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论图论 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集合考试题及答案

集合考试题及答案

集合考试题及答案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集合考试题及其答案,供参考:题目一:定义集合A={x | x是自然数,且1≤x≤10},集合B={y |y是偶数}。

求A∩B。

答案:集合A包含自然数1到10,即A={1, 2, 3, 4, 5, 6, 7, 8, 9, 10}。

集合B包含所有的偶数。

A与B的交集是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即A∩B={2, 4, 6, 8, 10}。

题目二:集合C={x | x是整数,且-5≤x≤5},集合D={y | y是正整数}。

求C∪D。

答案:集合C包含从-5到5的所有整数,即C={-5, -4, -3, -2, -1, 0, 1, 2, 3, 4, 5}。

集合D包含所有的正整数,即D={1, 2, 3, ...}。

C与D的并集是包含C和D所有元素的集合,但去除重复元素。

因此,C∪D包含了从-5到无穷大的所有整数,由于题目限制,我们只列出到5,即C∪D={-5, -4, -3, -2, -1, 0, 1, 2, 3, 4, 5}。

题目三:集合E={x | x是奇数},集合F={y | y是3的倍数}。

求E∩F。

答案:集合E包含所有的奇数,集合F包含所有3的倍数。

E与F的交集是同时满足奇数和3的倍数的元素。

这些元素是3的奇数倍,即E∩F={3, 9, 15, ...},但题目中没有指定范围,我们只列出前三个元素。

题目四:集合G={x | x²=1},求G。

答案:集合G包含满足x²=1的所有x值。

解这个方程,我们得到x=1或x=-1。

因此,G={1, -1}。

题目五:集合H={x | x²-4=0},求H。

答案:集合H包含满足x²-4=0的所有x值。

解这个方程,我们得到x²=4,所以x=2或x=-2。

因此,H={2, -2}。

总结:集合论是数学的基础之一,它涉及到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交集、并集、补集等概念。

2019 秋图论期中考试卷

2019 秋图论期中考试卷

中山大学本科生期中考试答案考试科目:《图论及其应用》(A卷)学年学期:2019学年第一学期姓名:学院/系: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学号:考试方式:闭卷年级专业:考试时长:100分钟班别:任课老师:《中山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第八条:“考试作弊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以下为试题区域,共###道大题,总分100分,考生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对于下面的每个陈述,请给出证明或给出反例否证:1.如果简单图G的每个顶点度数均为2,那么G是一个圈。

2.若图G恰有2个奇度顶点u和v,那么u与v连通。

正确。

证明:反证法。

假设u和v不连通,则u和v在G不同的连通分支中。

根据推论1.1,每个连通分支奇度顶点的数量必须是偶数,因而每个连通分支至少有2个奇度,图G至少有4个奇度顶点。

矛盾。

3.所有树均是偶图。

(注意:只有一个顶点的图既是树也是偶图。

)正确。

证明:设T是树,则T中没有圈,因而也没有奇圈,根据定理1.3,T是偶图。

4.一个有向图G是强连通的当且仅当将顶点集划分成任意两个非空子集S 和T时,都至少存在一条从S到T的弧。

正确。

证明:先证必要性。

如果存在一种划分,使得不存在S到T的弧,则S中的任一顶点u都不存在到T中任一顶点v的路径,和图强连通矛盾。

再证充分性。

设x是图的任一顶点,令S为从x可达的所有顶点的集合,若S不等于V,令T=V-S,由于T非空,因此存在S到T的弧,此时T中必有顶点也是从x可达的,这和S是所有从x可达的顶点集合矛盾,因此S=V,也即x可达图中所有顶点。

由于x是任意顶点,所以图强连通。

5.如果T是赋权图G的一个最小权生成树,那么T中u到v的路一定是G 中u到v的最短路。

6.每个树至多有一个完美对集。

正确。

证明:设树T有两个完美对集M和M’。

考察M和M’的对称差M∆M’,由于M和M’都是完美对集,所以在对称差中,每个顶点的度数只能是0或2,因此每个连通分支要么是孤立的点要么是圈。

集合论与图论SG2017-期中试题-答案(1)

集合论与图论SG2017-期中试题-答案(1)
得分
一、(20 分)对于任意集合 A 和 B, (1)证明:P(A)P(B) = P(AB); (14 分)
对任意的 xP(A)P(B),有 xP(A)且 xP(B)。即 xA 并且 xB,
则 xAB。所以 xP(AB)。故 P(A)P(B)P(AB)。 (7 分)
对任意的 xP(AB),有 xAB,即 xA 并且 xB,所以 xP(A)
满射:3!*{4,3} + 4*3! =60 (4 分) 单射: 4*3! + C(4,2)*3*2 + C(4,1)*3 +1 =73 (4 分) 双射: 4*3!=24 (4 分)
得分
四、(20 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任意一个自然数的真子集都和某一个自然数等势。
S={n|nN x( x n m(mN mn))} (6 分)
(2) card P(N) = card N2 (5 分) 证一:同书上证明,子集合的特征函数。 证二:card P(N)= 2^\aleph_0=\aleph_1,card N2=2^\aleph_0=\aleph_1。
(3) 证明 < (5 分) 利用\aleph_0 < \aleph_1。
card NN =card 2N < card P(N) = card N2 (5 分,四者两两之间 6 种 关系每错 1 个扣 1 分)
证明:(1) card NN =card 2N (5 分) 证一:定义双射 H: (NN) (2N),H(<a,b>)=f,f: 2N,f(0)=a, f(1)=b。 证二:card NN=\aleph_0,card 2N=\aleph_0。
1)S (4 分)
2)nS n+S (2 分 )

(完整word版)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测试题

(完整word版)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测试题

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综合练习本课程综合练习共分3次,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这3次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练习,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

本次是集合论部分的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1.若集合A={a,b},B={ a,b,{ a,b }},则().A.A⊂B,且A∈B B.A∈B,但A⊄BC.A⊂B,但A∉B D.A⊄B,且A∉B2.若集合A={2,a,{ a },4},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 a }}∈A B.{ a }⊆AC.{2}∈A D.∅∈A3.若集合A={ a,{a},{1,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a}}∈A B.{2}⊆AC.{a}⊆A D.∅∈A4.若集合A={a,b,{1,2 }},B={1,2},则().A.B⊂ A,且B∈A B.B∈ A,但B⊄AC.B ⊂ A,但B∉A D.B⊄ A,且B∉A5.设集合A = {1, a },则P(A) = ( ).A.{{1}, {a}} B.{∅,{1}, {a}}C.{∅,{1}, {a}, {1, a }} D.{{1}, {a}, {1, a }}6.若集合A的元素个数为10,则其幂集的元素个数为().A.1024 B.10 C.100 D.17.集合A={1, 2, 3, 4, 5, 6, 7, 8}上的关系R={<x,y>|x+y=10且x, y∈A},则R 的性质为().A.自反的B.对称的C.传递且对称的D.反自反且传递的8.设集合A = {1,2,3,4,5,6 }上的二元关系R ={<a , b>⎢a , b∈A , 且a +b = 8},则R具有的性质为().A.自反的B.对称的C.对称和传递的D.反自反和传递的9.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则R1∪R2,R1∩R2,R1-R2中自反关系有()个.A.0 B.2 C.1 D.310.设集合A={1 , 2 , 3 , 4}上的二元关系R = {<1 , 1>,<2 , 2>,<2 , 3>,<4 , 4>},S = {<1 , 1>,<2 , 2>,<2 , 3>,<3 , 2>,<4 , 4>},则S 是R 的( )闭包.A .自反B .传递C .对称D .以上都不对11.设集合A = {1 , 2 , 3 , 4 , 5}上的偏序关系 的哈斯图如图一所示,若A 的子集B = {3 , 4 , 5},则元素3为B 的( ).A .下界B .最大下界C .最小上界D .以上答案都不对12.设A ={1, 2, 3, 4, 5, 6, 7, 8},R 是A 上的整除关系,B ={2, 4, 6},则集合B 的最大元、最小元、上界、下界依次为 ( ).A .8、2、8、2B .无、2、无、2C .6、2、6、2D .8、1、6、113.设A ={a , b },B ={1, 2},R 1,R 2,R 3是A 到B 的二元关系,且R 1={<a ,2>, <b ,2>},R 2={<a ,1>, <a ,2>, <b ,1>},R 3={<a ,1>, <b ,2>},则( )不是从A 到B 的函数.A .R 1和R 2B .R 2C .R 3D .R 1和R 3二、填空题1.设集合A 有n 个元素,那么A 的幂集合P (A )的元素个数为 .2.设集合A ={a ,b },那么集合A 的幂集是 . 应该填写:{∅,{a ,b },{a },{b }}3.设集合A ={0, 1, 2, 3},B ={2, 3, 4, 5},R 是A 到B 的二元关系, },,{B A y x B y A x y x R ⋂∈∈∈><=且且则R 的有序对集合为 .4.设集合A ={0, 1, 2},B ={0, 2, 4},R 是A 到B 的二元关系,},,{B A y x B y A x y x R ⋂∈∈∈><=且且则R 的关系矩阵M R =.5.设集合A ={a ,b ,c },A 上的二元关系R ={<a , b >,<c . a >},S ={<a , a >,<a , b >,<c , c >}则(R •S )-1= .6.设集合A ={a ,b ,c },A 上的二元关系R ={<a , b >, <b , a >, <b , c >, <c , d >},则二元关系R 具有的性质是 .7.若A ={1,2},R ={<x , y >|x ∈A , y ∈A , x +y =10},则R 的自反闭包为 .8.设集合A ={1, 2},B ={a , b },那么集合A 到B 的双射函数是 .5 图一9.设A ={a ,b ,c },B ={1,2},作f :A →B ,则不同的函数个数为 .三、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1.设A 、B 、C 为任意的三个集合,如果A ∪B =A ∪C ,判断结论B =C 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2.如果R 1和R 2是A 上的自反关系,判断结论:“R -11、R 1∪R 2、R 1⋂R 2是自反的” 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3. 若偏序集<A ,R >的哈斯图如图一所示,则集合A 的最大元为a ,最小元不存在.4.若偏序集<A ,R >的哈斯图如图二所示,则集合A 的最大元为a ,最小元不存在.5.设N 、R 分别为自然数集与实数集,f :N→R ,f (x )=x +6,则f 是单射.四、计算题 1.设集合A ={a , b , c },B ={b , d , e },求(1)B ⋂A ; (2)A ⋃B ; (3)A -B ; (4)B ⊕A .2.设A ={{a , b }, 1, 2},B ={ a , b , {1}, 1},试计算(1)(A -B ) (2)(A ∪B ) (3)(A ∪B )-(A ∩B ).3.设集合A ={{1},{2},1,2},B ={1,2,{1,2}},试计算(1)(A -B ); (2)(A ∩B ); (3)A ×B .4.设A ={0,1,2,3,4},R ={<x ,y >|x ∈A ,y ∈A 且x +y <0},S ={<x ,y >|x ∈A ,y ∈A 且x +y ≤3},试求R ,S ,R •S ,R -1,S -1,r (R ).5.设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 是A 上的整除关系,B ={2, 4, 6}.(1)写出关系R 的表示式; (2)画出关系R 的哈斯图;(3)求出集合B 的最大元、最小元.6.设集合A ={a , b , c , d }上的二元关系R 的关系图 如图三所示.(1)写出R 的表达式; (2)写出R 的关系矩阵; (3)求出R 2.7.设集合A ={1,2,3,4},R ={<x , y >|x , y ∈A ;|x -y |=1或x -y =0},试(1)写出R 的有序对表示; (2)画出R 的关系图;(3)说明R 满足自反性,不满足传递性.五、证明题1.试证明集合等式:A ⋃ (B ⋂C )=(A ⋃B ) ⋂ (A ⋃C ).2.试证明集合等式A ⋂ (B ⋃C )=(A ⋂B ) ⋃ (A ⋂C ).图一 图二 a d bc 图三3.设R 是集合A 上的对称关系和传递关系,试证明:若对任意a ∈A ,存在b ∈A ,使得<a , b >∈R ,则R 是等价关系.4.若非空集合A 上的二元关系R 和S 是偏序关系,试证明:S R ⋂也是A 上的偏序关系.参考解答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B 5.C 6.A 7.B8.B 9.B 10.C 11.C 12.B 13.B二、填空题1.2n2.{∅,{a ,b },{a },{b }}3.{<2, 2>,<2, 3>,<3, 2>},<3, 3>4.⎥⎥⎥⎦⎤⎢⎢⎢⎣⎡0110000115.{<a . c >, <b , c >}6.反自反的7.{<1, 1>, <2, 2>}8.{<1, a >, <2, b >},{<1, b >, <2, a >}9.8三、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1.解:错.设A ={1, 2},B ={1},C ={2},则A ∪B =A ∪C ,但B ≠C .2.解:成立.因为R 1和R 2是A 上的自反关系,即I A ⊆R 1,I A ⊆R 2。

大学集合论试题及答案

大学集合论试题及答案

大学集合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集合论的创始人是()。

A. 康托尔B. 罗素C. 希尔伯特D. 哥德尔2. 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表示为()。

A. A∩BB. A∪BC. A-BD. A∩B'3. 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则表示为()。

A. A⊆BB. A⊇BC. A⊂BD. A⊃B4. 空集是所有集合的()。

A. 子集B. 真子集C. 并集D. 交集5. 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表示为()。

A. A∩BB. A∪BC. A-BD. A∩B'6. 若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为空集,则A和B是()。

A. 子集B. 真子集C. 互斥的D. 相等的7. 集合的幂集是指()。

A.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集合B. 集合的所有元素的集合C. 集合的所有真子集的集合D. 集合的所有非空子集的集合8. 集合A和集合B的差集表示为()。

A. A∩BB. A∪BC. A-BD. A∩B'9. 集合的元素个数称为集合的()。

A. 基数B. 序数C. 秩D. 维数10. 集合论中,无限集合的基数可以是()。

A. 有限的B. 可数的C. 不可数的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集合{1, 2, 3}的幂集有个元素。

2. 集合{a, b, c}和集合{a, b}的交集是。

3. 集合{1, 2, 3}和集合{2, 3, 4}的并集是。

4. 集合{1, 2, 3}和集合{2, 3, 4}的差集是。

5. 集合{1, 2, 3}的补集在全集U={1, 2, 3, 4, 5}中是。

6. 若集合A={1, 2, 3},集合B={2, 3, 4},则A∪B= 。

7. 集合{1, 2, 3}的子集个数是。

8. 集合{1, 2, 3}的真子集个数是。

9. 集合{1, 2, 3}的非空真子集个数是。

10. 若集合A={1, 2, 3},集合B={2, 3, 4},则A∩B= 。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证明: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C的子集,则集合A是集合C的子集。

图论测试题及答案

图论测试题及答案

图论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图论中,如果一个图的每个顶点的度数都是偶数,那么这个图一定存在欧拉路径吗?A. 是的B. 不一定C. 没有欧拉路径D. 无法确定答案:B2. 图论中的哈密顿路径是指什么?A. 经过图中所有顶点的路径B. 经过图中所有顶点的回路C. 经过图中某些顶点的路径D. 经过图中某些顶点的回路答案:A3. 如果一个图是完全图,那么它的边数是多少?A. 顶点数的一半B. 顶点数的平方C. 顶点数的两倍D. 顶点数减一答案:B二、填空题4. 在无向图中,如果存在一条路径,使得每个顶点只被经过一次,并且起点和终点相同,这样的路径被称为________。

答案:欧拉回路5. 图论中的二分图是指图中的顶点可以被分成两个不相交的集合,使得同一个集合内的顶点之间没有边,而不同集合之间的顶点之间有边,这种图也被称为________。

答案:二部图三、简答题6. 请简述图论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并给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算法。

答案:最短路径问题是在图中找到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的问题。

解决该问题的一种算法是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s algorithm),该算法通过维护一个顶点集合来记录已经找到最短路径的顶点,并迭代更新距离,直到找到从起点到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7. 描述图论中的图着色问题,并说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图着色问题是将图的顶点着色,使得任何两个相邻的顶点颜色不同。

在实际生活中,图着色问题可以应用于时间表的安排、频率分配、电路设计等领域,其中每个顶点代表一个任务或频道,而颜色则代表不同的时间段或频率。

结束语:以上是图论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论的基本概念和算法。

集合论与图论参考答案

集合论与图论参考答案

℘({∅, {∅}}) = {∅, {∅}, {∅, {∅}} }
这是错误的,记住对任意的集合A,℘(A)中的元素个数总是2的幂,所以不可能是3个元素。注意下面 几个集合的差别:

{∅}
{{∅}}
{{{∅}}}
对于(3),有些同学没有想到上面的说明方法,对于计算℘℘℘({∅})又没有耐心,所以要么计算错,要 么直接写上了答案(我怀疑是参考别人的答案)。对于(4),很多同学忘记了 ℘(A) = A这个等式, 而在计算时也有不少同学出错,最多错的答案是:
(1) A ∪ B ∪ C ∪ D =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2, 15, 16, 18, 21, 24, 27, 30, 32, 64}
(2) A ∩ B ∩ C ∩ D = ∅ (3) B − (A ∪ C) = {−7, −6, −5, −4, −3, −2, −1, 0, 4, 5, }
若 且 ,则 。 (5) A∈B B∈C A∈C
解答:
(1) 该命题为真。因为B ⊆ C意味着对任意的x,若x∈B,则x∈C,因此若A∈B,则A∈C。
该命题为假。例如 ,则 及 ,但 。 的子 (2)
A = {1}, B = {{1}}, C = {{1}, 2} A∈B B ⊆ C A ⊆ C C
由 , 就得到 。 A∪ ∼ A = E B ∩ E = B, C ∩ E = C
B=C
点评:这一比较简单,类似课堂上举的例子:A ∩ B = A ∩ 且C A ∪ B = A ∪ C蕴含B = C,但有
些同学没有认真听课,而没有想到这一点。
作业1.8 化简下列各式

图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图片

图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图片

图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图片一、选择题1. 图论中,图的基本元素是什么?A. 点和线B. 点和面C. 线和面D. 点和边答案:A2. 在无向图中,如果两个顶点之间存在一条边,则称这两个顶点是:A. 相邻的B. 相连的C. 相等的D. 相异的答案:A3. 在有向图中,如果从顶点A到顶点B有一条有向边,则称顶点A是顶点B的:A. 父顶点B. 子顶点C. 邻接顶点D. 非邻接顶点答案:B4. 一个图的度是指:A. 图中顶点的总数B. 图中边的总数C. 一个顶点的边数D. 图的连通性答案:C5. 一个图是连通的,当且仅当:A. 图中任意两个顶点都是相邻的B. 图中任意两个顶点都可以通过边相连C. 图中任意两个顶点都可以通过路径相连D. 图中任意两个顶点都可以通过子顶点相连答案:C二、填空题1. 在图论中,一个顶点的度数是该顶点的________。

答案:边数2. 如果一个图的任意两个顶点都可以通过边相连,则称该图为________。

答案:完全图3. 一个图中,如果存在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都有边相连,则称该顶点为________。

答案:中心顶点4. 图论中,最短路径问题是指在图中找到两个顶点之间的________。

答案:最短路径5. 如果一个图的任意两个顶点都可以通过有向路径相连,则称该图为________。

答案:强连通图三、简答题1. 请简述图论中的欧拉路径和哈密顿路径的定义。

答案:欧拉路径是指在图中经过每条边恰好一次的路径,而哈密顿路径是指在图中经过每个顶点恰好一次的路径。

2. 什么是图的着色问题?答案:图的着色问题是指将图中的顶点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使得相邻的两个顶点颜色不同。

四、计算题1. 给定一个无向图G,顶点集为{A, B, C, D, E},边集为{AB, BC, CD, DE, EA},请画出该图,并计算其最小生成树的权重。

答案:首先画出图G的示意图,然后使用克鲁斯卡尔算法或普里姆算法计算最小生成树的权重。

集合论图论 期中考试试题 2008年11月

集合论图论 期中考试试题 2008年11月

关系的传递闭包仍是自反的,因此tr(R)是自反的,因此tr(R)是包含t(R)的自反关系,因此根据闭包
的定义, 。 rt(R) ⊆ tr(R)
反之,由R ⊆ t(R),自反闭包保持子集关系,因此r(R) ⊆ rt(R),又t(R)是传递的,而且传递关
系的自反闭包仍是传递的,因此rt(R)是传递的,从而rt(R)是包含r(R)的传递关系,因此根据闭包
六、给定 上的关系 且 是 的倍数 : 分 A = {1, 2, 3, 4, 8, 9, 36}
R = { x, y | x, y∈A y x
} (11 )
1. 划出偏序关系R的哈斯图(3分);
2. 求A的子集B = {3,4,9}的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上界、下界、上确界和下确
界(8分)。
分 ; (2) rt(R) = tr(R)(5 )
分 ,并举例说明有 成立 分 ; (3) st(R) ⊆ ts(R)(5 )
st(R) ⊂ ts(R) (2 )
五、设R是非空集A上的等价关系,定义S = { a, b | ∃c∈A, a, c ∈R ∧ , c, b ∈R} 证明S也是等价关系。(12分)
// (A ∩ B) ∪ C = A ∩ (B ∪ C)
// 结合律 // 吸收律
而C = C ∩ A当且仅当C ⊆ A。
点评:有许多同学直接从 得到 ,这是 (A ∩ B) ∪ C = (A ∪ C) ∩ (B ∪ C) = A ∩ (B ∪ C) A ∪ C = A
错误的,将被扣4分。因为对任意集合X, Y, 能得到,因为很显然当X ⊆ Y ∩ Z时总有X
点评:这一题如果说从A = B显然得到P(A) = P(B)将被扣2分,因为出这个题目的本意就是

图论期中测验

图论期中测验

。 图。
5.简单图 G满足 q G p G 1 ,则G是
6、若G 是有31个点的连通图且 中每条边都是割边, 则q(G) 。
7.G 是含有56个顶点的无圈图,且对G中任两个不 相邻的顶点u,v,G+uv有唯一的圈,则G的边 数为____________;
8.e为G的割边 e不在G的任一___中。
度走遍所有的街道,甲从A点出发,乙从B点
出发,最后都回到邮局(C点)。如果要选
择最短的线路,谁先回到邮局? D● C● B●
●A
E● F●
6.写出图G的一个生成树以及基本圈组
v1
a b d 4 c e f
v3
v2
7、写出下图所示无向图的关联矩阵,并根 据大子阵找到一颗生成树
v2 e1
0 1 A 0 0 0
四、请举例说明一个与图论有关的趣题,并予以简 单陈述。
答案:证:构图 如下:图的顶点代表这6个人, 两个顶点相邻当且仅当对应的两个人互相认识。 则对于图中任意一个点 或 。不妨设 及它的3个邻 点为 。若 中有任意两个点,不妨设为 ,相邻, 则 对应的3个人互相认识;否则, 中任意两个点 不邻,即它们对应的3个人互不认识。
f e8 e9
e7
e
g
2.左图称作什么图?两图是否同 构?为什么?
x y z
x a
c
y z
a
b
c
b
3.设G1,G2如图所示,求它们的交、并以及环和。
1 2 1 2
5
3 G1 4 3 G2 4
4.写出下赋权图的一颗最小生成树
a
14 18
19
12
b
7
5
c

集合论、图论重要习题100

集合论、图论重要习题100

例:1、设A,B是两个集合,B≠¢,试证:若A×B=B×B, 则A=B。

2、设A,B,C,D是任意四个集合,证明:(A∩B)×(C∩D)=(A×C)∩(B×D)3、某班30名学生中学英语有7人,学日语有5人,这两科都选有3人,问两科都不选的有多少人?(|AC∩BC|+|A∪B|=30, |AC∩BC|=21人)4、令N={1,2,3,…},S:N→N,则(1)∀n∈N,S(n)=n+1,S称为自然数集N上的后继函数。

(2)S(1)=1,∀n∈N,S(n)=n-1,n≥2,S称为自然数集N 上的前仆函数。

5、设f:N×N →N,f((x,y))=xy。

则(1)说明f是否是单射、满射或双射?(2)求f(N×{1}),f-1({0})。

(1,4)≠(2,2),f((1,4))=f((2,2))=4;∀y∈N,f((1,y))=1·y=y,任一元都有原象;[f不是单射,f是满射]f(N×{1})={n·1|n ∈N}=N;f-1({0})={(x,y)|xy=0}={N×{0}}⋃{{0}×N}。

6、设R、I、N是实数、整数、自然数集合,下面定义映射f1,f2,f3,f4,f5,f6,试确定它们的性质。

(0 ∈N)(1)f1:R→R,f1(x)=2x;(2)f2:I→N,f2(x)=|x|;f1单射,不是满射。

f2不是单射,满射。

(3)f3:N→N,f3(n)=n(mod3);(4)f4:N→N×N,f4(n)=(n,n+1);f3不是单射,不是满射;f4单射,不是满射。

(5)f5:R→R,f5(x)=x+2;(6)f6:R→R,f6(x)=x2,x≥0,f6(x)=-2,x<0;f5是双射(单射,满射);f6不是单射,不是满射。

7、证明:在52个正整数中,必有两个整数,使得这两个整数之和或差能被100整除。

图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图片

图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图片

图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图片一、选择题1. 在图论中,一个图的顶点数为n,那么这个图最多有多少条边?A. nB. n(n-1)/2C. n^2D. 2n答案:B解析:在一个无向图中,每个顶点最多与其他n-1个顶点相连,因此最多有n(n-1)/2条边。

2. 什么是连通图?A. 至少有一个环的图B. 任意两个顶点都可以通过路径相连的图C. 没有孤立顶点的图D. 所有顶点度数都大于0的图答案:B解析:连通图是指图中任意两个顶点都可以通过路径相连的图。

3. 在图论中,什么是哈密顿路径?A. 经过图中所有顶点的路径B. 经过图中所有边的路径C. 经过图中所有顶点的回路D. 经过图中所有边的回路答案:A解析:哈密顿路径是指经过图中所有顶点的路径。

4. 什么是二分图?A. 图的顶点可以被分成两个不相交的集合,使得同一集合内的顶点不相邻B. 图的顶点可以被分成两个不相交的集合,使得同一集合内的顶点相邻C. 图的边可以被分成两个不相交的集合,使得同一集合内的边不相邻D. 图的边可以被分成两个不相交的集合,使得同一集合内的边相邻答案:A解析:二分图是指图的顶点可以被分成两个不相交的集合,使得同一集合内的顶点不相邻。

5. 在图论中,什么是最小生成树?A. 包含图中所有顶点的最小边数的生成树B. 包含图中所有顶点的最小权重的生成树C. 包含图中所有边的最小权重的生成树D. 包含图中所有边的最小边数的生成树答案:B解析:最小生成树是指包含图中所有顶点的最小权重的生成树。

二、填空题1. 在无向图中,如果一个顶点的度数为n,则该顶点至少有______条边。

答案:n解析:一个顶点的度数是指与该顶点相连的边的数量。

2. 如果一个图是连通的,那么该图至少有______个连通分量。

答案:1解析:连通图的定义是图中任意两个顶点都可以通过路径相连,因此至少有一个连通分量。

3. 在图论中,一个图的色数是指给图的顶点着色,使得相邻顶点颜色不同,所需的最小颜色数。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离散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离散的结构和对象。

离散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离散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1. 集合论题目(1) 设A={1,2,3,4,5},B={3,4,5,6,7},求A∪B的结果。

答案:A∪B={1,2,3,4,5,6,7}(2) 设A={1,2,3,4,5},B={3,4,5,6,7},求A∩B的结果。

答案:A∩B={3,4,5}(3) 设A={1,2,3,4,5},B={3,4,5,6,7},求A-B的结果。

答案:A-B={1,2}2. 图论题目(1) 给定一个无向图G,顶点集为V={A,B,C,D,E},边集为E={(A,B),(A,C),(B,D),(C,D),(D,E)},求该图的邻接矩阵。

答案:邻接矩阵为:A B C D EA 0 1 1 0 0B 1 0 0 1 0C 1 0 0 1 0D 0 1 1 0 1E 0 0 0 1 0(2) 给定一个有向图G,顶点集为V={A,B,C,D,E},边集为E={(A,B),(B,C),(C,D),(D,E),(E,A)},求该图的邻接表。

答案:邻接表为:A ->B ->C ->D ->E -> AB -> CC -> DD -> EE -> A3. 命题逻辑题目(1) 判断以下命题是否为永真式:(p∨q)∧(¬p∨r)∧(¬q∨¬r)。

答案:是永真式。

(2) 给定命题p:如果天晴,那么我去游泳;命题q:我没有去游泳。

请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p∨q)∧(p∨¬q)。

答案:是真命题。

4. 关系代数题目(1) 给定关系R(A,B,C)和S(B,C,D),求R⋈S的结果。

《集合论与图论》期中考试

《集合论与图论》期中考试

《集合论与图论》期中考试(2007年4月30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06级)学号姓名成绩一、是非判断题3.非空集合A上不存在二元关系R,使得R既是A上的等价关系,又是A上的偏序关系。

(假)反例:恒等关系。

4.设(A,≤)是偏序集,∅≠B⊆A,若B有上界,则B必有上确界。

(假)反例:({2,3,24,36},/)。

二、综合题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1)求A上包含R的最小等价关系E的表达式;2)证明E的最小性;3)以A={1, 2, 3, 4, 5, 6}, R={(1, 2), (1, 3), (4, 4), (4, 5)}为例验证你的结果. (建议评分:15分,每小题5分)/* 解题分析:求A上包含R的最小等价关系,就是求R的自反、对称和传递闭包。

因为st(R)ts(R),所以E的表达式应该是E=tsr(R)=rts(R),而E=str(R)=rst(R)是不成立的。

最小性结合闭包的定义进行证明。

*/解:1)E=tsr(R)=rts(R)证明:2)假设P是集合A上包含R的任一等价关系。

因为P是自反的,所以r(R)⊆P;因为P是对称的,所以sr(R) ⊆P;因为P是传递的,所以tsr(R) ⊆P;所以E⊆P,从而保证了E的最小性。

3) E=tsr(R)=rts(R)=rt({(1, 2), (2, 1), (1, 3), (3, 1), (4, 4), (4, 5), (5, 4)})=r({(1, 2), (2, 1), (1, 3), (3, 1), (2, 3), (3, 2), (4, 5), (5, 4), (1, 1), (2, 2), (3, 3), (4, 4), (5, 5)})= {(1, 2), (2, 1), (1, 3), (3, 1), (2, 3), (3, 2), (4, 5), (5, 4), (1, 1), (2, 2), (3, 3), (4, 4), (5, 5), (6, 6)}/*考核知识点:等价关系*/计算中心安排领导和6名青年教师x1,x2,x3,x4,x5,x6值夜班,从周一到周六每个青年教师值一晚,周日领导值班。

哈工大2004年秋季学期《集合论与图论》试题答案

哈工大2004年秋季学期《集合论与图论》试题答案

《集合论与图论》试题 哈工大2004/2005年秋季学期参考答案一、1.{2,5,6} 2. 3.24 4.24 5.6 6.5 7.216268. 9. 10.4122164二、1. 2. rq C 222n n+ 3.{( 4. P =2n -1 5.q -p +16.m =n 7.4 8.()9.不存在 10.没有零因子,若有零因子,),(,)}a c a b (1),, (2),,,a b N a b N r R n N rn N nr N ∀∈−∈∀∈∈∈∈0a ≠,则存在b ≠0,使得,0ab ob ==由消去律有矛盾 0a =三、(1) p =6,q =9(2)不一定是平面图。

如K 3,3就不是平面图.(3)G 一定是哈密顿图。

因为对任一对不相邻的顶点,u v V ∈,degu +degv ≥p =6 G 不是平面图。

因为G 的顶点度数不全是偶数。

四、1.解1:a 与a -1,b 与b -1同阶,故ab 与a -1 b -1=(ba )-1同阶。

而(ba )-1与ab 同阶,故ab与ba 同阶。

解2:设a 的阶为n ,则有111111()()()()nn bab bab bab bab ba bbeb e −−−−−−===L =−)nbab e −;反之,设bab 的阶为n ,即(11=,得1n ba b − e =,而1n a b eb −e ==,所以与bab a 1−同阶,而ab 与同阶。

1bab b ba −=2.设G e ,则由3个元素构成的群如表所示{,,}a b =x e a be e a ba ab e b be a3.因为R 为环,故乘法满足分配律左边=()()na b a a a b n =+++L 1442443)((ab ab ab a b b b a nb n n =++=+++=L L 14424431442443=右边 个 个 个 五、1.因为F 有四个元支,所以(F ,+)群的阶为4,由Lagrange 定理知,F 中每个元素对加法的阶只能为1,2,4,又因为元素的特征数只能是素数,所以特殊数只能为2。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离散数学是一门涉及离散结构和逻辑推理的数学学科。

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涵盖了离散数学的各个方面,包括集合论、图论、逻辑、代数结构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离散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集合论1. 设A={1,2,3,4,5},B={3,4,5,6,7},求A与B的交集、并集和差集。

答案:A与B的交集为{3,4,5},并集为{1,2,3,4,5,6,7},A与B的差集为{1,2}。

2. 设集合A={x|x是正整数,1≤x≤10},B={x|x是偶数,2≤x≤8},求A与B的笛卡尔积。

答案:A与B的笛卡尔积为{(1,2),(1,4),(1,6),(1,8),(2,2),(2,4),(2,6),(2,8),...,(10,2),(10,4),(10,6),(10,8)}。

二、图论1. 给定图G,其邻接矩阵如下:| 0 1 1 0 || 1 0 0 1 || 1 0 0 1 || 0 1 1 0 |判断图G是否是连通图,并给出其连通分量。

答案:图G是连通图,其连通分量为{1,2,3,4}。

2. 给定图G,其邻接表如下:| 1 | 2 || 3 | 2 4 || 4 | 3 |判断图G是否是树,并给出其生成树。

答案:图G是树,其生成树为{1-2, 2-3, 3-4}。

三、逻辑1. 判断命题逻辑公式((p∨q)→r)∧(¬p∨¬q)的真值。

答案:命题逻辑公式((p∨q)→r)∧(¬p∨¬q)的真值为真。

2. 判断命题逻辑公式∀x(P(x)∧Q(x))→(∀xP(x)∧∀xQ(x))的真值。

答案:命题逻辑公式∀x(P(x)∧Q(x))→(∀xP(x)∧∀xQ(x))的真值为假。

四、代数结构1. 设集合S={0,1,2,3,4},定义运算*如下:a*b = (a+b)%5其中%表示取余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信安专业离散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1.设A, B, C, D为4个集合. 已知A⊆B且C⊆D.证明:
A∪C⊆B∪D; A∩C⊆B∩D . (15分)
2.化简以下公式: A∪((B―A)―B) (10分)
3.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R∪R-1是包含R的
最小的对称的二元关系. (15分)
4.设A={1,2,…,20},R={<x,y>|x,y∈A∧x≡y(mod 5)}.证
明:R为A上的等价关系. 并求商集A/R. (15分)
5.给出下列偏序集的哈斯图,并指出A的最大元,最小元,极
大元和极小元. A={a,b,c,d,e},≢A= I A∪{<a,b>,<a,c>, <a,d>,<a,e>,<b,e>,<c,e>,<d,e>} (15分)
6.设g:A→B, f:B→C.已知g f是单射且g是满射,证明:f
是单射. (10分)
7.设S={0,1}A, 其中A={a1,a2,…,a n}.证明:P(A)与S等势.
(10分)
8.证明:任何一组人中都存在两个人,他们在组内认识的人
数恰好相等(假设,若a认识b,则a与b互相认识). (10分)
期中考试试题解答
1.证明: ∀x,
x∈A∪C x∈A∩C
⇔x∈A∨x∈C ⇔x∈A∧x∈C
⇒x∈B∨x∈D (A⊆B,C⊆D) ⇒x∈B∧x∈D (A⊆B,C⊆D) ⇔x∈B∪D ⇔x∈B∩D
∴A∪C⊆B∪D ∴A∩C⊆B∩D
2.解:
A∪((B―A)―B)
=A∪((B∩∽A)∩∽B)
=A∪(∽A∩(B∩∽B))
=A∪(∽A∩φ)
=A∪ф
=A .
3.证明:首先证R∪R-1是对称关系. ∀<x,y>,
<x,y>∈R∪R-1
⇔<x,y>∈R∨<x,y>∈R-1
⇔<y,x>∈R-1∨<y,x>∈R
⇔<y,x>∈R-1∪R
⇔<y,x>∈R∪R-1
∴ R∪R-1是对称关系.
再证任何包含R的对称关系一定包含R∪R-1.
设R⊆R’且R’是对称关系.∀<x,y>,
<x,y>∈R∪R-1
⇔<x,y>∈R∨<x,y>∈R-1
⇔<x,y>∈R∨<y,x>∈R
⇒<x,y>∈R’∨<y,x>∈R’
⇒<x,y>∈R’∨<x,y>∈R’(因为R’是对称关系)
⇒<x,y>∈R’.
从而R∪R-1⊆R’.
4.证明: 设A={1,2,…,20},
R={<x,y>|x,y∈A∧x≡y (mod 5)}
∀x∈A, x=5k+i,0≢i≢4, ∴x≡x (mod 5), 即xRx;
∀x,y∈A,若xRy,即x≡y(mod 5),故有x=5k+i且y=5m+i, 所以有y≡x (mod 5),即有yRx.
∀x,y,z∈A,若xRy且yRz,则有x≡y(mod 5)和y≡z(mod 5),即有x=5k+i,y=5m+i且z=5n+i(0≢i≢4),从而x≡z (mod 5) 故有xRz.
因为我们证明了G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所以R是等价关系.
A/R={{1,6,11,16},{2,7,12,17},{3,8,13,18},{4,9,14,19
},{5,10,15,20}}
5. 解:哈斯图见附图(第5题答案).
A 的最大元和极大元是e, 最小元和极小元是a.
6. 证明:已知g f 是单射且是g 满射.
反证法.假设f 不是单射,故存在b 1,b 2∈B,b 1≠b 2,且 f(b 1)=f(b 2)=c.由g 是满射知,存在a 1,a 2∈A,使得g(a 1)=b 1, g(a 2)=b 2. 由于g 是函数且b 1≠b 2,故a 1≠a 2.但是现在有 g f(a 1)=f(g(a 1))=f(b 1)=c=f(b 2)=f(g(a 2))=g f(a 2), 这与g f 是单射函数矛盾.
7. 证明:设S={0,1}A ,A={a 1,a 2,…,a n }.P(A)={B|B ⊆A }. 定义特征函数ϕB :A →{0,1},
⎩⎨⎧∉∈=B
x B x x B ,0,1)(ϕ 则存在双射f:P(A)→{0,1}A ,使得f(B)=B ϕ.
因为∀B ∈P(A),∃唯一的g=B ϕ∈{0,1}A ,使得f(B)=B ϕ.故 f 是P(A)到{0,1}A 的函数.
∀B 1,B 2∈P(A),若B 1≠B 2,则f(B 1)=1B ϕ≠2
B ϕ=f(B 2),故f 是单射.
∀g ∈{0,1}A ,∃B={x|x ∈A ∧g(x)=1}∈P(A),使得f(B)=g= B ϕ,从而f 是满射.
综上所述,f是P(A)到{0,1}A的双射. 故P(A)与{0,1}A等势.
8.证明:设一组A中有n个人A={a1,a1,…,a n}(n≣2),我们用ϕ(a i)表示a i认识的人数.
情形1:A中每个人至少认识同组中的一个人.
这时,1≢ϕ(a i)≢n―1, i=1,2,…,n.即ϕ是A到{1,2,…, n―1}的函数.然而|A|=n,|{1,2,…,n―1}|=n―1,由鸽笼原理,存在1≢s<t≢n,使得ϕ(a s)=ϕ(a t).
情形2:A中有一个人a i不认识A中其他任何人,即ϕ(a i)=0.
这时,a i以外的每一个人至多认识A中n―2个人.所以
0≢ϕ(a j)≢n―2,j=1,2,…,n. 即ϕ是A到{0,1,…,n―2}的函数.然而|A|=n,|{0,1,…,n―2}|=n―1,由鸽笼原理,存在1≢s<t≢n,使得ϕ(a s)=ϕ(a t).
综上所述,在两种情况下,A中都有两个人,他们在组内认识的人数恰好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