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飞行原理与飞行性能

合集下载

yl

yl
第三章 第 21 页
●飞行中螺旋桨所受力分析 飞行中螺旋桨所受力分析
离心力
阻力矩致弯曲力
拉力
第三章 第 22 页
本章主要内容
3.1 螺旋桨的拉力和旋转阻力 3.2 螺旋桨拉力在飞行中的变化 3.3 螺旋桨的有效功率和效率 3.4 螺旋桨的副作用
第三章 第 23 页
飞行原理/CAFUC
3.2 螺旋桨拉力在飞行中的变化
第三章 第 26 页
●变距机构 变距机构
第三章 第 27 页
●不同工况下的操作 不同工况下的操作
油门杆 变距杆 混合比杆
第三章 第 28 页
3.2.2 螺旋桨拉力随飞行速度的变化
飞行速度增大,使得相对气流方向越发偏离旋转面, 飞行速度增大,使得相对气流方向越发偏离旋转面, 因此桨叶总空气动力R的方向也更加偏离桨轴 的方向也更加偏离桨轴。 因此桨叶总空气动力 的方向也更加偏离桨轴。
飞行原理/CAFUC
3.2 螺旋桨拉力在飞行中的变化
螺旋桨的拉力是总空气动力的一个分力, 螺旋桨的拉力是总空气动力的一个分力,拉力的 大小不仅取决于总空气动力的大小 总空气动力的大小, 大小不仅取决于总空气动力的大小,还取决于总空 气动力的方向。 气动力的方向。 桨叶迎角α 桨叶迎角 总空气动力大小 拉力大小 总空气动力方向 桨叶切面合速度w 桨叶切面合速度 合速度的方向 性质角θ 性质角
右图为桨叶切 面上某一点的运动 轨迹
第三章 第 12 页
桨叶迎角α随桨叶角 随桨叶角φ的变化 ② 桨叶迎角 随桨叶角 的变化
ϕ
α = ϕ −γ
γ
为常数时 为常数时
ϕ
γ
α α
α
ϕ
γ
u
第三章 第 13 页

第三章飞机的飞行原理

第三章飞机的飞行原理

二、飞机的飞行过程
(二)爬升阶段: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固定的角度持续爬升达到预定高度。 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时间,但发动机所要的功率大,燃料消耗 大;另一种方式是阶梯式爬升,飞机飞行到一定的高度,水平 飞行以增加速度,然后再爬升到第二个高度,经过几个阶段后 爬升到预定高度,由于飞机的升力随速度升高而增加,同时燃 油的消耗使飞机的重量不断减轻,因而这种的爬升最节约燃料。 (三)巡航阶段: 飞机达到预定高度后,保持水平等速飞行状态,这时如果 没有天气变化的影响,驾驶员可以按照选定的速度和姿态稳定 飞行,飞机几乎不需要操纵。 (四)下降阶段: 在降落前半小时或更短的飞行距离时驾驶员开始逐渐降低 高度,到达机场的空域上空。
三、大气飞行环境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的上面,其顶界由地面伸展到35一 40公里。由于这一层受地球表面影响较小,所以气温基本上 保持不变,大约为-56.51℃,故又称同温层。平流层中,几 乎没有水蒸气,所以没有雪、雾、云等气象现象;且空气比较 稀薄,风向稳定,空气主要是水平流动。
飞行器的飞行的理想环境是平流层。
一、大气的结构和气象要素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流动。风的存在使飞机的飞行增加了一定 的复杂性,它直接影响着起飞、着陆、巡航和油量的消耗。机 场跑道方向是固定的,而风的矢量是经常变化。因此,实际上 起飞、着陆往往是在侧风条件下进行。侧风使飞机偏离跑道, 而且侧风角度越大或者风速越大,偏离得越利害。所以在侧风 中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的修正,才能保证对准跑道,安全起降。 飞 机 着 陆 遇 侧 风
一、大气的结构和气象要素
降水是云雾中的水滴或冰晶降到地面的现象。降水通常 指雨、雪、冰、雹等。 降水对飞行的影响: 1.降水使能见度减小。 2.过冷雨滴会造成飞机结冰。 3.降水影响了跑道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 飞行原理

第三章 飞行原理
是航天器的主要飞行环境, 飞行原理:借助惯性离心力 来平衡地球引力,前行阻力 极小,借助惯性向前运动
国际标准大气
目的
国际规定
为了准确描述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就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即标准大气。
➢ 大气被看成完全气体,服从气体状态方程; ➢ 以海平面的高度为零。且在海平面上,大气的标准状态为: • 气温T=15℃ • 压强p=1个标准大气压(即p=10330kg/㎡) • 密度ρ=1.2250kg/m³ • 音速a=341m/s
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基础
前缘缝翼是安装在机翼前缘的一段或几段狭长的小翼面,当前缘缝翼打开时, 它与基本机翼前缘表面形成一道缝隙,下翼面的高压气流通过缝隙加速流向上翼 面,增大上翼面附面层气流速度,消除了分离旋涡,延缓气流分离,避免大迎角 下失速,升力系数得以提高。所以前缘缝翼一般在大迎角,特别是接近或超过基 本机翼临界迎角时才使用。
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基础 ➢ 流动气体基本规律:伯努利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不会自生也不会自灭。
流体的质量流量:单位时间流过横截面面积S的流体质量。
q=ρsv
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基础
伯努利定律础
小实验
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基础
伯努利定律础
香蕉球
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基础
足球里的“香蕉球”以及一些其他球类运动的弧线球,这也是伯努 利现场造成的流体压强差而导致的。
➢ 迎角:翼弦与相对气流速度v 之间的夹角,也称为飞机的 攻角,通常以α表示。
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基础
➢ 升力的产生
通常,机翼翼型的上表面凸起较多而下表面比较平直,再加上有一定的 迎角。这样,从前缘到后缘,上翼面的气流流速就比下翼面的流速快;上翼 面的静压也就比下翼面的静压低,上下翼面间形成压力差,此静压差称为作 用在机翼上的空气动力。

飞机飞行原理

飞机飞行原理
的重心位置对迎角安定性有较大影响,所以, 飞机的配载是很重要的。
2、飞机的方向安定性:
指飞机受到扰动使方向平衡遭到破坏,扰 动消失后,飞机又趋向于恢复原来的方向 平衡
状态。飞机的方向安定力矩是在侧滑中产 生的。飞机的侧滑是指飞机的运动方向同 收音机的
对称面不平衡,相对气流是侧前方(左、 右侧)流向飞机的飞行状态。飞机主要依 靠垂直尾
第一章、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一节 飞机的一般介绍
(一)机翼
机翼的主要功用是产生升力,以支持飞 机在空中飞行,也起一定的稳定和操纵作 用。在机翼上一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操 纵副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能使机翼 升力增大。
(二)机身
机身的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员、旅客、武 器、货物和各种设备,还可将飞机的其他 部件如尾翼、机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 整体。
第二章、飞机的升力和阻力
第一节、气流特性
气流特性是指空气在流动中各点流速、压 力、密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气流特性是 空气动力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对飞机的飞 行原理非常重要。
空气动力:空气流过物体或物体在空
气中运动时,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力称为空 气动力。如有风的时候,我们站着不动, 会感到有空气的力量作用在身上;没有风 的时候,我们跑步时也感到有空气的力量 作用在身上。这是空气动力的表现形式。 再如:飞机在飞行中受到的升力和阻力也 是空气动力的表现形式。
3.诱导阻力 伴随升力的产生而产生的阻力称为诱导阻力。诱导阻力
主要来自机翼。当机翼产生升力时,下表面的压力比上表 面的压力大,下表面的空气会绕过翼尖向上表面流去,使 翼尖气流发生扭转而形成翼尖涡流。翼尖气流扭转,产生 下洗速度,气流方向向下倾斜,形成洗流升力亦随之向后 倾斜。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可以看到,飞行中的飞机翼尖处拖 着两条白雾状的涡流索。这是因为旋转着的翼尖涡流内压 力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汽因膨胀冷却,凝结成水珠,显示 出了翼尖涡流的轨迹。 4.干扰阻力 飞机飞行中各部分气流互相干扰所引起的阻力称之为干 扰阻力

无人机操控技术课件第3章飞行原理与性能第3节飞行性能【可编辑全文】

无人机操控技术课件第3章飞行原理与性能第3节飞行性能【可编辑全文】

3.3 飞行性能
无人机飞行性能是描述飞机质心运动规律的性
能,包括飞机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航程、航时、
起飞和着陆性能等。与有人机不同的是,无人机几
乎涉及不到筋斗、盘旋、战斗转弯等机动性能,所
以不加以讨论。
3.3 飞行性能—高度
理论静升限:飞机能作水平直线飞行的最大高度。
实用静升限:飞机最大爬升率等于0.5m/s(亚声速飞机)
的,反之则称飞机是不稳定的。
3.1 稳定性
飞机的稳定性包括:纵向稳定、横向稳定、侧向
(航向)稳定。
3.1.1 机体坐标系
不论是固定翼、直升机、还
是多旋翼无人机,研究其稳定性
的时候首先要建立机体坐标系。
原点(0点): 位于飞行器的
重心;
纵轴(0X轴):位于飞行器参
考平面内平行于机身轴线并 指
向飞行器前方;
螺旋(尾旋):飞机失速
后机翼自转,飞机以小半径的
圆周盘旋下降运动。
原因:飞机横向稳定性过弱,
航向稳定性过强,产生螺旋
不稳定。
改出:立即向螺旋反方向打
舵到底制止滚转。
3.1.6 航向与横向稳定性的耦合
荷兰滚(飘摆) :非指令的时而左滚,时而
右滚,同时伴随机头时而左偏,时而右偏的现象。
原因:飞机的横向稳定性过强,而航向稳定性
3.1.2 姿态角—俯仰角
机体坐标系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抬头时,俯
仰角为正,否则为负。
3.1.2 姿态角—滚转角
机体坐标系立轴与通过机体纵轴的铅垂面间的
夹角,机体向右滚为正,反之为负。
3.1.2 姿态角—偏航角
机体坐标系纵轴与垂直面的夹角,机头右偏航
为正,反之为负。

无人机飞行原理 项目3 固定翼无人机飞行品质与飞行性能

无人机飞行原理 项目3 固定翼无人机飞行品质与飞行性能
4-1
下降——固定翼无人机沿向下倾斜的轨迹所做的等速直线飞行。
下降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升力(L)、重力(W)
W1
W2
P
θ
θ
感谢您的观看
既不倾斜也不侧滑的等速直线运行
平飞
下降
平飞性能
上升性能
下降性能
上升
平飞——固定翼无人机做等高、等速的水平直线飞行。
L
W
P
D
上升——飞机沿倾斜向上的轨迹做等速直线的飞行叫做上升。
升力
重力W
上升角
阻力
推力
飞机在空中稳定上升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升力(L)、重力(W)、 拉力(P)、阻力(D)。
相对横轴(OY轴)——俯仰平衡 相对立轴(OZ轴)——方向平衡 相对纵轴(OX轴)——横侧平衡
任务1:固定翼无人机的平衡
平衡的状态——飞行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无人机也不绕自己的重心转动。
A
B
无人机的运动
不平衡的状态——飞行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地变化,同时绕自己的重心转动重心转动。
无人机的俯仰平衡
任务2:固定翼无人机的稳定
无人机的方向稳定性,指的是飞行中,无人机受微小扰动以至方向平衡遭到破坏,在扰动消失后,无人机自动趋向恢复原平衡状态的特性。
任务2:固定翼无人机的稳定
无人机的横侧稳定性,指的是飞行中无人机受微小扰动以至横侧平衡遭到破坏,在扰动消失后,无人机自动趋向恢复原平衡状态的特性。
无人机的方向平衡
无人机的方向平衡是指作用于无人机的各偏转力矩之和为零, 侧滑角不变或侧滑角为零。
无人机的横向平衡
影响俯仰平衡的主要因素
加减油门
收放起落架
收放襟翼

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基础教材

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基础教材

VERSION 0.1飞行原理和性能是航空的基础。

我们将简单介绍飞机的基本构成及其主要系统的工作,然后引入许多飞行原理概念,研究飞行中四个力的基础——空气动力学原理,讨论飞机的稳定性和设计特点。

最后介绍飞行性能、重量与平衡等有关知识。

第一节飞机结构本节主要介绍飞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用、基本工作原理,最后介绍飞机的分类。

飞机的设计和形状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的主要部件却非常相似(图1—1)。

*飞机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动力装置、机翼、尾翼和起落架,它们都附着在机身上,所以机身也被看成是基本部件。

图1—1一、机体1.机身机身是飞机的核心部件,它除了提供主要部件的安装点外,还包括驾驶舱、客舱、行李舱、仪表和其他重要设备。

现代小型飞机的机身一般按结构类型分为构架式机身和半硬壳式机身。

构架式机身所受的外力由钢管或铝管骨架承受;半硬壳式机身由铝合金蒙皮承受主要外力,其余外力由桁条、隔框及地板等构件承受。

单发飞机的发动机通常安装于机身的前部。

为了防止发动机失火时危及座舱内飞行员和乘客的安全,在发动机后部与座舱之间设置有耐高温不锈钢隔板,称为“防火墙”(图1—2)。

图1—2构架式和半硬壳式机身结构形式2.机翼机翼连接于机身两侧的中央翼接头处,横贯机身形成一个受力整体。

飞行中空气流过机翼产生一种能使飞机飞起来的“升力”。

现代飞机常采用一对机翼,称为单翼。

机翼可以安装于机身的上部、中部或下部,分别称为上翼、中翼和下翼。

民用机常采用下单翼或上单翼。

许多上单翼飞机装有外部撑杆,称为“半悬臂式”;部分上单翼和大多数下单翼飞机无外部撑杆,称为“悬臂式”(图1—3)。

图1—3半悬臂式和悬臂式机翼机翼的平面形状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平直翼和后掠翼,小型低速飞机常采用平直矩形翼或梯形翼。

机翼一般由铝合金制成,其主要构件包括翼梁、翼肋、蒙皮和桁条。

一些飞机的机翼内都装设有燃油箱。

在机翼两边后缘的外侧铰接有副翼,用来操纵飞机横滚;后缘内侧挂接襟翼,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使用(图1—4)。

【南航】飞行原理(飞行性能)

【南航】飞行原理(飞行性能)
等阶段。 • 着陆距离由着陆下滑距离和着陆滑跑距离组成。 ★★
起飞着陆性能
• 飞机的着陆滑跑距离取决于飞机的着陆接地速度和落地后的 减速性能。
• 着陆接地速度同样也由飞机的最小平飞速度决定。 • 为改善落地后的减速性能,飞机除了在机轮上安装刹车装置
外,通常还采用减速板、反推力、减速伞等装置。 ★★
反推力
减速板
减速伞
机动性能
机动性能 • 指飞机改变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飞行方向的能力。 • 通常用过载来衡量飞机的机动性。★★ • 过载n定义为飞机上所受的外力与飞机重力之比。(通常所说
的过载多指法向过载,即飞机的升力与重力之比) • 过载越大,飞机机动能力越强。为保证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
,飞机过载不能过大。通常战斗机的最大过载在10左右。

爬升性能
爬升率 ★ 飞机的爬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飞机所上升的垂直高度,通
常以vy表示。 要提高最大爬升率vymax,除设法减小阻力和降低飞机重量
外,重要的措施是加大推力。
爬升性能
静升限:飞机能作水平直线飞行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理论静升限:飞机能够保持平飞的最大飞行高度,此时爬升率 等于零。 ★★ 实 用 静 升 限 : 飞 机 最 大 爬 升 率 等 于 0.5m/s ( 亚 声 速 飞 机 ) 或 5m/s(超声速飞机)时所对应的飞行高度。 ★★
速度性能
最大飞行速度 ★ 指飞机在某一高度上作水平飞行,发动机以最大可用推力
工作时飞机所能达到的最大飞行速度。
巡航速度 ★ 发动机每公里消耗燃油量最小情况下的飞行速度。一般为
最大飞行速度的70%~80%。
最小飞行速度 ★★ 在一定高度上飞机能维持水平直线飞行的最小速度。飞机
的最小平飞速度的大小,对飞机的起降性能有很大影响。

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

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

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12001在迎角不变条件下,飞行速度增大一倍则升力:(B)增大2倍(A)增大l倍12002(C)增大4倍(D)不变在迎角不变条件下,飞行速度增大一倍则阻力:(B)增大2倍(D)不变(A)增大l倍12003(C)增大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保持平飞所需的迎角与真空速的关系为:(A)均不变(B)给定迎角下的真空速增大(C)给定迎角下的真空速减小(D)两者均减小12004影响失速速度的因素有:(A)重量、过载、功率(B)过载、迎角和功率(C)迎角、重量和空气密度(D)迎角、重量、飞机构形12005在小于V有利的飞行速度范围内,平飞速度减小将引起飞机阻力:(A)增加,因为诱导阻力增大(B)增大,因为摩擦阻力增大(C)减小,因为诱导阻力减小(D)减小,因为压差阻力减小12006保持一定速度平飞,随着重量增加飞机:(A)摩擦阻力增大(B)诱导阻力增大(C)诱导阻力减小(D)诱导阻力基本不变12007通过改变迎角,飞行员可以改变:(A)升力、阻力和飞机重量(B)升力、阻力和速度(C)升力、速度但不能控制阻力(D)飞机重量、升力但不能控制速度12022下列关于阻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诱导阻力是由于气流下洗引起的(B)压差阻力是由于气流分离引起的(C)零升阻力的主要成分是摩擦阻力(D)摩擦阻力的大小仅与飞行表速有关12022在飞机起飞离开地面过程中:(A)飞机的稳定性将增强(B)诱导阻力将增大(C)诱导阻力将减小(D)摩擦阻力将增大12022双发螺旋桨飞机的关键发为:(A)涡流对垂尾影响较轻的一发(B)涡流对垂尾影响较重的一发(C)产生可用拉力较大的一发(D)可以为任意一发12022跨音速飞行一般是指:(A)马赫数0.50到1.0(B)马赫数0.75到1.0(C)马赫数0.75到1.2(D)马赫数0.75到2.012022亚音速飞行一般指:(A)马赫数低于0.75(B)马赫数0.75到1.2(C)马赫数0.75到1.0(D)马赫数低于1.012022临界马赫数是指:(A)上翼面出现激波时的来流马赫数(B)上翼面出现局部超音速区时的来流马赫数(C)飞机产生高速振动时的来流马赫数(D)上翼面低压力点达到音速时的来流马赫数12022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机翼表面最先达到音速的一点是在:(A)上翼面前缘(B)上翼面后缘(C)机翼前缘驻点附近(D)下翼面前缘12022后掠翼飞机在翼尖出现激波失速后将使压力中心:(A)向后向内移动(B)向前向内移动(C)向前向外移动(D)仅向内移动12022机翼后掠设计的最大优点在于:(A)显著提高临界马赫数(B)改进飞机在高速飞行时的稳定性(C)降低空气压缩性的影响(D)改进飞机在高速飞行时的操纵性12022后掠翼的缺点在于:(A)翼根先失速(B)随压力中心的前移飞机出现剧烈低头(C)翼尖先失速(D)飞机的稳定性较差12022翼面涡流发生器的主要作用是:(A)破坏上翼面绕流(B)减小激波阻力(C)改善后掠翼飞机的稳定性(D)改善后掠翼飞机的副翼操纵性12022增升装置的主要作用是:(A)增大最大升阻比(B)增大最大升力(C)增大阻力(D)增大临界迎角12022前缘襟翼的主要作用是:(A)增大机翼弯度(B)减小升力但不增加速度(C)改善大迎角下的飞机稳定性(D)增加飞行阻力12022前缘缝翼的工作原理是:(A)改变机翼弯度增加升力(B)改善上翼面绕流延缓气流分离(C)改善下翼面绕流延缓气流分离(D)将下翼面高压区的气流引向上翼面,延缓气流分离12022螺旋桨顺桨是指将桨叶角调整到:(A)0°左右(B)45°左右(C)90°左右(D)180°左右12023飞机失速的根本原因在于:(A)飞行速度过小(B)飞行速度过大(C)遭遇阵风干扰(D)飞机迎角超过临界迎角12024飞机的迎角是:(A)飞机纵轴与相对气流的夹角(B)机翼弦线与相对气流的夹角(C)机翼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D)飞行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12025低速流动的基本特征是:(A)流管变细,流速加快(B)流管变细,流速减慢(C)流管变细,气流压力增加(D)流速加快,则气流压力12026在临界迎角状态,飞机的:(A)升力最大(B)升力系数最大(C)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最大(D)升阻比最大12027有利迎角状态,飞机的:(A)升力最大(B)升力系数最大(C)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最大(D)升阻比最大12028襟翼的主要作用在于:(A)增加升阻比(B)减小升阻比(C)增加最大升力系数(D)增加升力系数12029飞机的升力主要是由:(A)上翼面前缘产生的(B)上翼面后缘产生的(C)下翼面前缘产生的(D)上下翼面各占一半12030螺旋桨变距是指改变:(A)桨叶角(B)桨叶迎角(C)桨叶转速(D)发动机扭矩12031螺旋桨飞机的拉力:(A)随飞行高度增加而增加(B)随飞行高度增加而减小(C)随飞行速度增加而增大(D)随飞行速度增加而减小12032螺旋桨产生负拉力的原因有:(A)桨叶角过大,飞行速度过小(B)桨叶角过大,飞行速度过大(C)油门过大,飞行速度过小(D)油门过小,飞行速度过大12033超音速流动的基本规律是:(B)膨胀加速,压力降低,温度降低(A)膨胀加速,压力增高,温度增高12034尾流的产生主要是由于:(C)膨胀减速,压力增高,温度增高(D)膨胀减速,压力降低,温度降低(A)翼尖涡(B)气流与飞机间的摩擦作用(C)气流在机翼表面发生分离的结果(D)动力装置的排除尾气12035尾流移动的基本特征是:(B)缓慢上升(D)向下风侧飘移(A)缓慢下沉(C)向上风侧飘移12036影响尾流强度的主要因素有:(A)重量越大,速度越高,尾流越强(B)重量越大,速度越低,尾流越强(C)翼展越长,速度越低,尾流越强(D)翼展越长,速度越大,尾流越强12037空气的压缩性对高速流动规律的影响程度取决于:(B)空气温度(D)飞行马赫数(B)真空速不变,指示空速增大(D)真空速不变,指示空速减小(D)先减小后增加(A)飞行速度(C)空气密度12038(A)真空速增大,指示空速也增大(C)真空速增大,指示空速不变1203912040(A)增加(B)减小保持相同迎角平飞,随着飞行高度增加:随着迎角的增加,飞机的升阻比:(C)先增加后减小飞机着陆过程中,其尾流结束是从:(B)飞机接地后(A)飞机进场后收油门至慢车位(C)飞机停止运动12041(A)在前机离地点前方离地(B)在前机离地点的后方离地(D)飞机收回扰流板并解除反推后起飞阶段,后机为避免前机尾流的影响应当:(C)不需考虑前机影响,因为在地面上飞机不产生尾流(D)以上答案都不对12042着陆阶段,后机为避免前机尾流的影响,应当:(A)在前机接地点前方接地(B)在前机接地点的后方接地(C)不需考虑前机影响,因为在地面上飞机不产生尾流(D)以上答案都不对1204312044起风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特别注意尾流的影响:(B)顺风(C)侧风(D)阵风下列关于马赫数的叙述正确的是:(A)逆风(A)马赫数是飞行速度与该高度上音速之比(B)马赫数是音速与飞行速度之比(C)马赫数反映了空气庄缩性的大小(D)飞行马赫数超过1意味着进入超音速飞行120451204612047120481204912050120511205212053120541205512056可以减小起飞距离的因素有:沿上坡跑道起飞对起飞性能的影响是:(B)起飞距离减少(C)VR降低(D)VR增加(D)沿上坡跑道起飞下列因素中可以减小起飞决断速度的是:(B)减小起飞重量(C)机场标高增加下列因素中随起飞重量增加而减小的是:(D)继续起飞距离(D)空中最小操纵速度V2速度的定义为:(B)起飞安全速度(C)最小起飞速度喷气机的快升速度VY为:螺旋桨飞机以V有利飞行时将得到:(C)最长返航时间(D)最小下降率喷气机的远航速度是在:为获得最远航程,顺风时应:(B)减小巡航速度(C)维持原巡航速度(D)改变飞行高度对于给定航程的飞行,为减小油耗应当:重量减轻时为得到最大航程应:(B)减小巡航高度(C)飞行迎角应减小(D)增加巡航高度和速度为获得最远航程,随重量减轻喷气机应:(A)增大VR(B)减小VR(C)逆风分量增大(D)增大起飞襟翼角度(A)起飞距离增大(A)跑道积水(A)决断速度V1(B)抬轮速度VR(C)加速停止距离(A)起飞决断速度(A)大于V有利(B)小于V有利(C)等于V有利(D)与V有利无关(A)最大航程(B)最大上升梯度(A)大于V有利(B)小于V有利(C)等于V有利(D)与V有利无关(A)增加巡航速度(A)顺风时增大速度(B)逆风时增大速度(C)逆风时增大高度(D)顺风时减小高度(A)减小巡航速度(A)增加速度和高度(B)增加高度或减小速度(C)增加速度或减小高度(D)减小速度和高度12057VSO表示:(A)全收构形下失速速度(B)起飞构形下失速速度(C)着陆构形下失速速度(D)复飞构形下失速速度12058机场标高对着陆接地速度的影响为:(A)标高越高,地速越大(B)标高越高,地速越小(C)标高对地速无显著影响(D)标高对地速的影响还与温度有关12059为了缩短着陆距离,喷气机在使用反推时应:(A)接地后立即便用反推(B)接地前就便用反推(C)在施加最大刹车后使用反推(D)在放出减速板以后使用反推12060在着陆滑跑中:(A)减速板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气动阻力(B)反推主要用于高速滑跑时的减速(C)刹车在高速滑跑时的减速效率最高(D)反推主要用于低速滑跑时的减速12061着陆滑跑中影响刹车效率的因素有:(A)减少机翼升力可增大刹车效率(B)光洁的道面有助于改善刹车效率(C)机轮打滑状率越高刹车效率越高(D)高速滑跑时刹车效率好12062湿滑道面上的着陆距离应:(B)按干道面着陆距离的1.1倍计算(A)不超过可用跑道长度的70%12063(C)按干道面着陆距离的1.2倍计算(D)按干道面着陆距离的1.3倍计算飞机的仰角与迎角间的关系是:(B)大仰角对应于大迎角(A)仰角与迎角相同12064(C)仰角与迎角之差就是轨迹角(D)仰角与迎角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增加飞机仰角可以增大上升率的速度范围是:(A)小速度范围(B)大速度范围(C)任何速度范围(D)仅靠改变速度不能增加上升率12065将:(A)不变12066将:(A)不变12067(B)增加(C)减小(D)先增加后减小飞机的抬轮速度VR应当是:(B)增加(C)减小(D)先增加后减小对于装备增压式发动机的螺旋桨飞机,随着飞行高度增加,VMCA(空中最小操纵速度)对于装备非增压式发动机的螺旋桨飞机,随着飞行高度增加,VMCA(空中最小操纵速度)(A)大于失速速度,小于VMCA(B)仅需大于失速速度(C)大于失速速度和VMCA(D)仅需大于VMCA12068VMCA的意义在于,双发飞机在一发失效时只要不低于该速度就能:(A)保持住航向(B)保持住航向和高度(C)控制两翼水平(D)保持一定的爬升能力12069飞机重心位置对VMCA的影响为:(B)重心后移时VMCA增大(D)重心后移时VMCA将减小(A)重心前移时VMCA增大(C)重心对VMCA无显著影响12070盘旋中为保持高度应增大迎角,其原因是:(A)补偿升力的垂直分量损失(B)增大升力的水平分量(C)补偿阻力的增量(D)保持速度12071关于过载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量与升力之比(B)升力与重量之差与重量的比值(C)升力与重量之比(D)盘旋中坡度越大过载越小12072B737飞机做60°坡度盘旋其过载为:(A)1(B)1.2(C)1.4(D)2120731207412075B757飞机做45°坡度盘旋时其过载为:一架B737着陆重量为50吨,做30°坡度盘旋等待时机翼升力为:(B)100吨(C)57吨(D)65吨能同时增加转弯率并减小转弯半径的方法有:(A)1(B)1.2(C)l.4(D)2(A)50吨(A)增加速度和坡度(B)增加坡度减小速度(C)减小坡度增加速度(D)保持坡度增加速度12076保持盘旋坡度,增加速度,则转弯率与半径的变化为:(A)转弯率减小,半径增大(B)转弯率增加,半径减小(C)转弯率和半径均增大(D)转弯率和半径均减小12077保持盘旋坡度和高度不变,随者盘旋速度的增大:(A)转弯率减小,过载减小(B)转弯率增加,过载增大(C)转弯率减小,过载不变(D)转弯率减小,过载增大12078为了获得最小下降率应当:(A)以有利速度下降(B)以经济速度下降(C)以VMCA下降(D)以VS下降12079风对飞机下降性能的影响为:(A)逆风使下降角减小(B)顺风使下降角减小(C)逆风使下降率增和(D)顺风使下降率增加120801208112082气温影响飞机起飞性能的主要原因是:(B)影响抬轮速度VR(C)影响V2(D)影响真空速(B)影响抬轮速度VR(C)影响V2(D)影响真空速机场标高影响飞机起飞性能的主要原因是:停止道的作用主要在于:(A)影响可用推力(A)影响可用推力(A)增加起飞可用距离(B)增加中断起飞可用距离(C)增加继续起飞可用距离(D)增加滑跑可用距离12083净空道的作用主要在于:(A)增加全发起飞可用距离(B)增加中断起飞可用距离(C)增加继续起飞可用距离(D)增加滑跑可用距离12084下述因素中不利于增加起飞重量的有:(A)使用下坡跑道(B)使用大角度襟翼(C)高温天气(D)逆风起飞12085着陆时飞机的进场速度VREF为:(A)失速速度(B)失速速度的1.2倍(C)失速速度的1.3倍(D)失速速度的l.4倍12086飞机的起飞侧风极限是指飞机在特定阶段下用满舵(留有一定备份)所能修正的最大正侧风,其中特定阶段是指:(A)起飞滑跑阶段(B)离地后初始爬升阶段(C)抬前轮阶段(D)中断起飞阶段12087飞机的着陆侧风极限是指飞机在特定阶段下用满舵(留有一定备份)所能修正的最大正侧风,其中特定阶段是指:(A)着陆滑跑阶段(B)复飞初始爬升阶段(C)主轮接地阶段(D)着陆拉平阶段12088飞机在重量一定条件下,上升梯度主要取决于:(A)飞机的速度(B)飞机的油门大小(C)剩余推力大小(D)剩余功率大小12089飞机在重量一定条件下,上升率主要取决于:(A)飞机的速度(B)飞机的油门大小(C)剩余推力大小(D)剩余功率大小12090飞机以慢车功率飘降时,其飘降距离主要取决于:(A)飞机的高度和重量(B)飞机的高度和速度(C)飞机的重量和速度(D)飞机的速度12091下列关于翼尖涡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翼尖涡流是由于机翼上下翼面的压力差引起的(B)翼尖涡流是由于机翼表面气流分离引起的(C)翼尖涡流产生的下洗作用使机翼的升力和阻力增大(D)翼尖涡流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12092风对尾流的影响特征是:(A)风会加速尾流的消散(B)尾流不随风发生漂移(C)向上风侧飘移(D)向下风侧飘移12093在按尾流强度对飞机进行分类时主要依据:(A)飞机的最大着陆重量(B)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C)飞机的失速速度(D)飞机的着陆入口速度12094保持相同指示空速和半径作盘旋,坡度与高度的关系为:(A)高度增加,则所需盘旋坡度增大(B)高度增加,则所需盘旋坡度减小(C)高度对盘旋坡度没有影响(D)与发动机功率无关12095随着飞机盘旋坡度的增大,失速速度:(A)增加(B)减小(C)基本不变(D)先增加后减小12096飞行中遇到中度以上颠颠时,应尽可能将速度保持在:(A)抖动速度(B)颠簸气流中的有利飞行速度(C)经济速度(D)空中最小操纵速度1209712098起飞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特别注意尾流的影响:(B)顺风(C)侧风(D)阵风喷气式飞机的实用升限是:(A)逆风(A)最大上升率为0英尺/分钟时的高渡(B)最大上升率乃30英尺/分钟时的高度(C)最大上升率为50英尺/分钟时的高度(D)最大上升率为70英尺/分钟时的高度12099喷气式飞机的理论升限是:(A)最大上升率为0英尺/分钟时高度(B)最大上升率为30英尺/分钟时的高度(C)最大上升率为50英尺/分钟时的高度(D)最大上升率为70英尺/分钟时的高度12100纵向动不稳定的特征是:(A)仰俯振荡越来越加剧(B)坡度振荡越来越加剧(C)飞机始终趋于低头(D)飞机始终趋于上仰12101当飞机的重心超过其后限时:(A)副翼操纵变得迟缓(B)方向舵操纵变得迟缓(C)升降舵出现反操纵(D)纵向不稳定12102当飞机重心处于后限时:(A)失速速度增大,巡航速度增大,稳定性最低(B)失速速度最小,巡航速度最大,稳定性最低(C)失速速度最小,巡航速度最低,稳定性最好(D)失速速度最大,巡航速度最小,稳定性最好12103当飞机重心处于前极限时:(A)失速速度减小,巡航速度很大,稳定性最低(B)失速速度最小,巡航速度最大,稳定性最低(C)失速速度最小,巡航速度最低,稳定性最好(D)失速速度减小,巡航速度增大,稳定性最好12104后掠翼飞机的荷兰滚现象是:(A)由于纵问稳定性较差引起(B)由于横侧稳定性过强而航向稳定性过弱引起的(C)由于横侧稳定性过弱而航向稳定性过强引起的(D)由于侧向操纵性差引起的12105下列属于主操纵系统的是:(B)升降舵(D)副翼调整片(B)升降舵(D)副翼(B)仅用于高速飞行(D)仅限着陆起飞阶段使用(B)仅用于高速飞行(D)仅限着陆起飞阶段使用(B)减小激波阻力(D)改善后掠翼飞机的副翼操纵性(B)横向主操纵系统(D)横向辅助操纵系统(A)襟翼(C)扰流板12106(A)方向舵(C)前缘襟翼12107(A)仅用于低速飞行(C)用于高速和低速飞行12108(A)仅用于低速飞行(C)用于高速和地速飞行12109翼面涡流发生器的作用是:(A)破坏上翼面的展向流动(C)改善后掠翼飞机的稳定性12110前缘襟翼属于:(A)纵向主操纵系统(C)纵向辅助操纵系统12111前缘缝翼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低速飞行时的升力(B)改善高速飞行时的副翼操纵性(C)将下翼面低压区的气流引向上翼面下列属于辅助操纵系统的是:现代民航机的副翼一般分为内副翼和外副翼,其中内副翼用于:现代民航机的副翼一般分为内副翼和外副翼,其中外副翼用于:(D)改善大迎角状态下的副翼操纵性12112飞行扰流板的主要作用是:(B)增加阻力(D)仅限低速飞行使用(B)增加起飞所需爬升能力(D)减小失速速度(B)控制飞机绕主轴转动(D)A和C都对(B)控制飞机绕立轴转动(D)控制飞机绕立轴和纵轴转动(B)控制飞机绕立轴转动(D)控制飞机绕立轴和纵轴转动(B)前缘襟翼(D)偏航阻尼器(A)增加机翼弯度(C)减小升力但不增加速度12113(A)增加起飞所需升力(C)减小阻力12114升降舵用于:(A)控制飞机绕横轴转动(C)控制飞机绕纵轴转动12115副翼是用于:(A)控制飞机绕横轴转动(C)控制飞机绕纵轴转动12116方向舵是用于:(A)控制飞机绕横轴转动(C)控制飞机绕纵轴转动12117(A)后缘襟翼(C)扰流板12118关于起飞襟翼调定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副翼卡阻时可用于横侧操纵的是:平尾结冰状态下放襟翼后可能导致飞机突然转入俯冲,原因在于:(A)放襟翼产生附加低头力矩,应及时带杆改出(B)平尾在负迎角范围失速,应及时带杆改出(C)结冰导致平尾负临界迎角减小,应收襟翼(D)放襟翼产生附加低头力矩,应及时收襟翼12119飞机具有纵向静稳定性的条件是:(B)重心在焦点之后(D)重心在压力中心之后(B)垂尾提供的(D)水平尾翼提供的(B)垂尾提供的(D)水平尾翼提供的(B)机翼后掠角或上单翼布局提供的(D)水平尾翼提供的(A)重心在焦点之前(C)重心在压力中心之前12120(A)机翼提供的(C)机身提供的12121飞机航向稳定性主要是由:(A)机翼提供的(C)机身提供的12122(A)机身提供的(C)垂尾提供的12123(A)随着迎角增加,焦点前移(B)随着迎角增加,焦点后移(C)焦点位置不随迎角而改变(D)随着迎角增加,焦点先前移然后又后移飞机的纵向稳定性主要是由:飞机的横侧稳定性主要是由:飞机的焦点位置与机翼迎角的关系是:12124飞机的压力中心位置与机翼迎角的关系是:(A)随着迎角增加,压力中心前移(B)随着迎角增加,压力中心后移(C)压力中心位置不随迎角而改变(D)随着迎角增加,压力中心先前移然后又后移12125飞机的重心过于靠后会导致:(B)方向舵操纵变迟钝(D)升降舵操纵变灵敏(B)方向舵操纵变迟钝(D)升降舵操纵变灵敏(A)副翼操纵变迟钝(C)升降舵操纵变迟钝12126(A)副翼操纵变迟钝(C)升降舵操纵变迟钝飞机的重心过于靠前会导致:。

飞行原理与性能

飞行原理与性能
目前所使用的增升装置的种类主要有:
简单襟翼 分裂襟翼 开缝襟翼 后退襟翼 前缘襟翼 克鲁格襟翼 前缘缝翼
摩擦阻力
影响摩擦阻力的因素
空气的粘性 飞机表面的形状(主要是光滑程度) 同气流接触的飞机表面积的大小(浸润面积) 附面层中气流的流动情况
压差阻力
如果对称机翼相对来流旋转了一个迎角,驻点就会稍稍向前 缘的下表面移动,并且流经上下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改变了, 流经上表面的空气被迫多走了一段距离,在上下表面,空气 仍然有一个从驻点加速离开的过程,但是在下表面的最高速 度要小于上表面的最高速度。
失速
航空器---常用的增升装置
增升装置的主要种类
操纵性
俯仰操纵
方向操纵
滚转操纵
无人机的发射方式
1.起落架滑跑起飞 2.手抛发射 3.零长发射 4.滑轨式发射 5.发射车上发射 6.母机空中发射 7.容器式发射 8.垂直起飞发射
无人机的回收方式
1. 起落架滑轮着陆 2. 降落伞回收 3. 拦截网回收 4. 气囊回收 5. 气垫着陆 6. 空中回收 7. 垂直着陆
静态平衡:直立在地面, 没有相对运动
动态平衡:以恒定速率 移动的车辆,没有加速, 也没有减速
动态平衡:直线水平 飞行的飞机,没有加 速,没有减速,也没 有转弯
动态平衡:以恒定的速度爬 升、俯冲或滑行的飞机
平衡是事物一种非常普遍的状态,不稳定运动状 态与稳定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情况不同之处就是 多了加速度。
加速度,质量和力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表明,要获得给定加速度所施加的力的 大小取决于无人飞机的质量。
一个具有很大质量的物体需要用更大的力去打破它的平衡 才能达到给定的加速度,而小质量的物体所需的力则小。

飞行原理和性能

飞行原理和性能

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飞行原理一、飞机的升力和阻力飞机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当飞机飞行在空中,就会产生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飞机就是靠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

在了解飞机升力和阻力的产生之前,我们还要认识空气流动的特性,即空气流动的基本规律。

流动的空气就是气流,一种流体,这里我们要引用两个流体定理: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流体的连续性定理:当流体连续不断而稳定地流过一个粗细不等的管道时,由于管道中任何一部分的流体都不能中断或挤压起来,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流进任一切面的流体的质量和从另一切面流出的流体质量是相等的。

连续性定理阐述了流体在流动中流速和管道切面之间的关系。

流体在流动中,不仅流速和管道切面相互联系,而且流速和压力之间也相互联系。

伯努利定理就是要阐述流体流动在流动中流速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伯努利定理基本内容:流体在一个管道中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力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力大。

飞机的升力绝大部分是由机翼产生,尾翼通常产生负升力,飞机其他部分产生的升力很小,一般不考虑。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空气流到机翼前缘,分成上、下两股气流,分别沿机翼上、下表面流过,在机翼后缘重新汇合向后流去。

机翼上表面比较凸出,流管较细,说明流速加快,压力降低。

而机翼下表面,气流受阻挡作用,流管变粗,流速减慢,压力增大。

这里我们就引用到了上述两个定理。

于是机翼上、下表面出现了压力差,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的压力差的总和就是机翼的升力。

这样重于空气的飞机借助机翼上获得的升力克服自身因地球引力形成的重力,从而翱翔在蓝天上了。

机翼升力的产生主要靠上表面吸力的作用,而不是靠下表面正压力的作用,一般机翼上表面形成的吸力占总升力的60-80%左右,下表面的正压形成的升力只占总升力的20-40%左右。

飞机飞行在空气中会有各种阻力,阻力是与飞机运动方向相反的空气动力,它阻碍飞机的前进,这里我们也需要对它有所了解。

按阻力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和干扰阻力。

飞行原理——精选推荐

飞行原理——精选推荐

飞⾏原理飞机为什么能飞?空⽓动⼒学空⽓与物体相互作⽤的规律操作飞机,原理?飞⾏⼒学研究飞⾏性能、操作性、稳定性更快、更远、更经济?飞⾏原理第⼀章飞机和⼤⽓的⼀般介绍第⼆章飞机的低速空动⼒空⽓动⼒学主要是低速⼩飞机第三章螺旋桨的空⽓动⼒第⼗章⾼速空⽓动⼒学基础第四章飞机的平衡、稳定性、操作性第五章平飞、上升、下降飞⾏⼒学第六章盘旋第七章起飞、着陆第⼋章特殊飞⾏着重于飞机的操作、实践、基本原理第九章重量、平衡机机型相关介绍⼤型宽体飞机:座位数在200以上,飞机上有双通道通⾏747 波⾳747载客数在350-400⼈左右(747、74E均为波⾳747的不同型号)777 波⾳777载客在350⼈左右(或以77B作为代号)767 波⾳767载客在280⼈左右M11 麦道11载客340⼈左右340 空中客车340载客350⼈左右300 空中客车300 载客280⼈左右(或以AB6作为代号)310 空中客车310载客250⼈左右ILW 伊尔86苏联飞机载客300⼈左右中型飞机:指单通道飞机,载客在100⼈以上,200⼈以下M82/M90 麦道82 麦道90载客150⼈左右737/738/733 波⾳737系列载客在130-160左右320空中客车320载客180⼈左右TU54苏联飞机载客150⼈左右146英国宇航公司BAE-146飞机载客108⼈YK2 雅克42苏联飞机载客110⼈左右⼩型飞机:指100座以下飞机,多⽤于⽀线飞⾏YN7 运7国产飞机载客50⼈左右AN4 安24苏联飞机载客50⼈左右SF3 萨伯100载客30⼈左右ATR 雅泰72A载客70⼈左右世界上现有主要机型:美国波⾳商⽤飞机制造公司、欧洲空中客车⼯业公司、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

1996年底,波⾳公司已同麦道合并。

波⾳系列:波⾳707、波⾳727、波⾳737、波⾳747、波⾳757、波⾳767、波⾳777 。

空中客车系列:A-300、A-310、A-320、A-330、A-340。

第三章飞行原理与飞行性能

第三章飞行原理与飞行性能
机翼迎角:翼弦和相对来流之间的夹角。
升力
影响飞机升力的因素 机翼面积的影响 相对速度的影响 空气密度的影响 机翼剖面形状和
迎角的影响
升力的来源
驻点:机翼上压力最高的点也就是驻点,是空气与前缘相遇的地方。
迎角为零,完全对称的机翼上,从驻点开始,流经上下表面的气流速度是相 同的,压力变化也完全相同,所以这种状态的机翼不会产生升力。
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
通常,机翼翼型的上表面凸起较多而下表面比较平直, 再加上有一定的迎角。这样,从前缘到后缘,上翼面的气 流流速就比下翼面的流速快;上翼面的静压也就比下翼面 的静压低,上下翼面间形成压力差,此静压差称为作用在 机翼上的空气动力。
空气动力合力在垂直于气流速度方向上的分量就是机 翼的升力。
力的平衡
如果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就有保持这 种平衡状态的趋势。
升力 重力
伯努利定律
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提出,其实质是流体的机械能守恒。
对于管道类和轮船周围的流动来说,它是一个最基础的理论,同样适用与空气动力学 和飞行。
一个平滑流动或流线型流动里面的空气微团接近一个低压区时会加速,接近高压区时 会减速。
飞机绕横轴(x 轴)的稳定叫纵向稳定, 它反映了飞机的俯仰稳定特性。
飞机主要靠水平尾翼来保证纵向稳定,而 飞机的重心位置对飞机的纵向稳定有很大影响。
飞机绕立飞轴机(的z 轴航)向的稳稳定定性叫方向稳定, 也叫航向稳定。
飞机主要靠垂直尾翼来保证其方向稳定。
航向稳定力矩是在侧滑中产生的。
飞机的横向稳定性
如果机翼迎角产生,驻点就会向前缘的下表面移动,流经上下表面的空气流 动情况发生改变,上表面空气多走一段距离,下表面最高速度小于上表面最高 速度, 机翼下表面压力比上表面压力大,升力由此产生。

2024年无人机培训教材

2024年无人机培训教材

无人机培训教材第一章引言无人机,又称无人驾驶飞行器(UnmannedAerialVehicle,UAV),是一种通过遥控或自主飞行方式进行各种任务的航空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航拍、农业、物流、环境监测等。

为了确保无人机安全、高效地运行,提高无人机驾驶员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本教材旨在为无人机操作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内容。

第二章无人机基础知识2.1无人机分类与结构无人机按照用途可分为军用、民用和商业无人机;按照飞行原理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

无人机的结构主要包括飞行器、导航系统、遥控系统、任务设备等部分。

2.2飞行原理与飞行性能无人机飞行原理主要包括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飞行控制等。

飞行性能参数有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续航时间、载重能力等。

2.3导航与飞控系统导航系统负责无人机的定位、导航和飞行路径规划。

飞控系统负责无人机的稳定飞行、姿态控制、自动起飞、着陆等功能。

第三章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3.1遥控器操作遥控器是无人机飞行操作的主要工具,操作者需熟练掌握遥控器的各个功能键、摇杆、开关等操作方法。

3.2起飞与着陆起飞与着陆是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最关键的操作环节。

操作者需掌握起飞、悬停、着陆等基本动作,确保无人机安全起飞和着陆。

3.3飞行姿态控制飞行姿态控制是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关键。

操作者需掌握无人机的前进、后退、上升、下降、左转、右转等飞行姿态控制方法。

3.4自动飞行与任务设备操作操作者需掌握无人机的自动飞行模式、航线规划、任务设备操作等技能,实现无人机的高效作业。

第四章无人机法规与安全4.1无人机法规无人机驾驶员需遵守国家关于无人机的相关法规,包括飞行空域、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限制。

4.2飞行安全飞行安全是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操作者需了解飞行安全知识,掌握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法。

第五章无人机维护与保养5.1无人机检查与维护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飞行安全。

第三章 飞机飞行的原理

第三章 飞机飞行的原理

飞 机 着 陆 遇 侧 风
云是空中水气的凝结物。云的不同形状和变化,既能反映 当时大气运动的状态,又能预示未来的天气变化,有经验的 飞行人员把云称为“空中地形”和“空中的路标”。云对飞 行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低云妨碍飞机的起飞、降落。 (2)云中飞行可能出现颠簇。 (3)云中飞行还可能造成飞机积冰。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 低0.65℃。其原因是太阳辐射首先主要加热地面,再由 地面把热量传给大气,因而愈近地面的空气受热愈多, 气温愈高,远离地面则气温逐渐降低。 ②天气的复杂多变。对流层集中了75%大气质量和90% 的水汽,因此伴随强烈的对流运动,产生水相变化,形 成云、雨、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 ③空气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地面性质不同,因而受热不均。 暖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缩而下 降,从而产生空气对流运动。对流运动使高层和低层空 气得以交换,促进热量和水分传输,对成云致雨有重要 作用。
二、大气飞行环境
• 按照大气在铅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 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 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 间层、 电离(热)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它的高度因纬度和季 节而异。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平均为17~18公里; 中纬度平均为10~12公里;高纬度仅8~9公里。 就季节而言,对流层上界的高度,夏季大于冬季。
5、散逸层
• 电离层顶以上,称外层。它是大气的最外一层,也是 大气层和星际空间的过渡层,但无明显的边界线。这 一层,空气极其稀薄,大气质点碰撞机会很小。气温 也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由于气温很高,空气粒子运动 速度很快,又因距地球表面远,受地球引力作用小, 故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质点不断散逸到星际空间,散 逸层由此而得名。 • 据宇宙火箭资料证明,在地球大气层外的空间,还围 绕由电离气体组成极稀薄的大气层,称为“地冕”。 它一直伸展到22 000公里高度。由此可见,大气层与 星际空间是逐渐过渡的,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OK

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OK

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3001"> 在等速的平直飞行中,作用于飞机上的四个力的关系是:TRUE">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 3002">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速度将:TRUE">增大;3003">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速度将:TRUE">减小;3004">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压强将:TRUE">减小;3005"> 当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压强将:TRUE">增大;3006"> 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增大的地方,压强将:TRUE">减小;3007"> 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减小的地方,压强将:TRUE">增大;3008"> 飞机的升力主要由产生. TRUE">减小机翼上表面的压强.3009"> 飞机的升力:TRUE">垂直于相对气流;3010"> 飞机相对气流的方向:TRUE">平行于飞行速度,与飞行速度反向.3011"> 飞机下降时,相对气流:TRUE">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上;3012"> 飞机上升时,相对气流:TRUE">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下;3013"> 飞机的迎角是:TRUE">飞机翼弦与相对气流的夹角.3014"> 飞机下降时,其迎角:TRUE">小于零;3015"> 飞机上升时,其迎角:TRUE">大于零;3016"> 飞机的越大,诱导阻力越小. TRUE">展弦比;3017"> 低速飞行性能好的机翼是:TRUE">梯形翼;3018"> 高速飞行性能好的机翼是:TRUE">后掠翼;3019"> 飞机迎角小于临界迎角,迎角增大,升力系数;飞机迎角大于临界迎角,迎角增大,升力系数. TRUE">增大、减小;3020"> 飞机的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变化规律是:TRUE">随迎角的增大,升力系数先增大,然后减小. 3021"> 若迎角超过临界迎角,升力系数会:TRUE">迅速减小;3022"> 当飞机的迎角为临界迎角时,飞机的. TRUE">升力系数最大;3023"> 临界迎角是:TRUE">最大升力系数对应的迎角;3024"> 飞机的失速总是出现在:TRUE">同一迎角;3025"> 飞机重量增加,飞机的失速速度:TRUE">增大;3026"> 相同迎角,飞行速度增大一倍,升力增加为原来的:TRUE">四倍.3027"> 要保持相同的升力,当飞机速度增大时,飞机迎角应:TRUE">减小;3028"> 要保持相同的升力,当飞机速度减小时,飞机迎角应:TRUE">增大;3029"> 放下襟翼,飞机的升力将:TRUE">增大;3030"> 放下襟翼,飞机的阻力将:TRUE">增大;3031"> 放下襟翼,飞机的升力将,阻力将. TRUE">增大、增大;3032"> 放下襟翼,飞机的失速速度将:TRUE">减小;3033"> 增升效率最好的襟翼是:TRUE">富勒襟翼.3034"> 相同迎角,飞行速度增大一倍,阻力增加为原来的:TRUE">四倍.3035"> 巡航飞行时,飞机的阻力主要是:TRUE">废阻力;3036"> 保持相同升力,飞行速度增大一倍,废阻力:TRUE">增大为原来的四倍;3037"> 保持相同升力,飞行速度增大一倍,诱导阻力:TRUE">减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3038"> 通过改变迎角,飞行员可以控制飞机的:TRUE">升力、空速、阻力;3039"> 机翼迎角控制:TRUE">作用于机翼上的正负压强分布.3040"> 飞机的总阻力最小时:TRUE">废阻力等于诱导阻力;3041"> 飞机的总阻力最小时:TRUE">飞机的升阻比最大.3042"> 飞机的废阻力等于诱导阻力时:TRUE">飞机的升阻比最大;3043"> 低速飞行时,飞机的阻力主要是:TRUE">诱导阻力.3044"> 放全襟翼下降,飞机能以:TRUE">较大的下降角,较小的速度下降;3045"> 机翼的气流分离是从机翼开始. TRUE">后缘;3046"> 操纵副翼时,飞机将绕:TRUE">纵轴的滚转运动;3047"> 操纵升降舵时,飞机将绕:TRUE">横轴的俯仰运动;3048"> 操纵方向舵时,飞机将绕:TRUE">立轴的偏转运动.3049"> 上升时,需要额外的来维持飞机的上升. TRUE">拉力;3050"> 上升时,飞机的拉力平衡:TRUE">阻力和重力的向后分量.3051"> 向右压盘时,飞机的:TRUE">左翼升力大于右翼升力;3052"> 升降舵下偏时,会引起飞机:TRUE">低头;3053"> 升降舵上偏时,会引起飞机. TRUE">抬头;3054"> 向前推杆,飞机的迎角:TRUE">减小;3055"> 向后拉杆,飞机的迎角:TRUE">增大;3056"> 蹬左舵,飞机垂尾产生的空气动力. TRUE">向右;3057"> 蹬右舵,飞机垂尾产生的空气动力. TRUE">向左;3058"> 飞机的下滑角是:TRUE">飞行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3059"> 飞机总阻力最小的速度,提供:TRUE">最小下滑角;3060"> 使飞机获得最大下滑距离的速度是:TRUE">下滑有利速度.3061"> 下滑有利速度使:TRUE">飞机下滑阻力最小;3062"> 用下滑有利速度下滑,飞机的:TRUE">升阻比最大;3063"> 在稳定的直线飞行中,下面关于飞机升力的说法,正确的是:TRUE">空速大时必须减小迎角,以产生足够的升力来保持高度;3064"> 关于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TRUE">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大于下表面的弯度. 3065"> 空速减小时,为保持高度,应实施的操纵是:TRUE">增大迎角,以保持升力不变;3066"> 根据机翼的设计特点,其产生的升力来自于:TRUE">机翼下表面的正压和上表面的负压. 3067"> 简单襟翼靠来增大升力系数. TRUE">增大机翼弯度.3068"> 开缝襟翼来增大升力系数. TRUE">增大机翼弯度和增大上翼面气流速度.3069"> 富勒襟翼靠来增大升力系数. TRUE">增大机翼弯度和机翼面积.3070"> 对于下滑,下面说法错误的是:TRUE">重量重,下滑角大;3071"> 飞机转弯的向心力是:TRUE">飞机升力的水平分力.3072"> 偏转副翼使飞机转弯时,机翼阻力:TRUE">使飞机向转弯外侧偏转;3073"> 偏转副翼使飞机转弯时,两翼的阻力是:TRUE">外侧机翼阻力大;3074"> 偏转副翼使飞机左转弯时,为修正逆偏转的影响,应:TRUE">向左蹬舵;3075"> 偏转副翼使飞机右转弯时,为修正逆偏转的影响,应:TRUE">向右蹬舵;3076"> 飞机转弯时,坡度有继续增大的倾向,原因是:TRUE">转弯外侧升力比内侧的大;3077"> 飞机坡度增大,升力的垂直分量:TRUE">减小;3078"> 飞机坡度增大,升力的水平分量:TRUE">增大;3079"> 载荷因数是:TRUE">飞机承受的载荷(除重力外)与重力的比值.3080"> 飞机转弯时,为保持高度需要增大迎角,原因是:TRUE">保持升力垂直分量不变;3081"> 转弯时,为保持高度和空速,应:TRUE">增大迎角和拉力;3082"> 飞机转弯时,如保持空速不变,则:TRUE">升力增大,阻力增大;3083"> 水平转弯中,坡度增大,载荷因数:TRUE">增大;3084"> 飞机水平转弯时,飞行员会感觉到:TRUE">自己的重量变重;3085"> 飞机产生负向载荷时,飞行员会感觉到:TRUE">自己的重量变轻;3086"> 在时,飞行员会感觉到负向载荷:TRUE">推杆使飞机转入下降.3087"> 飞机转弯时,飞行员会感觉到自己变重,原因是:TRUE">飞机承受了大于1G正过载;3088"> 飞机水平转弯,坡度增大,失速速度:TRUE">增大.3089"> 飞机平飞的失速速度为55Kts,载荷因数为4时的失速速度为:TRUE">110Kts.3090"> 飞机平飞的失速速度为70Kts,转弯坡度60度的失速速度为:TRUE">99Kts;3091"> 机动速度(VA)是:TRUE">飞机作机动飞行时应保持的速度;3092"> 机动速度(VA)是:TRUE">飞机安全失速的最大速度;3093"> 飞机失速的原因是:TRUE">飞机迎角超过临界迎角.3094"> 对飞机失速速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TRUE">载荷因数的变化.3095"> 飞机的重心靠前,失速速度:TRUE">不受影响.3096"> 飞机积有冰(雪、霜),失速速度:TRUE">增大;3097"> 飞机接近失速,会:TRUE">出现操纵迟钝和操纵效率降低的现象;3098"> 如飞机已失速,飞行员应:TRUE">立即推杆到底;3099"> 飞机发生螺旋现象的原因是:TRUE">飞机失速后机翼自转.3100"> 飞机发生螺旋后,最有效的制止方法是:TRUE">立即向螺旋反方向蹬舵到底制止滚转;3101"> 右转螺旋桨飞机的扭距使飞机:TRUE">向左滚转;3102"> 单发飞机扭距效应最大的飞行状态是:TRUE">起飞;3103"> 飞机大迎角飞行时,两个桨叶的迎角:TRUE">下行桨叶的大.3104"> 螺旋桨因素(P-factor)的影响最明显的状态是:TRUE">起飞;3105"> 右转螺旋桨飞机的螺旋桨因素(P-factor)使飞机:TRUE">向左偏转;3106"> 飞机离地面高度时,地面效应的影响开始体现出来. TRUE">低于一个翼展;3107"> 飞机在地面效应区时,引起的气动力变化是:TRUE">升力增大、阻力减小;3108"> 飞机在脱离地面效应区时,将:TRUE">经历诱导阻力增大的过程,需要更大的拉力;3109"> 飞机着陆进入地面效应区时,将:TRUE">经历诱导阻力减小的过程,需要减小拉力;3110"> 如果飞机在地面效应区内和在地面效应区外保持相同的迎角和速度,飞机的升力将:TRUE">增大,并且诱导阻力减小;3111"> 具有正静安定性的飞机,当受到扰动使平衡状态变化后,有:TRUE">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3112"> 具有负静安定性的飞机,当受到扰动使平衡状态变化后,有:TRUE">继续偏离原平衡状态的趋势;3113"> 具有中立静安定性的飞机,当受到扰动使平衡状态变化后,有:TRUE">保持偏离后的平衡状态的趋势.3114"> 飞机从已建立的平衡状态发生偏离,若,则飞机表现出正动安定性. TRUE">飞机振荡的振幅减小使飞机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3115"> 飞机从已建立的平衡状态发生偏离,若,则飞机表现出负动安定性. TRUE">飞机振荡的振幅持续增大;3116"> 飞机从已建立的平衡状态发生偏离,若,则飞机表现出中立动安定性. TRUE">飞机振荡的振幅不增大也不减小.3117"> 飞机的纵向安定性有利于:TRUE">防止飞机抬头过高或低头过低.3118"> 飞机的压力中心是:TRUE">升力的着力点.3119"> 飞机迎角增大,压力中心的位置会:TRUE">前移;3120"> 飞机迎角减小,压力中心的位置会:TRUE">后移;3121"> 具有纵向安定性的飞机,飞机重心:TRUE">位于压力中心前;3122"> 常规布局的飞机,机翼升力对飞机重心的力矩常为使飞机机头的力矩. TRUE">下俯;3123"> 常规布局的飞机,平尾升力对飞机重心的力矩常为使飞机机头的力矩. TRUE">上仰;3124"> 飞行中减小发动机功率,由于机翼和螺旋桨的下洗减弱,飞机会出现一定的倾向. TRUE">下俯;3125"> 飞行中增大发动机功率,由于机翼和螺旋桨的下洗增强,飞机会出现一定的倾向. TRUE">上仰;3126"> 重心靠前,飞机的纵向安定性:TRUE">变强;3127"> 重心靠后,飞机的纵向安定性:TRUE">减弱;3128"> 飞机的横侧安定性有助于:TRUE">使机翼恢复到水平状态;3129"> 上反角使飞机具有横侧安定性的原因是:TRUE">侧滑时,上反角使侧滑一侧机翼的迎角增大,升力增大;3130"> 后掠角使飞机具有横侧安定性的原因是:TRUE">侧滑时,侧滑一侧的后掠角增大,升力增大;3131"> 飞机的方向安定性过强,而横侧安定性相对过弱,飞机容易出现:TRUE">螺旋不稳定现象;3132"> 飞机的横侧安定性过强,而方向安定性相对过弱,飞机容易出现:TRUE">飘摆(荷兰滚);3133"> 飞行中发现飞机非指令的时而左滚,时而右滚,同时伴随机头时而左偏,时而右偏的现象,此迹象表明:TRUE">飞机进入了飘摆(荷兰滚);3134"> 图4-1中,A点对应的速度是:TRUE">最大平飞速度.3135"> 图4-1中,B点对应的速度是:TRUE">最大航程速度;3136"> 图4-1中,C点对应的速度是:TRUE">最大航时速度;3137"> 最佳爬升角速度(Vx)一般在使用. TRUE">起飞越障中;3138"> 最佳爬升率速度(Vy)一般在使用. TRUE">起飞越障后;3139"> 高度增加,最佳爬升角速度(Vx),最佳爬升率速度(Vy). TRUE">增大,减小;3140"> 在理论升限,最佳爬升角速度(Vx)最佳爬升率速度(Vy). TRUE">等于;3141"> 在实用升限,飞机的最大爬升率为ft/min. TRUE">100;3142"> 飞机的理论升限实用升限. TRUE">大于;3143"> 风与跑道的夹角为60度,风速为30Kn,根据图4-2知,飞机起飞时的逆风为Kts,正侧风为Kts. TRUE">15,26;3144"> 飞机在下面条件下起飞:温度10℃(50 F),气压高度0,重量2700lbs,静风.根据图4-3,飞机到达50ft高度的起飞距离为:TRUE">750ft.3145"> 飞机在下面条件下起飞:温度38℃(100 F),气压高度4000ft,重量3200lbs,静风.根据图4-3,飞机起飞滑跑距离为:TRUE">1350ft;3146"> 飞机在下面条件下起飞:温度-1℃(30 F),气压高度6000ft,重量3000lbs,逆风20Kt.根据图4-3,飞机到达50ft高度的起飞距离为:TRUE">1300ft;3147"> 飞机在下面条件下爬升,温度30℃,气压高度5000ft,重量4000lbs,根据图4-4,飞机的爬升率是:TRUE">702ft/min;3148"> 飞机在下面条件下爬升,温度-10℃,气压高度22000ft,重量3700lbs,根据图4-4,飞机的爬升率是:TRUE">384ft/min.3149"> 飞机在下面条件下着陆:温度21℃(70 F),气压高度0ft,重量3400lbs,逆风16Kt.根据图4-5,飞机50ft越障高度的着陆距离为:TRUE">1275ft;3150"> 飞机在下面条件下着陆:温度29℃(85 F),气压高度6000ft,重量2800lbs,逆风14Kt.根据图4-5,飞机50ft越障高度的着陆距离为:TRUE">1280ft;3151"> 飞机在下面条件下着陆:温度10℃(50 F),气压高度0ft,重量3000lbs,逆风10Kt.根据图4-5,飞机着陆滑跑距离为:TRUE">663ft;3152"> 飞机在下面条件下着陆:温度27℃(80 F),气压高度4000ft,重量2800lbs,逆风24Kt.根据图4-5,飞机50ft越障高度的着陆距离为:TRUE">1125ft;3153"> 在计算飞机的重量与平衡时,基本空机重量包括标准飞机重量、选装设备的重量,另外还包括:TRUE">不可用燃油和所有滑油的重量;3154"> 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指:TRUE">飞机开始起飞滑跑时的重量.3155"> 如果飞机的重量超过重量限制,容易:TRUE">在遇阵风或紊流时造成载荷因数过大.3156"> 下面用来确定飞机力矩的是:TRUE">飞机重量乘以力臂;3157"> 下面用来确定飞机重心位置的是:TRUE">飞机力矩除以重量;3158"> 根据下面条件:重量力臂力矩空机610 96.47 ? 飞行员150 43.8 ? 乘客180 74.7 ? 行李10 23.20 ? 总量? ? ? 飞机的重心在站位. TRUE">83.26.3159"> 根据下面条件:重量力臂力矩空机957 29.07 ? 飞行员140 -45.30 ? 乘客170 1.60 ? 行李15 -45.30 ? 总量? ? ? 飞机的重心在站位. TRUE">16.43;3160"> 参看图4-6,根据下列条件:重量力矩空机1315 150.1 飞行员140 ?乘客150 ?行李0 ?燃油162 ?问:飞机的重心在:TRUE">重心范围内,重量和力矩均在允许范围内.3161"> 参看图4-6,根据下列条件:重量力矩空机1315 154 飞行员145 ?乘客153 ?行李0 ?燃油162 ?问:飞机的重心在:TRUE">重心范围内,重量和力矩均在允许范围内.3162"> 如果一架飞机的重量为3650lbs,重心在94.0站位,现要将重心移至92.0站位,需将lbs行李由站位180的后行李舱移到站位40的前行李舱. TRUE">52.14;3163"> 一架飞机重量为4800Kg,飞机重心位于基准面后0.98m处,现将90Kg重的行李从后行李舱(在基准面后1.45m处)移到前行李舱(在基准面后0.45m处).现飞机重心在m处. TRUE">基准面后0.9613;第四章飞行原理,飞行性能与计划CPL4001"> 低速飞机翼型前缘B.较圆钝4002"> 下列哪种平面形状时机翼的诱导阻力最小 C.椭圆形4003"> 翼型的中弧曲度越大表明 B.翼型的上下表面外凸程度差别越大4004"> 飞机_____越大,诱导阻力越小 A.展弦比4005"> 机翼的后掠角是为了B.增大临界M数4006"> 飞机的扰流板可以B.增大阻力,减小升力4007"> 飞机的地面扰流板主要作用是A.减小升力以增大刹车效率4008在向左压盘时如果左侧机翼的扰流板升起,其作用是B.辅助副翼操纵以提高横向操纵效率4009"> 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的标准海平面气温是 C.15℃4010"> 按照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在高度低于11000米的高度上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A.降低6.5℃4011"> 标准海平面大气压为A.1013百帕4012"> 在3000米的高度上的实际气温为10℃,则该高度层上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A.高14.5℃4013"> 当在2000米的高度层上的实际气温为5℃,则该高度层上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B.高3℃4014"> 当已知3000米的高度层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高10℃(ISA+10℃),则3000米高度层上的气温为 A.5.5℃4015"> 某机场气压高度为1000米,气温为30℃,那么可能推断在5000米高度上的气温是A.4℃4016"> 在低速飞行中,飞机上流管变细的地方流速 C.加快4017"> 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流管中流速增大的地方,压力 B.偏低4018"> 在气温比标准大气温度低的天气飞行飞机的真实高度与气压高度表指示的高度(基准相同)相比,飞机的真实高度 B.偏低4019"> 升力主要由机翼的_______产生 A.上表面前段4020"> 摩擦力是由于______产生 A.空气的粘性和飞机表面不绝对光滑4021"> ______的摩擦阻力最小A.层流附面层4022"> 翼型升力系数的意义主要表示 B.迎角和翼型等因素对升力的综合影响4023"> 飞机的升力系数迎角变化的关系是 C.随迎角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4024"> 巡航飞行中,飞机的主要阻力是 A.废阻力4025"> 相同迎角,飞行速度增加一倍,升力增加到 C.四倍4026"> 翼梢小翼可以 B.减小飞机阻力4027"> 相同迎角,飞行速度增加一倍,阻力增加到 C.四倍4028"> 机翼后掠角越大飞机的巡航速度 A.越大4029"> 机翼上的翼是用来 A.防止气流沿展向流动而出现翼尖先失速4030"> 机器有除冰装置的飞机,机身蒙皮上集有少量冰霜,飞机的 B.阻力增加4031"> 飞机翼的什么部位积冰对升力的影响最大 B.机翼的上表面前段4032"> 机翼积冰将使 B.临界迎角减小4033"> 机翼积冰将使 A.阻力增加4034">机翼积冰将使 A.升力减小4035"> 副翼积冰将使 A.飞机横向操纵效率降低4036"> 升降舵积冰将使 A.飞机俯仰操纵效率降低4037"> 可用______减小诱导阻力 A.增大展弦比4038"> 翼梢小翼可以减小飞机巡航飞行阻力,因此所有飞机都应该加装翼梢小翼来减小飞机阻力,这种说法 B.不正确4039"> 稳定飞行中,飞行高度越高相同衙量和表速对应的相同A.迎角4040"> 升阻比是 A.同一迎角的升力与阻力之比4041"> 有利迎角是 C.最大升阻比对应的迎角4042"> 以有利迎角对应的速度平飞,飞机的______最小 A.阻力4043"> 临界迎角是 C.最大升力系数对应的迎角4044"> 飞机阻力系数随迎角(迎加大于0)增加而 C.一直增加4045"> 前缘缝翼用来 C.延迟大迎角飞行时的气流分离,增大临界迎角4046"> 在稳定飞行中,前缘缝翼在______打开可以增加升力 B.小速度4047"> 在______时使用前缘缝翼使升力减小 A.大速度4048"> 在翼尖前缘安装前缘缝翼的主要作用是B.使翼尖涡流区范围减小,提高大迎角飞行时的副翼操纵效率4049"> 大迎角飞行时,副翼的操纵效率要减低,常用_ B.外侧前缘缝翼_来改善4050"> 后缘襟翼中_______的增升效率最高 C.后退开缝襟翼4051"> 简单襟翼靠______来增加升力系数 C.增大机翼弯角(中弧曲度)4052"> 开缝襟翼靠______来增加升力系数 C.增大在机翼弯度和延迟附面层气流分离4053"> 查格襟翼和富勒襟翼属于 B.后退开缝襟翼4054"> 前缘襟翼依靠____来增加升力系数A.高速飞机在大迎角飞行时打开前缘襟翼防止前缘气流分离4055"> 放起落架后,飞机的升力系数 A.基本不变4056"> 放起落架后,飞机的阻力 B.增加4057"> 襟翼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最大升力系数4058"> 起飞中使用的襟翼在允许的范围内,偏度越大,所需跑道长度 B.越短4059"> 起飞中使用襟翼偏度越大,起飞离地速度 B.越小4060"> 起飞中使用的襟翼偏度越大,出使爬升梯度(速度等于V2) B.越小4061"> 正常飞行中放襟翼后飞机的升阻比 B.减小4062"> 着陆时使用的襟翼偏度一般比起飞时使用的襟翼偏度 A.大4063"> 着陆时使用的襟翼偏度大,可以A.使飞机接地速度小,同时飞机的空气阻力大,易于减速4064"> 在高温高原机场着陆时使用的襟翼偏度越大,易使A.复飞爬升梯度过小,不利于飞机安全4065"> 螺旋桨的桨叶迎角是 C.桨叶切面的相对气流与桨弦的夹角4066"> 桨叶角是 C.桨弦与旋转面的夹角4067"> 螺旋桨桨叶扭转的目的是 A.使从桨根到桨叶的桨叶迎角基本相同4068"> 装有高速器的螺旋桨飞机,当螺旋桨的旋转阻力矩大于发动机供给螺旋桨的旋转力矩时,螺旋桨将 C.转速不度4069"> 在不动变矩杆位置的情况下增大油门,螺旋桨______增大 B.拉力4070"> 螺旋桨变矩杆主要用来改变 C.转速4071"> 前推变距杆,螺旋桨的桨叶角 B.减小4072"> 在额定高度以下,油门位置一定,随飞行高度增加,拉力 A.增加4073"> 在油门和高度一定的情况下,螺旋桨拉力随速度增加而 B.减小4074"> 在额定高度以上螺旋桨拉力随高度增加而 B.减小4075">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如果螺旋桨也会产生负拉力B.飞行速度过大而油门过小4076"没有顺桨机构的飞机,发动机停车后,应B.把变距杆拉到最后使桨叶变大距且转速降低,减小负拉力4077"> 发动机空中停车后,如果螺旋桨处于风车状态,此时螺旋桨桨叶迎角B.为负4078"> 涡轮螺旋桨飞机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情况下,飞行速度越大,收油门过多,容易导致A.产生螺旋桨负拉力4079"> 右转螺旋桨飞机,滑流扭转力矩力使飞机机头A.向左偏4080"> 右转螺旋桨飞机,螺旋桨反作用力矩使飞机 A.向左滚转4081"> 右转螺旋桨飞机在左转弯中,机头要向______进动A.上4082"> 滑流扭转作用主要取决于 A.油门大小4083"> 右转螺旋桨飞机在起飞滑跑中,滑流扭转作用将使机并没有A.向左偏转4084"> 右转螺旋桨飞机,当操纵飞机向右转弯时,进动力矩使飞机向_____转动 B.下4085"> 对涡轮螺旋桨飞机,一般都装有顺桨机构,发动机一旦空中停车,可能自动或人工顺桨,顺桨的目的是 A.使螺旋桨不再旋转以消除负拉力4086"> 平均空气动力弦指C.假想的矩形机翼的翼弦,其面积,升力及俯仰力矩特征多与原机翼相同4087"> 对常规布局的飞机机翼升力对飞机重心的力矩常为飞机机头力矩 B.下俯4088"> 平尾的作用有 A.保持飞机具有俯仰安定性(纵向稳定性)4089"> 平尾的作用有 A.使飞机焦点后移以保证飞机具有足够的静稳定裕度4090"> 使飞机具有纵向静稳定性,焦点必须位于重心 B.之后4091"> 飞机的重心越靠前,相同飞机重量,相同飞机飞行速度的条件下飞机的阻力A.越大4092">相同飞机重量,当飞机重心越靠前,为了维持飞机的平衡,机翼产生的升力B.要增大4093"> 飞机重心越靠后,飞机的配平阻力 B.越小4094"> 飞机的焦点位于飞机重心之后越远,飞机的纵向静稳定性 A.越强4095"> 飞机的重心位置偏左,在B.巡航飞行时驾驶盘必须向右偏转以维持横向平衡4096"> 飞机的焦点是 C.迎角改变时,附加力着点4097"> 机翼后掠角可以产生 C.横向安定力矩4098"> 机翼的上反角可以产生 C.横向安定力矩4099"> 飞机的方向安定力矩主要由产生 B.垂尾4100"> 飞机方向安定性过强,而横向安定性又过弱,飞机容易出现 B.螺旋运动不稳定4101"> 大后掠角机翼且带下反角的飞机,在小速度飞行时易出现A.飘摆4102"> 为了抑制飘摆,常采用哪种措施 C.偏航阻尼器4103">M数配平器的作用有C.防止大M数飞行时出现反操纵现象和飞机出现不稳定飞行状态4104"> 在横向安定性过强而方向安定性较弱的情况下,飞机容易出现 A.飘摆4105"> 飞行中发现飞机非指令的时而左滚,时而右滚,同时伴随着机头的时而左偏时而右偏的现象,此迹象表明 A.飞机进入飘摆4106"> 偏航阻尼器的作用有B.协调转弯4107"> 大迎角飞行时副翼操纵效率降低,常用来改善副翼的操作效率B.翼尖前缘缝翼和扰流板辅助副翼操纵4108">小速度飞行时,飞机的侧向(横向和方向)安定性要变差,可用来改善B.偏航阻尼器4109">水平安定面固定的飞机,常用升降舵调整片来控制杆力,飞行中,如果把杆力配平在较大速度,在小速度飞行时,如果不动调整片则A.需施加一个较大的拉杆力才能使飞机保持俯仰平衡4110">起飞前如果升降舵调整片配平过于靠前,在赶快冰抬前轮时会出现>B.抬前轮时杆力过重4111">起飞前如果升降舵调整片配平过于靠后,在起飞抬前轮时B.杆力过轻易出现过量操纵4112"> 对于水平安定面可动的飞机(非全动平尾),当飞行员后按安定面配平电门时,水平安定面前缘 A.向下偏转4113"> 自左压盘后,飞机向左滚转而出现左坡度,不蹬舵飞机向左转弯是什么力矩使机并没有向左偏转B.方向安定力矩4114"> 高空飞行时,相同表速,受相同的扰动,与低空飞行比较,飞机的安定性变差,其原因是C.安定力矩和阻转力都减小4115"> 由于地面效应的影响,为了维持俯仰平衡,需用A.增大拉杆量4116"> 飞机重心接近重心后极限,飞机对飞行员施加的俯仰操纵的响应 A.快4117"> 飞机重心不在飞机纵向对称面内,将需要附加的副翼偏角来维持机翼水平,此时飞机的B.阻力增大4118"> 在飞行高度高于标准海平面时,气温又较高,飞机的真速比表速 A.大4119"> 重量相同,不同高度上保持相同表速飞行,其对应的_____相等 A.迎角4120"> 在低空飞行时,由于空气密度较大。

飞 行 原 理 简 介 (三)

飞 行 原 理 简 介 (三)
*升力系数升力系数大,平飞所需速度就小。因为,升力系数大,升力大,只需较小的速度就能获得平衡飞机重量的升力。反之,升力系数小,平飞所需速度就大。
而升力系数的大小又决定于飞机迎角的大小和增升装置的使用情况。迎角不同,开力系数不同,平飞所需速度也就不同。在小于临界迎角的范围内,用大迎角平飞,升力系数大,平飞所需速度就小,用小迎角平飞,升力系数小,平飞所需速度就大,即是说,平飞中每一个迎角均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平飞所需速度。
2.平飞最小速度,是飞机作等速平飞所能保持的最小速度。如有足够的可用拉力或可用功率,那么平飞最小速度的大小受最大升力系数的限制。因为临界迎角的升力系数最大,所以与临界迎角相对应的平飞速度(失速速度),就是平飞最小速度。对飞机的要求来说,平飞最小速度越小越好,因平飞最小速度越小,飞机就可用更小的速度接地,以改善飞机的着陆性能。临界迎角对应的平飞速度,是平飞的最小理论速度。实际上当飞机接近临界迎角时,由于机翼上气流严重分离,飞机出现强烈抖动,飞机不仅易失速而且安定性、操纵性都差。所以实际上要以该速度平飞是不可能的。为保证安全,对飞行迎角的使用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不允许在临界迎角状态飞行。
**飞机由下滑转平飞的基本操纵方法是:加大油门至平飞位置,同时柔和地后拉驾驶盘以减小下降角,待飞机接近平飞状态时,应向前回盘,保持平飞。
二.上升
飞机沿向上倾斜的轨迹所作的等速直线飞行就叫上升。上升是飞机取得高度的基本方法。上升中作用于飞机的外力和平飞相同,有升力、重力、拉力(或推力)和阻力。
飞机的上升性能主要包括最大上升角、最大上升率、上升时间和上升限度。
1.上升角和上升梯度
上升角是飞机上升轨迹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上升角越大,说明经过同样的水平距离后,上升的高度越高。上升高度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就是上升梯度。飞机的剩余拉力(或剩余推力)越大,或飞机重量越轻,则上升角和上升梯度越大。

无人机操控技术课件第3章飞行原理与性能第5节多旋翼基础知识

无人机操控技术课件第3章飞行原理与性能第5节多旋翼基础知识
要完全杜绝和排除此类问题也比较困难,因为现有 小尺度的多旋翼,几乎100%时开环结构,无法检测到每 个电机是否转速正常。
5.2.3 动力系统—电调
建议最基础测试电机与电调兼容性的方案: 在地面拆除螺旋桨,姿态或增稳模式启动,启 动后油门推至50%,大角度晃动机身、快速大范围 变化油门量,使飞控输出动力。仔细聆听电机转动 声音,并测量电机温度,观察室否出现缺相。 在调试前,用遥控器设置电调时,需要接上电 机。
5.3 多旋翼气动布局—Y字型、H字型
Y型
优点:动力组较少,成本 低;外形炫酷,前方视线开阔。
缺点:尾旋翼需要使用一 个舵机来平衡扭矩,增加了机 械复杂性和控制难度。
H型
H型比较容易设计成折叠 结构,且拥有X型相当的特点。
5.3 多旋翼气动布局—4\6\8旋翼
单纯从气动效率出发,旋翼越大,效率越高,同样 起飞重量的4轴飞行器比8轴飞行器的效率高,故轴数越 多载重能力不一定越大。
一般锂聚合物电池上都有2组线。1组是输出线(粗, 红黑各1根);1组是单节锂电引出线(细,与S数有关), 用以监视平衡充电时的单体电压。
多轴飞行器飞行中,图像叠加OSD信息显示的电压 一般为电池的负载电压。
5.2.3 动力系统—电池
锂电池在使用时必须串联才能达到使用电压需要,因此 聚合物电池需要专用的充电器,尽量选用平衡充电器。 根据充电原理的不同分为串型式平衡充电器和并行式平衡充 电器。并行式平衡充电器使被充电的电池块内部每节串联电 池都配备一个单独的充电回路,互不干涉,毫无牵连。
5.2.2 飞控系统—飞控软件
飞控
基本情况
优点
缺点
KK飞控
开源,只使用 三个成本低廉
的单轴陀螺
价格便宜,硬件 结构简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机翼上,压力最高的点也就是所谓的驻点,在驻点处是空气与前缘相 遇的地方。这点是空气相对于机翼的速度减小到零的点。
在一个迎角为零、完全对称的机翼上,从驻点开始,流经上下表面气 流速度是相同的,所以上下表面的压力变化也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对称机翼相对来流旋转了一个迎角,驻点就会稍稍向前缘的下表 面移动,并且流经上下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改变了,流经上表面的空气被 迫多走了一段距离,在上下表面,空气仍然有一个从驻点加速离开的过程, 但是在下表面的最高速度要小于上表面的最高速度。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不会自生也不会自灭。 流体的质量流量:单位时间流过横截面面积S的流体质量。
q sv
3.流体连续方程
1s1v1 2s2v2 3s3v3 ...... const. 即: sv const.
当流体不可压缩时
即: const. 时:
有: sv const.
惯性向外 (离心力)
6.力的分解
一个水平飞行的动力模型受到许多施加在它每个部分的力的影响, 但是所有的这些力都可以按作用和反作用分成4个力
三、机动飞行中的空气动力
1.飞机的几何外形和参数
翼型及其参数
♦翼型: 机翼的横剖面形状。翼型最前端的一点叫“前缘”, 最后端一点叫“后缘”。 翼型前缘点与后缘点之间连线称为翼弦。
目前所使用的大多是自动式前缘缝翼。这种前缘缝翼用滑动机 构与基本机翼相连,依靠前缘空气动力的压力和吸力来自动控制其 闭合和打开。
4.飞机低速飞行的阻力
按阻力产生的原因,飞机低速飞行时的阻力一般可分为:
• 摩擦阻力 • 压差阻力 • 诱导阻力 • 干扰阻力
阻力的计算公式:
Q

C(x
1 2
v 2)S参考
➢ 增大机翼面积;
➢ 延缓机翼上的附面层的气流分离,增大失速迎角。
目前所使用的增升装置的种类主要有:
襟翼
➢ 简单襟翼 ➢ 分裂襟翼 ➢ 开缝襟翼 ➢ 后退襟翼
前缘襟翼和克鲁格襟翼
前缘缝翼
一般的襟翼位于机翼后缘,靠近机身,在副翼的内侧。襟翼放下 时,即增大机翼的升力,同时也增大飞机的阻力,因此通常在起飞阶 段,襟翼只放下较小的角度,而在着陆阶段才放下到最大角度。
(b为翼型弦长)
翼展:机翼翼尖两端点之间的距离,也叫展长,以“L”表示。
翼弦:翼型前后缘之间的连线;其长度称为弦长,通常以b表示。 若机翼的平面形状不是矩形,则采用“平均气动力弦长”来代 替弦长,平均气动力弦长用 bav 表示,定义为:bav S L 。
展弦比:展长和平均气动力弦长之比;以λ表示,即:
4.伯努利定理
管道中以稳定的速度流动的流体,若流体不可压缩,且与外 界无能量交换,则沿管道各点的流体的动压与静压之和等于常量。
伯努利方程
p 1 v2 P const.
2
5. 牛顿定律
如果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就有保持这种平衡状态的趋势。所有 施加在平衡物体上的外力都是平衡的,不会有任何改变其状态或往任何方 向加速或减速的趋势存在
后退襟翼一般可使翼型的 C y max增大约110%~140%。
前缘襟翼就是可偏转的机翼前缘。在大迎角下,前缘襟翼向下偏 转,使前缘与来流之间的角度减小,气流沿上翼面的流动比较光滑, 避免发生局部气流分离,同时也增大了翼型的弯度。前缘襟翼与襟翼 配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增升效果。
克鲁格襟翼的作用与前缘襟翼相同。它一般位于机翼根部的前缘,靠 动作筒收放。打开时,伸向机翼前下方,既增加机翼面积,又增加翼型弯 度,具有较好的增升效果。
机翼的投影面积 升力系数,与翼型和迎角有关
影响飞机升力的因素
➢ 机翼面积的影响 ➢ 相对速度的影响
Y

C
y
(
1 2
v2)S
➢ 空气密度的影响
➢ 机翼剖面形状和迎角的影响
对于某一种翼型、某一种机翼片面形状,通常通 过实验来获得升力系数与迎角的关系曲线,即 Cy 曲线。
在 Cy 曲线中,对应于升力系数等于零的迎角 称为零升力迎角;对应于最大升力系数Cymax 的迎 角叫临界迎角或失速迎角。
前缘缝翼是安装在机翼前缘的一段或几段狭长的小翼面,当前缘缝翼打 开时,它与基本机翼前缘表面形成一道缝隙,下翼面的高压气流通过缝隙加 速流向上翼面,增大上翼面附面层气流速度,消除了分离漩涡,延缓气流分 离,避免大迎角下失速,升力系数得以提高。所以前缘缝翼一般在大迎角, 特别是接近或超过基本机翼临界迎角时才使用。
开缝襟翼是在简单襟翼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除了增大翼型弯 度外,当开缝襟翼放下时,其前缘与机翼之间形成一条缝隙,下面 的高压气流通过缝隙流向上面,延缓上面气流分离,达到增升目的 。开缝襟翼的增升效果较好,一般可使 Cymax 增大约85%~95%。
后退襟翼工作时,既向下偏转同时又沿滑轨向后移动,也即既增大 翼型弯度又增加机翼面积,它的增升效果比前面三种后缘襟翼都好。
3.大气的粘性
大气的粘性是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物理性质。大气的粘性力 是相邻大气层之间相互运动时产生的牵扯作用力,也叫大气内摩擦力。它和 相邻流动层的速度差和接触面积成正比,与相邻层的距离成反比。
把不考虑粘性的流体成为理想流体或无粘流体。
4.可压缩性
➢ 当气体的压强改变时其密度和体积改变的性质。
1.大气物理性质
大气的状态参数和状态方程 状态参数:压强p、温度T和密度ρ 状态方程: p = ρRT
其中:T为大气绝对温度(单位K),和摄氏温度t(单位°C)之间 关系为:T=t+273;R为大气气体常数,R=287.05J/kg.K
2.气体特性
连续性
当航空器在空气介质中运动时,由于其外形尺寸远远大于气体分子的 自由行程(一个空气分子经一次碰撞后到下一次碰撞前平均走过的距 离),故在研究航空器和大气之间的相对运动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 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即把气体看成是连续的介质。
机翼的底面同垂直于飞机 立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以φ 表示。
➢ 迎角:
翼弦与相对气流速度ν之 间的夹角,也称为飞机的攻角, 通常以α表示。
2.升力的产生
通常,机翼翼型的上表面凸起较 多而下表面比较平直,再加上有一定 的迎角。这样,从前缘到后缘,上翼 面的气流流速就比下翼面的流速快; 上翼面的静压也就比下翼面的静压低, 上下翼面间形成压力差,此静压差称 为作用在机翼上的空气动力
空气动力是分布力,其合力的 作用点叫做压力中心。空气动力合 力在垂直于气流速度方向上的分量 就是机翼的升力。
空气动力的分布随迎角的不同 而变化。因此,飞机升力的大小也 随迎角的改变而变化。
升力的计算公式:
Y

1 Cy ( 2
v2)S
式中: ρ -v --
(1/2ρv²)-S -Cy --
飞机所在高度处的空气密度 飞机对空气的飞行速度 动压
当飞机的迎角小于临界迎角时,升力系数随着迎 角的增大而增大;当迎角超过临界迎角后,迎角增大, 升力系数却急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失速。
3.增升装置的主要功用
在起飞降落时增加机翼的升力,从而降低飞机的离地和接地速度, 缩短起飞和降落滑跑距离。目前所使用的增升装置的增升原理主要有 三类:
➢ 增大翼型弯度,以增加升力线斜率;
巡航时 起飞时
降落时
简单襟翼的形状与副翼相似,用铰链连接于机翼后缘,其构造 比较简单,不偏转时形成机翼后缘的一部分。
简单襟翼放下最大角度时,大约能使 Cymax 增大65%~75%
分裂襟翼(也称开裂襟翼)象一块薄板,用铰链安装与 机翼后缘下表面并成为机翼的一部分。
分裂襟翼一般可把机翼 的 Cymax 提高75%~85%.
L / bav L2 / S
根梢比:机翼的翼根弦长与翼尖弦长 之比,也称“梯形比”或“尖削比”, 以 b 跟弦/b梢弦表示。
后掠角:通常以χ表示
➢ 前缘后掠角:机翼前缘同垂直于飞机纵轴
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以 0 表示;
➢ 后缘后掠角 1

1 4
弦线后掠角
0.25
➢ 上反角下反角:
0.4 < Ma ≤ 0.85 为亚音速飞行,空气压缩程度大,考虑空气密度变化;
0.85 < Ma ≤ 1.3 为跨音速飞行,出现激波,气流物理性质在激波前后突变;
1.3 < Ma ≤ 5.0 为超音速飞行;
Ma > 5.0
为高超音速飞行;
二、无人机空气动力学基础
1.飞行相对原理
2.流动气体基本规律-伯努利方程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表明,要获得给定加速度所施加的力的大 小取决于无人飞机的质量。 一个具有很大质量的物体需要用更大的力去打破它的平衡 才能达到给定的加速度,而小质量的物体所需的力则小。
无论什么时候由外力打破平衡,比如加速或减速,或者方 向的变化,称为惯性的物体的质量会阻止这种变化。
加速度向内 (向心力)
6.马赫数
➢ 马赫数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空气受到压缩程度的指标。
Ma v a
V为飞行速度,a为飞行高度上的大气中的声速。飞行器飞行速度越大, 马赫数就越大,飞行器前面的空气就压缩得越厉害。
根据马赫数的大小,可以把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划分为如下区域:
Ma ≤ 0.4
为低速飞行,不考虑空气压缩性,密度看做常数;
(1)摩擦阻力
当气流流过飞机表面时,由于空气存在粘性,空气微团与飞机表面发生 摩擦,阻滞了气流的流动,由此而产生的阻力叫做摩擦阻力。摩擦阻力在附 面层中产生的。
附面层就是紧贴物体表面,流速由外部流体的自由流速逐渐降低到零的 那一层薄薄的空气层。
• 层流附面层 • 紊流附面层
层流附面层:气流各层不相混杂而成层流流动,其摩擦阻力较小。 紊流附面层:气流活的杂乱无章,并出现漩涡和横向运动,但整个 附面层仍然附着于翼面,其摩擦阻力较大。 • 尾迹:附面层脱离了翼面而形成大量宏观的漩涡。 • 转捩(lie)点:层流附面层转变为紊流附面层的点。 • 分离点:附面层开始脱硫翼面的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