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措施
试论对古建筑的消防保护措施
![试论对古建筑的消防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73f3499dd88d0d233d46ae4.png)
l建设小型适用型消 防站 1 . 1消防站建设的迫切性 由于古 建筑是我 国的重点保护对象 , 而 在经历 了长时 间的时 光消磨 中 , 其 建筑的结 构和消 防设施都有不 同程度 的降低 , 所 以要
加强对其进行 的消防建设。 根据我 国消 防法 的相关规 定 ,要对这些 重点建筑 重点保护 , 加强消 防安全管理 , 所 以迫切需要建 立消 防 站, 加 强对古建筑 的消防保护工作 。 1 . 2消防站的建设要 因地 制宜 、多种形 式、 小 型适 用 由于 古建筑 的结 构特 点大 多是砖 木结 构, 且 都是联 排建造 的 , 耐 火等级较 低 , 消防 标 准较 低 , 所 以在发生 火灾 时 , 将会 迅 速 的 蔓延 , 而我 国的 消防警 力是 有限 的 , 所 以说 针对这些特点 , 消防站的建立应该考虑到如 下 特点。 1 2 . 1 不应套用 《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中规定 的消 防站 的布局 以接 到报警 后 5 分 钟 消防队到达责任区边缘和保 护面积为 4 - 7 平方公里 的要求 。 应在不 破坏古 建筑群整体 格局 的前 提下 , 将 到达 的时间减 到最小。 1 . 2 2 可 以建 公安 、 企业 专职 、 兼 职 等多 种形式 的消防站 , 人员数量 也要 切合实际 。 1 _ 2 3消防站 的建 筑面 积也不一 定要按 照《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的规定 , 可因地制
Q 全技 术
Ch i n a Ne w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P r o d u c t s
试论 对古建 筑 的消 防保护措施
付 春 岩
( 哈 尔滨合信 消防设施检 测有 限公 司,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故宫的防火措施与保护
![故宫的防火措施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b7e879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5.png)
故宫的防火措施与保护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它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为了保护故宫这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本文将介绍故宫采取的防火措施以及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一、环境监控故宫的防火工作始于环境的监控。
通过安装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如火灾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温湿度监测仪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迅速采取行动。
同时,故宫还使用备用电源确保监控设备在停电时能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火灾报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灭火设施的设置与维护故宫在各个关键区域设置了灭火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材箱、恒压水泵等。
这些设施都经过精心维护和定期检修,以确保其能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此外,故宫还设置了消防水系统和消防栓,供应足够的水源供灭火使用。
三、文物保护与储存故宫内珍藏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需要得到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为了降低火灾对文物的损失,故宫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针对易燃物品,故宫对其进行分类储存,并采取专门的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火材料进行包装、存储器具等。
其次,故宫还定期对文物进行清理、除尘等工作,以确保其不受污染,并采取定期检测文物存储环境的方式,避免湿度、温度等因素对文物的影响。
四、员工培训与演练故宫注重员工的防火知识培训,在职工入职培训中加入了防火知识的教育内容。
员工们定期参加防火演练,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和逃生路线,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故宫还与专业的消防队伍保持紧密合作,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调动消防力量对火灾进行扑救。
五、公众教育与参与为了加强全民防火意识,故宫积极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如举办防火演练、举办防火宣传讲座等。
此外,故宫还建立了公众举报电话和火灾紧急避难通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防火工作中来,提高整个社会对火灾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在防火措施与保护方面,故宫一直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古建筑群消防安全预案
![古建筑群消防安全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a4722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9.png)
一、预案背景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然而,古建筑普遍存在结构老化、火灾隐患等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为切实加强古建筑群消防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古建筑群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古建筑群消防安全工作。
2. 古建筑群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古建筑单位成立消防安全责任小组,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三、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 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定期组织古建筑群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确保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 消防设施设备维护。
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
4. 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确保古建筑群内的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阻,不得占用、堵塞。
5. 火源管理。
严格控制火源,禁止在古建筑群内吸烟、使用明火;禁止在古建筑群内储存易燃易爆物品。
6. 用电安全管理。
加强古建筑群内用电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电气线路,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7. 火灾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古建筑群消防安全。
四、火灾应急响应1. 火灾报警。
一旦发生火灾,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
2. 疏散逃生。
按照疏散预案,迅速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确保人员安全。
3. 灭火救援。
立即组织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救援,同时请求消防部门支援。
4. 火灾调查。
火灾扑灭后,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五、预案实施与评估1.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古建筑单位要严格按照预案要求,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 预案评估。
每年对本预案进行一次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古建筑群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古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及注意事项
![古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aa2456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5.png)
古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及注意事项2、火灾现场的勘察和分析。
3、古建筑内部结构、材料、装饰等情况的了解。
4、消防通道的畅通情况和水源的保障。
5、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二)加强古建筑的防火措施。
主要包括:1、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
2、加强电气线路管理,防止私拉乱接。
3、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古建筑内使用明火。
4、加强消防通道的建设和维护。
三)提高消防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主要包括:1、加强消防队伍的训练和装备。
2、建立古建筑火灾应急预案。
3、加强与当地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等的协作。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
主要包括:1、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2、加强旅游管理,规范古建筑周边的商业经营。
3、强化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减少火灾隐患。
三、结语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见证。
保护好古建筑,防止火灾,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古建筑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扑救火灾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广大市民也要加强火灾防范意识,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为了制定古建筑火灾应对计划,需要考虑古建筑与责任消防中队之间的距离、火灾面积、难度和最不利情况,以及中队现有的灭火装备。
根据口径19mm水枪控制燃烧面积20m2的标准,确定供水量和泵数量。
对单体古建筑,应根据起火点和火势发展方向确定进攻力量和方法;对古建筑群,应制定布置力量的方案。
对较大的殿堂或建筑,灭火力量的布置应以承重桩、梁、枋为主要保护对象。
对重要的文物,需要研究疏散方法和路线,制定具体疏散方案,并采取保护措施和预定疏散力量。
为了提供准确情报,需要组织火情侦查,查明起火部位、火势发展方向、文物受火灾威胁的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战术和疏散方案。
对不同形式的古建筑,侦查内容也有所不同。
对于单体古建筑,需要查明燃烧部位的承重构件是否受到威胁,楼梯、走廊、通道是否受阻,火势的趋势,火灾对文物的威胁和破坏程度等。
对于古塔起火,需要查明火灾的发生部位和各顶空洞是否堵塞,以隔绝空气流通。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措施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ded00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7.png)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措施古建筑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重要遗产,因此保护古建筑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工作。
而在保护古建筑的过程中,消防安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从消防安全的角度来探讨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应该分为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一是预防火灾的发生,二是在火灾发生时进行及时的灭火和疏散。
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第一步是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在排查工作中,应该从古建筑的结构特点、用火用电设备、火源和可燃物等方面来进行全面的调查。
对于那些存在火灾隐患的地方,应该进行及时的整改,修复并改进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同时,在排查中还要对古建筑的防火施工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在古建筑消防安全方面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装修和改建工作。
在装修、改建以及其他维修工程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消防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符合消防要求。
此外,在装修工程中也应该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建材和装修材料,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和不符合标准的材料。
古建筑的消防设施也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
应该根据古建筑的特点和需求,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酒店站、破门器等。
在古建筑的各个区域,应该设置合适的消防水源,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同时,在古建筑的各个楼层和区域应该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和出口,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快速撤离。
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还需要进行全面的系统培训。
应该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在培训中,应该重点介绍古建筑的火灾特点和应对措施,以及相应的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此外,还应该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应变能力。
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应该制定相应的计划,定期检查古建筑的消防设施和防火材料的使用情况,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对于那些存在问题的设施和设备,应该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转。
文物古建筑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文物古建筑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8fafd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7.png)
文物古建筑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措施分析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假日旅游已成为常态,极大地促进了古建筑的商业开发,同时也提高了防火保护的难度。
近几年,古建筑火灾发生频率不断提高,也对有关部门和防火单位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古建筑防火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因此,积极研究和探讨古建筑火灾的防护策略,对人类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
标签:古建筑;防火保护;策略引言我国现存有大量历史悠久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主要包括宫殿、寺庙、楼阁、宅院、庙宇、古塔,其中陈列着大量的壁画、古代雕塑和文物,有着不可再生的巨大历史价值,是研究古代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的宝贵资料。
同时,古代建筑也是旅游活动集中地,由于古代建筑结构特点,近几年来火灾事故不断频发,甚至造成古建筑的损毁。
作为消防保护的重点单位,加强古建筑的防火保护措施,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势在必行。
本文结合古建筑火灾相关数据以及防火保护现状,对有效防火保护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文物古建筑火灾数据分析根据近年来针对古建筑火灾发生情况以及起火原因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目前古建筑火灾发生几率、火灾烧毁面积能主造成的直接损失都有了明显增长的趋势,这也说明古建筑的防火保护工作正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对起火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电气、用电不慎、吸烟、玩火等都是引发火灾的原因,其中电气和用电不慎引发的火灾数量占比最高,这也是目前古建筑防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1]。
二、文物古建筑防火保护现状(一)古建筑防火设计古建筑普遍都采用砖木结构,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枋、柱、梁等木质构件,其耐火等级较低,燃烧速度较快。
另外,古建筑中还有大量的香烛、绸缎、纸张、织物等都属于易燃物料,使火灾发生的几率大幅度提高;古建筑通常殿堂开阔,通风条件良好,对于火势有极强的推动作用,同时古建筑之间群落密集,间距较小,不利于消防车进场灭火,给防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现在古建筑中普遍存在着用电不规范、大量使用明火的情况,不少寺庙在旅游旺季或举办庙会时,烧纸、焚香的现象极大地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几率。
古建筑火灾应急预案
![古建筑火灾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cd79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c.png)
古建筑火灾应急预案古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建筑结构和材料,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其恢复和修复将异常困难。
因此,建立健全古建筑火灾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古建筑火灾的特点、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进行探讨。
一. 古建筑火灾的特点古建筑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木材和竹子等易燃材料,再加上多年来不断积累的灰尘和油脂,使得火势一旦发生极易蔓延;其特殊的结构使得救援行动受限;古建筑内常保存有各种珍贵文物,一旦发生火灾,文物损失将不可估量。
二. 古建筑火灾的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古建筑火灾的特点、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公众防火意识和应急技能。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古建筑定期对古建筑进行检查,修复破损部分,修补漏洞,并确保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3. 合理布置和使用电气设备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布置电线、插座等电气设备,禁止乱拉乱接乱用电线,确保古建筑内电气设备的安全。
三. 古建筑火灾应急处理1. 启动警报系统一旦发生火灾,立即启动古建筑内的火灾警报系统,发出警报声,提醒人员及时疏散。
2. 迅速报警并组织疏散火灾发生后,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并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的安全。
3. 使用灭火器材进行初期扑救如果火势较小并且有足够的灭火器材,可以尝试进行初期扑救,但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4. 配合消防队进行灭火救援一旦火势无法控制,应及时撤离现场,配合消防队进行灭火救援和人员搜救。
四. 古建筑火灾后的文物保护1. 火灾熄灭后进行文物损失评估在火灾被扑灭后,立即对古建筑内的文物进行损失评估和分类,确定需要紧急保护的文物。
2. 进行文物保护工作对于受损的文物进行紧急修复和保护,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3. 制定修复计划根据文物损失评估的结果,制定详细的修复计划,确保文物得到完整修复和保护。
综上所述,古建筑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对于保护古建筑本身和珍贵文物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f2e7f4db307e87101f6961d.png)
垂 帘等 大量 可燃装饰 , 很可 能 由于 电线 陈 旧、 电气设备 安装使 用不 当或 可燃织 物 随风飘 荡接触灯烛 , 庙宇烧香祭拜 、 宫 殿 的祭祖 祭 天地等 宗教活 动 , 焚香 纸等
用火, 工作 居住人 员炊 煮 、 暖 、 明用 取 照
绘, 另外还有幔 帐 、 飘带 、 饰布等纺织 品 , 寺 庙内所用 的香 火 、 油灯 、 蜡烛 等都极易 燃烧, 稍有不慎就会 引发火灾 , 一旦发生
古建筑 无组 织机 构或防 火组织 不健 全 , 单位 领 导 没有 真 正成 为 防 火安 全 责任
人, 没有专 ( 职防火员和消防 队 兼) ( , 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使防火和灭火工作 没有保证 。尽管 国家 已颁布 了《 古建 筑消 防管理 规则》 一些 ,
单位也 制订 了管理 制度 , 不能切 实落 但 实到位 、 到人。 .
工作 , 做到 组织 落实 , 制度 严密 , 措施得
法, 施救 有效 。
1 .加 强 消 防 组 织 建 设 , 立 健 全规 建
3 .靠 近 山区森 林 。 理环 境 复杂 。 地
装使用 电器设备 , 动力线路老化 ; 的室 有 内违章 动火 , 如火 炉 、 火炕 等 , 这些 都严
火, 稍有不 慎 , 都有 可能 导致火 灾 ; 游客
如带进 火种 或易燃 易爆危 险 品 , 别是 特
乱丢烟头等 , 可导致火灾。 也
3 .统 一管理措施少 , 设施挪作他用 多。有些古建筑被一些单 位分割 占用作
火 灾预 防 的方 法和措 施
针 对古 建筑 发生 火灾 的多种 成 因 ,
古建筑消防方案
![古建筑消防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617f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a.png)
古建筑消防方案古建筑消防方案古建筑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然而,由于古建筑的特殊结构和建筑材料的老化,它们面临着火灾风险。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消防方案,保护古建筑的安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份关于古建筑消防方案的详细建议。
首先,应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火灾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古建筑的结构、用途、周边环境等因素,并考虑到历史保护的要求,确定古建筑的火灾风险等级。
通过了解风险等级,可以制定相应的消防策略和措施。
其次,应对古建筑进行火灾防护设备的配备。
根据古建筑的特殊结构和历史遗产保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火灾防护设备,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器等。
这些设备应根据古建筑的特点进行定制,确保其安装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三,应制定古建筑的灭火方案。
在古建筑中,因为建筑结构和材料的特殊性,火灾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破坏。
因此,在制定灭火方案时,应考虑古建筑的特点,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比如,对于木构建筑,可以加强防火涂料的使用,增加灭火器的配置;对于砖石建筑,可以采取更为激进的灭火措施,如喷水灭火。
第四,加强古建筑的消防宣传和培训工作。
通过定期的消防宣传活动,向古建筑的保护单位、工作人员和游客普及火灾防护知识和逃生自救方法,提高全民的火灾防范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的古建筑消防培训体系,对古建筑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和火灾应急处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第五,加强古建筑的日常巡查和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古建筑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建筑材料老化,存在着更大的火灾隐患。
因此,应定期对古建筑进行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同时,对于消防设施和器材也应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古建筑作为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对我们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为了保护古建筑的安全和完整性,我们必须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消防方案。
通过全面的火灾风险评估、火灾防护设备的配备、灭火方案的制定、消防宣传和培训工作以及日常巡查和设施维护保养工作,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古建筑的火灾风险,确保其安全可靠地传承下去。
古建筑群消防安全预案
![古建筑群消防安全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f04f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e.png)
一、预案背景我国拥有丰富的古建筑遗产,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然而,古建筑群由于年代久远,建筑材料易燃,火灾风险较高。
为保障古建筑群的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消防安全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古建筑群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古建筑群及其附属设施安全。
2.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确保消防工作落实到位。
3.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减少火灾损失。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古建筑群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消防安全工作。
2. 设置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古建筑群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消防安全工作。
四、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 设备设施管理(1)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
(2)对消防设备进行编号、标识,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3)确保消防通道畅通,不得占用、堵塞。
2. 人员管理(1)对古建筑群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2)对古建筑群内游客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提高游客的消防安全意识。
(3)加强值班巡逻,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3. 防火措施(1)禁止在古建筑群内吸烟、使用明火,严禁违规动火作业。
(2)对古建筑群内的电气线路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线路安全。
(3)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不得随意存放、使用。
(4)对古建筑群内的消防水源进行检查,确保消防水源充足。
4. 应急处置(1)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明确火灾报警、疏散、灭火等流程。
(2)设立火灾报警点,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报警。
(3)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定期进行灭火演练。
(4)加强与周边消防部门的联系,形成联动机制。
五、预案实施与检查1. 每年对消防安全预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
3. 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定期评估,不断优化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六、奖惩措施1. 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传统古村落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传统古村落消防安全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13180f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3.png)
传统古村落消防安全防范措施摘要:传统古村落拥有丰富的传统资源,是传播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也是振兴乡村建设的重要场所,在传承壮乡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文物部门开始重视传统古村落的保护,走进传统古村落,感受到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古村落建筑的修建在建筑结构、建筑构造等方面与现代建筑有着很大的差异。
广西的传统古村落建筑修建多为土木构造或竹木构构造,尤其是以木质结构为支撑的古建筑,或者是使用大量木质构件建筑的主要构成,古人在古村落建筑群中设置防火防盗墙,是古人对木质建筑防火的智慧结晶。
本文剖析广西古村落的火灾危险性、火灾致灾成因,提出防火对策,增强传统古村落建筑群消防安全管理能力,确保古建筑、珍藏品和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传统古村落;消防;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引言传统古村落拥有丰富的传统资源,是传播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也是振兴乡村建设的重要场所,在传承壮乡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文物部门开始重视传统古村落的保护,走进传统古村落,感受到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古村落建筑的修建在建筑结构、建筑构造等方面与现代建筑有着很大的差异。
广西的传统古村落建筑修建多为土木构造或竹木构构造,尤其是以木质结构为支撑的古建筑,或者是使用大量木质构件建筑的主要构成,古人在古村落建筑群中设置防火防盗墙,是古人对木质建筑防火的智慧结晶。
然而,许多历史久远的传统古村落建筑群都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风险。
1传统古村落常见火灾隐患1.1 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传统古村落建筑大部分为木质结构或者砖木结构,耐火等级都很低,基本上都是三级或者四级,火灾荷载又相对过大。
这些木结构是干燥和腐烂的,而且,古建筑中往往储存着大量易燃的材料和物质,如古家具、古文物、壮锦等,进一步增加了古建筑的内部的火灾负荷和火灾危险性。
1.2 防火间距小,建筑相互毗邻传统古村落在建造房屋时充分结合当地山多地少的自然条件,依山而建,自由布局,受地形地貌影响,建筑物往往是比较集中,甚至成片连接在一起。
古建筑消防实施方案
![古建筑消防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d8017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5.png)
古建筑消防实施方案古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古建筑,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消防实施方案,以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古建筑的破坏。
首先,应加强古建筑的消防设施建设。
古建筑的消防设施应与其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相适应,重点是保护古建筑的独特结构和文物,不能破坏其观赏性和保护性。
对于大型古建筑,应配置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备,如应急照明、自动喷雾灭火系统等。
对于小型古建筑,可以采用手提式灭火器等简易设备,同时设置灭火器的存放点。
其次,应加强古建筑的消防疏散措施。
古建筑的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存在堵塞、狭窄等现象。
可以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灯光指示,指导人员熟悉疏散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对于大型古建筑,可以设置疏散楼梯、安全通道等,保证人员及时、有序地疏散。
另外,应加强古建筑的火灾预防工作。
要加强对古建筑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消防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消防宣传可以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
此外,要定期对古建筑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古建筑的安全。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红外线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等,对古建筑进行火灾监测和报警。
最后,应建立完善的古建筑火灾应急救援机制。
对于古建筑发生火灾的紧急情况,应按照预定的应急预案和消防演练方案进行快速、有效的应急救援工作。
古建筑周边应设置合适的救援通道,配备专业的救援队伍和救援设备,及时展开灭火和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对古建筑的损失。
综上所述,古建筑消防实施方案应包括消防设施建设、消防疏散措施、火灾预防工作和火灾应急救援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应根据古建筑的不同特点和文化价值,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以保护古建筑的安全和完整。
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技术
![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ff5c9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c.png)
7.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古建筑使用人员和游客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火警报警、灭火器和疏散逃生等技能。
8.应急预案与救援演练:制定针对古建筑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救援措施。同时,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灭火救援水平。
9.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红外热像仪、无人机、火灾预警系统等,提高古建筑的火灾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预警能力。
5.严格用电管理:古建筑内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电器选型、安装等应符合相关规范和防火要求,并配备适用的电器火灾防控装置。建议使用低压弱电供电和冷光源照明,避免使用电热器具和大功率用电设备。
6.定期巡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古建筑单位应定期开展防火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同时,要加强火源管理,防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古建筑区域。
3.严格消防设施管理:根据防火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消防车通道(消防道路),配置必要的消防给水系统、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确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保持防火间距。对于参观、游览和经营场所的古建筑,要采取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
4.严格用火管理:古建筑内严格控制使用明火。确需使用明火时,如宗教活动场所或民居建筑等,应加强火源管理,采取有效防火措施,并由专人看管,做到人离火灭。
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技术
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古建筑的产权人或者管理、使用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主体。他们需要明确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并确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建立完善专门机构和专兼职消防队伍:古建筑产权单位或管理、使用单位应设置(确定)内设专门机构,或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具体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依法建立专职或志愿消防队伍,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和灭火器材,定期开展防火灭火训练。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检查要点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检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e98b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2.png)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检查要点古建筑和文物作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对其消防安全的保护至关重要。
下面是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检查的一些要点:1.灭火设备的完善:确保古建筑内外配备了灭火器、消防栓等必要的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同时,根据古建筑的特点和结构,要合理设置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以提前发现和扑灭火灾。
2.外部防火措施:古建筑靠近建筑物的树木应适时修剪,防止火灾蔓延。
周围环境要清理垃圾和杂草,并保持干燥,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3.填堵隐患措施:对于古建筑内部存在的电线、油漆、蜡烛等易燃物品,要进行彻底清理,并合理分类存放。
注意检查和修复老化、裂缝、漏水等可能导致火灾的隐患。
4.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对于古建筑内的电气设备,要定期检查线路、插座、开关等是否存在老化、短路、漏电等问题,并合理安装过载保护装置等设备,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5.防火门窗的设置:在建筑内设置防火门窗,以隔离火灾蔓延的区域。
防火门窗要能有效地抵抗火焰和烟气的扩散,同时保持易于开启和关闭。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古建筑内外要设置适当数量的火灾报警器,并定期检测其工作状态。
火灾报警器应连接到火灾监控中心,及时接收到火灾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
7.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古建筑内应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标志,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
通道应保持畅通,并使用不燃材料,以防止火灾扩散。
8.消防宣教和培训:对古建筑内的工作人员和参观者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应急能力。
制定消防演练计划,并定期进行演练,使人们熟悉火灾逃生的程序和方法。
9.定期巡查和维护:定期对古建筑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火灾隐患。
特别注意消防设备的维修和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行。
10.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古建筑和文物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划定责任范围,并加强在场人员的消防安全监督,确保消防措施落实到位。
古建筑防火安全措施
![古建筑防火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a3a0427cc175527072208e2.png)
古建筑防火安全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古建筑防火安全措施古建筑防火应根据维持原貌、科学合理、人防技防并重的原则,将古建筑修缮、改造与消防规划相结合,制定切合实际的改造规划,灵活运用现代消防技术措施,达到既保留其固有历史风貌,又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水平的目的。
一、做好消防专项规划,改善消防安全坏境古建筑群应紧密结合其自身特点和消防安全现状,研究消防对策,做好消防改造规划。
(一)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站《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根据古建筑群的特点和周边坏境,在改造规划中,可考虑建立公安、专职、兼职和民间消防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站。
消防站的选址应在不破坏古建筑群整体格局的前提下,力争到达火灾现场的时间最短,以利及时控制火灾。
消防站的规模及内部设施应因地制宜,小型适用,不应追求大而全。
消防站的建筑风格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与周围坏境相协调。
(二)配备实用有效的消防器材消防车辆的配备,应适合狭窄街道或崎岖山路通行的需要,配备小型消防车或消防摩托车。
消防器材的配置应减少水渍损失。
配置适合扑救古建筑火灾的灭火效率高、水渍损失小的灭火和抢险救援器材,如高压脉冲水枪、细水雾等。
第 2 页共 9 页(三)因地制宜地设置消防供水设施应充分利用天然水源。
在无天然水源的古建筑,应建设消防泵房。
在消防车能够到达的地方,应修建通向水源地的消防车通道和可靠的取水设施。
在消防车无法到达的地方,应设固定或移动的消防泵取水处。
地处山区的古建筑宜利用地形优势,修建山顶高位消防水池,形成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四)科学合理地进行消防安全布局古建筑开发和利用,应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利用方式,与历史、文化背景相适应,与古代使用功能相适应。
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适度利用。
应拆迁危及古建筑安全的各类危险源和毗连寺庙的易燃棚屋、简易房和临时建筑,打通消防通道,留足防火间距。
古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古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89ecb1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a.png)
古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段海涛摘要:中国古建筑的建设是我国先人的智慧结晶,为我国的历史文化添了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极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古建筑本身的材质问题以及管理不善的现状,目前古建筑发生消防安全事故的几率比较大,不仅对于财产及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对我们的古建筑文化保护的破坏也比较大,有些保存困难的古建筑甚至无法修复,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从建筑本身以及管理方面分析其消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古建筑;消防安全;措施;文物保护1、前言作为历史的见证,作为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古建筑在历史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人们对古建筑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大家面前—古建筑防火。
2、现状分析及成因分析火灾是古建筑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国古建筑除少数采用砖石搭建外,大部分主要以木结构为主,耐火等级低,同时由于技术限制,几乎没有消防设施、器材,当时一般防火措施为防火墙、水塘。
虽然近些年,一些文物古建筑增设了一些消防设施,但是在防、灭火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一挑战。
2.1耐火等级低砖木结构建筑,从结构形式上看,有大量柱、杭、梁、椽等木质材料构件,部分建筑中存放有木制家具,由于建筑时间久,造成建筑木质腐蚀、干燥,且部分材料表面涂有大量的油漆涂料极易燃烧,一旦发生火灾,燃烧速度将十分惊人。
同时一些古建筑内悬挂织物,设有供奉的香烛、纸张,也都是易燃物,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的火灾荷载。
2.2消防设施、器材配置管理不到位虽然多数古建筑均有一定的消防设施、器材,但从实际情况考虑,由于古建筑多地处偏远,水源缺乏、交通不便、离专业灭火力量较远,与一般现代建筑比较,发生火灾时,对消防设施、器材配置要求更高。
从实际情况看,仅有极少数古建筑设有自动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大多数建筑仅设有灭火器,且有的古建筑由于疏于管理,灭火器达到规定年限,不能及时进行检测维修,不能保证完整好用,自救设施严重不足。
重视保护古建筑消防安(三篇)
![重视保护古建筑消防安(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9617e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03.png)
重视保护古建筑消防安古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许多古建筑被毁于一旦,因此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就愈发显得珍贵,除了建筑物本身的价值之外,它所收藏的藏经、佛像、各类艺术品等文物对于研究人类历史、宗教、艺术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省山水俊秀,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旅游大省之一,名胜古迹比较有名的,有杭州的灵隐寺、“海天佛国”普陀山的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和天台国清寺等等,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很大。
如何确保这些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是摆在消防工作者面前一个严峻的课题。
古建筑性质特殊,在体现“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做好各项火灾预防工作的基础上,早期火灾的发现和扑救是古建筑消防工作的一个重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火灾特性研究告诉我们,初期火灾利于扑救,一旦火灾发展到全面发展阶段,扑救难度将大大加大,加之由于古建筑所处地理位置、自身建筑特点等原因,导致无法组织实施系统可靠的灭火方案。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旦古建筑火灾形成规模,其扑救成功概率会大大降低;第二,古建筑本身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本质上区别于一般性建筑物。
一般建筑物当发生火灾后,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有效的灭火手段控制火灾,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古建筑是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一旦局部受到破坏,其原先的历史价值、艺术魅力就大大降低;第三,古建筑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果发生火灾,传播开来,会使游客产生不良的印象。
旅游声誉一旦受损,对于一些以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区来说,地方经济受到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因此,古建筑火灾的控制重心应该放在早期火灾的发现和扑救上,防止其形成规模,将其早早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确定古建筑早期火灾报警实现方式之前,应该分析一下古建筑的建筑特点。
古建筑总体布局讲究对称,小巧,含蓄,用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的手法,在庭院之间用带漏窗的短墙分隔,建筑物之间用回廊连接,一般以单体建筑为单元,成组成群进行组合布置,所以确切地讲,应该称之为古建筑群。
古建筑群消防安全措施
![古建筑群消防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1377e8502768e9950e73835.png)
古建筑群消防安全措施一、引言中华民族有着博大久远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5000 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不但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迄今我国已有29 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遗产国。
还有100 多个项目被列入遗产预备清单中,居全世界首位,已经成为遗产大国。
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待文物古建筑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理应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理应依据批准的规划实行。
不过,当前的现实是,绝绝绝大多数的古建筑,在消防方面均未有较完整的规划。
以山西为例,共有木制结构古建筑18118 处,宋、元以前的地上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的72.6%,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保)有119 处。
这么多的古建筑,除平遥古城的消防专业规划正在编制中外,其余的还没有一个做出消防专业规划。
当前,尽快能科学、合理地对古建筑做出消防安全保护的规划,将古建筑的消防专业规划纳入总体保护规划,已显得刻不容缓。
二、古建筑群消防规划的特殊性众所周知,消防规划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讯、消防装备等内容。
通过对平遥古城消防建设整体规划、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中消防站及配套给水建设工程、浑源悬空寺消防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审核,认为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不应套用一般消防规划中的常规做法,而应根据古建筑群特有的消防安全现状,把握好其消防规划的特殊性:1.建设小型适用型消防站(1)消防站建设的迫切性《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理应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在山西,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在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均未建立专职消防队。
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得到即时有效地扑救。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精选五篇)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595bf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d.png)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精选五篇)第一篇: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1.加强领导,从严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一是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主体。
文物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是文物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主体,依法承担所属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二是明确职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文物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的法定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是文物建筑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依法承担消防安全责任。
并根据单位实际确定文物建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三是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格落实防火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四是建立防火档案,逐步改善防灭火条件。
五是加强宣传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不断提高群众保护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意识。
六是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定期进行训练。
七是制定灭火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严格生活用火管理严格生活用火管理严格生活用火管理严格生活用火管理。
一是在古建筑内应严禁使用液化气和安装煤气管道。
二是做饭、采暖的炉灶烟囱,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三是供游人参观或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禁止吸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小孩玩火,并应当设有明显的禁止标志。
四是如因维修需要临时使用焊接、切割设备的,必须经相关单位批准,指定专人监护,严格落实安全措施。
五是炉灰、垃圾等应设专用场地堆放,并指定专人管理。
3.严格电源管理严格电源管理严格电源管理严格电源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古建筑不准安装大功率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
二是古建筑的电气线路,一律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并穿金属管敷设,严禁乱拉乱接电线。
三是规范配线方式,一般应将一座殿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回路,独立设置控制开关。
四是在古建筑内,禁止使用表面温度较高的碘钨灯等加热照明器具。
五是古建筑如临时需要使用电气照明或其它设备,必须办理临时用电审批手续,由专职电工安装,用电结束即拆除4 4 4 4 改善防火条件改善防火条件改善防火条件改善防火条件,创造安全环境创造安全环境创造安全环境创造安全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措施【论文关键词】:古建筑群;消防安全;规划【论文摘要】:古建筑是消亡历史的见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具有很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但目前国内很多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现状十分令人担忧,文章就针对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引言中华民族有着博大久远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迄今我国已有29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遗产国。
还有100多个项目被列入遗产预备清单中,居全世界首位,已经成为遗产大国。
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待文物古建筑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准的规划进行。
然而,目前的现实是,绝大多数的古建筑,在消防方面均未有较完整的规划。
以山西为例,共有木制结构古建筑18118处,宋、元以前的地上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的72.6%,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保)有119处。
这么多的古建筑,除平遥古城的消防专业规划正在编制中外,其余的还没有一个做出消防专业规划。
当前,尽快能科学、合理地对古建筑做出消防安全保护的规划,将古建筑的消防专业规划纳入总体保护规划,已显得刻不容缓。
二、古建筑群消防规划的特殊性众所周知,消防规划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讯、消防装备等内容。
通过对平遥古城消防建设整体规划、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中消防站及配套给水建设工程、浑源悬空寺消防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审核,认为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不应套用一般消防规划中的常规做法,而应根据古建筑群特有的消防安全现状,把握好其消防规划的特殊性:1.建设小型适用型消防站(1)消防站建设的迫切性《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在山西,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在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均未建立专职消防队。
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扑救。
1998年以来山西省发生古建筑火灾21起,大部分由于距离消防队较远,没有得到及时扑救,造成较大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553万余元,珍贵文物的损失无法用数字估量。
如2003年3月大同市广灵县的文庙火灾,由于该县没有消防队,水源缺乏,导致文庙大殿付之一炬。
有鉴于此,加快古建筑群消防站的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和迫切。
(2)消防站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小型适用古建筑群大多为毗连建造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火灾荷载大,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扩大。
针对古建筑火灾的蔓延特点和当前消防警力相当紧张的实际,古建筑的消防站规划和建设要考虑以下特点:a不应套用《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规定的消防站的布局以接到报警后5分钟消防队到达责任区边缘和保护面积为4—7平方公里的要求。
应在不破坏古建筑群整体格局的前提下,将到达的时间减到最小。
如应县木塔修缮工程方案中,将消防站站址选择在距木塔约1500m处,设计为消防队接到警报后5分钟到达木塔,责任区最大面积为4Km2。
这样的方案就不合理,国家之所以在当前警力相当紧缺的情况下,拟批准应县建公安消防站,主要是出于保护应县木塔的需要。
所以该消防站应以保护应县木塔为主,可以兼顾县城的火灾扑救需要。
b可以建公安、企业专职、兼职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站,人员数量也要切合实际。
c消防站的建筑面积也不一定要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规定,可因地制宜,不要建大而全的消防站,宜小型、适用。
d消防站的建筑形式可不拘一格,不一定非是红色的大门和现代式样的建筑,可以设计为仿古建筑与周围的古建筑群格调相协调和一致。
2.消防器材装备要立足古建筑火灾扑救的实际(1)消防车辆配置应与消防通道相适应古建筑群普遍存在消防通道不畅的问题,例如平遥古城最窄的通道还不足1米,在消防车辆的配置上,除配置普通的消防车外,还要配置适合其街道通行的小型消防车。
做规划时不能按照常规的思维,一定要让消防通道来满足消防车的通行要求,反而应是消防车辆要尽量适应古建筑群消防通道的需要,如平遥古城和五台山风景区都购置了1辆小型水罐消防车,以适应当地实际。
对建于高山深谷之中,依山而建,道路崎岖坎坷,或建于城区,但设有门槛、台阶等情况而使消防车无法通行的古建筑群,其专、兼职消防队可以不配消防车辆,应配手抬机动泵,推车式灭火器等适用型的器材装备。
(2)消防器材的配置,必须减少火灾扑救时的水渍损失古建筑群的消防水源严重缺乏,又有大量的壁画、彩绘、泥塑、文字资料等特别贵重的历史珍品,对这类型的古建筑,火灾扑救时必须减少水渍损失,要研发和配置适合扑救古建筑火灾所需的水渍损失小、节水型的灭火装备和抢险救援器材如高压脉冲水枪等,达到既节约用水又减少损失的目的。
3.消防供水要因地制宜(1)建不同类型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古建筑消防水源严重缺乏,山西省119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前一阶段的专项治理,目前也只有39处建有消防水源,仍无法满足火灾扑救的需要。
部分有水源的古建筑群如平遥古城,也存在消防管网覆盖区域少,供水管径小,供水压力、流量达不到灭火要求等问题。
消防规划时,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要结合古建筑群的地形特点,建设不同类型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
在消防车能够到达的地方,应修建供消防车取水用的设施。
灵石县王家大院、忻州的唐代建筑佛光寺结合古建筑依山而建的地形条件,在山坡的较高处修建了高位消防水池,建成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满足灭火的需要。
(2)消防给水管网的布置要满足灭火救援的实际在一时还不可能建大量消防站的情况下,大部分古建筑距离消防队较远,或因地形等条件的限制,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在短时间内无法到达。
这样在室外消火栓的规划建设上也不应按照120m的间距和150m的保护半径布置,古建筑必须立足于自防自救,其间距应能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古建筑内为宜。
如三多堂在每个院落安装3个室外消火栓,代替室内消火栓,无法设置消火栓系统的,采用手抬机动泵串联远距离供水灭火;应县木塔将室内消火栓移至室外设置,称之为室内消火栓外置,并设有明显标志;五台山在室外消火栓处设置启泵按钮,以便火灾时使用。
4.古建筑的开发利用和消防安全布局应合理古建筑之间以及部分古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普遍存在防火间距严重不足问题,特别是座落在城区的古建筑尤为突出,如太原的崇善寺,地处成片民居包围之中,有的已只有一墙之隔,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规划时要将古建筑群内的危险源逐步搬迁,影响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周边的建筑,应下决心列入拆迁计划。
如平遥古城内的工厂、学校等已列入规划予以分期迁出;大同市将与善化寺距离太近的民房拆除,使隐患得以消除。
古建筑群进行开发和利用也应有科学规划,应该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在相应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庙宇或者类似历史建筑,利用时就应该参照它在古代时的使用功能,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成的利用方式。
不能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会带来安全隐患。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宫被出租并用做一家能容纳700人的武术学校。
2003年1月19日,遇真宫主殿因照明线路搭设不规范并疏于管理发生大火,最有价值的主殿三间共236平方米建筑全部化为灰烬,周边文物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5.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应列入规划,但不应破坏其原貌(1)维持原貌、确保重点大部分的古建筑既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又有相当大的火灾危险性。
如何使它们免受火灾危害,也是消防规划的重要内容,所以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措施必须列入消防规划,这是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与一般的消防规划所不同的重要特点。
应将古建筑按重要性分为不同类型的保护等级,有重点地分别采取不同的消防技术措施予以保护。
《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
”所以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原则应是在不破坏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确保消防安全。
(2)古建筑内不宜设固定消防给水设施《建规》中规定:“国家级保护单位的砖木结构和木结构建筑应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但这样的规定不切合实际,古建筑内不宜设固定消防给水设施。
以山西应县木塔为例,该建筑始建于辽代清宁2年(公元1056年),距今948年,高约67.3m,是现存塔身最高、年代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其独特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工艺精湛的全木结构的建筑,如按建规的要求设置喷淋和消火栓系统,就势必破坏其原有的价值,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和初衷。
在不宜设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古建筑群,宜增加推车式灭火器的配置数量。
(3)古建筑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避雷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保护古建筑的有效措施,但消防技术规范恰恰没有规定古建筑要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998年4月4日凌晨,山西省临汾市尧庙广运殿发生的特大火灾,火灾发生半小时后,值班室的人员还未发现,致使砖木结构的广运殿及殿内尧王等泥塑像9尊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451.17万元。
如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被及时发现,损失将会减到最小。
避雷设施也是预防古建筑火灾事故的有效手段,大多文物古建筑防雷设备不够完善,这类事故也多有发生。
2004年4月26日山西运城稷山大佛寺遭雷击发生火灾;2002年9月7日,应县木塔遭雷击,所幸未引发火灾事故。
(4)加强用火用电的规划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建筑禁止设置电气线路。
其它古建筑内不符合要求的电气线路,应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做出改造规划。
古建筑周围居民的用火管理;确定为宗教活动的建筑,对点灯、烧纸、焚香的场所和方式均应做出规划,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6.古建筑的消防管理措施要更加完善目前,古建筑在消防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安全保卫人员短缺,业务素质低,自防自救能力差,督促文物古建筑单位整改火灾隐患的手段单一等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要做出规划,予以完善,也是其不同于一般消防规划的重要特征。
(1)完善法规体系,明确消防安全责任《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则》规定:“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由文物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共同负责。
”不仅如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古建筑消防管理的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府、使用单位、管理单位、消防监督部门等各自的责任。
(2)古建筑的保护要立足自防自救古建筑火灾蔓延迅速,其保护必须立足自防自救,要规划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特别是义务消防组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预案,且要切实加强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