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及药物的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

基金项目: 江南大学药理学卓越课程基金资助项目(ZYKC201711);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JGLX18-129)作者简介: 周婷婷,女,1988-11生,博士,讲师,E mail:tingtingchou@126.com收稿日期: 2020-03-18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周婷婷,蔡维维,王晓岚,温 馨,吴国胜△ (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基础医学系, 无锡 214122; △通讯作者)摘要: 通过整合药理学传统验证性实验,开展设计性实验,探索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

对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时机、选题、方案设计、实验实施、成绩评价等教学过程进行阐述,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设计性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有助于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技能”高水平医学人才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教学; 设计性实验; 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1450(2020)05-0336-03 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20.05.08 药理学实验教学是药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理解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采用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整个实施过程由实验课带教老师主导示范,学生按步就班地操作,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

这种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虽然能使学生在基本操作方面得到锻炼,但容易形成一种被动、依赖性的教学状况,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2,3]。

设计性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讨论总结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延续和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4]。

大鼠心律失常实验报告

大鼠心律失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研究氯化钡诱导的大鼠心律失常模型。

2. 观察并记录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导的大鼠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3. 分析利多卡因对大鼠心律失常的潜在作用机制。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g。

2. 实验药品:氯化钡(BaCl2)、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 Hydrochloride)、生理盐水。

3. 实验器材: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心电电极及输入线、大鼠手术台、手术器械1套、注射器(1、2、10ml)及针头、手术灯、纱布、丝线等。

三、实验方法1. 动物分组: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氯化钡组、氯化钡+利多卡因组。

2. 氯化钡诱导心律失常:氯化钡组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钡溶液(5mg/kg),正常组和氯化钡+利多卡因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 心律失常观察:注射氯化钡或生理盐水后,立即连接心电电极,记录大鼠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情况。

4. 利多卡因治疗:氯化钡+利多卡因组大鼠在出现心律失常后,立即腹腔注射利多卡因溶液(2mg/kg)。

5.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各组大鼠的心率、心律失常类型、心电图变化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氯化钡组:注射氯化钡后,大鼠出现早搏、二联律、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异常、P波消失、T波倒置等。

2. 氯化钡+利多卡因组:注射利多卡因后,大鼠心律失常得到明显改善,心率恢复正常,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恢复正常、P波出现、T波倒置消失等。

3. 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后,大鼠心电图表现为正常。

五、实验讨论1. 氯化钡诱导的大鼠心律失常模型成功建立,表现为早搏、二联律、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与临床心律失常表现相似。

2.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导的大鼠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以下作用机制有关:- 抑制钠通道,减少动作电位的发生,降低自律性。

- 抑制钙通道,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少心肌细胞兴奋性。

最新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及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ppt课件

最新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及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ppt课件
解释普萘洛尔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机理,其临床适应症有哪些?
实验中为什么给予阿托品?应用 阿托品后再次给予肾上腺素,家 兔心电图有何改变?该结果说明 了什么?
再 见!
B-420生物信号传导系统操作介绍
双击软件图标 点击实验项目--循环实验--全导联心电
图 按照提示连接导联线,设置通道 将导联连接到麻醉兔的相应位置,右上肢连
功能
居住功能 医疗护理功能 生活休闲功能 化沟通功能 精神与价值诉求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0
设施
多元化、现代的住宅,关注 人性化的细节
完整的、可应对紧急情况医 疗服务系统
丰富的、满足不同需求的运 动娱乐配套
方便学习交流的、跟上时代 节奏的环境和设施
志愿者服务计划,满足自我 价值的实现,带来年轻感觉
生活配套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0
Code of this report | 22
住宅无障碍设计
方便和安全:所有的住宅设施都以方便老人为第一宗旨,并在尽可 能考虑细节的情况下保障老人安全
住宅高度 门
地面 卫生间、
厨房
房间
平房或者别墅,不用爬楼,4层以上配备电梯 楼梯道加宽,以便安装升降椅 面积适当增大,地面平坦,便于轮椅通过 阳角抹圆,长柄门锁
文化配套
学习和交流: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生命的最后,梦想 的再实现
老年学校 进修班

俱乐部




图书馆

博物馆
艺术室
交流中心
亦教亦学 烹饪班 木工坊 缝纫坊 美发沙龙
画廊 教堂 舞会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0

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 β受体阻断药,可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二 基础知识
• 肾上腺素:α、受体激动药,强效的心脏兴奋药。
在强心的同时会提高心肌代谢,增加心肌氧耗量。
• 剂量大或静脉注射快,可因过度兴奋心脏而致快速型
心律失常。本次实验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快速静注,造 成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
三 实验方法
• 实验动物:家兔 • 实验药品:0.01% 肾上腺素
0.05% 普萘洛尔 0.1% 阿托品
称重、麻醉 iv乌拉坦 4ml/kg (慢)
实 验 步 骤
仰位固定,备皮 颈正中切口,分离气管,做气管插管(倒T)
分离左颈总动脉,臵两根丝线于血管下
耳缘静脉扎入头皮针,固定,iv 肝素1ml/kg 颈总动脉插管,打开三通,记录血压
力降低,因而动脉血压下降。减压反射是一种典型的
负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缓冲血压的升降波动变化, 使血压不至于过高或过低的波动,维持血压的• 心率:治疗剂量阿托品( 0.5mg)在一部分病人可使
心率轻度短暂地减慢,一般每分钟减少4~8次,这可 能是阿托品阻断突触前膜 M1 受体,从而减少突触中
• 模型特点是心律失常可在数分钟后自行消失,因此同
一动物可反复多次进行心律失常实验,并可进行自身 对照。
二 基础知识
• 减压反射:当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
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到的牵张刺激增强,发放传入冲 动增多,通过心血管中枢的整合,使心迷走紧张加强, 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结果使心率减慢、 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管舒张,外周阻
Ach对递质释放的抑制作用所致。较大剂量(1~2mg)
则阻断窦房结起搏点的 M2 受体,解除迷走神经对心 脏的抑制作用,使心率加速,加速程度取决于迷走神 经张力;在迷走神经张力高的青壮年,心率加速作用 显著,如肌内注射2mg阿托品,心率可增加35~40次/ 分。

2020年实验 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最新课件)

2020年实验 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最新课件)

实验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目的】1.了解心律失常药物模型的制备方法;2。

观察利多卡因、普萘洛尔对氯化钡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材料】器材心电图机(或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大鼠台、2ml注射器,1ml注射器,4号或4号小儿头皮针,6号针,棉球.药品3%戊巴比妥钠溶液,1%氯化钡溶液,0.1%普萘洛尔溶液,0。

5%利多卡因溶液。

动物大鼠(或家兔)3只,体重180~220g.【方法】取大鼠3只,编号、称重,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0.2ml/100g体重,麻醉后仰位固定在鼠台上,作股静脉插管以备给药用(亦可用舌下静脉给药).将大鼠四肢接心电导联电极(将针形电极对应插在四肢皮下,右前肢—红、左前肢-黄、左后肢—兰或绿、右后肢—黑),记录正常I I导心电图,然后按下列顺序给药:①甲鼠股静脉注射1%氯化钡溶液0.2~0.3ml/100g体重,立即记录给药后30s、1min、2min、3min、5min、10min心电图至心律失常恢复,观察其变化及持续时间.②乙鼠给等量氯化钡出现心律失常后,立即由股静脉注射0.1%普萘洛尔0.3ml/100g体重,并按上述方法记录给药后心电图。

③丙鼠给等量氯化钡出现心律失常后立即由股静脉注射0.5%利多卡因0.1ml/100g体重,并按上法记录给药后心电图。

......感谢聆听【结果】列表整理,将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按处理不同分别记录在下表(可将全班结果统计进行处理)。

剪贴心电图。

附表各组实验动物心律失常持续时间(min)分组例数心律失常持续时间(min)甲乙丙注:甲组:模型组;乙组:普萘洛尔治疗组;丙组:利多卡因治疗组。

【注意事项】①氯化钡需新鲜配制,快速注射。

②普萘洛尔和利多卡因要缓慢注射.③氯化钡使大鼠出现室性双相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约持续15min。

律复康胶囊对电刺激诱发家兔心律失常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律复康胶囊对电刺激诱发家兔心律失常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致 家兔 心律 失常有 一 定对抗 作 用 。
主题 词 复 方/ 药理 学 心 律 失常/ 中医药疗 法 @律 复康 家兔
【 图 分 类 号 】 R5 1 7 【 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 0 —3 9 2 1 ) 20 3 - 2 中 4. 文 文 0 07 6 (0 0 0 — 2 90
46 6 )。 .3
律 复 康 胶 囊 大 剂 量 3 7 8 . 0 g生 药 / g 按 体 表 面 积 计 算 相 k (
当于 临床 人 用 量 的 4倍 , 公 斤 体 重 计 算 , 当 于 临 床 6 k 按 相 0g成
人用 量的 1. 1 2倍 ) 每 次 灌 胃给 药 4 / g 每 日 1 , 用 时 , mL k , 次 临
度 为 9 . 2 ) 1 7 。
东 药 学 院 药 剂 教 研 室 制 , 号 :8 8 5 , 用 时 用 水 配 成 所 需 批 00 0 ) 临
浓度 ; 阳性 对 照 药 : 心 颗 粒 l ( 稳 2 山东 步 长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
批 号 :7 07 0 10 )
1 2 实验 动 物 及 种 属 家 兔 , 重 2 0 2 5 g 雌 雄 兼 . 体 .~ .k ,
用 , 安 徽 长 临 河 医 药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 格 证 号 S XK 由 合 C
( )2 0 — 0 1 皖 07 0。 1 3 实 验 仪 器 及 试 剂 XD一 1 O型 心 电 图 机 ( 海 医 用 . 7O 上
电 子 仪 器 厂 ) Me lb生 物 信 号 采 集 处 理 系 统 ( 京 美 易 科 技 ; da 南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 合 氯醛 ( 药集 团 化 学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 水 国 批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姓名:叶郑涛班级:15眼本三班学号:1502010080一、实验目的1. 学习室性心律失常模型的制备方法2. 观察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作用3. 观察过量利多卡因所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表现。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大鼠2. 器材与药品: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心电电极及输入线,大鼠手术台,手术器械一套,静脉导管,注射器(1、2、10ml)及针头,手术灯,木夹,纱布,丝线等。

10%水合氯醛,0.8%氯化钡,0.5%盐酸利多卡因,肝素(1000U/ml),生理盐水。

三、实验方法1. 手术操作(1)麻醉固定取大鼠一只,称重,腹腔注射10% 水合氯醛0.3 m/100 g 麻醉,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大鼠手术台上。

(2)股静脉插管将大鼠一侧腹股沟的毛剪去。

于大腿内侧股动脉搏动处,顺其走向剪开皮肤3~4 cm 长,暴露并分离股静脉,下穿两线备用。

提起近心端线以阻断血流使股静脉充盈,待静脉充盈后结扎远心端,左手提起结扎线,右手持眼科剪在结扎线头侧附近与血管成450°角将静脉管壁剪一“V”形斜口,然后将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股静脉导管插人管腔内,再用另一根丝线结扎固定即可。

(3) 插人心电电极将红、黄、黑色针形心电电极分别插人大鼠的右前肢、左后肢和右后肢皮下,启动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描记II 导联心电图。

2. 开始实验(1) 描记一段正常II 导联心电图。

(2) 静脉注射0.8% 氯化钡4 mg/kg (0.05 ml/100 g ),用适量生理盐水推人,连续描记心电图,观察氯化钡引起的心电图变化。

(3)当心律失常出现后,立即静脉注射0.5% 盐酸利多卡因5 mg/kg (0.1ml/100 g ),连续描记心电图,观察利多卡因是否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4) 待心电恢复正常后,静脉注射过量的利多卡因,观察记录心电图的变化。

3. 编辑打印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以心电图表示。

将已记录的实验结果进行回放重显、剪辑,然后打印结果。

常见大、小鼠实验性心血管病模型专家共识

常见大、小鼠实验性心血管病模型专家共识

常见大、小鼠实验性心血管病模型专家共识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推算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3.3亿[1],其中脑卒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病人数众多,而高血压、心房颤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不仅是心血管病,也是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和各种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由于绝大多数心血管病的确切原因还不明确,动物模型为解开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测试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为了提高动物模型的可靠性,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 A)制定了实验动物血压测量建议的科学声明[2],强调了准确而有意义的血压测量对于解释血管生物学、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形式的心血管病研究的重要性。

2012年AHA发表了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科学声明[3],建议建立动物模型的目的在于确定心力衰竭的原因或测试可能预防或治疗心力衰竭的措施。

2017年AHA在动物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设计、实施报告中指出[4]:为了避免不同研究组的结果矛盾,建议动物模型的选择应对人体疾病模拟的可靠性进行评述,并应关注实验设计及其资料解释,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测量和表型准确性的标准方法。

2019年AHA在高血压动物模型的科学声明中指出[5]:为了提高高血压及其合并症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的水平,动物模型的实用性取决于模型代表人类高血压类型的有效程度,包括对治疗的反应,模型的可重复性和实验设计等研究的质量问题。

由此可见,国际上越来越关注动物模型质量问题。

实验性大、小鼠动物能有效地模拟人类心血管病,由于繁殖能力强,易于检测等优点,目前是我国心血管病研究的主要动物模型之一。

为了提高实验性大、小鼠动物模型在我国心血管病转化医学研究中的临床参考价值。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精准医疗分会组织标准委员会相关专家通过文献复习和论坛讨论,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心肌病和心力衰竭实验性大、小鼠心血管病模型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等进行概述,并撰写成共识,目的旨在为研究者规范实验性大、小鼠心血管病模型研究提供参考。

氯化钡诱发心律失常法

氯化钡诱发心律失常法

实验氯化钡诱发心律失常法【目的】1.掌握大白鼠的捉拿、称重、固定以及腹腔注射、舌下给药的方法;2.心律失常药模型的造模方法------氯化钡法;3.观察利多卡因、心得安的抗心律失常作用;4.初步掌握基本的心电图分析。

【原理】氯化钡能促使浦氏纤维的Na+ 的通透性,促进Na+内向电流,可能抑制k+外流,提高动作电位4相舒张期的除极速率,最大舒张电位的绝对值降低,与阈电位的差距减小,自律性提高,从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可表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等,是一种筛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模型。

利多卡因能轻度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心得安:β阻滞剂,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减慢传导。

奎尼丁、利多卡因、β受体阻断药等对之有效。

【动物】大白鼠3只。

【药品】0.4%BaCl2,0.5%利多卡因(lidocaine),10%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0.1%心得安、生理盐水。

【器材】大鼠手术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注射器(1ml、2ml),头皮静脉注射针头,台式磅秤,棉球,秒表,纱带,心电针式电极,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方法】1.麻醉:取大白鼠3只,称重,分别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ml/100g麻醉,仰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2.舌下静脉给药准备3.观察、描记正常心电图:用标准肢导联Ⅱ描记正常心电图将心电针形电极按要求插入四肢皮下(红色电极-右前肢、黄色电极-左前肢,绿色电极-左后肢,黑色电极-右后肢),心电引导电极输入端插头与BL-420系统前面板ECG全导联心电接口连接好。

然后用鼠标选择“输入信号”菜单中的“1通道”以弹出“1通道子菜单”,在“1通道子菜单”中选择“全导联心电”菜单项,此时在显示屏左下角出现一个“心电导联对话框”,在“心电导联对话框”中选择好心电导联,使用鼠标单击工具条上的“启动波形显示”命令按钮,或从“基本功能”菜单中选择“启动波形显示”命令项,即可在显示屏上观察到实验动物的心电图。

实验十七利多卡因对抗氯化钡引起心律失 常

实验十七利多卡因对抗氯化钡引起心律失 常

4/13/2019
free teamplate from
7
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1.股静脉充盈才能在其上剪开缺口。本实验作股静脉插 管是为了静脉给药,如插管失败可考虑其他静脉给药(舌 下静脉给药)。 2.静脉注射氯化钡不能过快、过量,否则易致大鼠死亡 。 3.心电图针形电极应插入皮下,不能插入肌肉。 4.注射氯化钡出现心律失常后,应立即注入利多卡因。
4/13/2019
free t
free teamplate from
6
⒊开始实验
⑴把心电图机的肢体导联的针形电极插入大鼠四肢皮下, 描记一段II导联正常心电图。(红黄绿黑:右上肢-左上 -左下-右下肢) (2)脉注射氯化钡4mg/kg(0.8%溶液0.05ml/100g)再推 入生理盐水0.1ml/100g,诱发心律失常,描记心电图 (3)在出现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后,立即V注射盐酸利多卡 因5mg/kg(0.5%溶液0.1ml/100g)按上述时间要求描记心 电图。以判定利多卡因是否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4)当用利多卡因使心电恢复正常后,再静脉注射过量的 利多卡因(>0.5%溶液0.1ml/100g)观察其心电的变化。导 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
free teamplate from
4
三、方法和步骤:
⒈动物麻醉和固定 大白鼠称重后用水合氯醛0.3g/kg(10%溶液0.3ml/100g) 腹腔注射麻醉之,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⒉动物手术操作 剪去大鼠一侧腹股沟之毛。于大腿内侧摸及股动脉搏动处 ,顺其走向剪开皮肤约2cm长,暴露并分离股V,下穿两线 。提起近心端线以阻断血流使股静脉充盈,用眼科剪于股 静脉远心端剪一小口插入已接注射器内充肝素生理盐水的 股静脉插管双重结扎固定,结扎远心端。

生理学实验报告心律失常

生理学实验报告心律失常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心律失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3. 熟悉心律失常的常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4. 学习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二、实验原理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

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脏的电生理机制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活动是由窦房结发起的,通过心房和心室的电传导,使心脏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

当心脏的电生理机制发生异常时,就会导致心律失常。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豚鼠;2. 实验仪器:心电图机、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氯化钡溶液、利多卡因溶液、生理盐水等;3. 实验试剂:氯化钡、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方法1. 将豚鼠麻醉,连接心电图机,记录正常心律;2. 在豚鼠体内注射氯化钡溶液,观察心电图变化,记录心律失常的表现;3. 注射利多卡因溶液,观察心电图变化,记录心律失常的改善情况;4. 观察并记录豚鼠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五、实验结果1. 豚鼠注射氯化钡溶液后,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2. 豚鼠注射利多卡因溶液后,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得到改善,心率恢复正常,心律变得整齐;3. 豚鼠注射氯化钡溶液后,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出现明显变化,注射利多卡因溶液后,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

六、实验分析1. 氯化钡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内流,导致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从而引起心律失常;2. 利多卡因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可以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内流,降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从而对抗心律失常;3. 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钡可以引起心律失常,而利多卡因可以改善心律失常,提示利多卡因在治疗心律失常中具有重要作用。

七、实验结论1. 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脏的电生理机制密切相关;2. 氯化钡可以引起心律失常,而利多卡因可以改善心律失常;3. 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利多卡因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十七利多卡因对抗氯化钡引起心律失 常研究报告

实验十七利多卡因对抗氯化钡引起心律失 常研究报告

实验十七利多卡因对抗氯化钡引起心律失常研究报告研究背景和目的:氯化钡是一种常用的心肌兴奋剂,能够引起心脏节律的变化,甚至可以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此,研究氯化钡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和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讨利多卡因对抗氯化钡引起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心律失常提供参考。

实验设计和方法:实验动物: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00-250g。

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氯化钡组、利多卡因组、氯化钡+利多卡因组。

1.建立心律失常模型:所有实验动物均于术前接受10%氯化钠注射液0.1ml/100g的皮下注射,术后20分钟,将氯化钠注射液改为0.5%氯化钡注射液0.1ml/100g的皮下注射,注射后监测心电图变化。

2.药物处理:氯化钡组注射氯化钡液,利多卡因组注射利多卡因液,氯化钡+利多卡因组注射氯化钡液后同时加用利多卡因液。

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心电图监测:分别在注射氯化钡前、注射氯化钡后30分钟、注射氯化钡后60分钟时进行心电图监测。

4.数据处理和统计:观察心率、QRS间期、QT间期等心电图指标变化,并统计各组间的差异。

实验结果:1.氯化钡注射可明显引起心率下降、QRS间期延长和QT间期延长,提示氯化钡可导致心律失常。

3.氯化钡注射后同时加用利多卡因能够进一步减轻心律失常,并且能够增加心率、缩短QRS间期和QT间期。

4.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心电图指标未见明显变化。

利多卡因可对抗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利多卡因能够抑制心肌细胞电位变化有关。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利多卡因可作为治疗氯化钡引起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

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

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
受体
III
类延长APD,阻断钾延缓复极过程,延长APD胺碘酮,索他洛,阻断L-延长动作电位1, 2相,维拉帕米,地尔型钙通道,抑制4相自动除极化,硫卓
Ca2+内流降低xx自律性,减
慢房室传导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lidocaine)是局部麻醉药,1963年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现广泛用于静脉给药治疗各种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实验材料】
1.动物:
大白鼠,体重200~300 g,雌雄不限。
2.试剂和药品:10%水合氯醛、10%氯化钡溶液、0.5%利多卡因、生理盐水
3.装臵和器材:
台式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和分析系统、动物用心电图导联线(末端带针)、大白鼠手术台、注射器、手术剪、镊子、棉球、针头(4号、7号)。
【实验方法】
1.取大白鼠一只,称重,腹腔注射水合氯醛300 mg/kg(10%,0.3ml/100g体重)麻醉,仰卧位固定于大白鼠手术台上,四肢皮下插入心电图导联线(右前肢一红色线、左前肢一黄色线、左后肢一绿色线、右后肢一黑色线),描记标准肢体Ⅱ导联心电图。
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
【实验目的】
1.观察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的对抗作用。
2.掌握大白鼠舌下静脉给药方法。
【实验原理】
氯化钡可增加浦氏纤维Na+内向电流,提高舒张期去极化的速率,从而诱发异位性节律。水合氯醛与氯化钡产生协同作用,诱发大白鼠出现双向性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利多卡因及β受体阻滞剂有明显对抗作用,能延缓心律失常的发生或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注意事项:
此模型仅用于预防给药;统计学用两率的对比。
(八)心房局部应用ACh诱发房颤法
实验材料:
1.动物:猫

不同组成的参白汤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不同组成的参白汤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M eh d r yh a w r n u e y C t o s Arh t mi e e i d c d b HC 1 a o i n n a 1 . o iv siae t e a t —ar yh c e e t ft e d u s l .c n t e a d B C , T n e t t n i r t mi f c so r g .Re i g h h h -
不 同 组 成 的 参 白汤 抗 实 验 性 心 律 失 常 的 实 验 研 究
李廷利 ,齐 晶
104 ) 500 ( 黑龙 江 中医药大 学 , 黑龙 江 哈尔 滨
摘要 : 目的 研究不同组成的参白汤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用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模型及用乌头碱、 氯
化钡诱发的 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及观 察不 同组 成的参 白汤的抗 心律失常作 用。结果 实验表 明二 号参 白汤 对氯 仿诱 发的 小鼠的心律 失常具有显著的抗心律 失常作 用 ; 一号方 , 号方对 乌头碱 诱发 的大鼠心律 失常有 明显 的预 防作 用, 中二 二 其 号方效果明显 ; 二号参 白汤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 失常具有显著 的预 防作 用。结论 参 白汤的二 号组成方对 3种方法
B ru hoie; Arh tmis aimc lr d ryh a
心 律 失 常 ( r yh i) 临 床 的 常 见 病 、 发 病 , 重 的 心 异 ( 0 0 ) 说 明二号 方对 氯仿诱 发 的小 鼠室 颤有 显著 的作 Ar tma 是 h 多 严 P> .5 , 律失常是心肌肥厚 、 心肌缺血 、 心肌梗塞及 心力衰 竭等患者 的最 用 , 而一 、 三号方对氯仿诱发的小 鼠室颤没有显著的作用 。 终死亡原因之~。参 白汤是 一个正在 被研究 的抗心律失 常纯 中 表 l 参 自汤对 氯仿 诱 发 小 鼠 心律 失常 的 影 响 药复方制剂 , 其根据中医( 益气 、 阴 、 养 活血 ) 的原则设计 , 主要 由 人参 、 丹参 、 苦参 、 黄芪等中药组成。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对 3种不 同组成的参 白汤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进行 了研究 。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导的心律失常大鼠的作用(93)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导的心律失常大鼠的作用(93)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此作业得分93分仅供参考)一、实验目的1.学习室性心律失常模型的制备方法2.观察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3.观察过量利多卡因所导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表现二、实验原理氯化钡能促进浦肯野纤维Na+内流,使得动作电位4相自动去极化速率加快,心肌自律性增高,异位节律产生,导致心律失常。

故静脉注射氯化钡可制备心律失常的病理模型。

利多卡因可以轻度抑制Na+内流,同时促进K+外流,能减慢动作电位4相去极化速率,降低自律性,对于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有治疗作用。

过量的利多卡因则能阻滞动作电位0相Na+内流,导致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以及低血压。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大鼠2.器材与药品:手术器械1套、静脉导管、注射器及针头、纱布、烧杯、细线、心电电极及输入线、生物信号处理系统;10%水合氯醛、0.8%氯化钡、0.5%盐酸利多卡因、肝素、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大鼠一只,称重后按0.3ml/100g的剂量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进行麻醉,然后固定。

2.剪开大鼠一侧腹股沟处皮肤,分离出股静脉,并将股静脉导管插入。

3.将红色、黑色、白色的心电电极分别插入大鼠的左前肢、右后肢、右前肢的皮下,描记正常情况下的心电图。

4.按0.05ml/100g的剂量静脉注射0.8%氯化钡,连续描记心电图,观察氯化钡引起的心电图变化。

5.当心律失常出现后,立即按0.1ml/100g的剂量注射0.5%盐酸利多卡因,连续描记心电图,观察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6.心电恢复正常之后,静脉注射过量利多卡因,观察记录心电图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图1 正常情况下的心电图图表显示大鼠心率为370次/分实际计算大鼠心率约为196次/分图2 加入氯化钡后的心电图图表显示大鼠心率为387次/分实际计算大鼠心率约为194次/分图3 加入利多卡因后恢复正常过程的心电图加入利多卡因后,心电恢复正常图4 加入过量利多卡因引起心动过缓的心电图图表显示大鼠心率为58次/分实际计算大鼠心率约为58次/分,大鼠心动已明显过缓六、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用水合氯醛麻醉时注射过量,造成大鼠在实验过程中呼吸逐渐变缓,渐无心跳,过后舌头出现紫绀现象,确定老鼠已经死亡;在第二只大鼠实验中注射了比标准量略少的水合氯醛,成功麻醉;因为实验进度变慢,因此我们组接受老师的建议放弃股静脉插管,改为舌下静脉注射或尾静脉注射;但大鼠尾巴的皮肤太厚,无法确定静脉深度,所以选用舌下静脉注射;舌下静脉又短又细,小心尝试多次后成功;要注意的是,三个电极是要插到大鼠皮下而不是肌肉,肌肉的收缩会使心电图形出现误差;利多卡因过量时,大鼠出现心跳过于缓慢的现象,为防止大鼠死亡,对它进行了心脏按压,并在心电图重新恢复正常后才截取波形。

哌唑嗪在不同实验模型上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哌唑嗪在不同实验模型上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v r 舌 「i P
,
a

自广 东 省医 药 公 司
9
用 止血 钳 固 定
,
.
造成 局部
.
小鼠个 氮 仿诱 发 小限 室 性 纤 顺 〔 〕 B l k 用改 良 方 法 观 察用 药 3 o c 0
’ ”
, ,
,
、 体重 21士 2
心肌缺 血
I
n 后 再松开 止 血钳 0 m i 1
恢 复灌注
连续
2
8
hn
e
s
e
Ji
u
rn a O
l
f
ha
r
a
` 0

9 1口
1,
a o
d
孙x
’ i 0
9 0 1

,
19
o93
N
o ov
:
7 (4 ) : 2 7 8

28 1
呱 哩 嗓在 不 同 实 验 模 型 上 的 抗 心 律 失常 作 用
陈一 岳 江

柳祯锋2
,
( 广 东 医 药 学院 药 理 学 教 研 室
广州
51 0 2 24 )
摘要
,
用不 同 的 心 律 失 常 模 型 来研 究
.
,
受体 阻 断 药
,
内室 性 纤 颇
Ae
o
(
v
e n
t
r
ie
u
la
r
f b r i ll a t i o i
n
,
V F ) 的 s p
r a
:
动物 数
o
.
嘛 吐嗓 的作 用

离体蛙心实验报告实验结论

离体蛙心实验报告实验结论

离体蛙心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引言离体蛙心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心脏功能和药物对心脏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离体蛙心的细胞组织来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并研究不同药物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离体蛙心实验的实验结论进行详细的探讨。

实验方法1.实验材料:离体蛙心,药物溶液2.实验仪器:生理记录仪,显微镜3.实验步骤:1.取得离体蛙心,将心脏冠状动脉迅速固定,使其保持充盈状态。

2.在生理记录仪上连接心脏,记录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

3.分别加入不同药物溶液,观察心脏的反应。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得出以下结论:蛙心的收缩和舒张过程1.蛙心在正常条件下会周期性地收缩和舒张,形成心跳。

2.心脏的收缩过程是通过心脏的起搏点产生的电信号引发的,电信号传导到心肌细胞,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

3.心脏的舒张过程是心肌细胞放松的过程,使心腔恢复充盈。

药物对蛙心功能的影响1.增强性药物:给予增强性药物后,蛙心的收缩力增强,心跳频率增加。

2.抑制性药物:给予抑制性药物后,蛙心的收缩力减弱,心跳频率降低。

3.抗心律失常药物: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后,蛙心的心跳节律稳定。

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1.增强性药物通过增强心肌细胞的收缩性能,增加心肌细胞对钙离子的敏感性,从而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跳频率。

2.抑制性药物通过抑制心室肌的收缩性能,降低心室肌对钙离子的敏感性,从而减弱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跳频率。

3.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调节心脏的电活动,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从而抑制心脏异常的电活动,保持心跳的稳定。

实验讨论本实验通过离体蛙心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并研究不同药物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上结论。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局限性:1.实验条件限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模拟人体内真实的药物代谢和循环过程。

因此,实验结果在人体内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2.药物浓度选择:本实验中使用的药物浓度可能与实际使用的治疗浓度存在差异。

介绍一种新的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介绍一种新的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介绍一种新的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水合氯醛对家兔心电图的影响,建立适合本科教学的新的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方法:采用家兔心电图描记方法,将健康家兔分为6组:水合氯醛低剂量组(5%,0.4 ml/kg)、水合氯醛中剂量组(10%,0.4ml/kg)、水合氯醛高剂量组(15%,0.4 ml/kg)、水合氯醛高剂量+利多卡因组(1%,1ml/kg)、氯化钡组(0.5%,2ml/kg)、氯化钡+利多卡因组。

比较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持续时间。

结果:水合氯醛导致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超过30min,与氯化钡组比较死亡率低(p<0.001);利多卡因可明显缩短水合氯醛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p<0.05),心电图可恢复正常,与氯化钡组比较(p<0.05)。

结论:15%水合氯醛0.4ml/kg可以引起家兔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有对抗作用。

该模型与氯化钡模型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毒性小,心电图稳定,动物死亡率低等优点,更适合本科教学需要。

【关键词】家兔水合氯醛氯化钡心律失常模型【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284-02A New Model of Rabbit Ventricular ArrhythmiaFENG Jian-fang,DU Jing-xia,LI Yan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03【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hloral hydrate in electrocardiogram (ECG) on rabbit, establish a new model of rabbit ventricular arrhythmia suitable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ethods: Rabbit electrocardiogram (ECG) trace method, healthy rabbit can be divided into 6 groups, Chloral hydrate low dose group(5%,0.4 ml/kg), Chloral hydrate middle dose group (10%,0.4 ml/kg), Chloral hydrate high dose group(15%,0.4 ml/kg), high doseof chloral hydrate and lidocaine(1%,1ml/kg), barium-chloride(0.5%,2ml/kg), barium- chloride and lidocaine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rrhythmia and duration of each group was compared.Results: High dose group of arrhythmia duration more than 30 minutes, Compared with barium chloride group mortality was lower (p < 0.001); To compared with barium chloride group,lidocaine can obviously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the chloral hydrate ventricular arrhythmia (p < 0.05), electrocardiogram (ECG) return to normal (p < 0.05). Conclusion: 15% chloral hydrate 0.4 ml/kg can cause stability on rabbit ventricular arrhythmia, Lidocaine against arrhythmia caused by chloral hydrate ventricular arrhythmia on rabbit. Compared with barium chloride model it is simple operation,low toxicity, Stability of electrocardiogram. The model is more suitable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Key words】rabbit chloral hydrate barium chloride arrhythmia model目前,医学本科实验教学的氯化钡心律失常模型失常心电图持续时间短(死亡多),毒性大,动物死亡率速度快且死亡率高,加之钡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等缺点,需要建立适合本科教学的新的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难点:
观察分析家兔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观察分析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实验: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及 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仪器和材料:
Medlab生物信号传导系统(金属导连线及导联 针头),兔手术台、套针1个、 1ml注射器3支、 5ml注射器1支、烧杯1个、10ml注射器1支、绷 带4条、棉球少许、胶布、婴儿称、600ml烧杯
实验: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及 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目的:
学习常用小鼠、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的制备方法
观察大剂量肾上腺素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普萘洛尔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分析大剂量肾上腺素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和

普萘洛尔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理
实验: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 型及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心律失常的产生机制
1. 冲动形成异常
• 自律性增高 • 触发活动
• 后电位产生于动作电位的 Phase 3 (early) or 4 (late)
• 可触发心律失常
2. 冲动传导异常:折返
正常心电图
室性早搏心电图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即文氏阻滞
① 窦性P波规律出现; ② P-R渐长,直至一个P波后QRS波脱漏; ③ R-R渐短; ④ 长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0.025%肾上腺素、0.1%普萘洛尔、0.1%阿托品、 25%乌拉坦、生理盐水、氯仿
实验: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
氯仿诱导小鼠心室颤动法: 将小鼠放入含有3~4ml氯仿棉球倒置的600ml烧杯内,
观察至小鼠呼吸停止立即取出 剖开小鼠胸腔,肉眼观察心脏跳动情况,判断有无心室
颤动出现,观察发生颤动时的心脏活动特征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
心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
分为5个时相:0相、1相、2相、 3相、4相。0相至3相的时程称为 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4相为静息期。
非自律细胞的膜电位维持在静 息水平,自律性细胞则为自发性 舒张期除极。
Arrhythmia
实验: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取家兔称重,以1g/kg的乌拉坦耳缘 静脉麻醉,固定家兔;
连接medlab生物信号传导系统,将 电极按要求连接于家兔四肢及前 胸,观察家兔正常心电图.
实验: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给药: (观察给药后1 、2、3min时的心电图)
① 0.025%肾上腺素0.2ml/kg耳i.v(10秒),观察心电图变化 ② 0.1%普萘洛尔0.25mg/kg耳iv(2min),观察心电图变化 ③ 0.025%肾上腺素0.2ml/kg耳i.v(10秒),观察心电图变化 ④ 0.1%阿托品1mg/kg耳iv(1min),观察心电图变化 ⑤ 0.025%肾上腺素0.2ml/kg耳i.v(10氯仿诱发小鼠心律失常?
大剂量肾上腺素致心律失常的机理是 什么?
解释普萘洛尔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理, 其临床适应症有哪些?
实验中为什么给予阿托品?应用阿托 品后再次给予肾上腺素,家兔心电图 有何改变?该结果说明了什么?
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及药物的 抗心律失常作用
心律失常的概念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 常表现。
类别: 缓慢型有窦性心动过缓(60次/分以下)、传导
阻滞(心房、房室、心室)等。 快速型有窦性、异位过速两类:如窦性心动过速、
心房早搏、房扑、房颤、心室早搏、阵发性心动 过速(室上性、室性)、心室纤维颤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