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7】2017西南大学教育案例研究试卷答案
西南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考试答案
一、结合具体教学设计实例,论述语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落实。
在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
掌握了学习方法,也就是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向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阅读教学”,它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朗读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读法,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至关重要。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经常提醒自己:“我读得准确流利吗?”“我读出情感了吗?”“我怎样才能读得更好些?”通过多诵读、多思考、多比较来追求朗读的满意效果。
其次,要引导学生读后评议:好,好在哪里;不好,什么原因,如何改进。
当然不是每读必评,但对于一些有共性或有代表性的“个读”适当进行评议,在读法上会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第三,可结合具体内容提示相关读法。
如:怎样把握喜怒哀乐、激动紧张等情感基调,怎样进入语言情境,注意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高低柔刚等等。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阅读教学中贯彻“过程与方法”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理解的过程,逐步掌握感悟理解的有效方法。
一是提示理解方法,教师可因文而异,在导读课文的过程中适当提示相关的理解方法,例如按什么顺序学,用什么方法学,抓什么要点学,带什么问题学等等。
二是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展示阅读理解时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学法指导,在导读理解时,教师可对学生的解答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谈谈你的想法。
”“能说说你理解错了的原因吗?”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启迪,形成“互感”。
三是介绍学习经验,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安排学生交流阅读理解的经验和感受,让学生说说怎样读思画议,扣词析句;怎样把握中心,体悟情感。
通过对一篇篇课文、一个个问题的学法提示,学生自然会领悟到针对所学内容该采用哪些不同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形成技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总的来说,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启发者、授之以渔,起到帮扶的作用。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感谢凯程陆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大贡献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解析】B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解析】D请注意,A和B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A.价值澄清模式B.认识发展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解析】A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A.分析B.理解C.评价D.综合【解析】D学生去写一首七律诗,是调用了对所有七律诗的知识去完成的,所以是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A.评价目的不同B.评价方法不同C.评价内容不同D.评价主体不同【解析】A形成性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C.坚持立德树人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解析】A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A.融合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解析】A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做融合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A.程序教学模式B.掌握教学模式C.探究教育模式D.范例教学模式【解析】CABD均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西南大学19年6月[0297]《教育案例研究》大作业答案
交流、主动学习的能力。
案例分析还可以很好地测试考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自信心、商务知识以及沟通能力,所以现在这一方式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高校的MBA入学面试过程中。
对于那些有良好的专业背景、丰富的实际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考生,对这种案例分析的面试形式可谓得心应手。
课堂上,教师有时会碰上由一些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而又与教学目的无关的事件,人们通常称之为课堂偶发事件。
尽管多数课堂偶发事件只是一件"小事",但能否成功处理容这些"小事"却是关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大事"。
二、从教育案例使用范围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2、从教育案例的写作方式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事件、现象、活动、个人描述与研究;3、小玫上课喜欢玩东西,静不下心来,这是她的弱点,由于她的弱点在某一段时间处于一种不恰当的强化环境气氛中,不仅影响了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消磨了自己的斗志,甚至是摧毁了她的自信心,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她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一蹶不振,一度产生了辍学的念头。
后来老师抓住了她对版画好奇的契机,激发她的兴趣,挖掘她心灵手巧的潜在优势,将她的弱点(好动,刻桌子)变成了优点(创作版画),并着意在教育的过程中打造她的品质(专心致志,勤奋刻苦),使她的优点不断得到强化和迁移,当她取得第一次成功的时候,她想,原来我也可以比别人强;当她不断取得成功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身上原来潜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因此,她的心理强势从一个点辐射开去,学习成绩甚至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一个人自信心有了,对自己要求的标准高了,就会重新调整自己奋斗的目标,产生强大的动力,这时如果方法得当,效率就会提高,成功的把握就比较大。
2017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 4. 案例分析题1.《论语》正确答案:《论语》是专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论语》是教育学萌芽时期的著作。
《论语》中零散的保存了很多具有教育价值的语录,供后人研究。
其中着重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2.师生关系正确答案:(1)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在本质上是特殊认识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的过程。
教学作为学生的个体认识过程,学生是主体,发挥着主体性。
没有学生主体,教学活动既无存在的意义,也不可能现实存在。
(2)教学活动也需要以教师为主导。
教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存在着复杂的规律性联系,而学生作为培养对象,既不可能自觉实现社会要求,又难以按教学的规律去自主活动。
因此,教学活动必须由专门的教师来设计和组织。
教学必须由教师来领导,教师决定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形式等。
(3)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不可分割的。
①教师主导是对学生主体活动的领导,或者说,教师设计、组织的恰恰是学生认识教学内容这一活动。
②学生主体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或者说,学生是在教师设计、组织的教学认识过程中充当主体,学生成为主体正是教师主导的体现和结果。
综上所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的社会关系基础上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为教学认识的主体。
3.教育研究正确答案:教育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采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一般来说,教育研究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1)选题阶段。
选定课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课题。
首先要判断问题本身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进而考虑研究人员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兴趣;最后还须考虑资料、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
(2)研究设计阶段。
研究计划的设计是整个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一步。
2017年西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西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题1.论语答:《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先秦诸子散文,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论语》首创“语录体”,全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虽有其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
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2.师生关系答: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这种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结果来看,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3.教育评价答: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纵观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一般认为大致经历了古代的传统考试、近现代的科学测试和当代的科学评价三个不同时期。
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诊断教育情况、改进教育效果、区分教育水准、激励教育热情和引导教育改进。
西南大学教育学作业答案(五篇范例)
西南大学教育学作业答案(五篇范例)第一篇:西南大学教育学作业答案西南大学教育学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这是20世纪后半叶在美国一些学校进行实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
其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
首先是大班上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最优秀的教师任教;然后是小班讨论研究,每个小班20个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学生负责,研究和讨论大班上课的材料;最后是个别作业,其中部分作业由教师指定,部分作业由学生自选,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三种形式的时间分配大致分别: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讨论占20%,个别作业占40%。
不难看出,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综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试图将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使既能集体上课,又有一定的研究讨论,还能够进行独立钻研。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技能。
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
“非指导”是罗杰斯用来表示与传统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相区别的新概念,不是“不指导”,而是“不明确的指导”,即要讲究指导的艺术。
“非指导性”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
其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达到更大程度的个人的统合、有效性和现实的自我鉴定。
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创造一种学习环境,以利于激发、考核和评价种种新出现的知觉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以便能有效地指导他们自己的教育决策。
西南大学2018年12月网络与继续教育[0297]《教育案例研究》答案
一。
1.李某从某师范院校专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教数学。
一年后所教班级数学成绩明显下降,学生对他意见很大,强烈要求换老师。
学校经调查发现,李某不认真研究本专业知识,课前不备课或备课很简单,课堂教学效果不好。
教育组多次找他谈话,组织有关教师听他的课,但李某不接受对其教学工作的检查,甚至在成绩评定时,有意评低对他有意见学生的成绩,个别的甚至有意评不及格。
学校经研究认为李某不再适宜担任该科教学工作,但又没有合适的科目,决定由他负责学校的治安、收发工作。
李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教师,应担任教学工作,学校的决定侵犯其教育教学权,于是向教育局提出申诉。
问:本案中,学校是否侵犯了李某的教育教学权?为什么?2关于行动研究法的定义,许多研究者均有一定的阐述,但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这一研究方法的本质内涵的还是其创始人勒温1944年的定义:“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
”3 课堂听课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结构、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等几方面阐明这节课的得失,既要有观点,又要有依据,要体现这节课的“质”,为了突出重点,一般不作面面俱到的评价,而是选择比较有意义的、有典型性的方面作点评。
评价还要从建议的角度,指出可供选择的改进做法。
范文41、案例标题。
2、案例背景3、案例事件与过程。
三现象是谁打碎了窗户折断了长尺子,老师很机智的解决了本来一件尴尬的事情,不是用指责的态度或者责备的心情对待处理了,并让他们意思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错。
2017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doc
2017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1.课程评价的功能是什么?(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现代学生观?(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办学的主要经验。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涵。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经典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述开题报告的功能。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材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7.案例: 1997年6月,中国曾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
西南大学2019年秋[0297]《教育案例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教育案例研究》课程代码:0297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课堂教学的环节主要有:备课环节、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课堂提问环节、教学板书环节和等共五个环节。
D. 课堂教学结束环节/【对】
起立环节
查勤环节
问候环节
2、以设疑问难、激发学生好奇心为主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有:和练习导入法等形式。
E. 移花接木法
提问导入法 /【对】
演示导入法
幽默化解法
3、以最为常见的板书的形式特征为依据,可把板书分为提纲式、词语式、和图文式四种类型。
图书式
列表式
漫画式
表格式/【对】
4、教育案例不仅叙述了教育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情感及灵感。
思想/【对】
喜悦
悲哀
愤怒
5、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板书时应写。
A. 行书
B. 楷书
行楷/【对】
草书
6、具体说来,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发挥以下这样一些作用:教练员的作用、导演的作用、媒介的作用和的作用。
朋友
备用信息库/【对】
拉拉队员
监督员。
教育研究方法题库 (补充资料)
【】
A. 课题研究的价值
B. 研究方案
C. 研究的可行性与成果预计
D. 国内外研究现状
5.如果要比较机械传授法与引导发现法对小学六年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效果,在这
一研究中变量有
【】
A. 机械传授法
B. 引导发现法 C. 年级水平 D. 问题解决能力
6.下列对研究计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研究计划是课题申报的主要形式
D. 综合与寻除法
4.以下不是确定无关变量的依据的是
【】
A. 文献资料种同类研究的经验
B. 研究者对因变量影响因素的主管猜想
C. 有关专家的意见
D. 研究者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5.在“出声朗读对实际效果的影响”这一研究中,实验者选取五年级全体男生为被试,
这种排除无关变量的方法
【】
A. 消除法
B. 平衡法
【】
A. 描述
B. 预测
C. 改进
D. 解释
4.教育研究的原则包括
【】
A. 客观性原则 B. 继承性原则 C. 创新性原则 D. 实践性原则
5.依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可以将教育研究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和
【】
A. 行动研究
B. 相关于比较研究 C. 实验研究
D. 理论研究
6.叙事研究的过程有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和
【】
A. 18 世纪
B. 19 世纪
C. 20 世纪
D. 21 世纪
17.下列不属于教育理论研究方法的是
【】
A. 演绎
B. 类比
C. 分析
D. 测量
18.下列不属于教育实证方法的是
【】
A. 观察
B. 问卷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春教育学试卷解答
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通过普及基础教育,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重视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来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加速知识的社会运用转化----即要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现实生产力,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发展科技中的作用加强,社会有效地促进科技的生产力转化。
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建立现代大教育体系,形成开放、灵活、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使教育终身化成为现实,人们能够不断地工作、不断地学习。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教育学【0405】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选做其中的3个,每个小题20分,多做按前3个小题给分,共60分。)
1、简述教育评价的内涵。
所谓教育评价是指以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从而做出价值判断。组成教育评价系统的要素包括价值目标、人员组织、实施程序、方法技术与质量保证,其中价值目标包括价值、目标、指标三个基本因素;人员组织是对评价构成的规定,包括机构、角色、职能等基本因素;实施程序是对基本过程的规定,包括评价的方式、步骤和分工;方法技术是对评价的认知过程与工作方式的规定,它包括方法论、具体方法与操作技术三个层次;质量保证是对评价科学性的规定。
[0297]《教育案例研究》期末考试答案
第二天,办公桌上放了一封未贴邮票的信:“老师,您真好,谢谢您对我的信任。其实我并不笨,我会唱歌跳舞。老师,今年开一次联欢会吧。”这是那女孩写的,因为我没有在她父亲面前告状。但我仍然不信任她,我只信考分。唱歌跳舞不是与读书背道而驰吗?我把信扔进了废纸篓。初中三年很快过去了,其间,她学习平平,做题缺乏信心,简单的问题常常复杂化······这些似乎又都验证了我对她的断言——笨。虽然她已经毕业了,但是至今我想起这位同学,心里仍然很纠结,不知道自己对她的教育究竟是对是错?或者应该怎么做对她会更好一些······
3.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班级教育形式,它是班主任针对学生个人特点、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个别接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期形成对学生的最大帮助,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4.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维持学生的适宜行为、保持良好课堂秩序的活动方式。
二、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60分,共60分。回答问题时不仅需要答出要点,还需要围绕要点展开适当的阐述。)
1.教育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育教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也反映了学生学习中的认知冲突、经验与教训、创造性的发现等。
2.备课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准备行为,指教师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迅速、准确、娴熟地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等为课堂教学作好准备、及时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备课活动方式的总称。
2017西南大学0405教育学(答案)
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教育学【0405】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选做其中的3个,每个小题20分,多做按前3个小题给分,共60分。)
1、简述教育评价的内涵。
答:释义: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与基础,抓好教学工作是提高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学校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时,应把加强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2、论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答:(一)知识经济对宏观层次教育价值的影响。
宏观层次教育价值表明的是教育与人类社会及个体发展的关系,它具体表现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两种类型,知识经济提升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知识与社会、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联系,社会拥有知识,促进经济的发展,个人拥有知识,知识的价值不再是抽象的观念,这就加强了社会主体与个体主体对知识的需求。
理解: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可能取得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2、简述教育的有限性。
答: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物质存在和运动形式并非“永恒范畴”,它同样具有有限性。这种有限性起码表现在四个方面:人的有限性、教育主体的有限性、教育时空的有限性和教育责任的有限性。
(二)知识经济对微观层次教育价值的影响。
教育价值的微观层次表明的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人与人和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体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为主客体的价要的,可以说,在微观层面上,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学生主体的发展。因而,在学生成为价值主体的关系中,知识经济的两个变化将会转化为学生主体对新知识的追求和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教育者要满足学生主体发展的这种需要,就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地掌握新知识,发展自己的智力水平,提高自身的修养。反映到教育实践中,未来的教育者将成为一个学者、研究者与教育者三结合的新形象。终身学习、不断创新成为未来教育者的基本信念;不断地学习、研究以实现自我更新,将成为教育者的一项日常活动。
17秋西南大学教育学作业满分答案资料.doc
教育学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四书B.学记C.五经D.礼记单项选择题2、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以采用信度、()、难度、区分度4个指标。
A.经度B.纬度C.效度D.长度单项选择题3、()是根据国家性质和法律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系统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称。
A.教育法规B.教育制度C.学校制度D.学生手册单项选择题4、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
A.保罗•郎格郎B.杜威C.布鲁纳D.巴班斯基单项选择题5、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列主义B.毛泽东思想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邓小平理论单项选择题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说教育具有()。
A.无限性B.—般性C.短期性D.长期性单项选择题7、在学校的正式课程中,主要有两种课程类型即学科课程和()。
A.活动课程B.学习课程C.劳动课程D.课外课程单项选择题8、(〉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出发点。
A.为人民服务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C.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材D.—切为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单项选择题9、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或参观法B.感知法C.表演法D.单项选择题10、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等。
A.教育B.人类C.文化D.政治单项选择题11、教育评价的类型按评价功能分为: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A.形成性评价B.一般性评价C.特殊性评价D.导向性评价单项选择题12、确立教育目的的原则有:()、偏移性原则、时代性原则。
A.统一性原则B.一致性原则C.正向性原则D.统一性原则单项选择题13、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发现法B.演示法C.参观法D.单项选择题14、屮国近代以来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是(),也称六三三学制。
A.学制B.癸卯学制C.新学制D.壬戌学制单项选择题15、()是关于怎样组织教学活动的问题,教学活动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的,其屮的人与物的因素、时间与空间的因素的不同的纟11合,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学习和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2017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7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1.课程评价的功能是什么?(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其功能主要包括: (1)需要评估。
在一项课程计划拟定之前,应首先了解社会或学生的需要,以作为课程开发的直接依据。
这项任务可以由课程评价来承担。
(2)诊断功能。
一项课程或教学计划在实施后究竟有哪些成效,可以通过评价进行全面衡量而作出判断。
还可以通过评价有效地找出优缺点及其成因,为修订提供建议。
(3)导向功能。
通过对课程的评价,可以引导我们走更适合国情的课程道路,引导课程修订,使之更适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的需要。
(4)调控功能。
为了确保课程的正确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课程评价,做好奖惩工作,做好监督、调节和控制工作,以确保课程建设和实施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5)激发功能。
课程评价能够反映现行课程同主体需要的矛盾,促进课程试验健康地发展,以保证课程的正确实施。
)解析:2.如何理解现代学生观?(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生观是指对学生正确的认识态度和看法。
现代学生观的主要内容有: (1)学生是独立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2)学生是权利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正当权益; (3)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 (4)学生是能动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5)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并处于发展之中,正确地评价他们;(6)教师要研究并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7)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的丰富性,使课程焕发生机、活力;(8)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9)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春心理学试卷解答
六、论述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
智力三元论是由斯滕伯格提出的,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从而提出了智力三成分理论。包括:
(1)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知识获得成分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与存储。其中,三种成分中元成分起核心作用。
(2)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3)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i。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间存在相互作用。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需要运用更多操作的过程。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
五、简述斯滕伯格假设的短时记忆提取的三种可能的方式。
短时记忆的提取指的是把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回忆出来,或当该刺激再现时能够再认。Sternberg采用加法反应时,进行了短时记忆提取的实验研究,假设短时记忆中被试对记忆项目的检索和提取分为三种方式:
(1)平行扫描: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目进行提取。如果是这样,无论短时记忆中保存的项目有多少,提取的时间都应该是一样的。
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如通过加、减、乘法学习后获得的一些运算技能会促进除法运算学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97】2017西南大学教育案例研究试卷答案
一、 1.案例教学: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即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
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
2. 备课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准备行为,指教师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迅速、准确、娴熟地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等为课堂教学作好准备、及时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备课活动方式的总称。
3. 个别教育: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班级教育形式,它是班主任针对学生个人特点、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个别接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期形成对学生的最大帮助,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4. 案例的时空结构:案例的时空结构即是指案例在时空的呈现结构。
具体地说,就是指案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组织方式。
二、
答: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 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
情的起因等。
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宵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
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 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
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
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 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
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活楚。
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 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丁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 评析:对丁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
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
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