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粗糙度测量基础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人教版)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人教版)实验报告

实验二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1.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的测量
实验三形状误差的测量1.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2.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3.圆度误差的测量
实验四位置误差的测量
1.平行度误差的测量(mm)
3.跳动的测量(mm)
图样标注跳动量合格性结论端面跳动
径向跳动
径向全跳动
测量位置测量数据
最大最小差值1—1
2—2
3—3
4—4
5—5
6—6
7—7
8—8





实验五在工具显微镜上测量外螺纹各参数
实验一齿轮齿圈经向跳动的测量(表一)
实验一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变动的测量(表二)
实验一齿距偏差及齿距累计误差的测量(表三)
实验一在双啮仪上对齿轮的综合测量(表四)。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14 表面粗糙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14 表面粗糙度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1.基本术语及定义(GB/T 3505-2000) 极限值判断规则
16%规则:被检表面测得的全部参数值中,超过极限值的个数
不多于总个数的16%时,该表面时合格的。
最大规则:被检的整个表面上测得的参数值一个也不超过给定 的极限值。
16%规则是所有表面结构要求标注的默认规则。即当参数
代号后未注“max”字样时,均默认为应用16%规则(例如 Ra0.8)。反之,应用最大规则(例如Ramax0.8)。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2.评定参数(GB/T 3505-2000) 国家标准GB/T1031-1995规定: 基本评定参数:高度参数(幅度参数)
附加评定参数:间距和形状特性参数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1-底座;2-立柱;3-横臂;4-粗调螺母;5-锁紧旋手;6-微调手轮
7-壳体;8-手柄;9-工作台;10-可换物镜组;11-目镜;12-燕尾;13-目镜千分尺
仪器说明
光切显微镜是一种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它可以测 出表面粗糙度中的Rz和S等参数。 光切显微镜有四对不同倍数:7X,14X,30X,60X)的物 镜。 测量时,须先估测工件表面粗糙度Rz数值的范围,然 后按下表选择相应的物镜放大倍数。
表面粗糙度标准有: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结构的术 语、定义及参数》(GB/T 3505-2000)
《表面粗糙度 参数及其数值》(GB/T1031-1995)
《机械制图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GB/T 131-1993)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1.基本术语及定义(GB/T 3505-2000) 取样长度(lr) 用于判别表面粗糙度的沿 X 轴方向上的长度,即具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室技术测量室编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及目录:实验一、尺寸测量实验1—1、轴的测量实验1—2、孔的测量实验二、形位误差测量实验2—1、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实验2—2、平行度误差、平面度误差测量实验三、表面粗糙度测量、螺纹测量实验3—1、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实验3—2、螺纹中径、螺距及牙形半角的测量实验四、齿轮测量实验4—1、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的测量实验4—2、直齿圆柱齿轮齿厚偏差的测量一、实验目的三、被测零件:四、测量示意图:七、测量数据分析并判断被测零件是否合格;八、思考题: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属于什么测量方法?2、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分度值?刻度间距?4、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刻度尺的示值范围有何不同?一、实验目的三、被测零件:四、测量示意图:六、测量数据记录:(单位:mm)七、测量数据分析并判断被测零件是否合格;八、思考题:1、用内径千分尺和内径量表测量孔的直径是,各属于哪种测量方法?2、内径量表测量孔时“转折点”意味着什么?一旦“零位”确定,百分表指针超过“零位”发生转折,示值为正还是负?百分表指针不过“零位”发生转折,示值为正还是负?3、组合量块组的原则是什么?实验报告: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形状公差的测量)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四、测量示意图:(要求画出简单的仪器的测量原理图和被测面的测量截面图)六、作图:分别用最小区域法和两端点连线法求直线度误差值,并作出合格性结论。

七、思考题:1、以本实验为例,试比较按最小区域法和两端点连线法评定的直线度误差值何者更合理?2、用作图法求直线度误差值时,如前所述,总是按平行于纵坐标计量,而不是按垂直于两条平行包容直线的距离计量,原因何在?实验报告:平面度误差的测量一、实验目的:四、测量示意图:六、析判断被测平面是否合格?实验报告:平行度误差的测量一、实验目的:四、测量示意图:六、分析判断被测件平行度是否合格?实验报告:表面粗糙度的测量Array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三、实验内容:1、用表面粗糙度电感测微仪测量表面粗糙度的R a值;2、用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R z值。

互换性实验报告

互换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掌握互换性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互换性原理。

二、实验设备1. 互换性实验装置:包括测量工具、标准件、被测件等;2. 计算器、笔记本等。

三、实验原理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同一精度等级的产品中,任意两个或多个零件可以相互替换而不影响机器或产品的性能。

本实验通过测量标准件和被测件的尺寸,验证其互换性。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标准件和被测件安装好;2. 使用测量工具对标准件和被测件的尺寸进行测量,记录数据;3. 计算标准件和被测件尺寸的偏差;4. 分析偏差,判断其是否符合互换性要求;5. 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实验数据标准件尺寸:直径D1 = 20mm,长度L1 = 50mm;被测件尺寸:直径D2 = 19.8mm,长度L2 = 49.8mm。

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标准件和被测件的尺寸偏差:直径偏差:ΔD = D1 - D2 = 20mm - 19.8mm = 0.2mm;长度偏差:ΔL = L1 - L2 = 50mm - 49.8mm = 0.2mm。

根据互换性要求,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本实验中,直径偏差和长度偏差均在0.2mm以内,符合互换性要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验证了互换性原理。

在满足互换性要求的前提下,标准件和被测件可以相互替换,不影响机器或产品的性能。

七、实验心得1. 互换性是机械制造和产品设计中重要的原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2.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互换性原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验证了互换性原理,掌握了互换性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继续关注互换性在机械制造和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与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友嘉机电学院实验一量块的清洗、研合、组合与维护量块是平面平行长度端面量具。

作为生产中长度测量的基准,用于检定和校对量仪和量具。

比较测量,用来作为标准尺寸,调整仪器的零位。

还可用来直接测量高精度工件的尺寸及精密划线。

通过量块作媒介,可使米的光波长度基准逐级地传递到各种量仪和量具上。

最后以量具测量工件,形成了量值传递系统,从而保持量值的统一。

量块上测量面中点至与其下测量面相研合的平面的距离为工作尺寸——中心长度。

尺寸≤5、5mm的量块,尺寸数字刻在测量面上;尺寸>6mm的量块,数字刻在非测量面上。

量块具有可研合的特性。

用汽油洗净量块,用少许压力将两块量块工作面相互推合后,可使之牢固地联结在一起,因而可按需要,把不同工作尺寸的量块组合起来使用。

其组合原则是:为了减少组合误差,应选尽可能少的量块数目组成所需尺寸。

一般是按需尺寸的末位数开始选择量块。

为了组成各种尺寸,量块时成套制造的,一套包括一定数量的不同尺寸的量块,装成一盒,量块的编套见书P10表2-1。

例:是选择组成尺寸23、265mm所需的量块。

23、265—1、005——————第一块22、26—1、06 ——————第二块21、20—1、2 ——————第三块20、00 ——————第四块即可选择尺寸为1、005,1、06,1、20及20、00mm的量块各一块,组成尺寸23、265毫米。

根据量块中心长度制造的极限偏差和平面平行度偏差划分量块的精度等级,分为四级(0、1、2、3级,其中0级最高);按检定精度分为5等(1、2、3、4、5等,其中1等最高)。

量块按级使用时,所依据的是刻在量块上的基本尺寸;按等使用时,所依据的则是量块的实际尺寸。

使用量块时,要正确研合,避免划伤测量面。

在测量过程中,严禁碰撞或掉落地上,使用完毕,要用绸布和航空汽油洗净并涂上防锈油。

为了减少温度影响,使用量块时应尽量避免量块与手直接接触,最好用竹镊子夹持,否则将因热膨胀引起测量误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实验报告(作业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实验报告(作业用)
20.000
量块等级
一级
测量数据
测量位置
测量方向
实际偏差值(mm)
Ⅰ—Ⅰ
Ⅱ—Ⅱ
Ⅲ—Ⅲ
A—A′
B—B′
结论
依据
问答题:1、比较使用量块时,“等”和“级”哪个测量精度较高?2、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3、量规的“通端”和“止端”分别控制工件的什么尺寸?
报告人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及
日期
实验二平板平面度测量
螺栓合格条件
结论
结论依据
d2实≥d2min=16.886mm
d2作用≤d2max=17.026mm
思考、问答题:
1、螺纹的互换性和配合性质主要取决于什么?
2、螺纹中径公差包含了中径本身的公差、螺距误差和牙型半角的允许值在中径上的影响量,这个概念对吗?为什么?
3、用工具显微镜测量外螺纹的主要参数时,测量结果要取平均值,这是为了消除被测螺纹安装误差的影响,试叙述之。


Rz
Ry=(h峰max-h谷min)×C=μm
Ry
B.单峰平均间距S的测量(n=11)
测量数据
计算结果
结论
S1
S= =
S:
Sn
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五螺纹测量实验
仪器名称及型号
测量范围
分度值
小型工具显微镜
纵向
0—75mm
0.01mm
横向
0—25mm
0.01mm
测角目镜
0—360°
1′
立柱倾角
±12°
4、综合量规模拟被测零件的实效边界,它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互换性实验报告

互换性实验报告

篇一:互换性测量实验报告公差实训实习任务书一、实训实习的任务和具体要求:1、掌握孔、轴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知识及有关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

2、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精度设计的基本概念、国家标准、基本方法和合理应用。

3、掌握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计量器具和量仪的使用方法。

4、掌握一般几何量的测量方法,学会分析测量误差、处理测量数据、编写检测报告。

二、实训实习前期的课程名称《现代工程制图》三、实训实习内容孔、轴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齿轮的各个参数的测量等。

目录实验任务书?????????????????..1游标量具的使用及零件的测绘????????...3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7圆度误差的测量????????????????10准直仪测量直线度??????????..13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15垂直度误差的测量???????????????..17 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18标准样块比较法测量表面粗糙度??????..19 螺距的测量????????????????20 螺纹中径的测量????????????21螺纹牙型半角的测量??????????.22 万能角尺的使用?????????????23测量齿轮的模数???????????????24齿轮齿厚的测量?????????????????26齿轮公法线的测量???????????..27 齿轮径向综合跳动的测量?????????.28 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30实验一游标量具的使用及零件的测绘一、实验目的1、了解游标量具的读数原理;2、熟练掌握各种游标量具的使用方法;3、运用游标量具对零件进行测量,并绘制零件图。

二、实验原理1、游标的读数原理将两根直尺相互重叠,其中一根固定不动,另一根沿着它相对滑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通用量具应用及量块组合选择(选用)实验二用比较仪检测工件尺寸误差实验三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实验四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实验1 通用量具应用及量块组合选择(孔轴测量)(选做)一、实验目的:1.了解量块、千分尺、游标卡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量块尺寸组合、千分尺、游标卡尺测量尺寸的方法3.掌握由测得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误差类型。

二、实验所需仪器千分尺、游标卡尺 83块一套的量块三、实验步骤1.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直径尺寸,共测量十组数据,将测量结果填入实验报告,并对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2.利用千分尺测量工件长度尺寸,共测量十组数据,将测量结果填入实验报告,并对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3.用83块一套的量块对千分尺测量的数据处理以后的数据进行尺寸组合。

四、测量数据1.用游标卡尺测量直径尺寸2.用千分尺测量的数据3.用83块一套的量块对千分尺测量的数据数据处理以后的数据进行组合的量块尺寸尺寸:第一块量块:第二块量块:第三块量块:第四块量块:六、思考题1:测量误差一般分为几类型,一般各怎么进行数据处理?实验2 用比较仪测量工件尺寸误差1.实验目的1.1 立式光学比较仪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1.2 熟悉轴的直径误差的测量方法。

1.3 学会基本的测量误差处理方法。

2.设备与器材立式光学比较仪、被测轴和相同尺寸量块3.实验原理与方案立式光学比较仪主要用于作长度比较测量。

要先用量块将标尺和指针调到零位,被测尺寸对量块的偏差可从仪器标尺上读得。

并可对某轴的固定部位进行多次重复测量,计算测量误差。

立式光学计主要组成见外形图2-2。

由底座1、立柱2、支臂3、直角光管4和工作台11等几部分组成。

立式光学计的光学系统图2-3所示。

光线由进光反射镜6进入光学计管中,由通光棱镜7将光线转折90度,照亮了分划板4上的刻度尺9。

刻度尺上有±100 格的刻线,此处刻线作为目标,位于物镜2的焦平面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A (上)
实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径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一、被测零件(名称、编号、精度要求等)
学号
二、实验设备(仪器名、分度值、测量范围、示值范围、量块等级等)
三、测量记录与数据处 测量位置
A-A′
测量
B-B′
方向
A′-A
B′-B
指导教师签名:
-4-
实验二(3) 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的测量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一、被测齿轮参数与精度要求
同组人
二、测量仪器(名称、分度值、测量范围)
三、测量记录与数据处理(单位:μm) 1.计算跨齿数及公法线公称长度
2.齿厚测量记录与齿厚偏差计算
序号(圆周均布位置)
1
2
3
4
5
6
测得值
齿厚偏差 四、测量结果及合格性判断
Ⅰ-Ⅰ


实 际 偏 差( m )
Ⅱ-Ⅱ

A
Ⅲ-Ⅲ
测量
B
B′
简图

ⅡⅢ
A′
四、测量结果及合格性判断 五、思考题解答 1、 用比较仪测量工件属于何种测量方法,有何特点?
合格性结论:合格
指导教师签名:
-2-
实验二(1) 齿轮径向跳动的测量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机设 181
一、被测齿轮参数与精度要求
学号姓名
五、思考题解答
合格性结论:
指导教师签名:
-5-
同组人
二、测量仪器(名称、分度值、测量范围)
三、测量记录与数据处理(单位:μm)

序读
读数

号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测量实验一、 实验目的1. 了解用光切显微镜和手持式粗糙度仪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和方法。

2. 加深对表面粗糙度和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 Z 的理解。

3. 熟悉表面粗糙度R Z 、R a 、Rt 、R q 等参数并加强理解。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1.光切显微镜;2.手持式粗糙度仪 三、实验内容(一)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R Z 的值微观不平度十点高R Z 是指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平均值之和。

图5—1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R Z 的示意图,表面粗糙度参数R Z 的计算公式如下,R Z =55151∑∑==+i vii pi y y式中: y pi —第i 个最大的轮廓峰高y vi —第i 个最大的轮廓谷深1.实验仪器介绍光切显微镜主要用于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R Z ,也可测量R y 。

测量范围为R Z 80~0.8um 。

图5—2为9j 型光切显微镜的外形图。

底座6上装有立柱5,显微镜主体通过横臂2与立柱联结。

转动升降螺母4可使横臂连同显微镜主体沿立柱上下移动,进行粗调焦,用紧定螺钉1将横臂固定在立柱上,手轮3可对显微镜进行微调焦。

2.实验测量原理光切显微镜是利用光切原理来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如图5—3所示,被测表面为P 1P 2阶梯表面,当一束平行光以45º方向投射至阶梯表面上时,就被折射成S1和S2两段,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上就可在显微镜内看到S1和S2两段光带的放大像S'1和S'2。

同样,S1和S2之间的距离h也被放大为S'1和S'2之间的距离h'1。

通过测量与计算,可求得被测表面的阶梯高度h。

图5—4为光切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图。

由光源⑴发出的光经聚光镜⑵,狭缝⑶,物镜⑷以45o方向投射到被测工件表面上。

调整仪器使反射光束进入与投射光管垂直的观察光管内,经物镜⑸成像于目镜分划板G上,通过目镜可观察到凹凸不平的光带,如图5—5所示,光带边缘即工件表面上被照亮了的h 1的放大轮廓像h ',测量出h '并通过计算即可求得被测表面的不平度高度h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粗糙度测量基础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粗糙度测量基础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之表面粗糙度测量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05班姓名:高朋学号:110415042013年12月17日目录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之表面粗糙度测量 (1)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用具 (3)三.实验内容 (3)(1)用表面粗糙度样板确定Ra值。

(3)(2)用RM-20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检测。

(3)(3)用TR220手持式粗糙度仪,测量Ra、Ry、Rz。

(6)四.数据处理 (7)五.实验感悟与体会 (9)六.上网研究 (9)七. 我的创新 (13)一.实验目的1、掌握表面粗糙度检测常用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2、加深对参数Ra、Rz、Ry的理解。

二.实验用具样板、RM-20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TR220手持式粗糙度仪、信号采集系统、PC机三.实验内容(1)用表面粗糙度样板确定Ra值比较法:将被测表面粗糙度样板直接进行比较。

前提:两者的加工方法和材料应尽可能相同,否则将产生较大误差,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等比较,也可以手摸,指甲划动的感觉来判断被测表面的粗糙度(指比较粗糙的工件)。

样板不能用手乱摸,防止生锈。

这种方法一般多用于车向或评定Ra值较大的工件。

评定的准确性很多程度上取决于检验人员的经验。

(2)用RM-20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检测材料:碳化硅加工方法:电火花注意事项:指定样件,指定表面才能使用该仪器,粗糙面严紧使用,否则损坏一起。

Ra最大只能测15um。

图1 RM-20袖珍型表面粗糙度仪RM-20袖珍型表面粗糙度仪的使用方法:A.开机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屏幕显示为0.B.功能选择如果需要选择测量参数Rz,将手指轻触图一中3键,屏幕左上角将会有Rz字样的显示,表明现在切换为测量Rz模式。

如果需要选择取样长度,将手指轻按图一中4键,屏幕右方将会有取样长度示数的变化,再轻触4键,取样长度示数会再次发生变化,再轻触4键,屏幕将循环到最初形式。

C.参数选择如果需要选择测量参数Ra,将手指轻触图1中3键,如果需要选择测量参数Rz,将手指轻触图1中3键,屏幕将显示Rz值,再直接按3键,屏幕将回到Ra值。

互换性与测量实验报告答案.doc

互换性与测量实验报告答案.doc

互换性与测量实验报告答案【篇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粗糙度测量基础实验报告】>表面粗糙度测量姓名:学号:2013 年12 月17 日目录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之表面粗糙度测量 (1)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用具 (3)三.实验内容 (3)(1)用表面粗糙度样板确定ra 值。

(3)(2)用rm-20 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检测。

(3)(3)用tr220 手持式粗糙度仪,测量ra 、ry 、rz 。

(6)四.数据处理 (7)五.实验感悟与体会 (9)六.上网研究 (9)七. 我的创新 (13)一.实验目的1、掌握表面粗糙度检测常用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2、加深对参数ra、rz、ry 的理解。

二.实验用具样板、rm-20 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tr220 手持式粗糙度仪、信号采集系统、pc 机三.实验内容(1)用表面粗糙度样板确定ra 值比较法:将被测表面粗糙度样板直接进行比较。

前提:两者的加工方法和材料应尽可能相同,否则将产生较大误差,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等比较,也可以手摸,指甲划动的感觉来判断被测表面的粗糙度(指比较粗糙的工件)。

样板不能用手乱摸,防止生锈。

这种方法一般多用于车向或评定ra 值较大的工件。

评定的准确性很多程度上取决于检验人员的经验。

(2)用rm-20 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检测材料:碳化硅加工方法:电火花注意事项:指定样件,指定表面才能使用该仪器,粗糙面严紧使用,否则损坏一起。

ra 最大只能测15um 。

图1 rm-20 袖珍型表面粗糙度仪rm-20 袖珍型表面粗糙度仪的使用方法:a.开机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屏幕显示为0.b.功能选择如果需要选择测量参数rz,将手指轻触图一中 3 键,屏幕左上角将会有rz 字样的显示,表明现在切换为测量rz 模式。

如果需要选择取样长度,将手指轻按图一中 4 键,屏幕右方将会有取样长度示数的变化,再轻触 4 键,取样长度示数会再次发生变化,再轻触 4 键,屏幕将循环到最初形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卢桂萍编写机械与车辆学院二0一0年三月目录实验一孔轴配合的认识及基本技术测量实验二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实验三用合象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实验四表面粗糙度测量实验五齿轮测量实验一孔轴配合的认识及基本技术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2.加深对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的认识;3.学会选择并组合量块;4.认识和学会使用几种常用的机械式量仪;5.了解随机误差的处理。

二、实验内容1.观察减速箱中孔轴配合的类型;2.测量方法分类、测量工具介绍;2.量块的选择及组合;4.量仪的使用及测量。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第一节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一、测量的一般概念技术测量主要是研究对零件的几何参数进行测量和检验的一门技术。

所谓“测量”就是将一个待确定的物理量,与一个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他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即: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单位和测量精度。

“检验”具有比测量更广泛的含义。

例如表面疵病的检验,金属内部缺陷的检验,在这些情况下,就不能采用测量的概念。

二、长度单位基准及尺寸传递系统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度,首先需要建立统一可靠的测量单位。

公制的基本长度单位为米(m),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公制单位为毫米(mm),精密测量时,多用微米(μm)为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1000mm1mm=1000μm使用光速作为长度基准,虽然可以达到足够的准确,但却不便于直接应用在生产中的尺寸测量。

为保证长度基准量值能够准确地传递到生产中去,在组织上和技术上都必须建立一套系统,这就是尺寸传递系统。

如表1-1为我国尺寸传递图表,它体现了我国尺寸传递的全过程。

表1-1 尺寸传递系统三、测量工具的分类测量工具可按其测量原理、结构特点及用途分以下四类:1.基准量具:①定值基准量具;②变值量具。

2.通用量具和量仪:它可以用来测量一定范围内的任意值。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训报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训报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训报告第一篇: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训报告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训报告在实训周开始之前,感觉对自己很有信心。

觉得应该很容易,然则真正实操起来还是有许多的问题,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如果你没有亲自实操一遍,你就不会发现新的问题,不会知道是这里不懂;况且自己操作一遍会使得你的印象更深刻。

所以我觉得在这些锻炼自己动手能力的项目中,应该积极主动的去接触,去探索。

当然这里面也有需要理解的,查表的。

还有这次试训中我们还接触了一些高精度数字化的仪器,使我们受益匪浅。

实训的第一个项目是平面度误差测量;在平面度的测量中,按照实训指导师中的说明用对角线法测量。

测量过程与操作比较容易,但就是数据处理比较麻烦了点。

但也让我们学会磁性表座的安装。

整个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对所得的数据的处理,为了评定平面度的误差,还需要进行坐标的变换,将测得的值转换为评定方法相应的评定基准的坐标值。

在我所测得的数据中数值较复杂所以算了很久。

对于第二个项目是齿轮的径向跳动,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r是在齿轮一转范围内,将量头依次插入齿槽中,测得量头相对于齿轮旋转轴线径向位置的最大变动量。

测量步骤:1、安装齿轮:将齿轮套在检验心轴上,用仪器的两顶尖顶在检验心轴的两顶尖孔内,心轴与顶尖之间的松紧应适度,即保证心轴灵活转动而又无轴向窜动。

2、选择测量头:测量头有两种形状,一种是球形测量头,另一种是锥形或V形测量头。

若采用球形测量头时,应根据被测齿轮模数按下表选择适当直径的测量头。

也可用试选法使量头大致在分度圆附近与齿廓接触。

3、零位调整:搬动手柄6放下表架,根据被测零件直径转动螺母4,使测量头插入齿槽内与齿轮的两侧面相接触,并使千分表具有一定的压缩量。

转动表盘,使指针对零。

4、测量:测量头与齿廓相接触后,由千分表进行读数,用手柄6抬起测量头,用手将齿轮转过一齿,再重复放下测量头,进行读数如此进行一周,若千分表指针仍能回到零位,则测量数据有效,千分表示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r。

表面粗糙度测量-互换性

表面粗糙度测量-互换性

表面粗糙度测量一、实验目的:1.熟悉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和方法;R定义的理解;2.加深对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z3.正确判断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合格性。

二、仪器说明:光切法显微镜以光切法测量和观察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在不破坏表面的条件下,测出截面轮廓的微观几何形状和沟槽宽度的实际尺寸。

此外,还可测量表面上个别位置的加工痕迹和坡损。

主要技术指标: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狭缝被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后,通过物镜发出一束光带以倾斜45°方向照射在被测量的表面上。

被测表面的微观形状,被光亮的具有平直缘狭缝像亮的带照射后,表面的波峰在S点产生反射,波谷在S’点产生反射,通过观测显微镜的物镜,它们各自成像在分划板的a和a’。

在目镜中观察到的即为具有与被测表面一样的齿状亮带,通过目镜的分划板与测微器测出a点至a’点之间的距离N,被测表面的微观不平度h即为:h=N/Vcos45°(V-物镜放大倍数) (1)图1 光切显微镜工作原理图仪器结构:仪器外形如图2所示,基座(6)上装有立柱(5),显微镜的主体通过横臂(2)和立柱联结,转动手轮(4)将横臂沿立柱上下移动,此时显微镜进行粗调焦,并用旋手(1)将横臂固定在立柱上。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压缩在封闭的横臂内。

横臂上装有可替换的物镜组(8)、测微目镜(13)等。

微调手轮(3)用于显微镜的精细调焦。

仪器的座标工作台(7)利用其螺旋测微器对工件进行座标测量与调整。

对平的工件可直接放在工作台上进行测量,对圆柱形的工件,可放在仪器工作台上的V形块上进行测量。

图2 光切显微镜结构图维护与保养:① 要注意防止灰尘、潮湿及其它有害物质的侵蚀。

② 仪器光源采用的是低压电源照明,必须使用专用的变压器,防止事故发生。

③ 所有的透镜和未作防锈处理的表面不得用手直接接触。

④ 使用完毕应将仪器擦拭干净,立柱及工作台表面要涂防锈油并盖上仪器罩。

⑤ 光切法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三、实验步骤:⑴仪器调整:①选择物镜:目测初步估计被测表面的Rz 值范围,选择相应放大倍数的物镜安装在仪器上。

互换性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测量实验报告公差实训实习任务书⼀、实训实习的任务和具体要求:1、掌握孔、轴尺⼨公差与配合、⼏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粗糙度的基本知识及有关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

2、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精度设计的基本概念、国家标准、基本⽅法和合理应⽤。

3、掌握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常⽤计量器具和量仪的使⽤⽅法。

4、掌握⼀般⼏何量的测量⽅法,学会分析测量误差、处理测量数据、编写检测报告。

⼆、实训实习前期的课程名称《现代⼯程制图》三、实训实习内容孔、轴尺⼨公差与配合、⼏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粗糙度的测量、齿轮的各个参数的测量等。

⽬录实验任务书 (1)游标量具的使⽤及零件的测绘 (3)平⾯度误差的测量 (7)圆度误差的测量 (10)准直仪测量直线度 (13)⽴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15)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17)⽤电动轮廓仪测量表⾯粗糙度 (18)标准样块⽐较法测量表⾯粗糙度 (19)螺距的测量 (20)螺纹中径的测量 (21)螺纹⽛型半⾓的测量 (22)万能⾓尺的使⽤ (23)测量齿轮的模数 (24)齿轮齿厚的测量 (26)齿轮公法线的测量 (27)齿轮径向综合跳动的测量 (28)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30)实验⼀游标量具的使⽤及零件的测绘⼀、实验⽬的1、了解游标量具的读数原理;2、熟练掌握各种游标量具的使⽤⽅法;3、运⽤游标量具对零件进⾏测量,并绘制零件图。

⼆、实验原理1、游标的读数原理将两根直尺相互重叠,其中⼀根固定不动,另⼀根沿着它相对滑动。

固定不动的直尺称为主尺,沿主尺滑动的直尺称为游标尺。

设a为主尺每格的宽度,b为游标尺每格的宽度。

I 为游标刻度值,n为游标的刻线格数。

当主尺(n-1)格的长度正好等于游标n格的长度时,游标尺每格的宽度b为 b=(n-1)*a/n 游标的分度值i为主尺每格的宽度与游标尺每格的宽度只差即 i=a-b=a/nn=a/ib=a-i当主尺(2n-1)格的长度正好等于游标n格的长度时,游标尺每格的宽度为b=(2n-1)*a/n游标的分度值i为主尺 r格的宽度与游标尺1格的宽度之差即i=r*a-b=a/nn=a/ib=r*a-i式中:r—游标模数游标模数为正整数,⼀般取r=1或r=2游标刻线的总长l为l=n*b=n(r*a-i)=a(r*n-1)游标模数越⼤,则游标刻度线的总长越长,游标的结构越⼤,游标刻度线数越多,则游标分度则越⼩,该数精度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直径尺寸测量——用比较仪测量轴径(实验1-1)指导地点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班级小组成员报告人一、实验目的了解直径尺寸的测量方法,学会用机械比较仪进行间接测量尺寸,并具有处理测量误差和表达检测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实验设备机械比较仪实验用具量块、被测工件(阶台轴)三、实验数据与测试结果仪器名称分度值(mm)示值范围(mm)测量范围(mm)被测零件名称图样上给出的尺寸(mm)验收用极限尺寸(mm)最大最小测量截面Ⅰ—ⅠⅢ—Ⅲ测量方向A—A` B—B` A—A` B—B`测量数据(实际偏差)(um)1 2 平均实际尺寸(mm)合格性结论理由成绩批阅人四、思考题1、用机械比较仪测量轴属于什么测量法?2、在同一位置作二次测量,为什么测得的值会不一样?五、体会与建议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直径尺寸测量——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实验1-2)指导地点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班级小组成员报告人一、实验目的了解内径尺寸的测量方法,学会用内径百分表进行间接测量尺寸,并具有处理测量误差和表达检测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实验设备内径百分表实验用具内径百分表、千分尺、被测工件(轴套)三、实验数据与测试结果仪器名称分度值(mm)示值范围(mm)测量范围(mm)被测零件名称图样上给出的尺寸(mm)验收用极限尺寸(mm)最大最小测量截面Ⅰ—ⅠⅢ—Ⅲ测量方向A—A` B—B` A—A` B—B`测量数据(实际偏差)(um)1 2 平均实际尺寸(mm)合格性结论理由成绩批阅人四、思考题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是否必须调零?调零位时为何要使指示表有一定的内压缩量?2、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要摆动内径指示表?五、体会与建议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形位误差的测量——箱体孔轴线平行度误差测量(实验2-1)指导地点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班级小组成员报告人一、实验目的了解形位误差的检测和基准的体现方法,掌握箱体孔轴线平行度误差的测量方法。

中国石油大学互换表面粗糙度实验报告.doc

中国石油大学互换表面粗糙度实验报告.doc

中国石油大学互换表面粗糙度实验报告.中国石油大学表面粗糙度实验报告首先,实验的目的1。

掌握表面粗糙度检测常用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加深对符号Ra,Rz,Ry 3的理解。

培养创新能力,讨论创新案例。

通过对实验精密仪器的理解和操作,学会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防止因操作失误造成仪器损坏。

5.了解实验设备,发现设备不足或缺陷,创新思维设计新的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测试条件。

二.实验工具表面粗糙度模板首先,实验的目的1。

掌握表面粗糙度检测常用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加深对符号Ra,Rz,Ry 3的理解。

培养创新能力,讨论创新案例。

通过对实验精密仪器的理解和操作,学会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防止因操作失误造成仪器损坏。

5.了解实验设备,发现设备不足或缺陷,创新思维设计新的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测试条件。

二.实验用具表面粗糙度模板,RM:r20口袋(测量范围)特征代码粗糙度(2)零件名称(图2) 1,打开电源开关1(使用后及时关闭)2.传感器触针位于仪器的底部。

有一个塑料保护罩。

使用时取下保护罩。

传感器触针应该非常小心。

不要用手碰它。

这是仪器的关键部分。

3.当电压不足时,及时充电。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4.按下键3切换Ra和Rz。

不重复测量,按手指中间的键3循环切换两个值。

5.按键4选择不同的采样长度,对应不同的采样范围,如下:0.25毫米Ra 0.05-1,打开电源开关1(使用后及时关闭)2.传感器触针位于仪器的底部。

有一个塑料保护罩。

使用时取下保护罩。

传感器触针应该非常小心。

不要用手碰它。

这是仪器的关键部分。

3.当电压不足时,及时充电。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4.按下键3切换Ra和Rz。

不重复测量,按手指中间的键3循环切换两个值。

5.键4是选择不同的采样长度和相应的不同采样范围,如下:0.25mm Ra 0.05:开始-运行-运行结束,将仪器部分对准待测工件表面,用手指轻轻按下图1中的键1,传感器开始移动,然后屏幕自动显示实际测量值,等待传感器返回开始位置,运行结束,等待两秒钟,等待机器稳定,您可以记下读数,下一次可以在一端后进行。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3个动手实验)解析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3个动手实验)解析

实验一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一、实验目的1. 熟悉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2. 掌握表面粗糙的常用测量方法。

二、测量原理及仪器说明双管显微镜是根据“光切法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一般用它测量表面不平度高度R z。

其测量范围取决于选用的物镜放大倍数。

通常适合于测量R z=0.8~80μm的表面粗糙度(有时也可用来测量零件刻线的槽深等)。

仪器的主要性能如表1所列。

仪器外形及各部分功能见图1及其说明。

利用光切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如图2所示。

表1物镜放大倍数N7×14×30×60×视场直径(mm) 2.5 1.3 0.6 0.3测量范围R z(µm)80~10 20~3.2 6.3~1.6 3.2~0.8目镜套筒分度值(µm) 1.26 0.63 0.294 0.145光线经狭缝形成一条扁平的带状光束,以45°的角度投射到被测表面上,有如一平面以45°方向与被测表面相切一样[图2(b)]。

由于被测表面并非理想平面,因此截面与被测表面的交线应出现凹凸不平的轮廓线。

在另-45°方向观察,就可以见到该轮廓线的影像,此凹凸不平即反映被测表面的不平度,其不平度见图2(a)所示。

'cos 45h h N或者 'cos 45h hN式中'h -为45°方向上的影像高度。

影像高度'h 是用目镜测微器来测量的,由于测微器的十字刻线与测微器读数方向成45,所以,当用十字线中的任一直线与影像峰、谷相切来测量波高时,波高'''cos 45h h ,''h 为刻线移过的实际距离,即测微器两次读数差,如图2(c ),所以被测表面凹凸不平的高度为''cos 45cos1''2h hh N N测微器刻度套筒每转一格,十字线在目镜视场内沿移动方向移动的距离为0.0175mm 或17.5μ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之表面粗糙度测量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05班姓名:高朋学号:110415042013年12月17日目录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之表面粗糙度测量 (1)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用具 (3)三.实验内容 (3)(1)用表面粗糙度样板确定Ra值。

(3)(2)用RM-20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检测。

(3)(3)用TR220手持式粗糙度仪,测量Ra、Ry、Rz。

(6)四.数据处理 (7)五.实验感悟与体会 (9)六.上网研究 (9)七. 我的创新 (13)一.实验目的1、掌握表面粗糙度检测常用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2、加深对参数Ra、Rz、Ry的理解。

二.实验用具样板、RM-20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TR220手持式粗糙度仪、信号采集系统、PC机三.实验内容(1)用表面粗糙度样板确定Ra值比较法:将被测表面粗糙度样板直接进行比较。

前提:两者的加工方法和材料应尽可能相同,否则将产生较大误差,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等比较,也可以手摸,指甲划动的感觉来判断被测表面的粗糙度(指比较粗糙的工件)。

样板不能用手乱摸,防止生锈。

这种方法一般多用于车向或评定Ra值较大的工件。

评定的准确性很多程度上取决于检验人员的经验。

(2)用RM-20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检测材料:碳化硅加工方法:电火花注意事项:指定样件,指定表面才能使用该仪器,粗糙面严紧使用,否则损坏一起。

Ra最大只能测15um。

图1 RM-20袖珍型表面粗糙度仪RM-20袖珍型表面粗糙度仪的使用方法:A.开机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屏幕显示为0.B.功能选择如果需要选择测量参数Rz,将手指轻触图一中3键,屏幕左上角将会有Rz字样的显示,表明现在切换为测量Rz模式。

如果需要选择取样长度,将手指轻按图一中4键,屏幕右方将会有取样长度示数的变化,再轻触4键,取样长度示数会再次发生变化,再轻触4键,屏幕将循环到最初形式。

C.参数选择如果需要选择测量参数Ra,将手指轻触图1中3键,如果需要选择测量参数Rz,将手指轻触图1中3键,屏幕将显示Rz值,再直接按3键,屏幕将回到Ra值。

如果需要选择取样长度,将手指轻触图1中4键,若此时的取样长度为0.25mm,再次按此功能键,长度变为0.8mm,再一次则为2.5mm,然后再回到0.25mm。

取样长度的选择根据工件表面质量来选取相应的取样长度。

各取样长度对应的范围如下:0.25mm Ra 0.05-0.15(µm)0.8mm Ra 0.1-2.5(µm)2.5mm Ra 6.0-15.0(µm)D.启动、运行和运行结束将仪器▼||▼对准被测工件表面,用说指轻按1键,传感器开始移动,屏幕自动记录表面粗糙度的数值,待传感器返回开始位置,运行结束,即可开始下次测量。

注:运行结束前,仪器不会响应再次测量的命令,完整的测量结束后,才允许进行下次操作。

E.充电当开机后或测量过程中,液晶屏出现闪烁现象,说明电池电压低于工作电压下限,应予充电。

方法是:关掉电源开关,插上插头,充电10-15小时,即可使用F.溢出显示在液晶屏上出现’F’时,说明被测量工件的Ra值较小,超出了取样范围的测量范围,应依次选择2.5-0.8-0.25进行测量,如果出现倒F,说明被测量工件的Ra值较大,应选择0.25-0.8-2.5。

G.校核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求用随机配置的样块进行校对。

其值若在随机样块值+-%12内,这可以使用,若不在,这应该回场校。

(3)用TR220手持式粗糙度仪,测量Ra、Ry、Rz测量原理:测量工件表面粗糙度时,将传感器放在被测工件表面,由仪器内部的驱动机构带动传感器沿被测表面做等速滑行,使传感器通过内置的锐利触针感受被测表面的粗糙度。

此时,工件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引起触针产生位移,该位移使传感器电感线圈内电感量发生变化从而在机敏整电流器的输出端产生与被测表面粗糙度成比例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及电平转换之后进入数据采集系统。

DSP芯片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滤波和参数计算,测量结果在液晶显示屏上读出,可以存储,也可以在打印机上输出,还可以与PC机进行通讯。

注意:触针不能用手触摸,保护套管不能用手随便碰。

TS100传感器结构图操作步骤:A.开机,按下电源键。

B.(a)查电压(b)擦干净被测表面(b)检查仪器是否正确、平稳放在被测表面(c)传感器的运行轨迹必须垂直于被测工件表面的加工纹理方向C.零位调整。

轻按回车键,显示当前触针的相对位置。

通过初调,微调保证触针在零点位置。

D.计量条件选择。

取样长度2.5mm 评定长度5mm 量程±80umE.与磁性表架连可以在线采集。

四.数据处理【实验1】将样品与样板比较得:材料加工方法表面纹络粗糙度试件一45号钢立铣弧形纹络Ra6.3试件二45号钢车削直线纹络Ra3.2【实验2】材料:碳化硅加工方法:电火花加工表一 RM-20袖珍型表面粗糙度仪测量粗糙度数据记录表Ra/Rz样品编号Ra/µmRz/µm取样长度/mm1 4.0 28.3 2.52 4.3 32.2 2.5 3 3.3 26.2 2.54 3.0 19.7 2.5 5 3.5 19.8 2.56 5.135.22.5【实验3】图3 仪器测得样件表面粗糙度滤波轮廓五.实验感悟与体会在本次试验中我主要认识了几种测量样件粗糙度的仪器和方法,也对不同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样件表面纹络有了初步的认知,基本能通过与样板的对比认出所对应的粗糙度值。

另外董老师认真维护仪器的态度也是令我十分值得学习的,这是一种严谨的习惯,对科学的尊重。

此外,老师一直强调创造技法的重要性,通过举例几位老师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做出精密测量粗糙度的精密仪器,并应用于实践中,在科学论文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这是对我们的一种实体激励,时刻提醒着我们保持对创新的热爱,应用创新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解决问题得到提高,设法将设想变为现实。

谢谢老师的指导,我一定会在学习中一直保持激情,在学习中思考。

六.上网研究1.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1)比较法将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简称样块,图1)根据视觉和触觉与被测表面比较,判断被测表面粗糙度相当于那一数值,或测量其反射光强变化来评定表面粗糙度(见激光测长技术)。

样块是一套具有平面或圆柱表面的金属块,表面经磨、车、镗、铣、刨等切削加工,电铸或其他铸造工艺等加工而具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

有时可直接从工件中选出样品经过测量并评定合格后作为样块。

利用样块根据视觉和触觉评定表面粗糙度的方法虽然简便,但会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常不能得出正确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2)触针法利用针尖曲率半径为2微米左右的金刚石触针沿被测表面缓慢滑行,金刚石触针的上下位移量由电学式长度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滤波、计算后由显示仪表指示出表面粗糙度数值,也可用记录器记录被测截面轮廓曲线。

一般将仅能显示表面粗糙度数值的测量工具称为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见彩图),同时能记录表面轮廓曲线的称为表面粗糙度轮廓仪(简称轮廓仪,图2。

这两种测量工具都有电子计算电路或电子计算机,它能自动计算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α,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轮廓最大高度Ry和其他多种评定参数,测量效率高,适用于测量Rα为0.025~6.3微米的表面粗糙度。

(3)光切法光线通过狭缝后形成的光带投射到被测表面上,以它与被测表面的交线所形成的轮廓曲线来测量表面粗糙度(图3)。

由光源射出的光经聚光镜、狭缝、物镜1后,以45°的倾斜角将狭缝投影到被测表面,形成被测表面的截面轮廓图形,然后通过物镜2将此图形放大后投射到分划板上。

利用测微目镜和读数鼓轮(图中未示)先读出h值,计算后得到H 值。

应用此法的表面粗糙度测量工具称为光切显微镜。

它适用于测量RZ和Ry为0.8~100微米的表面粗糙度,需要人工取点,测量效率低。

(4)干涉法利用光波干涉原理(见平晶、激光测长技术)将被测表面的形状误差以干涉条纹图形显示出来,并利用放大倍数高(可达500倍)的显微镜将这些干涉条纹的微观部分放大后进行测量,以得出被测表面粗糙度。

应用此法的表面粗糙度测量工具称为干涉显微镜。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Rz和Ry为0.025~0.8微米的表面粗糙度。

2.表面粗糙度的先进测量仪器工作原理:针描法又称触针法。

当触针直接在工件被测表面上轻轻划过时,由于被测表面轮廓峰谷起伏,触针将在垂直于被测轮廓表面方向上产生上下移动,把这种移动通过电子装置把信号加以放大,然后通过指零表或其它输出装置将有关粗糙度的数据或图形输出来。

采用针描法原理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由传感器、驱动器、指零表、记录器和电感传感器是轮廓仪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见图2,在传感器测杆的一端装有金刚石触针,触针尖端半径r很小,测量时将触针搭在工件上,与被测表面垂直接触,利用驱动器以一定的速度拖动传感器。

由于被测表面轮廓峰谷起伏,触状在被测表面滑行时,将产生上下移动。

此运动经支点使磁芯同步地上下运动,从而使包围在磁芯外面的两个差动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

图3为仪器的工作原理主框图。

传感器的线圈与测量线路是直接接入平衡电桥的,线圈电感量的变化使电桥失去平衡,于是就输出一个和触针上下的位移量成正比的信号,经电子装置将这一微弱电量的变化放大、相敏检波后,获得能表示触针位移量大小和方向的信号。

此后,将信号分成三路:一路加到指零表上,以表示触针的位置,一路输至直流功率放大器,放大后推动记录器进行记录;另一路经滤波和平均表放大器放大之后,进入积分计算器,进行积分计算,即可由指示表直接读出表面粗糙度Ra值。

图 3 传统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工作原理框图指零表的作用反映铁芯在差动电感线圈中所处的位置。

当铁芯处于差动电感线圈的中间位置时,指零表指针指示出零位,即保证处于电感变化的线性范围之内。

所以,在测量之前,必须调整指零表,使其处于零位。

经过噪声滤波和波度滤波以后,剩下来的就是与被测表面粗糙度成比例的信号,再经平均表放大器后,所输出的电流I与被测表面轮廓各点偏离中线的高度y的绝对值成正比,然后经积分器完成的积计算,得出Ra值,由指零表显示出来。

这种仪器适用于测定0.02-10μm的Ra值,其中有少数型号的仪器还可测定更小的参数值,仪器配有各种附件,以适应平面、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球面、曲面、以及小孔、沟槽等形状的工件表面测量。

测量迅速方便,测值精度高。

3.石油领域粗糙度的应用在钻井采油与油井平台上各种管道的表面都有一定的粗糙度要求,而且在管道的内部一般对粗糙度的要求更高,这样有助于石油的传输与运送,还有助于管道之间的连接与配合。

七.我的创新一种新型拖把背景技术:家居、办公和商业场所常使用拖把来清洁地面以及立壁、玻璃门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