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习题课教案

合集下载

《第八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

《第八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过程与方法1.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

2.通过经历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生能够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体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通过讨论、激励,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学生了解物理规律认识的过程,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具准备】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实验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演示: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即木块的运动需要推力来维持。

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这种观点是否就一定正确呢?演示: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分析:木块从静止―→运动―→静止的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二、新课教学探究点: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的贡献:理想实验。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让学生阅读课本P17“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完整地看一遍实验内容。

分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3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3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3篇牛顿第肯定律教学设计篇一[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知道伽利略的抱负试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抱负试验是科学讨论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会用惯性解释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观看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通过试验加深对牛顿第肯定律的理解3、理解抱负试验是科学讨论的重要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熟悉,了解人类熟悉事物本质的曲折性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重点]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对牛顿第肯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3、抱负试验[教学难点]1、力和运动的关系2、惯性和质量的关系[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知道了物体的一些运动规律,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一个物体不同的状况下可以做出不同的运动,毕竟是什么打算了物体的运动状况?要争论这个问题,就要讨论运动与力的关系。

所以,从今日开头,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一、据生活现象思索探究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阅历,分组探讨一下运动和力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并试着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1、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是不是有力物体就能运动,没力物体就静止。

给物体一初速度,物体在不同平面上滑动,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的运动方向跟力的方向一样吗?以抛粉笔为例3、物体的运动仅由力打算吗?抛粉笔为例4、物体什么状况下做直线运动?什么状况下做曲线运动?以抛粉笔为例5、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什么状况下加速?什么状况下减速?以抛粉笔为例。

【牢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也能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无必定联系;当速度与力同始终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与力不在同始终线时,曲线运动;同始终线时,力与速度同向,加速;力与速度反向,减速。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8篇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8篇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8篇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篇一1.知识与技能(1)、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

(5)、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观点,同时体会到人们认识世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的非凡勇气,不断地追求真理。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教学难点对理想实验、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正确理解?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CAI课件等教?学?活?动(一)引入教师活动:指出在力学中只研究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做运动学。

研究运动合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动力学。

动力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用途。

动力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678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动力学奠基之作。

牛顿运动定律确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进入新课1、引出错误观点——历史的回顾教师活动:马路上有一辆车,发动机坏了,这么让它运动起来?(播放课件)教师设问:车运动起来后,如果不施加力的作用,车会怎么样?继续设问:车会不会立刻停下来?教师引导:施加了力车运动起来,停止施力,车要停止;于是可得结论,要让车运动起来,就必须施加力给车,换言之: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我所推理出的这一观点正确吗?课件展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力确实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学生活动:同学们意见不一教师引导:人类在认识力和运动关系的道路中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请问在认识力和运动关系的过程中,有那几位著名的科学家?学生活动:回答: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教师活动:幻灯片简单介绍?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教师设疑:?他们各自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68-69内容,并思考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他们各自的观点和所运用的方法教师活动:教师帮助学生共同总结,得出这几位科学家各自的观点和运用的科学方法。

4-6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及习题

4-6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及习题

4-6 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一、惯性一切物体不论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具有一种维持它原先运动状态(静止也是一种运动状态)的性质。

分析:1、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合力等于0。

2、当合力不等于0。

原有运动状态就会改变。

3、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运动的状态、温度、地点、形状都没有关系。

惯性的影响因素:质量(唯一的影响因素)。

实例:刹车时或车启动时,车厢中的人。

二、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的观点:运动不需要力,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理想斜面实验:1、小球从第一个斜面静止释放,由于惯性,滚上第二个斜面。

2、如果斜面完全光滑,小球能上升到与释放时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3、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再一次从第一个斜面的原来高度静止释放,小球还是能沿第二个斜面滚上同样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直到水平,小球将一直滚动下去。

事实-----假设------推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也叫做惯性定律)实例:匀速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

课堂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B、射线的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然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的时候惯性大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3、如图所示的小朋友从一艘正在匀速前进的甲板上竖直向上挑起,当他落下时,他将落在()A、甲板上原来的起跳点B、甲板上原来起跳点的前方C、甲板上原来起跳点的后方D、无法确定4、以下是表示汽车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司机和乘客的姿势发生相应变化的简笔画图,其中存在错误的是()5、有些同学放学时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故障,这是因为()A、由于运动的快,惯性就大,因此难以停下来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比较大,所以难以停下来C、刹车时来不及客服惯性,所以难以停下来D、以上说法都不对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速行驶的列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时比静止时惯性大B、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说明物体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C、把铁锤的锤柄在地上嗑几下,锤头便套紧了,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D、公共汽车转弯时车上的人站不稳,这是因为人有惯性的原因7、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防止惯性造成危害的是()A、为了行车安全,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C、用手拍身上的衣服,可以去掉灰尘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地面上撞击几下就紧了8、小明同学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②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③人向车行驶的方向摔倒;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解释这个现象的合力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铲子向锅炉里送煤,铲子停住后,煤由于惯性进入炉内B、用力去推一个很重的箱子,箱子由于受惯性的作用而没有动C、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投掷出去的标枪继续向前飞行D、上述说法都对10、空投物资时,为了使物资准确地落在投掷区,飞行员在投掷物资时应()A、在正上方投掷B、在投掷区正上方之前投掷C、在投掷区正上方之后投掷D、无论怎样投掷都能落在投掷区11、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B、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二、填空题12、一切物体都具有维持它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力目标:1、通过斜面小车的运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对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情景问题法、实验探究法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小红旗、木板、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重点:通过对小四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演示1]:教师在桌面上用手推动粉笔盒,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去推力,粉笔盒立即静止.师:同学们在我做的这个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1:粉笔盒原来是静止的,后来运动,最后又静止了。

生2:粉笔盒受力后由静止变为运动,力消失后又静止了。

教师分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同学推桌子),从表面现象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粉笔盒上,才能让粉笔盒运动,如果没有力的作用,它就要停下来”即:粉笔盒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于是,在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了两千多年.但是沿用两千多年的是否就一定正确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实验:二、新课教学[演示2]:在桌面上放一个小球,用力推它,小球滚动,手离开小球后,小球还滚动了一段距离才停下来。

师:哪位同学从这次的实验现象中发现了与前面实验现象不同的地方?生1:小球在不受力的作用时仍移动了一段距离,最后受到阻力的的作用还是停下来了。

生2:前面用的是方形的,这次用的是球形的。

师:看来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小球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仍可以移动.”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结论是两千年后的科学家伽利略提出的.这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矛盾,那么,这里有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应用什么办法呢?生:用实验探究法来确定.师:好,现在就根据你们桌面上给的器材,四人一组,相互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小车移动的距离与阻力大小有什么关系?”最先设计好的小组给同学们讲讲你们的实验方案。

8-1牛顿第一定律电子教案

8-1牛顿第一定律电子教案

3、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才能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4、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现象:(1):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启动、刹车时身体的感受。

尝试用惯性定律解释:(2)看课文图8-1-5,讨论交流:为什么锤头松了木工师傅把锤柄在凳子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3) 阅读课文科学世界<<汽车安全带>>认识人们如何利用安全带防止和减小汽车发生事故时由于惯性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

小结: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得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4、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四、课堂练习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D、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2、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 )A、某些地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 B、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 C、车辆靠右侧行驶 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3、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即停止B、改变运动方向C、先慢下来,然后停止D、做匀速直线运动4、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分别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运动,小车最后都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得到的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由此可推理出:如果小车不受力,小车将。

五、当堂达标1.如图所示,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1)实验中选择“斜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2)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____________;(3)小车在不同物体的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4)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5)进一步进行推理,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将_____ _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化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会运动.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4.人站在匀速行驶的船上,竖直向上扔个小球,则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下落后()A.落回到人手中 B.落到人前方C.落到人的后方 D.无法确定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物体就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时,乘客前倾,是因为人失去了惯性B.跳远前助跑,是为了增加人的惯性。

人教版物理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复习)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物理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2. 详细内容: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含义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并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惯性的概念,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惯性的理解和运用;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思考哪些物体表现出惯性现象。

2. 知识讲解:(1)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讲解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

例题1:乘坐公交车时,车辆突然刹车,乘客会向前倾倒,为什么?解答: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车辆突然刹车,乘客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倒。

练习1: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为什么还能继续向前飞行?答案:铅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能继续向前飞行。

5. 课堂小结:强调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例子:踢足球时,为什么足球被踢出后还能继续滚动?(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并简要说明原理。

2. 答案:(1)足球被踢出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能继续滚动。

(2)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车辆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拍打衣服,灰尘脱落等。

最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最新4篇

最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最新4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最新4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篇一牛顿运动第一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3、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使学生学会从纷繁的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教学方法:实验法、阅读法、归纳法【教学要点分析】1.本节教材重点是围绕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议题的辨论。

人类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学生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同样也要克服日常经验所带来的错误认识。

若一开始就讲方法,介绍历史回顾,指出亚里士多德错误,虽节省时间,但对消除学生由直觉产生的类似错误不利。

所以,教学一开始应先安排两个实例,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思考,有足够时间去澄清错误认识,切实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学习伽利略理想实验时,宜采用思维点拨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3.惯性是重要概念,想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正确理解是困难的。

应该在今后教学中,结合相关材料,有针对性地一一纠正。

教学用具:多媒体小平台、气垫导轨滑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实例讨论引入》下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㈠用手推小车,小车前进;停止用力,小车就停止。

(教师一边演示,也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焦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过例1讨论应该使学生明确:小车原先静止,手推小车施了推力,迫使小车改变了静止状态开始运动,手离开了小车,推力撤去,但小车在摩擦阻力作用下,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停止,是力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

㈡让足球在兰球场上、足球草地上以同样初速前进,在哪种场地上滚得更远?为什么?如果地面绝对光滑,足球又当怎样?通过例2讨论应该使学生明确:摩擦阻力越小,足球滚得越远,滚的时间越长。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案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滑轮、摩擦力计、计时器。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运动员百米冲刺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冲刺后为什么不能立即停下来?2. 实验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车在滑轮上的运动情况。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斜度下的运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3. 实验二:让学生使用摩擦力计,测量不同表面材料的摩擦力大小,并记录下来。

4. 实验三:让学生使用计时器,测量小车在滑轮上运动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5. 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小车运动的原因和条件,引导学生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结论。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

2. 活动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悉,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实验准确性。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并尝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这些现象。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精选17篇)《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惯性的概念知道二力平衡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体的惯性2、难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观察图11.5—1的几幅图,思考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截然相反的解释。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二)讲授新课1、牛顿第一定律(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按照书本第35页的实验进行探究不同表面,物体的运动距离不同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辆小车;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滑下,以保持小车到达水平表面的`速度相同。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变化的条件是表面的粗糙程度改变,而其他条件没有改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它运动得越远,引导学生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介绍得出该结论伽利略用了推理的方法。

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释: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学生活动:(1)体验图11.5—4的实验(2)体验物体掉杯中的实验(3)观看教学VCD通过观察图11.5—6,尝试用惯性的知识解释怎样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产生的危害。

3、二力平衡学生探究:按照图11.5—9进行探究实验,做好记录引导学生从记录中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三)课堂小结1、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表述的?2、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惯性的例子,防止惯性产生危害的措施?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四)布置作业1、书本第39页第1、2、3题2、完成同步练习《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21.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及应用。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模板(精选8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模板(精选8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模板(精选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模板(精选8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模板(精选8篇)由好文档网本店铺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5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5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5篇)牛顿第肯定律教案(5篇)牛顿第肯定律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2.了解牛顿第肯定律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牛顿第肯定律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本节教材的处理时特意把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直接放在课前预习栏目中,让同学课前先去预习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同学自主学习,把生成的疑问带到课堂上。

课堂内主要通过同学的展现、质疑、点评等互动环节解决预习中产生的疑问,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课前预习及课内探究部分(片段取自导学案)设计如下:一、课前预习1.牛顿第肯定律:一切物体在作用时,它们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包括速度始终等于零的状态和状态。

2.说明:(1)牛顿第肯定律是在大量阅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概括出来的。

(2)牛顿第肯定律是一种的规律。

二、课内探究活动一观看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

试验1:让小车在斜面上运动下来,到达底部的水平长木板上,观看现象。

现象:(1)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速度会。

缘由: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由于小车受到的作用。

现象:(2)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速度会。

缘由: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由于小车受到的作用。

拓展:(3)同一小车在不同高度处由静止状态开头从斜面上运动下来时,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是否一样?(4)同一小车在相同高度处分别由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开头从斜面上运动下来时,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是否一样?思索与争论:结合(3)(4)谈谈,要使小车刚进入水平木板上时有一个相同的初速度,我们应当怎样设计试验?活动二小车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跟什么因素有关?请你用手边的试验器材,设计一套试验方案来验证“小车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试验器材】一个斜面、一块棉布、一条毛巾、一辆小车。

(演示)【学法指导】应用掌握变量法,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哪些条件发生变化,需要记录哪些信息?各小组设计试验方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的复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一个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或受到的外力相互平衡,就会保持原来的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滑块实验,演示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定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复习课后,我深感学生对这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举例解释:以一辆停放在斜坡上的汽车为例,讲解平衡力与不平衡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使学生能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为什么质量越大,惯性越大,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平衡力的判断:学生可能会对多个力的合成和分解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问题时,思路不够开阔,往往局限于一些常见的事例。为了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引入一些创新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将理论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完整版)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教学设计3篇

(完整版)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教学设计3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教学设计3篇牛顿第必须律教案(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明白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2。

明白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3。

明白什么是惯性,会正确理解有关现象[由整理]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透过实验加探对牛顿第必须律的理解.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透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二、教学资料剖析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惯性定律的资料及导出过程,强调它在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发现和发展。

科学的发现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科学背景,同时,科学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置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又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

本节课教学重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的概念.本节课教学难点:1.消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

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3、惯性概念的理解及应用.三、教学准备电化教室、3.1牛顿第必须律.ppt文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播放视频剪辑《汽车事故实验》,在视频剪辑中,我们看到撞车后假人和车子的运动状况.我们要讨论的是,牛顿第必须律教案(高中版)人和车子为什么会做这种或那种运动.要讨论这个问题,务必明白运动和力的关系。

在力学中,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做运动学,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做动力学.动力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牛顿在1687年出版了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这部著作中,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这三条定律总称为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动力学的基础。

这一章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牛顿运动定律.二。

正课1、历史的回顾。

远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已经提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但是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才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演示实验: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1.1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17世纪前人们普遍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通用6篇)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这一章的知识属于动力学的知识,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只在懂得了动力学的知识才能据物体所受的力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变化的规律,才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物体的运动。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2)、教学三维目标①知识与技能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得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2、通过对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3)、教学重点及依据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只所以认为它是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是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4)、教学难点及依据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

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

物体的运动是力的结果。

为了使学生摆脱些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严密的推理,转变错误观点。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通用15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通用15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通用15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这一章的知识属于动力学的知识,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只在懂得了动力学的知识才能据物体所受的力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变化的规律,才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物体的运动。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针对教材,提出本节教材的(2)、教学三维目标①知识与技能(3)课后思考:阅读科学漫步(4):惯性参考系不仅巩固基本知识,也可以使有能力的学生发挥能动性,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鼓励收集资料,开拓学生视野。

使之带着问题离开课堂(5)、板书设计略(6)、教学预测:本节课是按照新课程理念下的一节科学探究课,将物理学史与物理规律教学进行有机渗透,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因为师生互动不足达不到教学效果,要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进行合理的调节。

本节课非常注重知识点的归纳与升华,在其教学的关键点上设计有几个有梯度的问题,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知道惯性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解释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用具:斜面、木板、小车、棉布、毛巾、象棋、直尺、惯性小球装置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收集与教材P44图12.5-1中内容相关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同学们在录像中看到的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呢?同学们看书12.5-2内容,先了解古人的思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光靠思辨不能回答,同学们可以自己探究,通过实验来求证.二、进行新课(一)牛顿第一定律1.历史回顾:对亚里斯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提出疑问。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9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9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9篇〕《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篇一牛顿第一定律1课时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根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知识根底上,首次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本课内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面平衡力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教材比拟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节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第二课时要理解惯性的内容。

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

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4、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1、通过问题1、2、3、4、5、6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7、8、9、10、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和问题12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8、9、10、11检测目标4的达成。

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出示斜面、小车演示:(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问题1: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问题2: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问题3: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3〕、将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让小车滑下。

问题4: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吗?问题5: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问题6: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虽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拉力,但仍然继续前进,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4〕教师总结: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结论分别代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历来维持。

8.1牛顿第一定律习题课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牛顿第一定律习题课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牛顿第一定律习题课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内容;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理;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木板、滑轮、绳子、沙子、计时器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内容;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结论;5.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理;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本次活动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学生们对牛顿第一定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课后,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力求让每一堂课都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好,上节课我们讲了牛顿第一定律,推导的过程非常有趣,但得出的结论也是非常伟大!那么著名的的诗人蒲柏曾经这样盛赞牛顿的伟大:“nature and nature’s law lay hid in the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 and all was light! ”翻译过来就是“自然和自然的法则隐藏在黑夜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都被照亮!”
【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细致的分析牛顿第一定律。

【师】首先我们来回顾“牛一”的表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那么这句话换一个角度说,就是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怎么样?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下去。

好,那么生活中不受力的情况有没有?你能找出一个不受任何力的物体吗?那是不是说牛顿第一定律就没有任何适用价值呢?哎,那你想不受力的情况没有,那合外力为0的情况有没有?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是适用的,牛一还是有多的实际意义的。

好,这是牛一的适用范围。

【师】那接下来,我们看牛顿第一定律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惯性”定律。

什么是惯性呢?比方说,有一列火车,车身长30米。

它的运动速度很快,比方说是30m/s。

那你在火车的这个车厢中向上跳起,在空中停留了一秒。

你落下来之后去了哪儿了呢?是不是去了下一节车厢?因为车厢长度是30米,而你跳起落下的时间1秒乘以车速30m/s得到的结果正好也是30米。

所以这个结论对吗?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应该落回原位。

【师】那你为什么回落会原地呢?因为你具有惯性,也就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所以你跳起来之后仍然要以30m/s的速度向前运动,和车的速度相同,所以你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速度差为0.一定会落回原地。

【师】那惯性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质量。

【师】平常开玩笑的时候说:“有的同学长得比较壮,就说他的惯性比较大。

”也就谁说这个同学的质量比较大。

【师】那惯性还和什么有关?
【生】速度等
【师】逐一否定。

【师】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惯性唯一决定于质量,而且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所以有时候我们就能够看到标语:“珍爱生命,远离大货车!”就像那种载重几十吨的大货车,闯了红灯,看见行人在过马路,这个司机也珍爱生命,也想站住,但是却停不下来,为什么呢?就是他的质量太大了,惯性太大了。

【师】好,那牛顿第一定律要想成立也需要一定的适用条件:1.受到的外力为0,或者受到的合外力为0;2.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那什么是惯性参考系呢?大家翻开课本第70页《科学漫步》。

其实,参考系分为两种,惯性参考系(惯性系)、非惯性参考系(非惯性系)。

比方说,大家在坐火车时,发现有一个小座子,你在座子上放一个弹力球。

如果火车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不会动,那这样的参考系就是惯性系;而火车如果突然加速/减速,小球在坐上是不是会左右摇摆呢?这样的参考系就是非惯性系。

通俗一点,所有的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惯性系;而所有的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都可以看作非惯性系。

那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

【师】举例:北半球旋涡的方向是逆时针的。

因为又自西向东的惯性,或者叫科里奥利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