区提供配套,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商业、商务氛围。
新宿的发展经验是,政府力量从规划、建设、运营等一系列环节全面介入。
20世纪5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作为首都东京原都心的中心三区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政府机关、大公司总部、全国性的经济管理机构和商业服务设施高度集中,导致交通拥挤、建筑物及人口高度密集。
1958年东京都政府提出建设新宿、涩谷、池袋等三个副都心的设想,并首先从新宿副都心开始规划建设,同时政府参与了大部分市政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在新宿副都心的初期开发建设阶段,东京都政府的部分办公机构不断迁入新宿,使副都心的吸引力大增,伴随着的是一些相关配套设施及其他部门的迁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宿最终成为经济、行政、商业、文化、信息等部门云集的东京最著名的商务区之一。
(四)巴黎拉德芳斯拉德芳斯位于巴黎塞纳河畔塞纳省皮托市、库伯瓦市和楠泰尔市的交界处,原是巴黎西郊的无名高地。
1958年,巴黎市政府为了提供更加充足的商务办公空间,缓解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保护原有的历史建筑和城市风貌,决定在拉德芳斯区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副中心,拉德芳斯占地约750公顷,规划建设写字楼250万平方米,并计划用30年的时间,分步骤开发,将拉德芳斯建设成办公、居住、娱乐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商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