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细胞的生命历程

合集下载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细胞的生命历程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五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

(3)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4)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体细胞)、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成熟生殖细胞)。

2.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条件),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起点),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终点),为一个细胞周期。

3.两个阶段(1)分裂间期:一次分裂结束之后→下一次分裂之前;在前,用时长,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G1期:DNA复制前期(合成一些RNA和有关蛋白质,为DNA复制做准备✓S期:DNA复制期✓G2期:DNA复制后期(主要是RNA和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2)分裂期:在后,用时短,约占细胞周期的5%~10%。

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不同,但都是分裂间期持续时间大于分裂期。

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同。

4.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期图像特征分裂间期(1)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适度生长;(2)复制后的染色质仍呈丝状分布,核DNA数目加倍;(3)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4)分裂间期结束后,开始进行有丝分裂前期(1)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2)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3)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期(1)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两侧都被纺锤丝附着牵引,使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该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垂直,称为赤道板);(2)此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好时期)后期(1)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2)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结果是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末期(1)到达细胞两极的染色体逐渐解旋为丝状染色质,纺锤丝逐渐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出现;(3)赤道板处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一分为二5.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区别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无中心粒的倍增(低等植物细胞除外)中心粒倍增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质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质6.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考点梳理.逐个击破】1.细胞的增殖: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2.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例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细胞周期B.细胞从上一次分裂期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期之前为一个细胞周期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时间一定比分裂间期的时间短D.只有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解析】细胞从上一次分裂期结束到下一次分裂期之前为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B项错误。

故选B3.细胞增殖的意义: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4.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1)间期:完成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3)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4)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随机均匀分配到细胞两极。

(5)末期: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核膜和核仁出现。

5.有丝分裂的意义(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 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例2:关于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异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活动不同B.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相同C.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方式相同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的作用不同【解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是相同的。

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从中央凹陷缢裂均分细胞质,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分隔细胞质形成两个子细胞。

第11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1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分裂期:为研究方便将其分为 前期、中期、后期和 末期 。
问题梳理
1.生物体生 长的原因:
细胞水平
(1) 细胞生长 ,使构成生物体的细胞体积增大; (2) 细胞分裂 ,使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代谢:同化作用 大于 异化作用。
2.细胞不能无限 长大的原因?
(1) 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 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 效率就越低。
复制
高度螺旋
在纺锤丝牵引 下,排列到赤
道板附近
因着丝粒分 裂,姐妹单
体分开
解螺旋
知识整合
2.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三者之间的关系:
(1)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粒分裂之前):染色体∶ 染色单体∶核DNA=1∶2∶2。
(2)当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复制前或染色体复制后又经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染色单体∶ 核DNA=1∶0 ∶1。
(3)坐标图:
问题梳理
(4)柱状图:
问题梳理
5.细胞分裂后的三种状态:
思考回答:(必修1 P111图6-1拓展)在生物体内,细胞分裂后产生的 下列子细胞的分裂状况
a.根尖分生区细胞 b.根尖成熟区细胞 c.茎形成层细胞
d.芽生长点细胞 e.B淋巴细胞
f.记忆细胞
g.浆细胞
h.叶肉细胞
i.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11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
2023-07-22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和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建模)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有丝分裂的意义

2024年新高考版生物1_7-专题七 细胞的增殖

2024年新高考版生物1_7-专题七 细胞的增殖

8.(2021重庆,7,2分)有研究表明,人体细胞中DNA发生损伤时,P53蛋白能 使细胞停止在细胞周期的间期并激活DNA的修复,修复后的细胞能够继 续完成细胞周期的其余过程。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P53基因失活,细胞癌变的风险提高 B.P53蛋白参与修复的细胞,与同种正常细胞相比,细胞周期时间变长 C.DNA损伤修复后的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D.若组织内处于修复中的细胞增多,则分裂期的细胞比例降低 答案 C
3.(2021重庆新高考适应卷,6)如表是三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以 下叙述正确的是 ( )
细胞类型
分裂间期
分裂期
①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15.3
2.0
②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
T1
T2
③人的肝细胞
21.0
1.0
A.①与②纺锤体形成的方式相同 B.①中分裂期细胞数所占比例低于12% C.②中T1≤T2 D.③的分裂期进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转录 答案 B
A.收缩环处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B.若该图表示某生物体细胞的胞质分裂,则该生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 C.抗肌动蛋白、抗肌球蛋白的药物也可以诱导细胞中的染色体加倍,作 用原理和秋水仙素作用原理相似 D.分裂沟的定位可能与纺锤体的位置有关 答案 D
6.(2022豫南九校二联,9)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动粒(多蛋白结构)位于着丝 粒两侧,负责将着丝粒与纺锤丝连接在一起,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早期阶段, 动粒表面被覆盖纤维状蛋白形成纤维冠,纤维冠确保染色体的正常分离,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能有
个。
答案 (1)G1→S→G2→M (2)前、中 动物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是细 胞膜从中部凹陷,最终缢裂成两个子细胞,不形成细胞板 (3)G2期和M (4)7.4 (5)2、3、4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原卷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原卷版)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提分必刷题专题03细胞的生命历程1.(2020•湖南省高三月考)中美胚胎学家联合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受精卵内存在两套独立纺锤体,从精卵结合到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期间,来自双亲的染色体并未相互融合,而是各自保持空间上的独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里的融合指的是双亲染色体两两配对B.精卵之间的识别和结合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受精卵的体积较体细胞大得多,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受精卵与癌细胞都是未分化的细胞,都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2.(2020•山东省山东聊城一中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变和正常分化过程中细胞的DNA都发生了改变B.衰老是多细胞生物体的正常现象,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C.分化、衰老和癌变的细胞都发生了形态结构的改变D.正常情况下,机体可以使衰老、癌变的细胞凋亡从而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3.(20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市八中高三月考)二倍体生物(2n=6)的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④表示染色体。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该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B.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C.①②③含有该生物的一套遗传物质D.图中基因g可由基因G突变而来4.(2020•四川省高三一模)2017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获得了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该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只克隆猴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克隆猴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C.克隆猴体内衰老的细胞因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而导致其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克隆猴体内的细胞癌变后其细胞膜两侧分布的糖蛋白数量减少5.(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月考)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则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B.染色单体和核DNA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染色体和核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均没有姐妹染色单体D.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6.(2020•黑龙江省高三二模)取某动物(XY型,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有丝分裂周期后形成两个相同的精原细胞,将所得子细胞全部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实验误差和质DNA)。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解离不充分或压卵片不裂充期分
桑椹胚
囊胚期 原肠胚
结构改变,功能发生变化!
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生理过程联系
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含A和a的
对细胞分化的认识 (1)细胞水平。 同一来源的细胞形成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组织细胞( 且细胞器种类、数量也有差异)。 (2)分子水平。 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实质)
图乙、丙、丁所示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
DNA、染色体曲线图比较
㈣、精子和卵子形成过程的比较
二次,导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
图丁所示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例题9:下图Ⅰ~Ⅳ表示某动物体内某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四个细胞,①~③指其中核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
例题7: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
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即减数第一次分裂 结束时形成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但因染色体着丝点未分裂,因此 每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
例题8: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MMNn的某哺乳动物体内部分细胞的分裂示意图。
㈦、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
答案:B
解析: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都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发生联会。
2.细胞分裂图像的比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衰老细胞: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皱折,染色质
包括高等动物也普遍存在。
例题8: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MMNn的某哺乳动物体内部分细胞的分裂示意图。
细胞生命历程是其它生命系统演替的基础。
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附参考答案)一、生物体的生长1、、不同生物同一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

2、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还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

3、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1)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细胞的核质比(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命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注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①有丝分裂:真核生物②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原核生物(细菌、蓝藻)③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三.有丝分裂Array(一)、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细胞周期。

包括分裂间期(长:90%—95%)和分裂期(短)(二)、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三)、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分子数目变化(假设体细胞染色体为2n )(四)、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子的数目变化曲线(五)、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两点区别(六)、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四、无丝分裂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例子:无细胞核的细胞(蛙的红细胞) 原核生物的细胞(细菌、蓝藻)五、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重点实验)1.洋葱根尖的培养2.装片的制作(1)解离:剪取数条2mm~3mm的洋葱根尖,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jn后取出很尖。

目的:用药液溶解细胞间质,使组织细胞分开(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目的:洗去根中多余的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 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 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答案)

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核心素养1.通过学习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进行精确复制和分离,使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维持了细胞的遗传稳定性,可以感悟生命过程的精致和奇妙。

(生命观念)2.认识到有丝分裂的实质是维持亲子代细胞在遗传上的稳定性,体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有助于发展抽象概括的科学思维。

帮助认识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个体衰老之间的关系,学会辩证地看待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科学思维)3.实践“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学生能够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并运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从而发展科学探究的技能。

(科学探究)4.认识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细胞之间的分工合作、细胞凋亡对个体的积极意义,从而进一步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同合作与奉献的意义。

介绍一些研究成果,如干细胞、细胞衰老的原因学说、细胞自噬等,理解这些研究对于增进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

(社会责任)考点精讲考点一、细胞周期的概念及实验探究细胞周期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细胞周期的条件、时间及两大阶段①条件: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根尖分生区细胞、茎形成层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等。

②时间: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③两大阶段:分裂间期在前,经历时间较长,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是分裂期的准备阶段;分裂期在后,经历时间较短,可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连续的时期。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说明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柱状图A:DNA复制前(G1期)B:DNA复制(S期)C:DNA复制后(G2期+M期)【特别提醒】根据物质合成的特点,可将分裂间期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 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三个时期,分裂期也称为M期。

考点二、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有丝分裂中相关结构和数量的变化:(1)染色体形态和行为的变化(2)相关结构的变化规律细胞结构变化规律纺锤体形成(前期)→消失(末期)核膜、核仁消失(前期)→重建(末期)中心体倍增(间期)→移向两极(前期)→平均分配(末期)(3)核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为例)①数量变化: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4N4N→2N染色单体0→4N4N4N0 0核DNA 2N→4N4N4N4N4N→2N②曲线模型:(4)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①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期末考题猜想)(7大题型)(原卷版)

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期末考题猜想)(7大题型)(原卷版)

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题型1 细胞的增殖】【题型2 细胞的有丝分裂】【题型3 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题型4 细胞的衰老】【题型5 细胞的死亡】【题型6 细胞的增殖综合】【题型7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01细胞的增殖【例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也不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配B.真核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无丝分裂C.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例关系是限制细胞体积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D.细胞生长使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之比变大,物质运输效率提高【变式11】霍乱弧菌分泌的蛋白类霍乱毒素与人体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引起小肠上皮细胞代谢紊乱,造成人体分泌性腹泻,从而引发霍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霍乱弧菌细胞核中的DNA控制合成霍乱毒素B.霍乱毒素的合成需要霍乱弧菌核糖体的参与C.霍乱毒素能够进入人体的各种组织细胞D.霍乱弧菌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变式12】下图表示培养“落地生根”新植株的两种方法,则遗传信息相同的方法是()A.仅①②B.仅②③C.仅①③D.①②③【变式13】生殖是物种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生殖的方式通常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B.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C.离体的植物体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D.涡虫等低等动物被切断后的一部分再生成为完整生物体02细胞的有丝分裂【例2】下列是某动物的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b→d→e→cB.a图中的核仁与该细胞的细胞周期无关C.d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细胞板上D.该生物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b和e两时期【变式21】当转录因子E2F与去磷酸化的Rb蛋白结合后,无法激活与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乳腺细胞的增殖受雌激素和p16、p21蛋白等的共同调节,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新人教高考生物专题强化练4 细胞的生命历程

新人教高考生物专题强化练4 细胞的生命历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据图分析可知,“逆反”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减数 分裂Ⅱ,C正确; 基因重组包括联会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和减数 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逆反”减数 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Ⅰ,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分化形成的肝细胞中白蛋白含量较高
√C.Oct4基因表达产物可促进ALB基因的转录
D.未分化的细胞则表现出低水平的甲基化修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 重组(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数 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间的互换,A正确,D错误; 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有Y染色体,B错误; 该二倍体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XDY,是雄性动物,该细胞不会 是极体,C错误。
新人教高考生物专题强化练
4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选择题 1.(2022·湖北宜昌高三月考)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分裂时,细 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 个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周期性变化是核DNA均
等分配的结构基础 B.图中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和核膜重新形成 C.利用药物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于精子中的20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都有一条链被3H标记,受精 后,受精卵中含有20个被3H标记的DNA分子,且每个DNA分子中只 有一条链带有标记,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又进行一次DNA分子半保 留复制,且最多依然只是有20个DNA分子被标记,因此,不管受精 卵进行多少次有丝分裂,其有丝分裂的中期细胞中最多可有20条被标 记的染色体,C错误; 由于受精卵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子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 因此每个子细胞中被3H标记的染色体有0~20条,因此,受精卵第二 次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可能存在20条被标记的染色体,D正确。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答案版)-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清单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答案版)-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清单

第6章细胞的生命活动第1节细胞的增殖1.细胞的增殖的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2.细胞的增殖分裂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原核细胞增殖方式:二分裂。

3.细胞的增殖意义: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4.细胞周期:(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在前,用时长;分裂期在后,用时短。

分裂间期:完成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根尖分生区细胞、茎形成层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胚胎干细胞、癌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如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卵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等。

生物体内部分(所有/部分)细胞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

5.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数目的计算(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粒的数目。

(2)DNA 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 分子,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后期、末期。

②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 分子,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前期、中期。

6.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1)前期:①(细丝状)染色质───────→螺旋、缩短变粗染色体(杆状),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中期:①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②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4)末期:①(杆状)染色体───→解螺旋染色质(细丝状);②纺锤体消失;③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2个新的细胞核;④赤道板处──→出现细胞板────→四周扩展新的细胞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专题细胞的生命历程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单元质检卷四细胞的生命历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2013江苏高考)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答案:A解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同时也进行中心体的复制,A项正确;分裂间期DNA复制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数不变,B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项错误;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D项错误。

2.下图显示一个细胞一次分裂的细胞周期。

假如以具放射性的核苷酸供应这个细胞,这些核苷酸进入染色体的位点是()答案:A3.(2013江苏高考)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答案:D解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并没有改变遗传物质,A项错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理过程,B项错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但此过程没有把突变的基因传递给后代,C项错误;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调节功能,有利于延缓衰老和规避癌症等,D项正确。

4.(2013山东高考理综)将小鼠myoD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未分化肌肉前体细胞,细胞分化及肌纤维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携带myoD基因的载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肌肉前体细胞B.检测图中细胞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分化与否C.完成分化的肌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形成肌纤维D.肌肉前体细胞比肌肉细胞在受到电离辐射时更容易发生癌变答案:D解析:携带myoD基因的载体为大分子物质,基因工程中,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将携带myoD基因的载体导入肌肉前体细胞,自然条件下通过胞吞方式进入肌肉前体细胞,A项错。

细胞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这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图中细胞的核糖体蛋白基因都会表达,不能体现细胞是否发生分化,B项错。

已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有丝分裂,C项错。

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肌肉前体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肌肉细胞低,分裂能力比肌肉细胞强,因此受到电离辐射更容易发生癌变,D项对。

5.(2013四川高考理综)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造血干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凋亡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答案:D解析: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A项正确;网织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仍有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及核糖体,仍可以合成相应的蛋白质,B项正确;造血干细胞经分化形成幼红细胞,两种细胞所表达的基因有所不同,C项正确;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及众多细胞器,其衰老至死亡过程中没有基因的表达,D项错误。

6.(2014届广东茂名华侨中学月考)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中不能发生的是()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半保留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答案:C解析: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7.(2014届广东广州执信、广雅、六中联考)(双选)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B.受精卵全能性最高,含有生物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C.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D.癌变的细胞内呼吸速率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答案:AB解析:老年人头发变白是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而白化病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酪氨酸酶引起的。

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率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癌变的细胞内呼吸速率加快。

8.(双选)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答案:BD解析:无机环境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光合作用能推动碳循环的进行,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利用,A项错误;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才能使细胞的功能趋向专门化,B项正确;主动运输能使细胞选择性吸收或排出某些物质,保证细胞代谢正常进行,而不是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C项错误;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例如被侵染的靶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2分)9.(2013安徽高考理综)(13分)近年来,有关肿瘤细胞特定分子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迅速。

研究发现,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X编码。

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肿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

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的和可判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

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现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4)制备该单克隆抗体时,免疫动物的抗原可以是。

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之后在适当的信号作用下增殖分化为和。

(5)用该单克隆抗体处理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某肿瘤细胞株,发现其增殖能力明显下降。

这是因为。

答案:(1)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2)mRNA蛋白质原癌基因X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3)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4)蛋白X浆细胞记忆细胞(5)该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蛋白X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断蛋白X介导的信号传导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癌变、基因表达、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知识。

(1)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有丝分裂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

(2)原癌基因转录的产物是mRNA,翻译的产物是蛋白质,因此检测细胞中这两种产物可判断原癌基因是否转录和翻译。

由于分化后的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不是所有细胞中都有原癌基因表达的产物。

(3)根据题意中“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若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DNA分子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可推测出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4)由于该单克隆抗体是用于诊断和治疗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肿瘤,所以应用蛋白X作为抗原对实验动物进行免疫。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5)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膜上的蛋白X结合后,阻断了肿瘤细胞内信号的传导,使肿瘤细胞DNA复制停止,从而使肿瘤细胞株增殖能力下降。

10.(12分)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

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

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

预计最快约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M期时长为 h。

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5)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答案:(1)(2)M12→24→12(3)(4)甲(5)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解析:(1)根据题意S期细胞被标记,洗脱放射性的胸苷后,S期的细胞经G2期变化后变为M期细胞,故最短时间为G2时期,即 h。

(2)细胞间期细胞数目最多,因此从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比例最大值,即变为间期细胞,故经历的时间为分裂期的时间,即M期的时间。

因染色体只在分裂后期加倍,故分裂期染色体数目变化为12→24→12。

(3)加入过量胸苷后,只有处于S期的细胞被抑制;刚结束S期的细胞,再次经过G2、M、G1期后再次到达S期后受到抑制,经历时间为++= h。

其他各期细胞达到S期的时间均短于该时间,故加入胸苷 h后细胞都停留在S期。

(4)从图可知,甲动物分裂期所占时间比例为÷+++×100%=÷×100%≈%;乙动物分裂期的比例是÷24×100%≈8%,观察染色体形态变化主要是观察分裂期的细胞,而分裂期细胞数目的增多与其所占细胞周期的时间的比例呈正相关,因此选甲动物作为观察材料。

(5)洋葱根尖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有细胞壁,因此分裂末期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细胞缢裂为两个;而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

11.(2013湖南怀化三模)(13分)据美国25个州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

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定为%时,15~19岁开始吸烟者为%,20~24岁为%,25岁以上为%,数据表明吸烟会诱发许多癌症的发生,且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某科研小组设计实验对香烟烟雾冷凝物质与小白鼠乳腺细胞癌变的作用关系进行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