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疏散宽度计算
商业疏散宽度距离及计算公式
商业疏散宽度距离及计算公式
一、商业疏散宽度距离
商业疏散宽度距离是指商业区疏散宽度的距离,主要用于安全逃生和
紧急疏散期间,以避免出现拥挤和挤压等危险情况。
在紧急事件发生后,
大量商业面积内的消费者和游客都会集中在一小块区域,不能很好地疏散,尤其是在一些狭窄的商业区气流不易流通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拥挤的情况,导致逃生和汇集的时间变长,最终出现严重的人身伤害。
由此可见,
安全疏散宽度距离对紧急疏散期间的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
消费者和游客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二、商业疏散宽度距离计算公式
疏散宽度距离的计算公式(1)为:
X=r·C。
其中,x表示疏散宽度距离;r表示安全疏散系数;c表示当前室内
密度。
根据GF55-2024《建筑安全性评价规范》对室内疏散宽度距离的要求,当安全疏散系数r为3时,室内密度c可取0.55~0.75人/m2,疏散宽度
距离取值范围为1.65~2.25m。
当安全疏散系数r为4时,疏散宽度距离取值范围为2.2~3.0m,此
时室内密度c可取0.335~0.575人/m2
(2)商业疏散宽度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X=[(ln(N)-1)/A]·C
其中,x表示疏散宽度距离,n表示建筑物内当前人数,A表示安全疏散系数。
商业建筑疏散宽度计算方法
商业建筑疏散宽度计算方法1 疏散宽度的计算目前,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以下简称《商》)以及人《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以下简称《人》)。
《建》条文: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2确定。
(附录1)表1和表2与《商》第4.2.5条和《人》第5.1.5条及第5.1.8条已经统一。
依据《建》5.3.17.5条,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公式:B(m)=S'(m2)×K2×b(m/100人)×a(人/ m2)式中:B为商店营业厅疏散总宽度(m)S'为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m2)K2为面积折算值(常量)0.7b为疏散宽度百人指标(m/100人)地下与地平高差10m以内不小于0.75(m/100人),高差10m以上,不小于1(m/100人)。
a为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 m2)地下二层0.80(人/ m2),地下一层0.85(人/ m2),地上一二层0.80(人/ m2),地上三层0.77(人/ m2),地上四层0.60(人/ m2)。
很显然,式中K、b、a三个数可以从条文中查到,但Sˊ怎样确定?2 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1(人员密度是楼层,百人按总层数)21.5.5GB50016-2014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百人(m5.5.21-12 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m5人2计算。
m/5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2。
人/m0.757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2)m人/(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21-2.5.5表.5.5.21-2释:1.疏散人数的确定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不能准确计算建筑内的疏散人数,就无法合理确定建筑中各区域疏散门或安全出口和建筑内疏散楼梯所需要的有效宽度,更不能确定设计的疏散设施是否满足建筑内的人员安全疏散需要。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1 GB50016-2021 5.5.21〔人员密度是楼层,百人按总层数〕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平安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平安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平安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5.5.21-12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平安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2计算。
5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
7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表5.5.21-2商店营业厅的人员密度(人/m2)5.5.21-2释:1疏散人数确实定是建筑疏散设计的根底参数之一,不能准确计算建筑的疏散人数,就无法合理确定建筑中各区域疏散门或平安出口和建筑疏散楼梯所需要的有效宽度,更不能确定设计的疏散设施是否满足建筑的人员平安疏散需要。
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
3.17。
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
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
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
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
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
4。
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
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
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1.35m2计。
商业疏散宽度距离及计算公式
商业疏散宽度距离及计算公式商业疏散宽度、距离和计算公式是商业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与人员疏散和安全密切相关。
在商业建筑设计中,商业疏散宽度和距离的计算方法与建筑物的种类、面积和人员容量有关,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商业疏散宽度、距离和计算公式。
1.计算所需时间:根据建筑物人员的流量估算疏散时间。
一般情况下,商业建筑内部的人员密度不应超过每平方米1.5人。
2.确定疏散宽度:商业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为:商业疏散宽度=疏散时间/(每分钟疏散人数/60)。
商业疏散距离指的是商业建筑内部的人员在进行疏散时所需移动的距离。
商业疏散距离的计算也是基于建筑物的人员数量、人员密度和建筑物的类型。
1.确定建筑物类型:商业建筑可分为三类,即低层(小于等于12层)、中层(大于12层且小于50层)和高层(大于等于50层)。
2.计算疏散距离:商业疏散距离的计算公式不同于不同的建筑物类型。
一般情况下,商业建筑内部的人员密度不应超过每平方米2人。
-对于低层建筑,商业疏散距离的计算公式为:疏散距离=人员数量×0.4米。
-对于中层建筑,商业疏散距离的计算公式为:疏散距离=人员数量×0.6米。
-对于高层建筑,商业疏散距离的计算公式为:疏散距离=人员数量×0.8米。
需要注意的是,商业疏散距离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疏散所需时间、人员密度和建筑物类型来确定的。
综上所述,商业疏散宽度、距离及计算公式是商业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合理的商业疏散宽度和距离设计可以保障商业建筑内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商业疏散宽度和距离的计算方法根据人员数量、人员密度和建筑物类型而定,设计人员需要准确计算并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商业建筑的人员疏散安全。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商业疏散宽度计算表
商业建筑规模小(取人员密度上限) 计算内容 建筑规模 楼层位置 地下二层 地下一层 首层 二层 三层 四层及以上 使用功能 房间名称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计算疏散面积 计算疏散人数 计算疏散宽度 一、二层的建筑 三层的建筑 四层及以上的建筑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m)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m)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m) W= β ×P÷100 换算系数β 换算系数β W=β ×P÷100 换算系数β W=β ×P÷100 5.60 1.00 1.00 5.60 1.00 5.60 6.00 1.00 1.00 6.00 1.00 6.00 3.90 0.65 0.75 4.50 1.00 6.00 3.90 0.65 0.75 4.50 1.00 6.00 0.75 4.05 1.00 5.40 1.00 4.20 建材、家具、灯饰展览建筑 计算疏散宽度(30%) 一、二 三 四及以上 疏散宽度(m) W=S×α ×30%×β ÷100 1.68 1.68 1.68 1.80 1.80 1.80 1.17 1.35 1.80 1.17 1.35 1.80 1.22 1.62 1.26 建材、家具、灯饰展览建筑 计算疏散宽度(30%) 一、二 三 四及以上 疏散宽度(m) W=S×α ×30%×β ÷100 1.68 1.68 1.68 1.80 1.80 1.80 0.84 0.97 1.29 0.84 0.97 1.29 0.88 1.17 0.90
小于3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m2)人员密度(上限) 人数(人) S α (人/m2) P=α ×S 1000 0.56 560 1000 0.60 600 1000 0.60 600 1000 0.60 600 1000 0.54 540 1000 0.42 420
商业 消防疏散宽度设计
地上商业疏散宽度计算公式:电影院所需疏散宽度=电影院实际座位数×1.1×1.00m/100人L4 四层及四层以上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5×0.6人/㎡×1.00m/100人L3 三层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5×0.77人/㎡×1.00m/100人L1-L2 一~二层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5×0.85人/㎡×1.00m/100人地下商业疏散宽度计算公式:B1 地下一层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7×0.85人/㎡×1.00m/100人B2 地下二层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7×0.80人/㎡×1.00m/100人B3 地下电影院所需疏散宽度=电影院实际座位数×1.1×1.00m/100人地下停车及其设备用房:设备间B1、B2 地下电影院疏散宽度=(电影院实际座位数+最大影厅座位数即候厅人数)×1.00m/10 B3 地下三层停车场疏散宽度B4 地下四层停车场疏散宽度防火分区面积规范限值商场建筑面积面积折减系数疏散人数换算系数100人疏散宽度标准疏散宽度实际商场建筑面积实际疏散宽度1000*22000*240000.50.60.0112449 1.352000*240000.50.770.0115.41090 4.202000*240000.50.850.011720008.501000*220000.70.850.011000*220000.70.80.01500*2500*2500*22000*22000*2打折0.7L4、L5L3L1、L2 2.65B1 36.08B2B3。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商业疏散宽度计算表
小于3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m2)人员密度(上限) 人数(人) S α (人/m2) P=α ×S 1000 0.56 560 1000 0.60 600 1000 0.60 600 1000 0.60 600 1000 0.54 540 1000 0.42 420
商业建筑规模大(取人员密度下限) 计算内容 建筑规模 楼层位置 地下二层 地下一层 首层 二层 三层 四层及以上 使用功能 房间名称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计算疏散面积 计算疏散人数 计算疏散宽度 一、二层的建筑 三层的建筑 四层及以上的建筑 疏散宽度(m)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m)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m) 换算系数β W=β ×P÷100 换算系数β W=β ×P÷100 换算系数β W=β ×P÷100 5.60 1.00 1.00 5.60 1.00 5.60 .00 1.00 1.00 6.00 1.00 6.00 2.80 0.65 0.75 3.23 1.00 4.30 2.80 0.65 0.75 3.23 1.00 4.30 0.75 2.93 1.00 3.90 1.00 3.00
商业建筑疏散宽度计算表(2015)
商业建筑规模小(取人员密度上限) 计算内容 建筑规模 楼层位置 地下二层 地下一层 首层 二层 三层 四层及以上 使用功能 房间名称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计算疏散面积 计算疏散人数 计算疏散宽度 一、二层的建筑 三层的建筑 四层及以上的建筑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m)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m)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m) W= β ×P÷100 换算系数β 换算系数β W=β ×P÷100 换算系数β W=β ×P÷100 5.60 1.00 1.00 5.60 1.00 5.60 6.00 1.00 1.00 6.00 1.00 6.00 3.90 0.65 0.75 4.50 1.00 6.00 3.90 0.65 0.75 4.50 1.00 6.00 0.75 4.05 1.00 5.40 1.00 4.20 建材、家具、灯饰展览建筑 计算疏散宽度(30%) 一、二 三 四及以上 疏散宽度(m) W=S×α ×30%×β ÷100 1.68 1.68 1.68 1.80 1.80 1.80 1.17 1.35 1.80 1.17 1.35 1.80 1.22 1.62 1.26 建材、家具、灯饰展览建筑 计算疏散宽度(30%) 一、二 三 四及以上 疏散宽度(m) W=S×α ×30%×β ÷100 1.68 1.68 1.68 1.80 1.80 1.80 0.84 0.97 1.29 0.84 0.97 1.29 0.88 1.17 0.90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1GB50016-20145.5.21(人员密度是楼层,百人按总层数)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2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2计算。
5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
7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表5.5.21-2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m2)释:1疏散人数的确定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不能准确计算建筑内的疏散人数,就无法合理确定建筑中各区域疏散门或安全出口和建筑内疏散楼梯所需要的有效宽度,更不能确定设计的疏散设施是否满足建筑内的人员安全疏散需要。
疏散宽度计算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_小结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小结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小结
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
1)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岀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
5.3.17-1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
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2
1)、医院
七、人员密度。
商业疏散宽度计算表(GB50016-2014)
防火分 区编号
B2-1 B2-2 B2-3
商业疏散计算表
防火分区 建筑面积
人员密度 疏散人数
疏散宽 度系数
所需疏散宽度
S
α(人 /m2)
P=α×S
βLeabharlann W1=β×P÷ 1001000
560
4.20
1000 0.56
560 0.75
4.20
1000
560
4.20
B1-1
1000
600
4.50
4、防火分区数量及安全出口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算表
设计疏散宽度 出口一
设计安全出口 出口二 出口三
出口四
W2=(w1+w2 +w3…)
w1
w2
w3
w4
5.70
1.20
1.50
1.50
1.50
5.70
1.20
1.50
1.50
1.50
5.70
1.20
1.50
1.50
1.50
5.70
1.20
1.50
1.20
1.50
1.50
1.50
5.70
1.20
1.50
1.50
1.50
5.70
1.20
1.50
1.50
1.50
5.70
1.20
1.50
1.50
1.50
5.70
1.20
1.50
1.50
1.50
5.70
1.20
1.50
1.50
1.50
5.70
1.20
1.50
1.50
建筑疏散宽度计算方法
建筑疏散宽度计算方法建规5.515----5.5.201 商业疏散宽度的计算目前,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以下简称《建》)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以下简称《商》)以及人《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以下简称《人》)。
《建》条文: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2确定。
(附录1)表1和表2与《商》第4.2.5条和《人》第5.1.5条及第5.1.8条已经统一。
依据《建》5.3.17.5条,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公式:B(m)=S'(m2)×K2×b(m/100人)×a(人/ m2)式中:B为商店营业厅疏散总宽度(m)S'为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m2)K2为面积折算值(常量)0.7b为疏散宽度百人指标(m/100人)地下与地平高差10m 以内不小于0.75(m/100人),高差10m以上,不小于1(m/100人)。
a为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 m2)地下二层0.80(人/ m2),地下一层0.85(人/ m2),地上一二层0.80(人/ m2),地上三层0.77(人/ m2),地上四层0.60(人/ m2)。
很显然,式中K、b、a三个数可以从条文中查到。
2 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
3。
17。
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
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
3。
17。
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
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
1。
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
1。
2的规定。
第3.4。
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
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
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针对我国现行规范的不完善,从各种规范内容入手,分析大型商店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提出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计算的理论依据,以供设计师参考。
关键词:大型商店建筑;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厅疏散宽度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商店建筑越来越多,设计师在确定疏散宽度时往往不能很好的掌握规范,合理减小疏散宽度,造成楼梯数量过多,占用面积过大,经济性差,商家难以接受。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发布以前,不同类型规范在确定疏散宽度上没有统一标准,更无从准确确定大型商店建筑的疏散宽度。
又由于大型商店建筑人流比较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设计师和消防审批部门只好把疏散宽度搞得很大,造成很大的浪费。
笔者二000年参与长沙市芙蓉广场地下商业建筑设计,共地下三层,其中地下一层为百盛广场,地下二层为家乐福大型超市,地下三层为停车场,每层建筑面积接近15000m2,三层共44000m2。
由于当时本项目在长沙乃至湖南省是最大的地下商业建筑,因此在确定方案时多次召开了由省、市消防部门牵头的审查会议,疏散宽度由原来最初的90m减小到42.6m,但最后设计为39.0m。
虽然此建筑已营业6年,但笔者一直比较担心,当时套用的规范是《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且理论依据不充分。
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出来后,又重新分析了芙蓉广场的疏散宽度,发现宽度基本上可以满足要求,笔者心中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2疏散宽度的计算
目前,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是《建规》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以下简称《商规》)以及人《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建规》条文如下:
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2确定。
表1和表2与《商规》第4.2.5条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5.1.5条及第5.1.8条已经统一。
依据《建筑》5.3.17.5条,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公式:
B(m)=S'(m2)×K2×b(m/100人)×a(人/m2)
式中:B为商店营业厅疏散总宽度(m)
S'为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m2)
K2为面积折算值(常量)0.7
b为疏散宽度百人指标(m/100人)地下与地平高差10m以内不小于0.75(m/100人),高差10m以上,不小于1(m/100人)。
a为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地下二层0.80(人/m2),地下一层0.85(人/m2),地上一二层0.80(人/m2),地上三层0.77(人/m2),地上四层0.60(人/m2)。
很显然,式中K、b、a三个数可以从条文中查到,但Sˊ怎样确定。
3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
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
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但可以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条文:
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1.35m2计。
根据以上各条文,我们可以得出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办公部分面积)。
而办公面积=3~3.5/15×营业面积=1/5营业面积(取小值)。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厅建筑面积可按表4确定。
4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
B=S(m2)×K1×K2×b(m/100人)×a(人/m2)
式中:S为商店建筑每层的总建筑面积(m2)
K1为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常量)
由计算公式:可知上案例家乐福的疏散宽度B=S×K1×K2×b×a=15000 m2×61%×70%×0.75 m/100人×0.80人/m2=38.43m
如果地上四层商业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4000 m2,则每层疏散宽度为:
B1、2=S×K1×K2×b×a=4000 m2×61%×(0.5~0.7)×0.65 m/100人×0.85人/m2=(6.74~9.44)m
B3=S×K1×K2×b×a=4000×61%×(0.5~0.7)×0.75×0.77=(7.05~9.86)m
B4=S×K1×K2×b×a=4000×61%×(0.5~0.7)×1.00×0.60=(7.32~10.25)m
5结语
长期以来,商场尤其是大型商场的疏散宽度计算一直困绕着建筑师。
本文从国家现行规范着手分析,提出大型商店建筑的疏散宽度计算公式以及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为疏散宽度的计算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