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之短时记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设计
– 2×2混合实验设计。被试间因素:被试类型 (专家、新手);被试内因素:棋局(真实、 随机)。
• 实验程序
– 给被试看一个棋局5s,然后将棋子移开,要求 他们进行复盘,即按照刚才看到的棋局将各棋 子放回原处。
• 实验结果
– 在真实棋局情景下,象棋大师在第一次尝试时就能将 90%的棋子正确复位,而新手只能正确恢复40%棋子。
– 在随机棋局情景下,象棋大师和新手能正确复位的棋 子数目都很少,而且没有什么差别。
• 结果分析
– 象棋大师在真实棋局的复盘上之所以成绩好,是由于 他们比新手具有更丰富的弈棋知识和经验,熟悉许多 棋局,可以用来对短暂看到的棋子有效地进行组块, 而新手则差得多。然而,象棋大师对任意放置的棋子 却无法应用其丰富的知识经验,因而复盘的成绩降到 新手的水平。
短时记忆容量单位
• 短时记忆容量不是以比特(bit)或刺激的物 理单位如字母、字词等来计算的,而是以 组块(chunk)来计算的。
• 组块
– 定义: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 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信息加工的 单位。这一过程被称作“组块化”。
– 作用 – 影响因素
组块的作用
• 组块的作用就在于减少短时记忆中的刺激 单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
• Smith(1954)组块作用的实验
– 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组块方 式(2:1、3:1、4:1、5:1)。
– 实验材料:二进制数字序列。下表中列出了18 个二进制数字序列的四种组块方式,并编码为 十进制数字。
– 实验程序
• 选择20名被试,先测得他们对二进制和八进制数字 的短时记忆容量平均为9和7 。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性质
• 贮存解释
– Waugh和Norman(1965)及Atkinson和Shiffrin (1968)似乎倾向于从贮存上来解释这种有限容量, 将它看作有限的贮存空间,而且此存贮空间分为少 数几个槽道,信息就贮存在这些槽道里。
Chase和Simon(1973)实验一
• 实验设计
– 3×2混合实验设计。被试间因素:被试类型 (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新手);被试内因素: 时间(扫视、复盘)。
• 实验材料
– 棋局共20个,皆取自棋书或杂志,其中一半为 中盘,一半为终盘。
• 实验程序
– 给被试呈现一个真实的棋局,要求他们照着这 个棋局尽快地在并排的另一个棋盘上再将它们 摆出来,即对着实际的样本进行复盘。
– 组块是运用长时记忆中已贮存的知识形成的较 大的、有意义的单位。
– 分组是在各组之间安排空间、时间间隔,也就 是有节奏地或成组地呈现刺激,在这些组的内 部,各成分之间并不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 一个熟悉的单位。
• 分组的作用
– 分组有利于短时记忆,但作用小于组块。
– 分组呈现刺激的有利作用可能在于较易进行复 述,还可能与表征有关。
• 实验结果
– 如右图。
• 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Chase和Simon认为,通过对被试复盘时,一个个地 摆棋子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组块来。
– 时间间隔有两类:
• 一类是2s,为组块间的间隔。
• 另一类是少于1s。可看作组块内各成分的间隔。
– 结果发现,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新手在各次实验 中的平均组块数分别为7.7,5.7和5.3,每个组块 中棋子的平均数为2.5,2.1和1.9。
– 分别记录扫视和复盘所用的时间。
• 实验结果
– 如下图所示。
Chase和Simon实验二
• 实验设计
– 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是被试类型(象棋大 师、一级棋手和新手)。
• 实验材料
– 一个包括25个棋子的真实棋局。
• 实验程序
– 给这些被试呈现上述棋局,时间为5s,然后撤 去这个棋盘,要求他们根据记忆在另一棋盘上 进行复盘,重新恢复刚看过的棋局。
– 实验思考
• 为什么组块比率高的方式并没有充分显示出优越性? • Smith认为这与学习的程度不足有关。
组块的影响因素——知识经验
• de Groot(1965)实验。 • Chase和Simon(1973)实验。 • Miller和Selfridge(1950)实验。
de Groot(1965)实验
• 然后将他们按5人一组分成4组,分别教他们上述一 种组块方式,直到他们报告已经掌握为止,需时约5 -10min。
• 要求他们在后面实验中,应用所学会的组块方式来 记呈现的二进制数字。
– 实验结果
• 任wenku.baidu.com一组被试在运用所学到的组块方式后,比以前 可以记住更多的二进制数字。
• 组块比率高的方式并没有充分显示出优越性。
•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Miller 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题为“神奇数7加减 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些限制”,明 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士2,即一般为7并 可在5-9之间波动。
• 但一些人认为并没有那么多。Mandler认为 短时记忆的容量可能是4或5。Simon也认为 是4-5。
• 实验结果(如下图)
• 结果分析
– 词的回忆百分数是句子接近度的函数,句子愈 接近正常的句法结构,其字词回忆的成绩也愈 好。
• 实验结论
– 人可利用长时记忆中贮存的语义知识和句法规 则来组块,从而促进其短时记忆。
分组对短时记忆容量的影响
• 分组定义
– 是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一组。
• 分组与组块的区别
– 结果说明,棋艺水平愈高的棋手应用的组块也愈多, 并且每个组块所包含的成分也多。
Miller和Selfridge(1950)实 验
• 实验设计
– 7×4的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与正常句子的接 近等级(1-7,其中1表示接近等级最低,7表示 最高);句子长度(10、20、30、50)。
• 实验程序
– 将不同接近度的句子分别呈现后,要求被试立 即进行顺序回忆,即按原来呈现的字词顺序来 回忆出这些词。
短时记忆
引言
• 短时记忆的刺激呈现范式
– 在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编码等的实验中,刺激 一般只短暂地呈现一次,持续时间通常约1s。
– 短时记忆也可称作一次呈现的刺激记忆,或电 话号码记忆。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
•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小 • 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 •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性质
短时记忆容量大小
– 2×2混合实验设计。被试间因素:被试类型 (专家、新手);被试内因素:棋局(真实、 随机)。
• 实验程序
– 给被试看一个棋局5s,然后将棋子移开,要求 他们进行复盘,即按照刚才看到的棋局将各棋 子放回原处。
• 实验结果
– 在真实棋局情景下,象棋大师在第一次尝试时就能将 90%的棋子正确复位,而新手只能正确恢复40%棋子。
– 在随机棋局情景下,象棋大师和新手能正确复位的棋 子数目都很少,而且没有什么差别。
• 结果分析
– 象棋大师在真实棋局的复盘上之所以成绩好,是由于 他们比新手具有更丰富的弈棋知识和经验,熟悉许多 棋局,可以用来对短暂看到的棋子有效地进行组块, 而新手则差得多。然而,象棋大师对任意放置的棋子 却无法应用其丰富的知识经验,因而复盘的成绩降到 新手的水平。
短时记忆容量单位
• 短时记忆容量不是以比特(bit)或刺激的物 理单位如字母、字词等来计算的,而是以 组块(chunk)来计算的。
• 组块
– 定义: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 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信息加工的 单位。这一过程被称作“组块化”。
– 作用 – 影响因素
组块的作用
• 组块的作用就在于减少短时记忆中的刺激 单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
• Smith(1954)组块作用的实验
– 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组块方 式(2:1、3:1、4:1、5:1)。
– 实验材料:二进制数字序列。下表中列出了18 个二进制数字序列的四种组块方式,并编码为 十进制数字。
– 实验程序
• 选择20名被试,先测得他们对二进制和八进制数字 的短时记忆容量平均为9和7 。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性质
• 贮存解释
– Waugh和Norman(1965)及Atkinson和Shiffrin (1968)似乎倾向于从贮存上来解释这种有限容量, 将它看作有限的贮存空间,而且此存贮空间分为少 数几个槽道,信息就贮存在这些槽道里。
Chase和Simon(1973)实验一
• 实验设计
– 3×2混合实验设计。被试间因素:被试类型 (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新手);被试内因素: 时间(扫视、复盘)。
• 实验材料
– 棋局共20个,皆取自棋书或杂志,其中一半为 中盘,一半为终盘。
• 实验程序
– 给被试呈现一个真实的棋局,要求他们照着这 个棋局尽快地在并排的另一个棋盘上再将它们 摆出来,即对着实际的样本进行复盘。
– 组块是运用长时记忆中已贮存的知识形成的较 大的、有意义的单位。
– 分组是在各组之间安排空间、时间间隔,也就 是有节奏地或成组地呈现刺激,在这些组的内 部,各成分之间并不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 一个熟悉的单位。
• 分组的作用
– 分组有利于短时记忆,但作用小于组块。
– 分组呈现刺激的有利作用可能在于较易进行复 述,还可能与表征有关。
• 实验结果
– 如右图。
• 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Chase和Simon认为,通过对被试复盘时,一个个地 摆棋子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组块来。
– 时间间隔有两类:
• 一类是2s,为组块间的间隔。
• 另一类是少于1s。可看作组块内各成分的间隔。
– 结果发现,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新手在各次实验 中的平均组块数分别为7.7,5.7和5.3,每个组块 中棋子的平均数为2.5,2.1和1.9。
– 分别记录扫视和复盘所用的时间。
• 实验结果
– 如下图所示。
Chase和Simon实验二
• 实验设计
– 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是被试类型(象棋大 师、一级棋手和新手)。
• 实验材料
– 一个包括25个棋子的真实棋局。
• 实验程序
– 给这些被试呈现上述棋局,时间为5s,然后撤 去这个棋盘,要求他们根据记忆在另一棋盘上 进行复盘,重新恢复刚看过的棋局。
– 实验思考
• 为什么组块比率高的方式并没有充分显示出优越性? • Smith认为这与学习的程度不足有关。
组块的影响因素——知识经验
• de Groot(1965)实验。 • Chase和Simon(1973)实验。 • Miller和Selfridge(1950)实验。
de Groot(1965)实验
• 然后将他们按5人一组分成4组,分别教他们上述一 种组块方式,直到他们报告已经掌握为止,需时约5 -10min。
• 要求他们在后面实验中,应用所学会的组块方式来 记呈现的二进制数字。
– 实验结果
• 任wenku.baidu.com一组被试在运用所学到的组块方式后,比以前 可以记住更多的二进制数字。
• 组块比率高的方式并没有充分显示出优越性。
•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Miller 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题为“神奇数7加减 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些限制”,明 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士2,即一般为7并 可在5-9之间波动。
• 但一些人认为并没有那么多。Mandler认为 短时记忆的容量可能是4或5。Simon也认为 是4-5。
• 实验结果(如下图)
• 结果分析
– 词的回忆百分数是句子接近度的函数,句子愈 接近正常的句法结构,其字词回忆的成绩也愈 好。
• 实验结论
– 人可利用长时记忆中贮存的语义知识和句法规 则来组块,从而促进其短时记忆。
分组对短时记忆容量的影响
• 分组定义
– 是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一组。
• 分组与组块的区别
– 结果说明,棋艺水平愈高的棋手应用的组块也愈多, 并且每个组块所包含的成分也多。
Miller和Selfridge(1950)实 验
• 实验设计
– 7×4的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与正常句子的接 近等级(1-7,其中1表示接近等级最低,7表示 最高);句子长度(10、20、30、50)。
• 实验程序
– 将不同接近度的句子分别呈现后,要求被试立 即进行顺序回忆,即按原来呈现的字词顺序来 回忆出这些词。
短时记忆
引言
• 短时记忆的刺激呈现范式
– 在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编码等的实验中,刺激 一般只短暂地呈现一次,持续时间通常约1s。
– 短时记忆也可称作一次呈现的刺激记忆,或电 话号码记忆。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
•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小 • 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 •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性质
短时记忆容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