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软件成本核算实例
ERP系统成本核算及管理措施建议
![ERP系统成本核算及管理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5b0ac68b84ae45c3b358cab.png)
一、公司ERP系统成本核算原理及方法各类公司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材料成本、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1、用友库存系统按照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当期各仓库单个发出的原材料的耗用单价。
耗用单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期初数量+入库数量)单价=金额/数量2、计算完耗用原材料加权平均单价单价后,用友成本核算系统根据生产订单及订单行号归集产成品(完工产品)及半成品(在制品)耗用材料总金额,然后按完工产品和在制品总数进行平均分配材料成本:平均(单位成本)材料成本=订单耗用材料总金额/订单产品总数该生产订单完工产品总成本=该订单耗用材料总金额/(完工产品数量+在制品数量)*完工产品数量该生产订单在制品总成本=该订单耗用材料总金额/(完工产品数量+在制品数量)*在制品数量完工产品单位成本=该订单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在制品单位成本=该订单在制品总成本/在制品数量3、直接人工结转成本模块将生产部门的直接人工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入各生产批次的直接人工成本中。
该批次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该生产中心所有直接人工成本)×当月该批次的产品定额工时* 产量/ 当月所有批次的产品定额工时* 产量4、制造费用分摊部门制造费用的分摊到批次的方法如下:该批次的制造费用=生产中心的制造费用×当月该批次的产品定额工时* 产量/ 当月所有批次的产品定额工时* 产量二:目前公司成本核算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影响1、ERP系统根据核算原理结合仓库核算单位材料成本,不按系统规则的生产退料造成系统无法核算此部分材料成本,如从电子仓领料生产,退料到来料坏料仓,由于来料坏料仓期初及本期没有入库,此时这种生产退料带出的将没有加权平均单价,即没有金额产生。
造成影响:从电子仓等其他仓库退料到来料坏料仓没有金额,材料单位成本不能从系统中带出,财务对没有满足ERP核算流程的单据每月手工录入单价做维护和弥补缺陷,手工录入过多时间紧容易出错,另也无法人工核算加权平均单价,以至每月产生许多数量为零差异金额不为零的调整单据。
ERP成本核算方式举例
![ERP成本核算方式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707212c0360cba1aa811da1c.png)
三种成本核算方式举例
加权平均
例:采购商品A数量为2单价为10,再采购商品A数量为3单价为20,这时的成本单价是16(在进销存明细中可以看到),做销售单时的商品成本获取的是16 =总金额/总数量=(2*10+3*20)/5
(在做销售单时看到的价格取的是默认价格设定处的价格)
先进先出
例:采购商品A数量为2单价为10,再采购商品A数量为3单价为20,这时商品的平均单价还是16,但是做销售单时先出单价为10的那一笔,销售单的成本单价就是10,而不是16
(1)做单子时数量为3个,则需要先销2个单价为10元的,再销1个单价为20元的,则在进销存中销售单看到的价格为13.33=(5*16-2*20)/3
做单子时一部分取的是先进的商品,一部分取的是后进的商品,则单价为(总数量*库存均价-剩余数量*后进商品价格)/销售数量
(2)做单子时数量为2个,则需要先销2个单价为10元的,在进销存中销售单看到的价格为10元
(3)接着,再销1个,则需要销售单价为20的,在进销存中销售单处看到的价格为20元
(4)将库存中的商品全部销售完毕,在进销存中销售单处看到的价格为15(即库存均价)
个别指定(又叫:批次)
例:采购商品A数量为2单价为10,再采购商品A数量为3单价为20,这时商品的平均单价还是16,做销售单时可以指定使用哪一笔的采购单,若采用数量为3单价为20的这一笔那么销售的成本单价就是20,用另一笔销售的成本单价就是10
(1)做单子时不选择批号时,按的是先进先出的核算方式
(2)做单子时不选择批号,将库存商品全部售出,单价=总价/数量。
ERP环境下的制造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模式
![ERP环境下的制造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5e7b3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5.png)
ERP环境下的制造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模式【摘要】制造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是制造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式在面对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求时存在诸多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引入ERP系统来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ERP系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给予企业更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决策支持,提升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基于ERP系统的制造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模式也逐渐形成,帮助企业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盈利提升。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可以看到ERP系统在提升制造业效率和降低成本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ERP系统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制造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模式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
ERP环境下的制造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模式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ERP系统、制造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效率、管理模式、应用、实际案例、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制造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在制造业中,成本核算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识别、计量、核算和控制的过程,是制造业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基础。
成本管理则是指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和优化,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
制造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本核算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只有准确核算成本,企业才能了解产品成本构成、价格测算和盈利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实现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浪费和损耗,提高企业竞争力。
成本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制造业中,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和有效的成本管理,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远发展和可持续经营。
ERP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自动化和精细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易飞ERP高级成本计算
![易飞ERP高级成本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c9fa63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e.png)
易飞ERP高级成本计算成本系统(一)成本参数设定1:成本分类方式使用时机:打印[直接原料明细表]时,会按照此处定义的分类显示2、半成品投入归成上阶材料成本成本计算时,若领用的下阶材料有半成品,其半成品的材料成本、人工和制费直接视为领用的材料成本;打勾分部步结转法,不然就是平行结转法。
3、材料在制约量⑴ 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计算计算步骤1、计算工单生产一单位所需耗用的材料每单位材料成本=(工单单身需领用量*月档单位成本)/工单的预计产量2、计算出工单的约单产量约当产量=工单实际领用材料金额/每单位材料成本3、计算出工单的在制约量在制约量=期初在制约量+约当产量-(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报废量+破坏量)注意事项:a:领料超领太多时,造成在制约量高估计b:领料少领时,造成在制约量低估,若工单有入库则可能会呈现负数。
c:成会人员须定期检视工但用料的合理性或调整当期材料的在制约量d:此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材料在制约量会比较接近实际⑵ 按投入套数计算(领料套数)适用对象:整批领料、制造前置时间短、领料日与投料日比较相近计算逻辑:期初在制约量+已领套数–(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委外退货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⑶ 无在制约当产量当期投入材料成本全数分摊至当期入库数量适用于:当期投入当期完工者,或者在制成本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计4、人工制费在制约量⑴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计算适用成本要素中材料成本占极大部分,或标准成本无法收集者⑵按投入套数计算⑶无在制约量当期投入的人工及制费成本全数分摊至当期入库数量适用于:当期投入当期完工者⑷按实际投入工时计算有设定标准工时才可预估生产一单位产品的工时若无工时则需维护[录入品号信息]的[单位标准人工成本]与[单位标准制造费用],才可预估生产一单位产品的人工制费成本。
若公司有标准公司为依据,还需用考虑[工资率与制费分摊]标准:取[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资率及标准制费分摊率实际:取[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人工及单位制费计算逻辑:半成品归上阶If 工艺管理子系统->录入工单工艺->标准工时 <> 0 thenBeginIf 成本计算子系统->设置成本子系统参数->工资率与制费分摊依据= 标准 then标准:取[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资率及标准制费分摊率单位人工 = [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资率单位制费 = [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制费分摊率Else实际:取[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人工及单位制费单位人工 = [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人工单位制费 = [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制费If 基本信息子系统->录入工作中心->制费分摊依据 = 人时Begin每单位人工制费=[(标准人时*单位人工)+(标准人时*单位制费)]/工单的预计产量End;If 基本信息子系统->录入工作中心->制费分摊依据 = 机时Begin每单位人工制费=[(标准人时*单位人工)+(标准机时*单位制费)]/工单的预计产量End;If 基本信息子系统->录入工作中心->制费分摊依据 = 人时Begin每单位人工制费=[(标准人时*单位人工)+(标准人时*单位人工*单位制费)]/工单的预计产量End;约当产量=(本期投入人工成本+本期投入制造费用)/每单位人工制费在制约量= 期初在制约量+约当产量-(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End ElseBeginIf 产品结构子系统->录入产品工艺路线->标准工时 <> 0 then 计算原理同上ElseBegin必须输入存货管理子系统->录入品号信息->单位标准人工成本、单位标准制造费用每单位人工制费 =单位标准人工成本+单位标准制造费用End;End;5、加工费用在制约约量⑴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计算适用成本要素中材料成本占制造成本的大多数,或标准加工费用无法收集者⑵ 按投入套数计算(领料套数)⑶ 无在制约当产量当期投入加工费用全数分摊到当期入库数量适用于:当期投入当期完工者⑷按标准成本加工费用计算每单位加工费用计算时会抓取[录入品号信息]的[会计]页签字段几个条件:[半成品投入归上阶材料成本]是否勾选及工单是否有走工艺管理子系统计算逻辑计算工单生产一单位所须加工费用If 有使用工艺系统 thenBeginIf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未勾 thenBegin说明:本阶投入的加工费用可能还在其他工艺尚未入库而下阶段所投入的加工费用不归上阶材料成本因此也要同时计算在制每单位加工费用= 标准加工费用End;If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勾选 thenBegin说明:本阶投入的加工费用可能还在其他工艺尚未入库而需要计算在制而下阶段所投入的加工费用已归上阶材料成本了,因此没有下阶加工费要计算每单位加工费用= 本阶加工End;End ElseBeginIf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未勾 thenBegin说明:本阶所发生的加工费用已经全数入库了,所以只需要计算下阶的在制就可以了下阶的每单位加工费用= 标准加工费用- 本阶加工End;If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勾选 thenBegin说明:本阶所发生的费用已经全数入库,所以已无在制,而下阶投入的加工费用又因为已归上阶材料成本了,所以也没有下阶的加工费用每单位加工费用= 0End;End;约当产量=工单实际加工费用/每单位加工费用在制约量=期初在制约量+约当产量-(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委外退货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范例:1Z--1X、1Y 若预计外包生产100Z,Z的单位标准加工为35元,当月份支付加工费用为2000元,且无完工进货数量,则加工费用在制约量?使用工艺系统且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未勾答:每单位加工费用=品号信息[标准加工费用]=35约当产量 = 2000/35 = 57.14在制约量 = 0 + 57.14 – 0 = 57.146、委外工单分摊人工制费委外工单基本产生加工费用,但是一产品大部分是委外的,由外协厂产品生产完送回时,再由内部人员做简单的包装或贴标签在入库,但最后一程序不开工单,如果要把内部所消耗的人工或费用可以直接摊到这张委外工单时,可以把这工作中心的人工与制费分摊到这张委外工单(二)成本计算前置作业流程1、检查未完工工单(成本人员、生管人员)位置:打印[工单委外子系统\报表管理、生产进度表] (工单状态=未生产、已领料、生产中)目的:检查当月还有多少未完工的工单,检查应该完工或需指定完工却仍未完工的单据,如果存在已发料记录又不需要生产了的,需把余料退回仓库,在指定工单结束。
ERP中价值流的体现————管理会计中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分析
![ERP中价值流的体现————管理会计中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05f61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4.png)
ERP中价值流的体现————管理会计中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分析一、ERP中价值流的体现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企业内部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ERP系统中,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其中包含了所有的价值添加环节以及所消耗的资源和成本。
通过对价值流的管理和优化,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浪费,从而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ERP中价值流的体现:假设一家制造业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1. 采购原材料。
企业需要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此环节会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一定的采购成本。
2. 生产加工。
原材料到达企业后,需要进行生产加工,此环节会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一定的生产成本和间接成本。
3. 检验包装。
生产完成后,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检验和包装,此环节会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一定的质检和包装成本。
4. 销售发货。
产品包装完成后,企业需要投放市场销售,此环节会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一定的销售成本。
以上四个环节构成了该企业的价值流,ERP系统通过对每个环节进行跟踪和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从而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管理会计中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分析管理会计是一种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它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还关注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是一种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的会计。
在管理会计中,成本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并分析其适用的情况。
1. 直接材料成本法直接材料成本法是指以直接材料的消耗量为基础,乘以单位材料的成本来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erp产品的成本核算-标准成本
![erp产品的成本核算-标准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979f603de009581b6ad9ebaa.png)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标准成本众所周知,ERP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
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
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
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
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和产品销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
<2>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 alue Added)。
<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
<4>给ERP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
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
物料洗衣机WP830机械支承系统机械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外箱体电动机电源开关控制台安全开关定子吊杆支承程序控制器转子机械电动式程控器端盖微电脑程控器波轮洗涤桶盛水桶图1:物料清单(BOM)离合器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某集团ERP成本管理案例详解课件
![某集团ERP成本管理案例详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c92b5167ec102de2bd89fc.png)
作业管理的几大原则
卓越的作业管理有以下一些原则决定作业 3 在流程内整合作业程序 4 消除无价值的作业 5 持续改进作业 6 保持作业的一贯性 7 确定产能而改变作业时间
计划并改进作业
管理尚未利用的 产能
面向变化的
管理
减少作业操作的
不一致性
4
2
经营性的成本管理建议
5
具体方法:产品成本核算评价和
该模板的优势在于其提供 了不同完备程度的可选的 方案,其用途在于:
介绍先进实践; 可以评价企业现在采用 的成本核算方法; 显示差距; 挑选更适合及更先进的 方法
我们将运用该模板在以下 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成本报告和责任; 成本对象的范围和核算 方法; 成本中心的范围; 主要成本组成(成本主 文件)及其核算方法 -材料 -辅助生产部门 -设备利用率及折旧
按成本对象归集 • 采用单一的人工和 • 每个对象采用不同的人 在(2)的基础上加上:
成本
设备折旧分摊率
工分摊率和设备折旧分 • 基于作业的概念根据用
摊率
量分摊间接/辅助成本
产品系列的范围 • 产品系列非常少 • 每个生产部门至少一个 • 每个生产步骤一个产品
和多样
(少于生产线)
产品系列
系列
根据产品系列归 • 采用单一的人工和 • 根据员工人数和工场面 • 直接成本直接按成本中
采用单一的人工和设备折旧分摊率 •
每个对象采用不同的人工分摊 率和设备折旧分摊率
产品系列非常少(少于生产线) • 采用单一的人工和设备折旧分摊率 •
每个生产部门至少一个产品系 列
根据员工人数和工场面积分摊
在(2)的基础上加上: • 基于作业的概念根据用量分摊间接/辅助
ERP成本管理流程案例详解(共26页)
![ERP成本管理流程案例详解(共26页)](https://img.taocdn.com/s3/m/7e2241a71a37f111f1855b69.png)
车间分散片和盒片两个系列。
在同一产品系列中,采用单一的人工和设备折旧分摊率。
项目 成本对象的范围 和多样性
完备层级 1 产品是唯一的成本对象
完备层级 2
完备层级 3
完备层级 4 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是: 产品 客户 分销渠道 从而支持完全的客户盈利能力分析
按成本对象归集 成本 产品系列的范围 和多样 根据产品系列归 集直接和间接生 产成本
采用单一的人工和 设备折旧分摊率 产品系列非常少 (少于生产线) 采用单一的人工和 设备折旧分摊率
每个对象采用不同的人 在(2)的基础上加上: 工分摊率和设备折旧分 基于作业的概念根据用 摊率 量分摊间接/辅助成本 每个生产部门至少一个 产品系列 根据员工人数和工场面 积分摊 每个生产步骤一个产品 系列 直接成本直接按成本中 心/产品系列归集
成本管理方法简介
基于作业的管理……
卓越的作业管理有以下一些原则:
作业管理的几大原则
客户
1 2 3 4
管理作业而非资源 让客户决定作业
计划并改进作业
在流程内整合作业程序
消除无价值的作业
持续改进作业 保持作业的一贯性 确定产能而改变作业时间
管理尚未利用的 产能
5
6 7
面向变化的 管理
减少作业操作的 不一致性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对价值链的各个大环节(部门)设定成本目标,并据此来进行与业绩评估相挂钩 的差异分析和指标评估。
项目 成本报告及 责任 完备程度 1 仅采用粗略的差异 分析,如利润指标 对应于产量 完备程度 2 计算生产(消耗)差 异 生产管理者对所有的 生产(消耗)差异负 责 完备程度 3 产成品采用完全责任会 计。所有的报告体现了 与考核指标相关联的差 异的全部责任。 完备程度 4 在价值链的全过程采用完全责 任会计,包括从原材料采购至 渠道销售的全过程。所有的报 告体现了与考核指标相关联的 差异的全部责任。
成本及ERP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成本及ERP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2369e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e.png)
备查文件 委托协议 价格核算表 材料定额表 工时定额表 作业指导书 工具消耗定额 消耗定额表 五星员工评议 包装审核表
采购计划 盘存表
第5页,共29页。
一、成本的基本认识
1、5 案例:“花冠”的分产品成本改善
制造该产品工厂的
主要成本责任人
负责该产品的 生产负责人
成本 管理室
① 成立以“花冠”制造厂厂长为委员长的成本改善委员会(负责计 划)
评价基准
上期末每辆金额 同上 同上
降低目标
2% 4% 8%
上期末每辆作业时间 上期末每辆金额 建议改善金额 上年同月金额/小时
上期末人员,加班工时 上年当月实际 当月预算
6% 8% 10% 4%
※ 4% ※
第7页,共29页。
二、ERP相关基础设置
2、1 部门档案
叉车事业部 管理部
综合管理科 制造部
怎么控制 减少自备车,尽量委托第三方 降低吨公里费用 材料定额,领料改送料 工时定额 作业标准化 工具定额 单位消耗定额 培养多能工 适用性,避免过度包装 适量性,多批次小量化 不多不少,不早不迟 一年以上不动用处理
谁来控制 管理部
管理、财务 制造部
技术、工艺部 制造部 制造部 制造部 制造部
营销、采购 营销、采购
平均单价=(期初金额+ 本期购入金额)/(期初数量 +本期购入数量)
第10页,共29页。
选错
二、ERP相关基础设置 2、4 仓库档案
叉车事业部存货月末记账和期末处理按仓库核算方式来计算存货成本价格(配 套件事业部按存货核算方式),因此存货默认仓库及材料出入库时仓库一定要选正确。
按存货核算:按存货设置计价方式,按存货核算成本,无论存货放在哪个仓库,统一进行核算。 按仓库核算:按仓库设置计价方式,按存货+仓库核算成本,即同一存货如果存放的仓库不同可分别进行核算。
ERP中的财务成本核算详细案例
![ERP中的财务成本核算详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72258f302768e9951e738aa.png)
ERP财务治理系列连载(第5期)送你个人学习使用,请不要在其他站点公开,感谢我工作的近几年,财务成本治理是ERP中出现问题最多的,也是会计人员学习最吃力的,下面的那个案例专门详细,送给你。
不管工作是否忙碌,CPA考试是否叫紧。
希望抽时刻学习,ERP财务治理,怎么讲是一种趋势。
也希望我们多交流。
四点ERP中的财务成本核算详细案例讲明:该企业为工业企业,本案例针对所有物料均为加权平均法,本帐套只涉及成本,不与任何模块联系,建一新帐套,启动业务系统,完成成本初始化。
一、生产情况及分配方法:原料、机物料等生产费用按生产部门归集,生产一车间生产瓷解电容器,成本按分类法分配;生产二车间生产电解电容器,成本按品种法分配,其中:原料按定额成本分配,人工费、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分配。
期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进行分配。
二、ABC电容公司差不多资料设置:科目,计量单位设置(数量-个、重量-吨)部门:差不多生产车间:生产一车间、生产二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运输车队、机修车间公司治理部门:总经办、后勤部仓库:原料仓、机物料仓、产成品仓、半成品仓产品:瓷解一号电容、瓷解二号电容、瓷解三号电容、瓷解四号电容、电解一号电容、电解二号电容、电解三号电容、电解四号电容(前四个来源于一车间,后四个来源于二车间,属性为自制,电解电容的定额工时在标准数据中录入,具体数据见表一)原料:瓷解电容原料、电解电容原料(成本项目为直接材料)机物料:机物料A、机物料B、机物料C(成本项目为制造费用)劳务:供电、运输费、修理费(一个辅助生产部门提供一个劳务,成本项目为制造费用)成本对象:瓷解电容为分类法,一至四号电容的系数分不为0.7、0.8、1、1.3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要素费用:除系统默认的外增加燃料设置分配标准:基础资料—成本治理—分配标准维护在费用分配标准中增加0001自制(随便起的名)=本期实际完工产量*材料定额0002定额工时=本期实际完工产量*单位标准工时假如标准单元中的字段能够自定义就更方便了!!!???定额材料:基础资料—成本治理—产品BOM(记住做好BOM后审核,使用,具体数据见表一)表一产品名称数量材料定额成本定额工时单价金额单位合计完工产品电解一号200 58 11600 4 800电解二号300 105 31500 5 1500电解三号200 134 26800 6 1200三、期初在产品资料:生产一车间:直接材料11900元,直接人工4000元,制造费用3700元。
利用ERP软件实现订单成本核算
![利用ERP软件实现订单成本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8acb1b41336c1eb91a375db9.png)
随着中国企业加入全球化竞争的序列,高利润的年代似乎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微利时代。
企业产品成本的准确数据,可向管理当局提供更多信息,帮助其作出更好决策,如定价等,同时还有利于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所以成本计算在会计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企业生产的普遍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给成本的计算增加了难度。
因此如何准确地计算成本对企业的财务人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手工计算的工作量太大,而且准确性又难以保证,所以利用ERP软件来计算成本是最佳方法。
下面我们通过举例来看一下如何利用ERP软件来实现订单成本的核算,本文使用的软件环境为用友U861ERP管理软件(核算必备模块为库存、存货、采购、销售、物料清单、生产订单以及成本等)。
假设有一家汽车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整车和发动机。
生产流程大致为:首先,发动机厂生产的发动机完工后入半成品库(发动机也可对外出售)。
然后,总装厂领用各种材料及半成品进行总装,完工后入产成品库。
公司要求按订单计算发动机和整车的生产成本。
一、前期准备工作第一步:制订产品BOM该公司每道生产工序完工后,将产品及其成本都转入下一工序,按照成本要素归集的方法,使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这种方法最为复杂,完全按照产品结构与工艺流程计算成本,但这种计算方法最符合U8成本管理核算思想,通过多层次BOM即可实现。
因此,首先我们要制订一份准确的产品BOM(bill of material),即物料清单。
在软件的物料清单模块中,录入产品结构,通过表体的领料部门指明生产部门(对应工作中心)。
BOM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可以说是成本计算的基石。
第二步:参数配置在成本模块中对参数进行配置(见表1)。
表1参数配置项目内容计算方法品种法和分步法(确定后不得修改)是否启用生产制造数据来源是(确定后不得修改)存货数据来源于存货系统出库类别生产耗用入库类别产成品入,半成品入人工费用来源手工输入制造费用来源手工输入折旧数据来源手工输入公共材料分配率按产品完工数量直接人工分配率按产品完工数量制造费用分配率按产品完工数量在产品成本分配率只计算原材料成本此外,还要定义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指企业内部可以归集成本费用的末级部门或工作中心,是基本的成本核算单位。
ERP成本计算(共五篇)
![ERP成本计算(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78491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5.png)
ERP成本计算(共五篇)第一篇:ERP成本计算ERP系统的成本模块,使ERP系统中的高级模块之一。
但是,现在很多企业,这个模块利用的并不是很好,甚至是没有上这个模块。
其实,成本模块不是说想上就上的,是要看时机的。
简单来说,成本系统上线之最好时机应于工单、委外子系统及库存系统上线稳定后三个月后才开始执行比较好,主要是成本上线前各种信息之准确性及时效性对成本准确性是有绝对地影响,所以导入成本性统请请勿操之过急。
具体的来说,要等以下功能运行完善后,再考虑成本计算模块,就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毕竟,成本模块只是一个统计的功能。
一、BOM模块,材料成本计算的基础。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在产品成本的构成中,材料成本比重是非常大的,有的甚至超过了90%。
可见,材料成本对于成本计算的重要性。
而材料成本计算要准确,BOM模块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如成本计算制度中的标准成本,其用到的材料成本就是直接根据物料清单中定义的产量用量进行计算;而实际成本的计算,说到底,也是在物料清单中定义材料用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
所以,在物料清单中涉及到的产品的构成、用量、替代料等,都跟产品的成本有关,若产品成本要计算准确,则必然要求BOM模块的这些相关内容运行准确,否则,就算其他运行的再准确,也是枉然。
二、工单、委外子系统及库存系统,影响成品成本的核心数据。
工单、委外子系统及库存系统,是跟生产模块相关的三大系统,这些模块运行的是否顺利,数据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系统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工单中,主要为成本计算提供了如下数据:1、生产了多少产品,其他又有多少报废、返工等信息。
若按正常情况下,产品按实际的完工数量进行计算,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如产品因质量等原因,要进行返工;有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报废,等等。
这些损失,在最后成本计算中,都要分摊到最后的完工产品中去。
2、产品的实际材料的用量问题。
在工单模块中,每张领料单都对应到了对应的工单,每张退料单也对应到了相应的工单,把这些领料单累计起来,并减去退掉的数量,就是这张生产订单实际用掉的材料。
ERP成本计算方法(转)
![ERP成本计算方法(转)](https://img.taocdn.com/s3/m/ed797cf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7.png)
ERP成本计算方法(转)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每个月都要进行成本统计。
但每当月末时,不可能每个成品都已经完工,但相关的费用可能已经支出,如员工的工资、车间的固定支出等等。
这些费用若全部计算到在成品中,明显不是很合理。
ERP软件设计师们为了满足企业的这一需求,根据企业的常见处理方式,实现了多种分配方式。
在此,笔者将陆续介绍一些常见的处理方式在ERP系统中的体现,同时列出操作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约当产量法是在企业应用中最广,也是最能反映实际情况的做法。
现在大部分ERP产品都支持这种方法。
所谓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的数量。
比如,在产品5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60%,则相当于完工30件。
案例一:某产品本月完工26件,在产品10件,平均完成程度为40%,共发生成本支出3000元。
则,本月完工的产品,应承担多少比例的成本?根据约当产量的计算规则,本月完工产品相当与是26件+10件*40%=30件。
则每个产品本月发生的成本为3000元/30件=100元。
ERP操作要点:采取这种方式,道理不难理解,ERP也比较容易实现。
但是,在ERP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1、完工程度如何测定?从以上的原理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必须要有产品的平均完工程度,ERP系统才能够算出本月的约当产量。
这个平均完工程度如何测算呢?是ERP系统所关心的问题。
结合实际的操作,ERP一般有以下几种做法:(1)人为的设置。
有些企业的做法是,无论其实际完工程度为多少,在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都为50%。
按照这种方法的话,案例一的本月完工成品即为31件。
可见,跟实际发生的成本有点差异。
一般用于单位产品成本差异不是很大,平均完工程度难以测量的情况下使用,还是蛮有效的。
(2)在系统成本结转前,根据实际情况反映到系统中去。
每到月末,生产管理人员去现场实际查看,然后算出完成程度,再输入到系统中去,然后让系统进行运算。
如此做的好处是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缺点就是工作量比较大,特别是本月在产品种类比较多时,工作量会很大。
ERP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核算简介
![ERP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核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db94ddb6137ee06eff918d6.png)
ERP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核算简介成本核算方法简介(1).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按照存货的实际补充和消耗来核算成本的方法。
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四条”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其中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平均法和月末加权平均法,也就是说,会计准则和财务核算要求存货必须采用实际成本法。
(2).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月末时,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将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计入到成本和费用项目中,得到企业本月中实际的成本费用。
(3).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核算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以作为控制成本支出的依据和考核成本支出的方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
*如果非要区分计划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简单理解为,计划成本法针对存货计价和存货核算,而标准成本法则为更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
(4).定额成本法:定额成本法是企业为了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加强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定额成本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根据国内成本会计,还有种辅助方法为分类法)。
*定额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相同点: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实施环节,都要事先制订产品的目标成本作为产品应该发生的成本,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将实际消耗水平与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脱离目标成本的差异,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成本。
如企业采用计划/标准成本法或定额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应当结转各种成本差异还原实际成本。
某集团ERP成本管理案例详解-PPT文档资料
![某集团ERP成本管理案例详解-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ec3697f121dd36a32d82f4.png)
采用单一的人工和设备折旧分摊率
直接成本直接按成本中心/产品系列归集
所有的生产成本归集在一个成本中 心下 费用归集采用一个通用的成本中心 所有的辅助部门一并归集并按照单 一的分配率 一次性分摊 材料 直接人工 间接人工 工厂制造费用 材料 平均制造费用 人工和机器时间 材料标准成本每年修订一次 材料成本通过材料耗用清单计如成 本 差异不计算 将全部成本分摊到产品(完全成本 法) 假定计划的产能利用率为 100% 设备根据直线法计提折旧 设备根据其目标总产量进行折旧
在(3)的基础上加上: 根据客户的特殊生产工艺或成本要求来核算原 材料成本
产能利用率
成本按目标产量分摊 成本按用量分摊
设备及其折旧
折旧完全提足后,设备的剩余 的价值和可使用年限重新被评 估,而继续计提折旧
设备以包维修的方式虚拟租赁给生产部门 资产维护部门拥有资产并对资产投资回报率最 大化负责 非生产性资产用相同方法分摊到各客户和渠道
按成本对象归集 成本 产品系列的范围 和多样 根据产品系列归 集直接和间接生 产成本 成本中心的范围 和多样性 辅助部门的成本 管理 核算中的主要成 本组成部分 产品主文件 (Product Master File) 材料成本核算
采用单一的人工和设备折旧分摊率
产品系列非常少(少于生产线)
生产过程中每台设备作为一个成本中心 不同的客户和分销渠道设立成本中心 服务协议延伸到所有的客户和分销的活动
在(1)的基础上加上: 非工厂的费用,例如采购、核算
在(2)的基础上加上: 所有其他的支持产品的企业成本,例如财 务、人士、企业领导 材料(包括产量和质量范例) 基于作业步骤的特定的制造费用 人工和机器时间,能单独反映生产时间、 准备时间和清洁时间
集团公司ERP系统实施支出的资本化及成本分摊案例简析
![集团公司ERP系统实施支出的资本化及成本分摊案例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cdf20c6c175f0e7cd13758.png)
经 验的分享 成为可能 ,同样也 能储备更 多集团公 司内部E R P 支持 人员 判 断哪些支 出计人资本化 ,哪些支 出费用化 。 要 求 ,集 团公司及其 子公司 的会计人员需 要设 计 出一 套即符合 会计准 则 原则又具有 实际操作性财 务指引来 完成这一系列 的会计核 算。 N集团公司作 为 中国区的集团公 司总 部 ,管理 5 家子公司 ,N集 团 公 司与E R P 供 应商签署 了战略合作 意 向协议 ,将 向该供 应商集 中采购
和外部顾 问的实施费 构成无形资产 的资本化 。 对 于系统硬件 的支 出 ,参照 固定 资产会计准 则计入 固定资产 或者
当期费用 。
( 四) 项 目实施支 出资本化实务操作需注意方面
在 对E R P 项 目的实施支 出是否计人 资本化 的适用性 ,需要在和供
应商签署合 同 中就应 当明确 区分 各类支 出 ,只有在 合 同中有 了 明确 的 明显 ,各个 子公司 的标准化流程 有利于实 施效率 的提 高 ,更 多的实施 分 类才能 以便财务人 员通过相 关的职业判 断 ,对 照会计准 则的要素 来 以减少今后 的实施成本 。但集 团化实施 的方式对会计 核算提 出了新 的
二 E R P 项 目实施支 出被确认为无形资产 的条件及范 围
( 一) 定义E R P 软件作为无形 资产的理论依据
根据 《 企 业 会计 准则第 6 号一 无 形 资产》 的定 义 。无形 资产是 指 企业 拥有或者控 制的没有实 物形态 的可辨 认非货 币性 资产 。 资 产满 足 下列条 件之 一 的 ,符 合 无形 资产 定义 中 的可辨 认性 标
三、E R P 实施支 出计入无形资产和 当期费用的会计处理
( 一) 计入无形资产的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ERP成本计算子系统如何计算成本
![ERP成本计算子系统如何计算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25f2834b856a561253d36f72.png)
在制约量的计算-在制约量的定义
按前之计算基础,…….(900+280+5,000)/60 =103 元 您认为103 元合理吗? 将计算基础调整=(900+280+5,000)/(60+40*0.8)=67.2 元 在制约量=(40*80%)=32 工单当月未完工才可能会有在制 系统提供多种在制约量计算方式
成本计算子系统-如何计算成本
柏冬梅 鼎捷软件客服中心 2016.06.22
课程大纲
1
在制约量的计算
2
维护工单成本计算来源
3 生产入库,委外进货的成本计算逻辑
在制约量的计算-在制约量的定义
在制约量 针对当月未结束工单,为使其单位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对于在 制品的认定——预估完成约量 即现场WIP(Work in Process),视同完成品
成本作业介绍-成本异常检测表
本报表于[成本计算前]及[成本计算后]检查使用
成本作业介绍-工单成本作业介绍
设置成本子系统参数 录入工单工时
汇总工作中心工时 录入工作中心成本
异常检测 计算成本年月低阶码
计算生产成本 维护工单/产品成本
作业目的
每月根据工单单身,计算成 本年月低阶码,供成本计算 使用
成本作业介绍-计算成本年月低阶码
底 成
采购管理子系统
本
进货单
计
退货单
价
影响成本码=N 工单/委外子系统
领料单 退料单
存货管理子系统 库存交易单
影响成本码=N
人工成本
工单/委外子系统
成
领料单
+
制造费用
本
退料单
计
加工费用
算
案例分析-ERP控制制造企业成本
![案例分析-ERP控制制造企业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0dd6f76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6.png)
案例分析-ERP控制制造企业成本案例分析-ERP控制制造企业成本ERP在实际的运行中是怎样开展精准数据、快速分析、优化流程的?成本控制又是怎么样在ERP的运行过程中实现最优的成本构成?本节通过奥康集团案例,在实际业务流程中分析ERP是怎样实现精准数据、优化流程的目的,通过ESC公司案例,将ERP隐蔽的内部系统快速分析过程用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表示出来,更加清晰地展示ERP无可争辩的快速分析功能。
图3 ERP系统各模块作业关系流程图奥康集团案例和ESC公司案例是从两个侧面说明ERP在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应该说奥康集团案例所表述的ERP精准数据、优化流程功能主要是在事前、事中、事后这三个时间过程中进行影响成本控制,而ESC公司案例则从另一个侧面:空间过程中影响成本控制。
(如图3)3.1 奥康集团案例:ERP精准数据、优化流程功能奥康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闻名的民营企业。
年产皮鞋1000万双,“奥康”品牌价值评估超过30亿,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
2007年奥康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皮具产品供应商”。
奥康集团2005年年初开展ERP项目工程。
二年来,ERP为该集团的业务流程、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效益,ERP实施比较成功。
奥康集团主要是按照订单生产模式。
ERP成本控制主要经过开发部、业务部、采购部、仓库、生产部、财务部等六个部门。
3.1.1 开发部进行样品开发计划,打出生产制造单,随后进行样品材料订购,等材料入库后,按照生产制造单计划申领材料,(比如,皮料,副料,扣饰,特种针线,大底,中底,乳胶等。
)领去材料后进行材料出库,(这项工作是把握开发成本控制的精确关键,ERP成本控制需要准确的数据,仓库既不能多出材料、不能少出漏出,更不能错出。
开发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是根据此时的数据进行核算的。
)样品材料经过试做之后,每一个月要进行材料盘点工作。
鞋样开发根据《样品制造单》确认型体。
即,BOM确认。
erp标准成本计算
![erp标准成本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36dfe7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c.png)
《实验5报告- -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实验》班级: 07软件工程1班姓名:李珊瑚学号:200741404143 日期:2010-5-26一、实验目的通过生产管理实验使得学生了解如何实现车间作业管理的内容,掌握派工单中计算作业优先级的方法,并对在不同类型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生产管理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成本管理实验使得学生了解成本管理的范畴,理解成本项目的分类和ERP中的成本计算,并且通过成本计算能够进行基本的成本差异分析。
二、实验内容假设剩余提前期为10天,通过紧迫系数法确定上面所有作业的优先级并分析。
解:A的紧迫系数为:CR=(31-16)/10=1.5B的紧迫系数为:CR=(27-16)/10=1.1C的紧迫系数为:CR=(23-16)/10=0.7D的紧迫系数为:CR=(24-16)/10=0.8E的紧迫系数为:CR1=(27-16)/10=1.1CR2=(27-16-3)/10=0.8F的紧迫系数为:CR1=(31-16+8)/10=2.3CR2=(31-16+8-3)/10=2当CR值大于1( A,B,E,F)表示提前期足够,能完成订单;等于1时则刚好可按时完成;而CR小于1时(C,D)则发生短缺,就应采取措施。
这是一种确定工序优先级的方法。
CR值小者优先级高。
所以它们的优先级如下:E的紧迫系数在0.8 到1.1,F的紧迫系数在2到2.3。
C的优先级最高,然后D的优先级别次之,然后A的优先级别高于F的.C>D>E>B>A>F2、生产订单差异分析步骤:①根据物料清单及其构件单价和工艺路线推算出产品的标准成本②根据ERP 系统中与该生产订单相关的生产数据可以计算出该生产订单成本流入与流出的差异③根据生产订单的差异计算生产订单差异构成表E 为单步工艺,工艺路线及工作中心费率见下表:(不计准备时间、排队时根据这些资料可计算出该产品的标准成本。
解:单件标准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2*3+4*5)+0.01*250=26+2.5=28.5(元)假设有生产订单 WO002 ,要求生产产品 E ,计划生产数量为 1000 ,下表是 ERP三、实验任务完成此次实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P软件成本核算实例
[摘要]成本核算在企业财务工作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探讨了ERP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问题。
具体阐述了如何利用ERP软件实现成本核算的过程,以达到利用信息化工具加强成本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成本核算;ERP软件;实例
随着中国企业加入全球化竞争的序列。
目前企业生产的普遍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也给成本的计算上增加了难度。
因此如何准确的计算成本对企业的财务人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手工计算的工作量太大而且准确性又难以保证,所以利用ERP软件来计算成本是最佳方法。
它的快捷和准确性可以向管理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帮助管理者有效预算,准确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有效衡量资产和损益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利用ERP软件来实现订单成本的核算。
本文使用的软件环境为用友U861ERP管理软件。
(核算必备模块为库存、存货、采购、销售、物料清单、生产订单以及成本等)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案例来描述一下如何利用软件来实现定单成本的核算。
我们假设有一家汽车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整车和发动机。
大致流程为:1.发动机厂生产的发动机完工后入半成品库(发动机也可对外出售)。
2.总装厂领用各种材料及半成品进行总装,完工后入产成品库。
公司要求按订单计算发动机和整车的生产成本。
软件如何来实现呢?该公司每道生产工序完工后,将产品及其成本都转入下一工序,按照成本要素归集的方法,应使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这种方法最为复杂,完全按照产品结构与工艺流程计算成本。
计算完每一步成本后,都将上步骤半成品成本转入下一步骤,作为下步骤产品中的一个成本项目计算,依次直至最终产成品。
这种计算方法最为符合U8成本管理核算思想,通过多层次BOM即可实现。
首先我们要制定一份准确的产品BOM。
在软件的物料清单模块中,录入产品结构,通过表体的领料部门指明生产部门(对应工作中心)。
BOM这项工作十分重要。
可以说是成本计算的基石。
在成本模块中对以下参数进行配置。
(红字内容一经确定不可以修改)
定义分配率,定义成本中心,定义产品属性。
当我们对软件的一些参数进行设置以后,我们将要在系统中进行期初在制品成本的录入。
应为在选择了“启用生产制造数据来源”这一选项后,其作用相当于在U852成本管理选项中的“是否严格按照生产订单”。
所以这一选项的直接后果就是没有生产订单,成本管理模块就没法使用,因为所有的成本资料都要求对应到生产订单上。
所以建帐期初余额也要求将上月未完工产品以生产订单的形式录入系统。
同时材料余额要求依BOM结构按明细录入软件。
这项工作在用上软件前是有工作量的,但如果生产部门能够配合整理在产生产订单,结合上线前的存货盘点工作。
这份数据还是能够达到初始化要求的。
订单式生产企业同一定型产品常有大量选装件供顾客选择。
本例中的座椅就是一个选装件,顾客可以在下订单时进行选择。
软件在下达销售订单时进行ATO选配
因为销售的成品是ATO属性,所以在销售系统直接下达生产,生成生产订单
在生产订单系统中,生产部门可以对生产订单的原材料进行检查,如何生产部门要修改配置可在此调整。
这里的子件名称将是采购工作和未来生产发料的重要依据。
在各种原材料按照生产要求的日期到达工厂后,生产部门进行领料工作,物管部门按订单编号限额发料。
按订单来组织生产,可以很好的解决成本管理中材料丢失浪费现象,但这种核算方法也对企业中各项数据的真实、及时、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里的生产订单号、出库类别、部门是成本系统抽取数据的关键字。
在日常的制单工作和审核工作中对这些元素都要重点关注。
发现错误要及时进行更正。
如果有错误或关键字缺失都会造成成本计算错误。
仓库严格按单发货,车间如出现材料丢失、毁损等原因增补材料时,须按程序上报审批(写明原因并分清责任)后凭增补的领料单方能到仓库领料。
在软件中可以通过允许超生产订单领料的开关项目来控制。
并设定出库超额上限。
这里的值0.1表示允许超额百分之十。
在订单完工后我们可以通过生产订单用料分析表,来分析那些订单有超领的情况。
当生产部门生产完工后,物管部门依生产订单录入产成品入库单。
这里的生产订单号、入库类别、生产部门是关键字。
在日常的制单工作和审核工作中要注意。
半成品完工后通过产成品入库单进行入库,然后其他单位再从仓库领用,此种方式意味着对于初步加工单位来说已经完成了的产品,要进行成本的计算及分配。
通过成本管理计算出成本后,在存货核算中通过“产成品成本分配”将成本写入到产成品入库单,然后其他部门作材料出库单领用出库
到了会计期未在存货系统中,对材料仓库的材料出入库单据及假退料单记帐,对材料仓库进行期末处理,分摊材料差异。
在"存货系统"中录入的材料出库单必须执行了"存货系统"的【单据记账】功能后,其数据才能被成本系统读取。
我们在成本系统中的材料及外购半成品耗用表功能项中执行取数。
本表用于材料消耗数据录入或从存货出库单读取数据,是必须录入的数据表。
因为我们在【选项】中选择了“启用“生产制造”数据来源”,则材料及外购半成品耗用表中各成本中心所属产品列表中,仅显示“生产制造”中已做生产订单的产品,筛选条件为:该生产订单状态为已审核且上月未关闭,产品的生产日期符合成本会计期间。
如果发现已录入的材料出库单未被读取,请检查单据是否记账、出库单上出库类别是否被本系统选择、部门是否相符。
人工费用表:将公司各成本中心工资录入系统
折旧费用表:将公司各成本心折旧费用录入系统
制造费用表:系统根据前面的数据生成一张制造费用表
完工产品日报表:表中各成本中心所属产品列表中,仅显示“生产制造”中已做生产订单的
产品,筛选条件为:该生产订单状态为已审核,产品的生产日期符合成本会计期间。
如没有生产订单,则此处无法手工录入完工数量。
在这里我们只要执行取数就可以了。
在产品盘点表:选择“是否启用“生产制造”数据来源”,则在产品盘点表中各成本中心所属产品列表中,仅显示“生产制造”中已做生产订单的产品。
在产品分三种状态:在线完工:指车间已完工,但是未办理入库或转出的成品,本月新增的要包含在本月的完工产品日报表中。
在线数量:指车间已投产,但是未完工,尚处于加工状态的产品。
原材料:指仅仅是已领出,但尚未投入生产加工的原材料。
在这里我们将公司的在产品分类填入即可。
完工产品处理表:本表为数据录入结果的校验平衡表。
在这里我们只要执行取数就可以了。
当我们做好以上工作以后,我们运行成本检查,该动作按照成本恒等式进行成本计算检查(期初结存+本月发生=本月完工+本月结余),包含成品以及原材料。
成本检查通过后我们在系统中运行成本计算就可以了
在成本计算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帐页的查询,看一下运算的结果。
从上面的帐表资料,我们不但可以看出不同订单的成本.还可以分析出不同订单成本的差异所在。
如2号订单和3号订单,因为选用了不同的座椅,所以同样的产成品成本也不同。
综上所述我们在使用了ERP系统后可以讯速而准确的向管理当局提供一份订单成本信
息。
为评估公司每笔销售订单的获利能力提供了一份详实的基础资料。
这对指导公司经营决策有很大帮助。
现实情况下企业要实现成本核算的信息化,技术、物管、财务、车间等各部门间以及部门各工序间要建立及时严谨的数据传递制度和顺畅的沟通协作体系,这是成本核算准确或合理的关键所在。
同时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提高人才的稳定性,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树立成本管理全员参与的理念。
成本是管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
仓库管理员、领料员、车间主任、班组长、具体的岗位操作工,是成本数据的来源和传递者,他们才是降低成本的主要责任者,而财务人员应是全厂成本管理的组织者。
最后强调一点是:基础数据的准确和及时性是订单式成本核算能否发挥效力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