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第三章-和解剂

合集下载

《方剂学》9版和解剂

《方剂学》9版和解剂

烧生姜——降逆和中,辛以达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运用
1、本方是疏肝养血健脾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要 方,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证 治要点。
2、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陈皮、枳壳以疏肝理气。 3、血虚重者,加地黄(生地或熟地)以补血(方名黑 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临经腹痛,脉弦而虚。 4、肝郁化火,加丹皮、栀子清肝泻火——加味逍遥散 (又名丹栀逍遥散、八味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化火, 伴见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颧赤口干, 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簿黄,脉 弦虚数。
治法 和解少阳。
方药配伍
清透少阳之邪 君:柴胡(重用)
疏泄气机之郁滞
臣:黄芩——清泄胆热
半夏 和胃降逆
生姜 止呕 佐
人参 益气
扶正以祛邪
大枣 健脾 益气以御邪内传
和解少阳 宣通上下 条达内外 兼和胃气 枢机之剂
使:炙甘草——合参、枣益气扶正,调和诸药
附:妇人热入血室病机
月经适断 胞脉空虚

妇 人
木土
乳房作胀,脉弦
不不
或往来寒热
疏荣
土木
脾虚失运——神疲食少——健脾
疏肝解郁
方药配伍
君:柴胡——疏肝解郁
白芍——养血敛阴

柔肝缓急
养血
补助 肝肝
当归——养血和血
补肝 体 用 而
理血中之气 柔肝
疏养
白术
肝血
健脾益气 资营血生化之源 解 健
茯苓
郁脾
以助运化 培土以植木
佐 炙甘草 (兼使药)调和诸药。
薄荷——辛散肝郁,透达肝经郁热
3、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对阴虚血少者忌用。

第三章 和 解 剂 - 东阳孙氏本草中医药研究所

第三章 和 解 剂 - 东阳孙氏本草中医药研究所

第三章和解剂凡用和解法解除病邪的一类方剂,统称和解剂。

用于治疗少阳病或表里俱病,肝脾不和,以及寒热互见、虚实夹杂之肠胃不和及疟疾。

和解剂本为足太阳胆经病设。

然肝胆相表里,互可影响,又涉脾胃,故疏理肝脾之剂,也归入本类方剂。

后世又将治表里证及俱寒热阵作特点之治疟诸方,归入和剂范畴。

故本章分类如下。

一、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少阳的半表半里证。

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目眩,脉弦等。

常用柴胡、黄芩、青蒿等药为主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等。

二、表里双解:适用于表里同病之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实里虚,表虚里实,以及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实,表里俱虚之证。

常用解表药与清里药,或温里药组合成方。

代表方如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葛根黄芩黄连汤、五积散等。

三、疏理肝脾:适用于肝气郁结,影响脾胃所致之肝脾失调证。

如胸胁胀满,或两胁疼痛,泄利腹痛,嗳气吞酸,或往来寒热,或女子月经不调,脉弦而缓等。

常用柴胡、白芍、白术、甘草等药为主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等。

四、调和肠胃:适用于邪在肠胃致升降失常,寒热互见,虚实夹杂之肠胃不和证。

如脘腹痞满,恶心呕吐,或腹痛肠鸣,泄泻等。

常用辛开苦降、平调肠胃寒热的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等药为主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等。

五、截疟:适用于感染疟邪,寒热阵作,胸闷欲呕等。

常用透邪截疟之常山、草果、槟榔等药为主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截疟七宝饮、达原饮(见化湿解表剂)、何人饮等。

注意事项:凡邪在表末入少阳,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不宜使用和解剂。

邪在表误用和解,易引邪入里;若病已入里误用和解,则会延误病情。

凡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气血两虚而症见寒热者,忌用。

第一节和解少阳1、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12-24克(半斤)黄芩9克人参9克甘草(炙)6克半夏9克(洗,半升)生姜(切)9克(各三两)大枣7枚(十二枚,擘)水煎服。

上中大方剂学讲义02各论-3和解剂

上中大方剂学讲义02各论-3和解剂

第三章和解剂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属于“八法”中的“和法”。

和解剂原为治疗伤寒邪入少阳而设,少阳属胆,位于表里之间,既不宜发汗,又不宜吐下,惟有和解一法最为适当。

然胆附于肝,与肝相表里,胆经发病可影响及肝,肝经发病也可影响及胆,且肝胆疾病又可累及脾胃,导致肝脾不和;若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又可导致肠胃不和。

故和解剂除和解少阳以治少阳病证外,还包括调和肝脾以治肝郁脾虚、肝脾不和证:调和肠胃以治肠胃不和证。

所以本章方剂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三类。

和解剂组方配伍较为独特,往往既祛邪又扶正,既透表又清里,既疏肝又治脾,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作用和缓,照顾全面。

此为本类方剂的优势所在,也是其应用范围较广.主治病证较为复杂的原因。

然而,和解剂毕竟以祛邪为主,纯虚不宜用,以防其伤正,且因兼顾正气,故纯实者亦不可选,以免贻误病情。

第一节和解少阳和解少阳剂,适用于伤寒邪在少阳的病证。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常用柴胡或青蒿与黄芩相配为主组方,兼有气虚者,佐以益气扶正之品,并防邪陷入里;兼有湿邪者,佐以通利湿浊之品,导邪下泄。

代表方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等。

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人参三两(9g) 甘草三两,炙(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三两,切(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

方剂学和解剂

方剂学和解剂

痛泻要方
《丹溪心法》(B类)
主治证侯分析:土虚木乘之痛泻。
肝旺
肝脾不 和
脾虚






湿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方解:
白白陈防 术芍皮风 君 臣 佐 佐使
运用: 辨证要点: 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
缓,脉左弦而右缓。
随证加减: 久泻加炒升麻,苔黄腻加黄连、木香。
第三节 调和肠胃
小柴胡汤--方义分析
君 柴胡
臣 黄芩
生姜
佐 半夏
散半表之邪
疏理气机 清半里之热 和解表里 清泄胆火 之基本结构
和胃降逆
疏通水道
人参、大枣
助正祛邪
使 甘草
益气扶正 防邪内传
小柴胡汤--配伍特点
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 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
辨证要点: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 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
少阳阳 明合病
苔黄,脉弦数有 力
大柴胡汤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少阳初入阳明) 少阳证+阳明腑实轻证
治法: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组成: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加减
大柴胡汤--处方分析
小柴胡汤 去人参、甘草 小承气汤 去厚朴
柴胡、黄芩、半夏、 生姜、大枣
大黄、枳实
+ 芍药
大柴胡汤--方义分析
君 柴胡、黄芩 和解少阳
更年期综合征(喜怒无常):合补肾药
逍遥散--附方
1、加味逍遥散(又名丹栀逍遥散) 组成:逍遥散加丹皮、栀子 功效:疏肝清热,和血调经 病机:肝郁血虚,化火生热 主治:肝郁血虚有热之月经不调

方剂学-和解剂

方剂学-和解剂

干姜(臣药)
温中散寒


炙甘草
脾 胃
(佐使药)
调和诸药
补脾和中
寒热平调 辛开苦降
黄芩(臣药)
苦寒清热



降 浊

黄连(佐药)
泄热开痞
大枣(佐药)
甘温补脾
助补气
补中益气 助运化
人参(佐药)
补脾益气
谢谢
柴胡(君药)
透泄少阳 疏利气机
黄芩(臣药)
清泄少阳邪热
炙甘草
(佐使药)
调和诸药
扶正 助
生姜 半夏(佐药)
和胃降逆止呕
利中州气机 升降
人参 大枣(佐药)
益气补脾
☆ 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基本结构) ☆ 半夏与人参相配,一者降胃气, 一者升脾气,达脾升胃降呕止之功
小柴胡汤
主治
伤寒少阳证
热入血室
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口苦, 咽干,目眩,舌苔
透邪升阳 疏肝解郁
一调 升畅 一气 降机
枳实(佐药)
行气破结解郁
调肝常用组合 制约柴胡耗伤阴血
白芍(臣药)
收敛和营 养血柔肝
(肝体)
助 缓 急 止 痛
炙甘草
(佐使药)
调和诸药 益气补脾
气滞明显,疼痛剧烈:加香附、陈皮、川芎 (柴胡疏肝散)
逍遥散 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逍遥散
方解(疏肝养血健脾)
疏肝柔肝——肝郁
寒热错杂的常见原因: 过食生冷,损伤中阳,水湿内停,郁而化热
心下痞满 呕吐 下利
黄连、黄芩 干姜
难点
寒热错杂≠寒热互结
1
寒热病性不能 同时结于同一

方剂学第3章和解剂

方剂学第3章和解剂

方剂学第3章和解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卫第9版《方剂学》第3章,主要讲述和解剂的理论和应用。

和解剂是指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的一类方剂。

本章内容具体包括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三个部分。

其中,和解少阳剂的代表方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调和肝脾剂的代表方如四君子汤、逍遥散等;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如和中丸、调和肠胃汤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

2. 掌握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及其应用。

3. 能够分析和解剂在临床治疗中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及其应用。

难点:和解剂的作用机理和临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临床案例介绍和解剂的应用,引发学生对和解剂的兴趣和关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重点讲解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病例,示范和解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设计: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和解剂的分类、代表方、作用机理等方面的题目。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展和解剂知识。

六、板书设计和解剂分类: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代表方:和解少阳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调和肝脾剂:四君子汤、逍遥散等调和肠胃剂:和中丸、调和肠胃汤等作用机理: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七、作业设计1. 简述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

2. 列举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并说明其应用。

3. 分析和解剂在临床治疗中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答案:1. 和解剂的定义: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的一类方剂。

中药及方剂第三章和解剂

中药及方剂第三章和解剂
防止柴胡的耗伤阴血之弊。 * 柴、芍相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养阴血
以补肝之体,体用并治,为调肝的常用组 合。
四逆散
* 佐:枳实 — 理气解郁,泄热破结。 * 合柴胡一升一降,舒畅调达肝脾气机;
合白芍则调畅气血而止腹痛。 * 使:炙甘草 — 合芍药酸甘化阴,增强养
阴柔肝,缓急止痛之力。 — 调和诸药。
小柴胡汤 (Minor Decoction
of Bupleurum)
(《伤寒论》)
• 1.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治法、组方原理 及用法.
• 2.小柴胡汤配伍生姜、半夏的意义
【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柴胡半斤 半夏
洗,半升
黄芩三两
人参 三两
生姜 大枣 甘草 切,三两
擘,十二枚
炙,三两
用法
* 原方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取三升,温服 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去渣再煎,可使药性更 为醇和,汤量更少,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
附方 • 1.柴胡疏肝散
• 组成:四逆散去枳实,加枳壳、陈皮、香 附、川芎
•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
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 〖典型病案〗 龚某某,女,83岁。
• 主诉:发热5天,加重1天。
• 病史:5天前开始发热,头昏痛,口干苦, 渴欲冷饮,大便3天未行,小便色红而 短。 昨夜起昏眩不能起,四肢冰冷。查体温 38.3℃,苔白厚,脉弦有力。
• 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 少阳病 •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
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 往来寒热,……小柴胡汤主之。”

《方剂课件第三章和解剂》课件

《方剂课件第三章和解剂》课件

3 不良反应
和解剂可能引起肝肾 功能损害、过敏反应 等不良反应。
和解剂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1 消化道反应
如肤过敏
如皮疹、荨麻疹、瘙 痒等过敏反应。
3 肝肾损害
长期大剂量使用和解 剂可能导致肝肾功能 损害。
方剂课件第三章和解剂
和解剂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剂型,本章将深入探讨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功 效和适应症,方剂组成,应用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副作用和不良反 应。
和解剂的定义
和解剂指的是中医药学中一类具有舒肝调气,疏通经络,活血化痰等作用的 药物配方。
和解剂的分类
1 清热解毒类
如龙胆泻肝汤,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便的功效。
1 禁忌症
对其中任何一味药物 过敏者禁用。
2 剂量
3 饮食
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 体质和年龄等因素来 确定剂量。
服用和解剂期间需要 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
和解剂的药物相互作用
1 增强作用
和解剂与某些药物同 时使用能够增强药物 的疗效。
2 拮抗作用
和解剂与某些药物同 时使用可能造成药物 效果的减弱或失效。
和解剂的方剂组成
主药
起到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通常占方剂总 weight 的 3060%。
辅药
用于加强主药功效或调和 方剂各药之间作用的药物, 通常占方剂总 weight 的 1530%。
调药
用于调节整个方剂的性味 和功效的药物,通常占方 剂总 weight 的 5-15%。
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2 活血化瘀类
如金刚烈,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3 调气舒肝类
如柴胡疏肝散,具有舒肝平肝的功效。
和解剂的功效和适应症
1 舒肝理气

2.9第三章和解剂方剂学解读

2.9第三章和解剂方剂学解读

【方解】 (君)柴胡 (臣)芍药
体用并调,调肝结构 升降结合,调畅气机
(佐)枳实 调理气血,止腹痛
(使)甘草 缓急止痛
配伍特点: 四药合用,散而不过,疏而不伤,
气血兼顾,肝脾同治。
【运用】
1.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后世多作疏肝理脾的 基础 方。
2. 辨证要点:手足不温,或胁肋、脘腹疼痛,脉弦。 3. 服用特点: 为散,用量轻少(轻疏缓散) 3. 现代运用: 多用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妇科病
阻遏气机
弦脉
程度轻 范围小
特点
阳气内郁不得达 于四末
手足不温 (四逆)
【主治】
1.阳郁厥逆证 2.肝脾不和证
疏肝理脾 透邪解郁
立法
病机分析: 外邪传经入里
阻遏气机 弦脉
肝脾气郁 以胁肋胀闷,脘腹疼痛为特点
阳气内郁不得达 于四末
手足不温 (四逆)
【方解】
(君)柴胡—透邪外出,疏肝解郁,升发阳气 (臣)芍药 — 益阴养血,防柴胡伤阴;清泄郁热 (佐)枳实 — 理气解郁,泄热破结(脾) (使)甘草 — 调和诸药,益脾和中(扶土抑木)
的施治。
【本方要求】
1.理解阳郁厥逆之病变机理。 2.熟悉柴胡配芍药、柴胡配枳实、枳实配芍药、 芍药配甘草配伍结构及意义。 3.掌握四逆散组成、功用、主治。
逍遥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两胁作痛 头痛目眩 肝郁
疏肝
脾弱 神疲食少 健脾
口燥咽干 血虚 养血
妇女多见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立法: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方解】
君: 青蒿— 清透少阳邪热;芳香化浊 和解少阳 黄芩— 清泄胆腑湿热
臣: 竹茹、半夏— 清热化湿,和胃止呕 枳壳、陈皮— 理气宽胸化痰

《方剂学》第三章,和解剂!

《方剂学》第三章,和解剂!

第三节,调和肠胃
• 半夏泻心汤(1)
• [组成]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 黄连,大枣,甘草。
• [功用]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 [主治] 寒热错杂之痞证

(呕、利、痞)。
• [方解] • 君:半夏——散结开痞,降逆止呕 • 臣:干姜——温中散寒 • 黄芩,黄连——清热开痞 • 佐:人参,大枣——补中益气 • 使:炙甘草——补脾和中,和药。
• [重点,难点] • 1,病机:少阳病误下后,损伤中阳,外
邪乘虚入内,寒热互结于心下成痞证。
• 2,辨证要点: • 本方为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
失常而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
• 心下痞,满而不痛,呕吐,泻利,苔微 黄腻,脉弦数。
• 3,配伍特点: • (1)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 • (2)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 • (3)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
[方解]
• 君:柴胡——和解少阳,疏利肝胆,偏于外散

散不透表,清不入里,一清一散,

恰入少阳,为和解少阳之主药
• 臣:黄芩——入少阳,清热, 偏于内清,
• 佐: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人参,大枣——益气健脾,防邪内传。
• 使:炙甘草——益气,和药。
• [重点,难点] • 1,病机:伤寒邪犯少阳,病在半表半里。 • 2,辨证要点: • 本方为治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 • 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 •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苔白脉弦。

陈皮——理气化痰
• 佐使:赤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
• [重点,难点] • 1,病机: 邪热内犯少阳,兼湿热痰浊内
阻中焦,使三焦气机不畅,胆热内炽, 枢机不利。
• 2,辨证要点: • 本方为少阳湿热证的代表方。

方剂学3和解剂清热剂课件

方剂学3和解剂清热剂课件
• 和解少阳 • 调和肝脾 • 调和肠胃
和解剂
和解少阳
方名 君药 臣药 佐药 使药 功效
方歌
小柴胡 汤
大柴胡 汤
蒿芩清 胆汤
柴胡
柴胡
青蒿 黄芩
黄芩
半夏 生姜 炙甘草 人参 大枣
黄芩 大黄 枳实
竹茹 枳壳 半夏 陈皮
芍药 半夏 生姜 大枣
赤茯苓 碧玉散
大枣
赤茯苓 碧玉散
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 内泄热结 清胆利湿, 和胃化痰
使药 功效 方歌
普济消 毒饮
仙方活 命饮
酒黄连 酒黄芩
牛蒡子 连翘 薄荷 僵蚕
金银花 当归尾、赤芍 、乳香、没药 、陈皮
玄参、马勃、 板蓝根、 甘草 、 桔梗、 升麻、柴胡
白芷、防风、贝 母、花粉、 穿山甲、皂角刺
升麻、 柴胡
甘草
清热解毒、 疏风散邪
清热解毒, 消肿溃坚, 活血止痛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 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消痞散结
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 清气分热 • 清营凉血 • 清热解毒 • 清脏腑热
清热剂
清气分热
方名 君药 臣药 佐药 使药 功效 方歌
白虎汤 生石膏 知母
粳米 炙甘草
炙甘草 清热生津
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 气分热证四大汤,益气生津人参添。
清营凉血
方名
清营汤
君 臣药 药
犀角
生地黄 麦冬 玄参
犀角地黄汤 犀角 生地黄
佐药
使 功效 药
方歌
银花 连翘 竹叶 黄连 丹参
轻营解毒,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
透热养阴
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方剂学最新讲义、课件WORD版本(新)---和解剂

方剂学最新讲义、课件WORD版本(新)---和解剂

第三章和解剂一、定义:凡是通过和解调和方法,以解除病邪的方剂,称为和解剂。

和解:和里解表也,针对邪在半表半里,《谦斋医学讲稿》:“和解是和其里与解其表,和里不使邪再内犯,解其表仍使邪从外出,含有安内攘外的含义,目的还在祛邪”。

调和: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和之意,《广温热论》戴北山(清1722年):“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前两句谓配伍,后二句讲作用。

二、立法依据它不同于汗,吐下的专事攻邪,又不同于补法的专事扶正。

和解剂属于“八法”中的“和法”,其立法依据正如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所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

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即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剂则可矣。

”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也。

故程钟龄说:“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唯有和之一法焉。

三、功用与适应范围。

功用: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表里双解。

适用范围:常用于治疗少阳病,肝脾不和、肠胃不和,表里同病。

和解剂主要对少阳胆经发病而设,因为少阳伴于半表半里,即不宜发汗,又不宜吐下惟有和解一法,最为适合,然胆腑于肝、肝胆互为表里,胆经发病又影响及肝,肝经发病也可影响及胆,而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三焦是水道之决渎,若变湿遏热郁,则三焦气机不畅,故调畅三焦气机(如蒿芩清胆汤)亦属和解少阳的范畴。

且肝胆发病往往又可影响脾胃,导致肝脾不和。

若中气虚弱,寒热央杂,又可导致肠胃升降失常。

表里同病又需表里双解。

四、故分三类:和解少阳——寒热往夹,邪在少阳,调和肝脾——肝郁脾虚调和肠胃——肠胃不和五、注意事项:1、凡邪在肌表,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均禁用。

2、如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气虚血虚证见恶寒发热者,皆非和解剂所宜。

3、七情内伤,肝脾不和,治宜配合思想开导的方法。

一、和解少阳少阳病是《伤寒论》六经病证之一,从其部位来说,少阳病是病邪已离开太阳之表,尚未进入阳明之里,而在半表半里。

方剂学第三章和解剂

方剂学第三章和解剂
3、黑逍遥散 本方加生地、熟地。用于肝郁血虚 经前腹痛,脉弦。
4、加减: 胁痛加川楝子、玄胡索;纳差 加麦芽、山楂; 谷丙转氨酶升高加蒲公英、败酱草、黄芩、 龙 胆草; 肝脾肿大加鳖甲、牡蛎、丹参、三棱、莪术; 乳腺小叶增生加 橘核、荔子核。
5、现代应用: 慢性肝炎、肝硬化、神经衰弱、慢性胃炎、 胁间神经痛、视网膜炎、胸膜炎、经前期紧 张症、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小叶增生等。
大枣、 人参、甘草 补气健脾,扶正祛邪, 实里防邪
配伍特点:
寒热并用,和解表里,
辛开苦降,扶正祛邪。
四、比较:
小柴胡汤
和解之中寓于补益
和解少阳 为治少阳病专方。
大柴胡汤
和解之中寓于攻下
主治少阳阳明病。
五、应用: 1、邪在少阳: 往来寒热之热型;胸胁苦满之胸胁证;食欲 不振,恶心呕吐的胃肠证。 2、疟疾、黄疸、产后或月经期受邪则以往来寒 热,口苦,目眩为使用要点。 3、现代用于慢性肝炎,美尼尔氏综合征,胁间 神经痛,产后感染,急慢性胆囊炎,胆汁返流 性胃炎。
2、调和肝脾剂 病位:肝脾 主症:胁肋疼痛,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大便泄泻 药物:柴胡、白芍、白术、甘草 特点:疏肝养血药与健脾药同用。 代表方:逍遥散
3、调和胃肠剂 病位:胃肠 主症:肠鸣下利,心下痞,恶心呕吐。 药物:半夏、干姜、黄芩、人参、黄连 特点:辛热药与苦寒药同用,滋补药与温 清药共施。 代表方:半夏泻心汤
三、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之证。
肝 两胁作痛,乳房胀,喜叹息,
郁 月经不调,口燥咽干。
舌质淡
血 头晕目眩 虚 神疲食少
脉弦虚
四、应用:
1、本方为调理肝脾常用方,无论是 内科、妇科属肝郁血虚者均可应用。
以两胁疼痛,月经不调,神疲食少, 脉弦虚为使用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剂学第三章-和解剂

概述·定义
解 剂
狭义和解:“其于不内不外,半表
半里,既非发汗所宜,又非吐下所 用,是当和解则可矣。”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论析少阳病小柴胡汤)
广义和解:“和者,和其不和也;解
者,解化之,使其不争而协其平也。”

概述·定义
解 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 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作用,
7·银翘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金银花30g、连翘30g,用于 外感半表半里证而发热、痰黄、尿黄等 热象较显者。
8·四金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金银花30g、金钱草30g海金 沙30g、鸡内金12g,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和尿路结石。
9·四君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白术15g、茯苓15g,主治肝 脾不调,胁胀隐痛,脘胀食少,大便稀 溏,倦怠乏力。适用于迁延型肝炎、慢 性肝炎有上述见证者。

循经上炎——咽干、目眩、心烦
胆热

犯胃失和——口苦喜呕、不欲食
证 苔薄白,脉弦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方解:

君:柴胡——疏散少阳之邪 臣:黄芩——清泄少阳之热
二者相伍,一散一清,和解少阳
佐: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人参、大枣、甘草 ——扶正祛邪,实里以防邪入
使:甘草——调和诸药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配伍特点
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
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
用量特点:
柴胡重用,柴胡≥人参、甘草1倍以上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证治要点: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苔薄白,脉弦 趣味记忆法:
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 黄芩 柴胡 甘草 大枣 半夏 人参)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随证加减:
▪ 半里之热渐盛:心烦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 口渴 去半夏,加天花粉
解 剂
使用注意:
2.肝火偏胜,肝阴虚,肝阳上亢者不宜使用。 3.柴胡用量大于芩、参、草,否则会引邪入里。
马有度先生凭一张小柴胡打天下
马有度先生是重庆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国务院 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药评审专家,科普作家。现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 《世界中医药》编委、《中医杂志》编委、《实用中 医药杂志》顾问。
他从医40余年,运用得最多的一张古方就是小柴胡汤。 他的体会,在医门八法之中,和法的应用最广,而小 柴胡汤又是和法中最精炼的代表方。药物虽仅7味,却 是寒热并用、补泻合剂的组方典范,不仅对外病可收 表里双解之功,而且对内伤杂病也有协调和解之效。 如能适当加减变通,则适应证候更广,治疗效果更佳。 他最常用的变通用法有如下14种:
2.调和肝脾剂
3.调和寒热剂

分述·和解少阳
解 剂
太阳——少阳——阳明
(表)
(里)
(半表半里)

分述·和解少阳
解 剂
适应证:
邪在足少阳胆经 (邪在少阳半表半里之间)
临床表现: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口苦,咽干,目眩等

分述·和解少阳
解 剂
用药特点:
半表半里 透邪外出 柴胡、青蒿、生姜 正气不支 益气扶正 人参、大枣、甘草 胆火上炎 清泄胆热 黄芩、青黛 气机阻滞 疏畅气机 柴胡、陈皮、枳壳 津液壅滞 祛除水湿 半夏、茯苓
10·二陈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陈皮12g、茯苓15g,主治肝 胃不和,胸胁发胀,恶心嗳气,食少吐 涎。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恶阻有上述 见证者。
11·归芍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当归15g、白芍30g,主治肝 脾不调,胸胁痛,心烦食少,大便不畅, 适用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见 证者。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组成: 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 甘草三两,炙(6g)半夏半升(9g)生姜三两(9g) 大枣十二枚(4枚)
功效:
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主治: (1)伤寒少阳证;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使用注意:
1.服本方后,一般是不汗出而病解,但也有 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去,胃气和降而 致。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 正气不足,服用本方,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 而汗出的“战汗”现象,此种情况虽属正盛邪 却,但也应严密观察,防其虚脱。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 肝脾不和: 腹中痛 去黄芩,加芍药 ▪ 气滞痰郁: 胁下痞硬 去大枣,加牡蛎 ▪ 水气凌心: 心下悸、小便不利 去黄芩,加茯苓 ▪ 表邪仍在: 口不渴 ,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 ▪ 兼有肺寒留饮:兼咳嗽 去人参、大枣、生姜,
加干姜、五味子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 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 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淋巴腺炎、中 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 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少阳证者。
疟疾、黄疸与内科疾病见少阳证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临床表现: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口苦, 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月经不调, 寒热有时。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解 剂
主证病机分析:
伤 正邪分争——往来寒热 寒 气机阻滞——胸胁苦满、神情默默
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调、 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的方剂,
统称为和解剂。

概述·分类
解 剂
少阳病证——和解少阳 肝脾不调——调和肝脾 寒热错杂——调和寒热

概述·使用注意
解 剂
(1)邪不在少阳, 或在表,或已入里,不宜用;
(2)往来寒热因劳倦内伤、饮食失调、 气血两虚而见者,忌用

分述
解 剂
1.和解少阳剂
小柴胡汤与止嗽散两方合用,治疗外感 半表半里证而咳嗽明显咯痰不畅者。
止嗽散为心悟方,白前百部桔甘襄,陈 皮紫菀配荆芥,统治诸般咳嗽良。
5·藿苏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藿香12g、苏叶10g,用于暑 天感寒而见半表半里证者。
6·楂曲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焦楂20g、神曲15g,用于柴 胡证而胃胀、食少者。
1·荆防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荆芥10g、防风10g,用于外 感半表半里证而怕风、鼻塞、清涕等表 寒症状较为明显者。
2·二活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羌活12g、独活12g,用于外 感半表半里证而腰膝肢节疼痛明显者。
3·杏苏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杏仁12g、苏叶12g,用于外 感半表半里证兼见轻度咳嗽者。
4·止嗽小柴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