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党内关怀、帮扶的长效机制

党内关怀、帮扶的长效机制

小营村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时期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做好这一工作,对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本村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建立完善党内激励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激发党员新活力。

建立健全本村党员相关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先争优环境,激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到相应的岗位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一是建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

根据本村工作现状和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的原则,在经济发展、事务监督、公共事务、思想政治等方面按需设岗,采取党员自愿申报和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上岗,对上岗党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上岗后进行轮岗交流,年终对成绩显著的党员给予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并在培训、农业特色项目试点等方面优先安排学习和扶持,不断激发无职党员的活力。

二是认真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

结合实际,以鲜活的载体、多彩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开展好“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激发党员的激情与动力。

三是建立健全村激励机制。

从村干部月薪自然增长、村干部养老保险、组织关爱村干部、村干部激励约束、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级组织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集党员服务与农村党员、农村发展与集体经济、农村党员群众激励与党组织建设于一体的科学长效机制,调动农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农村党员的潜力。

二、在建立完善党内关怀服务机制上下功夫,充分体现人文新关怀。

着眼构建“关爱党员聚党心”长效工作体系,积极开展村党内关怀服务,促进党内和谐。

一是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党员关怀服务网络。

积极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在村分别建立党务政务便民利民综合服务站(点),积极开展困难党员、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建立健全困难党员信息台账、流动党员信息库,定期更新台帐信息,并通过民主评议、党员推荐等形成,合理安排帮扶慰问对象。

疏勒县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调研报告

疏勒县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调研报告

疏勒县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调研报告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对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近期,我部组织人力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对全县各级党组织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借助县委工作会议召开的有利时机,召集部分乡镇党委负责人、现(离)任村干部、企业党务干部、党员代表召开座谈会,就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应该涉及哪个范围,如何筹措资金,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进行了座谈讨论。

现将调研座谈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近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构建和谐肃南和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目标,把健全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作为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有力措施,积极探索,狠抓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建立了县级领导和部门单位定点联系帮扶农牧村和社区工作制度。

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帮扶典型村、贫困村制度,帮助制定发展思路措施,解决实际困难。

同时实行县直部门单位联系农牧村制度,每个单位定点联系一个农牧村,从资金、项目、实物等方面进行帮扶,重点解决村级阵地建设、新农村规划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帮扶困难党员群众发展生产等方面的问题。

(二)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和困难党员结对帮扶制度。

近年来,我县把帮助农牧村、社区困难党员群众作为发挥党的先进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提高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以及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党群连心桥”、“双链条”、“三队三强”、“双联四帮”等党性实践活动,县、科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户农牧村、社区困难党员群众,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通过帮思想、帮技术、帮资金、帮项目,促进农牧村困难党员群众致富奔小康,促进社区困难党员群众和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目前,全县已结成各类帮扶对子1176个,帮扶党员群众累计1400多人,已有12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有500多户农牧村困难家庭走上了靠舍饲喂养、屠宰贩销、旅游服务等发家致富道路。

如何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帮助、关怀机制的思考

如何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帮助、关怀机制的思考

如何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一点思考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新要求,已成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何建立健全党内以激励为核心,以关怀为宗旨,以帮扶为途径的长效机制,更加有效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是我们基层支部建设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

结合发电五值实际情况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在方案实施中发现的意见建议总结如下: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重要意义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仅关系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还关系着党内和谐建设的进展,进而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最具时代特征的阐释和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已经拥有7400多万党员、近400万基层党组织的庞大队伍。

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思想观念多变性、利益需求多样性、收入分配差异性、发展不平衡性的特征日益明显。

要实现党组织的良性运行,就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完善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来对党员和党组织的行为及运行进行约束与协调。

因此,建立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适应党的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和助推器,有利于帮助化解党内矛盾,激发党内活力,营造党内和谐氛围,夯实党的组织基础。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尊重党员权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增强党的决策的民主特质,是新时期党的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思考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思考

参与“ 送 温暖、 献爱 心” 活动 , 对老党员 、 生
活 困难 党 员 、 长 期 患病 党 员 , 发 放慰 问金 及
物品 , 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 达到凝聚 人
心、 激 励 发 展 的 作用 。 三 要 建 立 生 活 关怀 制 度。 探 索 建 立 党 员 生活 救 助 制 度 、 生活 补 助 问题 有 人 解决 。
发挥, 激励他们按照民主、 法制、 正规 的渠道 陈述政见。通过政治权利的保障, 使其感到
自己在 精 神上 有 归属 感 、工 作 上有 使 , 应随 政治上有荣誉感。三要进行物质奖励 , 使其
着时代 的变化不断得到创 新发展。在新的 经 济 上得 实 惠。 对党 员 实行 业绩 考 评 制度 ,
基 层 干部 、 老 党 员、 生 活 困 难 党 员 。做 好 党 内激
是 党 中 央 的 决 定 织 的 具 体要 求 。
感、 集体荣誉感无法保障, 从实质上保 障党 员权利也就无从谈起 ,以人为本的理念更
不 能得 到 充 分体 现 。三 是 从基 层 来 看 , 大 多 数 党 员 长 期 处于 工 作 第 一 线 ,工作 非 常 辛
求。 建 立健 全 党 内表 彰奖 励和 授 予荣 誉证 书
建 立 以 党 委 组 织 部 门 为 龙 头 ,基 层 党 组
制度 , 定期开展党 内表彰活动 , 确保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 工作水平和工
作成 效 得到 明 显提 高 。 对 在开 展 创 先争优 活
织 为 基 础 的 全 覆 盖 的 党 内 关 怀 帮 扶 活 动 网 络 。拓 展 党 员 服 务 功 能 , 为 老党 员 、 生
被管理、 被 教 育 的对 象 。二 是一 些 党 的领 导 干部 把 党 员仅仅 作 为党 的工作 对 象 , 开 展党 的 工作 的工 具 , 偏 重 于 向 党 员提 要 求 、 派任 务, 忽 视 党 员 主 观 能 动 性 的 发挥 , 使 党 员感

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一、基层党组织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研究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这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思想、新举措。

高校党组织是党组织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是各级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教师党员、学生党员数量日益增多的形势下,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实现高校党内和谐并以高校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社会和谐的主要途径,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议题之一。

二、基层党组织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存在问题较长时期以来,尽管方方面面为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作出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良好的工作经验,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依旧存在不可忽视或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基本表现在:1.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经费来源少,数额有限。

基层党组织要密切联系教职工,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以保障关怀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际工作中经费来源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党员的帮扶和关怀。

2.高校党内关怀和帮扶的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党内关怀的难度。

首先是学生,一方面他们年龄偏小且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出现和冲击,使少数学生产生迷茫和困惑,希望发展和超越,目标的选择和价值取向产生冲突,政治信仰迷惘,理想信念模糊,甚至心理扭曲,他们“处在社会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张力之中,进行着比较与选择”[1]。

此外,与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党员相比,贫困生党员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和心理压力。

其次是教职工,因既有教学任务,又有科研任务,外加一些考评实行投票制,加重了教师的压力,也增加了党内关怀和帮扶的难度。

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反映不热烈。

对于解决教师迫切关心的科研问题有时爱莫能助,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基层党组织平时的理论学习方法过于单一枯燥,学习流于形式、效果较差,浪费时间和精力,加上部分党员干部意识薄弱、党性观念淡漠,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导致党员的综合素质有所下滑,对基层党组织不太认同,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问题研究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问题研究

疏勒县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研究与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成为新阶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如何破解党员队伍中特殊群体生活困难问题,建立长效、稳定的帮扶机制,始终是各级党委特别是组织部门面临的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

近年来,中央下拨党费救灾、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对符合政策的老党员进行补贴,得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赞誉。

实践证明,激励出活力,关怀出动力,帮扶提高凝聚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要求,是这项工作制度化、机制化的体现。

新阶段,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仅关系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还关系着党内和谐建设的进展,进而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意义重大(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我们党队伍发展壮大提出的迫切要求任何一个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不同级别的组织机构之间,都会有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上的差异。

组织要良性运行,就需要组织内部有一套完善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来对其成员和组织的行为及运行进行约束与协调。

我们党拥有7300多万名党员、360多万个基层组织,更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来协调。

完善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可以成为党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帮助化解党内矛盾,激发党内活力,营造党内和谐氛围,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实践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伟大工程顺利进展。

因此,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中国共产党队伍发展壮大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构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阶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期,笔者结合新田县近年在党内开展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具体实践,对如何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进行深入思考。

一、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现实意义1、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

我们党是一个由先进分子自愿组成的先进组织。

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而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党内的激励、关怀和帮扶,会使党员更加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从而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党在整体上的凝聚力。

2、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利于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党的活力。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要靠基层党员干部团结带领群众去实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最终要靠基层党员组织群众去实现。

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保障党员权利,为党员干事创业提供帮助和支持,有利于增强党员的政治荣誉感、责任感和党员意识,激发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党的活力。

3、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基层的广大党员干部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建立党内关怀服务机制,上级党组织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基层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考察、挂职锻炼等形式更新观念、增长才干,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党员的服务本领,强化宗旨意识,促进工作开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4、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利于形成党内和谐氛围。

实现党内和谐,不仅是领导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党的本质属性的要求。

局机关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研报告问题建议

局机关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研报告问题建议

局机关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研报告问题建议一、当前我局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现状(一)工作形式过于单一。

在工作内容上,党组织往往比较注重生活帮扶,忽视政治激励和思想关怀,缺乏系统性。

在工作方式上,一是关怀工作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坚持党内谈心谈话制度,只在特定的节假日关怀看望一些特定的党员,缺少长效的关怀关注,甚至有些党组织只是敷衍了事、走走过场。

二是激励工作比较单一,不能根据不同党员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激励措施,不能很好地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不能把政治激励与物质激励相配合。

三是帮扶工作过于简单,采取单纯的经济救济和简单的“一次性”慰问,仅靠采取送钱送物等应急性、“输血”式的救济方法,导致帮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效果不理想。

(二)工作对象不够全面。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对象应是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任何一名党员都需要党组织的关怀、关心,只是因工作岗位、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但在实际工作中,关怀的对象往往侧重于困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及老党员,一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较少得到关怀和照顾。

此外,对于生活困难党员的认定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有的党组织在确定帮扶对象时把握不够准。

帮扶困难党员时,对困难党员的认定标准也不同,一般采取分配名额的办法,从而出现了同是困难党员但由于名额限制享受不到帮扶。

(三)配套措施不够健全。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措施作保障。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相关配套措施还不够健全。

一是党内缺乏民主,党组织单纯把党员作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很少让党员以主人身份即作为党的建设的能动主体出现,往往片面强调党员“应尽的义务”、忽视维护和保障党员“应有的权利”。

二是党员管理不规范,存在党员登记信息难以全面准确,流动党员管理难以到位的问题。

三是缺乏规范化的制度支撑,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还没形成制度,操作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几点思考【摘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要求。

它不仅关系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也关系着党内和谐建设的进展,并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

为此,本文从界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现状,进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已成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我们党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借鉴。

一、基本概念界定激励,是指激发鼓励的意思。

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关怀,其含义是关心他人,含有帮助、爱护、照顾的意思(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集体对个人),适时的关怀能让人有温暖的感觉。

而帮扶,就是帮助扶持,在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因此,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指为实现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对全体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精神上、生活上、心理上等进行激励、引导、关心、帮助、扶持的一系列理论原则和思想方法。

与此相对应,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就是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对象、内容、方式、主体、保障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以及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总和。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阶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激发党员的政治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全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青岛开发区在工委管委办公室、区直机关工委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全区各级党组织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全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主要做法目前,全区共有党委(工委)35个、党总支39个、党支部1293个,党员18981名,其中女党员占21.9%,35岁以下党员占28.6%,大学以上的党员43.8%,初中(含初中)以下学历的30.3%。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的目标,把健全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作为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有力措施,积极探索,狠抓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我区荣获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区称号。

(一)抓好“三个环节”,不断完善党内考评激励机制。

一是健全党建工作目标考核机制。

建立区、街、居三级考核机制,将党建工作纳入全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兑现奖惩,促进党建工作的责任落实。

二是定期开展评比表彰先进活动。

深入开展争创“五个好”党组织和党员活动,每隔三年进行一次验收评选;每年开展一次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员先锋岗的评比表彰活动,给予一定的资金和物质奖励,由工委(区委)进行表彰。

每年开展先进处(科)室、优秀处(科)长、机关岗位能手和优秀创新工作成果等评比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意义及对策

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意义及对策

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意义及对策随着高校师生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使广大党员特别是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激发广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高校各级党组织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生活上关爱、物质上帮扶,有计划、有重点地研究和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措施。

标签: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机制,推进高校党内和谐建设,增强党员归属感和使命感,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已成为摆在高校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意义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我党老一辈领导人十分重视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通过各种方式关心、爱护和帮助党内同志,巩固了党内的团结统一,激发了党员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首先,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始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加强党组织对师生党员的关心、激励、引导和支持,师生党员之间更加相互理解、关怀和帮助,使高校党内关系更加健康和谐,最大程度地激发师生党员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不断保持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情况的报告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情况的报告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情况的报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成为新阶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一、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现状、主要作法和经验近年来,我局党委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在推进“人文关怀”中,坚持普遍关怀与重点帮扶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关怀帮助党员与关心帮助职工相结合等原则,确保党员“权利有保障”、“诉求有渠道”、“干事有舞台”、“工作有奔头”。

一是坚持实行重大事务党委先研究、后公示,把单位大事的决策和处理在党员中进行通报,认真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增强党员的荣誉感。

二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体现党组织对老干部、老党员、以及困难党员的关爱,局党委以重大节假日前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活动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组织各支部对生活困难党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建立了生活困难党员台账,内容主要包括困难党员本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情况、困难情况及原因等,并对生活困难党员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局党委克服资金困难,每年都结合重大节日对生活困难党员生活中的困难,局党委定期、不定期开展慰问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局党委将按照边帮扶边总结边完善的工作思路,形成党内激励、关怀、帮扶长效机制,使每位党员都能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构建党内和谐。

(一)建立政治激励机制,增强党员的使命感。

一是开展党员为民服务“双向承诺”活动。

党员围绕自身工作实际和廉洁自律方面的内容,向所辖党组织和群众作出“双向”承诺,并将承诺装帧上墙,随时接受监督,强化党员的服务意识,营造“有事找党员”的浓厚氛围。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几点思考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几点思考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几点思考党员是党的使命的忠实执行者,是党的各项事业的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无异对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

只有从内心关心爱护党员,在实际行动上做到“真困难、真了解、真帮助”,才能切实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进一步促进党的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此,笔者结合本单位和个别单位党组织现状,就“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本人的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党内激励与关怀机制存在的弊端通过近年来的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我大队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大队党建和各项生产工作始终走在全厂的前列,并多次受到了厂领导的好评。

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也发现由于我们工作方式方法的单一,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扶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理念只一味的发现困难党员的当下困难,没有深入发挥党员自我解决困难的能力和作用。

譬如个别党员在组织的关怀下,养成了“我的事情有党管,有了困难找组织”,缺乏自我解决的意识和能力,在职工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激励方式不到位,典型选树效果不佳近年来,我们通过月度评选的方式,一些平时一直表现好的党员总是在橱窗中“闪现”,而表现一般的党员一年到头也得不到一些奖励,造成了党员队伍优、良、中等三种态势,一些长期在干部职工中印象好、威信高的党员存在“反正先进就是我”的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早就了平时表现一般的党员的“疲惫感”,认为再追也赶不上那些先进党员。

3.党员作用发挥不到位帮扶激励机制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个别党员思想意识中还存在着“反正我也不比群众多拿钱,多干少干一个样”的错误思想,这在一定意义上挫伤了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给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必要的负面效应。

二、在党员激励关怀帮扶中所作的一些工作1.强化政治帮扶近年以来,党总支将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帮扶的重要抓手,从根本上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思考

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思考

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思考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时期高等学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积极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载体。

标签:激励;关怀;帮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

这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目前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作为新时期高等学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传递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营造党内和谐,促进党的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到位的地方。

例如,激励方式多延续传统的发奖状、开表彰会等方式,显得较单一,已缺乏时代特点;往往重生活帮扶,轻政治激励和思想关怀;重季节性的给钱给物,轻常态化帮扶;多采取送钱送物等应急性、“输血”式的救济方法,很少“造血” 式、发展式帮扶。

这些问题急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去思考,去研究,采取新措施,取得新突破,以切实构建党内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思考(一)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应遵循的原则1.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

既不忘“一般”,又照顾“特殊”,党组织既要面向全体,激励、关怀、帮扶每一名党员,又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个别问题个别处理。

在普遍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对思想、生活、工作上有特殊困难的党员给予重点关怀,实施重点帮扶。

2.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相结合。

既重“精神”,又讲“物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党员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行不同形式的激励、关怀和帮扶。

建立健全基层党员队伍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基层党员队伍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基层党员队伍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机制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切实抓好这两大基础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

”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出发,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对基层党员的激励、关怀、帮扶工作。

一、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尊重基层广大党员的权益和需要,通过激发党员主体意识,坚持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关怀服务并重,切实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激励、关心、帮助基层干部、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团结凝聚党员的坚强战斗堡垒。

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党的组织内部,就是以党员为本,这是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前提。

党员主体地位反映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关系上,就是党的各级组织的权力来源于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受托和委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必须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

党的各级组织不仅仅是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机关,还是党员的精神归依和依靠力量,党组织有义务给党员以人文关怀,为党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帮助。

我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党派,党组织对党员的激励、关爱和帮扶,以及党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体现的正是党的先进性本质。

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而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党内的激励、关怀和帮扶,会使党员更加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从而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党在整体上的凝聚力。

有助于党员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真正把党组织的关怀转换成一种激励、一种责任、一种动力,以敬业奉献的精神,更加自觉地、积极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关于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建议

关于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建议

关于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建议
关于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建议
(1)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应该重点针对哪些对象?解决哪些突出问题?包括哪些具体工作和制度?
重点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退休干部。

解决突出问题:党组织负责人对关怀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普通党员没有归属感。

(2)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关注点是什么?有什么呼声和要求?
让党员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反映出民心民意,以激励他们按照民主、法制、正规的渠道陈述政见,确实让他们感到自己在精神上有归属感、工作上有使命感、政治上有荣誉感。

(3)对研究起草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有什么考虑和建议?
一是政治上激励。

要鼓励参政议政,使其政治上有成就。

二是精神上激励。

要加大优秀干部的宣传力度;要完善党内表彰奖励制度;健全党员需求调查制度。

三是物质上激励。

要增加优秀党员的物质奖励。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

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建设为切实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工作,对困难党员进行帮扶,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排忧解难,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社会的关怀与温暖,根据上级党委指导,结合支部工作实际,制定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一、党内激励机制1、建立责任激励机制。

健全完善中心领导班子抓党建和党建目标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日”、“党员先锋岗”、“党员奉献日”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表彰激励机制。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党支部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

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分类进行表彰奖励。

加强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3、建立物质激励机制。

对在支部党建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典型,采取设立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奖或补贴党建活动经费等办法,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党内关怀机制1、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

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话。

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2、建立走访慰问制度。

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3、建立生活关怀机制。

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4、建立政治关怀机制。

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

如何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Microsoft Word 文档

如何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Microsoft Word 文档

如何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建立、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激励机制。

”这是我们党在总结近年来基层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总结全党先进性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我们党由党员和党的组织构成,党员在党内居主题地位。

这是由党员在党内的主题地位和为了保障这一地位的党内制度运作要求决定的。

党的组织和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以及党员相互之间的本质性关系。

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内干部和党员、党员和党员之间,是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的同志式关系。

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政治责任,决定了这种关系超过任何其他组织中的成员关系,关怀与帮扶在这个组织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同时,组织与党员个体的关系也由此决定。

(一)党的先进性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处理党内关系方面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种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就是党内关系的处理。

党的组织对教育、帮助、扶持,以及党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体现的正是党的先进性要求,体现的正是党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眼界。

我们党是一个由先进分子自愿组成的先进组织。

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而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党内的激励、关怀、和帮扶,会使党员更加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从而增强党员归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党在整体上的凝聚力。

(二)激励党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的先进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先锋模范作用上。

中积极向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党内关怀和帮扶机制的健全,能够帮助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和问题的党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给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

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和运转困难的国有企业,这点尤为重要。

有助于形成党内和谐氛围党内和谐,很重要的一种要求,就是党内同志的相互关怀、帮助这点不但对当自身团结和统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社会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情况汇报XX县委把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纳入管党责任制,认真研究部署和督办总结。

在党内激励方面,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奖励。

坚持重用党务干部,近三年将优秀党务工作者提拔为科级干部32名,平级调任到重要岗位62名;将310名优秀党员优先确定为副科级后备干部。

在党内关怀方面,坚持“四个一”,即每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1个乡镇、1个有代表性的村、1个社区、1个规模以上的私企,平均深入基层2个月以上,解决较大问题10件以上;基层党委对党员做到“三必须”,即党员生病必探望、党员去世必吊唁、党员权利必维护。

在党内帮扶方面,春节期间,走访慰问了36名老党务工作者,为83名建国前入党农民党员发放生活补贴64560元,为50余名困难党员发放慰问金万元,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我们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农村党建工作份量较重的实际,在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中,有意识地向农村倾斜,特别是向农民党员和包村干部倾斜,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一)激励农民党员争做致富带头人县委把带领农民增收作为“三级联创”的重点突出出来,通过实实在在、方方面面的激励,大力加强以党员为骨干的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带领农民干,做给农民看,使党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路作用。

1、定向落实指标。

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致富带头人培养工作的意见》,制定了致富带头人评比标准和评比办法,提出了全县80%左右的村党组织书记成为致富带头人标兵,50%左右的有能力的农民党员、80%左右的村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的总体工作目标。

根据实际情况,将致富带头人指标分解到乡村,落实到人头,实行定向创建,阶段推进。

2、完善激励机制。

在物质激励方面,县乡村共为99名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标兵购买家庭财产保险万元,为674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订阅了《农村报》,为638名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发放奖励工资万元。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

关于(guānyú)建立健全党内鼓励(gǔlì)、关心(guān〃xīn)、帮扶(bānɡ fú)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guānyú)建立健全党内鼓励、关心、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健全党内鼓励、关心、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党内鼓励、关心、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是尊重党员权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举措。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底,稳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司稳定。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现就建立健全党内缴励、关心、帮扶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根本原那么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通过政治、思想、工作、生活、情感等全方位的党内鼓励、关心、帮扶,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转危为机和实现公司和谐开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根本原那么:一是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帮扶相结合。

既注重对党员进行精神方面的慰问和鼓励,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党员以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努力激发党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荣誉感,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

二是坚持党内关心帮扶与关心帮助群众相结合。

通过党内鼓励、关心、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效劳广阔人民群众。

三是坚持全方位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

注重对广阔党员全方位、经常性地鼓励、关心、帮扶,同时从不同类型党员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满足党员的政治、文化、精神、创业等方面的需求。

四是坚持加强管理监督与关心帮助党员相结合。

在物质帮扶的同时,要加强对生活困难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他们生活上有依靠,思想上有追求,工作上有作为,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尽自已所能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励、关怀、帮扶机制,既是加强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又是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要通过建立健全机制让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切实地感受党组织的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促进企业和谐,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渗透力。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机制,已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党组织要把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维护党内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负起领导责任,精心组织实施。要将这项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目标,严格督导和考核,使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把建立健全党内关怀长效机制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落实,并形成工作制度,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把好事、实事办到困难党员的心坎上,让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三)实施关怀工程。要在党员的教育上狠下功夫,积极创造学习条件,保障党员的业务水平过关,确保困难党员学习和教育。一是技能扶助。对年龄偏大、业务技能差的党员,要“造血”、“输血”并重,切实加强技术培训。要采取科学灵活的培训方法,通过开展技术讲座的形式,把科技素质培训从枯燥、空洞说教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力求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二是思想扶助。对有学习困难的党员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方式进行联系帮带;对年老体弱的党员实行支部指定专人专教。三是提升式学习帮助。党支部要加大培训力度和范围,在针对干部提升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扩大到普通党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四)帮扶形式单一,机制不健全。目前,党内的激励、关怀、帮扶多数仍停留在关心帮扶困难党员、老党员上,而不是所有党员上;停留在对困难党员送钱送物的“帮”上,而不是增强责任意识、提高业务技能的“扶”上;停留在生活关心救助上,而不是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的全方位关心关爱上。平时对困难党员的临时帮扶较多,经常性帮扶较少,对困难党员的帮扶主要集中在节日期间,采取送钱送物等应急性、“输血”式的救济方法,缺乏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激励和帮扶,存在治标不治本现象,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少部分贫困党员存有懒惰习性和依赖思想,习惯或满足于送钱送物等应急性、“输血”式的救济方法,致使帮扶成效不明显。
一、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现状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但还存在着认识上的片面化和工作上的简单化等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党组织负责人不能从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甚至认为,这是“老话重提”,没有什么新意,只满足于每年“七.一”、春节前给困难党员和老党员送点钱、送点米面,缺乏长远规划和具体政策、可行措施,难以实施全方位的关怀帮扶。少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还认为,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上级党组织的事,与基层党组织没有关系,强调自身就是需要激励、关怀、帮扶的对象,依赖上级党组织的关怀与帮扶。
(二)完善制度机制。由于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以后,相关实施细则还没有全面出台,造成在认识上不统一、理解上有差异、执行上有难度,目前还缺乏统一的系统性和相对完善的配套体系。特别是在而且在作为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其架构在企业系统之外,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和法人治理结构中,虽然企业内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责任主体是党组织,但很多资源支配权和配置权又不在党组织,使得基层党组织无法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和拓展资金来源,激励关怀帮扶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所以要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党内和行政各部门的力量共同配合参与,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需要整合基层党建工作中有关组织、人才、场地、信息和资金等各项资源,形成“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局面。一要建立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党员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党建信息化工程;二要探索党员之间结对互助制度,实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全覆盖;三要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基金,通过党费拿一点、行政拨一点、党员捐一点等筹措资金,为机制有效运行提供资金物质保障;四要继续推行“服务”工作理念,完善领导干部定点联系、谈心交流等制度,实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形成真正重视、真情关怀和真心帮助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局面。
(四)创新活动形式。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党组织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活动的情况以及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典型,宣传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对老党员、困难党员的关心和帮助,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让党员群众感受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带来的新成效、新变化。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关怀、帮扶困难党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要强化政策支持,把帮扶困难党员工作纳入工作的总体布局统一谋划。
(二)政治关怀不够全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党员的政治见解需要表达,政治诉求相应增加,从心理上渴求得到政治上的关怀,需要有更宽泛的渠道表述自己的政治在主张,享受政治上的待遇,得到相应的政治关怀。当从目前情况看,基层党员,其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全面,存在着主体地位“不到位”的问题,究其成因:一是少数党员主体意识不强,认识不够,认为在党内工作生活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是领导干部,而党员不过是被指挥、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二是一些党员的领导干部把党员仅仅作为党的工作对象,开展党的工作的工具,偏重于向党员提出要求,派任务,忽视党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党员感到党内管理机制不健全,归属感不强。
(三)思想激励不够靠前。思想工作是我党建设中的一个有力武器,党内思想工作不是一个固定模式,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得到创新发展。目前,正在积极发展中,党建模式也正在不断得到拓展。仅靠奖状、开会表扬等方式进行激励,未免显得单一,已不合时代要求。如何使思想激励方式融入时代特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政治、经济激励相配合,达到强有力的思想激励目的,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