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与沉郁——秦观词风格浅论
秦观词的情致表现
秦观词的情致表现
秦观是宋代文学家,他的词作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情致表现细腻而深沉。
以下是秦观词的情致表现特点:
1. 忧伤哀怨:秦观的词作常以忧伤哀怨为主题,他善于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例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2. 温情婉约:秦观的词作常以温情婉约为风格,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言语展现出女性柔美温婉的一面。
例如《青玉案·元夕》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对思念之人的关切和牵挂。
3. 壮美豪放:尽管秦观的词作以忧伤为主题,但在一些作品中也能看到他对壮美豪放的追求。
他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创造出宏大的气势。
例如《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表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象和豪迈的情感。
4. 象征意象:秦观的词作常常运用象征意象来表达情感。
他善于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相结合,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隐喻来传达内心的感受。
例如《鹧鸪天·桂花》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用桂花来比喻离别之情,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秦观的词作以忧伤哀怨为主题,情致表现细腻而深沉,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运用象征意象来抒发内心情感。
论秦观的婉约词在宋词发展中所起的承先启后的作用
秦观是宋代中期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以婉约、含蓄、委婉为主,对于宋词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秦观的婉约词开创了宋代中期的文学风格,被誉为“秦门婉约派”,成为了宋代中期词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其词作在风格和写作手法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
他将传统词人的抒情写作方式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将情感的表达与技巧的运用相结合,使词作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秦观的婉约风格,影响了后来的文学作品,成为了宋代中期词风的主流。
其次,秦观的婉约词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在他的词作中,情感表达非常含蓄,但又不失深刻和真挚,这种写作方式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例如,清代的纪晓岚、袁枚等词人,在创作中都受到了秦观的影响,采用了类似的写作手法。
最后,秦观的婉约词也是宋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他的词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了宋代文学由盛极而衰,到衰落之后再次走向复兴的过程。
在他之前的词人大多侧重于意境的营造和文学的表现力,而在他之后的词人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生活的真实。
秦观的词作因此成为了宋代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对于后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秦观的婉约词在宋词发展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他的词作开创了宋代中期的文学风格,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同时也是宋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浅谈秦观词的婉约之风
浅谈秦观词的婉约之风[摘要]:如果说宋词是一块儿芬芳的园圃,那么秦观词就是其中一枝绚丽花朵。
作为北宋中后期著名的作家,秦观一生著述丰厚,诗、词、文、赋各体皆工,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秦观以其含蓄哀婉、情韵兼胜、感人至深的创作风格,历来被称之为婉约词的正宗作家。
他善于以融情于景的方法创设凄迷的意境,擅长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语言深婉蕴藉、纤巧雅洁,情感真挚细腻,感伤之情溢于言外。
秦观词远祖花间,近承晏欧,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并直接影响了其后的婉约名家周邦彦和李清照,在我国古典词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字]:秦观婉约词深婉含蓄情韵兼胜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
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东坡赞他‚有屈、宋之才‛,王安石称他‚有鲍、谢清新之致‛。
宋神宗元丰八年中进士,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徽宗即位后秦观被任命为复宣德郎,之后在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终年五十一岁。
张耒在悼念他的悼词中说:‚管不过正字,年不登上寿。
间关忧患,横得诟骂,窜身岭海,陨仆荒陋‛。
或许正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才造就了他在词坛上的巨大成就。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
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i[①]。
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意蕴含蓄,格调和雅,情韵兼胜,雅俗共赏,历来词誉甚高,堪称婉约词宗。
‚婉‛、‚约‚二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情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然两者都有‚美‛、‚曲‛之义,‚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义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
婉约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尔后晋代陆机《文赋》用以论文学修辞:‚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繁而去滥‛。
论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浅析秦观的《满庭芳》汉语言语文教育(本)2012级2班黄芳娜摘要:秦观是我国宋以后几百年来被视为词坛第一流的正宗婉约作家。
其代表作品有《满庭芳》《鹊桥仙》等等。
通过对秦观其人、其词的浅析,我认为其词总体是卓然一家,和婉醇正,语言清丽淡雅,典型地体现出婉约词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秦观;词;意象;炼字秦观(1049-1110),早年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刊沟居士、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
他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各地,充分表露出放荡不羁的个性情怀。
为他之后的创作奠定情感基础。
元丰七年(1084),苏轼路经江宁时,向王安石力荐秦观的才学,后又致书曰:“愿公少借齿牙,使增重于世。
”(《与王荆公书》)①在苏轼的鼓励、称许下,秦观决心再度赴京应试,并于次年考中进士。
考取进士后,秦观初任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
绍圣元年,新党人士章棹、蔡京上台,苏轼、秦观等人一同遭贬。
秦观贬官处州,他为了修养性情,病假中抄写佛经。
又被诬陷,写佛书成为他的罪名,被贬到更远的湖南郴州。
他一波三折被贬经历,可以看出,秦观词的婉约风格来源于词人本身的一种对生活敏锐的感觉,更主要的来源于社会的压迫、政治的打击才造就了他词的脱俗和典雅。
作者遭受党争的倾轧,迁谪、流放的命运,远离亲人的痛苦,独居孤馆的幽闭,这种种的磨难严酷地摧残着词人的身心,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愈加深浓复杂的感伤之情。
《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秦词的特色。
在于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意境的深婉,韵味十足,用含蓄婉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深具一种袅袅婷婷的情致,达到情韵兼备。
这种情韵是采用小令的含蓄蕴籍、秀雅缜密,与柳永那种长调慢词的真率自然和通俗流畅中和之后,形成一种新的风韵。
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色秦观在婉约感伤词作的艺术表现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
首先,在意境创造上,秦观的词作擅长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风光,抒发迁客骚人的愤懑和无奈,营造出萧瑟凄厉的“有我之境”。
代表性作品是他贬谪郴州期间所写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篇词作非常深切地抒写出词人遭受流放、前途渺茫、孤独寂寞、思念家乡的愁绪。
特别是最后两句,因景设问,沉痛地表达出自己远离朝廷、谪放天涯地无奈和悲愤。
秦观病逝之后,苏轼特别将这两句诗书于扇上,并题识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意思是秦少游死了,拿一万个人也无法赎回他的命。
这句话其实是化用了《国风·秦风·黄鸟》里“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的句子。
其次,在语法结构方面,秦观受到柳永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
但是他能把令词中含蓄缜密的韵味带进慢词长调,从而弥补了柳永以赋法填词所造成的发露有余,浅白单调的不足,显得跌宕有致,包蕴深层。
再次,在字法运用方面,秦观词作具有含蓄隐丽的特征,取象设词追求意象的精致幽美,描绘自然景物,多为飞燕、寒鸦、垂杨、芳草、斜阳、残月、远村、烟渚等;摹建筑器物,则是驿亭、孤馆、画屏、银烛之类。
他以柔婉的笔触,对词中的字句多加推敲和修饰,用精美凝练的辞藻,传写出凄迷朦胧的意境。
正像赵尊岳在《填词丛话》卷中评析秦观词用字之妙所言:“淮海即好丽字,触目琳琅,如‘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一‘映’,一‘低按’,一‘小’字,已经驱使质实为疏秀,人见其风度矣。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如浙江杭州的秦观祠,丽水的秦观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
浅谈秦观观和婉约词
浅谈秦观和婉约词【内容摘要】秦观是北宋末期的一位重要词人。
他一生与苏轼关系密切,创作也深受苏轼的影响。
秦观被崇为婉约词派之正宗。
秦观个性多愁善感,而且一生仕途坎坷,这直接影响他的创作风格。
秦观的词以抒情为主,善于将外界的凄迷之景与内心的哀婉情思相结合,创造出清丽典雅,婉曲蕴藉的婉约词。
与婉约含蓄中含有凄苦的缠绵,轻描淡写中蕴涵凄厉的情感。
本文从秦观屡遭贬谪的经历对他的创作影响和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心理对他的创作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浅析了秦观婉约词的特点。
【关键词】秦观;婉约词;情词兼胜;凄迷蕴藉秦观(1049—1100),字少游,扬州高邮人。
史称他少豪俊慷慨,举进士不中,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与己意合。
秦观与周邦彦同为北宋末期最重要词人,秦观一生与苏轼关系密切,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创作和思想都深受苏轼影响,是他的词却明显不同于苏轼。
明人张延《诗余图谱﹒凡例》云:“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然亦有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
”他讲的两种词体,指的是词的两种风格,并将秦观作为婉约词的代表。
总体来说,秦观词以抒情为主,较少抒事,能以景物为情思,避免了质实,显得空灵婉转而富有情致,具有情词兼盛的艺术特色。
它清丽典雅。
婉柔蕴藉,于婉约含蓄里有凄苦的缠绵,轻描淡写中蕴涵凄厉的情思。
秦观词的深婉,在于能掌握词体要眇宜修的特质,能言其所欲言,将身世之感寓于艳情中,表达幽微丰美的意蕴,于恋情、离别、伤时、羁旅行役等题材之中创出新意,以情蕴取胜。
一、屡遭贬谪的不平经历对秦观词风的影响对于他的词《四库全书提要》说:“观诗格不及苏黄,而其词却情蕴兼胜,在苏黄之上。
”说他的词有两大优点:情感深挚,韵味含蓄。
韵味之言不可锋芒毕露,要写得含蓄蕴藉。
清人周济《介存需论词杂著》曾经引用前人评语评秦观的词说:“少游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皆不能到。
”就正是说少游词表面来看没什么精警,没有锋芒棱角。
论秦观词的婉约美
论秦观词的婉约美
关于秦观词的婉约美,古人多以“婉约”、“婉美”、“和婉”、“妍婉”、“凄婉”、“深婉”等审美范畴来表述。
今人对秦观词总体艺术风格的评价亦有“丽婉”、“幽婉”、“含婉”“纤婉”、“细婉”、“微婉”、“温婉”、“哀婉”、“柔婉”之称谓。
古人的审美范畴大都是结论式的断语,如“和婉”一词,究竟何为“和婉”?体现在哪里?不免模糊混沌。
观今人论著,虽然对秦观词的婉约美有大量的论述,但是这种论述大多是宏观上的把握,深入细致的分析似有所欠缺。
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对秦观词“婉约”之审美特质从柔婉、和婉、深婉、凄婉、丽婉、纤婉六个角度作深入诠释和系统演绎,以作品为依托,使含混的概念范畴明晰化、精确化和系统化。
浣溪沙秦观的抒情特点
浣溪沙秦观的抒情特点
秦观的《浣溪沙》是一首婉约的词,表现出清新、婉约、雅致的特点。
具体来说,这首词的抒情特点有以下几点:
1. 情感细腻:秦观的《浣溪沙》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感受,展现出柔情无限的意境。
2. 语言婉约:秦观在词中使用了柔美、含蓄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淡淡的闲愁,使词作显得婉约柔美。
3. 意境幽深:秦观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细微的景物与幽渺的感情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幽深淡远的意境。
4. 意脉不断:秦观的词在表现情感时,能够保持意脉不断,使读者在咀嚼词句时能够感受到词人内心的起伏变化。
5. 清新自然:秦观的《浣溪沙》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境都十分清新自然,没有过多的雕琢和矫饰,给人以朴素的美感。
总之,秦观的《浣溪沙》展现出清新、婉约、雅致、深美、留无尽之意于言外的特点,是婉约派词的佳作之一。
有关秦观写的词艺术特色
秦观写的词艺术特色有关秦观写的词艺术特色秦观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其词作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那么他写的词有哪些艺术特色?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点(1)北宋词自晏殊至欧阳修,因主要承续“诗庄词媚”的传统格局,已形成一种婉约的风格,至秦观则登峰造极,使此种词风焕发出异彩,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2)秦观词的婉约,多于融合情景处而得之,既不像苏词那样豪纵奔放、一泻千里,又不像柳词那样从俗、坦陈胸臆,而是讲究储含蓄、饶有情致,力求维护词体的本色,或说维护词体的相对独立性。
纵观少游“伤情”词,凄婉清丽入画意。
世间多少丹青手,泪洒“山抹微云”里。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北宋神宗元丰八年进士。
秦观一生仕途坎坷,年轻时,文章就被人称道,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赞誉他“清新妩丽与鲍谢似之”,但科举考试却屡试不中,为官之后即身陷“党争”,屡遭贬谪,空有满腹经纶,竟怀才不遇,真可谓空负“屈宋才”,奈何“屈贾命”,抑郁之情充溢于胸,化而为词,凄婉清丽。
他的词作内容多写男女爱情和贬谪生活,词风蕴籍含蓄,音律和谐,语言清新,被目为“婉约之宗”。
南宋词人张炎在《词源》中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而女词人李清照在《词论》中有语云“秦(少游)即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良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这些评论大体上道出了秦词特色。
而论者以为秦词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凄婉清丽,富有画意”,现结合秦观的具体作品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加以分析他为表现这一风格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首先,为了表达深曲婉致的情致,词人在造词上是很有特色的,他最爱用一些诸如轻、微、细、柔的字眼。
如:西城杨柳弄春柔(《江城子》)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水龙吟》)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八六子》)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满庭芳》) 在秦观眼里,不仅风是轻的,雨是微的,梦是幽的,就连秦筝也是小的,且是“低按”。
从伤心到词心:婉约派词人秦观的词意人生
从伤心到词心:婉约派词人秦观的词意人生从伤心到词心:婉约派词人秦观的词意人生婉约派词人秦观一生坎坷曲折的道路,下面是小编收集有关他的词从伤心到词心的词意人生资讯,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1093年,北宋元佑八年,哲宗亲政,发动了一场旷日持久且辐射面巨大的罢黜旧党,以复新政为旨的运动,史称“绍圣述绍”。
在这场以往党锢史上绝无仅有的党争清理中,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在风雨飘摇中等待死亡的召唤。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秦观被贬,临行前重游友人王诜家的西园,写下了《望海潮》: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今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
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1087年,秦观参加了驸马都尉王诜家里举行的西园雅集,当时苏轼和苏辙以及“苏门四学士”等十六人参加了这次文人聚会。
文士们吟诗对唱、风流俊朗,人们把这次聚会称为“西园雅集”。
这首《望海潮》写到了往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雅集的幸福时光,如今他成为宦海沉浮的牺牲品,因此通过这首长调慢词,用情景结合来表达对前途迷茫的感慨,也传达了他隐居出世的心绪,这种失落无奈的心情是寂寞而伤感的。
这首词在上片末尾即时空转换,从现在的“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到“长记误随车”回忆昔日西园雅集时的良辰美景,“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又回到现在,结尾处再回到现实之中,呼应开头。
这种今昔对照,通过交错的时空方式揭示了政局多变在秦观心中的失落和惶恐,使得词情婉曲动人。
绍圣元年,秦观在汴京任国史院编修,因新党重新上台,有人控告秦观主修的《神宗实录》“记述不实”,为此朝廷追回了他为杭州通判的前命,贬为处州酒税。
在新党耳目的紧盯下,秦观又因“读佛书、败坏场务罪”被贬往更加偏远的郴州编管。
秦观已料到自己也许有去无回,遂留下一家大小,只带了儿子秦湛随从南行。
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点
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点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点秦观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其词作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他写的词有哪些艺术特点?由宋代词人苏轼开创一代豪放词风,宋词在风格方面展现出"豪放"与"婉约"之别,词风以婉约见长的词人很多,秦观是其中的代表词人,词风凄婉倚靡,凄清沉郁,"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婉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格调可用"凄婉"概括,其词凄婉风格的成因可从北宋国势的影响,北宋文人的审美心理,以及词人的个性性格等方面找寻答案。
一、北宋国势对秦词词风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盛唐及五代十国之后,到了宋代,经济虽有所发展,但难以启及盛唐的国势了。
北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各种力量互相抵消,国家积弱不振,农民负担很重,再加上北宋朝廷不断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骚扰,国势衰微。
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宋代文人的作品多显出一种中气不足的景象。
同是描写边塞生活的作品,唐人有"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的雄阔气概,也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战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
在宋代,即使像范仲淹这样在边疆有所建树的人也会写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衰叹;苏轼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可也抵不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沧桑,称自己为"老夫"的苏轼时年才39岁。
宋词中词风豪迈的、词风婉约的,沉重感都是很强的,究其原因,当与宋代内忧外患、国力不强等因素有关。
在这样的衰微国势影响之下,秦观的词也不免带有凄凉哀婉的色彩。
秦词善于通过"烟霭""微云""斜阳""寒鸦"等景观营造一种凄清的意境,同时用"孤""愁""恨"等词表现内心的浓烈愁绪,客观景物之中融入主人公强烈的主观情绪。
秦观
浅谈秦观词的艺术风格内容摘要: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词誉甚高,然而缘情婉转,语多凄黯。
被称为“婉约之宗”的秦观词,虽然题材不外乎男女相思离别之情、自己的愁苦,但长期以来一直深得人们的喜爱,产生情感共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词人抒发了真挚深沉的情感。
以其独特的细腻敏锐的情感感知体悟人生,万事万物皆有情,以真情运笔,词作凝婉动人,浸满深情首首都像散发浓郁奇香的幽兰,楚楚动人。
李清照云:“秦即专主情致”,冯煦也在《蒿庵论词》中评曰:“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
”关键词:秦观,婉约,伤感秦观(1049-1110),早年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刊沟居士、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词誉甚高,然而缘情婉转,语多凄黯。
其词被称为“婉约之宗”。
在北宋词坛,秦观和晏几道同样具有多情敏感的个性气质,他们都创作了许多伤离怨别的抒情词作,体现出凄美婉约的风格。
所以清人冯煦在《蒿庵论词》中指出:“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
”然而细究文本,我们发现,与晏几道借男女伤离词作抒发个人、家世的悲绪不同,秦观的“伤心”更多地融入社会性的内容,抒发了词人身陷党争之祸、横遭贬谪打击的深沉复杂的感伤。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概括其生平遭际及创作风格曰:“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
故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
”秦观具有无法为他人所重复的、极为敏感细腻的抒情气质和感伤性的情感,这样出自于天赋的特殊气质与微妙情感能力,甚至精微悱恻到无法以语言来传达,于是客观外物即成为他情感寄托的首选载体。
他以多情的心性去看待人生,自觉地将整个自然世界容纳于主体自身,使客观物象渗透进创作者自身浓郁的个体意识,情感成分。
浅谈婉约与沉郁——秦观词风格浅论
浅谈婉约与沉郁——秦观词风格浅论秦观是北宋后期的着名词人。
在北宋的中后期词坛,秦氏是一位集婉约词大成的词人。
大体而言,秦观早年的词多写春愁别怨,风格清丽婉约,未尽脱花间影响;他的后期词,多抒身世感慨,词风一变而为凄厉苍凉,沉郁顿挫,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试从婉约的少游、别样的秦观两个方面一睹秦观词婉约、沉郁的风格。
一、婉约的少游清人张德瀛在《词徵》中说:词徵》中说》和《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这一时期的词,主要反映了他应举不中、放浪自娱的生活。
秦观在会稽时,也有过“拥南国之佳人”、“醉西园之清夜”的经历。
他这种经历与科场失意、出入青楼的柳永有相似之处。
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柳永词风的影响。
但是他以超绝的天才,旷达的襟抱摈弃了“浅吟低唱”的词风。
秦观正是唱苏吟柳,既有取于柳,也有取于苏,建立了清丽淡雅、情韵兼胜的独特风格。
例如当时盛传的《满庭芳》词: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这一时期的词,主要反映了他应举不中、放浪自娱的生活。
秦观在会稽时,也有过“拥南国之佳人”、“醉西园之清夜”的经历。
他这种经历与科场失意、出入青楼的柳永有相似之处。
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柳永词风的影响。
但是他以超绝的天才,旷达的襟抱摈弃了“浅吟低唱”的词风。
秦观正是唱苏吟柳,既有取于柳,也有取于苏,建立了清丽淡雅、情韵兼胜的独特风格。
例如当时盛传的《满庭芳》词》极为相似,而且开拓了“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笔法。
深沉忧悒的情怀,含蓄凝练的形式,构成了少游词的婉约风格。
“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而不袭其貌。
词至此乃一变焉。
”这些话深刻地总结了秦观词的开拓性的贡献,也奠定了他婉约精英的地位。
秦观的创作特色
秦观的创作特色
秦观的创作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感表达:秦观善于通过细腻、婉约的笔触,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他的词作情感真挚,深入人心,如《满庭芳》中的“山抹微云,天连衰草”表达离别之情。
2. 意象构筑:秦观的词作注重意象的构筑,善于通过具象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意境和情感。
如《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星辰、银河等自然景物为背景,构筑了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意象世界。
3. 语言优美:秦观的词作语言优美,用词精准,音韵和谐。
他善于运用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使词作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4. 风格婉约:秦观的词作风格婉约,以柔美、细腻见长。
他的作品多以抒发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柔婉、含蓄、深沉的美学风貌。
5. 文化底蕴:秦观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其词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他善于引经据典,化用前人诗句,使词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秦观的创作特色主要体现在情感表达、意象构筑、语言优美、风格婉约和文化底蕴等方面。
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之一。
秦观的婉约词风
秦观的婉约词风秦观的婉约词风在中国古代文苑里,宋词是一块芬芳的园圃,秦观词则是其中一枝绚丽花朵。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土,今江苏省高邮县人。
宋哲宗(赵)元佑初,任秘书省正字,兼史院编修官。
后眨徙州、雷州、腾州等地,五十一岁去世。
他一生穷愁潦倒,郁郁不得志。
秦观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以文学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齐名,为其所不及。
他留有《淮海词》约90首,《鹊桥仙》、《踏莎行》为其代表作。
秦词风格属婉约一派,内容多写柔情,间有身世之感,反映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失意知识分子不幸遭遇,有一定社会意义。
四川南充师范学院杨世明先生的《淮海词笺注》,对秦词予以详尽注释和中肯评介。
词学专家唐圭璋说,秦观“只顾埋头走自已的‘婉约’之路。
诸人之中论艺术造诣则以秦观为最。
”秦词风格柔婉清丽。
秦观师从苏轼,却工于婉约词,是其代表人物。
秦词没有“大江东去”“把酒问天”的豪雄放旷气势,但是词的艺术造诣很高,词的风格柔婉清丽。
所谓“柔婉”,就是既含蓄蕴藉,又缠绵悱恻,有别于健爽和幽雅。
所谓“清丽”,就是相对于侬艳,有别于古朴,既有平易风度,又有脱俗姿态。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即为秦词品格。
一是意境凄迷感伤。
通过捕捉迷茫凄凉景象,加以渲染描写,注入念远伤怀情感,做到景中含情,形成伤感意境,留有不尽之意。
如,“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卅。
”(《长相思》)“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满庭芳》)这些景色都最能牵动离愁别恨。
与柳永“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典同工之妙。
二是比喻生动形象。
如,“倚危亭,恨如芳草,凄凄划尽还生。
”(《八六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江城子》)这里不假直说而借助比兴,更显含蓄委婉,余情不尽。
三是语言平淡工丽。
典雅而平易,精丽而自然,沉着而深厚。
多用轻、细、微、软字眼,同要描写的情、愁、思、恋相协调,给人以纤柔、委婉、缠绵、含蓄的感受。
浅论秦观词的气格
浅论秦观词的气格一、秦观的气格概述大家一说到秦观,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清新脱俗的词人形象吧。
话说秦观的词可真是让人忍不住想多读几遍,品味中带着点温柔,仿佛是一阵轻风拂过心头。
秦观的词风真的是一种独特的存在,说不尽的柔情,却又不失豪气,既有温文尔雅的气质,又有几分飘逸洒脱的洒脱。
你看他在《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里写的那种意境,既有哀愁,又有自我放达的气度,不禁让人感叹这气格真是独树一帜。
你要说他是柔情似水,也不为过,但你再读下去,你会发现,这柔情背后,其实藏着一种坚定和深沉,没事儿就看看他的词,瞬间感觉自己也能在这个世界上悠然自得。
二、秦观词中的柔情与婉约谈到秦观,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他的“婉约派”风格了。
说到这里,真是忍不住想起了《渔舟唱晚》。
这一首词,听上去是柔的,细腻的,仿佛可以把你带到那种烟波浩渺的江南水乡,看看船儿摇曳,听听渔歌唱晚。
词中的“晚风拂柳笛声残”,啊,这简直是心头的一股清流,让人觉得自己也成了那湖边的一片柳叶,在风中飘荡。
就是这种淡淡的忧愁和美好的向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秦观独特的词境。
你看他在表达伤感时,不是那种大肆渲染的悲凉,而是悄悄地将心中的柔情倾诉出来,让你看了之后,既不觉得沉重,也不会轻飘飘的,刚好合适。
你要是单纯地把秦观当作一个“温柔小生”来看待,那可就错了!你再看看他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简直就是一个词人的豪气放纵呀。
长江水滚滚东流,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透过词句传达出来,不得不说,秦观在豪情中也能显得那么自然,不带一点做作。
他的词不是那种口号式的英雄气概,而是通过一些细腻的笔触,表达出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这种气度,你看了就知道,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写出来的。
三、秦观词中的理性与抒情再说秦观的理性,这点可能大家不太容易注意到。
他的词并不单纯是抒发情感,他也常常通过理性思考来审视人生、历史、甚至是命运。
他的理性并不是那种冷冷的批判,而是带着一种温暖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 的不 幸遭遇 。可见这 首词在 当时 的感 情深 度 和思 想 寓意 , 也可
并 山抹 微云 ” 之下 。 谓 秦 观 对开 拓 词 风 作 了 一个 有 忆昔 西池会 , 鹭 同飞盖 。携 的影 响 , 不在 “ 鸫 手处 , 今谁在 ? 日边 清梦断 , 镜里 朱
颜改 。春 去也 , 飞红 万点愁如 海 。
屈原说 :路漫漫其 修远兮 , 将上 下而求 索 。” “ 吾
色 各异 的爱 国情怀 , 想鉴 赏这 种特 殊时 代下 的产 我 以为 : 要 学生 的古典 诗歌 的诵 读 、 赏 、 欣 品味 和 审美
物—— 宋 词 , 首先 必须 要知 道宋 词 如何将 抒情 与 写 情 趣能力 的形成是 非常需要 良好 的语文 『 习惯来 剜读 景 完美 结合 ,其次 要能 赏析 它长 于 比兴 的写法 , 借 支撑的。倒
下 含 时 要教 育 学生 对 一 些不 得 而知 的 真相 不 可 以钻 牛 此词 上片 写景 , 片抒 情 , 蓄地 抒发 了 自己思 乡 、
忧 同情 久戍不 归 的将 士们 角尖, 要掌握 住 能把握 的主题 , 再去 分析 、 赏 为主 建功立 业 、 虑和 不满 国事 、 欣
题 服务 的人 或物 。
美成之 词精邃 , 少游 之词 幽艳 , 无 成癖 , 每托 男女相 思离 别 以寄兴 。 生 活遭 遇造 就 了前 后期 不 同的词
咎之词雄 邈 ,北宋 惟五 子可称 大 因此在八 十 多首词 中,这 类题 材 风 。后 期 的秦词 ,是在 他遭遇 党 家。 这可谓 是知人 知词之 语 。 幽 占了绝 大部分 ,而这 些词 中的女 祸 , ” “ 贬官谪 居 时所作 , 约 占他 全 大
的真情 实感 。 上片用 “ ” 异 字统率 各种景 物 , 片抓住 下
三 、 高古 诗 词鉴 赏 能 力 。 养 学 生享 受读 书 思 乡与爱 国的矛盾 , 中有 景 , 词又情 景交融 。 提 培 情 全
的 习惯
当然 , 不 只是宋词 , 并 中国绝 大部分 古典 诗歌 都
陶渊 明说 过 “ 文共 欣 赏 , 义 相 与析 ” 见 有 有值 得让我们 享受读 书 的地 方 。正 如刘 向所说 :书 奇 疑 , “
苍 翠》 满庭芳 山抹微 云》 。 和《 等 这 作 ,也是关 涉其 他婉 约词 中不 少 官而五 遣 ”的生活 更符合 这一 说
一
时期 的词 ,主要 反映 了他应 举
同类 作品 的重新 研究 和评价 的一 法 的 了。 能忍受这 样 的生 活 , 谁 伤
不 中 、 浪 自娱的生 活 。 观在 会 个重 要问题 。上 述这 首词 可 以说 心 失意 更是在 所难 免 的。随着 生 放 秦 稽 时 ,也有 过 “ 南 国之佳 人 ” 是秦 氏歌妓 词 的代表 作 。写 于元 活 境遇 的变故 , 观 的词 也 “ 拥 、 秦 扫尽 “ 西 园之清 夜 ” 经历 。他这 种 丰二 年冬天 ,秦 观在 会稽滞 留数 绮 罗香 泽之结 习 ,一变而 为怆恻 醉 的 经历 与科 场失 意 、出入青 楼 的柳 月 , 与一 位 “ 下清 歌 ” 多情 歌 悲 苦之 音 。 ( 月 的 ”龙愉生 《 门 四学 士 苏 永有相 似之 处 。所 以不可避 免 的 女有过 亲密 交往 ,在将 要离 开会 词 》 )
唱苏 吟柳 , 既有 取于柳 , 也有 取 于 存 ” 聊 以 自慰 。 来 这首 词在题 材和 了政 治失 意 , 想幻灭 的悲哀 。 理 如 苏, 建立 了清丽 淡雅 、 韵兼 胜 的 情 调 方 面 , 和 柳 永 的《 霖 铃 》 《 情 都 雨 江城子 》 写道 : 词
3
词 风一变 而 为凄厉苍 凉 ,沉郁 顿 村 。
其 先 路 ; 祖 温 、 , 其神 而 不 远 韦 取
挫 。 很高 的艺术 成就 。 有着 本文 试
销 魂 。 当此 际 , 囊暗解 , 香 罗 袭其 貌 。 至此 乃一变焉 。” 词 这些
从婉 约 的少游 、别样 的秦 观两个 带轻分。谩赢得青楼 , 薄幸名存。 话深 刻地 总结 了秦 观词 的开 拓性 方面 一睹 秦观词 婉约 、沉郁 的 风 此去何 时见 也 ?襟袖上 ,空惹啼 的贡献 ,也 奠定 了他婉 约精英 的
但我们 也可 以说 秦观 以其 特 水边 沙外 , 城郭春 寒退 。花影 身先 退” 的感怀 ; 黄庭坚 也追 和此 靡 。
加 乱, 莺声碎 , 飘零 疏酒盏 , 离别宽 衣 调 , 惜 少游 “ 涛万 顷 珠 沉海 ” 有 的怀抱 , 强 了婉约 词所表 现 悼 波
带。人 不见 , 云暮合 空相 对。 碧
(行 路难 》 ,代指他 在京 师为官 是 与 当 时 的政 治 斗 争 紧密 相 关 《 )
这 小槽春 酒滴珠 红 , 匆匆。满 的政治理 想 。这种 理想在 党争 风 的 , 使秦 观 的词 有 了一定 的严 莫 春 肃 的社会 意 义。 在婉约柔 美之 中 金钟 。 饮散 落花流水 , 西东。 会 雨 中幻 灭 了 ,于是 ,词人 以 “ 各 后 不知何 处是 , 浪远 , 烟 暮云 重。 去 ”“ 落” 、花 的景象 , 寓 了政 治 也有着沉郁 顿挫 的味道 。 寄 但他 的
婉约与沉郁
■
秦观词风格浅论
吴 琼
安徽省萧县师范 学校
秦观是 北宋后期 的著 名词 独特 风格 。 如 当时盛传 的《 例 满庭 极 为相似 , 而且 开拓 了“ 身世之 将
人 。 北宋 的 中后期 词坛 , 氏是 芳》 : 在 秦 词
一
感, 打并入艳情” 的笔法( 周济《 宋
位集婉 约词 大成 的词 人 。大体
会受 到柳永 词风 的影 响 。但 是他 稽 的 时候 , 回想 起所谓 的“ 莱 旧 蓬
特别值 得提 出 的是 秦观 的后
以超绝 的天 才 ,旷达 的襟抱 摈弃 事”不禁 悲从 中来 , 限惆 怅 。 , 无 往 期词 直接 表现 了卷入 当时党 争 的 了“ 浅吟低 唱 ” 的词风 。秦观 正是 事 如梦 , 名无 成 。只得 “ 幸名 文人“ 功 薄 同升而并黜” 的命运 , 抒发
4
善读 可以医愚 。深信 这点并 坚持 下去 , ” 享受 好 文章 能和 大家一 同欣 赏 , 到疑难 处可 以与 大 家 犹 药也 , 遇
一
同钻 研 , 这是 多么 高雅 的享 受读 书 的习惯 。好 比 读 书的 宋词 时 , 就会遇 到纷 杂 的政治 背景 或形
特别是 他晚期 的词 以抒情 的 南来飞 燕北 归鸿 , 相逢 。惨 怀 , 限伤感 。 谓“ 偶 无 所 日边清梦 ” 化 变 。 愁容 , 鬓朱颜 , 绿 重见 两衰 翁。 别后 自 白的诗 句“ 李 忽复乘 舟梦 日 ” 方式 所表 现 的政 治失 意 的悲哀 , 边
悠悠 君莫 问 , 限事 , 无 不言 中。
三 、 语 结
益 的探索 吧 ! 诗有 诗意 , 亦 有词 心 。秦 词
秦观 的词风 , 体上 被归 于 大
我们 无法 评价 。我 们 这 首 词是 秦 观 贬谪 处 州 时 所 “ 婉约 ” 一体 。 然而 , 这并不 是说秦 观 之词 心 , 而 只能说 别具一 格 的词风 , 造就 了 写。词人在 与朋 友分别 时 , 忆起 当 词只 有 伤春 怨别 的柔 弱之 音 , 年群朋 观 游 , 西池 盛 会 , 想 今 日 联 无失意 落魄 的悲 凉之声 。生活境 别 具一格 的秦观 。 我们亦 多 了 而
山抹微 云 , 连 衰草 , 角声 天 画 四家词选 》 。 )
深沉 忧悒 的情 怀 ,含 蓄凝练
而言 , 观早 年 的词多 写春愁 别 断谯 门。暂停征棹 , 秦 聊共引离尊。
怨, 风格清 丽婉 约 , 尽脱 花 间影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 霭纷 的形式 ,构成 了少游 词 的婉 约风 未 响 ; 的后 期 词 , 他 多抒 身 世 感 慨 , 纷 。斜 阳外 , 寒鸦 万点 , 水绕孤 格 。 少游 自是作 手 , 流 “ 近开美成 , 导
这首词通 过朋友 相聚偶 然 , 后 失意 , 年华 逝去 的愁 苦之情 。 首 沉郁 主 要 基 于个 人 身 世 的 伤 感 这
和杜子 美忧 国忧 民 的沉 会无 期 , 表现 了失势文人 漂泊无 定 词表达 了文人 失意之 时的共 同心 和愤慨 ,
引起 了强烈反 响。 东坡 曾经有 郁凝重 的悲 壮之 气相 比 , 襟抱 不 的命运 和无 可奈 何 的 悲哀 。又 如 理 , 《 千秋 岁》 写道 : 词 次韵 之 作 , 发 “ 抒 岛边 天 外 , 老 是那样 旷达 , 力也 不免 失之 纤 未 格
格。
一
痕 。伤 情 处 , 高城 望断 , 火 已黄 地 位 。 灯
、
婉 约的 少游
昏。 少游 是一 个严 守诗 词疆 界的
二、 别样 的秦 观
清人 张德 瀛 在 《 词徵 》 中说 :
艺术来 源 于生活 ,这是 亘古
“ 同叔之 词温 润 ,东 坡之 词轩骁 , 人 。 歌之词 率多儿 女之情 , 应 习染 不变 的真理 。秦 观前后 期不 同 的
艳” 基本上 概括 了秦词 的特点 。 秦 性形象有很大一部分是当时身处 部词 的三分 之一 。如果 说秦 观是
氏写作较早 、年代可考的是元丰 卑贱地位的歌妓舞女。 于是 , 如何 所谓“ 古之伤心人”王国维《 ( 人间
二 年在会 稽所 作 的 《 望海 潮秦 峰 评 价 这 些 与 歌 妓 舞 女 有 关 的词 词话 》 , 怕再 没有 比这段 “ 七 )恐 岁
谪居 他 乡 , 各一 方 , 天 不禁 凄 苦 满 遇 的 变 故 造 成 词 风 的发 展 和转
一
笔宝贵的文学遗产。铡
( 接第 l ) 上 1页
《 ( 理解 众 说纷 纭 : 的说 写 奋 勇反 击 , 的说写 驰援 景物表 达 内心 复杂隐幽 的感情 。例如 ,渔家傲 》范 有 有 奇袭 等 。 这一切都 不会 对诗 的主题产生 影响 。这 仲淹 ) 可 这首词 就有很 多值得我 们欣 赏和钻研 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