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推进动力装置
船舶柴油主推进装置及控制系统分析
![船舶柴油主推进装置及控制系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60902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3.png)
船舶柴油主推进装置及控制系统分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船舶制造行业发展迅速;要想促使船舶能够安全航行,就需要合理设计柴油主推进装置及控制系统;如果在这两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船舶整体的建造质量,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采取科学措施,进行设计。
本文简要分析了船舶柴油主推进装置及控制系统,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标签:船舶;主推进装置;控制系统1 前言船舶主动力推进系统的控制装置就是推进控制系统,它包括诸多方面的组成部分,如柴油主机、齿轮箱、安全保护以及远距离操纵系统等等。
一个现代船舶,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推进控制系统,是船舶机舱自动系统的核心内容。
目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应用,在现代船舶中开始广泛应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这样原来那些大量繁重的人工操作就可以替换为数字化以及高层次的自动化技术,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通过本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船舶自动化程度,代表了船舶推进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2 船舶推进动力装置系统概述具体来讲,船舶的主推进动力装置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柴油机推进动力装置、燃气轮机推进动力装置、电力推进动力装置以及蒸汽推进动力装置和核动力推进装置。
一是蒸汽推进动力装置,主要是将蒸汽作为工质,这种发电机主要是在发电机外的锅炉中燃烧燃料,这种加热方式是间接的,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外然式发动机;一般情况下,又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往复式汽轮机和回转式汽轮机,这种划分依据是运动方式的差异。
它的优点是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可靠的运行,并且管理难度不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因为没有较好的经济性,并且有着较大的尺寸和重量,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二是电力推进动力装置:指的是发电机发电有原动机来带动,然后向推进电动机供电,可以直接供电,也可以通过交流器来实现,这样推进器就可以由推进电动机来带动,促使船舶能够正常航行。
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为例
![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aac9dc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a.png)
喷油设 备及检
修
船用燃油 和可燃混 合气形成 与燃烧
课堂讲授+课后分享原油、油运、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 公司材料 课堂研讨环保标准、政治因素等对船用燃料油规格及价格的 影响。
爱远洋、爱中远海 运 法规意识、国防教 育
换气机 构、废气 涡轮增 压器及
检修
分油机 检修与 操作 柴油机 系统和 装置 柴油机 操作与 应急处
增强使命感
燃料)。
船舶动 力装置 的组成 与类型
船舶动力 装置
螺旋桨
课前任务+课堂研讨:了解中国的三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和 福建舰动力装置情况,了解世界其他国家航母发展现状,特 别是动力装置情况。 课前布置任务了解零排放、零污染纯电力推进形式的动力系 统 课堂通过制服上的肩章螺旋桨来解读螺旋桨的内涵。轮机人 要像螺旋桨一样吃苦耐劳、勤奋工作。调距桨又暗示做事、 学习要灵活,讲求方法。
奋发图强,科技报 项产品之一
国,中国制造 2.中船集团完成收购船舶柴油机巨头芬兰瓦锡兰旗下二冲程
2025。 发动机业务
柴油机工 课堂中为了理解柴油机增压与扫气的概念,结合抗疫实情举 国情与爱国教育
作原理 负压方舱、负压救护车空气流动例子。
柴油机 结构、主 要部件 及其检
修
船舶柴油 机有害排
放
柴油机结 构、主要
国防教育 环保意识 敬业精神
柴油机 和轴系 振动
柴油机和 轴系振动
引出船舶特别是潜艇、远海测量船减振降噪的必要性,分析 国防教育、科学精
各种类型动力装置减振降噪的优劣势。
神
3.5 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助力课程思政建设 我院“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和行动导向教学[3]
主推进动力装置试题八
![主推进动力装置试题八](https://img.taocdn.com/s3/m/f2dccad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0.png)
试题八1.柴油机压缩比的最低要求应满足:A.柴油机冷车起动与低负荷正常运转B.柴油机较高的经济性C.燃烧室一定的高度以利于燃油的雾化与油气混合D.达到规定的最高爆发压力2.不同机型压缩比的大小,一般来讲:A.增压度越高,压缩比越大B.小型高速机的压缩比较低速机的小C.现代新型低速柴油机的压缩比越来越大D.二冲程柴油机比四冲程机压缩比大3.关于气阀重叠角的大小分析中,正确的是:A.气阀重叠角越大越好,燃烧室扫气会更充分B.若进气阀开启过早,会使进气量增加C.一般气阀重叠角非增压机大于增压机D.若排气阀关闭过迟,过量的扫气空气会降低涡轮前的排气温度,增压器获得的有用能将减少4.在一定程度上最能代表燃烧室部件机械负荷的因素是:A.最高爆发压力和最大往复惯性力B.最大爆发压力和预紧力C.最大往复惯性力和冲击力D.安装预紧力和弹力5.指出下列压缩比大小对柴油机影响的一个不正确论述:A.压缩比愈小,起动性能愈差B.压缩比增大,膨胀功增加C.压缩比增大,热效率增高D.压缩比愈大,机械效率愈高6.活塞顶的烧损一般发生在:A.弯流扫气及水冷柴油机活塞上B.直流扫气及油冷柴油机活塞上C.横流扫气及油冷柴油机活塞上D.直流扫气及水冷柴油机活塞上7.理论并经实践证实,提高柴油机功率的最有效途径是:A.增加缸数与增大缸径B.提高转速C.提高进气压力D.提高充气效率8.关于活塞组的管理,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柴油机换了新活塞环和气缸套时,必须有一个渐加负荷的过程B.在柴油机活塞组的磨合过程中,应使用纯矿物油C.在柴油机活塞组的磨合过程中,应使用高碱性油D.在柴油机活塞组的磨合过程中,应增加气缸油的供油量9.通常中小型柴油机的机体是将下述部件制成一个整体:A.机座与机架B.机架与气缸体C.气缸体与机座D.气缸体与油底壳10.中小型柴油机活塞外圆的磨损发生在。
A.活塞头部左右方向B.活塞头部前后方向C.活塞裙部左右方向D.活塞裙部前后方向11.活塞冷却机构的特点是:A.套管式冷却机构结构简单B.套管式冷却机构有水击现象C.套管式冷却机构密封不良D.铰链式冷却机构易发生水击现象12.活塞环的轴向磨损会使环的:A.天地间隙增大B.搭口间隙增大C.背隙增大D.A+B+C13.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活塞采用的冷却方式有:I.套管式II.喷射式III.振荡冷却式IV.腔室冷却式V.蛇管冷却式VI.铰链式A.I+II+III+VB.II+III+IV+VC.II+III+IV+VID.III+IV+V+VI14.柴油机运转中,检查活塞环漏气的最有效方法是:A.测压缩压力B.测最高爆发压力C.测排气温度D.观察排烟颜色15.船用湿式气缸套工作条件的恶劣性主要表现在:I.内表面高温高压燃气II.内表面的摩擦与磨损III.内表面燃气的腐蚀IV.活塞的侧推力与敲击V.外表面水空间的腐蚀和穴蚀VI.气缸盖安装予紧力A.I+III+VB.II+III+V+VIC.I+II+III+V+VID.以上全部16.关于气缸盖的裂纹的检查方法,下列说法错的是:A.可以采用渗透探伤或水压试验(试验压力0.07Mpa)检验B.开车前冲车时,观察示功阀有无水汽、水珠喷出C.运转中,观察冷却水压力是否波动,滑油中是否有水,油位是否升高等D.吊缸时,活塞顶部有积水或锈痕,表明气缸盖可能有裂穿现象17.为了防止气缸套的低温腐蚀,常用的预防措施是:A.尽可能选用高硫分的优质燃油B.选用高粘度高品质的气缸油C.避免长时间低负荷运行D.冷却水质要高18.在进行活塞环的密封性检查中,每处漏光弧长不得超过°,整个圆周漏光弧长相加不超过°,且在环搭口附近°,范围内不得漏光。
主推进动力装置课后习题
![主推进动力装置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a576c2aa00b52acfc7ca75.png)
主推进动力装置第一章基本知识1.在柴油机气缸中燃烧的是。
A 柴油 B 燃烧产物 C 空气中的氧气 D 燃油蒸气与空气的可燃混合气2.关于压缩比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是。
A压缩比提高,柴油机的热效率也相应有所提高 B压缩比降低,最高爆发压力也会相应降低 C 高速柴油机的压缩比大于低速机 D 在柴油机的运转过程中,压缩比的变化趋势是会逐渐增大3.会使柴油机压缩比变小的是。
①活塞顶面烧蚀②气缸盖密封垫片减薄③连杆轴承磨损④气缸漏气增加⑤连杆平面内弯曲变形⑥气阀阀座磨损 A ①②④⑥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⑤⑥ D ③④⑤⑥4.关于柴油机压缩比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连杆平面内弯曲变形会使压缩比变小;②连杆平面内弯曲变形会使压缩比变大;③加大气缸盖密封垫片厚度会使压缩比变小;④加大气缸盖密封垫片厚度会使压缩比变大。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5.会使柴油机压缩比增大的是。
A 加大进气压力 B 加大气缸直径 C 提高转速D 减小缸盖垫片厚度6.柴油机采用较高的压缩比是出于的需要。
A 使燃油压燃发火 B 柴油自燃点较高 C 保证良好雾化及燃烧 D 提高功率7.柴油机的压缩容积又称为。
A 工作容积 B 燃烧室容积 C 气缸总容积D 压缩比8.柴油机气缸工作容积是指。
A 燃气膨胀做功时的气缸容积 B 活塞在上止点时的气缸容积C 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经过的气缸容积D 活塞在下止点时气缸容积9.柴油机的缸径是指。
A 活塞的外径 B 气缸的内径 C活塞环的内径D 活塞销外径10.下列四个参数中,与柴油机活塞平均速度Cm无关的是。
A 活塞的行程 S B 曲柄半径 RC 气缸直径D D 曲轴转速 n11.四冲程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中,对外做功的冲程数有。
A 一个 B 二个 C三个 D 四个12.四冲程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越过上止点的次数为。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13.柴油机活塞的上、下止点位置与气缸容积的关系是。
主推进动力装置
![主推进动力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4d67b4e981c758f5f61f67b3.png)
3)按规定力矩和顺序拧紧缸盖,缓慢盘车,越过上死
点后; 4)拆缸盖,取出铅皮,测其值,与出厂规定误差不宜大 于5%。
11、上、下八字:进、排气凸轮顶尖所成形式,称向上为“上八 字”,向下为“下八字”。
下八字:活塞处于压缩末、 做功开始的发火上死点
上八字:活塞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阀重叠 角的上死点
12、压缩压力:压缩终点时压力。 13、爆炸压力:燃烧最高压力;表示机械负荷的大小。 14、额定功率(持续功率):标准大气状况(45℃、0.1MPa大气 压,相对湿度60%)、额定转速下,柴油机带动本身各辅助设备 运转,允许连续运转12小时的有效功率,即铭牌功率。 15、最大功率:在1小时内允许超过额定功率10%的功率,且不冒 黑烟和燃油消耗率不超过额定功率时的7%。
形成过后排气,损失部分新鲜空气, 扫气有死角,易新、废气混合,且两 侧气缸受热不同,易产生变形,校中 时活塞中心线偏向排气口的对侧。
3)回流扫气:新气由扫气口进,先冲向对缸
壁,折回转向上,驱赶废气,
再回向下,将废气从排气口逐出。 优点:结构简单,扫、排气口位于同侧, 便于增压器管理布臵。
缺点:路程长,换气差,新废气易混。
排气阀关
起动结束
进气阀关
排气阀开
2)进、排气阀开闭不能任意提前或迟后。 若进气阀开启过早,废气将通过进气阀冲入进气管,产生废气 倒灌;若进气阀关闭过晚,活塞的上行会使部分新鲜空气向外排 出,降低压缩压力;若排气阀打开过早,将会使有效功损失增大; 若排气阀关闭太迟,会使废气重新吸入。 3)气阀重叠角:定时图中上死点前后附近进、排气阀同时开启 着,这时曲轴转过的角度。 气阀重叠角并不会引起废气倒灌,因为排气快终了时,废气流 有惯性,且这种惯性流在燃烧室内造成一定的低压,帮助抽吸 新鲜空气充入气缸。 二冲程机进、排气几乎同时进行,具有较大进、排气重叠角 但不称为气阀重叠角。 增压时,气阀重叠角加大,即进气提前角和滞后角增大,喷油 提前角减小。
主推进动力装置第三章 机构与机械传动教案4间隙运动机构、摩擦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
![主推进动力装置第三章 机构与机械传动教案4间隙运动机构、摩擦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https://img.taocdn.com/s3/m/f068e8047375a417866f8f82.png)
2012-2013第二学期主动力推进装置教案一、授课教案课程名称: 主动力推进装置授课教师姓名: 职称(或学历): 授课对象:(轮机专业12年级tz1班级学生)授课时数: 4课题名称: 主动力推进装置授课类型: 理论授课教材名称及版本: 主动力推进装置(船员适任考试培训教材)●本单元或章节的第三章机构与机械传动教案●教学目的及要求:1.6 间隙运动机构1.7 摩擦轮传动1.8 皮带传动1.9 链传动●授课主要内容及课时分配螺旋机构的主要内容:滑动螺旋机构滚动螺旋机构一、螺旋机构的组成:下图为最基本的螺旋机构,由螺杆、螺母和机架组成。
螺杆与螺母组成螺旋副,螺杆与机架组成转动副,螺线与机架组成移动副。
二、螺旋机构的分类(按螺旋副的摩擦性质)特点:1、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转平稳,易于自锁;但摩擦阻力大,传动效率低有侧向间隙,反向有空行程,低速有爬行2、传动效率高,具有传动的可逆性,运转平稳,低速不爬行;经调整预紧,可获得很高的定位精度和较高的轴向刚度,但结构复杂,抗冲击性能差,不具有自锁性,多由专业厂制造3、传动效率高,具有传动的可逆性,运动平稳,无爬行现象;反向时无空行程,定位精度高,磨损很小;但螺母结构复杂,需有一套要求较高的供油系统应用:1、金属切削机床的进给、分度机构的传动螺旋,摩擦压力机、千斤顶的传力螺旋2、数控机床、精密机床、测试机械、仪器的传动螺旋和调整螺旋;飞行器、船舶等自动控制系统的传动螺旋3、精密机床的进给、分度机构的传动螺旋(1)、滑动螺旋机构滑动螺旋机构在传动中螺杆与螺母之间产生滑动摩擦。
按用途可分为:A、传力螺旋:以传递动力为主,要求以较小的转矩产生较大的轴向推力。
例1:传动螺旋螺旋千斤顶螺旋压力机B、传导螺旋:以传递运动为主,有时也承担较大的轴向力。
例2:传导螺旋车床的进给机构,通过螺杆的转动,使与刀架相连在一起的螺母水平移动,从而完成车刀切削进给动作。
C、调整螺旋:用于调整、固定零件的相对位置。
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余热利用系统优化设计
![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余热利用系统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d183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0.png)
针对以上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以下优化设计方案:
1、能量回收利用
为了提高能量的回收利用率,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能量回收系统——多级能 量回收系统(MERS)。该系统将废热分为多个等级进行回收,根据不同等级废热 的特性,分别用于船舶动力装置、加热、制冷等多个方面。同时,该系统还采用 了先进的热能存储技术,确保在废热不足时,能够通过存储的热量进行补充。
2、设备优化设计
在设备方面,我们针对传统的换热器、冷却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换热 器采用高性能材料,提高换热效率;其次,冷却装置采用新型的多级冷却系统 (MCS),将废热在不同温度等级下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此外,我们还引 入了先进的存储装置,该装置采用新型的相变材料(PCM),能够在不同的温度 下吸收和释放热量,进一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余 热利用系2 文献综述
03 系统优化设计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船舶作为长途运输的重要工具,其节能减排 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柴油机作为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核心部件,其在运转过程 中会释放大量余热。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余热,提高船舶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前 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次演示将对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余热利用系统的优化 设计进行探讨。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船舶运输的快速发展,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然 而,海上航行时,淡水储备往往受到限制。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利用船舶余热进 行海水淡化的装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介绍一种船舶余热低温蒸馏海水淡 化装置的设计方案及其实验验证。
二、设计思路
该船舶余热低温蒸馏海水淡化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热交换器、蒸发 器、冷凝器以及淡水储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船舶主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余 热,将加热后的海水引入蒸发器,随后在蒸发器内加热蒸发产生水蒸气。水蒸气 上升至冷凝器,遇到较低温度的冷凝管,形成液态水流入淡水储罐,最终得到淡 水。
主推进动力装置
![主推进动力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5516446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2.png)
1.不是液压式气阀传动机构的优点。
八.能自动调整气阀间隙B.阀杆不受侧推力C.噪音小D.检修拆装方便2.不属于吊缸检修的技术要求。
A.各零件无明显缺陷B.气阀密封良好C.活塞缸套间隙、连杆轴承间隙符合要求D.测量桥规值3.转变过程不发生晶格类型的转变。
A.再结晶B.共析C.结晶D.奥氏体向马氏体4.按WoodwardUG-8调速器稳定性调节要求,其补偿指针的最大允许位置所处刻度是A.5格B.7格C.9格D.10格5.材料力学研究的变形主要是,即材料在弹性阶段的变形。
A.塑性B.弹性变形C.塑性变形D.弹性6.采用钻孔冷却,实际上是将燃烧室部件分为冷热两部分,冷热区之间的特点为。
A.冷区很薄,热区很厚B.冷区很厚,热区很薄C.两部分厚度相同D.视机型而定7.柴油机发生燃烧敲缸的原因有。
I、喷油定时太早II、该缸超负荷运转m、燃油的燃烧性能太差W、气缸套和活塞间隙过大V、气缸套严重磨损W、喷油器漏油、滴油A.i+n+m+w+v+wB.I+II+V+W7.i+n+m+v D.i+n+m+w8.柴油机磨合运转时要求的分配必须科学合理,才能顺利完成磨合。
i负荷n转速m运转时间w压缩比A.i+nB.i+n+mC.i+n+wD.n+m+w9.柴油机喷油泵的检查与调整包括:i、密封性检查n、供油定时的检查与调整m、供油量的检查与调整w、启阀压力的检查与调整V、雾化质量的检查与调整A.i+m+vB.i+n+mC.i+n+m+wD.i+w+v10.柴油机气缸盖上的排气阀座面可能产生。
①磨损;②裂纹;③穴蚀;④钒腐蚀;⑤烧伤A.①+②+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11.柴油机气缸套低温腐蚀的介质是。
A.H2OB.SO3C.H2SO4D.SO212.柴油机曲轴弯曲疲劳裂纹多于扭转疲劳裂纹,不是由于。
A.各道主轴承下瓦磨损不均匀B.弯曲应力集中系数大于扭转应力集中系数C.附加弯曲应力难于准确计算D.附加扭转应力难于准确计算13.柴油机曲轴主轴承油槽开在处。
主推进动力装置题集(内河船员培训资料)
![主推进动力装置题集(内河船员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290de1959eef8c75fbfb3fc.png)
主推进动力装置题概念1.按我国的有关规定,柴油机的缸号编制及对曲轴转向的判断方法是: A.从自由端起为第一缸,面向自由端判断曲轴转向B.从自由端起为第一缸,面向飞轮端判断曲轴转向C.从飞轮端起为第一缸,面向飞轮端判断曲轴转向D.从飞轮端起为第一缸,面向自由端判断曲轴转向2.柴油机气缸对外做功的工质是: A.柴油B.燃烧产物 C.空气中的氧气 D.燃油油雾与空气的可燃混合气3.柴油机气缸内燃烧的物质是: A. 空气 B. 燃油 C. 氧气 D. 可燃混合气4.柴油机是按混合加热循环进行工作的。
Y5.柴油机在船舶上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柴油机具有: A. 热效率高 B. 功率范围广 C.可用劣质燃料油,经济性好 D.全部都是6.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______过程组成。
A. 二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7.船舶交流电站多采用四冲程柴油机作原动机,主要是因为四冲程柴油机:A. 体积轻巧B. 能满足交流发电机对转矩均匀性要求C. 工作可靠D. 能适应交流发电机需要高速原动机驱动的工作要求8.船舶交流主发电机组的原动机采用的是:A.汽油机 B.二冲程柴油机 C.四冲程柴油机 D.以上三者都有9.发电柴油机多用四冲程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主要是因为________。
A.结构简单B.工作可靠C.转速满足发电机要求D.单机功率大10.船舶发电柴油机一般为_____。
A、中、高速机 B、低速机 C、二冲程低速机 D、大型低速机11.关于柴油机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A.柴油机是以柴油为燃料的热力发动机B.柴油机是将燃料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内燃机 C.柴油机是压燃式内燃机D.柴油机是一种两次能量转换都在气缸内进行的点燃内燃机12.我国和大部分国家的气缸号的排号都采用从_____设置数起 A. 动力端 B. 自由端C. 飞轮端D. 人为设定13.下列的热力发动机中,不属于内燃机的是: A.柴油机 B.燃气轮机C.汽轮机D.汽油机14.下列油中不能作柴油机的燃油的是: A.轻柴油 B.重柴油C.柴油机机油 D.重油15.以下不是柴油机的优点的是_____。
主推进动力装置试题十三
![主推进动力装置试题十三](https://img.taocdn.com/s3/m/eb3ca57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f.png)
主推进动⼒装置试题⼗三试题⼗三1. 关于影响平均指⽰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平均指⽰压⼒受最⼤热应⼒的限制B.过量空⽓系数⼩于3之前,平均指⽰压⼒随过量空⽓系数的提⾼⽽提⾼C.当负荷增⼤时,平均指⽰压⼒提⾼D.在多缸柴油机中,是衡量各缸负荷均匀性的唯⼀可靠的参数2. ⼤型低速柴油机曾采取限制或降低压缩⽐的⽬的是:A. 限制机械负荷B. 限制曲轴最⼤扭矩C. 限制往复惯性⼒D. 限制离⼼惯性⼒3. 四冲程⾮增压与增压柴油机⽐较,其进排⽓阀重叠⾓⼀般是:A. 相等B. ⾮增压机⼤于增压机C. 增压机⼤于⾮增压机D. ⽆规律4. MAN B&W S-MC-C型柴油机为直流扫⽓式柴油机,但仍在⽓缸体的左右⽅向上各开有通道,其作⽤为:A. 扫⽓孔和检修孔B. 扫⽓孔和放残孔C. 排⽓孔和扫⽓孔D. 扫⽓孔和平衡孔5. 柴油机的机型不同其压缩⽐不同,⼀般地说:A. 增压度越⾼,压缩⽐越⼤B. ⼩型⾼速机的压缩⽐较低速机的⼤C. ⼤型柴油机压缩⽐较⼤D. 现代新型柴油机的压缩⽐较⼤6. ⽬前,限制废⽓涡轮增压柴油机提⾼增压度的主要因素是:A. 机械负荷过⼤B. 热负荷过⾼C. 增压器效率D. 增压器制造7. 现代船⽤柴油机普遍采⽤什么措施来提⾼机械效率?A.短裙或超短裙活塞及减少活塞环 B.采⽤特殊材料的活塞环和缸套以减少摩擦系数C.改善⽓缸的润滑 D.改善⽓缸的润滑以及轴承的润滑8. 柴油机理论循环的热效率通常随_______⽽变化。
Ⅰ.压缩⽐Ⅱ.曲柄连杆⽐Ⅲ.绝热指数Ⅳ.⾏程缸径⽐Ⅴ.压⼒升⾼⽐Ⅵ.初期膨胀⽐A. Ⅰ+Ⅲ+Ⅳ+ⅤB. Ⅰ+Ⅱ+Ⅳ+ⅤC. Ⅱ+Ⅳ+Ⅴ+ⅥD. Ⅰ+Ⅲ+Ⅴ+Ⅵ9. 新型中速柴油机⼀般都采⽤:A. 倒挂式主轴承、不设机座B. 倒挂式主轴承、设机座C. 正置式主轴承、不设机座D. 正置式主轴承、设机座10. 关于铝合⾦活塞的说法错误的是:A.铝合⾦的⽐重⼩,导热系数⽐铸铁⾼2倍左右,有利于散热B.铝合⾦活塞的柴油机冷车起动⽐较因难C.仅⽤于⼩型柴油机,以减少往复惯性⼒D.耐磨性较差,成本较⾼11. 关于筒形活塞的说法,正确的是:Ⅰ、冷却式筒形活塞多⽤于⼤功率中速柴油机Ⅱ、⼤功率中速柴油机多采⽤钢与铝组合⽽成的强制冷却式活塞Ⅲ、活塞头、活塞裙和活塞杆⽤柔性螺栓联结Ⅳ、都是⽤滑油作为冷却介质Ⅴ、⼤功率柴油机活塞多采⽤振荡冷却⽅式A. Ⅰ+Ⅱ+Ⅳ+ⅤB. Ⅱ+Ⅲ+Ⅳ+ⅤC. Ⅰ+Ⅱ+Ⅲ+ⅣD. Ⅰ+Ⅱ+Ⅲ+Ⅳ+Ⅴ12. 筒形活塞式柴油机的活塞裙部通常加⼯成______,⽽且______。
《主推进动力装置》试卷A卷
![《主推进动力装置》试卷A卷](https://img.taocdn.com/s3/m/81fbe21df18583d0496459dd.png)
广 西 交 通 运 输 学 校 试 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上学期)课程名称:《主推进动力装置》(A 卷)考核时长:90分钟 考核方式:闭卷 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每题1分,共100题) 1. 低速二冲程十字头式柴油机广泛用于船用主机,主要原因是( )。
A .重量和尺寸较小 B .寿命长,经济而可靠 C .操纵简单,管理方便 D .结构 2. 发电用柴油机多用四冲程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主要是因为( )。
A .工作可靠 B .结构简单 C .转速较高 D .B +C 3. 在下列压缩比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
A .=Vc/Va B .=Va/Vc C .=(Vs +Vc )/Vc D .=1+Vs/Vc 4. 柴油机对外做功的行程是( )。
A .进气行程 B .压缩行程 C .膨胀行程 D .排气行程 5. 四冲程柴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其凸轮轴转速与曲轴转速之间的关系为( ) A .2∶1 B .1∶1 C .1∶2 D .4∶1 6. 四冲程柴油机的气阀重叠角等于( )。
A .进气提前角+排气提前角 B .进气提前角+排气滞后角 C .进气滞后角+排气提前角 D .进气滞后角+排气滞后角 7. 目前,弯流扫气的二冲程柴油机已不再生产,原因是现在船用低速柴油机已向 ( ) A .长行程方向 B .大缸径 C .多缸数 D .高增压 8. 通常中小型柴油机的机体是将下述部件制成一个整体( )。
A .机座与机架 B .机架与气缸体 C .气缸体与机座 D .气缸体与油底壳 9. 柴油机运转中,检查活塞环漏气的最有效方法是( )。
A .测压缩压力 B .测最高爆发压力 C .测排气温度 D .观察排烟颜色 10. 活塞刮油环的正确安装方法应是( )。
A .刮刃尖端向上 B .刮刃尖端向下 C .刮刃尖端向上、向下皆可 D .随机型而异11. 柴油机活塞的振荡冷却效果好坏,取决于( )。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课件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2252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8.png)
03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维护 与保养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日常维护
每日检查
检查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外观、油位、冷却液位等是否正常。
运行监控
在船舶运行过程中,密切关注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运行状态,如 出现异常声音或振动,应及时停机检查。
紧固件检查
定期检查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紧固件,确保无松动现象。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定期保养
详细描述:豪华游艇通常注重舒适性,因此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需要具备良好的静音性 能。这意味着设备需要采用低噪音设计和隔 音材料,以减少噪音对船上乘客的影响。此 外,为了提高舒适性,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
还需要与船体的减震和减噪设计相配合。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在科考船上的应用
总结词:高可靠性
详细描述:科考船通常需要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进行 长时间的科学考察任务,因此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需 要具备高可靠性的特点。这意味着设备需要经过严格 的质量控制和耐久性测试,以确保在各种恶劣环境下 都能够正常工作。此外,为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还 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环保要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排放标 准和能效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推动了绿色能源和清洁燃烧 技术的发展。
02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工作 原理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工作流程
启动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在启动阶段,需要完 成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的准备 工作,确保各系统正常工作。
停车
总结词:高可靠性
详细描述:大型货船通常在海上长时间航行,因此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需要具备高可靠性。这意味着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质 量控制和耐久性测试,以确保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够正常工作。此外,为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 养。
主推进动力装置题库
![主推进动力装置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a82c362eed630b1c59eeb5cf.png)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1.大型低速柴油机曾采取限制或降低压缩比的目的是(A )。
A.限制机械负荷B.限制曲轴最大扭矩C.限制往复惯性力D.限制离心惯性力2. 影响柴油机压缩终点温度Tc和压力pc的因素主要是(B)。
A.进气密度B.压缩比C.进气量D.缸径大小3. 低速柴油机与高速柴油机在压缩比上的比较,一般规律是(C )。
A.相等B.低速机较大C.高速机较大D.随机4. 下列压缩比大小对柴油机影响的一个不正确论述是(D )。
A.压缩比越小,启动性能越差B.压缩比增大,膨胀功增加C.压缩比增大,热效率增高D.压缩比越大,机械效率越高5. 在连杆杆身与大端上半轴承接合处增减垫片,下述哪一项变化是错误的(C )。
A.压缩容积变化B.气缸总容积变化C.气缸工作容积变化D.压缩比变化6. 为了提高柴油机压缩压力,通常的做法是(C )。
A.减少轴承盖间的调隙垫片B.增加轴承盖间的调隙垫片C.加厚连杆杆身与大端间的调整垫片D.减薄连杆杆身与大端间的调整垫片7. 通常提高已有船用柴油机压缩比的措施是(D )。
A.提高增压压力B.加大转速C.增大缸径D.增大连杆长度8. 不同机型压缩比的大小,一般地说(C )。
A.增压度越高,压缩比越大B.小型高速机的压缩比较低速机的小C.现代新型低速柴油机的压缩比越来越大D.二冲程柴油机比四冲程机压缩比大9. 柴油机的机型不同其压缩比不同,一般地说(B )。
A.增压度越高,压缩比越大B.小型高速机的压缩比较低速机的大C.大型柴油机压缩比较大D.现代新型柴油机的压缩比较大10. 关于压缩比的正确论述是(B )。
A.压缩比越大,增压度越小B.压缩比越大,热效率越高C.压缩比越大,机械负荷越小D.压缩比越大,功率越大11. 在提高柴油机压缩比中的主要限制是(D )。
A.限制机械负荷B.限制热负荷C.限制曲轴上的最大扭矩D.A+B12. 随着压缩比的提高,工质的压缩温度(),膨胀比(),热效率(),热效率的提高率(A )。
主推进动力装置复习资料
![主推进动力装置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a9b2c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c.png)
主推进动力装置复习资料主推进动力装置复习资料推进动力装置是飞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飞行器所需的动力和推力。
对于学习或从事相关领域的人来说,掌握推进动力装置的原理和工作机制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份主推进动力装置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推进动力装置的基本构成推进动力装置通常由发动机、传动系统和推进器组成。
发动机负责产生动力,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推进器,推进器则将动力转化为推力,推动飞行器运动。
1. 发动机发动机是推进动力装置的核心部分,它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内燃机、涡轮机和火箭发动机等。
内燃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活塞或转子运动,从而产生动力。
涡轮机则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涡轮旋转,进而产生动力。
火箭发动机则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高速喷流产生动力。
2.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推进器。
常见的传动系统包括涡轮传动系统和直接传动系统。
涡轮传动系统利用涡轮机的转子驱动推进器旋转,从而产生推力。
直接传动系统则将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递给推进器,无需通过涡轮机等中间传动装置。
3. 推进器推进器是将动力转化为推力的装置。
常见的推进器包括涡轮螺旋桨、喷气推进器和火箭喷嘴等。
涡轮螺旋桨通过涡轮机的驱动,使螺旋桨旋转,产生推力。
喷气推进器通过喷射高速气流产生推力。
火箭喷嘴则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高速喷流产生推力。
二、推进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推进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推进器,推进器将动力转化为推力。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燃料燃烧燃料在发动机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燃烧的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
2. 动力传递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推进器。
传动系统可以通过涡轮机的转子驱动推进器旋转,或者直接将动力传递给推进器。
3. 推力产生推进器接收到动力后,将其转化为推力。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8PPT课件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8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2c6caaf12d2af90342e672.png)
01.08.2020
chapter 1 船舶柴油机概述
6
2.4 柴油机的主要固定件
要求 1. 足够的刚度,使变形小,保证配合和精确的
位置 2. 足够的强度,避免运行中局部发生裂纹和损
坏 3. 机架、机座要尺寸小、重量轻 4. 便于内部运动机件的拆装和检修 5. 各结合面、检修道门要密封性好
01.08.2020
L-MC型柴油机机架 1-上面板;2-导板;3- 活塞冷却油管插入孔;4-贯穿螺栓孔;
5-横向隔板;6-链条箱;7-检修通道;8-侧板;9-底板
01.08.2020
chapter 1 船舶柴油机概述
8
2.4 柴油机的主要固定件
机座(Bedplate)
L-MC型柴油机机座 1、2-纵梁;3-横梁;4-油底壳;A-功率输出端;B-自由端
S-MC-C型柴油机的双贯穿螺栓
01.08.2020
chapter 1 船舶柴油机概述
11
2.4 柴油机的主要固定件
故障与维护 严防曲轴箱爆炸 要及时曲轴箱各壁面道门和密封盖板漏泄 定期检查机座内、外表面,底脚螺栓 贯穿螺栓按说明书的规定上紧,防止横向振动
01.08.2020
chapter 1 船舶柴油机概述
12
01.08.2020
chapter 1 船舶柴油机概述
13
Rotating Piston(旋转式活塞)
Sulzer ZA40 diesel engine
01.08.2020
chapter 1 船舶柴油机概述
14
01.08.2020
chapter 1 船舶柴油机概述
15
01.08.2020
缸盖;5-扫气箱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电子教材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与制约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电子教材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与制约](https://img.taocdn.com/s3/m/a457f0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9.png)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电子教材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与制约【摘要】本文针对《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电子教材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与制约进行研究。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信息,阐述了电子教材在船舶动力学课程中的重要性。
然后明确了研究目的,探讨了电子教材在教学中的意义。
在分别从电子教材在船舶动力学课程中的应用、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现代教学技术与教材更新、教学制约因素分析以及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转变等方面展开讨论。
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电子教材在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给出总结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电子教材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电子教材、现代教学、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技术、教材更新、教学制约因素、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转变、实际应用、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作为船舶最核心的技术装备之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设计和应用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教学需求,因此引入电子教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电子教材融合了多媒体、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原理和应用。
随着电子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高校和船舶工程专业课程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电子教材进行教学。
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关于电子教材在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教学中的应用与制约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本文旨在分析电子教材在现代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教学中的应用与制约,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电子教材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与制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电子教材优势,提升船舶动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主推进动力装置三管轮题库
![主推进动力装置三管轮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ec66fe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f.png)
选择题主推进动力装置中,三管轮的主要职责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监控船舶主机的运行状态B. 执行主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C. 负责船舶导航与航线规划(正确答案)D. 协助处理主机突发故障下列哪项是三管轮在接班时应首先检查的内容?A. 船舶航行日志的完整性B. 主机润滑油的压力与温度(正确答案)C. 救生设备的配备情况D. 船员餐厅的卫生状况在主机冷却水系统中,三管轮需定期检查哪项参数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A. 冷却水的流量与流速B. 冷却水的硬度与PH值C. 冷却水的温度与压力(正确答案)D. 冷却水的颜色与透明度当主机出现排烟温度过高的情况时,三管轮应采取的初步措施是?A. 立即停机检查(正确答案)B. 增加燃油供应量C. 调整船舶航行速度D. 清洗船舶烟囱下列哪项不是三管轮在主机启动前需要确认的事项?A. 主机各部件润滑良好B. 燃油与冷却水供应充足C. 船舶舵机已解锁并处于备用状态(正确答案)D. 主机启动控制系统正常在进行主机日常保养时,三管轮应特别注意检查哪个部件的磨损情况?A. 主机曲轴与轴承B. 主机气缸盖与气门C. 主机活塞与活塞环(正确答案)D. 主机燃油泵与喷油嘴当发现主机机油压力异常下降时,三管轮应首先采取的行动是?A. 立即停机并检查机油系统(正确答案)B. 增加机油供应量C. 调整机油滤清器D. 检查主机排烟温度下列哪项是三管轮在船舶靠港前需要准备的工作之一?A. 检查船舶通讯设备B. 清洗船舶甲板C. 主机备车并处于随时可用状态(正确答案)D. 检查船员个人物品在处理主机突发故障时,三管轮应首先向谁报告情况?A. 船长或大副(正确答案)B. 二管轮或轮机长C. 船舶水手或服务员D. 船舶厨师或厨师长。
750kw及以上船舶三管轮主推进动力装置11规则考试大纲11
![750kw及以上船舶三管轮主推进动力装置11规则考试大纲11](https://img.taocdn.com/s3/m/5adb069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a.png)
2.5.4增压器的检修
2.5.4.1 增压器主要零件损坏形式及检修
2.5.4.2 增压器振动的原因和检修
2.5.4.3 增压器拆装和校中测量
2.5.4.4 增压器转子的平衡试验
2.6船舶动力系统
2.6.1燃油系统
2.6.1.1燃油系统的组成
√
√
2.6.1.2燃油的驳运和净化
√
√
1.2.7.2应力集中的机理
√
√
1.2.7.3应力集中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影响
√
√
1.2.7.4应力集中的位置判定
√
√
1.2.7.5应力集中的消除方法
√
√
1.3 机构与机械传动
1.3.1平面连杆机构
1.3.1.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运动特点及其在轮机和典型机械中的应用
√
√
1.3.1.2其它型式的平面四杆机构的形式和应用
√
√
2.2.9连杆
2.2.9.1连杆的作用和工作条件
√
√
2.2.9.2连杆的要求和材料
√
√
2.2.9.4十字头式柴油机连杆和连杆轴承的结构特点
√
√
2.2.9.5连杆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
√
2.2.10曲轴和主轴承
2.2.10.1曲轴的作用和工作条件
√
√
2.2.10.5正置式主轴承的结构特点
2.2.10.6倒挂式主轴承的结构特点
2.5.1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2.5.1.1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2.5.1.2四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
√
2.5.2柴油机的换气机构
2.5.2.1气阀机构的结构形式、功用和工作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2.7应力集中
1.2.7.1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系数、应力重新均匀分布等概念
◎
◎
○
1.2.7.2应力集中的机理
◎
◎
○
1.2.7.3应力集中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影响
◎
◎
○
1.2.7.4应力集中的位置判定
◎
◎
○
1.2.7.5应力集中的消除方法
◎
◎
○
1.2.8机械振动基础
1.2.8.1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的危害、分类
◎
◎
○
1.3.5.2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打滑、带传动的传动比
◎
◎
○
1.3.5.3带传动失效形式的分析、影响带传动能力的因素的分析
◎
◎
○
1.3.6链传动
1.3.6.1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及基本组成
◎
◎
○
1.3.6.2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平均传动比和运动的不均匀性
◎
◎
○
1.3.7齿轮传动
1.3.7.1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
◎
○
1.1.2.4力系与力偶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
◎
○
1.1.3刚体的基本运动
1.1.3.1速度与加速度的基本概念及合成
◎
◎
○
1.1.3.2角速度与角加速度基本概念
◎
◎
○
1.1.3.3刚体的平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刚体平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
◎
○
1.1.3.4刚体的定轴转动:角速度、角加速度,转动惯量的概念,飞轮的作用
◎
◎
○
1.2.3.4材料的挤压强度:材料在挤压时的截面设计、许用载荷
◎
◎
○
1.2.4扭转
1.2.4.1轴的内力与应力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
◎
◎
○
1.2.4.2轴的变形与应变
◎
◎
○
1.2.4.3轴的刚度:实心轴、空心轴
◎
◎
○
1.2.4.4轴的强度:实心轴、空心轴
◎
◎
○
1.2.5弯曲
1.2.5.1梁与梁的分类;梁的平衡条件;梁的约束反力
◎
2.2.7气缸套的检修
2.2.7.1活塞环与气缸套的摩擦形式
●
●
●
●
●
●
2.2.7.2气缸套的正常磨损与异常磨损的特征、规律和原因
●
●
●
●
●
●
2.2.7.3减少气缸套磨损的途径
●
●
●
●
●
●
2.2.7.4气缸套磨损的检修(气缸套的拆装与测量、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的计算、内径增大量的计算)
●
●
●
2.2.7.5气缸套的磨合
●
●
●
●
●
●
2.2.7.6拉缸的主要症状,拉缸的种类及拉缸的工艺原因,防止拉缸的工艺措施
●
●
●
●
●
●Leabharlann 2.2.7.7气缸套裂纹的检修●
●
●
2.2.8气缸盖及气缸盖的检修
2.2.8.1气缸盖的作用和工作条件
○
○
○
2.2.8.2气缸盖的要求和材料
○
○
○
2.2.8.3筒形活塞式柴油机气缸盖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
1.2.2.1杆件在拉压时的内力与应力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
◎
◎
○
1.2.2.2杆件在拉压时的变形与应变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
◎
◎
○
1.2.2.3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虎克定律:弹性模量、抗拉(压)刚度,虎克定律的应用
◎
◎
○
1.2.2.4杆件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衡量材料强度的指标,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性质比较
◎
◎
○
1.2材料力学
1.2.1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1.2.1.1弹性、弹性变形;塑性、塑性变形
◎
◎
○
○
○
○
1.2.1.2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标准
◎
◎
○
○
○
○
1.2.1.3载荷、内力和应力
◎
◎
○
○
○
○
1.2.1.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变形、扭转变形、弯曲变形
◎
◎
○
○
○
○
1.2.2轴向拉伸与压缩
◎
◎
○
○
◎
○
1.4.4.3钢的表面热处理及其应用
○
○
○
1.4.5常用材料
1.4.5.1船舶常用钢:碳钢、合金钢、船体用钢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
◎
◎
○
○
◎
○
1.4.5.2铸铁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
◎
◎
○
○
◎
1.4.5.3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
◎
◎
○
○
◎
1.4.5.4非金属材料及在船舶上的应用
2.1.1.1柴油机的基本概念
○
○
○
2.1.1.2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
◎
◎
2.1.1.3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
2.1.1.4二冲程与四冲程柴油机的比较
◎
2.1.1.5柴油机增压的概念
○
○
○
2.1.2柴油机的性能指标
2.1.2.1柴油机的指示指标
◎
◎
◎
2.1.2.2柴油机的有效指标
◎
◎
◎
2.1.2.3柴油机的工作参数:爆压、排温、活塞平均速度、行程缸径比
◎
◎
○
1.3.9.3液力传动的特点及主要用途
◎
◎
○
1.4金属材料及其工艺
1.4.1金属材料的性能
1.4.1.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
○
○
1.4.1.2金属材料工艺及其性能(冷加工工艺、铸造工艺锻造工艺、焊接工艺)
◎
◎
○
○
◎
○
1.4.2金属学基础
1.4.2.1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过程
◎
◎
○
○
◎
○
1.4.2.2合金与合金的相结构
●
●
◎
◎
●
2.2.4.5活塞环弹力的检查方法
●
●
◎
◎
●
2.2.4.6轮机员配换活塞环的工艺,检查和修配新环,安装新环的工艺要求
●
●
◎
◎
●
2.2.4.7活塞环的验收
●
●
◎
◎
●
2.2.5活塞销、十字头销、活塞杆与活塞杆填料箱的检修
2.2.5.1活塞销的磨损测量和裂纹检查,活塞销的修理
●
●
●
●
●
●
2.2.5.2十字头组件:组成、作用和结构特点,十字头轴承的工作状况及提高其可靠性的措施
◎
◎
○
1.2.5.2弯曲时的内力、主要特征;剪力图和弯矩图
◎
◎
○
1.2.5.3弯曲时的应力:分布规律、截面惯性矩、截面抗弯模量
◎
◎
○
1.2.5.4梁的合理截面的含义;梁的常见截面形状的比较
◎
◎
○
1.2.5.5梁的强度
◎
◎
○
1.2.6薄壁容器的强度
1.2.6.1薄壁容器的概念
◎
◎
○
1.2.6.2薄壁容器的应力
主推进动力装置
8201:3000KW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8202:750KW-3000KW船舶大管轮
8203: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204:750KW-3000KW船舶二/三管轮
8205:未满750KW船舶大管轮
8206:未满750KW船舶二/三管轮
考试大纲
适用对象
8201
8202
8203
8204
8205
8206
1基础理论知识
1.1理论力学
1.1.1力学基础
1.1.1.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刚体、平衡、运动、力的三要素、力偶
◎
◎
○
○
○
○
1.1.1.2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
◎
○
○
○
○
1.1.2刚体的平衡
1.1.2.1力的投影、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
◎
◎
○
1.1.2.2力偶、力偶的等效条件
◎
◎
○
1.1.2.3力的平移定理
◎
◎
○
1.2.2.5杆件受到拉压时的强度,提高杆件拉压时的刚度和强度的措施
◎
◎
○
1.2.3剪切与挤压
1.2.3.1材料在剪切时的内力与应力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
◎
◎
○
1.2.3.2材料在剪切时的变形与应变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剪切弹性模量
◎
◎
○
1.2.3.3材料的剪切强度:材料在剪切变形时的截面设计、许用载荷
○
○
○
1.6.1.3防止化学腐蚀的措施
◎
◎
○
○
◎
○
1.6.2电化学腐蚀及其防护
1.6.2.1电化学腐蚀原理和腐蚀电池的种类
○
○
○
1.6.2.2船上常见的电化学腐蚀
◎
◎
○
○
◎
○
1.6.2.3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