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摩擦色牢度AATCC

合集下载

AATCC标准

AATCC标准

AATCC标准(美国纺织印染业)发布办公室: 上海司达信产品检测中心[转摘] | 发布时间: 2008-4-29 9:32:28 AATCC标准(美国纺织印染业)标签:纺织品干洗织物地毯分散染料标准代号标准名称AATCC 6-2001 耐酸碱色牢度AATCC 8-2001 耐摩擦色牢度: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AATCC 15-2002 耐汗渍色牢度AATCC 16-2003 耐光色牢度AATCC 17-1999 湿润剂,评定AATCC 20-2002 纤维分析:质量AATCC 20A-2000 纤维分析:数量AATCC 22-2001 排水:喷雾试验AATCC 23-1999 耐烟熏色牢度AATCC 24-1999 昆虫,纺织品耐AATCC 26-1999 硫染纺织品用剂:加速AATCC 27-1999 湿润剂:再湿润剂评定AATCC 28-1999 纺织品防昆虫、害虫AATCC 30-1999 耐真菌活性,纺织品材料的评定:纺织品材料耐霉菌防腐烂AATCC 35-2000 耐水渍:雨水试验AATCC 42-2000 耐水渍:冲击穿透试验AATCC 43-1999 丝光处理湿润剂AATCC 61-2003 耐家庭、商业洗涤色牢度:加速AATCC 66-2003 机织物折痕回复:回复角AATCC 70-2000 排水:滚筒水击动态吸收试验AATCC 76-2000 纤维表面电阻AATCC 79-2000 漂白纺织品的吸收性AATCC 81-2001 湿加工时纺织品水萃取PH值AATCC 82-2001 漂白棉布中纤维素分散质的流度AATCC 84-2000 纱线电阻AATCC 86-2000 干洗:应用设计和整理的耐久性AATCC 88B-2003 多次家洗后织物缝线处的平滑性AATCC 88C-2003 织物多次家洗后留下的折痕AATCC 89-2003 棉的丝光处理AATCC 92-1999 氯,存留的,张力损耗:单个取样法AATCC 93-1999 织物耐磨:加速剂方法AATCC 94-2002 织物整理:鉴别AATCC 96-2001 机织和针织物(毛织物除外)商业洗涤后尺寸变化AATCC 97-1999 原纱和/或已处理纺织品的可提取成分AATCC 98-2002 含过氧化氢的漂白槽中的碱AATCC 99-2000 机织或针织毛纺织品尺寸变化:松弛、收缩和毡合AATCC 100-1999 纺织品材料上耐细菌整理:评定AATCC 101-1999 过氧化氢漂白色牢度AATCC 102-2002 过氧化氢漂白,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AATCC 103-1999 用于退浆的细菌性α淀粉酶,化验AATCC 104-1999 耐水滴色牢度AATCC 106-2002 耐水浸色牢度:海水AATCC 107-2002 耐水浸色牢度AATCC 109-2002 耐低湿度大气臭氧色牢度AATCC 110-2000 纺织品的白色AATCC 111-2003 纺织品耐气候性AATCC 112-2003 织物挥发甲醛,测定:封罐法AATCC 114-1999 氯,存留的,张力损耗:多次取样法AATCC 115-2000 织物静电依附:织物—金属试验AATCC 116-2001 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法AATCC 117-1999 耐高温色牢度:干燥(不包括熨烫)AATCC 118-2002 排油:耐烃试验AATCC 119-1999 平面磨蚀引起的色变(消光):屏蔽电线方法AATCC 120-1999 平面磨蚀引起的色变(消光):金刚砂方法AATCC 121-2000 地毯玷污:可视评定法AATCC 122-2000 地毯沾污:使用沾污法AATCC 123-2000 地毯沾污:加速沾污法AATCC 124-2001 织物多次家洗后外形AATCC 125-1991 耐水耐光色牢度:交替暴露AATCC 127-2003 耐水性:流体静压试验AATCC 128-1999 织物折痕回复:外形AATCC 129-2001 耐高湿度大气臭氧色牢度AATCC 130-2000 排除污垢:油污排除法AATCC 131-2000 耐褶裥色牢度:蒸汽褶裥AATCC 132-2003 耐干洗色牢度AATCC 133-1999 耐高温色牢度:热压AATCC 134-2001 地毯的静电性AATCC 135-2003 机织和针织物自动家洗时尺寸变化AATCC 136-2003 黏合或层压织物的黏合强度AATCC 137-2002 瓷砖上小地毯背面沾污AATCC 138-2000 清洁:铺地织物的清洗AATCC 139-2000 耐光色牢度:致光色变现象的观察AATCC 140-2001 轧-烘处理过程中染料和涂剂泳移AATCC 141-1999 碱性染料与丙烯酸纤维的相容性AATCC 142-2000 植绒织物经多次家洗和/或在投币自动干洗后外形AATCC 143-2001 衣服和其他纺织成品多次家洗后的外形AATCC 144-2002 湿处理织物所含碱:整体AATCC 146-2001 分散染料的分散性:过滤试验AATCC 147-1998 织物材料抗菌活性测定:平行条纹法AATCC 149-2002 螯合剂:氨基聚羧酸螯合作用值及其盐分;草酸钙法AATCC 150-2003 服装自动家洗时尺寸的变化AATCC 151-2003 污物再沉积AATCC 154-2001 分散染料的热固定性AATCC 157-2000 耐溶剂滴色牢度:全氯乙烯AATCC 158-2000 全氯乙烯干洗后尺寸变化:机械法AATCC 159-1999 尼龙上酸和金属络合酸性染料的转移AATCC 161-2002 螯合剂:金属引起的分散染料色度阴暗;控制AATCC 162-2002 耐水浸色牢度:氯化水池AATCC 163-2002 色牢度:留存染料转印;织物对织物AATCC 164-2001 耐高湿度大气中氧化氮色牢度AATCC 165-1999 耐摩擦色牢度:铺地织物-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AATCC 167-2003 分散染料的起泡性AATCC 168-2002 螯合剂:聚氨基聚羧酸的活性成分含量极其盐分;铜硝酸过氧化乙酰法(PAN)AATCC 169-2003 织物的耐气候性:氙灯暴露AATCC 170-2001 粉状染料的喷撒性:评定AATCC 171-2000 地毯:热水萃取法AATCC 172-2003 家洗耐无氯漂白色牢度AATCC 173-1998 CMC:小色差合格率计算AATCC 174-1998 地毯耐微生物活性测定AATCC 175-2003 耐脏:绒毛铺地材料AATCC 176-2001 染料剂分散质斑点:评定AATCC 178-1999 纬向染疵:可视测定和渐次调和AATCC 179-2001 自动家洗时缠绕引起织物和衣服变形AATCC 180-1997 高温下耐光色牢度:受装置控制的天然光温度AATCC 181-1997 高温下耐光色牢度:受装置控制的天然光温度和湿度AATCC 182-2000 溶液中染料颜色的相对强度AATCC 183-2000 紫外线穿透织物强度AATCC 184-2000 染料喷撒性能:测定AATCC 185-2000 螯合剂:过氧化氢漂白槽中的百分含量:铜硝酸过氧化乙酰(PAN)指示剂方法;AATCC 186-2001 耐气候性:紫外线和湿度暴露AATCC 187-2002 织物的尺寸变化:加速的AATCC 188-2003 家洗耐钠、次氯盐酸漂白色牢度AATCC 189-2002 地毯纤维含氟量AATCC 190-2003 耐活性氧漂白洗涤剂家洗的色牢度:加速酸性纤维素酶,作用于:最大负荷量洗涤器AATCC 191-2003 木纤维质酵酶酸一洗衣机顶部装载的影响AATCC 192-2003 织物的耐久性:有水或者无水情况暴露于电孤光下。

耐摩擦色牢度

耐摩擦色牢度

含水率 =(m-m0)/m0×100%
⑤.调节挤水器,重复上述步骤,使其含水率达到65%±5%, 欧标和国标达到95%-100%。
2. 按照干摩擦1-4步进行湿摩擦测试。 3. 测试完成,在空气中晾干摩擦布,然后调湿,再评级
对于起绒或剪毛材质,松散纤维可能会影响评级,评级 前应用胶带去除附加纤维。
图案中央有条纹
基座顶部变弯且不平
测试前准备
1. 试样的准备
• • • 准备两块试样,干湿摩各一块 样品规格:50mm ×130mm 纱线:编结成50mm ×130mm, 或沿长度方向编结在模板上
2. 调湿
• 将每块试样和摩擦白布按照规定在 21 ±1 ℃、相对湿度65% ±2%的条 件下,至少放置4h。
耐摩擦色牢度
用于测定纺织品在摩擦的情况下颜色从有色纺织品表面转移出来的程度
美标 AATCC8
欧标 ISO 105-X12
国标 GB/T 3920
设备和材料
设备手动摩擦仪源自品牌:JAMES H.HEAL 型号:670 功能:适用面料、印花等干湿摩擦 适用范围:AATCC8-2007 ISO 105-X12:2001 GB/T3920
评级
1. 用沾色彩卡或沾色灰卡评定试样沾到白摩擦布上的颜色程度。 2. 在评定时用三层未使用过的摩擦白布垫于待评定摩擦布后面。
3. 使用9档AATCC彩卡或沾色灰卡。
5级——可忽略或没有沾色 4.5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4—5级 4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4级 3.5 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3—4级 3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3级 2.5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2—3级 2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2级 1.5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1—2级 1级——沾色相当于灰卡的1级

AATCC 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 中文版

AATCC 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 中文版

AATCC 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关键词:AATCC 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1. 目的和范围1-1 本标准用来测定带颜色纺织原料上的颜色通过摩擦转移到摩擦白布上的程度。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纺织原料,不论是以纱线还是织物,不论是染色还是印花或其它着色方式。

本标准建议不要用在毛毡织物或当其印花块面很小的印花织物,这种印花织物请采用AATCC 116测试。

1-2 测试程序采用白色方形棉布,可以以干燥或用水浸湿的方式测定。

1-3 由于经过洗涤、干洗、缩水、熨烫或整理等会影响原料颜色的转移程度,这样测试前或后可经过上述处理后再作测定。

2. 原理2-1 在规定条件下,将一白色摩擦布在一带颜色的测试样上来回摩擦。

2-2 颜色转移到白色摩擦布上的情况可通过和沾色灰卡或9级彩色沾色灰的比较而定一个级数。

3. 术语3-1 色牢度:材料抵抗颜色变化的能力,包含本身的颜色变化和沾到相邻布上的情况,这种可能会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测试、储存及使用过程中。

3-2 摩擦:通过摩擦行为将带颜色的纱线或织物上的着色剂转移到相接触的另一织物的表面。

4. 安全措施注:这些安全措施仅作为信息提供。

作为测试过程的辅助措施,安全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操作者的责任。

生产商必须对安全细节如安全数据表及其他生产商的推荐进行指导。

所有的OSHA标准和规定也必被参考和遵守。

4.1 应遵循优秀实验室的操作方法,在实验室里要佩带防护眼镜。

5. 仪器和原料5-1 AATCC摩擦仪(见13-2);5-2 测试白布:剪成50mm的方形样品(见13-4);5-3 9级彩色沾色灰5-4 沾色灰卡;5-4 AATCC 白色吸水纸;5-5 摩擦仪试样夹持器。

6. 校验6-1 测试仪器的校咽确认应定期进行并且其结果应保持较长时间。

以下正确的操作行为是很重要的,并且能避免错误的测试结果,另外一些不正常的摩擦图像会影响并导致最终的评级结果:6-2 采用内部已知耐摩擦色牢度很差的织物作为校验试样,并做3块干摩测试。

AATCC 系列常见日晒色牢标准简介及测试仪器

AATCC 系列常见日晒色牢标准简介及测试仪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AATCC 系列常见日晒色牢标准简介及测试仪器AATCC标准目录列表:AATCC 8-1996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AATCC 15-1997 耐汗渍色牢度AATCC 16-1997 耐光色牢度AATCC TM 16-2003 耐光色牢度AATCC 61-1996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快速法AATCC 66-1998 织物折皱回复性:回复角法AATCC 93-1994 织物的耐磨性:快速法AATCC 96-1997 除毛织物处的机织物和针织物在商业洗涤中的尺寸变化AATCC 99-1993 羊毛机织和针织物的尺寸变化:松驰、固化和缩绒AATCC 104-1994 耐水斑色牢度AATCC 106-1997 耐水色牢度:海水AATCC 107-1997 耐水色牢度AATCC 111-1996 耐气候:总体介绍AATCC 111A- 1996 耐气候:日光弧灯光照带润湿AATCC 111B-1996 耐气候:自然光和自然气候AATCC 111C-1996 耐气候:日光弧灯光照不带润湿AATCC 111D- 1996 耐气候:透过玻璃的自然光和自然气候AATCC 116-1996 耐摩擦我牢度:立式旋转摩擦仪法AATCC 117-1994 耐热色牢度:干热门(不包括熨烫) AATCC 124-1996 重复家庭洗涤后织物的外观常见AATCC测试标准:AATCC-TM125标准:AATCC-TM125标准简介:耐光汗色牢度:本方法旨在测定染色纺织试样在汗渍溶液和光曝晒复合作用下对色牢度的影响。

因此,此测试中仅使用汗渍溶液。

原理:待测的染色试样浸入汗渍溶液中一定时间,立即在耐光色牢度仪中曝晒一定时间。

适用测试仪器:Q-SUN B02-S日晒色牢度检测仪AATCC TM 16 标准:AATCC TM16标准简介:“耐光色牢度”:AATCC TM 16 标准:试验方法提供的一般原则和程序,是目前用于确定纺织材料的耐光照色牢度的方法。

AATCC标准测试完整版

AATCC标准测试完整版

AATCC标准测试完整版干洗色牢度-AATCC 1321.仪器及材料1.1 水洗色牢度实验机1.2不锈钢洗杯:直径为75mm~高为125mm~容量为500ml。

1.3 不锈钢珠1.4 未染色斜纹棉布:克重为270+70g/m2~未经整理过的~切割成尺寸为120mm x120mm的布片1.5 全氯乙烯,干洗级1.6 AATCC变色灰卡~AATCC沾色灰卡1.7 分光光度计1.8 摩擦附布1.9 洗涤剂~Perk-Sheen2.测试样品2.1 如果被测试物为织物~每种样布取3块样品~每块样品尺寸为10x5cm。

长边方向平行于经向或纬向。

2.2 如果被测试物为纱线~将其织成尺寸为10x 5cm的织片~长边方向平行于经向或纬向。

2.3 样品准备2.3.13.测试程序3.1 将两块未染色的正方形棉斜纹布沿三边缝合~制成一个内尺寸为100mmx100mm的布袋~将一块试样和12片不锈钢圆片放入袋中~用任何方便的形式缝住袋口。

3.2 把装有试样和钢片的布袋放在容器内~在30C+2加入200ml全氯乙烯~如用其它溶剂~需在报告中说明。

在规定的装臵中~30C+2C处理试样30min。

3.3 从溶剂中拿出布袋~取出试样~夹于吸水袋或布之间~挤压或离心去除多余的溶剂~将试样悬挂在温度为60+5的热空气中烘干。

3.4 用灰卡评定试样的变色3.5 实验结束后~用滤纸过滤留在容器中的溶剂。

将过滤后的溶剂和空白溶剂到入臵于白卡前的比色管~采用透射光~用评定沾色用灰卡比较两者的染色。

汗渍色牢度-AATCC151(设备~材料和试剂1.1 AATCC 汗渍实验器或等同装臵,带有塑料~玻璃压片,1.2 烘箱—对流式1.3 天平~精确度到0.0011.4 多纤维附布NO.10或FA1.5 pH计~精确度到0.01。

1.6 5步或9步AATCCA彩色沾色灰卡或沾色灰卡。

1.7 变色灰卡1.8 轧车1.9 白色吸水纸1 / 231.10 酸性人工汗液。

干湿摩擦测试级别对照表

干湿摩擦测试级别对照表

干湿摩擦测试级别对照表色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

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测试中一项常规检测项目。

摩擦水洗日晒汗渍色牢度一、耐摩擦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是指染色或印花后的测试面料分别与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摩擦,然后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的测试。

1、四种摩擦牢度测试标准:序号类别标准号1 欧标ISO105X12:20012 美标AATCC 8:20073 国标GB/T 3920-20084 日标JIS L 0849-20132、四种测试方法的区别:国标GB/T 3920 与ISO 105X12基本一致,因此,这两个标准测试结果应该基本一样的;美标AATCC 8的取样时倾斜于经纬向45°,按此标准测得的摩擦牢度与其他标准会有差异;AATCC 8 标准中湿摩擦白布的含水率为65±5%,低于其他标准,因含水率低,所以按此标准测得湿摩擦牢度级别会略高于其他标准;如果一个颜色美标AATCC 8测试合格,那么用国标与欧标不一定会合格呦!日标JIS L 0849 中除了没有方形摩擦头外,其他参数基本与国标GB/T 3920、欧标ISO 105X12一致;美标AATCC 8中也没有方形摩擦头,对于绒类织物,方形摩擦头的测试结果级别理论上要低于圆形摩擦头的。

二、耐水洗牢度:耐水洗色牢度又称耐皂洗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是最常见的色牢度考核项目之一。

水洗色牢度是指着色织物在规定条件下皂洗后的褪色程度,它包括原样褪色及白布沾色两项评价内容。

原样褪色是指着色织物在皂洗前后褪色的情况;白布沾色是将白布与着色织物以一定方式缝叠在一起,经皂洗后,因着色织物褪色而使白布沾色的情况。

褪色或沾色的程度应在指定光源下测试,以标准灰卡评级,结果分5级,5级为最好,1级为最差。

目前,国内外对此项目的测试方法标准相对齐全,但设备和技术条件不尽相同。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AATCC 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1. 目的和范围1-1 本标准用来测定带颜色纺织原料上的颜色通过摩擦转移到摩擦白布上的程度。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纺织原料,不论是以纱线还是织物,不论是染色还是印花或其它着色方式。

本标准建议不要用在毛毡织物或当其印花块面很小的印花织物,这种印花织物请采用AATCC 116测试。

1-2 测试程序采用白色方形棉布,可以以干燥或用水浸湿的方式测定。

1-3 由于经过洗涤、干洗、缩水、熨烫或整理等会影响原料颜色的转移程度,这样测试前或后可经过上述处理后再作测定。

2. 原理2-1 在规定条件下,将一白色摩擦布在一带颜色的测试样上来回摩擦。

2-2 颜色转移到白色摩擦布上的情况可通过和沾色灰卡或9级彩色沾色灰的比较而定一个级数。

3. 术语3-1 色牢度:材料抵抗颜色变化的能力,包含本身的颜色变化和沾到相邻布上的情况,这种可能会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测试、储存及使用过程中。

3-2 摩擦:通过摩擦行为将带颜色的纱线或织物上的着色剂转移到相接触的另一织物的表面。

4. 安全措施注:这些安全措施仅作为信息提供。

作为测试过程的辅助措施,安全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操作者的责任。

生产商必须对安全细节如安全数据表及其他生产商的推荐进行指导。

所有的OSHA标准和规定也必被参考和遵守。

4.1 应遵循优秀实验室的操作方法,在实验室里要佩带防护眼镜。

5. 仪器和原料5-1 AATCC摩擦仪(见13-2);5-2 测试白布:剪成50mm的方形样品(见13-4);5-3 9级彩色沾色灰5-4 沾色灰卡;5-4 AATCC 白色吸水纸;5-5 摩擦仪试样夹持器。

6. 校验6-1 测试仪器的校咽确认应定期进行并且其结果应保持较长时间。

以下正确的操作行为是很重要的,并且能避免错误的测试结果,另外一些不正常的摩擦图像会影响并导致最终的评级结果:6-2 采用内部已知耐摩擦色牢度很差的织物作为校验试样,并做3块干摩测试。

AATCC摩擦色牢度(中文)

AATCC摩擦色牢度(中文)

AATCC摩擦色牢度(中文)————————————————————————————————作者:————————————————————————————————日期:2AATCC测试方法8-摩擦色牢度摩擦脱色时的染色牢度: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仪由AATCC的RA38委员会于1936年编写;1937年、1952年、1957年和1996年修改;1945年和1989年重新批准,1968年、1974年1977年和2001年重新编写与重新批准;;1986年和2002年重新编写。

部分内容相当于ISO105-X12。

1.目的和范围1.1 本测试方法通过摩擦脱色来测定织物的染色牢度。

这种测试方法适用于所有纤维,包括染过色的,印过花的或通过其它方法着色过的纤维,但本测试方法对地毯或某些采样比较困难的印花织物不适用。

1.2 测试中需要使用干的或湿的白色正方形布块。

1.3 由于洗涤、干洗、缩水、熨烫及表面处理等会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所以这些工序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在测试前进行或测试后进行。

2.原理2.1 在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仪上,试验用样品将在一定的条件下与白色正方形布块摩擦,以获得测试结果。

2.2 转移到白色正方形布块上的颜色将与灰色分级卡或AATCC彩色沾色样卡作比较。

3.专用术语3.1 染色牢度:材料对变色或将自己的颜色转移到其它材料上去的抵抗力。

这种变色或颜色的转移可能会在加工、测试、贮藏或使用的过程中发生。

3.2 摩擦脱色:通过摩擦使某种材料的颜色转移到其它材料上去的现象。

4.安全事项注意:本节的内容并没有把所有的安全事项都包括在内。

利用本测试方法处置材料时,用户应当对自己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材料的安全数据表及其它相关资料应当向供货商索取,而且还必须遵守OSHA的所有标准和条例。

4.1 必须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则。

在实验室内,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眼镜。

5.仪器和材料5.1 AATCC尺寸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见图1及本文件中的13.2和13.3)。

(完整版)色牢度AATCC8标准

(完整版)色牢度AATCC8标准

参考标准AATCC8-2004耐摩擦色牢度1.目的和范围(不用于地毯,地毯用AATCC165)1.1测定有色织物因摩擦而沾色的程度,适合于纤维制品,如纱线、色织、印染等纺织品。

2.测定原理2.1在一定条件下,测试样和标准摩擦小白布摩擦,用灰卡评定颜色转移到小白布的程度。

3.设备和标准物质3.1AATCC摩擦仪(AATCC Crockmeter):摩擦头为圆形,直径1.6cm,往复动程为10.4±0.3cm,垂直压力为9±10%N。

3.2摩擦小白布(5cm*5cm)3.3AATCC沾色灰卡4.试样的准备4.1剪取二块试样,每块至少13*5cm;一块做干摩擦,另外一块做湿摩擦,试样的长度方向应与面料的经向和纬向成斜向取样。

4.2如果是纱线,可先将其织成织物,每块至少13*5cm或沿长度方向紧密缠绕在一个合适框架上,至少13*5cm。

4.3试样和摩擦小白布需在温度2±1℃,相对湿度65±2%的环境中放置至少4H。

5.测试程序5.1干摩擦5.1.1将试样平放在铺有砂纸的摩擦仪基座面上,长度方向沿摩擦方向并固定好,妥当放好试样压板。

5.1.2将摩擦白布正面朝下,纹路平行于摩擦方向,固定在摩擦指上,弹簧夹紧。

5.1.3将摩擦指轻放到试样上,不要让弹簧夹碰到试样。

5.1.4从摩擦指最靠近身边的一端开始,以一秒钟一圈的速度,援动摩擦臂10圈,使摩擦臂来回摩擦20次。

5.1.5取下摩擦白布放于室温21±1℃,相对湿度65±2%的环境中至少4H,测试后,可能有一些纤维沾在摩擦小白布上,对评级产生影响,评级前,用透明胶轻轻粘去摩擦白布上的松散绒毛。

5.2湿摩擦5.2.1在蒸馏水中完全浸湿摩擦白布,取出后夹于白布中挤压,使其含湿率为65±5%,每次准备一块试验样,避免蒸发降低水分含量。

5.2.2其余步骤同上述干摩擦中的5.1.1-5.1.4.5.2.3将摩擦小白布放在空气重晾干后再重复5.1.5的评级前的工作。

AATCC82004耐摩擦色牢测试方法

AATCC82004耐摩擦色牢测试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ATCC82004耐摩擦色牢测试方法
耐摩擦色牢度
1.目的和范围(不用于地毯,地毯用AATCC165)
1.1测定有色织物因摩擦而沾色的程度,适合于纤维制品,如纱线,色织,
印染等纺织品.
2.测试原理
2.1在一定条件下,测试样和标准摩擦小白布摩擦,用灰卡评定颜色转移
到小白布的程度.
3.设备和标准物质
3.1AATCC摩擦仪(AATCCCrockmeter):摩擦头为圆形,直径1.6cm,往复未能动程为10.4±0.3cm,垂直压力9±10%N.
3.2摩擦小白布(5cm乘以5cm)
3.3AATCC沾色灰卡
4.试样的准备
4.1剪取二块试样,每块至少13*5cm;一块做干摩擦,另外一块做湿摩擦,
试样的长度方向应与面料的经向和纬向成斜向取样.
4.2如果是纱线,可先将其织成织物,每块至少13*5cm或沿长度方向紧密缠绕在一个合适框架上,至少13*5cm.
4.3试样和摩擦小白布需在温度2±1℃,相对湿度65+2%的环境中放置至少4H.
5测试程序
5.1干摩擦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AATCC 8-2007耐摩擦色牢度(中文)

AATCC 8-2007耐摩擦色牢度(中文)

AATCC 8-2007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测试仪法AATCC RA38技术委员会于1936年制定;1937年,1952年,1957年,1961年,1969年,1972年,1985年,1988年,1996年,2004年,2005年,2007年修订; 1945年,1989年重新审定;1968年,1974年,1977年,1981年,1995年,2001年编辑修订并重新审定;1966年,2002年编辑修订;部分等效于ISO105-X121.目的和范围1.1本测试方法用来评定有色纺织品表面因摩擦色转移到其他表面的程度.适用于各种纤维的,各种类型的有色纱线和织物,包括染色织物,印花织物和其他有色织物.不推荐用于地毯和面积太小的印花纺织品.1.2测试方法使用摩擦白布,包含干的和用水湿润的.1.3因水洗,干洗,收缩,熨烫,整理等等可有影响颜色的转移程度,所以可在整理前,整理后或一并进行试验.2 原理2.1在规定条件下,有色试样与摩擦白布进行摩擦2.2沾色摩擦白布与沾色灰卡或沾色彩卡比较,对沾色摩擦白布平价并确定级数.3 术语3.1色牢度:材料暴露在加工,测试,储存或使用中可能遇到的环境下的耐颜色变化,或染料向贴衬材料转移的能力.3.2摩擦脱色:通过摩擦,颜色从色纱或者有色织物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或同一织物的邻近区域.4 安全预防措施本安全和预防措施仅供参考.这些措施有助于测试过程,但未包含所有的内容.在本测试方法中,使用者有责任在处理材料时采用安全和正确的技术;须向制造商咨询有关材料的详尽信息,如材料的安全参数和其他建议;须向”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咨询并完全遵守其标准和规定.4.1应遵守良好的实验室规范,在所有实验场所佩带防护镜.5 仪器和材料5.1 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仪或者类似的供替换的仪器(见13.2. 13.3和图1)5.2摩擦白布,剪成50mm正方(见13.4)5.3 AATCC沾色彩卡(见13.5)5.4 沾色灰卡(见13.5)5.5白色AATCC吸水纸(见13.5)5.6摩擦仪的试样夹持品(见13.3)5.7内部的摩擦牢度级数较低的布5.8摩擦仪核查布,在没有内部的摩擦牢度级数较低的布时,可供替换品(见13.15)6核查6.1 试验操作和仪器应做定期核查,并保留对结果的记录.以下的观察和校正操作对避免异常的摩擦图形导致和影响等级评定而导致错误的试验结果很重要6.2 使用摩擦仪核查用布或已知性能的摩擦牢度级数较低的内部织物,进行三次干和湿摩擦试验.6.2.1因沾色不匀导致摩擦布上的图形不圆,可能表明摩擦头需要表面重修(见13.6)6.2.2 一个重影的细长图案表明金属夹可能松动(见13.6)6.2.3 一个拉长的条纹图案可能是摩擦布袋斜了6.2.4 试样二边有磨损痕迹,表明金属夹环向下安装且位置不够高,以致妨碍摩擦试样表面.6.2.5 摩擦布图案中央且沿着摩擦方向的条纹,有可能是金属基座顶部变弯而且不平.需要插入一矫形器弄平测试仪基座.6.2.6 如果使用了试样夹,将试样夹放在测试仪基座上的试样上.移动摩擦臂上的摩擦头到最前面.观察它是否碰到了试样夹的内侧.如果是,在所有的测试中将试样夹轻微地前移.如果不修正,这个问题导致摩擦脱色图像的一边有一块黑色区域.6.2.7 确认获得含湿量的方法(见9.2)6.2.8 如果摩擦底座上的摩擦砂纸的摩擦区域用手摸起来与其旁边的区域相比很平滑或者试样发生明显的滑移,请及时更换摩擦砂纸(见13.7)6.2.9 在常规测试中,观察摩擦脱色图案是否出现多条纹.试样长度方向一般倾斜于经向和纬向.如果摩擦方向沿着斜纹线或者表面图案等,多条纹就可能发生.如果发生,轻微调整测试角度.7 试样准备7.1 使用两块试样,一块做干摩擦,一块做湿摩擦7.1.1有可能使用附加样品以增加平均精度(见12.1)7.2 剪取样品,至少50m m×130mm(2.0英寸×5.1英寸),长度方向更适宜倾斜于经纬向或纵横向7.2.1 需要多重测试以及生产测试时,使用更大的或者全幅的实验室样品,而不必将试样剪开.7.3 纱线.缠结成至少50mm×130mm的织物,或沿长度方向紧密缠绕在一个合适的模板上,至少50mm×130mm,或者另外的铺开方式(见13.8)8 调湿8.1 测试前,按照ASTM D 1776《纺织品设湿和测试标准规范》的要求对试样及摩擦布预调湿和调湿。

(完整版)色牢度AATCC8标准

(完整版)色牢度AATCC8标准

参考标准AATCC8-2004耐摩擦色牢度1.目的和范围(不用于地毯,地毯用AATCC165)1.1测定有色织物因摩擦而沾色的程度,适合于纤维制品,如纱线、色织、印染等纺织品。

2.测定原理2.1在一定条件下,测试样和标准摩擦小白布摩擦,用灰卡评定颜色转移到小白布的程度。

3.设备和标准物质3.1AATCC摩擦仪(AATCC Crockmeter):摩擦头为圆形,直径1.6cm,往复动程为10.4±0.3cm,垂直压力为9±10%N。

3.2摩擦小白布(5cm*5cm)3.3AATCC沾色灰卡4.试样的准备4.1剪取二块试样,每块至少13*5cm;一块做干摩擦,另外一块做湿摩擦,试样的长度方向应与面料的经向和纬向成斜向取样。

4.2如果是纱线,可先将其织成织物,每块至少13*5cm或沿长度方向紧密缠绕在一个合适框架上,至少13*5cm。

4.3试样和摩擦小白布需在温度2±1℃,相对湿度65±2%的环境中放置至少4H。

5.测试程序5.1干摩擦5.1.1将试样平放在铺有砂纸的摩擦仪基座面上,长度方向沿摩擦方向并固定好,妥当放好试样压板。

5.1.2将摩擦白布正面朝下,纹路平行于摩擦方向,固定在摩擦指上,弹簧夹紧。

5.1.3将摩擦指轻放到试样上,不要让弹簧夹碰到试样。

5.1.4从摩擦指最靠近身边的一端开始,以一秒钟一圈的速度,援动摩擦臂10圈,使摩擦臂来回摩擦20次。

5.1.5取下摩擦白布放于室温21±1℃,相对湿度65±2%的环境中至少4H,测试后,可能有一些纤维沾在摩擦小白布上,对评级产生影响,评级前,用透明胶轻轻粘去摩擦白布上的松散绒毛。

5.2湿摩擦5.2.1在蒸馏水中完全浸湿摩擦白布,取出后夹于白布中挤压,使其含湿率为65±5%,每次准备一块试验样,避免蒸发降低水分含量。

5.2.2其余步骤同上述干摩擦中的5.1.1-5.1.4.5.2.3将摩擦小白布放在空气重晾干后再重复5.1.5的评级前的工作。

摩擦色牢度:AATCC摩擦色牢度仪法

摩擦色牢度:AATCC摩擦色牢度仪法

摩擦色牢度:AA TCC摩擦色牢度仪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方法用以确定着过色的纺织材料表面经摩擦转移到其它表面的颜色数量。

本方法适用于由各种形式纱线纤维或纺织纤维制成的、通过染色、印刷或其它方式上色的纺织品。

地毯或单独一块很小的印刷区域不推荐采用该试验方法。

1.2 准备好试验过程所需的方形白布。

干布块若干,用水浸过的湿布块若干。

1.3 由于洗涤、干洗、收缩、熨烫、修整等可能影响材料颜色转移的程度,因此本试验须在此类处理前或后进行。

2.原理2.1 在受约束的条件下,用白色摩擦布块摩擦着过色的试样。

2.2 将经过2.1步骤的白色试验布块与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或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对比,评估转移到白色试验布块上的颜色,给出评定分数。

3.术语3.1色牢度材料在加工、试验、存储或被使用过程中暴置时所具有的抵抗颜色改变、抵抗着色剂转移的能力。

3.2 摩擦下来的有颜色的物质主要是经过摩擦从纱线纤维或纺织纤维的表面转移到其它表面或邻近纺织纤维区域的着色剂。

4.安全警告注:这些安全警告仅作告知用途。

该警告只是对试验步骤的补充说明,并不包括所有的安全相关信息。

用本标准试验时,使用者有责任采取安全和恰当的技术处理材料。

对于特定的详细资料如材料安全数据清单以及其它的厂商的推荐资料,必须向主机厂咨询,所有的OSHA标准及规章也必须参考和遵循。

4.1 应遵循好的实验室操作章程,在实验室所有区域安装安全玻璃。

5.仪器设备与原料5.1 AA TCC 摩擦色牢度仪(见13.2、13.3以及图1)。

5.2 试验布块,裁剪成50mm的方块(见13.4)。

5.3 AA TCC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见13.5)。

5.4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见13.5)。

5.5 白色的AA TCC纺织吸水纸(见13.5)。

5.6 适用于沾色试验仪的样件支撑架(见13.3)。

6.试验认证6.1 对试验操作及仪器设备应进行例行检查并记录其结果。

下面的观测资料以及修正措施对避免因非正常脱色现象影响评估过程、导致不正确的试验结果是极其重要的。

常用美国AATCC纺织印染116个标准

常用美国AATCC纺织印染116个标准

常用美国AATCC纺织印染116个标准常用美国AATCC纺织印染116个标准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纺织印染业标准[标准代号][标准名称]AATCC6-2001耐酸碱色牢度AATCC8-2001耐摩擦色牢度:(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AATCC15-2002耐汗渍色牢度AATCC16-2003耐光色牢度AATCC17-1999湿润剂,评定AATCC20-2002纤维分析:质量AATCC20A-2000纤维分析:数量AATCC22-2001排水:喷雾试验AATCC23-1999耐烟熏色牢度AATCC24-1999纺织品耐昆虫,AATCC26-1999硫染纺织品用剂:加速AATCC27-1999湿润剂:再湿润剂评定AATCC28-1999纺织品防昆虫、害虫AATCC30-1999耐真菌活性,纺织品材料评定:纺织品材料耐霉菌防腐烂AATCC35-2000耐水渍:雨水试验AATCC42-2000耐水渍:冲击穿透试验AATCC43-1999丝光处理湿润剂AATCC61-2003耐家庭、商业洗涤色牢度:加速AATCC66-2003机织物折痕回复:回复角AATCC70-2000排水:滚筒水击动态吸收试验AATCC76-2000纤维表面电阻AATCC79-2000漂白纺织品的吸收性AATCC81-2001湿加工时纺织品水萃取PH值AATCC82-2001漂白棉布中纤维素分散质的流度AATCC84-2000纱线电阻AATCC86-2000干洗:应用设计和整理的耐久性AATCC88B-2003多次家洗后织物缝线处的平滑性AATCC88C-2003织物多次家洗后留下的折痕AATCC89-2003棉的丝光处理AATCC92-1999氯,存留的,张力损耗:单个取样法AATCC93-1999织物耐磨:加速剂方法AATCC94-2002织物整理:鉴别AATCC96-2001机织和针织物(毛织物除外)商业洗涤后尺寸变化AATCC97-1999原纱和/或已处理纺织品的可提取成分AATCC98-2002含过氧化氢的漂白槽中的碱AATCC99-2000机织或针织毛纺织品尺寸变化:松弛、收缩和毡合AATCC100-1999纺织品材料上耐细菌整理:评定AATCC101-1999过氧化氢漂白色牢度AATCC102-2002过氧化氢漂白,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AATCC103-1999用于退浆的细菌性α淀粉酶,化验AATCC104-1999耐水滴色牢度AATCC106-2002耐水浸色牢度:海水AATCC107-2002耐水浸色牢度AATCC109-2002耐低湿度大气臭氧色牢度AATCC110-2000纺织品的白色AATCC111-2003纺织品耐气候性AATCC112-2003织物挥发甲醛,测定:封罐法AATCC114-1999氯,存留的,张力损耗:多次取样法AATCC115-2000织物静电依附:织物—金属试验AATCC116-2001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法AATCC117-1999耐高温色牢度:干燥(不包括熨烫)AATCC118-2002排油:耐烃试验AATCC119-1999平面磨蚀引起的色变(消光):屏蔽电线方法AATCC120-1999平面磨蚀引起的色变(消光):金刚砂方法AATCC121-2000地毯玷污:可视评定法AATCC122-2000地毯沾污:使用沾污法AATCC123-2000地毯沾污:加速沾污法AATCC124-2001织物多次家洗后外形AATCC125-1991耐水耐光色牢度:交替暴露AATCC127-2003耐水性:流体静压试验AATCC128-1999织物折痕回复:外形AATCC129-2001耐高湿度大气臭氧色牢度AATCC130-2000排除污垢:油污排除法AATCC131-2000耐褶裥色牢度:蒸汽褶裥AATCC132-2003耐干洗色牢度AATCC133-1999耐高温色牢度:热压AATCC134-2001地毯的静电性AATCC135-2003机织和针织物自动家洗时尺寸变化AATCC136-2003黏合或层压织物的黏合强度AATCC137-2002瓷砖上小地毯背面沾污AATCC138-2000清洁:铺地织物的清洗AATCC139-2000耐光色牢度:致光色变现象的观察AATCC140-2001轧-烘处理过程中染料和涂剂泳移AATCC141-1999碱性染料与丙烯酸纤维的相容性AATCC142-2000植绒织物经多次家洗和/或在投币自动干洗后外形AATCC143-2001衣服和其他纺织成品多次家洗后的外形AATCC144-2002湿处理织物所含碱:整体AATCC146-2001分散染料的分散性:过滤试验AATCC147-1998织物材料抗菌活性测定:平行条纹法AATCC149-2002螯合剂:氨基聚羧酸螯合作用值及其盐分;草酸钙法AATCC150-2003服装自动家洗时尺寸的变化AATCC151-2003污物再沉积AATCC154-2001分散染料的热固定性AATCC157-2000耐溶剂滴色牢度:全氯乙烯AATCC158-2000全氯乙烯干洗后尺寸变化:机械法AATCC159-1999尼龙上酸和金属络合酸性染料的转移AATCC161-2002螯合剂:金属引起的分散染料色度阴暗;控制AATCC162-2002耐水浸色牢度:氯化水池AATCC163-2002色牢度:留存染料转印;织物对织物AATCC164-2001耐高湿度大气中氧化氮色牢度AATCC165-1999耐摩擦色牢度:铺地织物-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AATCC167-2003分散染料的起泡性AATCC168-2002螯合剂:聚氨基聚羧酸的活性成分含量极其盐分;铜硝酸过氧化乙酰法(PAN)AATCC169-2003织物的耐气候性:氙灯暴露AATCC170-2001粉状染料的喷撒性:评定AATCC171-2000地毯:热水萃取法AATCC172-2003家洗耐无氯漂白色牢度AATCC173-1998CMC:小色差合格率计算AATCC174-1998地毯耐微生物活性测定AATCC175-2003耐脏:绒毛铺地材料AATCC176-2001染料剂分散质斑点:评定AATCC178-1999纬向染疵:可视测定和渐次调和AATCC179-2001自动家洗时缠绕引起织物和衣服变形AATCC180-1997高温下耐光色牢度:受装置控制的天然光温度AATCC181-1997高温下耐光色牢度:受装置控制的天然光温度和湿度AATCC182-2000溶液中染料颜色的相对强度AATCC183-2000紫外线穿透织物强度AATCC184-2000染料喷撒性能:测定AATCC185-2000螯合剂:过氧化氢漂白槽中的百分含量:铜硝酸过氧化乙酰(PAN)指示剂方法;AATCC186-2001耐气候性:紫外线和湿度暴露AATCC187-2002织物的尺寸变化:加速的AATCC188-2003家洗耐钠、次氯盐酸漂白色牢度AATCC189-2002地毯纤维含氟量AATCC190-2003耐活性氧漂白洗涤剂家洗的色牢度:加速酸性纤维素酶,作用于:最大负荷量洗涤器AATCC191-2003木纤维质酵酶酸一洗衣机顶部装载的影响AATCC192-2003织物的耐久性:有水或者无水情况暴露于电孤光下。

色牢度检测标准

色牢度检测标准

色牢度检测是评估染料在织物、纺织品或其他材料上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牢度检测标准:
1. ISO 105:ISO 105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系列关于纺织品色牢度的标准。

其中,ISO 105-A 系列标准用于评估织物和纺织品上染料的耐光、耐洗涤、耐摩擦等性能。

ISO 105-C 系列标准用于评估染料在织物上的耐堵漏和耐分泌等性能。

2. AATCC:美国纺织化学染整技术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纺织品色牢度的标准。

其中,AATCC 16、AATCC 61、AATCC 105、AATCC 107、AATCC 124等常用标准针对不同的色牢度性能进行评估。

3. BS EN ISO 105:这是英国国家标准化组织(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制定的一系列基于ISO 105的标准,用于织物和纺织品色牢度的评估。

4. GB/T 3921: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制定的关于织物色牢度的标准,包括耐洗涤、耐摩擦、耐堵漏等性能评估方法。

请注意,具体的色牢度检测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或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色牢度检测时,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选择适用的标准进行测试。

另外,还建议咨询专业的纺织品测试实验室或有关机构,以获取最新的标准和指导。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检验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检验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检验耐摩擦色牢度是纺织品色牢度检验项目之一,也是纺织品在贸易过程中常见的检验项目,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要与其他物体进行摩擦,若染料的色牢度不好,在摩擦过程中就会产生沾色,所以应对纺织品的耐摩擦色牢度进行要求。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是将纺织试样分别与一块干摩擦布和一块湿摩擦布摩擦,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通过两个可选尺寸的摩擦头提供了两种组合实验条件,一种用于绒类织物,一种用于单色织物或大面积印花织物。

耐摩擦色牢度常用的标准有GB/T3920;2008、AATCC8;2007、AATCC116;2010和JIS10849j2004<,我们通过下表来看一下这四种标准的异同。

通过此表可看出,不同的检测标准对样布大小要求有差异,客户在准备样布时,若被测试样是织物或地毯:准备两组尺寸不小于50mmX140mm的试样,每组各两块。

(取样时,一块织物平行于经纱,另一块织物平行于纬纱。

)另外一种取样方法是试样的长度方向与织物的经纬向成一定的角度取样。

如果是绒毛织物且绒毛容易辨别,剪取试样时绒毛的顺向应与织物的长度方向一致。

一般情况下,国标和欧标采用经纬向各取一块的方式,而美标采用倾斜45度角的方式。

若被测织物是纱线:需将其编织成织物,试样尺寸不小于50mmX140mm,或沿纸板的长度方向将纱线平行缠绕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板上,均匀的平铺成一层。

评定结果1、评定分为5级,5级最好,1级最差;2、评定时,在每个被评定的摩擦布背面放三层摩擦布;3、去除摩擦布表面上多余的纤维;4、在适宜的光源下,用灰色样卡评定摩擦布的沾色级数;评级时还需注意,美标的评级形式与国标和欧标不一样,举例如下:美标为3.5级,国标和欧标应为3-4级。

AATCC_116-2013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法

AATCC_116-2013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法

AATC C Technical Manual/2014TM 116-2013203Developed in 1966 by AATCC Commit-tee RA38; revised 1969, 1972, 1994,1996, 2005, 2013; reaffirmed 1974,1977, 1983, 1988, 1989; editorially re-vised 1981, 1985, 1986, 2002, 2004,2008, 2011; editorially revised and re-affirmed 2001, 2010. Technically equiv-alent to ISO 105-X16.1. Purpose and Scope1.1 This test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color transferred from the surface of colored textile mate-rials to other surfaces by rubbing. It is applicable to textiles made from all fibers in the form of yarn or fabric, whether dyed, printed or otherwise colored and especially to prints where the singling out of areas smaller than possible to test with the standard crockmeter (AATCC Method 8, Colorfastness to Crocking:Crockmeter Method) is required (see 14.1 and 14.7).1.2 Test procedures employing test squares either dry or wet with water or other liquids are within the scope of this method.2. Principle2.1 A test specimen held at the base of the rotary vertical crockmeter is rubbed with standard test squares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see 14.1).2.2 Color transferred to the test squares is assessed by a comparison with the Gray Scale for Staining, AATCC 9-Step Chromatic Transference Scale or Instru-mental Assessment of Degree of Staining (see 14.2 and 14.3).3. Terminology3.1 colorfastness, n.—the resistance of a material to change in any of its color characteristics, to transfer of its colo-rant(s) to adjacent materials or both, as a result of the exposure of the material to any environment that might be encoun-tered during the processing, testing, stor-age or use of the material.3.2 crocking, n.—a transfer of colo-rant from the surface of a colored yarn or fabric to another surface or to an adjacent area of the same fabric principally by rubbing.4. Safety PrecautionsNOTE: These safety precautions are for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The pre-cautions are ancillary to the testing proce-dures and are not intended to be all inclu-sive. It is the user’s responsibility to use safe and proper techniques in handling materials in this test method. Manufac-turers MUST be consulted for specific details such a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s and other manufacturer’s recommenda-tions. All OSHA standards and rules must also be consulted and followed.4.1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s should be followed. Wear safety glasses in all laboratory areas.es and Limitations5.1 Since washing, drycleaning,shrinkage, ironing, finishing, etc. may af-fect the degree of color transfer from a material, the test may be made before or after, or before and after, any such treat-ment, depending upon the information desired.6.Apparatus and Materials (see 14.4)6.1 Rotary vertical crockmeter (see Fig. 1, 14.1 and 14.3).6.2 Crockmeter Cloth—standard 51 ×51 mm (2 × 2 in.) test squares (see 14.10and 14.11).6.3 AA TCC 9-Step Chromatic Trans-ference Scale (AATCC Evaluation Proce-dure 8) (see 14.2).6.4 Gray Scale for Staining (AATCC Evaluation Procedure 2) (see 14.2).6.5 White AATCC Textile Blotting Paper (see 14.2).7. Verification7.1 Verification checks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test and the apparatus should be made routinely and the results kept in a log. The following observations and corrective action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to avoid incorrect test results where abnormal crock images can result and in-fluence the rating process.7.2 Use an in-house poor crocking fab-ric as a calibration specimen and conduct three dry crock tests.7.2.1 A poor circular image with un-even dye pick-up may indicate the crock-ing finger needs resurfacing.7.2.2 A double image may indicate a loose clip.7.2.3 Scuff marks to the sides of the specimen indicate the loops to the wire clips are positioned downwards and are not high enough to prevent rubbing the specimen surface.7.2.4 Confirm the wet pick-up tech-niques (see 10.2).7.2.5 Replace the abrasive paper on the tester base if it is smooth to the touch in the crocking area compared to the adja-cent area, or if slippage of the specimen is noticed (see 14.5).8. Test Specimens8.1 Materials of nearly any construc-tion presenting a surface area of approxi-mately 25 mm (1 in.) square or more can be tested.9. Conditioning9.1 Prior to testing, pre-condition and condition the test specimens and the crock squares for crock testing as directed in ASTM D1776, Standard Prac-tice for Conditioning and Testing Tex-tiles. Condition each specimen for at least 4 h in an atmosphere of 21 ± 1°C (70 ±2°F) and 65 ± 2% RH by laying each test specimen or crock square separately on a screen or perforated shelf of conditioning rack.10. Procedure10.1 Dry Crocking Test.10.1.1 Tilt the upper half of the ma-chine away to allow access to the base of the machine. Place a test square on the end of the vertical rod and fasten it with spring clip.10.1.2 Hold the test specimen on the machine base at the point the vertical rod contacts the base. Tilt the upper half ofAATCC Test Method 116-2013Colorfastness to Crocking: Rotary Vertical Crockmeter MethodFig. 1—Rotary vertical crockmeter.Copyright © 2013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204TM 116-2013AATC C Technical Manual/2014the machine back to the operating posi-tion with the test square at the end of the shaft in contact with the test specimen.Place the weight supplied with the Crock-meter on the vertical shaft to give the rub-bing finger a downward force of 11.1N ±10% (40 oz ± 10%).10.1.3 With the left hand, hold the test specimen in position on the base. Turn the crank 20 turns with the right hand.This produces about 40 reciprocal turns of the vertical shaft.10.1.4 Tilt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chine back and remove the test specimen and the test square, condition as in 9.1 and evaluate as in Section 11.10.2 Wet Crocking Test.10.2.1 Weigh the conditioned dry crock square. Using a syringe tube, grad-uated pipette or automatic pipetter, draw up water in mL to 0.65 times weight of crocking square. Example: If the crock-ing square weight equals 0.24 gm, the mL used would be 0.24 × 0.65 = 0.16 y the crocking square on white plastic mesh over a dish. Apply water evenly over the crocking square to achieve a 65± 5% wet pickup when weighed. Calcu-late wet pickup by multiplying the origi-nal dry conditioned weight by 1.65. If needed, adjust the amount of water used to wet the square and using a new crock-ing square, repeat steps. When 65 ± 5%wet pickup is achieved, record the amount of water used. Draw up the re-corded amount of water into the syringe tube, graduated pipette or automatic pi-petter for each wet crocking performed during the current day. Repeat this pro-cess each day (see 14.6).10.2.2 Avoid evaporative reduction of the moisture content on the crock square below the specified level of 65 ± 5% be-fore the actual crock test is run.10.2.3 Continue as directed in 10.1.10.2.4 Air dry the crock test square,then condition (see 9.1) before evaluat-ing. In the case of napped, brushed or sanded material when loose fiber might interfere with the rating, remove the ex-traneous fibrous material by pressing lightly on the crock circle with the sticky side of cellophane tape before evaluating.11. Evaluation (see 14.12)11.1 Back the crocked test square with three layers of white test cloth for evalu-ating.11.2 Rate by means of the Gray Scale for Staining (AATCC Evaluation Proce-dure 2), the AATCC 9-Step Chromatic Transference Scale (AATCC Evaluation Procedure 8) or Instrumental Assessment of Degree of Staining (AATCC Evalua-tion Procedure 12), and record the nu-merical rating (see 14.2, 14.3, 14.8, 14.9).11.3 It will be noted that the color transfer is usually greater near the edge of the tested circle than the center.11.4 Rate the color transfer at the edge of the tested circle.11.5 Average individual results to the nearest 0.1 grade when multiple speci-mens are tested or when a panel of evalu-ators rate color transfer.12. Report12.1 Report the grade determined in 11.5.12.2 Indicate whether dry or wet test.12.3 Indicate whether Gray Scale for Staining, AATCC 9-Step Chromatic Transference Scale or Instrumental As-sessment of Staining was used (see 14.2and 14.3).13. Precision and Bias13.1 Precision . Precision for this test method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Until a precision statement is generated for this test method, use standard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making any comparisons of test results for either within-laboratory or between-laboratory averages.13.2 Bias . The true value of colorfast-ness to crocking can be defined only in terms of a test method. There is no inde-penden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true value. As a means of estimating this property, the method has no known bias.14. Notes14.1 The rotary vertical crockmeter pro-vides a reciprocating rotary motion to the test finger and a selected pressure on the test finger.14.2 Available from AATCC, P.O. Box 12215, Research Triangle Park NC 27709; tel:+1.919.549.8141; fax: +1.919.549.8933; e-mail:orders@; web site: .14.3 It has been noted that different grades may result depending upon whether the Gray Staining Scale or AATCC 9-Step Chromatic Transference Scale is used for the evaluation.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report which scale was used (see 12.3).14.4 For potential equipment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this test method, please visit the online AATCC Buyer’s Guide at /bg. AATCC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listing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sold by its Corporate members, but AATCC does not qualify, or in any way approve, endorse or certify that any of the listed equipment or materials meets the requirements in its test methods.14.5 For very critical evaluations and in cases of arbitration, ratings must be based on the geometric gray scale for evaluating stain-ing.14.6 Experienced operators do not have to repeat this weighing procedure during a test session once the technique has been estab-lished.14.7 Specimens tested by both test methods may show dissimilar results. There is no know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methods.14.8 An automated electronic grading sys-tem may be used as long as the system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provide results that are equal to and provide equal or better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than an experienced grader performing visual evaluation.14.9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use of instru-mental evaluation (EP12) will result in greater precision than that obtained from visual evalu-ations.14.10 Crockmeter Test Cloth should meet the following specifications:Fiber 100% 10.3-16.8 mm combedcotton staple, with no optical brightener presentYarn 15 tex (40/1 cotton count),5.9 turns/cm “z”Thread count for greige fabric 32 ± 5 warpends/cm: 33 ± 5 picks filling/cmWeave 1/1 plainFinished fabric desized and bleached with nooptical brightener or finish-ing material presentpH 7 ± 0.1Mass/sq meter 100 ± 3 g finished Whiteness W = 78 ± 3 (Method 110)14.11 CAUTION: ISO crock cloth results may not be equivalent to AATCC crock cloth results/values based on crock cloth study.14.12 CAUTION: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results for staining obtained by this method on fabrics dyed to dark shades (navy,black, etc.) that contain a combination of poly-ester and spandex, or their blends, may not show the full staining propensity of such fab-rics in consumer use. It is, therefore, recom-mended that the staining results obtained by this test not be used for the acceptance testing of such fabrics.Copyright © 2013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

AATCC-8耐摩擦色牢度

AATCC-8耐摩擦色牢度

AATCC-8 耐摩擦色牢度1.目的与应用范围1.1 此测试方法是用来测试在摩擦过程中颜色从着色纺织品表面转移到其他纺织品表面的程度。

它适用于染色纤维制品`印花或其他方法着色的纱线或织物。

(详见13.1和13.3)1.2 试验采用干态和湿态的方块白棉布作为摩擦媒介。

1.3 因水洗`干洗`缩水等整理可能影响纺织品脱色的程度,本实验可在上述任何一种处理前进行或者在处理后进行,或者在处理前后进行。

2.原理2.1将一块着色试样固定在摩擦牢度实验器上,在受控制条件下用白色测试棉布与它摩擦。

2.2 将白布和沾色灰卡或AATCC沾色色卡对比,以评定此白布的沾色度。

3.术语3.1 色牢度,名词——某种染料在生产`测试`储存`应用时,暴露在任何环境下的变色及沾色的程度。

3.2 Crocking,名词——通过摩擦,带色纱线或织物的颜色向另一表面或向同一材料的相邻表面进行的转移。

4.安全措施注:这些安全措施仅作为信息提供。

作为测试过程的辅助措施,安全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操作者的责任。

生产商必须对安全细节如安全数据表及其他生产商的推荐进行指导。

所有的OSHA标准和规定也必被参考和遵守。

4.1 应遵循优秀实验室的操作方法。

在实验室中应佩带安全眼镜。

5.设备及材料:5.1 AATCC摩擦牢度实验仪(见13.2,13.3及表1)5.2 摩擦用白棉布,5平方厘米(见13.4)5.3 AATCC标准沾色彩色灰卡5.4 沾色灰卡(见13.5)5.5 AATCC白色吸水纸(见13.5)5.6 摩擦仪样品夹(见13.3)6.确认6.1 对实验操作及设备的确认检查应是必要的并且检查结果要有记录。

为了避免不正确的结果,仔细观察和正确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反常的摩擦结果会影响评级结果。

6.2 用一块色牢度较差布料作为校准样品布,做三次干磨。

6.2.1 若干磨的效果也很差,就要重新磨一下摩擦头。

(见13.6)6.2.2 若摩擦面出现重影,则表明圆形弹性夹太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TCC 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1. 目的和范围1-1 本标准用来测定带颜色纺织原料上的颜色通过摩擦转移到摩擦白布上的程度。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纺织原料,不论是以纱线还是织物,不论是染色还是印花或其它着色方式。

本标准建议不要用在毛毡织物或当其印花块面很小的印花织物,这种印花织物请采用AATCC 116测试。

1-2 测试程序采用白色方形棉布,可以以干燥或用水浸湿的方式测定。

1-3 由于经过洗涤、干洗、缩水、熨烫或整理等会影响原料颜色的转移程度,这样测试前或后可经过上述处理后再作测定。

2. 原理2-1 在规定条件下,将一白色摩擦布在一带颜色的测试样上来回摩擦。

2-2 颜色转移到白色摩擦布上的情况可通过和沾色灰卡或9级彩色沾色灰的比较而定一个级数。

3. 术语3-1 色牢度:材料抵抗颜色变化的能力,包含本身的颜色变化和沾到相邻布上的情况,这种可能会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测试、储存及使用过程中。

3-2 摩擦:通过摩擦行为将带颜色的纱线或织物上的着色剂转移到相接触的另一织物的表面。

4. 安全措施注:这些安全措施仅作为信息提供。

作为测试过程的辅助措施,安全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操作者的责任。

生产商必须对安全细节如安全数据表及其他生产商的推荐进行指导。

所有的OSHA标准和规定也必被参考和遵守。

4.1 应遵循优秀实验室的操作方法,在实验室里要佩带防护眼镜。

5. 仪器和原料5-1 AATCC摩擦仪(见13-2);5-2 测试白布:剪成50mm的方形样品(见13-4);5-3 9级彩色沾色灰5-4 沾色灰卡;5-4 AATCC 白色吸水纸;5-5 摩擦仪试样夹持器。

6. 校验6-1 测试仪器的校咽确认应定期进行并且其结果应保持较长时间。

以下正确的操作行为是很重要的,并且能避免错误的测试结果,另外一些不正常的摩擦图像会影响并导致最终的评级结果:6-2 采用内部已知耐摩擦色牢度很差的织物作为校验试样,并做3块干摩测试。

6-2-1 测出的摩擦沾色图像不是很圆并且沾色不均匀,这表面摩擦头表面不平整。

6-2-2 摩擦沾色图像拖长并形成类似椭圈表明夹样金属套环夹。

6-2-3摩擦沾色图像拉长并伴随有条状表明摩擦白布成斜对角夹持,其经向应平行于摩擦仪的长度方向夹持。

6-2-4 测试试样的边缘有擦痕,表明夹样金属套环的位置太低,应高一点,防止夹样金属套环夹摩在试样表面上。

6-2-5摩擦沾色图像中央有一条印,并且沿摩擦方向,表明摩擦仪试样下方金属底座不平或起卷,可用一支撑物塞入以使底座调平。

6-2-6 如果使用了试样夹持器,请将试样置于摩擦仪底座上后将夹持器置于试样上,通过摩擦手柄启动摩擦测试头前后移动,直到最前端,查看摩擦头是否碰着夹持器的边缘,如果这个现象发生,向前移动试样夹持器,如果安装不准确,这可能会造成摩擦沾色图像的一边特别深。

6-2-7 确认摩擦白布的含湿情况(见9-2)。

6-2-8 摩擦底座上的摩擦砂纸如果用手摸起来在摩擦区域对于其旁边的区域很平滑或者试样置于上面发生明显的滑动,请及时更换摩擦砂纸。

6-2-9 在过程测试中,观察是否摩擦图像上出现一条条的色痕,对试样一般其经纬向呈斜对角线放置(45°)。

对于斜纹组织或一些表面凸起花型等,摩擦图像可能会出现一条条的色痕,这时请轻轻调整试样的角度。

7. 测试试样7-1 一般采用两块试样,一块测试干摩擦牢度,另一块测试湿摩擦牢度。

7-1-1为了增加测试结果的精度,可以采用更多的试样取平均值。

7-2剪取试样大小为50*130mm,长度方向也可更长,试样长度方向与经向或布的长度方向成45度角。

7-2-1 当需测试多次及在成品测试过程中,较大或整幅性的试样可以采用,而不需切成一块一块的试样。

7-3 纱样:将其预先织成不少于50*130mm的布样,也可通过适当形状的物体将其绕成不少于50*130mm的纱条,并且其纱线沿着纱条方向为长度方向,也可按其它方向。

8. 调湿8-1 测试前,先将试样和摩擦白布进行预调湿和调湿,具体参照ASTM D1776,在标准环境为温度21±1℃,相对湿度为65±2%的条件将试样和摩擦白布置于水平条件下调湿至少4小时。

9. 测试程序9-1 干摩擦牢度测试。

9-1-1 摩擦方向沿试样长度方向,将摩擦砂纸沿长度方向置摩擦仪底座上,并将测试试样置于摩擦砂纸上。

9-1-2 将试样夹持器置于试样上,以防止试样滑动。

9-1-3 将一方形摩擦小白布贴在朝下的摩擦头上面,小白布的经向平行于摩擦方向,用一特殊的金属套环套住小白布,注意的金属套环位置不可太低,因这会拖动测试试样。

9-1-4 放下摩擦测试头于试样上,开始位置为将摩擦头置于来回最前位置,按每秒一个来回的速度摇动手柄10个来回,这样摩擦头便在试样往复总共20次,对于电动摩擦测试仪,请设置并启动仪器10个来回。

对于有其它来回次数要求的,请参照其要求。

9-1-5 取出方形摩擦小白布,按照8-1调湿并按10进行评定。

对于拉毛、起毛、磨毛试样,一旦有一些松的纤维沾在摩擦白布上面会影响评级,在评级前,用胶带纸通过轻轻地压在摩擦小白布上以沾去无关的短纤维。

9-2 湿摩擦牢度9-2-1 参照已知的技术准备方形湿摩擦白布,先称量已调湿好的摩擦小白布,再将其完全浸湿在去离子水中。

每一次再能准备一块方形小白布。

9-2-2 将浸湿后的小白布通过手绞机或便利的装置在吸水纸上挤压,以使小白布的含水量为65±5%。

9-2-3 在实际摩擦启动测试前,应防止小白布的水分蒸发。

9-2-4 接下按9-1程序进行测试湿摩擦牢度。

9-2-5 在空气中凉干方形小白布,在评级前参照8-1进行调湿。

对于拉毛、起毛、磨毛试样,一旦有一些松的纤维沾在摩擦白布上面会影响评级,在评级前,用胶带纸通过轻轻地压在摩擦小白布上以沾去无关的短纤维。

10. 评定10-1 用9级彩色沾色卡或沾色灰卡评定方形小白布沾上试样颜色的程度。

10-2 在评定时,将摩擦小白布的背面放置3层未沾污的白色测试布。

10-3 采用9级AATCC彩色沾色卡或沾色灰卡分别评定干和湿摩擦牢度。

5级:可以忽略或者没有沾色。

4.5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4-5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4.5级。

4.0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4-5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4.0级。

3.5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3-4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3.5级。

3.0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3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3.0级。

2.5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2-3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2.5级。

2.0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2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2.0级。

1.5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1-2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1.5级。

1.0级:颜色沾色情况等于沾色灰卡的1级或9级AATCC彩色灰卡的1.0级。

10-4 对同一样品当测试多块试样时,将结果取平均并精确到0.1级,对于同一试样一组人进行评定也可取平均并精确到0.1级。

11. 报告11-1 注明是干还是湿摩擦色牢度。

11-2 参照10-3注明其级数。

11-3 参照10-4注明其的最接近的0.1级。

11-4 注明评级是采用沾色灰卡还是9级彩色沾色卡。

11-5 如果对试样采用了任何前处理或后处理,请注明其的具体方法。

12. 精度和偏差(略)13. 注意13-2 模拟手指和手臂的运动,AATCC耐摩擦色牢度仪提供了一个往复的摩擦动作。

13-4 AATCC 摩擦色牢度测试仪设置为通过一个手柄转一周使得一个直径为16mm的摩擦头往复移动,在试样上往复移动的距离为104±3mm,摩擦头的下压力为9N±10%(2 lbs±10%)。

由ATLas生产的仪器有两款:一款为手动,另一款为电动。

13-4-1 方形摩擦小白布应满足以下规定:纤维组成:由100%长度 10.3~16.8mm的精梳棉纤维经退浆、漂白,但不可含荧光增白剂或其它后整理助剂。

纱线:15 tex (40/1 英支),每厘米5.9捻,捻向为“Z”.密度:经纬密度为33±3根/厘米。

织法:上、下平纹。

PH:7±0.5。

布重:坯布:113±5g/m2,成品布:100±3g/m2。

白度:W:80±2(方法110)。

13-6 当不小心损伤了摩擦头、套环或摩擦砂纸,请按照以下方式予以修整:重新更换新的摩擦砂纸,将套环套在一直径比摩擦头小一点的竿上后将套环弯得更松或更紧,重新安装好摩擦头,将一片特细的金刚砂布放好,按照平常测试的方式来回摩擦测试摩擦头。

摩擦色牢度﹕垂直旋转摩擦仪 AATCC 116-20011.目的与适用范围1.1 此测试方法用于测量已着色纺织品表面的染料经过摩擦后转移到其它表面的情况﹐适用于各种纤维制成的纱线或织物﹐染色的﹐印花的或以其它方式着色的织物﹐尤其适合于印花面料。

1.2 测试程序包括干摩和湿摩。

1.3 任何处理都可能影响颜色转移的级别﹐根据具体的要求在任何处理状态下都可以进宪此测试。

2.原理2.1 试样固定在旋转垂直摩擦仪上﹐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标准摩擦布摩擦。

2.2 将摩擦布与AATCC沾色评级灰卡对比﹐评级。

3.朮语3.1 色牢度﹕名词﹐材料颜色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抵抗颜色改变的能力以及材料在加工﹑测试﹑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置于某种环境下抵抗相邻材料染色或与相邻材料相互染色的能力。

3.2 摩擦脱色﹕在摩擦条件下﹐染色剂从一个已染色的纱线或布的表面转移到另外一个表面或邻近的区域。

4.设备与标准物质4.1 垂直旋转摩擦仪4.2 标准摩擦布﹐尺寸51X51mm(2X2 in)。

4.3 AATCC彩色样卡4.4 AATCC沾色灰卡4.5 白色AATCC吸水纸5.确认5.1 检查测试仪器运行是否正常﹐并作好记录。

这些观测数据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产生不正确的测试结果从而影响等级的评定﹐而这些不准确结果是由一些不常规的摩擦图形所引起。

5.2 用一个内部的摩擦牢度级数较低的摩擦纺织品作为一个标准样品﹐进行3次干摩擦试验。

5.2.1 因为沾色不均导致摩擦布上摩得的图形不圆﹐表明摩擦指表面不平。

5.2.2 摩擦图形有重影﹐表明摩擦时有松动。

5.2.3 样品侧面有摩擦痕迹﹐说明金属夹的弯曲向下且不够高以至阻碍了摩擦样品表面。

5.2.4 确定湿摩擦布准备的方法。

5.2.5 如果摩擦仪上的砂纸被摩擦的位置与邻近的位置光滑﹐或摩擦时试样滑动﹐则要更换砂纸。

6.测试样品6.1 试样的尺寸为大约为25mm2的正方形。

7.调湿7.1 测试前按ASTM D1776的要求对样品进行预调湿和调湿﹐每块样品和摩擦布必须在21±1℃﹐65±2%RH的环境中﹐在筛网或有孔的调湿架上分开放置至少4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