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无机化学》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单元

《无机化学》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单元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g 。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33111-1222()(13.210-1.0110)kPa 32L 9.6d 101.325kPa 400L d n p p V n p V −×××===×× 4.解:pV MpV T nR mR== = 318 K 44.9=℃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i i n p p n=p (N 2) = 7.6×104 Pap (O 2) = 2.0×104 Pap (Ar) =1×103 Pa 6.解:(1) 0.114mol; 2(CO )n =2(CO )p = 42.8710 Pa ×(2)22(N )(O )(CO )p p p p 2=−−43.7910Pa =×(3)4224(O )(CO ) 2.6710Pa 0.2869.3310Pan p n p ×===× 7.解:(1)p (H 2) =95.43 kPa(2)m (H 2) = pVM = 0.194 g 8.解:(1)ξ = 5.0 mol(2)ξ = 2.5 mol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Δp − p ΔV = 0.771 kJ10.解: (1)V 1 = 38.310×-3 m 3= 38.3L(2) T 2 = nRpV 2= 320 K (3)−W = − (−p ΔV ) = −502 J(4) ΔU = Q + W = -758 J(5) ΔH = Q p = -1260 J11.解:NH 3(g) + 45O 2(g) 298.15K ⎯⎯⎯⎯→标准态NO(g) + 23H 2O(g) = − 226.2 kJ·mol \m r H Δ−1 12.解:= Q m r H Δp = −89.5 kJ= − ΔnRTm r U Δm r H Δ= −96.9 kJ13.解:(1)C (s) + O 2 (g) → CO 2 (g)= (CO \m r H Δ\m f H Δ2, g) = −393.509 kJ·mol −1 21CO 2(g) + 21C(s) → CO(g) \m r H Δ = 86.229 kJ·mol −1CO(g) +31Fe 2O 3(s) → 32Fe(s) + CO 2(g) = −8.3 kJ·mol \m r H Δ−1 各反应之和= −315.6 kJ·mol \m r H Δ\m r H Δ−1。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十章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十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1.把下列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换算成pH和pOH。
(1)[H+]=3.2×10 mol·dm ;(2)[H+]=6.7×10 mol·dm ;
(3)[OH ]=2.0×10 mol·dm ;(4)[OH ]=4.0×10 mol·dm 。

2.把下列pH、pOH换算成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

24.如果BaCO3沉淀中尚有0.010mol BaSO4,在1.0dm 此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应加入多少mol的Na2CO3才能使BaSO4完全转化为BaCO3?

25.某一元弱酸强碱形成的难溶盐MA,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不考虑水解)为1.0×10 mol·dm ,弱酸的K 为10 ,试求该盐在[H+]保持为2.4×10 mol·dm 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19.在0.10 dm3含有2.0×10 mol·dm 的Pb2+溶液中加入0.10 dm3含I 0.040 mol·dm 的溶液后,能否产生PbI2沉淀?

Q=
20.将5.0×10 dm 0.20mol·dm 的MgCl2溶液与5.0×10 dm 0.10mol·dm 的NH3·H2O溶液混合时,有无Mg(OH)2沉淀产生?为了使溶液中不析出Mg(OH)2沉淀,在溶液中至少要加入多少克固体NH4Cl?(忽略加入固体NH4Cl后溶液的体积的变化)

10.欲配制0.50dm3pH值为9,其中[NH ]=1.0 mol·dm 的缓冲溶液,需密度为0.904g·cm 、含氨质量分数为26.0%的浓氨水的体积?固体氯化铵多少克?4和2.0 mol·dm 盐酸等体积混合,求溶液的pH值。

12.取0.10mol·dm 某一元弱酸溶液0.050 dm31.10 mol·dm KOH溶液混合,将混合液稀释至0.10 dm3后,测得pH=5.25,求此一元弱酸得K 。

高等无机课后答案

高等无机课后答案

高等无机课后答案高等无机课后答案【篇一:高等无机化学习题】txt>一、判断题3.杂化轨道中含p成分越多,原子的电负性越大。

2-4.根据vsepr理论,在sif6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0个。

5.根据vsepr理论,氧族原子提供的电子数为6。

-6.在so3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2个。

7.sncl2几何构型为直线型。

—8.icl4几何构型为四面体。

-9.nh3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0.h2o和xef2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2--11.so3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3+2++12.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al mg na2+2+2+13.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pb fe mg++++14.ag的极化作用大于k的极化作用,因此ag的极化率小于k 的极化率。

+15.h的极化能力很强。

16.极化作用愈强,激发态和基态能量差愈小,化合物的颜色就愈深。

17.温度升高,离子间的相互极化作用增强。

18.半径相近、电子层构型相同时,阳离子正电荷越大,极化作用越强。

19.其它条件相同或相近时,阴离子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

20.无机阴离子团的变形性通常较大。

二、选择题3、与元素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有关的电负性标度是():(a)鲍林标度(b)密立根标度(c)阿莱-罗周标度(d)埃伦标度4、下列基团中,电负性值最大的是():(a)cf3- (b)ccl3- (c)cbr3- (d)ci3-5、在以下化合物中,碳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a)ch4 (b)c2h4 (c)c2h2 (d)电负性相同7、xe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8、根据vsepr理论,多重键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 叁重键 (b) 双重键 (c) 单重键9、根据vsepr理论,成键电子对(bp)和孤电子对(lp)之间相互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 lp-lp (b) lp-bp (c) bp-bp-10、cl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11、clf3的几何构型为():(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12、nf3的几何构型为():(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13、brf3的几何构型为():(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14、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nh3 (b)nbr3 (c)ncl3 (d)nf315、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 ch4 (b) nh3 (c)h2o (d)h2s16、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 nh3 (b) ph3 (c) ash3 (d)sbh317、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小的是():(a)pi3 (b)pbr3 (c)pcl3 (d)pf318、若阳离子电荷相同,半径相近,则最外层电子层构型为()电子构型的阳离子的变形性最小。

大学无机化学课后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课后题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 解 M (NaOH )= 40g·mol -1 M (2Ca 2+)= 80g·mol -1 M (21Na 2CO 3)= 53g·mol -1 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OH)0.011000(NaOH) 0.25mol (NaOH)40m n M ⨯===()2+2+2+(2Ca )0.101000(2Ca ) 1.25mol (2Ca )80m n M ⨯===()2323231( Na CO )10.1010002( Na CO ) 1.89mol 1253( Na CO )2m n M ⨯===2.解 M (NaOH )= 40g·mol -1 M (21CaCl 2)= 55.5g·mol -1()-1(NaOH) 5.0(NaOH)10.0g L 0.5m V ρ===⋅()-1(NaOH)10.0(NaOH)0.25mol L (NaOH)40c M ρ===⋅ ()2-121(CaCl )1 5.02(CaCl )10.0g L 20.5m V ρ===⋅ ()2-1221(CaCl )110.02(CaCl )0.18mol L 1255.5(CaCl )2c M ρ===⋅3.解 题中的反应方程式为10KI + 2KMnO 4 +8H 2SO 4 = 5I 2 + 2MnSO 4 + 6K 2SO 4 + 8H 2O将上述反应方程式按题意变换为KI +51KMnO 4 +54H 2SO 4 =21I 2 +51MnSO 4 +53K 2SO 4 +54H 2O 1mol 21moln (KI +51KMnO 4)mol 0.508254mol则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n (KI +51KMnO 4)= 2×0.508254= 0.004(mol )4.解 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1(KCl)1000.010(KCl) 3.85g L 0.2500.010m V ρ⨯===⋅+ 所得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超过了极限值。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十一章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十一章 课后习题答案
解lg K = = =
x == 0.786V
== 0.786V
18.粗铜片中常含杂质Zn,Pb,Fe,Ag等,将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进行电解炼,可以得到纯度为99.99%的铜,试用电极电势说明这四种杂质是怎样和铜分离的。

电极电势比较大,△rG 则比较小,所以进行的彻底。
19.在含有CdSO4溶液的电解池的两个极上加外电压,并测得相应的电流。所得数据如下:
E/V
0.5 1.0 1.8 2.02.2 2.4 2.6 3.0
I/A
0.002 0.0004 0.007 0.008 0.028 0.069 0.110 0.192
试在坐标纸上作图,并求出分解电压。

得出E=3.0V
20.在一铜电解试验中,所给电流强度为5000A,电流效率为94.5%,问经过3h(小时)后,能得电解铜多少kg(千克)?
16.对于298K时Sn2+和Pb2+与其粉末金属平衡的溶液,在低离子强度的溶液中[Sn2+]/ [Pb2+]=2.98,已知 = -0.126V, 。
解Sn + Pb2+ Sn2++ Pb
K =[Sn2+]/ [Pb2+]=2.98
lg K = = =
x ==—0.14V
==—0.14V。
17.在298K时反应Fe3++ Ag Fe2++ Ag+的平衡常数为0.531。已知 = +0.770V,计算 。

3.现有下列物质:KMnO4, K2Cr2O7, CuCl2, FeCl2, I2, Br2, Cl2, F2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作为氧化剂,试根据电极电势表,把这些物质按氧化本领的大小排列成顺序,并写出它们在酸性介质中的还原产物。

无机化学(下)参考答案(重要).docx

无机化学(下)参考答案(重要).docx

《无机化学》下册(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曹锡章、宋天佑、王杏乔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屮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第十二章卤族元素1. 单质的活泼性次序为:F 2»Cl 2>Br 2>I 2从F 2到Cl 2活泼性突变,其原因归结为F 原了和厂离了的半径特别小。

F Cl Br I 厂 cr Br _ 厂r/pm 64 99114 133 136 181 195 216 (1)由于F 的原了半径非常小,F —F 原了间的斥力和非键电了对的斥力较大,使 F2的解离能(155KJ/mol)远小于CH 的解离能(240KJ/mol)。

(2)山于F 离了半径特别小,因此在形成化合物时,氟化物的离了键更强,键能或 晶格能更大。

(3) 由于F 离子半径特别小,F"的水合放热比其他卤素离子多。

2. 氧化性顺序为:F2>C12>Bf2>l2 ;还原性顺序为:I->BF>C 「>F. 尽管在同族中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氛卤索单质绘很强的氧化剂,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卤素的氧化能力依次减弱。

尽管在同 族屮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氟。

一种氧化剂在常温下,在水溶液屮 氧化能力的强弱,可用具标准电极电势值來表示,0&值的大小和下列过程有关(见课本 P524)3. (1)2C12+Ti =TiCl 4 加热, 干燥 (2)3C12+2A1 =2A1C13 加热, 干燥 (3)C12+H 2=2HC1 点燃 (4)3Cb+2P (过量)=2PCb 干燥 5Cb(过量)+2P=2PC15干燥 (5) C12+H 2O=HC1O +HC1(6) C12+2K2C03+H2OKC1+KC10+2KHC034. (1) CC14为非极性溶剂,【2溶在CC14中后仍为分子状态,显示出12单质在蒸气时的紫颜 色。

《无机化学》 高教版 课后答案

《无机化学》 高教版 课后答案

11-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KClO3→KClO4+KCl(2)Ca5(PO4)F+C+SiO2→CaSiO3+CaF2+P4+CO(3)NaNO2+NH4Cl→N2+NaCl+H2O(4)K2Cr2O7+FeSO4+H2SO4→Cr2(SO4)3+Fe2(SO4)3+K2SO4+H2O(5)CsCl+Ca→CaCl2+Cs↑11-2 将下列水溶液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先改写为离子方程式,然后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式(答案见附表电极电势表):(1)2H2O2=2H2O+O2(2)Cl2+2H2O=HCl+HClO(3)3Cl2+6KOH=KClO3+5KC+3H2O(4)2KMnO4+10FeSO4+8H2SO4=K2SO4+5Fe2(SO4)3+5MnSO4+8H2O(5)K2Cr2O7+3H2O2+4H2SO4= K2SO4+Cr2(SO4)3+3O2+7H2O11-3 用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1)K2Cr2O7+H2S+H2SO4→K2SO4+Cr2(SO4)3+S+H2O (2)MnO42-+H2O2→O2+Mn2-(酸性溶液)(3)Zn+NO3-+OH-→NH3+Zn(OH)4-(4)Cr(OH) 42-+H2O2→CrO 42-(5)Hg+NO3-+H+→Hg22++NO11-4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标准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子传递的方向,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电池的电动势,写出电池符号。

(1)Zn+2Ag+= Zn2++2Ag g(2)2Fe3++Fe+=3 Fe2+(3)Zn+2H+= Zn2++H2(4)H2+Cl2=2HCl(5)3I2+6KOH=KIO3+5KI+3H2O11-5 写出下列各对半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池符号,并计算标准电动势。

(1)Fe3++е-= Fe2+;I2+2е-=2I-(2)Cu2++I-+е-= CuI2; I2+2е-=2I-(3)Zn2++2е-= Zn;2H++2е-=H2(4)Cu2++2е-= Cu;2H++2е-=H2(5)O2+2H2O+4е-=4OH-;2H2O+2е-= H2+2OH-11-6 以标准电极电势举例来说明以下说法并非一般规律:元素的氧化态越高,氧化性就越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三章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三章 课后习题答案

12.通过近似计算说明,12号、16号、25号元素的原子中,4s和3d哪一能级的能量高?
13.根据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指出下表中各电子层中的电子有无错误,并说明理由。
元素
K
L
M
N
O
P
19
22
30
33
60
2
2
2
2
2
8
10
8
8
8
9
8
18
20
18
2
2
3
18
12
2

14.说明在同周期和同族中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并讨论其原因。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几率与几率密度有何区别与联系?

2.什么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怎样解释同一主层中的能级分裂及不同主层中的能级交错现象?

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

4.已知M2+离子3d轨道中有5个电子,试推出:(1)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M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3)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0.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应如何改正?
(1)s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为一圆周,而电子是走S形的;
(2)主量子数n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3)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16,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为32;
(4)主量子数n为3时,有3s,3p,3d三条轨道。

11.将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基态激发到2s或2p,所需能量是否相等?若是氦原子情况又会怎样?

5.按斯莱脱规则计算K,Cu,I的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及相应能级的能量。

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1.试用离子键理论说明由金属钾和单质氯反应,形成氯化钾的过程?如何理解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答原子所得,二者因静电引力而吸引,之间得作用力成为离子键。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可以这样理解:阴离子与阳离子并非只有再某一方向才具有吸引力,而是在任何方向都有力的作用,只不过当距离远时其作用力小一点而已。

2.用下列数据求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K(s)→ K(g)1△ H1=83 kJ· molK(g)→K +(g)1△ H2 =419 kJ· mol1H2(g)→ H(g)△H 3=218kJ ·mol 12K + (g) + H(g) → KH(s)△ H4= -742kJ · mol 11H 2(g) → KH(s)1K(s) +△ H5= -59kJ · mol2解3.ClF 的解离能为 246kJ· mol -1, ClF 的生成热为— 56 kJ· mol -1 Cl 2的解离能为 238kJ·mol -1,试计算F2( g)解离能。

解4. 试根据晶体的构型与半径比的关系,判断下列AB 型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构型:BeO,NaBr , CaS, RbI ,BeS, CsBr, AgCl 。

答5.试从电负性数据,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单键的离子性百分数各为多少?并判断哪些是离子型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型化合物?NaF, AgBr , RbF, HI , CuI ,HBr ,CrCl 。

答6.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答7.BF 3是平面三角形的几何构型,但NF3却是三角的几何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说明。

答8.指出下列化合物合理的结构是哪一种?不合理结构的错误在哪里?(a)(b)(c)答N2O 存在9.在下列各组中,哪一种化合物的键角大?说明其原因。

(a) CH 4和 NH3(b) OF2和 Cl 2O(c) NH 3和 NF3( d)PH3和NH3答10.试用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五章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五章 课后习题答案
(4)XeF4+ H2O→
(5)XeO3+ Ba(OH)2→
(6)XeF6+ SiO2→
答①XeF4+2 ClO +2H2O=Xe + 2ClO + 4HF
③5Na4XeO6+ 2MnSO4+7 H2SO4=5XeO3+2 NaMnO4 + 7H2O+ 9Na2SO4
⑤2XeO3+2 Ba(OH)2= Ba2XeO6+ Xe + O2+ 2H2O

3.写出工业制氢的三个主要化学方程式和实验室中制备氢气最简便的方法?

4.He在宇宙中丰度居第二位,为什么在大气中He含量却很低?

5.哪种稀有气体可用作低温制冷剂?哪种稀有气体离子势低,可做放电光源需要的安全气?哪种稀有气体最便宜?

6.何为盐型氢化物?什么样的元素能形成盐型氢化物?怎样证明盐型氢化物内存在H 负离子?

7.为什么合成金属氢化物时总是要用干法?38kg的氢化铝同水作用可以产生多少dm3的氢气(298K,1.03×105Pa)?

8.怎样纯化由锌同酸反应所制得的氢气?写出反应方程式。
答LaNi5+ 3H2== LaNi5H6
压强在(2-3)×105Pa,温度是温热。
9.试用反应方程式表示氙的氟化物XeF6和氧化物XeO3的合成方法和条件?
解 : : == 3:1:3
BaO:Xe:O ==3:1:3
此化合物的化学式是Ba3XeO4。
13.比较VB法和MO法对XeF2分子结构的处理。
答VB法见书232页;:
(1)XeF4+ ClO →

(完整word版)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7章.doc

(完整word版)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7章.doc

word 专业整理第三章习题答案2概述弱场和强场方法的处理步骤并比较其结果。

弱场方法:一、电子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电子组态的原子或离子通过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之间,自旋角动量之间以及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偶合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或谱项,利用微扰理论计算谱项分裂后的能量得到分裂的能级。

二、配体场作用:金属离子受到配体电场的影响,电子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自由金属离子的谱项2S+ 1也L相应地改变,主要表现为自由金属离子谱项分裂产生配离子谱项,即光谱项。

最后的光谱项通过群论得出。

其中配体场球对称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能量升高,配体场对称性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分裂。

强场方法:一、配体场作用:金属离子的 d 轨道在配体场的作用下产生分裂形成电子组态,并按能量高低进行排列。

二、电子相互作用在每一电子组态中,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谱项(即配体场状态),每一电子组态所产生的谱项可以通过群论的知识得到。

对比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A.得到谱项的种类和数目相同B.得到的谱项能量都是 B, C 和 Dq 的函数,决定了谱项能量标度上的相对位置C.两种方法的谱项能量有别,是方法上近似结果造成的3. Co(NH3) 3 和 Fe(H2O) 3离子是高自旋组态还是低自旋组态?利用表3-7 ,表 3-8 和表6 63-9 的数据加以验证。

Co(NH3) 63:= f 氨× g 钴=1.25×18.2=22.75 kK=22750 cm-1-1P= 23625 cm理论上分裂能小,所以分裂,高自旋(实验上应该是低自旋)。

又因为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到 30%,综合考虑后3 3Co(NH) 6是低自旋。

Fe(H2O) 36:=f水×g铁=1×14=14 kK=14000 cm-1-1P= 29875 cm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4. 在下列离子中哪些会发生结构的畸变?(ML6为O h, ML4为T d或D4h)Cr(H 2O) 36; 3d3,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23, 3d 1,八面体场,三重简并,畸变;Ti(H O) 6Fe(CN) 4 , 3d6,低自旋,无简并,不畸变;6CoCl 2 73杂化,高自旋,T对称性,四面体场,无简并,不word 专业整理Pt(CN) 2 dsp 2 ,5d 8,低自旋,四面体场,4h对称性,无简并,不 畸变 ;4DZnCl 2 : 3d 10, sp 3 杂化,无简并,不 畸变 ;4Cu(en) 2 对称性位阻,形成螯合物,有二重简并,但不畸变 ;3FeCl 4 , 3d 5 高自旋,配位轨道 sp 3 杂化, T d 对称性,无简并,不 畸变 ; Mn(H 2O) 62 : 3d 5,高自旋,无简并,不 畸变 。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二十四章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二十四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十四章1.举例说明何为生命元素?生命元素分哪几种?答把维持生命所需要的元素称为生物体的必需元素,叫做生命元素。

分为(1)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

2.存在于体内的铬,对机体有什么影响?答铬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少,但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铬是胰岛素正常工作不可缺少的物质,直接干预人体内糖和脂肪的代谢。

3.铁是人体必需元素?它有什么功能?铁以什么形式存在时对人体健康有害?答铁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正常人体内的铁几乎全部被限制在特定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包围的封闭状态之中,使之能起正常的生理作用。

如果一旦铁离子逃逸或解脱封闭,自由铁离子会催化氧化反应,使体内产生过氧化氢和一些自由基,这些产物会损失细胞代谢和分裂,影响生长发育等,甚至引起癌症或致死。

4.Ca2+离子在有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答(1)是骨头的主要组成部分;(2)作为酶的激活剂;(3)信使作用;(4)与核酸中的磷酸酯氧结合,使双螺旋结构稳定化。

5.为什么等量的污染金属离子比农药残毒对机体的危害更严重?答因为许多有机物能被降解而减低毒性,而污染金属离子在体内是不能生物降解的,它们常被积累在特定的器官组织中,构成了在体内长期起作用的致病因子。

重金属的积累与机体衰老和细胞老化均有密切关系。

污染金属离子在生物组织中的有效富集,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金属能与构成生物大分子的氨基酸或碱基等活性组分形成的配合物。

6.广泛摄取食物和挑剔食物的人,健康情况有何差异?答广泛摄取食物的人就会充分补充各种人体所需要的元素。

而挑剔食物的人很难从食物中得到充分的元素,所以他的健康就因为缺少某些元素而差。

7.通常金属螯合物中二个或多个配位原子相距较近才能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为什么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中二个配位原子相距57个氨基酸残基,但仍可形成稳定的螯合大环。

答因为它形成了大的螯合,它的空腔的大小于配体接近。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及其答案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及其答案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及其答案高等无机化学习题及其答案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无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在高等学术教育中,无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学习无机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构造和性质。

下面将给出一些高等无机化学的学习题及其答案,帮助读者巩固相关知识。

题目一:请解释什么是晶体结构?答案: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晶体是由具有一定周期性的结构单元组成的固体,其结构单元在空间上有规则地重复排列,形成了晶体的长程有序性。

晶体结构决定了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题目二:请解释什么是配位化合物?答案: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一个或多个配体与一个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通过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体通常是具有可供给电子对的原子或分子,它们通过配位键与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结合。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受到配体的性质、中心金属离子的性质以及配位键的性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题目三:请解释什么是晶体场理论?答案:晶体场理论是一种解释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化合物的颜色和磁性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配位化合物中的过渡金属离子周围存在一个电场,称为晶体场。

晶体场会改变过渡金属离子的能级分裂情况,从而影响配位化合物的颜色和磁性。

晶体场理论为解释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化合物的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题目四:请解释什么是配位数?答案:配位数是指配位化合物中与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直接相连的配体的个数。

配位数决定了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常见的配位数有2、4、6等。

例如,当配位数为6时,配位化合物的结构通常为八面体或六方堆积。

题目五:请解释什么是晶体的点阵?答案:晶体的点阵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周期性排列方式。

点阵可以用空间中的一组点来描述,这些点代表了晶体中的结构单元的位置。

常见的点阵有立方点阵、正交点阵、六方点阵等。

晶体的点阵决定了晶体的对称性和晶体学性质。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及其答案,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无机化学的学习内容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

山东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

山东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

⼭东⼤学⽆机化学习题及答案第⼆章物质的状态习题2.1 什么是理想⽓体?实际⽓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理想⽓体模型处理?2.2 为什么家⽤加湿器都是在冬天使⽤,⽽不在夏天使⽤?2.3 常温常压下,以⽓体形式存在的单质、以液体形式存在的⾦属和以液体形式存在的⾮⾦属单质各有哪些?2.4 平均动能相同⽽密度不同的两种⽓体,温度是否相同?压⼒是否相同?为什么?2.5 同温同压下,N2和O2分⼦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平均动能是否相同?2.6试验测得683K、100kPa时⽓态单质磷的密度是2.64g·dm-3。

求单质磷的分⼦量。

2.71868年Soret⽤⽓体扩散法测定了臭氧的分⼦式。

测定结果显⽰,臭氧对氯⽓的扩散速度之⽐为1.193。

试推算臭氧的分⼦量和分⼦式。

2.8常压298K时,⼀敞⼝烧瓶盛满某种⽓体,若通过加热使其中的⽓体逸出⼆分之⼀,则所需温度为多少?2.9氟化氙的通式为XeF x(x=2、4、6…),在353K、1.56×104Pa时,实验测得某⽓态氟化氙的密度为0.899g·dm-3。

试确定该氟化氙的分⼦式。

2.10温度为300K、压强为3.0×1.01×105Pa时,某容器含有640g氧⽓,当此容器被加热⾄400K恒定后,打开容器出⼝,问当容器内氧⽓的压强降到1.01×105Pa时,共放出多少克氧⽓?2.11相对湿度是指,在⼀定温度下空⽓中⽔蒸⽓的分压与同温下⽔的饱和蒸⽓压之⽐。

试计算:(1)303K、空⽓的相对湿度为100%时,每升空⽓中⽔汽的质量。

(2)323K、空⽓的相对湿度为80%时,每升空⽓中⽔汽的质量。

已知303K时,⽔的饱和蒸⽓压为4.23×103Pa;323K时,⽔的饱和蒸⽓压为1.23×104Pa。

2.12在303K,1.01×105Pa时由排⽔集⽓法收集到氧⽓1.00dm3。

问有多少克氯酸钾按下式分解?2KClO3 === 2KCl +3O2已知303K时⽔的饱和蒸⽓压为4.23×103Pa。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二章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二章 课后习题答案
1.某气体在293K与9.97×104Pa时占有体积1.910-1dm3其质量为0.132g,试求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它可能是何种气体?

2.一敝口烧瓶在280K时所盛的气体,需加热到什么温度时,才能使其三分之一逸出?

3.温度下,将1.013105Pa的N22dm3和0.5065Pa的O23 dm3放入6 dm3的真空容器中,求O2和N2的分压及混合气体的总压。
13.已知乙醚的蒸汽热为25900J·mol-1,它在293K的饱和蒸汽压为7.58×104Pa,试求在308K时的饱和蒸汽压。

14.水的气化热为40kJ·mol-1,,求298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15.如图所示是NaCl的一个晶胞,属于这个晶胞的Cl (用 表示)和Na+(用 表示)各多少个?

4.容器中有4.4 g CO2,14g N2,12.8g O2,总压为2.026105Pa,求各组分的分压。

5.在300K,1.013105Pa时,加热一敝口细颈瓶到500K,然后封闭其细颈口,并冷却至原来的温度,求这时瓶内的压强。

6.在273K和1.013H3C—O—CH3液体,在此过程中,液体损失0.0335g,求此种液体273K时的饱和蒸汽压。

2用表示摩尔分数证明x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证明23kt成正比可以表示为2在压强一定的条件下v总v1v2v3nrt混合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写成p总nrtnivinixi所以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pv3rt所以2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
0.675
0.507
0.338
0.253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习题答案2概述弱场和强场⽅法的处理步骤并⽐较其结果。

弱场⽅法:⼀、电⼦相互作⽤具有⼀定电⼦组态的原⼦或离⼦通过电⼦的轨道⾓动量之间,⾃旋⾓动量之间以及轨道⾓动量和⾃旋⾓动量的偶合作⽤,产⽣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或谱项,利⽤微扰理论计算谱项分裂后的能量得到分裂的能级。

⼆、配体场作⽤:⾦属离⼦受到配体电场的影响,电⼦状态发⽣改变,导致⾃由⾦属离⼦的谱项2S+1L也相应地改变,主要表现为⾃由⾦属离⼦谱项分裂产⽣配离⼦谱项,即光谱项。

最后的光谱项通过群论得出。

其中配体场球对称部分的作⽤使离⼦谱项能量升⾼,配体场对称性部分的作⽤使离⼦谱项分裂。

强场⽅法:⼀、配体场作⽤:⾦属离⼦的d轨道在配体场的作⽤下产⽣分裂形成电⼦组态,并按能量⾼低进⾏排列。

⼆、电⼦相互作⽤在每⼀电⼦组态中,电⼦间的相互作⽤进⼀步产⽣具有不同能量的谱项(即配体场状态),每⼀电⼦组态所产⽣的谱项可以通过群论的知识得到。

对⽐两种处理⽅法的结果:A.得到谱项的种类和数⽬相同B.得到的谱项能量都是B, C和Dq的函数,决定了谱项能量标度上的相对位置C.两种⽅法的谱项能量有别,是⽅法上近似结果造成的3. Co(NH3)+36和Fe(H2O)+36离⼦是⾼⾃旋组态还是低⾃旋组态?利⽤表3-7,表3-8和表3-9的数据加以验证。

Co(NH3)+36:??=f氨×g钴=1.25×18.2=22.75 kK=22750 cm-1P=23625 cm-1理论上分裂能⼩,所以分裂,⾼⾃旋(实验上应该是低⾃旋)。

⼜因为配合物⾦属离⼦的成对能要⽐⾃由⽓态离⼦时的成对能值⼩15%到30%,综合考虑后Co(NH)+36是低⾃旋。

Fe(H2O)+36:??=f⽔×g铁=1×14=14 kK=14000 cm-1P=29875 cm-1 配合物⾦属离⼦的成对能要⽐⾃由⽓态离⼦时的成对能值⼩15%到30% 综合考虑后,成对能⼤,所以不成对,⾼⾃旋。

《无机化学》答案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6单元

《无机化学》答案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6单元

第6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习题参考答案1.解:C 原子的共价半径为:154pm /2=77.0pm N 原子的共价半径为:145pm /2=72.5pm Cl 原子的共价半径为:(175-72.5)pm =102.5pm 故C —Cl 键的键长为:(77.0+103)pm =180pm 2.解:分子的热稳定性为HF > HCl > HBr > HI 。

3.解: BBr 3 CS 2 SiH 4 PCl 5C 2H 44.解: HClO BBr 3 C 2H 2 5.解:由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直接配对成键:HgCl 2、PH 3。

由电子激发后配对成键:AsF 5、PCl 5。

形成配位键:、[Cu(NH 3)4]2+。

+4NH 6.解:(1)ZnO>ZnS (2)NH 3<NF 3 (3)AsH 3<NH 3 (4)H 2O>OF 2 (5)IBr<ICl7.解:Na 2S > H 2O > H 2S > H 2Se > O 2BBr B Si H H HP Cl ClCl S r BrC C H H H B BrBr Brσ σ σC C H H σ σ O Cl Hππ σ σ σ8.解:4NH +分子或离子 中心离子杂化类型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BBr 3 等性sp 2 平面正三角形 PH 3 不等性sp 3 三角锥形 H 2S 不等性sp 3 V 形 SiCl 4 等性sp 3 正四面体形 CO 2 等性sp直线形等性sp 3正四面体形9.解:分子或离子 价层电子对数成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 几何构型 PbCl 3 3 2 1 V 形 BF 3 3 3 0 平面正三角形 NF 3 4 3 1 三角锥形 PH 4+4 4 0 正四面体 BrF56 5 1 正四棱锥形24SO −4 4 0 正四面体 3NO − 3 2 1 V 形XeF 4 6 4 2 四方形CHCl 3 4 4 0 四面体﹡10.解:+2O 2O 2O− 2O 211.解: 分子或离子−2O 3−键级2.5 2 1.5 1 0.5结构稳定性的次序为:O >>O >+22−2O 2O 2−>O 23−12.解:(1)He 2的分子轨道表示式为(σ1s)2(σ*1s)2,净成键电子数为0,所以He 2分子不存在;(2)N 2的分子轨道表示式为(σ1s)2(σ*1s)2(σ2s)2(σ*2s)2 (π2p y )2(π2p z )2(σ2p x )2,形成一个σ键,两个π键,所以N 2分子很稳定,并且电子均已配对,因而具有反磁性; (3)的分子轨道表示式为:(σ1s)2(σ*1s)2(σ2s)2(σ*2s)2(σ2p x )2(π2p y )2(π2p z )2 (π*2p y )2(π*2p z )1,形成—个叁电子π键,所以2O −2O −具有顺磁性。

高等无机化学-下册答案(北师大等版本)

高等无机化学-下册答案(北师大等版本)

第13章氢和稀有气体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什么?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 1、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1)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 (2)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3)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 液态 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BaH 2;SiH 4;NH 3;AsH 3;PdH 0.9;HI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3、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 、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4、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

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来越高。

密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其原子量逐渐增大,而单位体积中原子个数相同。

13-5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a )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b )电离能最低 安全的放电光源;(c )最廉价的惰性气氛。

13-6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解释HeH 、HeH +、He 2+粒子存在的可能性。

为什么氦没有双原子分子存在?13-7 给出与下列物种具有相同结构的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其空间构型:(a) ICl 4- (b)IBr 2- (c)BrO 3- (d)ClF7、 解: 4XeF 平面四边形 2XeF 直线形3XeO 三角锥 XeO 直线形13-8用 VSEPR 理论判断XeF 2 、XeF 4、XeF 6、XeOF 4及ClF 3的空间构型。

8、解: 2XeF 直线形 4XeF 平面四边形 6XeF 八面体 4XeOF 四方锥 4ClF 三角锥13-9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下列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反应条件): (a) XeF 2 (b) XeF 6 (c) XeO 39、解: )()()(21.0,4002g XeF g F g Xe MPaC −−−−→−+︒ )()(3)(66,3002g XeF g F g Xe MPa C −−−−→−+︒ HF XeO O H XeF 63326+=+13-10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 XeF 2 + H 2O → (2) XeF 4 + H 2O → (3) XeF 6 + H 2O → (4) XeF 2 + H 2 → (5) XeF 4 + Hg → (6) XeF 4 + Xe → 10、解:2424224263262324222222226312232632212XeF Xe XeF HgF Xe XeF Hg HF Xe H XeF HF XeOF O H XeF HF XeO O H XeF HFO Xe XeO O H XeF OH F O Xe OH XeF =++=++=++=++=++++=++++=+--第14章卤素14-1 电解制氟时,为何不用 KF 的水溶液?液态氟化氢为什么不导电,而氟化钾的无水氟化氢溶液却能导电?1、解:因为F 2与水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液态HF 分子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而不能导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第三章习题答案2概述弱场和强场方法的处理步骤并比较其结果。

弱场方法:一、电子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电子组态的原子或离子通过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之间,自旋角动量之间以及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偶合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或谱项,利用微扰理论计算谱项分裂后的能量得到分裂的能级。

二、配体场作用:金属离子受到配体电场的影响,电子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自由金属离子的谱项2S+1L也相应地改变,主要表现为自由金属离子谱项分裂产生配离子谱项,即光谱项。

最后的光谱项通过群论得出。

其中配体场球对称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能量升高,配体场对称性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分裂。

强场方法:一、配体场作用:金属离子的d轨道在配体场的作用下产生分裂形成电子组态,并按能量高低进行排列。

二、电子相互作用在每一电子组态中,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谱项(即配体场状态),每一电子组态所产生的谱项可以通过群论的知识得到。

对比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A.得到谱项的种类和数目相同B.得到的谱项能量都是B, C和Dq的函数,决定了谱项能量标度上的相对位置C.两种方法的谱项能量有别,是方法上近似结果造成的3. Co(NH3)+36和Fe(H2O)+36离子是高自旋组态还是低自旋组态?利用表3-7,表3-8和表3-9的数据加以验证。

Co(NH3)+36:??=f氨×g钴=1.25×18.2=22.75 kK=22750 cm-1P=23625 cm-1理论上分裂能小,所以分裂,高自旋(实验上应该是低自旋)。

又因为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到30%,综合考虑后Co(NH3)+36是低自旋。

Fe(H2O)+36:??=f水×g铁=1×14=14 kK=14000 cm-1P=29875 cm-1 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到30% 综合考虑后,成对能大,所以不成对,高自旋。

4.在下列离子中哪些会发生结构的畸变?(ML6为O h,ML4为T d或D4h)Cr(H2O)+36;3d3,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Ti(H2O)+36,3d1 ,八面体场,三重简并,畸变;Fe(CN)-46,3d6,低自旋,无简并,不畸变;CoCl-24:3d7,配位轨道sp3杂化,高自旋,T d对称性,四面体场,无简并,不畸变;Pt(CN)-24dsp2,5d8,低自旋,四面体场,D4h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ZnCl-24:3d10,sp3杂化,无简并,不畸变;Cu(en)+23对称性位阻,形成螯合物,有二重简并,但不畸变;FeCl-4,3d5高自旋,配位轨道sp3杂化, T d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Mn(H2O)+26:3d5,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5.为什么FeCl-36是无色的,CoF-36具有蓝色?FeCl-36中Fe3+离子高自旋,有5个d电子分填充在5个不同的轨道,所以基态离子谱项是6S,产生的基态光谱项是6A1g,激发态中没有相同多重态谱项,电子跃迁禁阻,溶液为无色。

CoF-36中Co3+是d6电子组态,根据??= B/B0、(1-?) = h x·k M、表3-13和表3-14可以求出B=(1-h x·k M?B0=(1-0.33×0.8)×1050=772.8 cm-1。

772.8 cm-1是橙色光吸收光谱(书P113),所以CoF-36的透过光为蓝色光,溶液呈蓝色。

(橙色的互补光是蓝色)6.Cr(H2O)+36的光谱图上观察到1~ν=17400cm-1和2~ν=23000cm-1,指出它们对应于何种谱项间的跃迁?计算?和B值?预测第三个吸收峰的位置?Cr d3即?=σ1=17400cm-1,σ2=23000cm-1化简得B=529.5cm-1再将?和B代入σ3可得σ3=31742cm-19.说明产生下列化合物颜色的原因:FeF-36无色,FeCl-4黄色,FeBr-4红色FeF-36中心金属离子为d5组态由于没有自旋多重度相同的d-d跃迁方式,溶液为无色。

而FeCl-4与FeBr-4主要是L-M跃迁所致;在L-M跃迁中v1的能量变化次序与Cl>Br>I的电离能的降低次序一致;FeCl-4到FeBr-4的跃迁时v1降低,吸收光由紫光变为蓝绿光,所以透射光也就是溶液呈现的光由黄光变为红光。

(红色与绿色为互补色,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蓝色和橙色为互补色)13.下列化合物哪些有轨道磁矩的贡献:(I -<Br -<Cl -~SCN -<N 3-<F -<(NH 2)2CO<OH -<C 2O 42-~CH 2(COO)22-< H 2O <NCS -< C 5H 5N ~NH 3~PR 3<NH 2CH 2CH 2NH 2 ~SO 32-<NH 2OH<NO 2-~联吡啶~ 邻-菲绕啉< H -~CH 3-~C 6H 5-<CN -~CO <P(OR)3)FeCl -24:高自旋sp 3杂化,T d 对称,e 轨道有一个单电子,但无等价轨道,t 2轨道有3个单电子,所以没轨道贡献。

Cr(NH 3)+36:O h 对称,t 2g 轨道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没有轨道贡献。

Fe(H 2O)+26:O h 对称高自旋,t 2g 轨道两个未成对电子,xz 和yz 轨道等价,有轨道磁矩。

Fe(CN)-36:O h 对称低自旋,t 2g 轨道一个未成对电子,有轨道磁矩。

14.Cu(en)2(H 2O)+22具有畸变八面体结构,在光谱图上的17800cm -1出现一个吸收峰(I. Bertiniet. al. Inorg . Chem ., 19, 1333(1980)),假如考虑旋-轨偶合,计算该离子的磁矩。

?o =17800 cm -1=10 Dq ,d 9组态的基谱项是E g ,激发态谱项是T 2g 所以在O h 场下不应该有轨道贡献,畸变后,轴向拉长,应该是D 4h 对称性,单电子不在等价的简并轨道上,所以也不应该有轨道贡献。

如果考虑轨道贡献,可用公式)1()1(4+++=+L L S S L S μ,其中S =1/2,L =2,则μS +L =3 B.M.。

用精确公式n d >5; λ=-ξd /n =-830/1=-830 cm -1 (n 是单电子数)因为d 9组态的基谱项是E g 是所以α=2;μeff =μ0*(1-αλ/10Dq) =1.73*(1+2*830/17800) =1.8915.Os 4+离子的八面体配合物具有42g t八面体42g t 组态应该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按正常计算应该是)2()1(2+=+=n n S S s μ=2.828 B.M.,而实测值远小于理论值。

用精确公式n d<5; λ=ξd /n =ξd /2>0 (n是单电子数) (1-αλ/10Dq)<1μeff=μ0*(1-αλ/10Dq)<02.449μ===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旋轨道偶合对磁性造成的影响。

第四章1.如何利用活化参数判别反应机理,利用Al3+和Ga3+水合离子的水交换反应为例加以说明。

答:对于气相反应和在溶液中由反应物到形成活化配合物时的溶剂化能的变化可以忽略的反应,大而正的?H?和?S?值(过程中多半伴有键的断裂和质点数的增加),强烈地示意过渡态只有解离的活化模式,反应机理为D或I d机理。

小而正的?H?和负的?S?通常反映缔合的活化模式,反应为A或I a机理。

从表4-2中的数值可以看到,对Al3+和Ga3+的水交换反应的?H?分别为112.9kJ·mol-1和26.3 kJ·mol-1,这样大的差值示意这两种合场离子的水交换反应经由不同的机理进行。

Al3+的?S?=117J·K-1·mol-1,这一大而正的数值强烈地示意反应是通过解离的活化模式进行的。

Ga3+的?S?=-92J·K-1·mol-1,则有缔合的活化模式。

这些情况也与金属离子的结构相吻合,Ga3+离子的体积较大,形成配位数增加的过渡态较容易。

2.写出[Co(NH3)5NO3]2+的酸式水解和碱式水解反应机理,用方程式表示之。

酸式水解:[Co(NH3)5NO3]2+=[Co(NH3)5]3+ +NO3-;[Co(NH3)5]3++H2O=[Co(NH3)5 (H2O)]3+碱式水解:[Co(NH3)5NO3]2++OH-[Co(NH3)4(NH2)NO3]++H2O;[Co(NH3)4(NH2)NO3]+→[Co(NH3)4(NH2)]2++ NO3-;[Co(NH3)4(NH2)]2++ H2O→[Co(NH3)5(OH)]2+3.对于在溶液中Co(Ⅲ)配合物的取代机理,下列事实有何重要意义?(1)酸式水解的速率定律总是为速率=K A[Co(NH3)5X]2+(2)经常观察到离去的配体X-不是直接被进入的配体Y-取代,而是首先有水进入,然后再被Y-取代。

(1)说明反应为解离机理,[Co(NH3)5X]2+慢[Co(NH3)5]3++ X-(2)同样说明了反应为解离机理[Co(NH3)5]3++ H2O快[Co(NH3)5H2O]3+[Co(NH3)5H2O]3++ Y快[Co(NH3)5Y]2++ H2O4.对于[Cr(NH3)5X]2+的水合反应,实验上在50℃时测得其反应速率为:X-K aq / S-1NCS- 0.11×10-4Cl- 1.75×10-4Br- 12.5×10-4I- 102×10-4说明这些反应的机理。

配离子半径增大,配离子与金属之间形成的键长也增大,键能减弱,容易断裂。

从题目中可知,水解速率随着配离子的变大而增大,这说明反应是受Cr-X 键强度的影响的,因而这些反应应该具有解离模式。

5.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的水交换反应的活化体积(单位cm3?mol-1)Co(NH3)5(H2O)3+ +1.2(25,35℃)Cr(NH3)5(H2O)3+ -5.8(25℃)Rh(NH3)5(H2O)3+ -4.1(35℃)Zr(NH3)5(H2O)3+ -3.2(70.5℃)解释这些反应的机理。

第一个?V?>0,I d机理后三个?V?<0,I a机理6.写出下列平面正方形取代反应的机理:7.预测下列反应产物(每种反应物为1mol)8.一个常以外层机理反应的氧化剂与[V(H2O)6]2+的反应比[Cr(H2O)6]2+要快,为什么?V(H2O)62+ 的取代反应比Cr(H2O)62+ 要慢,因此在Cr (H2O)62+ 表现为内层机理的反应中,V(H2O) 62+ 常会经由一个外层机理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