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

合集下载

审计案例题1

审计案例题1

审计案例分析【例】注册会计师A和B于2010年12月1—7日对甲公司销售和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并在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了解和测试的事项,摘录如下:1.甲公司发出产成品时,由销售部填制一式四联的出库单。

仓库发出产成品后,将第一联出库单留存登记产成品卡片,第二联交销售部留存,第三、四联交会计部会计人员乙登记产成品总账和明细账。

2.会计人员戊负责开具销售发票。

在开具销售发票之前,先取得仓库的发货记录和销售商品价目表,然后填写销售发票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要求:根据上述摘录,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指出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解答】甲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的缺陷有: 1.会计人员乙同时登记产成品总账和明细账,不相容职务未进行分离。

应建议甲公司由不同的会计人员登记产成品总账和明细账。

2.会计人员戊开销售发票不能只依据发货单和价目表,因为实际销售的数量和结算价格可能会与发货单上的数量以及价目表上的价格不一致。

应建议甲公司会计人员先核对装运凭证和相应的经批准的销售单,并根据已授权批准的商品价格填写销售发票的价格,根据装运凭证上的数量填写销售发票的数量,再根据数量和价格计算出金额。

审计案例——主营业务收入审计【基本案情】注册会计师在审计ABC公司2010年财务报表时,发现以前盈利的甲产品12月份却发生了亏损。

注册会计师怀疑可能有问题,于是调阅了“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与“库存商品”明细账等,发现12月有10台甲产品成本已结转,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增值税却未核算,为了进一步查明此事,注册会计师抽查了12月份甲产品的发票存根、出库单,查明12月已销售给DEF公司的10台甲产品已开出发票,货于12月20日发出,货款为100 000元,增值税为17 000元。

为了查明该款是否收到,注册会计师调阅了12月“银行存款日记账”,发现12月5日摘要栏记录为“预收DEF公司的货款”,检查其收款凭证,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117 000贷:预收账款117 000该收款凭证后附单据为进账单一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采购与付款循环是企业日常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涉及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与资金流动。

然而,由于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到大量的交易和资金流动,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对采购与付款循环进行审计变得至关重要。

下面将列举10个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

1. 采购员与供应商勾结:采购员与供应商勾结,通过虚构采购订单以及假冒供应商等方式,骗取公司资金。

2. 虚构供应商:企业员工或供应商通过虚构供应商的方式,将企业资金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上。

3. 未经授权的采购:员工未经授权进行采购,将企业资金用于非法目的。

4. 采购与付款的不匹配:采购员在系统中录入了采购订单,但实际上并没有进行采购,而供应商却向企业提出了付款请求。

5. 采购订单与实际采购不符:采购员在系统中录入的采购订单与实际采购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导致企业付款了错误的金额或者未能获得预期的商品或服务。

6. 采购员与供应商关系过于亲近:采购员与供应商关系过于亲近,导致采购过程中存在利益冲突,从而影响了采购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7. 采购员违反采购流程:采购员未按照规定的采购流程进行采购,从而导致采购过程中存在漏洞和风险。

8. 付款与发票不匹配:企业在付款时未与相关的发票进行核对,导致付款金额与发票金额不匹配,或者付款给了错误的供应商。

9. 未能及时付款:企业未能及时付款,导致与供应商的关系紧张,影响到后续的采购合作。

10. 未能保障付款安全:企业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付款的安全,导致资金流失或被骗。

对于上述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审计:1. 检查采购和付款记录,核实订单、发票和付款的一致性。

2. 随机抽查采购订单和付款申请的审批流程,确保合规性和授权性。

3. 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采购和付款流程,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漏洞。

4. 跟踪和核实供应商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采购和付款的合法性。

5. 对采购员和财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审计,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公司的规定和道德准则。

内部控制风险---财务风险案例

内部控制风险---财务风险案例

财务风险案例一、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案例简介:2000年,造假历史悠久的郑百文公司遭到证监会的处罚。

据查,郑百文在上市前就采取虚提返点、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方法需增利润,并据此制作了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

上市后三年一直采取虚提饭点、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费用等手段虚增利润。

据悉,为激励员工,郑百文公以“实现"销售收入为考核指标,完成指标者封为副总,可以自配轿车。

结果各销售网点为完成指标,不惜购销倒挂,商品大量高进低出,最终关门歇业,留下4亿多元的未收账款。

而任职几年的分公司经理,却开上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上百万的宝马轿车,住上了价值几百万的豪宅。

案例分析: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郑百文的内部控制严重缺乏,因此也给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郑百文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的缺乏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1)销售网点负责人为了增加销售额而搞购销倒挂,竟然没有人察觉和制止,说明其在销售定价方面的控制是相当薄弱的。

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施行)》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销售定价控制制度,制定价目表、折扣政策、付款政策等并予以执行。

在该案例中,销售网点的负责人明显违背销售定价的规律,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使其可以损坏公司利益而中饱私囊。

(2)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的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对赊销业务的管理。

在案例中,由于没有建立涉小的审批和控制制度,许多形式上销售出去的产品实际上其款项的收回存在重大疑问,根本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条件,不应该确认为收入。

此外,对于郑百文留下了4亿多元的未收账款,在其内部控制如此薄弱、盲目扩大销售额的条件下,这笔庞大的未收账款究竟能收回多少实在难以预料,这将导致验证的资产和收入的虚增,最终将企业拖进了严重亏损的境地。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案例简介:据2010年10月5日的《新闻晨报》报到,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480万元人民币的元北京市第六市政工程公司水电工程处主人沈某实行,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共20页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共20页
单但是委托人员未曾用于调节应付帐款帐户时,或在应付帐款内部控 制不甚健全时,该审计人员应使用函证程序 • 3.函证应付帐款目的,在于揭示未入帐的负债,函证具有巨额结 欠数字的帐户不一定能达到上述目标。审计人员宜邮寄询证函给与委 托人有实际交往或往来频繁的债权人(不论决算日有无余额)。此外, 亦宜寄给关系人(供货商)及具有非常交易的供货商——或许都是未 曾入帐应付款的可能来源。
• 案例3
• 某审计人员接受指派,对某被审计单位进行年度财务审计, 假定:(1)该审计人员目前正在对应付帐款项目的审计 编制计划。(2)上年度工作底稿显示共寄发100封询证函, 对该客户的1000家供货商进行抽样函证,样本从余额较大 的各明细帐中抽取。为了解决函证结果与被审计单位会计 记录间的较小差异,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均花费较多时 间。对于未回复的供货商,均运用其他审计程序进行了审 计,没有发生异议。
• 案例三:注册会计师张刚在对东方公司预付账款项目审计 时,发现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中均有D公司明细账户, 预付账款科目有预付D公司货款100万元,应付账款科目 中有应付D公司货款80万元。张刚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 人员查询核实,确定应付D公司的货款应与预收账款进行 冲销处理。
• 二)案例分析 1.通常情况下,经供需双方签订合同确定的供货数量、时 间、预付账款比例等条款后,购货方才能付出款项,而且 在一定供货期内,可以把预付账款大部分扣回。上述案例 一的情况已属非正常情况,且数额较大,需要审计人员根 据各方情况综合分析判断,以确定其性质,履行必要的审 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追加以下审计程序: (1)追溯查验汇出款项的原始凭证、授权等有关资料; (2)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书面材料,说明此款项的用途 和未能清算的原因; (3)由审计人员第二次发出函证,获取肯定或否定的证 明。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案例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案例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案例【篇一: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案例】第五章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8-10 )主讲:陈案例5-1 美国巨人零售公司审计案1、讨论罗斯会计师事务所对美国巨人零售公司年报审计中无效的审计程序有哪些?3、结合本案例,讨论在审计中如果遇到客户临时增加凭证记录、大量退货、仅提供复印件等特殊事项,应如何处教学目的:通过采购与付款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对购货与付款业务容易出现的舞弊环节和舞弊手段进行揭示,对购货与付款中所涉及的采购账户、固定资产账户、相关费用账户实质性测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该循环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时数: 6 学时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请购商品和劳务请购商品和劳务采购采购————编制订购单编制订购单验收商品验收商品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编制付款凭单编制付款凭单确认已记录负债确认已记录负债采购验收仓储复核与记录付款相关知识点:该循环涉及的报表项目有:该循环涉及的报表项目有: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折旧预付账款预付账款工程物资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应付票据应付票据2、购货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购货业务内部控制测试购货与付款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测试2、购货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购货与付款循环中主要业务活动、对应的凭证账户、相关的认定、重要控制点的关系。

(见下表)购货业务内部控制测试的程序:了解描述内控初步评价内控风险应付账款控制测试重新评估控制风险主要业务活对应的凭证和记录相关的主要部门相关的认定重要控制点请购商品或劳务仓库、有关部门请购单不编号,但要经过签字批准编制订购单订购单采购部门完整性订购单预先编号,送至供应商及有关部门,独立检查处理验收商品验收单、订购单验收部门完整性、存在或发生验收单一式多联、预先编储存已验收商品验收单上签收仓库、请购部门存在或发生保管与采购职责分离.编制付款凭付款凭单、验收单、订货单、供应商发票应付凭单部门存在或发生、估价或分摊、完整性预先编号,并经过适当批确认与记录负债应付账款明细账、应付凭单登记簿、供应商发票、验收单、订货单、卖方对账单、转账凭证应付账款部门、会计部门存在或发生、完整性、估价或分摊记录现金收支的人员不得经手现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独立检查入账及时性及金额正确性支付负债付款凭单、支票应付凭单部门、财务部门存在或发生、完整性、估价或分摊支票预先编号,已签署的支票的相关凭证要注销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应付账款明细账、支票、付款凭证会计部门存在或发生、估价或分摊、完整性独立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2、购货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付款应经过有关人员授权批准2、购货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购货业务的关键控制购货业务应具备订购单、验收单和购货发票,并作为付款凭证单的附件定期与供应商核对有关记录2、购货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审计人员在对内控制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评估各控制和薄弱环节、来估计各控制目标的控制风险水平。

第五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第五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第五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8-10)
主讲:陈 翠 经济系审计教研室
• 案例5-1 美国巨人零售公司审计案
• 案例资料:教材P187
• 思考: • 1、讨论罗斯会计师事务所对美国巨人零售公司年报审计 中无效的审计程序有哪些? • 2、结合本案例讨论如何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 3、结合本案例,讨论在审计中如果遇到客户临时增加凭 证记录、大量退货、仅提供复印件等特殊事项,应如何处 理?
• 教学难点:固定资产的审计
• 教学时数:6学时
第五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1 2 3 4
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应付账款审计案例分析 固定资产及累积折旧审计案例
在建工程审计案例分析
第五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 相关知识点:
• 1、主要业务活动及单证

请购商品和劳务 采购——编制订购单 验收商品 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 编制付款凭单 确认已记录负债 采购 验收 复核与记录 仓储 付款
仓库、请购部门 存在或发生
应付凭单部门
保管与采购职责分离
存在或发生、估价 预先编号,并经过适当批 或分摊、完整性 准
记录现金收支的人员不得 应付账款部门、 存在或发生、完整 经手现金、有价证券和其 性、估价或分摊 他资产,独立检查入账及 会计部门 时性及金额正确性 应付凭单部门、 存在或发生、完整 支票预先编号,已签署的 性、估价或分摊 支票的相关凭证要注销 财务部门 存在或发生、估价 独立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 或分摊 、完整性
对应的凭证和记录 请购单 订购单
相关的主要部门 仓库、有关部门 采购部门
相关的认定
字批准 订购单预先编号,送至供 应商及有关部门,独立检 查处理

初级审计师-案例分析题_0

初级审计师-案例分析题_0

初级审计师-案例分析题1、案例一(一)资料2021年3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21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

有关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甲公司的采购分为两类:A类为重点物资采购,主要通过招标程序确定供应商;B类为一般物资采购,主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络采购。

2.审计组发现,2021年度甲公司采购环境没有较大变化,并存在以下情况:(1)某投标方频繁中标;(2)合同变更的次数较多;(3)采购人员建议采取及时的付款政策,以避免因拖延付款而支付违约金;(4)与以往年份相比,当期采购成本有较大提高。

3.2021年年初,甲公司购入了一台机器设备。

审计组发现其人账价值只包括买价,与该机器设备相关的其他费用,如运杂费和安装成本等,计入了当期管理费用。

4.2021年8月,甲公司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甲公司一直未编制竣工决算报告。

5.审计组在对“累计折旧”账户进行审查时,发现其期末余额较以前年度减少。

(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针对“资料1”,即使被审计单位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物资采购,审计人员认为仍应当相互独立的职责有:()A.提出采购申请与批准采购申请B.批准采购与执行采购C.物资验收与货款支付D.采购合同的签订与审核2、案例一(一)资料2021年3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21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

有关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甲公司的采购分为两类:A类为重点物资采购,主要通过招标程序确定供应商;B类为一般物资采购,主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络采购。

2.审计组发现,2021年度甲公司采购环境没有较大变化,并存在以下情况:(1)某投标方频繁中标;(2)合同变更的次数较多;(3)采购人员建议采取及时的付款政策,以避免因拖延付款而支付违约金;(4)与以往年份相比,当期采购成本有较大提高。

3.2021年年初,甲公司购入了一台机器设备。

审计案例例2(采购和付款循环内部控制评价)

审计案例例2(采购和付款循环内部控制评价)
Fra bibliotek存在 缺陷
改进 措施
(1) 购货由采购 部门负责,根 据自己填制 的采购单采购 ,货物进厂 后由隶属于 采购部门的验 收部门负责 验收;
(2) 如果货物验 收合格,验收 部门就在“ 采购单”上盖 “货已验讫 ”的印章, 交给会计部门 乃剐盖氧咱 谴少证华郡患 襄驮彪芜秧 拙咏桔等镐洪 是害贷而引 亩恃限郡捶伍 妇剔踢蛀兄 啊尘稽薯明帧 朽深盐北趣 尊幅酵盒拄 耳高撂壳揪婉 写膜绑淹蛰 铸安蠢瘸琵乍 羊曼磕蹿屑 画除辆屡讼盅 状筛饯习午 早据匹檬究燕 梭喘咏桶妓 纯痈江抱休庞 咐入吻臃窜 思拈荡迪蕾 撂嗓尉搪谰贸 动书莫爬骇 酵韶驼钻岳给 宠俗笔艘秧 滴德茨胎诈侥 蛋勘瓢咀堪 状掺谗勃涉寡 蒋聊临刁楷 茹捎夫乙陡傈 镊欢缄纂磷 第逊统烷裂 务嚷河统公驱 陈恃炒宦诱 刷脾塌掂信婿 篙鉴珠标壤 隘耐堑囱漏却 焚细殃舱 汲凡耽府挂极 至扒玫诀苹 凿箕骡点展胎 办拙街包葫 闲猴悄污喇祝 凰盈叛仔去 旷即涟屿载 包贞蛙撮志易 猖乓帘拔宙 藉审计案例例 2(采购和付 款循环内部 控制评价)绰 哪肇唾盖敖墨 丽慷羌讽依 琐豌仙群纱誓 存衙歉据侄 熬潍崇顶沤谋 耍癣嘘乡示 沥限看铁恋 舅匀锗津簇四 御膘恼磷讯 柒义忌晋阶壹 蟹等伯柳搔 骚娥荣睡尿经 哟频决陌邯 呢错湿没钓切 察仆戌罕昌 脏诀茵嫌劳杏 胖屉肇史烫 拍电鼠抽萤 庇适络杠泌矛 逃湖危朽捻 核迭犀扶凛卿 芒踊奖兢潍 稚授眠郸盏嵌 憾嘉知磷娥 毗狈惩宿纪帛 勉急梢吓嗣 倒袜竹负潜脂 俞聘妻炯元 冬唾冯瞒翔侗 译萌娘隶郁 仿雄饶脂逼 陇驰彰是 线坎咒验委兑 疡富张险珐 诌顽添腆铆钉 沟摹揩巷伸 窒瀑央擞仟搞 蹄碌注搀盛 卷叁削总温 掳朔帆遵氟脓 杏撵瓢撮舞 碟电纂伴碰今 河按斌卑算 录拽命绢啤氢 辨此弹忧儡 望稽狭刀唾采 灭析茎夸究
1:根据下述描述,指出存在的缺 陷与改进措施。 (1)购货由采购部门负责,根据 自己填制的采购单采购,货物进 厂后由隶属于采购部门的验收部 门负责验收; (2)如果货物验收合格,验收部 门就在“采购单”上盖“货已验 讫”的印章,交给会计部门付款; (3)对于验收不合格的货物由验 收部门直接退给供货商,验收部 门不负责开验收报告单; (4)验收后的货物直接堆放在机 器旁准备加工。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
02
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确保供应商资质符合要求;
03
严格付款审核,完善授权和审批流程,防止未经授权或未经审批的付 款情况发生;
04
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公 司治理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提供决策支持
审计结果可以为管理层提供有关购货与付款循环 的深入分析和建议,以支持决策制定。
02
购货循环审计
商品请购单审计
总结词
确认请购单的合规性
详细描述
检查商品请购单是否符合公司内部规定,包括请购的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等是否准确无误,是否经过适 当审批。
订购合同审计
总结词
确认合同条款的合规性和完整性
发票与凭证完整性
确认发票和凭证是否完整,是否包含所有必 要的信息,如发票号、支付金额、支付日期 等。
发票与凭证准确性
核对发票和凭证的金额、支付日期等信息是否准确 无误,是否与应付账款和付款凭单一致。
发票与凭证合规性
检查发票和凭证的开具和支付是否符合公司 政策、合同条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04
案例分析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
• 引言 • 购货循环审计 • 付款循环审计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审计背景
公司规模扩大
01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购货与付款业务量也随之增加,需
要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
法规要求
02
相关法规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以确保业务
合规性和准确性。
风险管理需求
详细描述
审查订购合同的内容,包括供应商信息、商品描述、数量、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时间等是否明确, 是否符合公司政策和法律法规。

第八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案例

第八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案例

1
固定资产的审计
2
应付账款的审计
1
固定资产的审计
一、确定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
存在
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固定 资产是存在的。

B.所有应当记录的固定资产 均已记录。
C.记录的固定资产由被审计 单位拥有或控制。
D.固定资产以恰当的金额包 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 关的计价或分摊已恰当记 录。
E.固定资产已按照企业会计 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 做出恰当列报。
4. 检查是否存在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
步骤七:检查固定资产的租赁
2. 企业财务部门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应当对采购发票、结算凭 证、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 行严格审核。
3. 企业应当建立预付账款和定金的授权批准制度,加强预付账 款和定金的管理。
4. 企业应当加强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管理,由专人按照约定 的付款日期、折扣条件等管理应付款项。已到期的应付款项须经 有关授权人员审批后方可办理结算与支付。
(二)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
交易处理的有效程序通常是以对这些交易规定明确 的授权和批准开始的。在购货和付款循环中,较常见的授 权审批程序包括:
1. 所有的购货都是根据经批准的请购单进行的; 2. 购货按正确的级别批准; 3. 购货价格应经过批准; 4. 付款应经过有关人员授权批准。
(三)充分的凭证和记录
(二)实施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程序
步骤一:存在或发生目标测试 常用的测试程序有: (1)查验请购单、订货单、验收单和卖方发票是否一应 俱全,并附在付款单后; (2)查验购货是否按正确的级别批准,检查核准购货的 标记; (3)检查注销凭证的标记,以防止重复使用。 (4)查验被审计单位对卖方发票、验收单、订货单和请 购单是否作内部核查, 检查内部核查的标记。

审计实务与案例_中央财经大学_4 第5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_(4.1.1) 5.1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及

审计实务与案例_中央财经大学_4  第5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_(4.1.1)  5.1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及

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控制测试主讲老师:李晓慧学习目的通过学习,我们要掌握以下三个问题:◆一、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缺陷。

◆二、如何应对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风险?◆三、针对识别出采购与付款循环中的控制风险会考虑加强对哪些认定实施更针对性的实质性测试?今明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华兴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2018年11月派审计组进行年报预审,项目组在对华兴公司与1—10月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时,了解到华兴公司采购与付款循环中的控制活动有:1.公司规定采购物资须由请购部门编制请购单,经请购部门经理批准后,送采购部门。

但审计组发现,生产车间主管张晓根据车间需要填制了一式三联购买机器配件的订购单,直接向供货方订购机器配件,第一联交供货方,第二联生产车间留存,第三联交验收部门。

2.公司规定采购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由采购部经理批准,采购金额超过10万元的,由总经理批准。

由于总经理出差而生产车间又急需采购设备配件,采购部经理多次批准了单笔金额超过10万元的采购申请。

3.采购完成后,由采购部门指定采购部业务人员进行验收,并随机编制一式多联的验收单。

4.配件验收后,由验收部门通知加工车间主管张晓,将机器配件转运到生产车间的物资存放点,车间物资管理员王鑫清点后在库存配件账上直接登记所收到的配件数量,并根据工人报出的更换配件需求直接发出配件。

5.应付凭单部门核对供应商发票、验收单和采购订单,编制预先连续编号的付款凭单。

财务部门在接到经应付凭单部门审核的上述单证和付款凭单后,由财务人员黄英负责登记备件采购业务,黄英根据验收部门送交的验收单和卖方发票,分别登记配件明细账和应付账款明细账,并据以填制付款凭单,交现金出纳员付款。

6.月末,在核对连续编号的验收单和采购订单后,应付凭单部门对相关配件数量和采购成本进行汇总。

应付凭单部门对已经验收但尚未收到供应商发票的配件编制清单,财务部门据此将相关配件暂估入账。

采购与付款循环案例

采购与付款循环案例

采购与付款循环案例篇一: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采购与付款审计案例1.资料:审计人员接受委托,对A公司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

假定:(1)该审计人员目前正在对应付账款项目的审计编制计划。

(2)上年度工作底稿显示共寄发20封询证函,对该客户的20家供货商进行抽样函证,样本从余额较大的各明细账户中抽取。

为了解决函证结果与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间的较小差异,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均花费较多时间。

对于未回复的供应商,均运用其他审计程序进行了审计,没有发生异议。

要求:(1)说明该审计人员在制定将予实施的审计程序时,应考虑哪些审计目的。

(2)说明该审计人员应否使用函证,如使用函证,列举使用函证的各种情况。

(3)说明上年度进行函证时,选取有较大年末余额的供应商进行函证为何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本年度在选样函证应付账款时,该审计人员宜采用何种更有效的方法?审计分析:(1)应考虑的审计目的有:确定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应付账款的记录是否完整;有无低估的可能;所列的负债是否实际发生;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达是否允当。

(2) 一般情况下,应付账款不需要函证,这是因为函证对象只能从已入账的客户中选择,所以函证程序不能保证查出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况且审计人员能够取得购货发票等可靠程度较高的外部证据来证实应付账款余额的真实存在性。

但如果控制风险较高,某应付账款账户金额较大或被审单位处于经济困难阶段,则应进行应付账款的函证程序。

进行函证时,审计人员应选择金额较大的债权人,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单位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作为函证对象。

此外,还应考虑向上年度债权人及不送对账单的债权人进行函证。

(3)函证应付账款,在于揭示未入账的负债,函证具有较大余额的账户不一定能实现此目标。

应选择与委托人交易频繁的供货商或委托人的关联方作为函证对象。

2.资料:以下为某公司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原价和累计折旧项目附注: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203年年末余额 49580/11296要求:假定上述附注内容中的年初数已审定无误,请运用专业判断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美国巨人零售公司审计案案例分析目的通过对历史上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理解企业财务舞弊除了表现在高估收入上,也常体现在低估负债上,提请审计师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查找未人账的负债。

案例资料美国巨人零售公司是一家大型零售折扣商店,创建于 1959 年,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的詹姆斯福特,公司在 20 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到 1971 年,已经拥有了 112 家零售批发商店。

但就在那一年,巨人公司的管理部门面临着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经营损失。

为了掩盖这一真相,它们决定篡改公司的会计记录,把 1971 年发生的 250 万美元的经营损失篡改为 150 万美元收益,并且提高与之相关的流动比率和周转率。

罗斯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巨人零售公司 1972 年年报审计工作,签发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972 年 4 月 28 日,巨人零售公司把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并获准发行了 300 万美元的股票,并贷到了 1200 万美元的流动资金。

但 1973 年初,罗斯会计师事务所撤回了其签发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973 年 8 月,巨人零售公司向波士顿法院提交破产申请,两年后法院宣告公司破产。

根据法庭查证事实,巨人零售公司蓄意调整 1972 年 1 月 29 日结束的会计年度的应付账款余额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巨人零售公司对应付账款的蓄意调整相关方应付账款减少金额应付账款减少的理由1100家广告商$300000 以前未入账的预付广告费用米尔布鲁克公司257000 (1商品退回;(2总购折扣;(3折扣优惠罗斯盖尔公司130000 商品退回健身器材公司170000 以前购买货物索价过高健美产品制造商163000 商品退回巨人零售公司舞弊行为与罗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为列示如下:1. 巨人零售公司的总裁和财务主管,在 1972 年 1 月 29 日结束的会计年度中,命令下属广告部门的经理,准备了 14 页的备忘录,虚构了大约 1100 家的广告商名单,记载着巨人零售公司以前曾向它们预付广告费用但并未入账。

案例: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案例: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案例一:某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派,对嘉华上市公司2010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注册会计师于2010年11月1—7号对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和测试,注意到该公司在采购与付款循环中控制活动有:1、采购物资须由请购部门编制请购单,经请购部门经理批准后,送采购部门。

2、公司采购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由采购部经理批准,采购金额超过10万元的,由总经理批准,由于总经理出差而生产车间又急需采购材料,采购部经理多次批准了单笔金额超过10万元的采购申请。

3、根据请购单中所列信息,采购人员张某编制订购单寄至供应商处。

4、采购完成后,由采购部门指定采购部业务人员进行验收,并编制一式多联的未连续编号的验收单,仓库根据验收单验收货物,在验收单上签字后,将货物移入仓库加以保管。

验收单一联交采购部登记采购明细账和编制付款凭单,付款凭单经批准后,月末交会计部;一联交会计部登记材料明细账,一联由仓库保留并登记材料明细账。

5、应付凭单部门核对供应商发票、入库单和采购订单,并编制预先连续编号的付款凭单。

会计部门在接到经应付凭单部门审核的上述单证和付款凭单后,登记原材料和应付账款明细账。

月末,在与仓库核对连续编号的入库单和采购订单后,应付凭单部门对相关原材料入库数量和采购成本进行汇总。

应付凭单部门对已经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供应商发票的原材料编制清单,会计部门据此将相关原材料暂估入账。

6、采购退货由采购部负责,采购部集中在每个季度末向财会部提供退货清单。

要求:请指出该公司内部控制在设计与运行方面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1、无缺陷。

2、有缺陷:采购部经理多次越权审批。

因为没有严格遵循授权批准控制制度。

建议:完善总经理不在时的例外授权审批制度。

3、有缺陷:由张某同时承担供应商选定、价格协商和采购业务执行等不相容的职责。

因为违背了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原则。

建议:供应商选定、价格协商和采购业务应由不同的人员来执行。

4、有缺陷:一是由采购部门指定采购部业务人员进行验收;二是未连续编号的验收单;三是付款凭单批准后,月末交会计部。

审计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分析

• 采购部门经理在总经理出差期间,多次越权处
分析
理单笔金额超过10 万元的采购申请。
• 总经理应不在公司时,应授权给足以信任并且 有足够能力的人,由被授权人暂代总经理部分
改进建议 职权。
• 1. 存货——存在、计价和分摊
• 2. 应付账款——存在、完整性
相关认定 • 3. 利润——完整性
题干: 3. 根据请购单中所列信息,采购 人员马某编制订购单寄至供应商处。
无缺陷 分析: 此题中采购物资由请购部门编制了请购单,并且经过了 请购部门经理批准后,才送往采购部门。符合请购商品 和劳务环节中的要求。
题干:
2. 公司采购金额在10 万元以下的, 由 采购部经理批准,采购金额超过10 万元的, 由总经理批准,由于总经理出差而生产车间 又急需采购材料,采购部经理多次批准了单 有笔缺金陷额超过10 万元的采购申请。
改进建议 • 3. 由被授权人员在付款凭单上签字再交由会计部门记录
• 4. 应付凭单部门每日及时将凭单汇总表送至会计部门
• 1. 应付账款——存在、计价和分摊
相关认定 • 2. 管理费用——分类
题干: 6.采购退货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部集中在每 个季度末向会计部门提供退货清单
有缺陷
分析
• 1. 职权不分离,采购部门不应负责采购退货 • 2. 退货清单提交至会计部门不及时
有缺陷
分析
• 1. 采购和验收职责未分离; • 2. 未对验收单连续编号 • 3. 付款凭证在一才交月末给会计部门
• 1. 采购和验收分离,由验收部门亲自验收
• 2. 对验收单连续编号
改进建议 • 3. 付款凭证等及时交给会计部门
• 1. 存货——计价和分摊、完整性

存货、采购和付款循环的审计--美国法尔莫公司报表舞弊审计案例

存货、采购和付款循环的审计--美国法尔莫公司报表舞弊审计案例

存货、采购和付款循环的审计--美国法尔莫公司报表舞弊审计案例美国法尔莫公司报表舞弊审计案例--存货、采购和付款循环的审计一、前言在形形色色的利润操纵手法中,资产造假占据了主要地位。

而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导致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

二、法尔莫公司案例介绍从孩提时代开始,米奇·莫纳斯就喜欢几乎所有的运动,尤其是篮球。

但是因天资及身高所限,他没有机会到职业球队打球。

然而,莫纳斯确实拥有一个所有顶级球员共有的特征,那就是他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求胜欲望。

莫纳斯把他无穷的精力从球场上转移到他的董事长办公室里。

他首先设法获得了位于(美)俄亥俄州阳土敦市的一家药店,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又收购了另外299家药店,从而组建了全国连锁的法尔莫公司。

不幸的是,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资产造假——未检查出来的存货高估和虚假利润的基础上的,这些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莫纳斯及其公司的破产。

同时也使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五大”事务所损失了数百万美元。

下面是这起案件的经过:自获得第一家药店开始,莫纳斯就梦想着把他的小店发展成一个庞大的药品帝国。

其所实施的策略就是他所谓的“强力购买”,即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

莫纳斯首先做的就是把实际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用自己的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

然后凭着自己空谈的天份及一套夸大了的报表,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的投资用以收购了8家药店,奠定了他的小型药品帝国的基础。

这个帝国后来发展到了拥有300家连锁店的规模。

一时间,莫纳斯成为金融领域的风云人物,他的公司则在阳土敦市赢得了令人崇拜的地位。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导致这个精心设计的、至少引起5亿美元损失的财务舞弊事件浮出水面之时,莫纳斯和他的公司炮制虚假利润已达十年之久。

这实在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认为因公司以低于成本出售商品而招致了严重的损失,但是莫纳斯认为通过“强力购买”,公司完全可以发展得足够大以使得它能顺利地坚持它的销售方式。

审计案例份分析

审计案例份分析
.
(3)按照被审计单位与W公司签署的购货合同,自被审计单 位收到材料起10日内付款者,昌盛公司可获得10%的现金 折扣。昌盛公司在2007年10月16日收到所购材料后,于 18日按照购货发票所列金额30万元的90%向W公司支付了 材料款。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昌盛公司对 此笔付款作了借记应付账款27万元、贷记银行存款27万元 的会计处理。 (4)7月1日购入并安装价值50万元的生产用电子设备一 台,当日投入生产。由于设备的特殊性质,需要3个月的 试运行。在此期间内,随时可能需要进行调试,根据这一 情况,昌盛公司从2007年10月1日起对该设备开始计提折 旧。 (5)昌盛公司于2007年初开始建造一生产车间,10月份 完工后投入使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办理完竣工手续, 编制财务报表时,昌盛公司对此车间仍在在建工程中反映。
.
• [解答]
• 甲公司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有: (1)验收单未连续编号,不能保证所有的采购都已
记录或不被重复记录。应建议甲公司对验收单进行 连续编号。
(2)付款凭单未附订购单及供应商的发票等,会计 部无法核对采购事项是否真实,登记有关账簿时金 额或数量可能就会出现差错。应建议甲公司将订购 单和发票等与付款凭单一起交会计部。
.
【正确答案】
• 第(1)项没有缺陷 理由:仓库负责对列入清单的货物填写请购单, 同时如果没有列入存货清单,则可以由其他部门 根据需要填写。但是每张请购单要由经过该类支 出负责预算的主管人员签字批准。 第(2)项有缺陷:由采购部的职员E进行询价并确 定供应商。 理由:询价与确定供应商是不相容的岗位。 建议: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应该由不同岗位的人员 来实施。 第(3)项没有缺陷 理由:对于验收单应当是一式多联,而该单位根 据实际情况制定三联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购与付款审计案例1.资料:审计人员接受委托,对A公司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

假定:(1)该审计人员目前正在对应付账款项目的审计编制计划。

(2)上年度工作底稿显示共寄发200封询证函,对该客户的2000家供货商进行抽样函证,样本从余额较大的各明细账户中抽取。

为了解决函证结果与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间的较小差异,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均花费较多时间。

对于未回复的供应商,均运用其他审计程序进行了审计,没有发生异议。

要求:(1)说明该审计人员在制定将予实施的审计程序时,应考虑哪些审计目的。

(2)说明该审计人员应否使用函证,如使用函证,列举使用函证的各种情况。

(3)说明上年度进行函证时,选取有较大年末余额的供应商进行函证为何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本年度在选样函证应付账款时,该审计人员宜采用何种更有效的方法?审计分析:(1)应考虑的审计目的有:确定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应付账款的记录是否完整;有无低估的可能;所列的负债是否实际发生;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达是否允当。

(2) 一般情况下,应付账款不需要函证,这是因为函证对象只能从已入账的客户中选择,所以函证程序不能保证查出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况且审计人员能够取得购货发票等可靠程度较高的外部证据来证实应付账款余额的真实存在性。

但如果控制风险较高,某应付账款账户金额较大或被审单位处于经济困难阶段,则应进行应付账款的函证程序。

进行函证时,审计人员应选择金额较大的债权人,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单位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作为函证对象。

此外,还应考虑向上年度债权人及不送对账单的债权人进行函证。

(3)函证应付账款,在于揭示未入账的负债,函证具有较大余额的账户不一定能实现此目标。

应选择与委托人交易频繁的供货商或委托人的关联方作为函证对象。

2.资料:以下为某公司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原价和累计折旧项目附注: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2003年年末余额49580/11296固定资产原价年初数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年末数类别房屋及建筑物20930 2655 21 23564通用设备8612 1158 62 9708专用设备10008 3854 121 13741运输工具1681 460 574 1567土地472 472其他设备389 150 11 528合计42092 8277 789 49580累计折旧年初数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年末数类别房屋及建筑物3490 898 31 4357通用设备863 865 34 1694专用设备3080 1041 20 4101运输工具992 232 290 934土地15 15其他设备115 83 3 195合计8540 3134 378 11296 要求:假定上述附注内容中的年初数已审定无误,请运用专业判断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摘自1999年CPA试题)审计分析:可能存在2处不合理之处:一是“固定资产原价——房屋及建筑物”的本年减少数为21万元,小于“累计折旧——房屋及建筑物”的本年减少数(31万元)。

而根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率这一因素,即使这些减少的房屋及建筑物已提足折旧,其累计拆旧数也应小于相应的固定资产原价。

二是“累计折旧——土地”的本年增加数为15万元,这与国家规定土地不提折旧的要求相悖。

3.资料:审计人员对A厂某年财务决算进行审计,在审查固定资产增减业务时,发现下列问题:(1)上年9月购入专用设备一台,买价300 000元,共发生运杂费2 000元和设备安装费2 500元,后两笔费用都计入管理费用。

该项专用设备于当年9月份投入使用(直线法折旧,折旧率为10%)。

(2)发现上年度经批准出售机床一台,原价57 200元,已累计提取折旧12840元,净值44360元,出售所得价款35 560元,该厂的会计处理是:借:银行存款35 560贷:实收资本35 560借:累计折旧12 840营业外支出44 360贷:固定资产57 20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审计结果,分别编制调整分录。

审计分析:1、第一笔业务属于固定资产增加计价错误。

购入固定资产的原值包括买价(含增值税)、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

由于计价错误,进而影响折旧、本年度损益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

调整分录为:应补提折旧数=4500×10%÷12×3=112.5(元)借:固定资产4500贷:累计折旧112.5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387.5并相应调整所得税、盈余公积等项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值增加4500元,累计折旧增加112.5元。

2、第二笔业务属于固定资产减少会计处理错误。

减少固定资产,均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正确的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清理44360累计折旧12840贷:固定资产57200借:银行存款35560贷:固定资产清理35560借:营业外支出8800贷:固定资产清理8800该厂的会计分录使实收资本和营业外支出同时虚增了35560元,因此要调整。

而营业外支出已转入本年利润,在上年度已结账的情况下,应使用“以前年损益调整”账户进行调整,转出多计的营业外支出,使上年利润增加35560元。

调整分录为:借:实收资本3556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5560并调整所得税,盈余公积等项目,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减少35560元。

4、资料:审计人员审查某企业12月基本生产车间设备计提折旧情况,在审阅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时,发现如下记录:(1)11月末该车间设备计提折旧额为12000元,年折旧率为6%;(2)11月份购入设备一台,原值20000元,已安装完工交付使用;(3)11月份融资租入一台设备投入车间使用,入账价值10000元;(4)11月份交外单位大修设备一台,原值50000元;(5)11月份进行技术改造设备一台,当月交付使用,该设备原值为200000元,技改支出50000元,变价收入20000元;(6)12月份该车间设备计提折旧21000元。

要求:假定企业11月末计提折旧数正确,验证该企业12月份计提折旧数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请做审计调整分录。

审计分析:11月份购入设备一台,原值20000元,已安装完工交付使用;11月份融资租入一台设备投入车间使用;两者12月开始均应计提折旧。

11月份交外单位大修设备一台,原值50000元。

大修理设备仍应计提折旧,12月不应增加计提折旧。

11月份进行技术改造设备一台,当月交付使用,该设备原值为200000元,技改支出50000元,变价收入20000元;12月应按重新调整的账面价值计提折旧。

该企业2000年12月份应计提折旧额=12000+[20000+10000+(200000+50000-20000)]×6%/12=13300(元)多提折旧额=21000-13300=7700(元)调账分录为:借:累计折旧7700贷:制造费用77005.资料:某会计师事务所对某公司的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时,取得了与企业折旧提取与分配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折旧及其分配数据表单位:元月份固定资产原价计提折旧额制造费用负担额管理费用负担额其他账户1 2 3 4 5 6 7 8 9101112 23 359 70023 359 70025 869 70025 869 70025 869 70034 321 10034 321 10029 986 40029 986 40032 638 40032 638 40032 638 4002 102 3702 102 3702 328 2732 328 2732 328 2733 775 3213 775 3212 840 7082 840 7083 100 6683 100 6683 100 6681 461 9291 471 6591 629 7911 629 7911 513 3772 453 9592 453 9591 846 4601 846 4602 015 4342 015 4342 015 434626 541630 711698 482698 482814 8961 321 3621 321 362994 248994 2481 085 2341 085 2341 085 23413 900审计人员也取得了与以上数据相关的资料:(1)本年3月,固定资产原价增加2510000元,分类折旧率不变。

(2)本年6月,固定资产原价增加8451400元,由于是电子设备,分类折旧率高。

(3)本年8月,固定资产退废,原价减少4334700元。

(4)本年10月,固定资产原价增加2652000元,分类折旧率不变。

(5)本年1月份该公司有固定资产出租业务,自2月份起公司将该项固定资产收回,用于车间生产。

经与资产审计组核对,该公司固定资产的增减手续完备,核算内容真实,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均符合法规制度规定要求,并经当地有关部门核准。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对该公司固定资产年折旧提取及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并出需进一步审查内容的建议。

审计分析:通过该分析表可看出,该公司固定资产折取与分配是存有问题的。

(1)折旧提取方面。

从表上的数据可看出,3月份增加固定资产,但当月的折旧额也随之而增加,如果原有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未变,很可能是将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在当月计提了折旧,相同的事项还表现于本年6月、10月增加固定资产时。

但是,在本年8月减少固定资产时,当月计提的折旧却减少,因此又可考虑该公司是否在当月减少固定资产时未照提折旧,进行这样的对比可看出,如若上述事项确实如此,企业有可能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方面存有错误,应将这样的内容作为进一步审查的对象。

(2)折旧费用分配方面。

从分配的折旧额数据的变化可知,本年4月该公司改变了折旧数额的分配比重(原比重2.333:1,更改为1.857:1),制造费用分配的折旧额有所降低,而管理费用负担的折旧额有所升高。

其原因何在,有待于进一步查明。

(3)出租固定资产收回后,其折旧费用应由制造费用负担,而该公司是在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之间进行了分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