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66deb4a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8.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逐年递增,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传统的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治疗模式。
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血、津液不和,脏腑虚损,痰湿内蕴等病因有关。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调和阴阳平衡为主要方法。
常用的中药治疗包括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补益气血等方剂。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强调的是全身调理,改善体质,增强自身抵抗力。
二、糖尿病肾病的西医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在西医学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慢性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进而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
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是通过降糖、降压、减蛋白尿、保肾等方法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常用的药物包括降糖药物、降压药物、蛋白酶抑制剂等。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1. 显著改善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腰酸腿软等情况。
中医药可以通络利水,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血液供应,缓解肾脏病变引起的症状。
西医药可以通过降糖、降压、减蛋白尿等方法来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延缓病情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
中医药以调理全身功能,增强自身抵抗力为主要作用,能够减缓病情的进展速度。
西医药则可以通过降糖、降压、保肾等方法来延缓病情的发展,保护肾功能,减少肾脏损伤,延长肾脏的寿命。
3. 促进肾功能的修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还可以促进肾功能的修复。
中医药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
西医药可以通过蛋白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来促进肾小球滤过率的恢复,修复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edb5c5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18.png)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即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相结合的医疗模式,是一种集两者优势于一体的医学实践方式。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于综合运用传统中医的辨证施治与现代西医的诊断治疗手段,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达到更好的疗效。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第一,综合优势。
中医与西医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中西医结合可以借鉴两者之长,充分发挥综合效应。
传统中医强调整体观念,重视辨证治疗,西医则注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疾病,更有效地诊断治疗,提高疗效。
第二,治病效果。
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缓解慢性病症状,如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传统中医强调调理阴阳,平衡气血,可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减轻症状。
同时,西医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两者结合能够在根本治疗疾病的同时,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病因诊断。
中西医结合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的病因。
传统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来辨别疾病,西医则依靠现代医学设备和检查手段来诊断。
两者结合,可以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全面分析病情,找到病因。
这样能够更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第四,个性化治疗。
中西医结合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传统中医强调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可根据患者的体质、脏腑状况、病情发展等方面,调整治疗方法。
而西医则注重药物治疗的标准化,结合两者,可以给予患者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具有综合优势、治病效果、病因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等方面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中西医结合,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造福人类健康。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ae884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4.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亿人,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糖尿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且无法根除疾病。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医学宝贵的资源,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和患者所重视。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针灸、草药、饮食调理等,这些方法在根本调理和改善患者体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西医在糖尿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等。
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注重对症治疗,能够迅速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风险。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逐渐受到更多关注,结合了中西医的优势,能够在调理体质、降低血糖、延缓并发症进展等方面取得更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1.2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调理患者的体质、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有独特优势。
西医则注重通过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来控制糖尿病病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将中医的辨证施治与西医的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治疗糖尿病,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系统性地总结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和近期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更多患者管理好糖尿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949897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5.png)
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是指将传统中医与西方现代医学相结合,以发挥各自优势,提供综合性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方案。
这种疗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知识,以及该疗法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一、中西医结合的基本原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结合了现代西医的科学技术和诊疗方法。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目的。
而西医则注重病因病机的分析和病理生理的研究,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治疗疾病。
中西医结合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使得治疗更加全面和个体化。
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1. 综合性疗效:中西医结合可以综合利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手段,根据疾病的不同病因、病机和症状,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个体化诊疗:中西医结合注重个体差异的诊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避免了一刀切的治疗方式。
3. 全面性评估:中西医结合在诊断和评估方面可以综合利用各种检查技术和方法,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提高了准确诊断的几率。
三、中西医结合的应用领域中西医结合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领域:1. 慢性病管理:中西医结合可以在慢性疾病的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通过结合中医的膏方、针灸、中药等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控制慢性病的进展。
2. 癌症治疗:中西医结合在癌症治疗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
中医药的辅助治疗可以缓解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3. 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在康复医学中可以提供更全面和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
4. 心理健康:中西医结合在心理健康领域也有广泛应用,通过中医的心理疏导和西医的药物治疗,综合治疗心理疾病。
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得到了更多国家的认可和推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也会得到更多的验证和证明。
中西医结合内科高级职称考试试卷
![中西医结合内科高级职称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9a6b0d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8.png)
中西医结合内科高级职称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 下列哪项是中医“脾”的主要生理功能()A. 主运化。
B. 主藏血。
C. 主疏泄。
D. 主气司呼吸。
2. 西医中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典型痰液表现为()A. 铁锈色痰。
B. 粉红色泡沫痰。
C. 大量脓痰。
D. 白色黏痰。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在使用西药降压的同时,中医常从哪个脏腑论治()A. 肝。
B. 心。
C. 脾。
D. 肺。
4. 糖尿病在中医属于()的范畴。
A. 消渴。
B. 痹证。
C. 痿证。
D. 厥证。
5. 以下哪种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A. 人参。
B. 黄芪。
C. 黄连。
D. 当归。
6. 西医中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是()A. 发热。
B. 胸痛。
C. 呼吸困难。
D. 恶心呕吐。
7. 中医认为,哮病的主要病因是()A. 外邪侵袭。
B. 饮食不当。
C. 情志失调。
D. 以上都是。
8. 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西医常用的方法不包括()A. 透析治疗。
B. 肾移植。
C. 针灸治疗。
D. 药物控制血压、血糖等。
9. 下列哪味中药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证()A. 柴胡。
B. 山药。
C. 白术。
D. 茯苓。
10. 西医中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是()A. 幽门螺杆菌感染。
B. 胃酸分泌过多。
C. 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
D. 以上都是。
11. 中医的“气血津液”理论中,气的功能不包括()A. 推动作用。
B. 温煦作用。
C. 防御作用。
D. 贮藏作用。
12. 以下哪种疾病在西医中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A. 类风湿关节炎。
B. 肺炎。
C. 流感。
D. 急性肠胃炎。
13. 中医方剂“四物汤”的组成不包括()A. 熟地。
B. 白芍。
C. 川芎。
D. 丹参。
14. 西医中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 高血压。
B. 脑动脉瘤。
C. 脑血管畸形。
D. 血液系统疾病。
15. 中医治疗感冒时,若为风热犯表证,常用的方剂是()A. 银翘散。
B. 荆防败毒散。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ce8d05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3.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逐渐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述评。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是通过理顺人体阴阳平衡、调整脏腑功能实现对疾病的调理。
而西医治疗基于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和饮食控制等手段控制血糖水平。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
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有效地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阻力。
采用中医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性更好,药物副作用也较小。
此外,中医药中一些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改善内分泌功能的药物也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西医的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注射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现代医学的进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药物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胰岛素注射被广泛用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帮助身体正常利用血糖。
饮食控制和运动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西医注重科学的营养摄入和合理的运动方式,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前景非常广阔。
一方面,中医药中的许多有效成分和治疗方法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发现中医药中的多糖、生物碱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胆固醇、保护胰岛等作用。
这些成分可以通过中药制剂、中草药煎剂、膳食补充剂等形式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
此外,中医诊断和治疗准则的发展也为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另一方面,西医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注射方面也在不断进步。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西医能够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还在开展各种胰岛素的研究和改进,使得注射胰岛素更加方便和准确。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404f99806529647d2728524b.png)
【 关键词 】糖尿病 ; 并发症 ; 肾病 ; 肾小球滤过率; 医结合疗法 ; 中西
糖 尿 病 肾 病 ( i ei np rp ty D 是 糖 尿 da t eho ah , N) b c 病 患者最 常见 的慢性并 发症 之一 ,也是 糖 尿病致 死 的重要原 因之一 。 目前认 为 , N的发 生和 发展是 多 D 种机 制共 同作用 的结果 , 括长期 高血糖 的 作用 、 包 肾 小球 血液 动力 学 的改变 、 种生 长 因子/ 胞 因子 的 多 细 作用 、 遗传 基因 易感性 等 。 由于 D N发 病机制 的复 杂 性 , 目前 对它 的研究远 未 获得系 统而全 面 的 了解 。 故 在D N的防治 措施 方 面 , 已经证 明控 制血 糖药 物 、 血 管 紧 张素 转 换 酶 抑制 剂 ( C I或 血 管 紧张 素 Ⅱ受 A E)
白尿 。另 外 , C I A B对 D A E或 R N患 者 具 有 降压 作
用 以外 的 肾 脏保 护 作 用 。就 延 缓 D N的进 展 而 言 ,
大 型 临床 试 验 未 能 证 实 二 氢 吡 啶类 钙 通 道 阻滞 剂 ( C B, 硝 苯 地 平 、 氯 地 平 等 ) 降 压 作 用 以 DC 如 氨 有
将 血糖控 制 在接 近正 常水 平是 防止 D 的发生 N
和延缓 D N发展 的最 重要 的治 疗 措施 。美 国糖 尿病
可能 会 引起 高 钾 血症 。因 而在 开始 使 用 A E 后应 CI 监 测 患者 的 肾功 能 和 血 电解 质 。许 多 临床 研 究 显
示 , 尿 病 肾病 患者 血 压 控 制 越 低 , 小球 滤 过 率 糖 肾 ( F 的下 降速 度 越慢 , 而糖 尿 病 肾病 患 者 高血 G R) 因 压 的 控 制 目标 要 比非 糖 尿 病 的 高 血 压 患 者 的低 , 许 多学 者 建 议 糖 尿 病 肾 病 患 者 的 血 压 控制 目标 应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cfc377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7.png)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哪些糖尿病是我国人口常发病症之一,糖尿病的病发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障碍有关,是一组代谢类疾病,多饮、多尿以及多食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多以血糖检测而被诊断,糖尿病通常会伴有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血糖的长期升高会导致患者视网膜血管的病变,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此外会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衰竭的风险,但在临床的治疗中,糖尿病症无法被治愈,通常只有通过药物以及饮食的护理来控制患者的血糖,从而稳定患者的病情,治疗糖尿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会进行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本研究中,将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糖尿病糖尿病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也是平常所说的“三高”之一,糖尿病通常会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依靠注射胰岛素调节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在尚未达到确诊的阶段,可通过饮食调节和运动治疗的方式进行调节,长期患2型糖尿病患者则需终生进行药物治疗。
2.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2.1中医治疗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因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坚持滋阴清热,阴虚体质的典型表现就是易“上火”,即身体缺水,以致眼干、鼻干、口干、皮肤粗糙、头发干枯,此外容易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小便次多量少、心跳偏快、夜间盗汗、手足心发热、耳鸣。
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就与此有关,滋阴常用沙参、玉竹、天冬、石斛等,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症状。
(1)消渴丸:由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构成,主治: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滋肾养阴,益气生津,具有较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主要治疗2型糖尿病。
黄芪补气升阳,布津摄液;地黄滋肾养阴,清热生津;共为君药。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山药补脾益肾养阴;共为臣药。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渴;玉米须清热利尿消肿;葛根升阳布津,生津止渴;格列脲为降血糖的西药。
中西医结合的成功案例
![中西医结合的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96b0a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0.png)
中西医结合的成功案例中西医结合是一种综合利用中医和西医的疗法和理论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实践中,中西医结合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案例。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中西医结合案例。
1. 冠心病:一位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了中医的针灸疗法。
通过针灸调理心脏的气血运行,改善心脏功能,并结合西药治疗,患者的病情明显改善。
2. 高血压:一位患有高血压的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中药调理和西药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控制了血压,减少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糖尿病: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了中医的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
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调节血糖水平,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
4. 肿瘤:在肿瘤治疗中,中西医结合被广泛应用。
患者通过西医的手术、化疗和放疗来控制和消灭肿瘤细胞,同时采用中医的中药治疗来增强免疫力,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5. 骨质疏松:一位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中医的针灸和推拿疗法来促进骨骼的营养和补充,延缓疾病的进展。
6. 慢性疼痛:一些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在西医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中医的推拿、艾灸等疗法来缓解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7. 高血脂:一位患有高血脂的患者,在西医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中医的饮食调理和中药治疗,有效地降低了血脂水平,减少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8. 消化系统疾病:一位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在西医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中医的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来改善消化功能,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9. 神经系统疾病:一些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在西医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中医的针灸和推拿疗法来缓解症状,改善神经功能。
10. 呼吸系统疾病:一位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西医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中医的中药调理和推拿疗法来改善呼吸功能,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的成功案例不仅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也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在某些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
中医解说糖尿病
![中医解说糖尿病](https://img.taocdn.com/s3/m/493548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4.png)
中医解说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状况。
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解释糖尿病的成因、分类和治疗方法,以及中医与西医在糖尿病治疗上的互补性。
一、糖尿病的成因中医将糖尿病归为“消渴”范畴,认为其成因主要与体内的阴阳平衡失调有关。
一般认为,中医糖尿病的发生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调、情志不畅、运动不足等。
中医强调“肝为主病”,认为情志内伤可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引发糖尿病。
总之,中医将糖尿病视为全身阴阳平衡紊乱的结果。
二、糖尿病的分类在中医的分类系统中,糖尿病分为三种类型:上、中、下三焦糖尿病。
其中,上焦糖尿病以“燥热盛”为主要病机,症状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多尿等;中焦糖尿病以“湿热蕴结”为主要病机,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便秘、口苦、溲黄等;下焦糖尿病以“寒湿凝滞”为主要病机,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少等。
中医根据每一类糖尿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三、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中医治疗糖尿病重视整体调理,强调“治未病”,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治疗上,中医通常采用中药和针灸等方法。
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症状,中医师会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行调配。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苦瓜、石膏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健脾益气的功效,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2.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独特疗法,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患者的气血循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等,从而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针灸治疗糖尿病无需依赖药物,避免了药物副作用的问题,对一些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
四、中医与西医在糖尿病治疗上的互补性中医与西医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有着各自独特的优势和互补性。
西医注重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和血糖控制,尤其是胰岛素的应用;中医则注重整体调理和病因治疗,通过改善体质和调整生活习惯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19c7e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0.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从现状和研究进展出发,探讨了中药、针灸、运动疗法和营养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这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控制血糖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结论部分展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同时指出未来研究应该更深入地探讨这些治疗方法的机制和有效性,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具有巨大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 针灸, 运动疗法, 营养疗法, 研究进展, 前景, 未来方向1. 引言1.1 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自身免疫破坏胰岛素产生的胰岛β细胞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治疗。
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多与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甚至威胁生命。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性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在于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优势,充分发挥各种疗法的效果,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医注重治未病,强调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促进自身康复能力;而西医则注重症状和病理学的分析,依托药物和手术治疗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能够综合利用中药、针灸、运动疗法和营养疗法等多种疗法,通过调理体内气血,改善机体代谢功能,减少并发症风险,延缓病情发展。
相较于单一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实现“阴阳调和,标本兼治”,更全面、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不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未来糖尿病治疗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44f4de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7.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
传统上,西方医学主要采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而中医则强调调节整体平衡,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进而控制血糖水平。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糖尿病是“消渴病”的范畴,属于“糖穴病”和“虚劳病”。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时,注重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运行气血为主要目标,采用药物、针灸、推拿、饮食疗法等综合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
西医则侧重于通过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西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降糖药物、胰岛素注射等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在于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念和西医的糖代谢调控理论相结合。
通过中药的调理、饮食疗法的关注及西药的控制,既能改善血糖水平,又能调整患者的整体状况。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延缓糖尿病的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有苦瓜、五味子、酸枣仁等,这些中药具有降血糖、保护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
2. 饮食疗法: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控制摄入的糖分和总能量,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限制糖分摄入、控制饭量、低脂饮食等。
3. 运动疗法:适量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代谢,降低血糖水平。
4. 西药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可以选择合适的西药进行治疗,如胰岛素注射、降糖药物等。
5. 胰岛细胞移植:胰岛细胞移植是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将健康的胰岛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恢复胰岛素的分泌功能,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药配方的开发:多种中药配方被验证具有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c6db9fdba0d4a7302763a88.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102例应用,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指标的观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较纯西医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214-0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由多种因素作用引起,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它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高血糖,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常常会引起神经病变、肾脏病变等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临床上对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降低血糖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笔者通过临床治疗观察发现在西医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高血糖的状况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遂选取2011年4月-2012年2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的患者102例进行了临床治疗和护理,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筛选2011年4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2例,其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在39~67岁之间,平均年龄(53.5±4.5)岁,病程在2~10年,平均病程(7.6±3.5)年。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相比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所有患者均经各项检查,依照病症确诊糖尿病,实验前确保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其中西医方法为:每日三次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剂量为0.5g/次,病情严重者需给予胰岛素外源补偿处理;中医辩证治疗方法为:对于燥热伤肺用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于肾阴虚阳亢用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当出现糖尿病口渴时,用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案
![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3d3d8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a.png)
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案糖尿病,在中医的范畴里被称为“消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注重整体调理,强调辨证论治,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达到控制血糖、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一、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主要涉及肺、胃、肾等脏腑。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若肺燥津伤,则口渴多饮;胃主腐熟水谷,若胃火炽盛,则多食易饥;肾主藏精,为水脏,若肾阴亏虚,则尿多而甜。
此外,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欲过度等因素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中医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
上消以口渴多饮为主,中消以多食易饥为主,下消以多尿为主。
同时,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脉象、舌象等进行进一步的辨证分型,如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等。
二、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1、中药治疗(1)阴虚燥热型:表现为口渴多饮、烦热多汗、多食易饥、舌红苔黄、脉细数等。
常用方剂有白虎加人参汤、消渴方等,常用中药有知母、石膏、麦冬、天花粉、生地等。
(2)气阴两虚型:表现为口渴多饮、神疲乏力、自汗盗汗、气短懒言、舌红少苔、脉细弱等。
常用方剂有生脉散、玉泉丸等,常用中药有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山药等。
(3)阴阳两虚型:表现为尿频量多、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面色黧黑、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
常用方剂有金匮肾气丸等,常用中药有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加减用药,不能一概而论。
2、针灸治疗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常用穴位有肺俞、胃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缓解临床症状。
3、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饮食清淡,多食蔬菜、粗粮,少吃辛辣、油腻、甘甜之品。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0077c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b.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世界范围内的患病人数快速增加。
传统上,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各有自己的方法和理论。
然而,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及前景展望。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痰淤、湿困、气滞”所致,而西医则将糖尿病视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血糖升高的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念是通过调整患者的整体平衡来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1. 中药治疗中药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人体内环境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例如,苦瓜、葛根、金银花等中药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
此外,一些中药复方的临床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饮食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饮食疗法也备受关注。
根据中医的理论,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平衡人体内的阴阳五行,从而改善糖尿病的症状。
西医则强调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中西医结合的饮食疗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及合理搭配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
3. 西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目标是降低血糖水平并改善胰岛素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糖尿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表明,西药与中药的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同时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展望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为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中医的理论和经验可以为西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现代技术和研究方法也可以为中医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6c6a1e2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4.png)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是一种独特的医学模式,它融合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提高医疗效果,减少医疗成本,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对多种疾病的疗效,以及对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互补性。
首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具有综合性。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人体内部各部分的平衡和协调。
西医则以实证为主,通过科学的方法诊断和治疗疾病。
中西医结合将这两种医学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方法上,中西医结合不仅注重药物治疗,还重视非药物治疗,如针灸、推拿、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中西医结合对多种疾病的疗效显著。
许多疾病,如慢性病、疼痛、炎症等,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例如,对于慢性疼痛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结合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如针灸、推拿等,以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西医结合在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疗和管理中也有显著的优势。
最后,中西医结合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具有互补性。
传统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和理念不同,但它们都是为了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中西医结合可以利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优势,相互补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十分先进,但有时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复杂病例,中医的调理和平衡理念可能更为适合。
此外,中西医结合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等,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之,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对多种疾病的疗效以及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互补性。
这种医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效果,减少医疗成本,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不断进步,中西医结合将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发挥其优势,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1dfa26d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f.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糖尿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会导致身体的各种软组织受到损害,如果在生活上不注意的话会导致病情加重。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有着许多的优势,如可以快速降糖在合理范围,并且远期疗效稳定等。
因此可以了解各自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帮助病情快速恢复。
1、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造成糖尿病的因素多与遗传、自身免疫以及环境因素相关。
通常高血糖是因为受到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出现分泌缺陷或是生物作用受损,而造成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出现异常。
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时间会引起系统损害,会导致血管、心脏、神经、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类型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经常发生在青少年中,在早期时没有明显的表现,主要通过血糖检测方式检测。
而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成年人中,一般常在40岁以后发病,多数的患者当出现慢性并发症或是在体检时发现。
糖尿病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视网膜血管病变引起视力下降、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等。
2、如何判断是否是糖尿病在发生糖尿病时,如何自己判断是否是糖尿病呢?首先查看是否有皮肤瘙痒,一般糖尿病会造成皮肤瘙痒,对于一些女性来说阴部会伴有瘙痒,这也是糖尿病的症状。
还有可能会经常感到疲乏或是劳累,因为在早期时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患者会出现两脚无力,容易疲乏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
另外如果是糖尿病的话,一般上就愈合非常缓慢,主要是因为血糖高黏膜屏障作用减小,因此会容易使伤口愈合。
以及多尿等,因为随着血糖的升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就越多。
还有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或是经常性的困倦、乏力等现象,那么也有可能是患上糖尿病。
想要进一步确证是否是糖尿病,可以通过血糖检查、尿糖检查、糖基化血红蛋白检查进行进一步检查。
血糖检查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就只需要做异常的血糖值就可以诊断,而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需要进行两次异常的血糖值检测,才能初步明确病症。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35cacd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e.png)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宫永亮【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
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格列喹酮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格列喹酮(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6%,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8%。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而且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总页数】1页(P159-159)【作者】宫永亮【作者单位】兖矿集团东滩矿医院内科山东邹城 2735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J], 王志萍2.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J], 赵春艳;张晓伟;王敏;窦红艳;孙瑞红;王景成3.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观察 [J], 卢世明;魏进;韩玉亭4.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 [J], 韩玉亭;孙正凯;刘新婷;卢世明;刘明5.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 03- . , .-05 每天3 g 次口服, 最大量<2/; gd达美康 8m / 0 gd口 服, 治疗 4 天。结果显效率 5 %, 5 0 总有效率 9 %, 5 优于单用达
美康治疗组( 例, 2 0 口服达美康 8-10 gd最大量 30 g 0 6m /, - 2m /
d显效率 2 %, ) 0 总有效率 7 %, 0 及单用黄连素治疗组(8 用 1 例,
酶的活性增强( <00 , <00 ) P .5P .1等多项指标的改善 , 均优于
京 103 ) 0 70
通讯 作 者 郭赛珊, e 00 5939 Em igo l@ ho : Tl 1 一6253 , a; s y o. ; - l us 8 a
co m . en
单用西医药治疗组( <00 , <00 ) P . P .1a 5
LP . )无不良反应。说明中药联合西药的降糖疗效优 , <00 , 5
于 单用西药治疗。 郭赛珊等〔 5 3〕 - 采用配对随机分组, 对照研究
在西医药治疗( 饮食控制 、 降糖药) 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补肾
目 标。申竹芳等〔运用现代医药学关于糖尿病的知识、 ’ 〕 方法和
技术, 结合中医药学对消渴病的理论和治疗原则 , 对上百种中 药和植物药进行筛选 比较 , 综合分析, 组成了金茂降糖片( 金银 花、 、 黄茂 黄连)具有益气养阴、 , 清热功用。药理实验结果表明
缓或阻止p 细胞自 身免疫破坏、 保护月 细胞功能是治疗L D AA 的 关键。 朱立群等〔 川按人院顺序随机分组, 对照研究基础治
疗( 饮食控制、 运动疗法)胰岛素加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 、 生黄
法剂量同前) 显效率 2 .0, 236 总有效率 7 .%( <00 ) , 23 P . 。说 5 明黄连素与达美康联合应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2 改善 I R的临床研究 I T D 的发病因素, R是 2 M 是促
崔星来等〔采用分组对照观察在饮食、 〕 “ 运动治疗的基础上
56 6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 年 6 05 月第 2 卷第 6 C lWM, e 5 V l2 , . 5 期 J T Jn 20 , . N 6 u 0 o 5 o
用黄连素加小剂量达美康治疗老年 T D 患者 4 例, 2M 0 予黄连
蔑3g当归2g山药2g桑白皮5g桑叶3g桑枝3g治 0、 0、 0、 0, 0、 0)
疗LD A A患者, 年后 2 例患者的F G 2 G H A, 1 9 B , B , , h P b 下降, 血 清 C肤水平升高( <00 )患者 2P G O T P .1 , h B , G T后 I 的 C肤 h
与方药 等 方 面进 行 了大 量 的 中西 医结合 研究 , 取得 可 喜 的
成绩 。
并发症等的药效学特点。19 92年 5 家医科大学的临床医院与
法国合作〔对26 2 1 例2 〕 型糖尿病(y 2 be M lu, Tp D es l s e i t et a i
T D 患者进行多 中心 、 2 M) 随机 、 双盲 、 照试验 , 对 疗程 3个 月。
金蔑降糖片具有改善糖代谢 、 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 sl R - I un n i e
st c, , ia eI )增强免疫功能, sn R 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 延缓微血管
北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 院 中国协和医科 大学 北京协和 医院 ( :
酶(O ) S D含量增加, 红细胞 N 十K 一T 酶、a - g+ P a一十A P C2 m -T + 2 A
K y r i e ai m in ; e s l u s t rt e dc e d bt mei s ew d ng v e i o i e a l t
半个世纪以来 , 人们运用现代医学科学方法原理从整体、 细胞、 亚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水平对糖尿病的病因、 病理 、 治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 年 6 05 月第 2 卷第 6 CIWM, e 5 V l2 , . 5 期 J T Jn 20 , . N 6 u 0 o 5 o
5 5 6
· 述 · 综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郭赛珊 屈 岭
摘要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 也是最根本的是提高了临床疗效。已 有许 多学者从整体、 细胞、 亚细胞及分子水平中西医有机结合进行了临床研究, 说明在控制高血糖、 改善临床
水平改善( <00 )优于基础治疗加胰岛素治疗对照组(0 P .1 , 3
使胰岛R 细胞功能渐进性衰竭的主要因素, 贯穿于 T D 2 M发 生、 发展过程的始终。外周血胰岛素抵抗指数(n l Rs- I un i s i es t cI e, ) a e xI I n n n 是反映I d R R的指标。李学军等〔按就诊顺序 7 〕
4 改善糖尿病胰岛R 细胞功能 免疫介导的R 细胞破坏
导致胰岛素缺乏 , 是成人缓慢进展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a n Lt t e A tm ue bt Mei s dl , A 的病理机制, u im n Dae s l u i A usL D ) o i e l n t A t 减
Mei l l e pt , hnsA ae y Mei l ne, ei 103 ) dc Clg H si l C i e dm o dc Si c Bin 070 a oe o a e c f a c s j g( e A s at t a r r ri cn ar er e o r t n o d bt m l s i o pct n b ir ue ad g i l a hs t a et i e s l u ad cm laos bt c r L e t e n l c e c n m g i s e f e ei n t a t s i i y i ert e d i pbse i r et ae r r i e i tippr It rt e d i idm nn i n gav m in ulhd e n dcd w e e d h ae. e av m in s i t t i e c e i n c e e e w n s v n g i e c e o a n t a n Dae s l u i mu ie e s te m na ad j iu it ehne te pui e r t g bt m l s lp a c , e et y m o s e o ac te r et f e i i e ei n t l s t h l t p e r n a r s n s h h a c - f t Cicl ace cre ot h i er , eu r sbcll ad l u r e b m n s o r e . n ar er s r d a te ga cll , - la n m e l l l y y l s c l i e h a i u t n l la u eu r o c a e s a c a s t v h i s a d t gav m d i ispr r i p w s r m d i o t d i aC i s m d i icn l t t ta i er i ein s ei t s l et n in r io l n e in n - l re h n u t t e c e u o o e e e c e r t n h e e c e o m a t l g prl e i ipoi sm t i poi i un iac, i i pi d cs t e ne r l h e y ma m rv g po m rv g l r s ne cr g a e g oe r c, oi y g c , n n y m, n n i e t s s un m r l u o a l r oen p e f co ad an hprpm a d bt c pc i s e vr g c l tn t t g ei iad ec lao . c i l u i n r i y le n e n i i o i tn a m
滋阴益气 , 治疗 T D 患者 3 , 2M 0例 3个月 , B F G及血胰 岛素
例,<00) P . 。说明中药加胰岛素治疗, 5 胰岛日 细胞功能恢复
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 提示对于 L D A A患者应尽早采用胰岛素
加中药治疗, 保护胰岛素R 细胞功能。
5 治疗高糖高脂血症 T D 患者存在脂代谢异常, 2M 以 甘油三醋( G 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 -) T) H LC 降低为特 征。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 防治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治疗 的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 也是最根本的是提高临床疗效。已有许多临床研究表明无论
结果金茂加用格列本脉(l ud, g bre优降糖) y i 组血糖下降最为明 显, 空腹血糖(B ) F G 下降[31 1 3m o L , (.1 . m l )餐后 2h 0 ) / 3 血 糖(h G 下降[33 士 . m l )优于单用优降糖治 2P ) B (. 0 ) / , 3 5 m oL 0
活血中药仙贞片( 1g丹参 lg生地 1g女贞子 1g仙 黄蔑 5、 o、 2、 5、 灵脾 lg冤丝子 1g拘祀子 1g决明子 1g知母 1g黄连 o, 5, 5、 5、 2、 lg黄答 lg水蛙 lg , o、 o、 o 等)每片含生药 10, . 每次服 1 片, g 0 每
天 3 饭后 05 服用 , 次, .h 治疗气阴两虚肾虚血寮证 T D 2 M患者 3 例, 2 6 疗程 个月, 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 , 证候 的消失率 3 % 4 -7 %, 0 血糖下降,B F G与 2P G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 .%与 hB 78 6 .%, 95 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组(6 总有效率分别为 4 .% 3 例) 16 与 3 .%( <00 )同时患者的血清过氧化脂质(P ) 88 P .1 ; L O 水平 下降, 全血勃度及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 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