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讲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自然观共15页word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自然观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根源

1、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随着经济增长、科学技术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人类的各种活动正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的破坏。过去,人对自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生态系统被改变、被损害。现在,人类活动已开始影响到整个地球生物圈,导致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

(1)人口问题

据历史资料统计,世界人口呈指数增长之势。公元元年,人口只有2.5亿,到1650年增至5亿,1800年达到10亿,1930年增加到20亿,1975年达40亿,1999年10月已突破60亿。

预计到21世纪中期将达到100亿。人口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人口增长的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低收入国家、生态环境不利的地区和贫穷的家庭。这样,人口数量与资源之间存在的差距就变得愈加突出,其结果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2)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称,构成了人类生产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非再生性资源,如煤、石油等矿物资源的枯竭和短缺,可再生性资源,如水资源、生物资源等的锐减、退化、污染和濒危。庞大的人口和生产规模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资源的

开发利用现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尖锐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3)环境问题

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环境产生了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稳定的现象。一方面,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引起大范围的生态退化,另一方面,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这些生命维持系统发生了严重的污染。

第一、大气污染。

第二、水污染。

第三、臭氧层破坏。臭氧层对太阳紫外线有吸收过滤作用,如果它被破坏,地球将不再适宜于人和生命生存。

第四、“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增加造成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增温,造成全球气候反常。

2、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产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不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之上。无限度的向自然索取,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第二,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根源,在于不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化生产方式使人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其理论形态上是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

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这就是人类中心主义。

第三、生态环境恶化也是由于不正确的传统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第四,生态环境恶化是社会异化的产物。当代出现的环境问题,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当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关系。发达国家置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国际公法于不顾,将垃圾、化学废料、公害型企业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

(二)生态自然观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主要思想如下: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

恩格斯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2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375页。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9页。

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3 马克思认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4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早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还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5

在总结了人征服自然的教训后,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

3《马克思愚格斯全集》策42卷,人民出版杜1979年版,第9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251 页。

然、个性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6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思想的本质。

2、生态自然观的基础——生态学

生态学一词由希腊文oikos衍生而来,oikos的涵义是“住所”或“生活所在地”。

1866年,赫克尔(E.Haeckel)首先对生态学进行界定:生态学“是研究(任何一种)有机体彼此之间、以及与其整体环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学问”。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 Tansley)认为,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正是这种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各种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元,这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样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原理。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类型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与遗传的多样性。多样性是整体性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整体性对多样性的主导和限制体现在生态系统的总体目标对子目标多样性的主导作用上。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基于多样性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经过长期作用,形成了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它们构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关系网络。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