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 二轮复习课件1
合集下载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解析几何
3
A.[1,+∞) B.[-1,- )
3
C.( ,1]
4
4
D.(-∞,-1]
答案:B
解析:∵y=kx+4+2k=k(x+2)+4,所以直线过定点(-2,4),曲线y=
4 − x 2 变形为x2+y2=4(y≥0),表示圆的上半部分,当直线与半圆相切时直线斜
3
率为k=- ,当直线过点(2,0)时斜率为-1,结合图象可知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2
所以 ሺ2 − 3 − ሻ2 + 2 = 2 ,解得 b = 1 .
r=2
2 + ሺ1 − ሻ2 = 2
所以圆的方程为(x-2)2+(y-1)2=4.
4.[2023·广东深圳二模]过点(1,1)且被圆x2 +y2 -4x-4y+4=0所
x+y-2=0
截得的弦长为2 2的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
-2)的距离为 2 − 0 2 + 0 + 2 2 =2 2,由于圆心
α
2
5
=
2 2 2 2
α
αபைடு நூலகம்
α = 2sin cos =
2
2
与点(0,-2)的连线平分角α,所以sin =
10
α
6
, 所 以 cos = , 所 以 sin
4
2
4
10
6
15
2×
× = .故选B.
4
4
4
r
=
(2)[2023·河南郑州二模]若圆C1:x2+y2=1与圆C2:(x-a)2+(y-b)2
解析:圆x2+y2-4x-4y+4=0,即(x-2)2+(y-2)2=4,
圆心为(2,2),半径r=2,
A.[1,+∞) B.[-1,- )
3
C.( ,1]
4
4
D.(-∞,-1]
答案:B
解析:∵y=kx+4+2k=k(x+2)+4,所以直线过定点(-2,4),曲线y=
4 − x 2 变形为x2+y2=4(y≥0),表示圆的上半部分,当直线与半圆相切时直线斜
3
率为k=- ,当直线过点(2,0)时斜率为-1,结合图象可知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2
所以 ሺ2 − 3 − ሻ2 + 2 = 2 ,解得 b = 1 .
r=2
2 + ሺ1 − ሻ2 = 2
所以圆的方程为(x-2)2+(y-1)2=4.
4.[2023·广东深圳二模]过点(1,1)且被圆x2 +y2 -4x-4y+4=0所
x+y-2=0
截得的弦长为2 2的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
-2)的距离为 2 − 0 2 + 0 + 2 2 =2 2,由于圆心
α
2
5
=
2 2 2 2
α
αபைடு நூலகம்
α = 2sin cos =
2
2
与点(0,-2)的连线平分角α,所以sin =
10
α
6
, 所 以 cos = , 所 以 sin
4
2
4
10
6
15
2×
× = .故选B.
4
4
4
r
=
(2)[2023·河南郑州二模]若圆C1:x2+y2=1与圆C2:(x-a)2+(y-b)2
解析:圆x2+y2-4x-4y+4=0,即(x-2)2+(y-2)2=4,
圆心为(2,2),半径r=2,
高考数学(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八 选考系列4-4、4-5 1-8-2
[ 自我挑战] 2.(2017· 高考全国卷Ⅱ)已知 a>0,b>0,a3+b3=2,证明: (1)(a+b)(a5+b5)≥4; (2)a+b≤2.
证明:(1)(a+b)(a5+b5)=a6+ab5+a5b+b6 =(a3+b3)2-2a3b3+ab(a4+b4)=4+ab(a2-b2)2≥4. (2)证明:因为(a+b)3=a3+3a2b+3ab2+b3=2+3ab(a+b)≤2 3a+b2 3a+b3 + 4 (a+b)=2+ 4 , 所以(a+b)3≤8,因此 a+b≤2.
于是 a=3.
1.用零点区分法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步骤: (1)求零点;(2)划区间、去绝对值号;(3)分别解去掉绝对值的 不等式;(4)取每个结果的并集,注意在分段时不要遗漏区间的端 点值. 2.用图象法、数形结合可以求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使得 代数问题几何化,既通俗易懂,又简洁直观,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a+b+c 3 定理 3:如果 a,b,c 为正数,则 3 ≥ abc,当且仅当 a=b=c 时,等号成立. 定理 4:(一般形式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如果 a1、a2、…、 a1+a2+…+an n an 为 n 个正数, 则 ≥ a1a2…an, 当且仅当 a1=a2=… n =an 时,等号成立.
2.|ax+b|≤c(c>0)和|ax+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 (1)|ax+b|≤c⇔-c≤ax+b≤c; (2)|ax+b|≥c⇔ax+b≥c 或 ax+b≤-c. 3.基本不等式 定理 1:设 a,b∈R,则 a2+b2≥2ab.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 成立. a+b 定理 2:如果 a,b 为正数,则 2 ≥ ab,当且仅当 a=b 时, 等号成立.
1.不等式的证明常利用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 基本不等式和柯西不等式等,要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方法. 2.证明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利用绝对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为普通不等式再 证明; (2)利用三角不等式||a|-|b||≤|a± b|≤|a|+|b|进行证明; (3)转化为函数问题,利用数形结合进行证明.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圆锥曲线 课件
考查
内容
难度
中等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弦
长问题.
考点1:圆锥曲线的定义及
标准方程
【例1】(1)已知P是抛物线 y2=4x上的一个动点,Q是圆(x‒3)2+(y‒1)2=1上
的一个动点,N(1,0)是一个定点,则|PQ|+|PN|的最小值为( A )
A.3
B.4
y
C.5
Pபைடு நூலகம்
H
Q
1
O
x=-1
N
3
x
D. 2 +1
2
2
2
− 2
= 1 (a>0,
b>0)的右顶点为A,以A为圆心,b为半径作圆
A,圆A与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交于M,N两
点.若∠MAN=60°,则C的离心率为
2 3
________.
3
M
N
A
x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
2
2
2
− 2
y
B
= 1 (a>0,b>0)的右支与焦点为F
•
计算,即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方程中的a 2 ,b 2 或p.另外,当焦点位置无法确定时,
抛物线常设为y 2 =2px或x 2 =2py(p≠0),椭圆常设为mx 2 +ny 2 =1(m>0,n>0),双
曲线常设为mx 2 -ny 2 =1(mn>0).
考点2: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y
【例2】(1)已知双曲线C:
2
(2)已知双曲线 2
2
− 2
= 1 (a>0,b>0)的左焦点为F,离心率为 2 .若经过F
和P(0,4)两点的直线平行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B )
内容
难度
中等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弦
长问题.
考点1:圆锥曲线的定义及
标准方程
【例1】(1)已知P是抛物线 y2=4x上的一个动点,Q是圆(x‒3)2+(y‒1)2=1上
的一个动点,N(1,0)是一个定点,则|PQ|+|PN|的最小值为( A )
A.3
B.4
y
C.5
Pபைடு நூலகம்
H
Q
1
O
x=-1
N
3
x
D. 2 +1
2
2
2
− 2
= 1 (a>0,
b>0)的右顶点为A,以A为圆心,b为半径作圆
A,圆A与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交于M,N两
点.若∠MAN=60°,则C的离心率为
2 3
________.
3
M
N
A
x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
2
2
2
− 2
y
B
= 1 (a>0,b>0)的右支与焦点为F
•
计算,即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方程中的a 2 ,b 2 或p.另外,当焦点位置无法确定时,
抛物线常设为y 2 =2px或x 2 =2py(p≠0),椭圆常设为mx 2 +ny 2 =1(m>0,n>0),双
曲线常设为mx 2 -ny 2 =1(mn>0).
考点2: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y
【例2】(1)已知双曲线C:
2
(2)已知双曲线 2
2
− 2
= 1 (a>0,b>0)的左焦点为F,离心率为 2 .若经过F
和P(0,4)两点的直线平行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B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保分专题四 概率与统计 第2讲 概率及应用课件 文
8分
包括 A1 但不包括 B1 的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1,B2},{A1,
B3},共 2 个,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P=29.
12 分
[规范解释] 列举事件空间. 找出所研究的事件,求概率. 列举总的事件. 找出所研究事件,求概率.
求古典概型概率的方法 正确列举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和待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1)对于较复杂的题目,列出事件数时要正确分类,分类时应不 重不漏. (2)当直接求解有困难时,可考虑求出所求事件的对立事件的概 率.
其中数学成绩优秀的人数比及格的人数少的有: (10,21),(11,20),(12,19),(13,18),(14,17),(15,16)共 6 组. ∴数学成绩为优秀的人数比及格的人数少的概率为164=37.
考点考查题型 已知两个变量的某些数据,求频率、求概率
考点应用方法 利用频率求概率,利用古典概型求概率
个适花合坛题中意,的则只红有色2和种紫,色其的概花率不P在=同23. 一花坛的概率是( C )
A.13
B.12
2
5
C.3
D.6
技法:无限元素用几何.一个变量为长度.二个变量是平 行人在红灯亮起的 25 秒内到达该路口,即满足至少需要等待 面.变量之比为概率. 15 秒才出现绿灯,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知所求事件的概 (1)(2016·高考全国卷Ⅱ改编)某路口人行横道的信号灯为红灯 和率绿P灯=交2450替=出58. 现,红灯持续时间为 40 秒.若一名行人来到该
解析:(1)当 X=8 时,由茎叶图可知,乙组四名同学的植树棵 数分别是 8,8,9,10,故 x =8+8+49+10=345,s2=14× 8-3452×2+9-3452+10-3452=1116.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 课件(全国通用) (1)
,x∈(-∞,+∞)(其中实数 μ 和
σ(σ>0)为参数)的图象为正态分布密度曲线,简称正态曲线.
(2)正态曲线的特点 不相交; ①曲线位于x轴上方,与x轴______ x=μ 对称; ②曲线是单峰的,它关于直线_____ 1 2π σ ; ③曲线在x=μ处达到峰值_______
④曲线与x轴之间的图形的面积为__ 1;
③P(μ-3σ<X≤μ+3σ)=0.997 4.
【名师助学】 1.本部分知识可以归纳为:
(1)四个条件:二项分布事件发生满足的四个条件:①每次试验中, 事件发生的概率都相同;②各次试验中的事件相互独立;③每次 试验结果只有发生、不发生两种情形;④随机变量是这 n 次独立 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次数.
第五节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
考点梳理
考纲速览 (1) 了解条 件概 率和 两个事件相互独立 的概念,理解 n 次独
命题解密 主要考查条件概率和
热点预测 预测 2016年
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 高考可能会对独 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 立事件的概率、
1.条件概率. 立 重 复 试 验 的 模 型 2. 相 互 独 立 及 二 项 分 布 , 并 能 事件的概率.解 决 一 些 简 单 的 实
(4)若P(AB)=P(A)P(B),则A与B相互独立.
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独立重复试验
二项分布
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
相同 条件下重复做的 发生的次数为 X ,在每次试验中 在 _____ 定义 n 次试验为 n 次独立重复 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此时称随 试验 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记作 成功 概率 X~B(n,p),并称p为_____ 用 Ai(i = 1 , 2 ,„, n) 表 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 计算 示 第 i 次 试 验 结 果 , 则 好 发 生 k 次 的 概 率 为 P(X = k) = 公式 P(A1A2A3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课件
[解析] 本题的难点在于理解为什么“对任意的x∈R,x3 -x2+1≤0”的否定是“存在x∈R,x3-x2+1>0”,对这个
难点需要正确理解“命题的否定”的含义,命题的否定是
指“否定这个命题所得出的结论”,那么命题“对任意的 x∈R,x3-x2+1≤0”是指对所有的实数不等式x3-x2+1≤0 都成立,要否定这个结论,只要找到一个实数x使不等式x3 -x2+1≤0不成立即可,即存在x使x3-x2+1>0.
(2)要善于举出反例:如果从正面判断或证明一个命题的正 确或错误不易进行时,可以通过举出恰当的反例来说明;
(3)要注意转化:如果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綈p是 綈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同理,如果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 件,那么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如果p是q的充要条 件,那么綈p是綈q的充要条件.
(2)(2011·江西文,2)若全集U={1,2,3,4,5,6},M={2,3},
N={1,4},则集合{5,6}等于( )
A.M∪N
B.M∩N
C.(∁UM)∪(∁UN) [答案] D
D.(∁UM)∩(∁UN)
[解析] (∁UM)∩(∁UN)={1,4,5,6}∩{2,3,5,6}={5,6}.
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 个新命题,记作“p∧q”;
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 个新命题,记作“p∨q”; 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綈p”.
6.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命题p:∀x∈M,p(x). 它的否定綈p:∃x0∈M,綈p(x0).
[例5] 已知命题p:2x2-9x+a<0,命题q:
x2-4x+3<0, x2-6x+8<0,
蒙日圆专题课件-2024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
2 r2
易得直线 AB 的方程为 x y1 y2 y y1 y2 0 ,
由点 C2 (1, 0) 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 r,得
1 y1 y2
1 y1 y2
2
2 2 1 r2
1 3r 2
2
2
1
r
r
所以
2 r2
2
从而可得标准方程;
(2)①利用△=0 以及韦达定理可得结论;
②先求出直线过定点 (1,0) ,将问题转化为
S
S
PAB
PCD
1
d | AB |
| AB |
| AB |
2
,即求
得最小值,
1
| CD |
|
CD
|
d | CD |
2
当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时,联立直线与抛物线,利用弦长公式求出 | AB | 和 | CD | ,然后求比值,
2
a x0
b 2 y02
2
2
2
2
所以 2
1
,
即有
x
y
a
b
.
0
0
2
a x
斜率不存在情形显然成立
2014年高考广东卷文科、理科第20题
•
2
已知椭圆C: 2
2
+ 2
= 1( > > 0)的一个焦点为( 5,0),离心率为
5
.
3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动点P (0 , 0 )为椭圆C外一点,且点P到椭圆C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的轨
2 r2
易得直线 AB 的方程为 x y1 y2 y y1 y2 0 ,
由点 C2 (1, 0) 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 r,得
1 y1 y2
1 y1 y2
2
2 2 1 r2
1 3r 2
2
2
1
r
r
所以
2 r2
2
从而可得标准方程;
(2)①利用△=0 以及韦达定理可得结论;
②先求出直线过定点 (1,0) ,将问题转化为
S
S
PAB
PCD
1
d | AB |
| AB |
| AB |
2
,即求
得最小值,
1
| CD |
|
CD
|
d | CD |
2
当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时,联立直线与抛物线,利用弦长公式求出 | AB | 和 | CD | ,然后求比值,
2
a x0
b 2 y02
2
2
2
2
所以 2
1
,
即有
x
y
a
b
.
0
0
2
a x
斜率不存在情形显然成立
2014年高考广东卷文科、理科第20题
•
2
已知椭圆C: 2
2
+ 2
= 1( > > 0)的一个焦点为( 5,0),离心率为
5
.
3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动点P (0 , 0 )为椭圆C外一点,且点P到椭圆C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的轨
1-1-1集合、函数与导数
数学(理) 第4页
新课标· 高考二轮总复习
考情分析
高考对常用逻辑用语重点考查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必要 条件的推理判断;二是四种命题的形式;三是全称量词 与存在量词、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对于充分必要条件 的推理判断问题,一般是以其他的数学知识为载体,具 有较强的综合性.预计2012年高考会考查集合的运算以 及充分必要条件的推理判断问题.
1 xx- i
<
2,i为虚数单位,x∈R
,则M∩N=
(
) A.(0,1) C.[0,1) B.(0,1] D.[0,1]
数学(理) 第15页
新课标· 高考二轮总复习
解析:M:y=|cos2x-sin2x|=|cos2x| M=[0,1],
数学(理) 第10页
新课标· 高考二轮总复习
(2)要善于举出反例,在充分必要条件的推理判断中经常
需要我们对一个命题的正确或错误(尤其是错误)作出判断或 证明,而直接从正面论证往往不易进行,这时我们可以通过 举出恰当的反例来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这是一个简单有 效的办法. (3)当所要判断的命题与方程的根、不等式的解以及集合 有关,或所描述的对象可以用集合表示时,我们可以借助集
数学(理) 第7页
新课标· 高考二轮总复习
4.在解题中要特别注意空集的特殊性,它往往导致我
们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所以要善于总结空集在解题中的特殊 性,避免因忽视空集而出现错误. 5.在判断命题真假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写出命题对其 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命题之间的等价性进行判断,例如: 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等价、否命题和逆命题等价.
数学(理) 第24页
新课标· 高考二轮总复习
[点评]
解.
(1)本题还可以由p、q求得綈p、綈q,进而再求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ppt课件.ppt
直于 x 轴的直线, 对称中心为图象与 x 轴的交点).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2k5.单+ 2调, 性2k:+y=3s2in]x(k在[Z2)k上-单2调, 2递k减+2;
注 一般说来, 某一周期函数解析式加绝对值或平方, 其周期 性是: 弦减半、切不变.
课
前 热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身
1.给出四个函数:
(A)y=cos(2x+π/6) (B)y=sin(2x+π/6)
要特别注意, 若由 或向右平移应平移 |
y=s| i个n(单x位) 得. 到
y=sin(x+)
的图象,
则向左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三角函数图象的性质
1.正弦函数 y=sinx(xR) 是奇函数, 对称中心是 (k, 0)(kZ), 对 对称称轴 中是 心直 是线(kx+=k2,+0)2(k(kZZ),);对余称弦轴函是数直y线=coxs=xk(x(kR)Z是)(偶正函, 数余,
1、 解:(1) m n 2 3sin xcos x 2cos2 x
作函数
y
2
s
in(1
x
3
)
的图象,并说明图象可
由函数 y sin x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1讲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课件
.
5
5
答案 2 4
25
解析 两式平方相加得13-12sin αcos β-12cos αsin β= 3 7 , 则12sin(α+β)=13-3 7
25
25
= 2 8 8 ,sin(α+β)= 2 4 .
25
25
12/11/2021
x=θ时,函数f(x)=sin x-2cos x取得最大值,则cos θ=
例1 (2018高考数学模拟)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角α的顶点是原点,始边
与x轴正半轴重合,终边交单位圆于点A,且α∈
6
,.将2 角α的终边按逆时针
方向旋转 ,交单位圆于点B,记A(x1,y1),B(x2,y2). 3
12/11/2021
(1)若x1=
1 3
,求x2;
(2)分别过A,B作x轴的垂线,垂足依次为C,D,记△AOC的面积为S1,△BOD的面
1tan2αtan(αβ) 1 1
12/11/2021
【方法归纳】 解决三角函数的给值求角问题的关键是角的变换和三角公 式的选择,对于角的变换,若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有2倍的关系,则利用二倍角 公式求解,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2α+cos2α=1与tan α= s i n 的α 应用;若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是和或差的形式,则先用已知角和特
3
5
(1)求cos 2α的值;
(2)求tan(α-β)的值.
12/11/2021
解析 (1)因为tan α= s i n =α 4 ,所以sin α= 4
cosα 3
3
因为sin2α+cos2α=1,所以cos2α= 9 ,
(统考版)2023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集合、复数与常用逻辑用语课件
1−i 2
zത 2+i 3+4i
解析:因为z=2+ =2+
=2-i,所以തz=2+i,则 = =
,所以复
1+i
2
z 2−i
5
zത
数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z zത=(2-i)(2+i)=4-i2=5,则选项A,
z
C,D正确,选项B错误.故选B.
练后领悟
1.复数的概念及运算问题的解题技巧
(1)与复数有关的代数式为纯虚数的问题,可设为mi(m∈R且m≠0),
(4)A∩ B=A⇔A⊆B,A∪ B=A⇔B⊆A.
考点二
复数——求实、虚部是根本
考点二
复数——求实、虚部是根本
导向性
原则性
考查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主干知识、必考点、注意概念要点.
1.[2022·湖南高一期中]已知复数z=m+i(m∈R),则“|z|>
“m>3”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充要条件
D.若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角α的终边上,则sin
答案:D
2 5
α=
5
)
3.[2022·河南新乡高二期中]若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
象限,则(
)
A.z2不可能为纯虚数
B.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可能位于第二象限
C.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一定位于第三象限
D.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可能位于第四象限
中有3个元素,则集合B为{1,2,3}的非空真子集,有23-2=6种取法;此时共
有1×6=6种取法;综上所述:不同的取法共有9+15+6=30种.
故选C.
练后领悟
1.解决集合问题的三个注意点
zത 2+i 3+4i
解析:因为z=2+ =2+
=2-i,所以തz=2+i,则 = =
,所以复
1+i
2
z 2−i
5
zത
数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z zത=(2-i)(2+i)=4-i2=5,则选项A,
z
C,D正确,选项B错误.故选B.
练后领悟
1.复数的概念及运算问题的解题技巧
(1)与复数有关的代数式为纯虚数的问题,可设为mi(m∈R且m≠0),
(4)A∩ B=A⇔A⊆B,A∪ B=A⇔B⊆A.
考点二
复数——求实、虚部是根本
考点二
复数——求实、虚部是根本
导向性
原则性
考查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主干知识、必考点、注意概念要点.
1.[2022·湖南高一期中]已知复数z=m+i(m∈R),则“|z|>
“m>3”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充要条件
D.若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角α的终边上,则sin
答案:D
2 5
α=
5
)
3.[2022·河南新乡高二期中]若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
象限,则(
)
A.z2不可能为纯虚数
B.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可能位于第二象限
C.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一定位于第三象限
D.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可能位于第四象限
中有3个元素,则集合B为{1,2,3}的非空真子集,有23-2=6种取法;此时共
有1×6=6种取法;综上所述:不同的取法共有9+15+6=30种.
故选C.
练后领悟
1.解决集合问题的三个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