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2022崇左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

2022崇左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

2022崇左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农村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年青一代受到世界综合文化的影响,在思想与兴趣等方面出现“西化”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有所淡化。

春节期间,我对家乡农村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适当的调查,分享给同学们,借此激发同学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并思考改革与创新、继承与发扬。

下面向大家汇报关于春节习俗的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

一、春联走访和观察了几十户人家,认真查看和欣赏了各种对联,现将我的分析汇报给大家。

1、春联的格式正门对联:贴在门堂中,纸张较宽大,字数一般4-5个大字,少数铁门有7个大字的。

门旁对联:贴于门两旁,一般木门旁较窄,多数是7个小字对联,也有9个小字对联。

有些人家是大铁门,则是7-9个大字对联。

门头横联:贴于门堂上方,多数情况下木门才有,字数讲究为偶数,字数一般是10个字,通常是由一副完整对联构成的,“四个字”:贴于门头正上方,特大字,反应主人的吉祥心意。

常见为“紫气东来”、“飞熊镇第”、“耕读传家”等。

“福”字:正门的最上方通常贴一个“福”字。

有的正贴,也有倒贴的。

倒贴寓意“福到”。

柱联:贴于各种柱子上,大字对联,通常7-9个字。

迎喜条:通常贴在家门口的树上,如“迎喜接福”、“四季平安”、“四方来财”等。

2、春联的内容正门对联的内容多半都是积极、乐观、祥和、祝福等等美好的。

祈愿类的,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言志类的,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祝寿类的,如“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歌颂类的,如“国梦圆时家梦好,政风畅处世风清”写景类的,如“几行绿柳门户晓,一树红梅万户春”行业类的,如“联通千里全家福,信达万户百姓欢“励志类的,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春联的材质与种类(1)地方工艺的红纸人工书写:比如,我爷爷就喜欢买当地叫“凤凰特红”红纸,在白纸上涂上红色涂料,越晒越红。

用碳素墨水书写对联,即使一年过去了,还是黑字黑的发亮,红纸则鲜红如新。

天等县社会实践报告

天等县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为了深入了解天等县的社会状况,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于2021年7月1日至7月1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开展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

本次社会实践以“走进基层,服务群众”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志愿服务等形式,对天等县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

现将社会实践情况报告如下:二、实践内容1.实地考察在实践期间,我们走访了天等县的乡村、企业、学校等地,了解了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以下为部分考察情况:(1)乡村考察我们深入天等县的乡村,参观了当地农民合作社、特色产业基地等,了解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座谈,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需求及对未来的期望。

(2)企业考察我们参观了天等县的一些企业,了解了当地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等。

通过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我们了解到天等县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取得的成果。

(3)学校考察我们走访了天等县的一些学校,了解了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通过与学校师生交流,我们了解到天等县在教育投入、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2.访谈调研在实践期间,我们采访了天等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农民、教师等,了解了他们对当地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以下为部分访谈内容:(1)政府部门我们采访了天等县政府部门负责人,了解到政府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2)企业代表我们采访了天等县企业代表,了解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以及他们对政府政策的建议。

(3)农民我们采访了当地农民,了解到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3.志愿服务在实践期间,我们积极参与了天等县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以下为部分志愿服务内容:(1)支教活动我们到天等县的乡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为当地学生提供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广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模板

广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模板

广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模板引言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广西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然而,广西也面临着一些社会问题,例如教育资源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发展不充分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社会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一、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广西社会的发展状况,了解广西存在的社会问题,为今后的社会工作和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地点我们选择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城市南宁作为我们的调研地点。

南宁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三、调研内容1. 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我们调研了广西各地的学校和教育资源,了解了城乡教育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

2. 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我们调研了南宁市和广西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了解了城乡发展不均衡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3. 少数民族发展不充分问题:我们走访了一些广西的少数民族地区,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问题。

四、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资料搜集等方法进行调研,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五、调研结果1. 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广西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但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学校设施简陋。

2. 城乡发展不均衡:南宁市发展迅速,经济繁荣,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人口外流严重。

3. 少数民族发展不充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受到了威胁,经济发展落后,生活水平低下。

六、调研分析广西面临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少数民族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广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导致了少数民族发展不充分。

七、调研建议1.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

广西民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广西民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广西民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在广西参加了一次民俗社会实践活动,从中获得了很多新的体验和感悟。

首先,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广西的多元文化。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广西充满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在实践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壮族、瑶族、苗族等各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和传统手工艺品,对广西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广西成为了一个独特而又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其次,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而且这些习俗往往和他们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一些我不太了解或者不太适应的习俗,但是我学会了尊重它们,并且试图去理解和欣赏。

这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让我更加接纳不同的文化,也增强了我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

再次,在实践中我感受到了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

广西的民俗文化传承着丰富的传统价值观念,如尊重长辈、重视礼仪、团结协作等。

在实践中,我亲身体会到了这些价值观念的实际应用和巨大影响。

尊重长辈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得整个实践团队更加团结和融洽,而重视礼仪的态度也让整个实践过程更加庄重严谨。

这些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仍然不可忽视,它们是我们身处多元社会中保持和谐的关键。

通过这次广西民俗社会实践,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还开
阔了自己的视野。

广西的多元文化、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这次实践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调查报告

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调查报告

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调查报告广西壮族山歌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广西壮族人民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山歌不仅是壮族人民的精神寄托,更是他们生活、劳作、娱乐、交际和情感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

为了了解广西壮族山歌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的地域特色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主要流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各地,其中以桂林、柳州、南宁、梧州等地的壮族聚居区域为主要代表。

这些地方因为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孕育了独特的山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和风格。

在桂林地区,壮族山歌以其柔美婉转、高亢激昂的曲调和清新典雅的歌词而闻名于世。

桂林山歌多以田园生活情感为主题,歌词多以描绘家园、亲情、爱情、友情等为主。

如《桂林山歌》、《梦中的桂林山歌》等,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柳州地区的壮族山歌则以富有激情和豪放的曲调和朴实真挚的歌词而著称。

柳州山歌多以生活琐事、爱情悲欢、壮乡山水等为题材,歌声婉转动听,抒情激越,极具地域特色。

南宁地区的壮族山歌则具有节奏欢快、歌词丰富多彩的特点,多以传统节庆、祭祀仪式、生产劳作等为题材,给人以欢快愉悦之感。

以上所述仅为广西壮族山歌文化地域特色的一个简单概括,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地区的山歌风格各异,各具特色,深受当地壮族人民的喜爱。

在当代社会,受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尤其是受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求学,导致壮族山歌的传承对象大幅减少,许多传统山歌的传唱者逐渐减少,使得山歌的传承面临严重的断裂。

受现代流行音乐、影视文化等多种新文化形式的冲击,壮族山歌的传承受到了一定影响。

许多年轻人更喜欢追逐潮流,接触更加时尚的音乐艺术,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广西民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广西民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广西民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广西民俗是指广西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独龙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在广西的实践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广西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广西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的村寨和景点,与当地的居民互动,了解、体验他们的传统文化,参与他们的民俗活动。

这些经历让我对广西民俗的丰富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广西民俗的多样性使我惊叹不已。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在实践中,我发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例如,在壮族村寨我看到了壮族的歌舞表演和婚礼仪式;在瑶族村寨我参与了瑶族的祭祀活动和手工艺制作;在苗族村寨我体验了苗族的吃青、穿苗族服装等风俗。

这些丰富多样的民俗给我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让我深入了解了广西的多元文化。

其次,广西民俗的丰富性也让我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或淡化,但广西的民俗活动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独特性。

例如,壮族的姹女和苗族的火把节等传统节日仍然在广西村寨中举行,这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地区的历史记忆,也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广西的民俗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对于人们情感和认同的重要作用。

最后,广西民俗的实践也给我带来了启发和思考。

在参与广西的民俗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观察者,更是与当地居民互动和交流的参与者。

通过与他们的对话和互动,我发现他们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

他们通过开展民俗活动、传承传统手工艺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传递给后代,让年轻人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这让我思考自己在传承和发展自己文化方面应该如何努力,如何传递给下一代。

在广西民俗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广西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广西的民俗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特色,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引言广西是中国南部一片美丽的土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的社会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家乡社会实践调研。

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我们对广西的经济发展、教育情况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二、经济发展状况广西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我们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广西的工业发达,尤以钢铁、化工、矿产等行业为主导。

工业园区内设施齐全,企业生产设备先进,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此外,在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广西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在广西的农村地区,农民也受益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产品产量有所增加,农民收入也有所上升。

总而言之,广西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问题,比如城乡差距依然存在,部分农村地区仍然面临着欠发达和贫困的情况。

三、教育情况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广西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广西的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学校数量不断增加,教育质量也有所提升。

广西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知名高校在国内享有盛誉。

此外,广西还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教育问题。

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够强大。

另一方面,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素养培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社会福利情况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了解到广西在社会福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广西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逐渐扩大。

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广西还注重农村地区的社会福利建设。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已经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等福利机制,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

最新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最新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最新广西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广西家乡社会实践的调研活动。

这项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广西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教育资源分配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这些关键领域的详细分析和观察。

社会经济发展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广西的农业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特色农产品如罗汉果、百香果等在市场上的需求稳步增长。

此外,旅游业作为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推广乡村旅游和民族文化体验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方面,广西的多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

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壮族的歌节、瑶族的盘王节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

同时,通过建立民族文化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一步巩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广西在推动教育公平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的投入,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学校设施,提高了教育质量。

同时,通过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吸引了更多优秀教师到基层任教,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区仍存在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方面,广西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项目,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此外,广西还积极推广绿色农业和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环境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广西未来发展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总结来说,广西家乡在社会实践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需在教育、环保等领域持续努力。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广西的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风俗广西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风俗广西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风俗广西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广西的多元文化。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壮、瑶、京等少数民族各自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传统风俗和习惯。

在实践中,我有幸参与了壮族的婚礼庆典,目睹了他们热情欢乐的舞蹈和歌唱。

我还参观了瑶族村落,了解了他们独特的服饰和居住习惯。

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使我感受到了广西省内的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团结。

这种多元文化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广西的文化底蕴,也为广西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和活力。

其次,我体会到了广西人民的热情好客。

在实践期间,我和团队成员住在当地村民家中,他们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给予了我们最大的帮助。

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他们都积极支持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关怀。

这种热情好客和友善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深深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帮助是多么的重要。

再者,我对广西的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中,我有幸参与了当地农村的扶贫工作,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农村发展现状和村民们的生活状态。

我看到了许多朴实的农民朋友们正在努力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生活,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努力脱贫致富。

他们的坚强和努力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持续的帮扶和支持,才能真正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

最后,这次实践让我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而这些都将成为我未来发展的助力。

我深知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勇于肩负起社会责任,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周围的环境和社会。

我也决心将自己所学所得回馈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这次广西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广西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我将永远怀着感恩的心,纪念这次宝贵的经历,也会永远铭记在心中,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和力量。

三月三社会实践活动报告(2篇)

三月三社会实践活动报告(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三月三,是我国壮族的传统节日,又称“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民族节日之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我校组织了一次以“走进三月三,感受民族风情”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壮族三月三的起源、习俗和意义,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3月3日活动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四、活动内容1. 参观壮族博物馆2. 观看壮族文艺表演3. 体验壮族传统手工艺制作4. 参加壮族特色美食制作5. 与当地壮族居民交流互动五、活动过程1. 早上8点,全体师生乘坐大巴车前往南宁市。

2. 上午9点,参观壮族博物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了解了壮族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对壮族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3. 下午1点,观看壮族文艺表演。

表演内容包括壮族山歌、壮锦、铜鼓等,学生们被壮族的传统文化深深吸引。

4. 下午3点,体验壮族传统手工艺制作。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壮锦、壮绣等手工艺品,感受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

5. 下午5点,参加壮族特色美食制作。

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制作壮粽、壮糕等特色美食,品尝了美味的壮族小吃。

6. 晚上7点,与当地壮族居民交流互动。

学生们与壮族居民亲切交谈,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习俗,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温暖。

六、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壮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

3. 活动得到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七、活动总结本次三月三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亲身感受了壮族的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崇左调研报告

崇左调研报告

崇左调研报告崇左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崇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是该地区的一个县级市。

崇左经济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崇左的经济发展情况、旅游资源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现状,为崇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崇左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产业结构、投资状况等。

2. 考察崇左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等。

3. 探讨崇左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首先参观了崇左的几家企业,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状况和市场竞争情况。

随后,我们走访了几个旅游景点,考察了崇左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

最后,我们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崇左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的看法。

四、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崇左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制造业,农产品出口和工业制品出口是崇左的主要经济支柱。

同时,崇左也在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如旅游业和电商产业等。

投资状况良好,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前来崇左投资兴业。

2. 旅游资源:崇左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其中,靖西县的维也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湿地景观而闻名;凭祥市的凭祥纪念馆、百花山等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崇左市中心的老街区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展现了崇左的历史和文化。

3. 文化建设:崇左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崇左市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为本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崇左市还建设了一些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和博物馆,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

五、调研建议1. 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崇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项目进入崇左。

2. 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崇左的旅游知名度。

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体验。

3. 文化建设: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和引进更多优秀的文化企业,提升崇左的文化影响力。

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让市民更好地享受文化生活。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广西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广西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广西引言社会实践调研是指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社会状况进行系统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通过社会实践调研,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政策和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社会实践调研选择了广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了解广西的社会经济状况、教育医疗情况、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情况,为相关政府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

一、广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广东省,南接越南,西南濒红河流域的金三角地区,西北界缅甸,北部和湖南隔界相邻。

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7℃~23℃之间。

广西地处长江流域以南、西南的山地、丘陵地区及盆地,地形复杂多样,境内河流众多,多山多水。

广西属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地处中国内陆向南沿海的陆路交通枢纽,是中国对东盟的门户。

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区域。

截至2021年,广西总人口达到过5000万。

二、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广西是中国的著名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落后。

尽管如此,广西的经济增长迅速,特别是近年来,广西的经济增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广西境内资源较为丰富,其特色产业包括农业、矿产资源和林业,并且正在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等。

1.农业广西是中国著名的“三石地区”,粮食生产占全区农业生产总值的三成以上。

同时,广西也是全国最大的水果产区,葡萄、柑桔、荔枝、香蕉出口量居全国首位,还是全国八大糖料作物基地,糖料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棉花、油料作物、花卉、蔬菜等产量领跑全国。

2.矿产资源广西是中国的重要有色金属产区,以锡、铝为主体,其他有铜、铅、锌、钨和磷矿等。

锡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铝土矿储量居全国前列。

此外,广西还是中国的重要的石灰岩和石膏产区。

3.林业广西是中国最重要的林业产区之一,尤以木材和竹材为主,工业用木材储量居全国第1位、无公害林产品和珍稀树种资源丰富。

三、广西的教育医疗状况教育和医疗是影响社会和人民生活的两大重要方面,本节将重点介绍广西的教育和医疗状况。

广西社会调查报告[推荐五篇]

广西社会调查报告[推荐五篇]

广西社会调查报告[推荐五篇]第一篇:广西社会调查报告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子孙的我,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风俗习惯几乎毫不知之.为了了解我们侗族人民祖祖辈辈流传的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和风俗人情.在本假期里我对我村的侗族人民的各种文化,风俗习惯作了进一步的调查.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来源于秦汗时期的”骆越”,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梗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林业以杉树著称.侗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的西北部,湖南,贵州的南部.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她的各种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侗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少数民族之一,它同其他的民族一样,它也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活动,民族风俗.比如说侗族大歌,山歌,芦笙舞,芦笙踩堂等等.其中芦笙踩堂是比较大型的活动,是侗族和苗族都有的一种传统活动.每年都有一次,但是在各个地方举行的活动不尽相同.本次调查为了更具体的了解芦笙踩堂,所以对这个传统活动做了比较具体的详细的调查.前面已经提过,芦笙踩堂是一种大型的传统活动,它的活动流程包括几个节目,首先是活动负责组织向现场撒纸包糖,跟着就是青年男子也义务的向现场的小朋友发糖果,这个流程主要是引起现场的气氛,其次就是跳芦笙舞,芦笙舞是由吹芦笙的青年男子和穿着传统民族服装的青年女子一起完成的.这个节目是纪念我们祖先的一项主要活动.再次就是进入活动的高潮了,这个流程包括侗族大歌和比芦笙.唱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最拿手的一种活动.住在侗乡的侗族人民,他们的侗族大歌都是自编自唱的.因此这个节目也就是所有流程中最热闹的了.唱侗族大歌的人都是在当地比较有名的中年妇女----“歌仙”.当然这些歌也是他们自己编的.唱歌开始的时候,是”歌仙”们一起唱,随着就是”哆耶”.”哆耶”也是属于侗族大歌的一部分.不同的是它的”阵营”不同.”哆耶”是侗族人民每次大型活动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因此,它在我们的芦笙踩堂里面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哆耶”开始时,活动组织负责人叫上在场的青年男子们围成一圈,再由”歌仙”中的一位带头唱” 哆耶”.其余的人都只是跟着唱后面两个字.他们唱着祖国的美好未来.赞扬着党给人民的爱,感谢党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今天.随着”哆耶”的结束,就是”比芦笙”所谓的比芦笙就是几个芦笙队在一起吹,再由芦笙评判组评出哪个芦笙队吹的芦笙最响亮谁就是最后的获胜者,这就是比芦笙.·社会调查报告格式·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这就是活动的全过程了.当然,这种活动在各个村寨都有不同的举行办法.在我们村举行办此活动的日子是正月初八.之所以选这个日子是因为古代的老人们希望我们村的人民们生活过得正正稳稳的,永远奋发图强,”八八发财”.还有一个值得说明的就是我们村举办此活动的地点也是一个有特别意义的地方.人民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祖先们,在很久以前就选择我们村附近的一个比较高的山头做为我们踩堂的一个固定的地点.祖先们希望他们未来的子孙们奋发向上,步步高升.因此,正月初吧当天村里的青年男女们三五成群的相约到此山头去等待活动的开始.在我们村举办这活动之前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环节那就是在正月初八的前夕,村里派有一个专门的人走街串巷的叫喊,他叫喊的目的就是通知人们明天去哪里举办活动,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唤醒沉睡一年已久的祖先们的灵魂同我们一起去庆祝传统活动.因为在我们村里流传中说只要叫醒了祖先们,活动的当天我们就能很顺利的举办此活动,同时天气也会顺着我们的意,去参加活动的人们也会安全的回家.还有一个传说,那当然也是关于”踩堂”的传说了,听村里面的老人说,如果正月初八”踩堂”当天天气特别的好的话,那么这一年我们村的人民的生活就会更上一层楼.因为,祖先们会保佑我们那一年,风调雨顺,稻香鱼肥,外出挣钱的人们也会一切顺意,村里的人们也会和和气气,幸福美满.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接班人.我会为因为自己是一位少数民族而自豪,我会好好的珍惜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我会更加努力的进一部的去调查有关我们少数民族的各种传统活动和民族文化的.我们不但要更好的学习现代的新知识,新技术,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了祖先们给我们留传下来的各种传统文化活动.我们要记住我们的民族文化,同时发扬我们那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民族风情.第二篇:广西北流市农村社会调查报告广西北流市农村调查报告前言以家乡北流为参考,通过对家乡农村的考察、农民及村委会的咨询、到北流市相关单位的咨询及网上查询有关“三农”的信息和到铜州市场、望街岭市场的考察等多种调查途径来了解农村及市场的重要的微观经济信息,主要针对猪肉上涨原因、农民的挣钱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探讨以了解和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情况及发展问题。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这是一份来自崇左市政协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报告。

主要分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一、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历史、规模、特点及社会功能1. 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

在我市境内,有称“歌坡”“侬垌”“陇峒”“富坡”“旦圩” “巷单”等多种称呼。

我市的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以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左江岩画中,就以粗犷有力、朴素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先秦壮族人民聚会欢歌狂舞庆祝胜利的热烈场面。

我市壮族歌圩习俗的汉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清道光年间龙州举人黎中产就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聚欢白叟与黄童”的诗句。

每年春秋两季是我市壮族歌圩最盛行的时节,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于山脚、水边,或汇合于城厢村寨,或簇拥于指定的会场,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随着歌圩文化的流传、演变,壮族歌圩成为壮族人们相互接触、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娱乐场所。

2. 我市壮族歌圩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

我市是壮族聚居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8%,是广西壮族人口最集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人称“中国壮都”。

自古以来,我市壮族人民素以善唱山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歌的海洋”、“山歌的故乡”。

各地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歌圩”流传,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

歌圩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年1—4月份新春季节和8—10月秋收季节。

活动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占38.6%,1000—10000人的约占57%,10000人以上的约占4%。

大新县下雷霜降歌圩、天等县向都霜降歌圩、宁明县纳利坡花炮节、龙州县伏波诞、江州区左州金山节、壶关歌坡等均超过3万人。

3. 我市壮族歌圩活动丰富、民族特色鲜明。

一是歌圩中“传歌择偶、绣球传情”最具壮族文化魅力。

原生态的歌圩中最热烈、最吸引的是对唱山歌、抛绣球活动。

广西壮族文化认知情况调查

广西壮族文化认知情况调查

广西壮族文化认知情况调查摘要: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化范围的城市,是不完美的。

我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之乡。

这里有着独特的壮族风俗文化这全家宝,这里的壮民也能歌善舞。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壮族文化渐渐的被汉化、遗忘。

作为我省的一分子,我们应该要怎样去保护我们独特的文化呢?关键字:壮族文化遗忘保护意义前言:广西是少数民族居住区,是全国仅有的五个自治区之一,其中壮族人口逾千万,是全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如何保护、传承与开发好壮族文化是摆在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件重要大事。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汉族越来越相似,不少少数民族直接摒弃本民族的传统,学习模仿汉族人生活。

虽然是先进民族文化的影响带动了落后民族的生活,但少数民族中的风俗习惯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遗产。

我们少数民族的文化现在正面临着被遗忘的现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现在在一个以壮族人口为主的壮族人聚居村里,村民平时也是以当地壮语为主要语言,但村民们的服饰、住房等斗鱼汉族人无异。

从现在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中,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到了壮族文化正逐渐被人遗忘。

一、我省壮族文化基本概况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名族的古老国度,在这大千世界中,位于祖国南端的广西,有一个名为壮族的名族,也是当代中国的第二大名族。

壮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先秦时期,壮族的先民就生活在中国的南方,是百越的一支。

唐后多以“獠”见汉史书,宋朝以后又以“獞”“僮”“土”等名称见于史册。

各地壮族人有20多种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为“僮”,1964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经国务院批准,把“僮”改为“壮”,所以壮族又是一个新生的民族。

壮族是一个平和、宽容、开放的民族,善于接受外来的先进文化,所以壮族社会深受汉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响。

但作为一个民族,壮族也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信仰风俗、民族心理等特性。

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调查报告5篇

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调查报告5篇

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调查报告5篇第1篇示例:广西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山歌文化是该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山歌作为广西壮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他们的情感、思想和文化传统。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现状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调查背景广西壮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其山歌文化在当地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山歌是壮族民间传统歌谣的一种,内容涉及民族传统、历史故事、生活琐事等,歌词简单质朴,旋律优美动听。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传统山歌已经濒临失传。

二、调查方法为了解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多种调查方法:通过走访当地村落,与当地壮族老人交流,了解他们对山歌文化的态度和看法;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西壮族青年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山歌文化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与文化艺术机构、学者专家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山歌文化传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三、调查结果1. 受访壮族老人认为,山歌是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他们表示希望广大年轻人能够重视传统文化,积极传承和发扬山歌文化。

2. 调查发现,部分广西壮族青年对山歌文化的认知度较低,很少有人能够唱出完整的壮族山歌。

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传统文化教育不足等原因所致。

3. 文化艺术机构和专家学者认为,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播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培养一批懂得欣赏和传唱山歌的青年人才,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山歌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广西壮族的山歌文化。

四、发展建议1. 加强对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成立专门的山歌文化研究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

2.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山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建立相关网站和平台,让更多人通过网络了解和喜爱广西壮族的山歌文化。

广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广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广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广西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广西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亟待解决。

因此,我们决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调研,深入了解广西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 深入了解广西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 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法;3.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1. 走访社区居民、农民和城市居民,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2. 与当地政府官员和相关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3. 调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四、调研内容1. 调研对象(1)社区居民我们走访了不同社区的居民,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意见建议。

(2)农民我们深入农村调研,并与农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所需帮助。

(3)城市居民我们对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4)政府官员和专家我们与当地政府官员和相关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2. 调研内容(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发现,随着农村人口外流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留守儿童常常无人照料,缺乏安全保障和正确认知教育,导致其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解决办法: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提高他们的安全感和自我保护能力。

(2)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我们发现,农村土地流转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在利益驱使下被大规模占用,导致农村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

解决办法:科学规划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流转,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3)城市化进程中的户籍问题我们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人口规模迅速增长,但城市户籍政策仍然限制了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生活权益。

解决办法:逐步放开城市户籍限制,建立健全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人口的平等享有城市公共服务。

广西壮族文化风俗调研报告

广西壮族文化风俗调研报告

广西壮族文化风俗调研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以人数最多的少数名族——壮族为主的省份。

然后,因为我是柳州人,而柳州位于广西,也是广西第二大城市,所以我决定在本市及周边地区去调查有关壮族的文化风俗习惯。

去之前就听说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

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

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

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每每有客人到家,壮族人民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

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而这次因为调查的缘故,在那呆了几天,这才充分体会到壮族人民真正的好客。

在山上那几天,真可谓是“丰衣足食”啊,每天五餐,吃饱就跟着当地壮族同胞去山上参观。

本次调查虽然只持续了四天,而且范围也仅限于柳州及周边地区,收集到的资料不是很全,所以我之后去了市图书馆查阅了相关资料,下面是此次调查的大体内容,我会分条概述并在最后加以总结。

一、壮族的由来。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现代民族学、历史界一般公认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

她与周奉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壮族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是一脉相承的,从汉至唐初,壮族地区不断的主动或被动的接受汉语言文化,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的宁氏等,称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

唐代,曾把岭南道分置岭南东、西两道,设五府经略使于广州,下分五管。

壮族文化调查报告(1)

壮族文化调查报告(1)

壮族文化调查报告(1)壮族文化调查报告文章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壮族是少数民族其中之一。

壮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多元文化的国家中,由于少数民族往往是弱势民族,因而其文化也就成了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一种亚文化,又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

面对外界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应得到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壮族文化、壮族文化传承。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这次问卷调查共调查36人其中壮族人员29人,汉族7人,7人都是生活在壮族聚集地区的人。

年龄都在45岁以下并且2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居多,大多数为女性。

调查他们对壮族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一、壮族人民对自己本族文化的了解:对本民族语言、风俗、传统节日、了解情况还是很乐观。

超过70%的人熟练掌握或壮族语言,对本民族的风俗,民族节日有较多的了解,这应该使我们欣慰,没有遗忘了自己民族的起源和历史没有遗忘传承壮文化的根。

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认为自己民族还存在一定的民族特色,没有被完全汉化。

二、大多数人认为壮族被汉化的原因主要有:汉族文化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影响;传媒的影响等;几乎没有人认为是因为壮族人不重视自己民族文化才导致被汉化。

超过90%的人认为自己还保留着大部分的民族风俗习惯,没有人认为壮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完全被汉化。

有超过80%的人非常希望深入了解壮族文话,他们认为壮族文化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没有人是不想了解的。

三、对于壮族文化风俗的现状被调查者认为:A势力仍然很强大B还有影响C很难判断D正在消逝,这四种情况的人基本相当,没有人认为壮族文化已荡然无存。

若要在壮族人群中提高壮语、壮文普及录,调查者认为重点应放在,自治区内学校开设壮族选修课或性趣班;借助电视网络媒体扩大知名度;出版壮文字典、辞典及其其他书籍;通过歌舞等艺术形式扩大影响。

壮族人民认为壮族文化要继续传承下去,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政府加大对壮族文化的宣传;学校开设壮族文化课程;壮族人主动传承保护壮族文化;培养对壮族文化的喜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这是一份来自崇左市政协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报告。

主要分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历史、规模、特点及社会功能
1. 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

在我市境内,有称“歌坡”“侬垌”“陇峒”“富坡”“旦圩”“巷单”等多种称呼。

我市的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以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左江岩画中,就以粗犷有力、朴素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先秦壮族人民聚会欢歌狂舞庆祝胜利的热烈场面。

我市壮族歌圩习俗的汉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清道光年间龙州举人黎中产就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聚欢白叟与黄童”的诗句。

每年春秋两季是我市壮族歌圩最盛行的时节,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于山脚、水边,或汇合于城厢村寨,或簇拥于指定的会场,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随着歌圩文化的流传、演变,壮族歌圩成为壮族人们相互接触、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娱乐场所。

2. 我市壮族歌圩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

我市是壮族聚居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是广西壮
族人口最集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人称“壮都”。

自古以来,我市壮族人民素以善唱山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歌的海洋”、“山歌的故乡”。

各地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歌圩”流传,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

下面是调研组了解到的我市XX年壮族歌圩情况的数据,列表如下:从统计表看,全市共有各类歌圩点349个,分布在全市的57个乡镇254个(社区)屯,可谓壮乡到处有歌圩。

歌圩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年1—4月份新春季节和8—10月秋收季节。

活动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占%,1000—10000人的约占57%,10000人以上的约占4%。

大新县下雷霜降歌圩、天等县向都霜降歌圩、宁明县纳利坡花炮节、龙州县伏波诞、江州区左州金山节、壶关歌坡等均超过3万人。

3. 我市壮族歌圩活动丰富、民族特色鲜明。

一是歌圩中“传歌择偶、绣球传情”最具壮族文化魅力。

原生态的歌圩中最热烈、最吸引的是对唱山歌、抛绣球活动。

姑娘小伙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开展情歌对唱,以歌谈情、挑选意中人,最后姑娘们把绣球抛向她看中的小伙子,如果他中意,便能把礼品绑在绣球上,抛还女方,五颜六色的绣球来回飞舞,这是我市歌圩中最有诗意、最具魅力的活动。

二是歌圩中饱含丰富情感的山歌对唱,美妙动听,耐人寻味。

山歌调虽然是基本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

演唱方法为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
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

其中,高亢激昂的大新高腔山歌、多情浪漫的宁明明江山歌、朗朗上口的天等西部山歌、神奇飘逸的龙州山歌等尤为动听,具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美、比兴美;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流畅美;整齐严谨、朗朗上口的辞藻美和押韵美。

很多山歌已经成为现代的民族文化经典作品,世代流传,久盛不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