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知识点之光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知识点之光的性质
考试要点
基本概念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几个概念
①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②点光源:忽略发光体的大小和形状,保留它的发光性。(力学中的质点,理想化)
③光能:光是一种能量,光能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使被照物体温度升高,使底片感光、热水器电
灯、蜡烛、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电池)
④光线:用来表示光束的有向直线叫做光线,直线的方向表示光束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上不存在,它是细光束的抽象说法。(类比:磁感线电场线)
⑤实像和虚像
点光源发出的同心光束被反射镜反射或被透射镜折射后,若能会聚在一点,则该会聚点称为实像点;若被反射镜反射或被透射镜折射后光束仍是发散的,但这光束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则该点称为虚像点.实像点构成的集合称为实像,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只能用肉眼观察.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注意前提条件:在同一种介质中,而且是均匀介质。否则,可能发生偏折。如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不是同一种介质);“海市蜃楼”现象(介质不均匀)。
点评:光的直线传播是一个近似的规律。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可以比拟或者比波长小时,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光线将可能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
二、反射平面镜成像
1、反射定律
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后返回原介质时,其传播规律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定律的基本内容包含如下三个要点:
①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共面;
l
h x vt
②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21θθ=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3.光路图作法——根据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画光路图。
4.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眼睛在某点A 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 点放一个点光源,该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5.利用边缘光线作图确定范围 三、折射与全反射
1.折射定律 (荷兰 斯涅尔)
包含如下三个要点:
① 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共面;
②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常数,即
n =2
1
sin sin θθ 折射定律的各种表达形式:C
v c n sin 1
sin sin 21=
'===λλθθ (θ1为入、折射角中的较大者,C 为全反射时的临界角。) ④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⑤n >1
⑥介质确定,n 确定。(空气1.00028 水n =1.33 酒精n =1.6)(不以密度为标准) ⑦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1)与密度不同(2)相对性 (3)n 大角小,n 小角大 2.全反射现象
(1)现象: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到光速介质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加,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强度越来越弱,但是反射光线在远离法线的同时强度越来越强,当折射角达到90度时,折射光线认为全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全反射。
(2)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 入射角达到临界角,即C ≥1θ (3)临界角: 折射角为900(发生全发射)时对应的入射角,n
C 1sin = 3.光导纤维,海市蜃楼和内窥镜
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四、棱镜和玻璃砖对光路的作用
1.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
一般所说的棱镜都是用光密介质制作的。入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比,向底边偏折,虚像向顶角偏移。
2.全反射棱镜
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右图2)。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
4.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光的本性
一、粒子说和波动说
1、 微粒说——(牛顿)认为个光是粒子流,从光源出发,在均匀介质中遵循力学规律做匀速直线运动。 成功——直线传播(匀速直线运动)、反射(经典粒子打在界面上)
困难——干涉,衍射(波的特性),折射(粒子受到界面的吸引和排斥:折射角、不能一视同仁),光线交
叉
2、波动说——(荷兰)惠更斯、(法)菲涅尔,光在“以太”中以某种振动向外传播
成功——反射、折射、 干涉、衍射 困难——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偏振
19世纪以前,微粒说一直占上风
(1) 人们习惯用经典的机械波的理论去理解光的本性。 (2) 牛顿的威望
(3) 波动理论本身不够完善 (以太、惠更斯无法科学的给出周期和波长的概念) 3、光的电磁说——(英)麦克斯韦,光是一种电磁波 4、光电效应——证明光具有粒子性
二、光的双缝干涉——证明光是一种波 1、 实验
1801年,(英)托马斯·杨
物理光学
光的本性学说发展史 光的波粒二象性
粒子性――光电效应
微粒说(牛顿)
波动说(惠更斯)
电磁说(麦克斯韦)
光子说(爱因斯坦) 光的波粒二象说
光的干涉
波动性
光的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