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两者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2、①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③货币的职能:A、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只需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B、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2)支付手段,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
例:到银行取工资。
(3)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3、纸币: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产生:③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注: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④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5、信用工具: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信用卡本质:信用凭证。
发行:商业银行优点:方便、安全支票:本质:支付凭证,种类:转帐支票、现金支票6、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研究必备精品知识点: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基本属性和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商品的基本属性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中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而流通手段则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则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或过少。
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而通货紧缩则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过度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纸币贬值,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总的来说,纸币的发行量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维护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就会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
反之,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就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低。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因此,企业需要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框架全部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商品含义:用于交换劳动产品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有用性自然属性价值:人类劳动社会属性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价值尺度:价格、观念的货币货▲流通手段:交换媒介、实在的货币▲: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流通规律: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发展: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含义:实际发行量过多纸币发行量优点:实际发行量太少币信用工具:信用卡(含义、优点)、支票(种类)汇率(含义、变动情况、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就是什么(从不同角度瞧:起源、本质、职能)树立正确金钱观如何获得(取之有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如何使用:用之有益、用之有度供求影响价格:间接因素、如何影响、结果(买方与卖方市场)影响价格正比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反比(单位商品)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价价值规律:内容、地位、表现形式一般规律(需求法则)▲对生活消费的影响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影响生活必需品变化大价格变动高档耐用品变化小的影响对相关商品的需求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品)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供给法则)格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其她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物价总水平扩大内需的措施影响消费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收入的因素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未来预期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前提基础) 社会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消消费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最常见)、贷款(含赊帐等)、租赁消费类型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费恩格尔系数(定义、变化的含义)▲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不健康)、求实心理(理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求)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求)正确的消费原则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含义、特征、意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因)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生产决定消费(决定对象、方式、质量与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生产与消费▲消费对生产起重要的反作用(目的、导向、动力、创造新的劳动力)原因:理论原因、现实原因、意义(三个“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措施社会主义改革,调整部分,调整部分。
2023年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

《经济生活》常考知识点归纳1.影响价格旳原因(1)直接原因——供求影响价格。
(2)决定原因——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是价格旳基础, 价格是价值旳货币体现。
在一般状况下两者成正比。
②单位商品旳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旳, 两者成正比。
③单位商品旳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④价值规律旳基本内容和体现形式。
商品旳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互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互换, 这就是价值规律旳基本内容。
商品旳价格受供求关系旳影响,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这就是价值规律旳体现形式。
2.价格变动旳影响(热点: 高物价、高房价等重点掌握)(1)对人们生活旳影响:①价格变动对需求旳一般影响:一般来说, 当某种商品旳价格上升时, 人们会减少对它旳购置;当这种商品旳价格下降时, 人们会增长对它旳购置。
②不一样商品对价格变动旳厦应程度不一样: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旳影响比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旳影响比较大。
③有关商品价格旳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旳需求:A.互为替代品。
在可以互相替代旳两种商品中,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 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旳需求量, 而对另一种商品旳需求量增长;反之亦然。
B.互补商品。
在有互补关系旳商品中, 一种商品旳价格上升, 不仅使该商品旳需求量减少, 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韵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旳影响(价值规律旳作用):归纳到一点, 就是增进资源旳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旳提高。
详细体现: ①调整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旳高质量产品。
3.影响消费水平旳原因(l)主线原因: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2)重要原因:居民旳收入(目前、未来、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旳大小)和物价水平(物价高, 消费水平低)(3)其他原因: 商品旳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
4.我们应树立什么样旳消费观?(怎样做理智旳消费者?)(1)量人为出, 适度消费。
既要反对超前消费, 又要反对克制消费。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知识归纳

经济生活重要主体归纳一:《经济生活》行为主体——个人主体:货币财富拥有者、理智的消费者、新型的劳动者、理性的投资者、诚信的纳税者(1)财富拥有者:遵循价值规律,购买物美价廉商品;正确认识货币本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理智消费者:①要坚持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②要做市场规则的践行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依法参加经济活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社会公德;(3)新型劳动者:①要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四种)努力实现就业和再就业;②走自主创业之路,以创业带就业;③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增强劳动技能培训,不断适应新形势对劳动者的要求。
④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理性投资者:要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坚持投资多元化,理性投资。
(5)诚信的纳税者:要树立纳税人意识,自觉诚信纳税,不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同时,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二:《经济生活》行为主体——企业(1)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2)企业作为经营者①要重视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这样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的;②要自觉遵循价值规律,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这样在竞争中才处于有利地位。
③根据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适时第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搞好售后服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④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⑤企业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开展节能减排,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⑥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较全)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章生活与消费一、货币1、商品⑴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⑴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⑵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职能⑴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③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⑴内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⑵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⑴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⑵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⑶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货币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结算方式⑴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⑵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⑴信用卡:①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⑵支票: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②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
(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反之,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③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
④.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⑤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
——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及标准?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二)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原因: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②现阶段我国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较大也要求收入分配公平。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必背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必背必修一《经济生活》高频考点:外汇和汇率、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国家的宏观调控,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②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补品和互为替代品)(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4、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5、企业(生产经营者)的经营发展: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适时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6、党和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7、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①从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分配制度层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初次分配层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高中政 治知识点大汇总

高中政治知识点大汇总高中政治涵盖了丰富而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高中政治主要知识点的详细汇总。
一、经济生活1、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基本属性。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2、价格与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
3、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包括居民收入、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等。
消费类型有按交易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4、生产与经济制度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5、企业与劳动者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包括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诚信经营等。
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6、投资理财常见的投资理财方式有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和保险等。
储蓄存款收益较低但风险小;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债券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收益和风险依次递增;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7、个人收入分配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8、财政与税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我国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1.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分- 经济体制的类型(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等)2. 市场与价格机制- 市场的定义和功能- 供求法则及其对价格的影响- 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3. 生产与消费-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精神)- 生产可能性边界(PPC)和机会成本- 消费者行为和效用最大化4. 货币与银行体系- 货币的功能和类型- 银行体系的结构和作用-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5. 财政与税收-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税收的种类和影响- 政府预算和赤字6. 国际贸易与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的原理和模式- 贸易壁垒和自由贸易协定-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7. 劳动市场与收入分配- 劳动市场的结构和动态- 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 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8.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的指标和因素- 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9. 政治体系与经济- 政治体制对经济的影响- 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和责任- 政治稳定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0. 经济伦理与社会责任- 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CSR)- 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个总结概要提供了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
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扩展,包含更多的细节和实例,以适应具体的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
请注意,这个概要是为了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而不是一个详尽无遗的课程内容列表。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每个主题。
高中政治选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汇总(附页码)

《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汇总(附页码)第一单元1.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对内+对外)——p102.影响价格的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p11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p144.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生活3,生产2)——p155.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因素3+根本因素1)——p176.四种消费心理和四种正确的消费观——p20-22第二单元7.生产决定消费(4)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4)——p298.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3)和措施(4)——p30+补充9.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2)——p3410.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3+怎么做3)——p3511.企业经营成功三个要素——p4012.劳动的意义(1)+就业的意义(2)——p41=4213.四种正确就业观——p4314.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基础+重要保证+途径+注意)——p44-45第三单元15.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原因3+意义2+地位1)——p5916.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意义(2)——p6017.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1个保证+2个举措)——p61-6218.效率与公平(关系2+要求1+具体措施3)——p62-6319.国家财政的作用(3)——p65-6620.财政收入(渠道4+主要影响因素2)——p6721.为什么要依法纳税(3)+依法纳税的要求(3)——p71-73第四单元22.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和作用(2)——p7923.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1)+完善市场秩序的措施(市场1+政府2+企业和个人2)——p79-8024.市场调节的弊端(3)和后果(3)——p81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p82-8326.宏观调控(含义1+原因2+主要目标4+主要手段3)——p8427.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1+怎么做3)——p87-8828.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两个一百年,三个阶段)——p8829.新发展理念(5)+各自的地位和要求——p89-913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地位1+内容1+要求3)——p91-923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积极2+消极2)——p9632.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2)——p96-9733.世界贸易组织(地位1+作用3+基本原则4)——p973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2)——p9835.对外开放已形成的格局(1)和作用(1)——p9836.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5)——p991。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知识点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知识点知识是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因为有知识,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也知道我们将要到哪里去。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知识1第一课:货币(一) 货币的本质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3)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考点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3.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
3.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1金属货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
2.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考点5:货币与财富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分别是什么?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 货币的含义及其本质分别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运用)如何认识货币?(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从一定意义上讲,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3)对待金钱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4)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拜金主义要不得,我们一方面要努力为国家创造财富,一方面也要养成把金钱花在需要它的地方,让自己在精神文明上也要上一个台阶。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纯洁。
3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它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叫价格。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
4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是什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5 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标准是什么?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发行标准: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6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和发生原因分别是什么?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7 结算有哪两种形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有哪些,它们的含义和优点分别是什么?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②转帐结算。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经济生活是高中政治的第一个模块,也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政治内容,更是我们学好整个高中政治的基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归纳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二、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1、是什么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为什么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②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当今社会主要矛盾;④是夺取中特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住的一条基本要求。
3、怎么办①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决不能有丝毫动摇;②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心全意求发展;③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④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⑤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备知识一、面对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作为高中政治必修一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到经济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们的经济观念的建立和培养,以及对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关于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的总结。
一、经济基本概念1.经济:指人类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进行生产、交换和分配活动的总和。
2.经济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价值创造的问题和收入分配的问题。
3.经济发展的基本要义:增长、平衡、效益和可持续。
二、经济制度1.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资源配置方式、经济主体和经济组织形态。
2.市场经济制度: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市场自由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混合所有制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4.计划经济制度:以国家计划为主导,实行国家统一调度和组织的经济制度。
三、价格与市场1.价格的功能:价值尺度、分配信号、激励机制和调节工具。
2.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指供求双方进行交换的场所或环境,具有竞争性和自由性的特点。
3.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创新激励等。
四、经济增长与发展1.经济增长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体现经济规模和强度的增长。
2.经济增长的动力:劳动生产率提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
3.经济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
五、供给与需求1.供给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受价格、生产成本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2.需求的概念和类型: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受价格、消费者收入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3.供需关系和市场均衡: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市场均衡指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态。
六、经济周期1.经济周期的内涵和特征:经济波动的周期性、扩张和收缩的交替性、以及周期性变动的不规则性。
2.经济周期的原因:投资周期波动、消费波动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3.经济周期的影响:就业和失业问题、物价和通货膨胀、民众生活水平等。
高中政治学考知识点

高中政治学考知识点一、经济生活1.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根本目标——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调控手段——科学的宏观调控。
二、政治生活1.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1)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2)民主选举的途径和方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3)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3.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1)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有利于实现民主监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3)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4)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4.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1)含义: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2)内容:生产力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
生产资料作为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生产关系(1)含义: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经济生活是政治必修1的内容,高中学生需要理解哪些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一)1、市场调节 (1)配置资源①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配置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如果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
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②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计划配置资源的实现(途径)及优点:(略)(4)市场配置资源的实现(途径)及优缺点。
①实现: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
②优点:A.市场能够灵活地反映出供求变化B.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市场供求信息。
C.能够给市场主体以压力和动力,调动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实现优胜劣汰。
③缺点:即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即市场失灵):a. 不能调节: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有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b. 不让调节: 枪支弹药惯用语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B、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a.自发性。
由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自发实现的→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是自发的,不是在政府引导下进行的→可能会出现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经济现象。
b.盲目性。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各自独立,分散的地位→不可能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决策必然带来盲目性→结果必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c.滞后性。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资源配置的实现方式决定市场调节的一般过程是:供求不平衡→价格变化→作出决定→实现供求平衡→必然有一定的时间差→必然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村及大型建设项目上影响更大)注:导致后果、表现及联系①后果和表现A、自发性[制假售假,环境污染等不正当市场行为的发生,造成经济混乱,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可能导致两极分化]B、后两者[资源浪费,经济波动,社会经济不稳定]②联系:都是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都给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和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常考知识点归纳1、影响价格的因素(1)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
(2)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成正比。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两者成正比。
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价格变动的影响(热点:高物价、高房价等重点掌握)(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厦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A.互为替代品。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B.互补商品。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韵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归纳到一点,就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具体体现: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l)根本原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当前、未来、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和物价水平(物价高,消费水平低)(3)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
4、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人为出,适度消费。
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5、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夺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第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第三,消费是生产韵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6、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第二,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第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措施: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第三,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第四,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7、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必要性和意义):①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乡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8、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其他: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进行兼并和强强联合、提高经营者素质、优化组织结构等也是影响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9、公司经营不善——企业的兼并和破产兼并的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强强联合的意义: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先进技术的开发,扩大市场的占有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破产的意义: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进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10、劳动和就业(热点:就业压力损害劳动者权益事件员工维权等重点掌握)(1)为什么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就业?①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但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不畅通。
②就业的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自身的价值;创造社会财富。
(2)就业的途径:一靠党和国家;二靠劳动者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转变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即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3)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①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企业: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遵守劳动法,维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③劳动者:A.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R依法签订劳动合同;C.权益受损时依法维护——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D.增强权利和法律意识。
1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原因)我国之所以实行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首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或所有制结构决定了这一分配制度(生产力水平);其次,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了不可能实行单的分配形式,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按生产要紊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
12、兼顾效率与公平(热点: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两极分化等重点掌握)(1)含义: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同时,收入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
(2)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3)如何实现兼顾效率与公平: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于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3、财政的巨大作用(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国家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建设。
②国家调控经济,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③国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财政是观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萤财政实现收入公平分配,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物质保障。
14、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调节。
①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无形的手”),主要是通过市场上价格、供求、竞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的;计划就是国家宏观调控(“有形的手”)。
必须要做封两者相结合,国家宏观调控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
多市场配置资源优点:A.市场可以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B.市场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市扬在竞争中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
③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15、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热点:房地产市场调控物价临时干预严惩哄抬物价等重点掌握)①原因:一方面,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缺陷,要保证社会丰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就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另一方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浃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②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德。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者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16、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和GDP的增加,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③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
17、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应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热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生态危机气候变暖等重点掌握)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的发展。
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我国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并现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②具体经济发展措施: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E.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8、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②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3)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19、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基本战略。
(2)“引进来”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少资金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