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票的分量

合集下载

选票的分量3

选票的分量3

课堂练习
• 3.选举是关系到把权力交给什么样的人掌握的大事情。影响选举效果
的重要因素是( )
• A.选择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的方式 • B.采用等额选举还是差额选举 • C.选举人大代表还是选举政府工作人员 • D.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 • 4.2008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三位分别来自广东、
人被列入选民名单。“一次登记,长期有效”。
• 2.提名候选人,候选人的产生。 •
候选人应具备的素质:
• 1,愿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 2,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 3,能够代表人民利益,能为人民办好事,
办实事。
四:选举的程序
1.选民登记。在选举委员会登记、审查之后, 符合条件的人被列入选民名单。“一次登记, 长期有效”。
上海、重庆的农民工人大代表格外“抢眼”。农民工当选全国人大代 表( )
• ①是我国民主的一大进步,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 ②可以使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更好地维护 • ③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
公平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堂练习
养自己的政治素养,在周全考虑,理性判 断的基础上,慎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
一,选举的权利 (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选举权 被选举权
公民应珍惜和慎重
二,选举的形式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1,具有着人民共和国国籍

分 量
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的条件
2,年满18周岁
3,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四,选举的程序
1,选民登记 2,推荐候选人 3,候选人产生 4,代表选举
选票的分量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人大代表为人民》教案教学设计(3课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人大代表为人民》教案教学设计(3课时)

池南学校(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池南学校(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教学单元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总(17 )课时课题 6.人大代表为人民——责任在肩人民在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人大代表构成的广泛性。

2.了解人大代表的职责及履职要求。

3.感悟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人大代表构成的广泛性。

2.了解人大代表的职责及履职要求。

教学难点:感悟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教学准备、资源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1.了解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

2.了解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事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复习回顾:人民代表选举产生的方式、程序和选举资格?2.教师归纳: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导入新课:责任在肩人民在心(板书话题)讲授新课环节一人大代表的广泛性1.课件出示问题,说一说:(1)阅读书本56页活动园的数据和资料,你发现全国人大代表构成有什么特点?提示:覆盖所有民族、覆盖所有职业、覆盖所有年龄段,具有广泛性。

(2)为什么全国人大代表中基层代表所占的比例在提升?提示:基层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对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有着最直接、最真实的体会与感受。

他们所占全国人大代表比例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有力地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的解决。

2小结: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每年的三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聚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共商国是。

环节二人大代表的职责及履职要求1.课件出示问题。

(1)人大代表在参会前有哪些职责及履职要求?提示: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

选票的分量导学案

选票的分量导学案
张晨不知道这些人的做法对不对?你们能帮助他分析一下吗?
(2)图片链接:在村委会的大院里,张晨还看到了关于选举的宣传画(多媒体展示:选举的基本程序、我国的民主选举的变化)。
结合课本79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我国的选举分为几个步骤?
②我国的选举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进步?
(三)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重点内容。
(1)问题引领:如果你是选民,你会怎么选?说出你的理由。(参阅课本78页的内容。)
(2)教师总结:谁能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说实话、办实事,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真正做人民的贴心人,我们就选谁。这样既是对我们来之不易的权利的珍视,也是社会民主建设和发展的具体要求。
3.选举的程序
(1)选举实录:张晨一次跟父母回农村老家,正好遇到村委会在选举,他发现有的人拿到选票什么也没有写;有些人根本不在乎,随便就画个勾扔到投票箱里;更有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把选票扔掉就走了;还有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全填了弃权,就又放回投票箱。有一个农民阿姨,很随意的写了一个名字,张晨问她为什么选他,她说:“没有原因,随便写一个自己认识的就行了,不必认真”。
(1)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本77页内容,特别是黑体字部分我国宪法的规定,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独学——组内交流——展示)
(2)学以致用:判断分析下列人员是否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多媒体演示,学生抢答,分析原因。)
A.加拿大籍人大山,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热爱中国。
B. 明明的奶奶,今年86岁,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人民当家做主的的权利能不能实现,取决于人大代表和基层组织的当家人,而谁能当选人大代表和基层组织的当家人,却取决于广大人民,所以选票虽小,分量却不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票的分量》,看看选票有多重。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题-第三单元 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题-第三单元 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部编版(含答案)

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一、精彩补白。

1.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2. (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我国县级包括县、(自治县/旗)、(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人大代表,乡级包括乡、(民族乡)和(镇)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3. (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

全国人大代表、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

具体做法是,这三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开会选举产生。

4. (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

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认真对待)和珍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每年的(三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聚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 ,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共商国事。

8.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9.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

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

10. 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

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11.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它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1课选票的分量

11课选票的分量

判断他们是否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 • • • • ①14岁的八年级学生张旭 ②49岁的语文王老师 ③年满18周岁的高三学生周涛 ④因盗窃被叛处有期徒刑3年的张大国(20岁) ⑤小李78岁的奶奶 ⑥美籍华人林先生 ⑦因参与抢劫杀人,被处以无期徒刑,并剥夺政 治权利3年的陆阳
有些人根本不在乎,随便就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年满18周岁
③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
权利、民主权利,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 一切权利和自由的总称。
政治权利的内容:(1)选举与被
选举权 (2)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 关职务的权利 (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 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的权利
上述对待选举的态度可取吗?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珍视自己的选票?)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②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 权力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最重 要途径。 ③选票虽小,但它能使人民的愿望得到充分表达, 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得到有效传递。 ④珍视民主权利,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既是对 来之不易的政治权利的珍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行动。
神圣的一票
选票的分量
(1)含 义 (2)条 件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范 围
(4)地 位
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有选举
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 利。
被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有被
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 的权利。
2、享有选举权的条件:
选 举 方 式

党支部委员选举选票

党支部委员选举选票

党支部委员选举选票1、党支部委员候选人4名,实行差额选举。

每张选票应选名额为3名,多于规定应选名额无效票,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为有效票。

2、选举人对候选人表示赞成的,在其姓名上方的“符号”格内划“〇”;不赞成的,在其姓名上方的“符号”格内划“×”;弃权的不划任何符号。

3、如另选他人,在选票中的空格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并在其姓名上方的“符号”格内划“〇”党支部委员选举选票1、党支部委员候选人4名,实行差额选举。

每张选票应选名额为3名,多于规定应选名额无效票,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为有效票。

2、选举人对候选人表示赞成的,在其姓名上方的“符号”格内划“〇”;不赞成的,在其姓名上方的“符号”格内划“×”;弃权的不划任何符号。

3、如另选他人,在选票中的空格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并在其姓名上方的“符号”格内划“〇”党支部委员选举选票1、党支部委员候选人4名,实行差额选举。

每张选票应选名额为3名,多于规定应选名额无效票,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为有效票。

2、选举人对候选人表示赞成的,在其姓名上方的“符号”格内划“〇”;不赞成的,在其姓名上方的“符号”格内划“×”;弃权的不划任何符号。

3、如另选他人,在选票中的空格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并在其姓名上方的“符号”格内划“〇”党支部委员选举选票1、党支部委员候选人4名,实行差额选举。

每张选票应选名额为3名,多于规定应选名额无效票,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为有效票。

2、选举人对候选人表示赞成的,在其姓名上方的“符号”格内划“〇”;不赞成的,在其姓名上方的“符号”格内划“×”;弃权的不划任何符号。

3、如另选他人,在选票中的空格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并在其姓名上方的“符号”格内划“〇”。

关于“选票的分量”主题教学案例

关于“选票的分量”主题教学案例
3.投票选举。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实行无记名投票。投票时,既可以投赞成票,也可以投反对票,还可以弃权,或者另选其他公民。
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选举的程序
课堂小结
小小的一张选票,看似平凡,实际上却有不平凡的意义,它是我们当家作主的体现。当某一天,我们也具备了法律所规定的选举资格时,让我们郑重地投下自己的一票,选出我们信任的人大代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越来越完善,选票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1.教师: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依法有序地参加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下面听一听选民对自己权利的看法。
“今天是我第13次参加人大换届投票!”86岁的缪秀芳老人对1954年投票选举第一届区人大代表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她今天是身着过年的服装来参加投票的。像缪秀芳老人一样,广大选民深深了解手中的选票的分量。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规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人,享有选举的权利。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选举权属于政治权利,与国家的主权相联系,所以只能赋予本国公民,不能给予外国人。
B.已满18周岁。18周岁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分界线。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正确行使选举权。未成年人没有选举能力,不享有选举权,也是世界各国的通例。
2.教师: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学生交流。下面是参考答案。
A选举权指的是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者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
B被选举权指的是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的定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讲)

第十一课选票的分量学案

第十一课选票的分量学案

第十一课选票的分量学案第十一选票的分量学案1、预习内容:第十一第1框选票的分量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

能力目标:能够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和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3、重点难点: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4、预习方法及学法指导:(1)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成的材料。

(2)动员学生查找更多的资料丰富堂教学。

(3)具体方法有:a阅读法。

对中重要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

b笔记法。

中重要的知识点、语句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

探究法。

结合中的“交流和探究”进行研讨探究。

d讲解法。

本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

、预习原则、作用与目的: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掌握方法,培养能力。

6、预习流程:(1)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7-79页。

(2)查找民主选举程序和意义,了解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途径和形式,感受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力的具体过程(3)社会调查实践:结合自己所在地正在进行的基层民主选举工作进程,了解自己家庭成员参与选举的经过,认识公民的选举权利,感受选举权利对公民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检查时间:新授前检查方法:检查学生的笔记第二部分:讲案题:第十一第1框选票的分量型:新授一.前准备(检查预习)(1) 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是什么?(2)公民享有选举权利的条是什么?(3)公民为什么要珍视自己的选举权利?(4)选举的程序是什么?二、解惑释疑(新授)引入:新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图片或视频资料农民们参加的是什么事情?这事情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他们在行使什么权力?第十一神圣的一票(板书)板书题:一、选票的分量教学环节一:选举权是公民首要的民主权利,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板书)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选票的分量

选票的分量

1.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什么? 选举权 被选举权
2.行使这项权利需要满足什么 条件?
1、有美国国籍的林先生(没)
2、读小学二年级的小明 ( 没) 3、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的李某( 没 )
满足选举权被选举权的条件
1、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 2、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 3、依法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的公民
试述本次选举村长采用的是什 么选举方式(2种选举方式)?
村村委会委员候选人选票 符 号 候 选 人 姓 名 王 先 刚
等额选举
李 明 亮赵 宝 才 Nhomakorabea杨 全
差额选举
从图中看出我国民主发展进程中的什么变化? 选票的分量越来越重。
说明:本票候选人4名,应选人4名。
举手表决
匿名投票
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
(1)投给有公心的选民利益的维护的人。 (2)投给热心的、了解选民冷暖的知情的人。 (3)投给有真心的选民意愿的传递的人。 (4)投给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 事、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真正代表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人。
神圣的一票应该投给谁?
(1)选举的条件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选举的程序 (3)选举的形式
一、选票的分量
1.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什么? 选举权 被选举权
2.行使这项权利需要满足什么 条件?
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选举 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者国家领导人 的权利。 被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 有的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 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 的政治权利
2.在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时, 提名一位代表候选人,要有选民: A 3人联名 B 5人联名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三单元《6人大代表为人民》教学设计 教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三单元《6人大代表为人民》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
进一步说明应该认真对待和珍视每一张选票。

小结:应该认真对待和珍视每一张选票。

(板书:认真对待和珍视每一张选票)
6分钟三、谁
有选
举资
格?
1.案例分析
案例1:刘力觉得小区里一位只读过小学的老爷爷应该没有选举资格。

案例2:清华大学聘任的托马斯教授刚刚加入中国国籍,小刚认为她没有选择资格。

2.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辨析谁没有选举资格。

进一步说明什么人拥有选举资格。

1分钟四、
小结
同学们,人民选出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和珍视每一张选票。

板书。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主题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能力目标:能够区分人大与政协的职能,能够注意概念上的区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青少年从情感上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关心两会,关心国家的政治生活,培育热爱人民的情感,人民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教学的难点是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教师: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呢?今天,我们就要了解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基本形式。

引导学生关注两会,关心社会政治生活教学环节一:关注两会板书课题:聚焦两会教师: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但是冷风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又召开了。

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会代表都齐聚北京,行使人民所赋予他们的权力。

各大新闻媒体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报道。

我们班也有两名小记者参加了两会的报道,听听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有关两会的消息。

活动:小记者跑两会由两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记者,向大家介绍本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议程和代表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通过两名学生发布两会消息,引导学生感受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具体过程教学环节二: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教师:通过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我们都了解了有关两会的哪些知识?现在进入“我问你答”环节。

(1)“两会”指的是哪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代表大会)(2)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教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6课《人民代表为人民》优秀课件(共56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6课《人民代表为人民》优秀课件(共56张PPT)

为什么爷爷认为这张选票 的分量不轻?
下面是刘力记录的爷爷奶奶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的过程。请 你帮他排列这些活动的时间顺序,并在圆圈里填 上合适的序号。
一、人民选出的代表
选举资格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 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 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
我们是 场外“代表”
人大代表的选举、选举方 式、选举资格
人大代表的责任
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 关、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参与
一、填空题
1. 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 表组成_____________,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 事务。 2._______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 一种 民主权利。 3.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______________和意志。 4.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 期间的 各项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__________,听取 和反映选民的 意见和要求。
你发现朱先生是通过哪些 方式关心国家大事的?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对有关国家大事、社会生活的问题建言献 策。你了解下面这些方式吗?还可以通过哪些 方式建言献策呢?
三、我们是场外“代表”
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性
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 是责任:它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 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 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人民选出的代表
六年级学生刘力在回家的时候, 看到社区宣传栏中贴了一张选举 区人大代表的公告,回家后,刘 力向家人询问:人大代表是怎样 产生的?

第11课1 选票的分量

第11课1  选票的分量
第十一课 神圣的一票
选票的分量
学习目标:


1.识记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和依法选举的重 要性。 2.了解选举的程序,理解如何对待民主权利。
自学指导:
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P77-79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6 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依法有序地参与 ,既是人民行 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公民参 与 的最重要途径。 (2) 是我们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3)年满 周岁,我们就拥有了宪法赋予 公民的政治权利—— ,但是依照法律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见(1)-(3)题P77-79大字叙述。 注意: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在什么年 龄有这些权利。
(4)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在人们政治 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P77第一段大字。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统称“选举的权利”。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依 法有序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 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 要途径。
自学指导:
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P77-79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6分 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Biblioteka (4)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在人们政治生活中的 重要地位? (5)我国宪法对公民选举权利的资格(条件) 是怎样规定的? (6)公民应该怎样对待来之不易的投票机会? (7)行使选举权利的法律程序:
(1)——(3)题
(6)公民应该怎样对待来之不易 的投票机会?
P78第一段大字 珍视民主权利,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 选出能够替人民说实话、办实事的“当 家人”,既是对来之不易政治权利的珍 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具体 行动。

(7)行使选举权利的法律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票的分量”主题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

能力目标:能够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和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由选民证直接导入学习内容1.展示选民证图片或者有关选举投票的新闻。

2.提问: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选民证?它有什么作用?(选民证是参加选举的凭证,有了选民证才有资格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

选民证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体现)直观感受选举,体会选票的分量
教学环节一:选举权是公民首要的民主权利,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1.教师: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依法有序地参加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下面听一听选民对自己权利的看法。

“今天是我第13次参加人大换届投票!”86岁的缪秀芳老人对1954年投票选举第一届区人大代表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她今天是身着过年的服装来参加投票的。

像缪秀芳老人一样,广大选民深深了解手中的选票的分量。

2.教师: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学生交流。

下面是参考答案。

A 选举权指的是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者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

B 被选举权指的是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被选举权的定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讲)
4.教师:上面的“国家机关领导人”指的是各级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的领导人。

“国家公职人员”指的是在上述机关任职的人员。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统称“选举的权利”。

选举的权利是我国公民首要的政治权利。

它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组织国家政权、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引导学生了解选举权的重要性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统称“选举的权利”。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选举权多数是指选举权而不是被选举权。

为了完整起见,学生也应该了解被选举权
教学环节二:选举方式
体会不同级别的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不同是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1.讨论选举的两种方式。

在学生自由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讲解以下内容。

直接选举: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间接选举: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县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各级国家公职人员,如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主要领导人,也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2.组织开展“大家谈”活动,讨论两种选举方式的优势和缺陷。

(1)哪一种选举更好?
(2)哪一种选择方式更能体现民主?(直接)
(3)为什么我国的选举不能只采用直接选举这一种选择方式?(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地广人多,人民的组织程度、觉悟程度和政治生活的深入程度,特别是文化程度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交通、通讯等物质条件也有待改善。

即使像美国自我标榜是“最民主的国家”,也没有全部实行直接选举)我国的各级人大代表不都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前面已经讲过不同级别的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不同,这里主要从法律的角度来理解这一问题
教学环节三:享有选举权的条件1.教师提问: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首要政治权利。

那么, 哪些人具有选举权?我们先来认识几个人,看看他们有没有选举权?
2.教师展示加拿大籍人大山、敬老院老人、普通中学生和马加爵的照片请学生分析,最后总结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规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人,享有选举的权利。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选举权属于政治权利,与国家的主权相联系,所以只能赋予本国公民,不能给予外国人。

B.已满18周岁。

18周岁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分界线。

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正确行使选举权。

未成年人没有选举能力,不享有选举权,也是世界各国的通例。

C.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所谓“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限制选举权利的人包括:
A.精神病患者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行使选举权利。

B.因危害国家安全罪或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法院或检察院决定,关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

知识拓展
教学环节四:今天我来选人大代表具体活动见“教学活动设计”。

下面介绍行使选举权利的法律程序供学生参考。

1.选民登记。

在选举委员会登记、审查之后,符合条件的人被列入选民名单。

“一次登记,长期有效”。

2.提名候选人。

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时,只要有10名选民联名,就可以提名一位代表候选人。

候选人要具备的素质见教科书第78、79页的相关内容。

3.投票选举。

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实行无记名投票。

投票时,既可以投赞成票,也可以投反对票,还可以弃权,或者另选其他公民。

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选举的程序
课堂小结小小的一张选票,看似平凡,实际上却有不平凡的意义,它是我们当家作主的体现。

当某一天,我们也具备了法律所规定的选举资格时,让我们郑重地投下自己的一票,选出我们信任的人大代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越来越完善,选票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再次总结提升,使学生感受选票的分量,体会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课堂巩固练习(见《学生成长册》,本处略)巩固所学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