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合集下载

乙烯的试验室制法

乙烯的试验室制法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一、几种重要物质的实验室制取(一)、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 3CH 2OH CH 2=CH 2↑+H2O3、装置:液—液加热,如图:4、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注意:(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脱水剂。

(2)温度计的位置:插入反应液中但不能触及烧瓶底部,目的在于控制反应液的温度在170℃,避免发生副反应.(3)加入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液体暴沸。

(4)点燃乙烯前要验纯。

(5)反应液变黑是因浓硫酸使乙醇脱水碳化,故乙烯中混有SO 2 。

C 2H 5OH 2CC + 2H 2SO 4(浓)== CO2↑+ 2SO 2↑+ 2H 2O(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CaC 2 + 2H —OH ————→ C 2H 2↑+Ca(OH)2 ;△H= -127KJ/mol2、装置:固+液→气 发生装置注意事项:浓硫酸170℃浓硫酸 △(1)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

(2)实验中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目的:降低水的含量,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

(3)制取时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目的:为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4)纯净的乙炔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的乙炔,常闻到有恶臭气味。

(三)、苯的取代反应1、反应装置2、反应现象3、反应原理4、注意事项(1)、试剂的加入顺序怎样?各试剂在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A 、首先加入铁粉,然后加苯,为防止溴的挥发,最后加溴。

B 、溴应是纯溴,而不是溴水。

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2)、导管为什么要这么长?其末端为何不插入液面?C 、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导气、冷凝。

D 、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HBr 气体易溶于水,以免倒吸。

(3)、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分离?E 、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溴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氢溴酸小液滴。

F 、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这是因为溴苯溶有溴的缘故。

化学实验报告制取乙烯(3篇)

化学实验报告制取乙烯(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制取乙烯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目的:1. 学习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方法。

2. 掌握乙醇脱水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了解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实验原理: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至170℃左右时,会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反应方程式如下:\[ C_2H_5OH \xrightarrow{H_2SO_4, 170℃} C_2H_4 + H_2O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烧杯、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橡胶塞、玻璃片、温度计。

2. 试剂:无水乙醇、浓硫酸、碎瓷片。

实验步骤:1. 取一支干燥的试管,加入约5ml无水乙醇。

2. 慢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使混合液均匀。

3.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碎瓷片,防止暴沸。

4. 用橡胶塞密封试管,插入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液面以下。

5.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控制温度在170℃左右。

6. 观察反应现象,当观察到有气体产生时,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收集乙烯气体。

7. 实验结束后,关闭酒精灯,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水冲洗试管。

8. 将收集到的乙烯气体用点燃的火柴检验,观察火焰的颜色和声音。

实验现象:1. 加热过程中,试管内出现大量气泡,表明有气体产生。

2.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用火柴点燃,火焰明亮,伴有“嘭”的一声,表明气体为乙烯。

实验结果:1. 成功制取乙烯气体。

2. 实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70℃左右,反应现象明显。

实验分析:1. 本实验成功制取了乙烯气体,验证了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至170℃左右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2. 实验过程中,温度对反应有重要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物的生成。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总结:1. 本实验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方法,掌握了乙醇脱水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通过实验,了解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实验室制乙烯原理

实验室制乙烯原理

实验室制乙烯原理
实验室制乙烯的原理可以通过乙烷的脱氢反应来实现。

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在实验室制乙烯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催化剂(如高岭土)来促使乙烷发生脱氢反应。

脱氢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通过去除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来生成乙烯。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以下方程式:
乙烷 --> 乙烯 + 氢气
脱氢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才能进行。

实验室制乙烯通常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例如在400-600摄氏度的范围内。

高温有助于增加反应速率,并利于催化剂发挥作用。

此外,为了改善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常常需要添加一定的反应助剂。

助剂可以调节反应条件,改变反应物的吸附性质,从而提高乙烯的产量和纯度。

实验室制乙烯的过程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来实现的。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使用量,可以达到较高的乙烯产量和纯度。

第二节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第2课时

第二节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第2课时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CH3-CH2-OH
浓H2SO4 1700C
CH2=CH2↑+H2O
浓H2SO4 140℃
副反应: CH -CH OH + CH -CH OH 3 2 3 2
CH3-CH2-O-CH2-CH3 + H2O 乙醚
(注酸入醇)
2.试剂:浓硫酸与无水乙醇(体积比3:1)
3.装置:
A
1、固+液 2、固+固 3、固+液
B
气 可用( 气 可用( 气 可用(
C
)装置常用做制( H2 CO2) )装置常用做制( O2 NH3 ) )装置常用做制( Cl2 )
制备装置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
温度计、带导管的橡胶塞、集气瓶、 (碎瓷片)、水槽
排水集气法

为何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不 能过高或高低?
6.特别注意温度计的量程应在200℃以上。
浓硫酸使乙醇脱水而炭化 因此本实验可能产生哪些杂质气体? CO2、 SO2
C2H5OH
浓H2SO4
2C+3H20
C+2H2SO4== CO2↑+SO2↑+2H2O
问题思考
1、如何使气体的净化?
NaOH
H2SO4
[思考]在实验室里制备的乙烯
中常含有SO2,试设计一个实验,检验SO2的存在并 验证乙烯的还原性。
2、此图是实验室制 取干燥的乙烯并试验 其“不饱和”性以及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的 实验装置图,装置③、 ④中分别盛有溴水和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浓硫酸 (1)装置①和⑤中盛有相同的试剂是____ ,其 催化剂、脱水剂 在⑤中的作用是 在①中的作用是____ NaOH,若没 干燥剂 ____。(2)装置②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 有装置②,实验结果将不能说明乙烯具有“不饱 SO 和”性,原因是 ________ 。 2有还原性会使溴水和高锰酸钾褪色

(完整版)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完整版)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完整版)⼄烯的实验室制法⼄烯的实验室制法1. 药品: ⼄醇浓硫酸2. 装置:圆底烧瓶、温度计、铁架台、⽔槽、集⽓瓶、双孔橡⽪塞、酒精灯、导管3.步骤:(1)检验⽓密性。

在烧瓶⾥注⼊⼄醇和浓硫酸(体积⽐1:3)的混合液约20mL(配置此混合液应在冷却和搅拌下将15mL浓硫酸满满倒⼊5mL酒精中),并放⼊⼏⽚碎瓷⽚。

(温度计的⽔银球要伸⼊液⾯以下)(2)加热,使温度迅速升到170℃,酒精便脱⽔变成⼄烯。

(3)⽤排⽔集⽓法收集⼄烯。

(4)再将⽓体分别通⼊溴⽔及酸性⾼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5)先撤导管,后熄灯。

4.反应原理:(分⼦内的脱⽔反应)5.收集⽓体⽅法:排⽔集⽓法(密度与空⽓相近)6.现象:溶液变⿊;⽓体使溴⽔及酸性⾼锰酸钾溶液褪⾊。

7.注意点:(1)⼄醇和浓硫酸体积⽐为什么是1:3?答: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在此反应中氧化⼄醇,如果浓硫酸的量少就会很快变为稀硫酸⽽达不到实验效果。

(2)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答:①催化剂②脱⽔剂(③吸⽔剂)(3)为什么要迅速升温到170℃?答:如果低于170℃会有很多的副反应发⽣。

如:分⼦之间的脱⽔反应(4)为什么要加⼊碎瓷⽚?答:防⽌溶液暴沸。

(5)为什么反应过程中溶液逐渐变⿊?答:①(⼄醇+浓硫酸)②(c+浓硫酸)(6)怎样证明⽣成⽓体⼄烯中混有⼆氧化硫⽓体?怎样除去⼆氧化硫⽓体?答:①证明⽤品红溶液②除去⽤NaOH溶液+品红溶液(⼆氧化硫使溴⽔及酸性⾼锰酸钾溶液⽅程式)实验室制取⼄烯的⼏个为什么河北省宣化县第⼀中学栾春武⼀、为什么温度计必须插⼊液⾯下?实验室制取⼄烯的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H2O,温度要迅速上升到170℃,防⽌140℃时⽣成副产物⼄醚,因为:CH3-CH2-OH+HO-CH2-CH3CH3-CH2-O-CH2-CH3+H2O。

该反应属于“液体+液体⽣成⽓体型”反应,两种液体混合后,装于圆底烧瓶中,加热要⽤到酒精灯,只有当温度计插⼊液⾯下,但不能接触瓶底,才能准确测出反应时反应液的温度,避免副反应的发⽣,确保产物的纯度。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H OH
CH3-CH2-OH
浓H2SO4 1700C
CH2=CH2↑+H2O
副反应: CH3-CH2OH + CH3-CH2OH 140℃ CH3-CH2-O-CH2-CH3 + H2O 乙醚
浓H2SO4
3.装置:
A
1、固+液 2、固+固 3、固+液
B
气 可用( 气 可用( 气 可用(
C
)装置常用做制( H2 CO2) )装置常用做制( O2 NH3 ) )装置常用做制( Cl2 )
nH=2nH2O =2*3.6÷18g/mol=0.4mol
所以该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1.6H4
4.商余法确定分子式
• 原理:对于任意的烃( CxHy ),其相对分子 量为M=12x+y,则M/12=x+y/12,显然,x为商 (C原子数目),y为余数(H原子数目)。从 而推断出烃的分子式。 • 例:下列数值都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其对应 的烃一定为烷烃的是( A) A.44 B.42 C.54 D.128 解析:44/12=3余8, 则该烃是C3H8 128/12=10余8,则该烃是C10H8 =9余20,则该烃是C9H20
制备装置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
温度计、带导管的橡胶塞、集气瓶、 (碎瓷片)、水槽
排水集气法
注意事项:
反应中有生成水,会使浓硫酸稀释,而稀硫 为什么浓硫酸用量要多? 酸没有脱水性会导致实验失败。
1.反应中浓硫酸和酒精的体积比是3 :1,顺序是 先加酒精再加浓硫酸,浓硫酸作催化剂和脱水剂。 2.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的碎瓷片,以免混合液 在受热时暴沸 3.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液面下,并不接触瓶底。 4.加热升温要迅速,并达到170℃左右。 5.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实验报告乙烯的制备

实验报告乙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乙烯的制备方法;2. 掌握实验室制备乙烯的操作技能;3. 熟悉乙烯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实验室制备乙烯通常采用乙醇与浓硫酸的脱水反应。

在加热条件下,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反应方程式如下:C2H5OH → C2H4 + H2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圆底烧瓶、冷凝管、酒精灯、温度计、锥形瓶、滴液漏斗、铁架台、石棉网等;2. 试剂:无水乙醇、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碘化钾溶液、淀粉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将无水乙醇加入圆底烧瓶中,加入浓硫酸,注意浓硫酸的加入速度要慢,边加边搅拌,防止局部过热;2. 将圆底烧瓶放入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控制温度在170℃左右,保持恒温;3. 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反应液的颜色变化,当出现无色透明液体时,继续加热;4. 将反应液通过冷凝管冷却,收集乙烯气体;5. 将收集到的乙烯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确认乙烯气体已收集;6. 将乙烯气体通入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确认乙烯气体已检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当反应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时,说明反应已经开始;2.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液颜色逐渐加深,直至无色透明液体出现;3. 将收集到的乙烯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产生大量气泡,说明乙烯气体已收集;4. 将乙烯气体通入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乙烯气体已检验。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乙烯气体,并对其进行了检验。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乙烯的制备方法、操作技能以及性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浓硫酸的加入速度要慢,边加边搅拌,防止局部过热;2. 加热温度要控制在170℃左右,保持恒温;3. 在收集乙烯气体时,要防止气体逸散;4. 检验乙烯气体时,要确保碘化钾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浓度适宜。

乙烯的实验室制备

乙烯的实验室制备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乙烯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1.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记】倒着想,要想不被倒吸就要把水中的导管先拿出来(8)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不能,会爆炸(9)点燃乙烯前要_验纯_。

(10)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

故乙烯中混有_SO2_、__ CO2__。

可将气体通过碱石灰。

(11)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12)实验室制乙烯口诀硫酸酒精三比一。

迅速升温一百七,为防暴沸加碎瓷,排水方法集乙烯【2013新课标I卷26】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OH浓HSO42+ H2O△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环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合成反应:在a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反应方程式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反应方程式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反应方程式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了实验室,哇,里面好神奇呀!有好多大大的玻璃瓶瓶罐罐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奇奇怪怪的味道。

我一开始有点害怕,不敢走得太近。

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实验,就是制取乙烯!
老师拿出一根长长的玻璃管,咕噜咕噜地放进了几颗固体的氢化钙,然后把一些水倒进去,哇,瓶子里就开始冒泡泡了!咕嘟嘟,气泡越来越多,原来氢化钙和水反应,就会产生乙烯气体!老师写下了反应方程式:
CaC₂+2H₂O→C₂H₄+Ca(OH)₂
咦,老师说,乙烯就是一种气体,用来做塑料的哦,好神奇吧!
实验做好了,乙烯气体在瓶子里“噗噗”地冒出来,我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个气体会不会跑到天上去啊?”老师笑了笑,说:“它不会跑的,咱们把它收集起来,用在别的地方呢!”我觉得好有趣,以后我要做个科学家,发明好多厉害的东西!
咯咯,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呀!
—— 1 —1 —。

实验室制乙烯的方程式

实验室制乙烯的方程式

实验室制乙烯的方程式
实验室制乙烯的方程式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橡胶等领域。

实验室制乙烯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通过酸催化剂催化乙
醇脱水反应制得。

实验步骤:
1.将纯乙醇倒入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作为催化剂。

2.将反应瓶与冷却器连接,冷却器的另一端连接到水泵,用于抽取反应产生的水蒸气。

3.在反应瓶上方加热器,加热器的另一端连接到冷却水循环器,用于控制反应温度。

4.开启水泵和冷却水循环器,开始加热反应瓶。

5.反应进行时,观察冷却器中的水量,当产生的水蒸气被完全抽出时,停止反应。

6.将反应产物通过冷却器和收集瓶收集。

反应方程式:
C2H5OH → C2H4 + H2O
乙醇经过酸催化剂的作用,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浓硫酸和乙醇等有害物质。

2.反应时应控制反应温度,避免产生过高的温度,导致反应失控。

3.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应及时抽出,以免影响反应的进行。

4.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反应瓶和冷却器等设备,避免产生危险。

总结:
实验室制乙烯的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适用于小规模制备。

但是,该方法反应产物纯度较低,需要经过后续的分离纯化处理,才能得到高纯度的乙烯。

高二化学烯烃的化学性质

高二化学烯烃的化学性质

加聚反应
1 加聚反应 不饱和单体间通过加成反应相互结合生成 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①单烯烃(包括它们的物生衍)式
如:制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腈、 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等
② 共轭二烯烃(包括它们的物生衍)
单体的二个双键同时打开,形成含有一个新的双健的链节
③两种不同单体(包括它们的物生衍)
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 燃烧: (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催化氧化: 2CH2=CH2+O2 2、加成反应:
催化剂 加热、加压
2CH3CHO 乙醛
3、加聚反应:
常见的加成反应:
烯烃 CH2=CH2 + H-H CH2=CH2 + H-Cl CH2=CH2 + H-OH
催化剂 △ 催化剂
例、某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表示为,
则合成该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D
)
例、工程塑料ABS树脂(结构简式如下),合成时 用了三种单体,ABS树脂的结构简式:
这三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分别 CH2=CH—CN CH2=CH—CH=CH2
是:
.
炔烃的化学性质
碳碳三键由一个单键和两个键能小于单键 的弱键组成。反应时弱键容易断裂。易发生加 成、氧化、加聚等反应,能和溴水、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反应。 C≡C与H2、X2、HX、H2O:
CH3-CH3 (乙烷) CH3-CH2Cl(氯乙烷)
催化剂
催化剂
△,加压CH3-CH2-OH(乙醇)
CH2=CH2 + H-CN
△,加压 CH3-CH2-CN (丙烯腈)
CH2=CH-CH=CH2 +Br2
1,2加成
CH2=CH-CH=CH2 +Br2

实验室制取乙烯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乙烯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乙烯方程式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酷的实验,那就是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乙烯,听起来是不是像个明星?其实,它在化学界可是大名鼎鼎的,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等材料的制造。

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这个神奇的实验室,看看如何“炼”出这个小家伙。

2. 实验原理2.1 乙烯的基本信息首先,乙烯的化学式是C₂H₄,简单得很,对吧?它其实是个气体,在常温下无色无味,闻起来也没啥特别的。

哎呀,别小看它,它可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简直是现代工业的“打工仔”!比如,用它来做塑料,塑料袋、塑料瓶,都是从乙烯“孵化”出来的。

2.2 制取方法那么,咱们怎么才能在实验室里制造乙烯呢?方法其实挺简单的,主要是通过“脱氢”反应。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乙醇(对,没错,就是咱们常喝的酒精)作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就能得到乙烯。

想象一下,乙醇在高温下被加热,就像在蒸锅里“蒸”出乙烯一样,瞬间气泡四溅,哇,真是太神奇了!3. 实验步骤3.1 准备材料要开始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首先,得有乙醇,这可是咱们的主角。

其次,咱还需要一些催化剂,常用的有铝氧化物或者铂,当然,别忘了还要一些管子和烧瓶。

想象一下,你就像是个大厨,要准备好所有的“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化学菜”!3.2 实验过程好了,准备工作做好后,咱就可以开始了。

首先,把乙醇倒进烧瓶里,接着加上催化剂,然后把烧瓶放在加热装置上。

接下来,火一开,温度一升高,哎呀,这气体就开始冒出来了,乙烯就这样“翩翩而至”。

一股浓浓的乙烯气体弥漫开来,简直让人陶醉!注意哦,实验的时候要小心,不然乙烯可不是好惹的,它可是个易燃气体呢,像个小火苗一样。

4. 实验总结4.1 收获与感悟实验结束后,咱们可以收集到乙烯,这时候心里那种成就感,简直就像是拿到了金牌!每当我看到那些塑料制品,心里总是忍不住想,这里面也许就有我亲手制造的乙烯呢,嘿嘿,真是自豪啊!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学到了制取乙烯的知识,还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否,混合时放热)
乙烯的实验室制取
1 、试剂:浓硫酸与无水乙醇(体积比3:1) 2 、原理: CH3-CH2-OH 3、 装置:液+液→气
浓H2SO4 1700C
CH2=CH2↑+H2O
问题一: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温度计插入位置?
CH3-CH2-OH
浓H2SO4 1700C
CH2=CH2↑+H2O
控制反应温度, 防止制取的乙烯不纯,因 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气体杂质.因此反应 得迅速加热到1700左右;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
问题二:浓硫酸的作用?反应中体现了浓 硫酸的什么性质? 浓H SO 2 4 CH3-CH2-OH 1700C CH2=CH2↑+H2O 浓硫酸起催化剂作用 反应中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问题三:沸乙烯吗? 不可以,因为乙烯M=28g/mol密度 和空气M均=29g/mol密度接近.
讨论:乙烯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1)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2) 乙烯的可燃性
(3) 乙烯与溴水的反应
五、操作原理: 1、安装顺序如何? (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把导气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烧瓶。
3、混合液体时是将什么倒入什么中?
(浓硫酸缓缓倒入乙醇中) 4、能否在量筒中混合液体?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