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教案正式版

合集下载

电解池教案(高二化学)

电解池教案(高二化学)

第三节电解池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2.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冶金的原理3.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重点:电解原理及应用三、教学过程:我们知道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即反应热。

化学能也能转变为电能,用原电池装置。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能如何转化为化学能。

第三节电解池一、电解原理实验:现象—一极有气泡,检验为氯气;另一极有红色的物质析出,分析为铜。

讲:要分析此现象我们得研究此装置,首先看电极。

1.电极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隋性电极—只导电,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C/Pt/Au)活性电极—既导电又参与氧化还原反应(Cu/Ag)问:通电前和通电时分别发生了怎样的过程?通电前:CuCl2=Cu2++2Cl- H2O H++OH-通电中:阳离子(Cu2+,H+)向阴极移动被还原;阴离子(Cl-,OH-)向阳极移动被氧化讲:即在电极上分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称电极反应。

2.电极反应( 阳氧阴还)阳极:2Cl- -2e-=Cl2 (氧化)阴极:Cu2++2e-=Cu(还原)总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放电:阴离子失去电子或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3.电解: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被动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叫电解。

讲:所以电解质导电的实质便是——电解电解池:借助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即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或电解槽。

问:构成电解池的条件是什么?电源、电极、电解质构成闭和回路。

思考:电解CuCl2水溶液为何阳极是Cl-放电而不是OH-放电,阴极放电的是Cu2+而不是H+?4.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得e-))Ag+>Hg2+>Fe3+>Cu2+>H+(指酸电离的)>Pb2+>Sn2+>Fe2+>Zn2+>Al3+>Mg2+>Na+>Ca2+>K+阳极(1)是惰性电极时: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失e-)S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SO32-/MnO4->OH-)(2) 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问:放电能力弱于H+和OH–的物质在水溶液中放电吗?否,但亚铁离子浓度远大于氢离子浓度时,亚铁离子放电。

《电解池》教学设计

《电解池》教学设计

《电解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池的定义、组成和工作原理。

2.了解电解池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3.学会电解池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教学重点:1.电解池的定义和组成。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3.电解池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教学难点:1.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电解池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泡沫塑料盒、铝箔、铜片、铃木试纸、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电源、导线等。

2.实验仪器:电阻器、电流表、电极夹、直流电流表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学生打招呼并引出今天的话题:电解池。

2.利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解池的例子,如电池、电解水等,帮助学生理解电解池的概念。

Step 2:概念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幻灯片或板书的方式,介绍电解池的定义和组成。

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电解池是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系统,其中一个电极称为阳极,另一个电极称为阴极,电解质溶液连接两个电极。

2.讲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即正极吸收电子,阴极释放电子,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

Step 3:实验操作(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2.将泡沫塑料盒扣在实验台上,分别将铝箔和铜片固定在泡沫塑料盒的两侧,作为阳极和阴极。

3.将硫酸铜溶液倒入泡沫塑料盒中,使得铜片浸泡在溶液中。

4.连接电源、电流表、电阻器和电解池的电解质溶液。

5.设置合适的电流和电压,记录实验数据。

Step 4: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1.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比较阳极和阴极在电解过程中的变化。

3.学生讨论电解池的应用领域和意义,例如铝的电解制取、废水处理等。

Step 5:小结复习(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复习,强调电解池的定义、组成和工作原理。

2.学生进行回答问题和讨论。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准备一道电解池相关的练习题,可让学生解答。

2.鼓励学生自主查找电解池的实际应用,并写一篇小论文。

《电解池》教学设计

《电解池》教学设计

《电解池》第一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原电池装置的改变,理解电解原理和对电解池构造的认识;巩固电极反应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在原电池变电解池的改动和进一步研究构成中,注意对比和应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模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能量的转化,特别是对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途径有了一个认识;体会观察现象与预测分析规律的喜悦。

【教学方法】
边实验边讨论
【重点·难点】对电解规律的发现
【课前准备】CuCl
2溶液,NaCl溶液,稀H
2
SO
4
,淀粉碘化钾试纸,石墨电
极,Cu电极,Zn电极,整流器,电流计,导线若干,电源利用教室的【课前分析】实验设计好会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要防止忙乱地动手,提醒学生从电极和电解质溶液两方面去研究,注意变化其一而保持另一个不变,才好确定问题所在。

【教学过程】
教后记:把学生慢慢引进新的知识领域,在问题暴露出来再解释,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避免说教痕迹过深,防止学生的抵触心理产生。

但本节课要求学生的动手和分析能力较高,从而引出认知冲突,更适合爱思考爱动手类的学生,对稍差的学生要及时带领引导。

大学化学教学案——电解池教案

大学化学教学案——电解池教案

大学化学教学案——电解池教案1. 简介本教学案为大学化学课程中的一节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电解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了解到电解池的构成、电解质、电极反应以及相关实验操作技巧。

2. 教学目标- 了解电解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电解质的种类和性质;- 理解电极反应与电解池的关系;- 研究电解池相关实验的操作技巧;- 探索电解池在工业生产和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3. 教学内容3.1 电解池基本概念- 电解池的定义和组成;- 正负极的区分;- 电解质的种类和离子运动机制。

3.2 电解质的性质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浓度的关系;- 电解质溶液在电解池中的作用。

3.3 电极反应- 电极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电极反应与物质电子转移的关系;- 电极反应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3.4 电解池实验操作技巧- 电解池的搭建及连接方式;- 电解质选择及浓度的控制;- 电极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3.5 电解池的应用- 电解池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电解池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电解池的未来发展趋势。

4. 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电解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实验演示:进行电解池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际操作,加深对电解池的理解;-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电解池的理解和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教学评估- 课堂提问:随堂进行提问,检验学生对电解池的理解程度;-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电解池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实际操作和自主研究能力;- 期末考试:设立相关考题,全面检测学生对电解池的掌握情况。

6. 参考资料- 化学教材:XX大学化学教材;- 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以上为本节课电解池教案的内容,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电解池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认识。

请学生按时参加授课并完成相应的实验和作业。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电解池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b.掌握电解反应的规律和条件。

c.理解电解质在电解池中的行为和溶液中产生的化学变化。

d.了解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实际应用。

2.能力目标:a.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与电解池相关的问题。

b.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进行电解实验。

c.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d.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b.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证精神。

c.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d.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电解池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电解反应的规律和条件。

3.电解质在电解池中的行为和溶液中产生的化学变化。

三、教学难点:1.电解池的能量转化和实际应用。

2.电解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引入电解的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电解水、电镀等,让学生感受电解的存在和应用。

2.提问:你知道什么是电解池吗?它由什么组成?Step 2:学习电解池(15分钟)1.介绍电解池的定义和组成,包括电解槽、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和电极等。

2.讲解电解反应的规律和条件,包括电解质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浓度、电解质的化学性质、电解质溶液的温度等。

3.讲解电解质在电解池中的行为和溶液中产生的化学变化,包括电解质的离子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极上的化学反应等。

Step 3:解决问题(10分钟)1.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解决电解池相关的问题,如电解电池的通电方向和电解质的选择等。

2.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Step 4:进行电解实验(30分钟)1.分组安排学生进行电解实验,并提供所需材料和仪器。

2.各组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实验结束后,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Step 5:归纳总结(10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和理论知识,归纳总结电解池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以及电解反应的规律和条件。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doc 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电解池概述1.1 电解池的定义1.2 电解池的组成1.3 电解池的分类1.4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第二章:电解质2.1 电解质的定义2.2 电解质的分类2.3 电解质的电离2.4 电解质的导电性第三章:电解池的电极3.1 电极的定义3.2 电极的分类3.3 电极的材料3.4 电极的活性第四章:电解池的电解过程4.1 电解过程的定义4.2 电解过程的分类4.3 电解过程的机理4.4 电解过程的控制因素第五章:电解池的应用5.1 电解池在电镀中的应用5.2 电解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5.3 电解池在电池制造中的应用5.4 电解池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六章:电解池的电解反应6.1 电解反应的类型6.2 电解反应的平衡6.3 电解反应的速率6.4 电解反应的效率第七章:电解池的设计与操作7.1 电解池的设计原则7.2 电解池的操作流程7.3 电解池的运行维护7.4 电解池的安全与环保第八章:电解池在电镀工业中的应用8.1 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8.2 电镀池的设计与操作8.3 电镀层的性质与控制8.4 电镀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第九章:电解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9.1 水处理的电解原理9.2 电解水处理的工艺流程9.3 电解水处理的效果与评价9.4 电解水处理的应用案例第十章:电解池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0.1 电解池在金属冶炼中的应用10.2 电解池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10.3 电解池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10.4 电解池在其他工业中的应用第十一章:电解池的优化与改进11.1 电解池效率的提高11.2 电解池材料的改进11.3 电解池工艺的优化11.4 电解池新技术的发展第十二章:电解池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12.1 电解过程中的环境影响12.2 电解池废水的处理与回收12.3 电解池的节能减排措施12.4 电解池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十三章:电解池在不同行业的案例分析13.1 电解池在电镀行业的案例13.2 电解池在水处理行业的案例13.3 电解池在金属冶炼行业的案例13.4 电解池在其他行业的案例第十四章:电解池的实验设计与实践14.1 电解池实验的基本原则14.2 电解池实验方案的设计14.3 电解池实验的操作步骤14.4 电解池实验结果的分析第十五章:电解池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电解池技术的发展趋势15.2 电解池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15.3 电解池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挑战与机遇15.4 电解池在交叉学科中的融合与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电解池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和工作原理。

高中化学电解池的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池的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池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解槽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电解质和电极在电解槽中的作用。

3. 了解电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其特点。

4. 能够分析电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电解质和电极在电解槽中的作用。

2. 电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其特点。

三、教学内容1. 电解槽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 电解质和电极在电解槽中的作用3. 电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其特点4. 电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中的电解过程,如氯碱法制备氢氧化钠、铝电解制备铝等,引起学生对电解的兴趣。

2. 概念讲解:讲解电解槽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电解质和电极在电解槽中的作用,并介绍电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其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电解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电解过程,加深他们的理解。

4. 讨论分析:通过讨论电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电解反应的方向和速度。

5. 练习检测: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五、教学资源1. 电解槽模型2. 实验器材3. 课件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不同电解过程的应用。

2. 思考电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尝试回答相关问题。

3. 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综合理解和实践操作的机会,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发展。

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培养其实践操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电解池教案

电解池教案

电解池教案电解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电解池的组成与原理;(2)掌握电解池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3)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解池的组成、原理和使用方法;(2)电解池的实验观察和验证。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2)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电解池的效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1)电解池实验装置;(2)盐水溶液、铜片、铝片、锡片、石墨棒等;(3)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等。

2. 教学媒体:(1)多媒体投影仪;(2)电子板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1)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相关实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以前见过电解池吗?它是用来做什么的?2. 提出问题与分析:(1)提出问题:电解池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2)通过讨论分析电解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向学生介绍电解池的基本结构。

3. 实验观察与验证:(1)给学生展示电解池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2)让学生进行以下实验观察和验证:A. 将盐水溶液倒入电解池中,将铜片与铝片分别连接在电解池的两极上,并观察实验现象;B. 将锡片与石墨棒分别连接在电解池的两极上,并观察实验现象。

(3)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实验现象,进一步思考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4. 总结与归纳:(1)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总结出电解池的工作原理;(2)向学生介绍电解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场景。

5. 拓展与应用:(1)激发学生对电解池应用的思考,让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电解池实验和应用;(2)引导学生思考电解池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中的作用。

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电解池是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和原电池一起构成电化学基础。

在教材中,先学原电池,让学生对电极反应,电子、离子移动方向,能量转化有所了解之后,再学电解池,这样的教材编排顺序是非常合理的,它符合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电解池”内容教学分五个课时:第一课时是电解池的基本原理和放电顺序;第二课时是电解池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电解总反应的书写;第三课时是活性电极和电解原理的应用;第四课时是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对比;第五课时是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即电化学的综合运用。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而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其中电解池的能量转化原理是最为基本的,因此,“电解池”第一课时在整个章节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本节课的重点应是让学生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阴阳两极的确定,阴阳离子、电子的移动方向,电极反应,电解过程中的现象分析,放电顺序等。

其中难点:两极反应、电极总反应的书写,阴阳离子放电顺序的应用。

二、“电解池”第一课时常用的教学方法及缺点分析1、教师演示电解CuCl2溶液实验,一般用U形管和大的碳棒,电源为16V的直流电源。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这样的教学设计不利于学生观察,如果让学生做随堂实验,则实验药品的用量会很多,且Cl2的毒性污染会很大。

2、分析放电顺序时,只限于阳离子的中的Cu2+、H+;阴离子中的OH-、CI-放电顺序比较,各离子的放电顺序主要还是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然后学会应用。

3、由于整个一节课就一个演示实验,所以在后面(包括第二课时),在写电解NaCl溶液、CuSO4溶液、NaSO4溶液的电极总反应时,就显得非常困难,需要教师反复分析、讲解、强调,而且死记硬背的成分也很大。

高中化学《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池》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电解池》第一课时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化学反应原理》
2.年级:高二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
5.教学时间:45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解池、电极产物
(2)能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3))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2.内容分析:
本课时教学重点: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 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书写电极反应。

3.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原电池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利用自发的氧化还原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原理,本课时要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来研究如何借助电能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从而使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操作过程中形成严谨、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4.设计思路:
(1)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课前布置预习,课堂进行分组实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利用多媒体动画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高一化学《电解池》教案

高一化学《电解池》教案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电解池一、教材分析是高中化学根本理论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所学高中知识的难点之一,是继原电池、化学电源后的又一重要的电化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比较熟悉,但对不能自发进展的氧化复原反响的转化却不能理解。

三、教法分析采用实验法、总结归纳法,分层分部讲解电解池工作原理四、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解池、电极产物、电极周围溶液pH值及整个溶液pH值的变化;能书写电极反响式及总反响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才能。

2、过程与方法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理解电解的应用,特别是电解在电镀、电解精炼、电冶炼等方面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消费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理论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六、教学过程[复习]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原电池是怎样的能量转化装置?[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答复: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引入]1799年,当意大利人创造了最原始的电池---伏打电池之后,许多科学家对电产生了浓重的兴趣,电给世界带来了太多的不可思议,好奇心驱使着人们去进展各种尝试,想看看它还能否出现什么奇特的现象。

1807年,当英国化学家载维将铂电极插入熔融的氢氧化钾并接通直流电源时,奇迹终于产生了,在阴极附近产生一种银白色的金属,随即形成紫色的火焰。

这就是发现钾元素的主要过程,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

他随后用电解法又相继发现了钠、钙、锶、钡、镁、硼、硅等元素,戴维成为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

这其中的微妙是什么呢?电解时,物质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板书]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复原反应的过程。

[高考资源网] [链接]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③是一个非自发过程,实现由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讲]由上面分析可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必须有阴阳离子的参与,假设溶液中的离子不参加反响,电路就不能沟通,所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电解池教案

电解池教案

电解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池的定义及作用。

2.知道电解质能导电的原理。

3.掌握电解质的特征及分类。

4.了解电解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1.电解质的特征及分类。

2.电解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1.电解质能导电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验现象:将电池直接连接水来执行灯泡,引入电解池的概念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电池连接水能点亮灯泡?二、概念解释1.电解池的定义:电解池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来进行电解反应。

2.电解质的定义:能够在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

三、原理讲解1.导电的原理:电解质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的离子能够载流子进行传导。

2.电解质的特征:(1)电离能力:能够在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分解成离子。

(2)离子化程度:产生的离子数量与原质质量之比。

(3)电解质分类:一元离子化合物和多元离子化合物。

四、实验探究1.实验一:将纯净水和食盐分别加入两个不导电杯中,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2.实验二:将食盐溶液和石蜡加热至熔点,连接电池和灯泡,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通过两个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电解质导电的条件和特点。

五、概念巩固通过讲解电解质的特征和电解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巩固学生对电解池的理解。

六、检测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以下问题:1.为什么纯净水不能导电?2.电解质的分类有哪些?3.电解池由哪些部分组成?4.电解质导电的原理是什么?通过学生的答题,检测和评价学生对电解池的理解程度。

七、作业布置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解池实验,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材料和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记录和结论。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doc教案章节:一、电解池的概念与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解池的定义和基本组成。

2. 使学生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电解池的定义:电解池是一种能够通过外部电源提供能量,使化学反应在两电极间发生并产生电流的装置。

2. 电解池的基本组成:阳极、阴极、电解质、外部电源。

3.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电解质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解池的定义、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利用图示、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电解池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2.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电解池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教案章节:二、电解池的类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电解池及其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各种电解池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1. 直流电解池:电流方向不变,适用于金属的冶炼、电镀等。

2. 交流电解池: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适用于水的电解、制备氢氧化钠等。

3. 脉冲电解池:电流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适用于电镀、电化学腐蚀防护等。

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解池的特点和应用。

2. 利用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各种电解池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列举不同类型电解池的应用实例,并说明其原理。

2.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电解池类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章节:三、电解池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解池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电解池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电解池在金属冶炼中的应用:如铜、铝的冶炼。

2. 电解池在电镀中的应用:如金属零件的电镀。

3. 电解池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如氯碱工业、水的电解。

4. 电解池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电化学分析、生物电化学研究。

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电解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doc教案章节:一、电解池的概念与基本原理教学目标:1. 理解电解池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电解池的基本原理。

3. 了解电解池的构成要素。

教学内容:1. 电解池的定义:电解池是一个能够进行电解的装置,通过外加电源提供电能,使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 电解池的基本原理:在电解池中,电流通过溶液时,阳极吸引阴离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吸引阳离子,发生还原反应。

3. 电解池的构成要素:电解池由电源、电解质溶液、电极(阳极、阴极)和导线等组成。

教学活动:1. 引入电解池的概念,通过示例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解池的作用。

2. 讲解电解池的基本原理,通过示例或实验来展示电解过程。

3. 介绍电解池的构成要素,通过图示或模型来展示各个部分的作用。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电解池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解释电解池的基本原理。

3. 学生能够描述电解池的构成要素。

教案章节:二、电解质的导电性教学目标:1. 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电解质的导电性原理。

3. 了解不同类型电解质的导电性特点。

教学内容:1. 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

2. 电解质的分类: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 电解质的导电性原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能够导电,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

教学活动:1. 引入电解质的概念,通过示例或图片让学生理解电解质的定义。

2. 讲解电解质的分类,通过实验或演示来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 解释电解质的导电性原理,通过实验或图示来说明离子导电的过程。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够解释电解质的导电性原理。

3.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电解质的导电性特点。

教案章节:三、电解池的类型与操作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电解池及其应用。

2. 掌握电解池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化学选修四电解池教案

化学选修四电解池教案

化学选修四电解池教案【篇一:选修4《电解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选修4第三单元第三节电解池(第1课时)教材分析:《电解池》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电解原理,二是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原理研究的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属于电化学基础的基本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认识“电能如何转换成化学能”,对学生的要求是了解使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条件和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学情分析:《电解池》是在学生学习了《原电池》和《化学电源》之后接触的电化学知识,由于有高一的学习基础,学生会觉得《原电池》和《化学电源》的内容相对简单,因此觉得《电解池》的内容也会简单;但是学生在接触了相应的电解池练习之后,就会觉得有难度。

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使知识简单化,重点掌握电解池原理和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2)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冶金的原理;(3)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1) 运用对比记忆,初步掌握电解池的原理,掌握用分析、综合、归纳的方法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2)通过理解“闭合回路”的概念,掌握电解池中电荷的运动方向(3)通过动手实验,分析讨论,熟悉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积极参与、探究电解池原理的求知欲(2)调动学习化学的热情,充分感受电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3)养成独立思考、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电解原理;难点:电解原理的应用。

教法建议及教具准备1.触类旁通由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有较多的类似的地方,在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之后,学生对电极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学习了电解池的知识之后,学生对高中阶段的电化学知识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抓住几点。

(1)采用对比的方法,将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原理和知识点进行对比,衔接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重视启发引导,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第三节电解池教学目的1. 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响和电池反响方程式。

2.使学生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工业、电冶金工业的化学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电解原理试验预备:小烧杯、玻璃棒、碳棒、导线、电流表、直流电源。

2 5%的氯化铜溶液、碘化钾淀粉试纸、铁钉、铜片、铜氨溶液(通过向l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边搅拌边参加浓氨水的方法制得)。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方法:试验探究与启发争辩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学问,谁能举例说明原电池是怎样的能量转扮装置?[学生争辩]学生争辩后答复: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导入课]电能如何才能转变成化学能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电解池一、电解原理1、电解原理[设疑]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金属的导电过程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否与金属的导电过程一样呢?[学生试验]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试验4—2](将U型管改为小烧杯),并观看、记录试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总结]试验现象阴极:碳棒上渐渐掩盖了一层红色物质。

阳极:生成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潮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

[启发引导]请大家依据试验现象和氯化铜溶液的组成成分以及原有学问分析推断两极生成物的名称。

[学生争辩]〔略)[学生总结]两极产物阴极一一铜阳极一一氯气[设疑]氯化铜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生成Cu和Cl.,呢?[表达]Cu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CU2+和C1-[板书]CuCl, =C U2++2C1-2[表达]通电前,CU2+和C1-在溶液里自由运动;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C1-移向阳极,并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进而结合成C1放出,带正电的Cw+移向阴极,并得 2到电子被复原成铜原子,掩盖在阴极上。

[课件呈现]播放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模拟CuCl 溶液中Cw+和C1-在通电前后的运 2动、变化状况。

高中化学电解池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池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池教案
学科:化学
年级:高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解池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 能够描述电解池中发生的反应过程。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电解池的构成要素。

2. 电解过程中的正负电极反应。

教学难点:
1. 电解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和离子迁移。

2. 电解池反应速率与离子浓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演示电解池装置。

3. 实验器材和试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电解的概念,引出电解池的概念。

二、讲解电解池的构成及原理
1. 介绍电解池的构成要素:正负电极、电解质溶液、外电路。

2. 讲解电解池中发生的正负电极反应及整体反应过程。

三、实验演示:电解水
1. 准备电解池装置,将水加入电解池中,连接电源进行电解。

2. 观察电解过程中气泡产生情况,说明水分解的反应过程。

四、练习与讨论
1.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探讨电解反应速率与离子浓度的关系。

五、总结与展望
总结电解池的结构与原理,并展望电解技术在生产和环保领域的应用。

六、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电解池的构成要素及原理,了解电解过程中的反应过程。

教学中可采用实验演示的方式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对电解池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电解池教案

电解池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 复习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等内容2. 预习电解池的概念及构成电解池的条件3. 探究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二、知识讲解本节课主要了解电解池的概念,掌握电解池的形成条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考点1:电解池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一)电解池的概念1.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2.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二)电解池的形成条件①有两个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的电解质)中②两极连接直流电源③形成闭合回路(三)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池的电路工作原理:1.阴极上——电子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流出,经导线到达电解池的阴极,电解池中的阳离子移向阴极,并在阴极获得电子而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2.阳极上——电解池中的阴离子移向阳极,并在阳极上失去电子(或活泼阳极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的电子经导线向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流入。

3.电解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考点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先查电极电极材料,并确定电解池中的离子种类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溶液中:CuSO4=Cu2++SO42—;H2O H++OH-。

溶液中存在Cu2+、H+、OH—、SO42—共4种离子。

2.根据阴离子(或阳离子)的放电顺序确定优先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的离子(或其它物质)。

惰性电极为惰性材料,不参加反应,因此在电极上的放电顺序为:阴极上的放电(还原)能力:Cu2+>H+即Cu2+先放电生成Cu阳极上的放电(氧化)能力:OH—>SO42—,即OH—先放电生成O2所以电极反应式:阴极:2Cu2++4e—=2Cu阳极:4OH--4e—=2H2O+O2↑溶液中余下的H+和SO42—结合成新物质H2SO4。

3.由电极反应产物来确定电解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并写出电解方程式如上述反应中产物是Cu、O2和H2SO4,则由原子守恒知,反应物为CuSO4和H2O,因此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电解方程式为:2CuSO4+2H2O 2Cu+O2↑+2H2SO44.电极上的放电顺序规律⑴阳极放电顺序活性电极>S2—>I—>Br—>Cl—>OH—>含氧酸根(NO3-,SO42-等)>F—⑵阴极放电顺序Ag+>Fe3+>Cu2+>Fe2+>Zn2+>H+>Al3+>Mg2+⑶一般惰性电极不发生氧化反应,常见的惰性电极有:石墨(或碳棒)、铂(Pt)电极等三、例题精析例1下列关于电化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原电池的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H2、Cl2、NaOH时,可用铜作阴极,碳棒作阳极D.用原电池作电源进行电解时,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阴极【答案】B【解析】原电池的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中的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C选项中,溶液中H+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阳极碳棒为惰性电极,所以Cl-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2,则C正确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例2.如下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4>2>1>3 B.2>1>3>4 C.4>2>3>1 D.3>2>4>1【答案】A【解析】图1中,铁直接被腐蚀,而图2中,铁比锡活泼,形成原电池时,铁作负极,被腐蚀加快,因此比图1的快;图3中形成的原电池,铁为正极,受到负极锌的保护,因此被腐蚀比图1的慢,图4,铁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得最快,故选A。

《电解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电解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电解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池的定义和基本结构;2.掌握电解池的原理和工作过程;3.理解电解池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内容:1.电解池的定义和基本结构;2.电解池的原理和工作过程;3.电解池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一个电解池的图片来引入本节课的话题;2.提问学生他们对于电解池的了解和认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电解池的定义和基本结构,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质溶液;2.讲解电解池的原理,即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进行化学反应;3.讲解电解池的工作过程,包括在阳极和阴极上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迁移。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解池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电解池的原理和工作过程;2.演示实验过程中,向学生解释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电流通过的路径;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出问题和观察实验现象。

四、讨论与练习(20分钟)1.带领学生讨论电解池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电解池的应用领域,如电镀、水解等;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电解池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电解池效果的影响,如电流强度、电解质浓度等。

五、小结(5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解池的定义、原理、工作过程和应用;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对电解池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电解池的教学设计,通过导入、知识讲解、实验演示、讨论与练习以及小结等环节,实现了课程目标的达成。

在导入环节中,通过展示图片和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了他们对电解池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知识讲解环节中,我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示,讲解了电解池的定义、基本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

尽量减少了专业术语的使用,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

在实验演示环节中,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解池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电解池
教学目的
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使学生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工业、电冶金工业的化学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电解原理
实验准备:小烧杯、玻璃棒、碳棒、导线、电流表、直流电源。

25%的氯化铜溶液、碘化钾淀粉试纸、新铁钉、铜片、铜氨溶液(通过向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浓氨水的方法制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启发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原电池是怎样的能量转化装置?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导入新课]电能如何才能转变成化学能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设疑]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金属的导电过程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否与金属的导电过程相同呢?
[学生实验]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4—2](将U型管改为小烧杯),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阴极:碳棒上逐渐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

阳极:生成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

[启发引导]请大家根据实验现象和氯化铜溶液的组成成分以及原有知识分析推断两极生成物的名称。

[学生讨论](略)
[学生总结]两极产物阴极——铜阳极——氯气
[设疑]氯化铜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生成Cu和Cl2呢?
[讲述]CuCl2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Cu2+和Cl-
[板书]CuCl2 =Cu2++2Cl-
[讲述]通电前,Cu2+和Cl-在溶液里自由运动;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Cl
2+移向阴极,并得-移向阳极,并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进而结合成Cl
2放出,带正电的Cu
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课件展示]播放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模拟CuCl2溶液中Cu2+和Cl-在通电前后的运动、变化情况。

[板书]阴极:Cu2++2e-=Cu (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小结]电解质溶液在导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

[板书]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学生活动]让学生独立书写电解CuCl2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可以请1—3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
[板书] CuCl2Cu+Cl2↑
[过渡]下面我们再分析电解池的两个电极。

[板书]2、电解池的两极
[讲述]电解池的两极是由与之相连的电源电极决定的。

[板书]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氧化反应)
[设疑]电解质溶液是如何将电路沟通的呢?
[板书]3、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学生活动]请学生讨论、总结并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板书]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讲述]由上面分析可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必须有阴阳离子的参与,如果溶液中的离子不参加反应,电路就不能沟通,所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引导]在上述分析过程中,我们始终回避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水的电离。

[提问]CuCl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哪些?
[学生回答]Cu2+、Cl-、OH-、H+
[设疑]为什么电解时,只有Cu2+和Cl-放电呢?这要涉及到离子的放电顺序问题。

[板书]离子的放电顺序
[讲述]各种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因此,电解时离子放电难易也不同。

阳离子:Ag+>Hg2+>Cu2+>Fe2+>Zn2+>H+>Al3+>Na+>K+
阴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
电解电解质溶液时,在阴阳两极上首先发生放电反应的离子分别是溶液里最容易放电的阳离子和最容易放电的阴离子。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解的原理,认识了电解池的功能,下面请同学们在总结本节知识以及回忆前面所学的原电池知识的前提下,填写课前所发放的表格,并注意比较。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总结比较表
内容原电池电解池
电极规定
电极反应
电子移动方向
能量转变
[学生活动](略)
[投影]选取1—2份学生填完的表格投影到大屏幕上,师生共同点评。

[课堂练习]
1.如下图所示两个装置中,溶液体积均为200 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 -1,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通过0.02 mol电子,若不考虑盐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的体积:①>②
B.电极上析出固体的质量:①>②
C.溶液的pH变化:①增大,②减小
D.电极反应式:
①阳极:4OH--4e-===2H2O+O2↑②阴极:2H++2e-===H2↑
2.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中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中电极质量增加2.16 g,乙池中电极上析出0.64 g金属,则乙池中溶质可能是
A.CuSO4
B.MgSO4
C.Al(NO3)3
D.Na2SO4
3.用石墨电极电解100 mL H2SO4与CuSO4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 mol·L-1
B.2 mol·L-1
C.3 mol·L-1
D.4 mol·L-1
4.用惰性电极电解V L MSO4的水溶液,当阴极上有m g金属析出(阴极上无气体产生)
时,阳极上产生x L 气体(标准状况),同时溶液的pH 由原来的6.5变为2.0(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示式为 A.V m 100 B.V m 200 C.x m 4.22 D.x
m 2.11 5.用Pt 电极电解C uCl 2溶液,当电流强度为a A ,通电时间为t min时,阴极质量增加m g,阳极上生成标准状况下纯净气体V L ,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忽略不计,且以q表示1个电子的电量,M表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Vq at 672
B.Vqm at 64
C.mq
Mat 60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1.B 2.A 3.A 4.BD 5.A
[作业]教材习题P 83 1、2、3
[板书设计]第一节 电解原理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CuCl 2 =Cu 2++2Cl -
阴极: Cu 2++2e -
=Cu (还原反应)
阳极: 2Cl --2e -=Cl 2↑(氧化反应)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CuCl 2Cu +Cl 2↑ 2、电解池的两极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氧化反应)
3、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