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课件)
合集下载
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PPT教学课件
![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01586a2e3f5727a5e96258.png)
材料2: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 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 原,其在此乎?
评价:
——德国首相俾斯麦
①将魏源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
②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注定了它的破产,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8
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 蛤蟆代表法国、国旗代表德国、 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 中部酣睡,寻欢作乐,搜括民 财的是清政府
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民族危机加深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9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比较表
时 间
1863—1894
企业数
119
资金额(万元)
4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序》 材料二:“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序言》
1.魏源《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表明了他们 (抵抗派)怎样的目的?
梁启超 《变法通议》
严复 译《天演论》 译 《原富》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①宣扬“物竞天择, ②变法图存、兴民权、 适者生存”的生物 设议院, 进化论思想‘宣传
社会进步理论;② 国家属于人民。
共同 主张 影响
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
13
【难点突破: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
评价:
——德国首相俾斯麦
①将魏源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
②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注定了它的破产,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8
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 蛤蟆代表法国、国旗代表德国、 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 中部酣睡,寻欢作乐,搜括民 财的是清政府
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民族危机加深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9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比较表
时 间
1863—1894
企业数
119
资金额(万元)
4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序》 材料二:“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序言》
1.魏源《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表明了他们 (抵抗派)怎样的目的?
梁启超 《变法通议》
严复 译《天演论》 译 《原富》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①宣扬“物竞天择, ②变法图存、兴民权、 适者生存”的生物 设议院, 进化论思想‘宣传
社会进步理论;② 国家属于人民。
共同 主张 影响
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
13
【难点突破: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
第一课_“顺乎世界之潮流”(优质课件)
![第一课_“顺乎世界之潮流”(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53681d14791711cc791749.png)
革 命 政 党 思 想 论 战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纲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领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报》
要不要 推翻清 政府
要不要 建立共 和政体 要不要 改变封 建土地 制度
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新 民丛报》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同:(目的)
一个主题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的潮流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 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 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 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一个方向 “西学东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向西方学习
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③挽救民族危机
异:(方式、政体)
维新派主张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制度改 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性质
爱国救亡运动、资 本主义改良运动
抉择—资产阶级革命派
走 向 共 和
孙 中 山
三、走向共和
1、背景:
⑴维新运动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 中国行不通。 ⑵《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侵 华的工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⑶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 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物质和阶级基础) ⑷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 勃兴起。(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三个阶段
器物
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三)
![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cffcb80f14791711cd791702.png)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 (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节选自房龙《<宽容>序言》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 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 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房龙《<宽容>序言》
当时人们的认识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呈现了怎样的潮流?
【先驱者】
出书、演说、办报刊、 学会、学堂等等
任务:分析维新思想产生 的影响。
探索历程中的困境与先驱者的努力
【历史现场3 】 谭嗣同的“求死” 谭嗣同:“……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
(维新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派人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
护,他毅然回绝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 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福泽谕吉(日本伏尔泰、思想教父) 《文明论概略》
(3)福泽谕吉认为中国不幸的原因在哪里?
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梁启超《变法通议》
探索历程中的困境与先驱者的努力
【历史现场2 】梁启超的困境与努力
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 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 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 觉世之功。
---- 陈独秀
——节选自房龙《<宽容>序言》
先驱者探索的背景
在一个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先驱者试图攀越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探索山那边 的事物。但是,山谷里的守旧老人却厉声呵道:“他在 嘲弄祖先的智慧,他在亵渎神圣,给他应有的惩罚吧! 他死有余辜!”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杀死了他, 把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 智慧的人,杀一儆百。山崖脚下,白骨累累。日月 流逝,年复一年。……
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必修三)精品PPT教学课件
![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必修三)精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21dda1bb4cf7ec4afed07d.png)
2020/12/6
11
考点一 归纳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
突破依据:本考点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
(1)“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 的地主阶级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是近代中国“睁眼看 世界”的先驱。 (2)早期维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 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维新思想应运而生,但
“船坚炮利”使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 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传统的夜郎自大的陈腐观 念,注目世界,关心时局认识到“经学难敌洋枪炮”,清王 朝失败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屈辱,使他们去探索新知,寻 求强国御侮之道。
尝试探究:在当时情况下,中国兴起了一股什么样的 新思潮?
2020/12/6
3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想
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 的作用。 课标分解 1.列举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实
践及结果。 2.分析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明确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异同点。
2020/12/6
2020/12/6
13
角度1 从中国近代前期学习西方的层次角度分析
【示范1】► 下图为邱炯的名为“为什么开不快”的漫画,形象地
反映了晚清时期清政府向西方学习、追赶世界潮流的活动
及结局。造成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 )。
2020/12/6
14
A.清朝内部不同政治势力的内讧 B.清朝皇帝没有实权 C.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破坏 D.没有彻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解析 A、B、C三项虽都是失败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 没有彻上: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
顺乎世界之潮流上课课件
![顺乎世界之潮流上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39fe1ccc7931b765ce154b.png)
代表 康有 为
梁启 超 谭嗣 同
地位
主要思想
①1898年《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 维新变法 宣扬变法理论. 第一人 ②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符合历史 潮流。 维新思想 曾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 主要宣传 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者 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批判。 维新派中 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同封建束 的激进派 缚彻底决裂。 ①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 中国启蒙 存”,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化论 思想第一 观点。②意义:他的进化论观点增强无数仁人 人 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
严 复
维新思想的影响
1894年,甲午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听到〈马关条约〉签 订的消息。他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领导了“公车上书”, 使得维新思想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1898年,面对列强掀起的 瓜分中国狂潮,康有为第六次上书。光绪帝采纳,颁布〈定国 是诏〉,设立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由此展开,但因顽固 势力反对,不久便夭折,史称“百日维新”。
一、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
阶段
阶级阶层
核心思想
实践结果 层次
未实践 结果失败 器物
从鸦片战 地主阶级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 制夷” 争到甲午 战争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体西用”
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 看世界第一人”?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 《华事夷言》等; ③仿制西方战舰; ④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 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二、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cdc0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3.png)
结论
如何顺应潮流并抓住机遇?个人和企业如何在顺乎世界中立足?为您提出宝 贵的建议和思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考文献
引用的相关文献及数据来源。深入了解顺乎世界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
《顺乎世界之潮流》PPT 课件
欢迎来到《顺乎世界之潮流》的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顺乎世界的概念、 全球化的趋势和顺乎世界的发展现状,以及顺乎世界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趋势。让我们一起探索顺乎世界的魅力吧!
概述
什么是顺乎世界?为什么需要顺乎世界?本节将解答这些问题并介绍潮流的 定义和意义。
全球化趋势背景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趋势预测。探索全球化的背景和影响。
顺乎世界的发展现状
顺世界的总体发展现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顺乎世界对国际关系的影 响。了解顺乎世界的发展和影响力。
顺乎世界的优势和挑战
顺乎世界的优势是什么?面临的挑战又是什么?探讨顺乎世界的优势、挑战 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顺乎世界之潮流资料课件
![顺乎世界之潮流资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6057e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0.png)
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 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 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 方向发展。
提供公共产品
中国积极提供全球公共产 品,如“一带一路”倡议、 亚投行等,为全球发展融 资注入了稳定剂。
个人如何应对世界潮流的变化
持续学习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个 人应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习 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 和技能。
中国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 发展总体布局,推动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空气质量改善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显著 改善了空气质量,减少了大气 污染。
节能减排
中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加强能源管理和资源循环利用, 降低碳排放强度。
03
应对世界潮流的策略
外汇储备大国
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 稳定提供了保障。
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贡献
80%
高铁技术
中国在高铁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 突破,成为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 长的国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0%
5G技术
中国在5G技术研发和商用方面走 在世界前列,推动了全球5G技术 的快速发展。
80%
航天技术
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 列重要成果,如嫦娥探月工程、 天问火星探测等。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 要动力,也是应对世界潮流的 关键因素之一。
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应用, 可以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创 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加强人 才培养和引进,鼓励创新和创 业,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423f692af90242a895e594.png)
解读片段一: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那个多事之秋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 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
中日甲午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的情景
中国岌岌可危
二、维新变法(制度层次)
(二)维新思想的成熟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民族纺织业
民族火柴业 留下的商标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发展原因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
林地则徐 主魏源
阶 李鸿章 曾国级藩
康资有为
梁启产超 谭嗣同阶 严复
级孙中山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1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
近代世界的潮流是什么? 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资本主义
社会)过渡 政治上:由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政
治过渡 经济上:由封建小农经济向机器大生产
6、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 ⑴康有为
A、活动: ①发动公车上书; ②出版《孔子改制考》; ③变法期间,期望改变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一
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
惊人,自可避祸。
特点: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理解: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为了减少变法阻力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几个读书人呼号
文明的落日······
“变亦变,不变亦变”“改!” 不经意间,眼角里滑落
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
一行浊泪!
却也带点犹豫······
悲哀?抑或是感动?
“杀!!”······
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
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 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那个多事之秋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 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
中日甲午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的情景
中国岌岌可危
二、维新变法(制度层次)
(二)维新思想的成熟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民族纺织业
民族火柴业 留下的商标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发展原因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
林地则徐 主魏源
阶 李鸿章 曾国级藩
康资有为
梁启产超 谭嗣同阶 严复
级孙中山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1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
近代世界的潮流是什么? 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资本主义
社会)过渡 政治上:由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政
治过渡 经济上:由封建小农经济向机器大生产
6、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 ⑴康有为
A、活动: ①发动公车上书; ②出版《孔子改制考》; ③变法期间,期望改变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一
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
惊人,自可避祸。
特点: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理解: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为了减少变法阻力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几个读书人呼号
文明的落日······
“变亦变,不变亦变”“改!” 不经意间,眼角里滑落
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
一行浊泪!
却也带点犹豫······
悲哀?抑或是感动?
“杀!!”······
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
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 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
《顺乎世界之潮流》PPT课件
![《顺乎世界之潮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33501358f5f61fb63666ab.png)
——《海国图志·序》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 强。 评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 的口号,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 战
• 材料:左宗棠饱读魏源著作,称赞《海国 图志》“非山经海志徒恢可比”。左宗棠 为了抵抗外国侵略,迫切地希望把魏源的 外交思想付诸实践,他大声疾呼:“策士 之言曰:‘师其长以制之’是矣!” 李鸿章也把魏源“资取洋人长技”的思 想说成是“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袁南生
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近代中国思想的主流
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 随着姚莹的《康輶纪 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 等新的著述不断出现,“睁眼 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 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 谋求民族独立而探究、学习西 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 主流。
• 结合材料指出魏源对清政府主张产生什么 影响?
洋务运动
洋务派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
李鸿章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
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 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 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 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主张变法;
提出民主君仆、主权在 民,动摇君权论的基础
2、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代表
思想主张
特点
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
资 产 阶
康有为
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借用 进化论的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 强。 评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 的口号,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 战
• 材料:左宗棠饱读魏源著作,称赞《海国 图志》“非山经海志徒恢可比”。左宗棠 为了抵抗外国侵略,迫切地希望把魏源的 外交思想付诸实践,他大声疾呼:“策士 之言曰:‘师其长以制之’是矣!” 李鸿章也把魏源“资取洋人长技”的思 想说成是“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袁南生
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近代中国思想的主流
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 随着姚莹的《康輶纪 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 等新的著述不断出现,“睁眼 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 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 谋求民族独立而探究、学习西 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 主流。
• 结合材料指出魏源对清政府主张产生什么 影响?
洋务运动
洋务派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
李鸿章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
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 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 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 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主张变法;
提出民主君仆、主权在 民,动摇君权论的基础
2、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代表
思想主张
特点
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
资 产 阶
康有为
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借用 进化论的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
影响
【难点突破: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1、严复先生《天演论》,当时犹如惊蛰之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多少人读
之有如醍醐灌顶之感。吴玉章、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郭沫若、毛泽
东等人都深受影响。曹聚仁先生曾说,他在20年中读过500种以上名人回忆录,
——梁启超《变法通议》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 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 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 官制。思考:请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其主张.
思想主张:
1、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顽固派
2、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3、著有《变法通议》
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 没有恭亲王等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 那末,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 后的中国一样。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2: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 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 原,其在此乎?
2、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3、目的: 不改变封建制度以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4、代表 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实践 洋务运动 6、评价
【难点突破: 】: 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思想 ?
材料1: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比)
1863—1894
119
680
1895—1898
74
1432
材料二、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
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在中
国设立的工厂有80多家,1895-1900年间,列强在华设厂
影响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序言》
1.魏源《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表明了他们 (抵抗派)怎样的目的?
总数增加到约1000家。
思考: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经济基础: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代表人物
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内容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化:兴 办学校,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局限性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并且没 有付诸于实践
-----人教版
【思维拓展 】 林魏思想和“中体西用”思想的比较:
同 都主张“师夷长技”
都代表阶级利益,维护封建统治
异
目的:林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洋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
实践:林没付诸实践;洋掀起洋务运动。
联系: 洋务派是抵抗派思想主张的继承者和实践者。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变则变,不变 亦变……变则通,通则久。
【难点突破】:认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材料一
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
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托古改制----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2、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孔子,以孔子之 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 1、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借其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评价:
——德国首相俾斯麦
①将魏源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
②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注定了它的破产,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 蛤蟆代表法国、国旗代表德国、 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 中部酣睡,寻欢作乐,搜括民 财的是清政府
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民族危机加深
作用
为康、梁的维新变法思想提供了 思想基础
三、维新变法思想
一、背景
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 机加深
经济基础: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根本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影响
二、目的
1、直接:救亡图存 2、根本: 发展资本主义
①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目的:抵御外国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2.抵抗派“开眼看世界”有怎样的局限性? ①仅认识到西方军事技术的先进性②没有真正付诸实践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开眼看世界”的意义?
提示:联系19世纪初的中西方时代背景
中国
西方
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资产阶级代议制广泛确立并不断完善;
【难点突破】:
如何理解并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 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以曾 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 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 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这就是说,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 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 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 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 的封建统治。
【知识梳理】
时间 鸦片战争后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 的世界地理志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代表人物 ①设立译馆,翻译夷书;
②编译《四洲志》《各国律是例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
及主张 ③仿制西方战舰炮车。
最详实的专著。
魏源:
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经济 自然经济占主导,资义萌芽发展缓慢 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思想
程朱理学”,“天朝上国”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外交
“闭关锁国”
对外扩张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知识梳理】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内忧外患
其传主(即回忆录的主人公)差不多都看过《天演论》,可见影响之深
广。
——陈文振 《追思严复先生》
材料2、南海康有为先生,为吾国近代先觉之士,天下所认同。吾辈今日得
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陈独秀
作用: ①推动了戊戌变法; ②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导语
近
代 主题:中国向何处去?
中
国
思 方向:向西方学习,向现代化过渡
想
解
放
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
的 潮
特点: ②有被动到主动
流
第一节 顺乎世界之潮流
1.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
2.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 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 用
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三、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照 片
姓名 著作
主 张
共同 主张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①打着孔子的旗号, 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 想;②用进化论阐述 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 制的必然性。
梁启超 《变法通议》
严复
译《天演论》 译 《原富》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变法图存、兴民权、 设议院,
①宣扬“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生物 进化论思想‘宣传 社会进步理论;② 国家属于人民。
【思维拓展 】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同:(目的)
①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 ②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③发展资本主义
异:(方式、政体)
维新派:保留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 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思维拓展 】 维新派、革命派与洋务派、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
【知识梳理】 A代表人物: 孙中山等
B思想主张: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C历史作用: 用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 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打击帝国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
地主阶级 抵抗派、洋务派
资产阶级 维新派、革命派
同
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
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不同 侧重点 性质不同
技术 地主阶级
政治制度 民族资产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地主阶级 林则徐 抵抗派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 洋务派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资产阶级 革命派
孙中山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伸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
三民主义
历史影响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 要启迪作用,迈出了向 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
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 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 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