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月考试题答案
公共政策概括考试和答案
![公共政策概括考试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86bae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2.png)
公共政策概括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公共政策的主体是()A. 政府B. 政党C. 社会团体D. 个人答案:A2. 公共政策的客体是()A. 政府B. 政党C. 社会团体D. 个人答案:D3. 公共政策的基本属性是()A. 强制性B. 权威性C. 公共性D. 规范性答案:C4.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A. 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B. 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C. 政策制定、政策评估、政策监督D. 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督答案:D5. 公共政策的制定依据是()A. 政治理论B. 经济理论C. 社会理论D. 法律和法规答案:D6. 公共政策的制定目标是()A. 维护社会稳定B. 促进经济发展C. 实现社会公平D. 以上都是答案:D7. 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是()A. 政府B. 政党C. 社会团体D. 个人答案:A8. 公共政策的评估主体是()A. 政府B. 政党C. 社会团体D. 个人答案:A9. 公共政策的监督主体是()A. 政府B. 政党C. 社会团体D. 个人答案:C10. 公共政策的调整和修正是为了()A. 维护政策的权威性B. 适应社会变化C. 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A. 指导功能B. 规范功能C. 调节功能D. 保障功能答案:ABCD12. 公共政策的制定原则包括()A. 合法性原则B. 公平性原则C. 效率性原则D. 可行性原则答案:ABCD13. 公共政策的执行方式包括()A. 直接执行B. 间接执行C. 委托执行D. 合作执行答案:ABCD14. 公共政策的评估方法包括()A. 效果评估B. 效率评估C. 公平性评估D. 可持续性评估答案:ABCD15. 公共政策的监督方式包括()A. 法律监督B. 行政监督C. 社会监督D. 媒体监督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封闭的过程。
公共政策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公共政策学考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85a9d328ea81c758f57802.png)
《公共政策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共政策学产生的标志(C)P2A.《政策分析与管理》的出版B. 《政策科学的发展》的出版C. 《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的出版D. 《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2、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 B )提出的。
P32A. 西蒙B. 布坎南C. 巴得什D.霍恩3、公共政策执行必须遵循的特定原则,不包括(A )P73A.主观性B.强制性 C. 组织性D.实务性4、由目标群体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对政策的个人理解来评定政策执行效果,这种公共政策评估方法叫( B) P126A.专家评定法B. 对象评定法C. 自我评定法D.前后对比法5、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A) P95A. 生态环境B. 经济环境C. 政治环境D. 文化环境6、按照监控的内容分类,公共政策监控可分为( D ) P145A.一般监控和专业监控B.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C.积极监控和消极监控D.目标监控和关键点监控7、政策分析过程最关键而又困难的一个阶段是( C ) P186A.规划方案B.预测结果 C. 问题构建 D. 确认目标8、在我国,财政主体主要运用的财政工具,不包括(B)P206A. 预算B. 私人借贷C. 税收D. 财政补贴9、一般认为,年率3%~5%的物价上涨幅度,可视为( D ) P243A.物价上涨快B.物价上涨慢C.物价不变D.物价基本稳定10、产业政策的特征,不包括( C) P277A.指导性B.稳定性和连续性C.波动性D.时代性和阶段性11、《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性的、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是由哪个国家提出的?( A) P312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12、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例、规章等形式的科技政策的是( B ) P374A.《科技进步法》B.《科技拨款的暂行规定》C.《专利法》D.《专著法》13、对科技活动活动的协调、控制,以达到预期政策目标的功能,属于科技政策的( D )功能。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e025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9.png)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属于公共政策的制定阶段?A. 政策实施B. 政策评估C. 政策制定D. 政策监督答案:C2. 公共政策的目标是什么?A. 促进政府机构的发展B. 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C. 解决公共问题和满足公共利益D. 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答案:C3.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哪个阶段涉及到政策方案的具体设计和评估?A. 政策实施B. 政策评估C. 政策制定D. 政策监督答案:B4. 公共政策影响的对象是什么?A. 政府部门B. 私营企业C. 社会群体和个人D. 国际组织答案:C5. 公共政策分析的目的是什么?A. 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B. 提出政策建议C. 监督政策的执行过程D. 研究政策的背景和动因答案:D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和角色。
答案: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利益集团、专家学者和公众。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政策,利益集团代表特定利益群体参与政策制定,专家学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建议,公众通过投票、舆论和参与公共听证会等方式参与政策制定过程。
2. 解释公共问题和公共利益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公共问题指的是影响整个社会、群体或地区的问题,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解决。
公共利益是指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考虑整体社会的利益和福祉。
例如,环境污染是一个公共问题,因为它不仅影响到特定企业或个人,而是对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来减少污染并保护公共利益。
3.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中一种方法。
答案: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回顾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等。
其中,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政策实施所需的成本和实现的效益,评估政策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以作为决策的依据。
该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选择最具效益的政策方案,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政策学12月考试题答案
![公共政策学12月考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6922f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7.png)
公共政策学月考试题答案(2016-12)一、简答题1. 简述公共政策的功能。
(1)指导功能(2)控制功能(3)协调功能(4)分配功能2. 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环境政策环境是指政策制定系统之外的一切与之相关的因素,在政策执行时的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
①地理自然环境②经济环境③政治法治环境④社会文化环境⑤国际环境。
3. 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1)前后对比法(2)对象评定法(3)专家判断法(5)自我评定法4. 简述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①执行者因素②资源因素③工具因素④环境因素5. 简述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
①决策者的变动②政策环境的变化③政策资源的现值④政策的失效或低效⑤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
6. 简述知识的特征。
①不可逆性②共享性③非磨损性④交换的不对称性⑤可传播性。
7. 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1)政策废止(2)政策替代(3)政策分解(4)政策合并(5)政策缩减8. 简述公共政策的非正式评估。
非正式评估是指没有严格的专门组织机构,评估主体、评估形式和评估内容也没有固定化,但最后仍有某些评估结果的评估。
在非正式评估活动中,政策评估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记者采访中居民对某项政策的随意评论,也可以是政府领导人视察某地的即兴评说。
非正式评估的缺点在于评估活动所获取的信息有限,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因而所得出的评估结论可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9. 简述政策分析的价值(1)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2)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3)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4)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10. 简述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
(1)决策者的变动(2)政策环境的变化(3)政策资源的限制(4)政策的失效或低效(5)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
11. 简述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1)道德品质要求(2)行为规范要求(3)价值判断要求。
二、论述题1. 试述政策议程的各种构建模型(1)外在创始模型。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4a38c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0.png)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A. 政府机构B. 政策制定过程C. 政策执行结果D. 政策评估方法2. 政策分析的第一步通常是:A. 确定政策目标B. 收集数据C. 进行成本效益分析D. 制定政策建议3. 以下哪项不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关键参与者?A. 政策制定者B. 政策执行者C. 政策受益者D. 政策监督者4.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阻力”通常指的是:A. 政策制定的难度B. 政策执行的障碍C. 政策评估的复杂性D. 政策反馈的延迟5. 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政策是否符合法律规定B. 确定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C. 确定政策是否具有成本效益D. 确定政策是否需要调整或终止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7. 描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如何影响政策的形成。
8. 解释政策执行中的“政策窗口”概念及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政策评估在公共政策学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10. 以一个具体的公共政策为例,分析其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答案一、选择题1. B. 政策制定过程2. A. 确定政策目标3. C. 政策受益者4. B. 政策执行的障碍5. B. 确定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二、简答题6.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侧重于理解政策背后的动机、价值观和文化因素,而定量研究则侧重于通过统计和数学方法来测量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7. 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游说、提供信息、影响公众舆论等方式来影响政策的形成。
它们可能会提供专业知识,也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而推动某些政策的制定或反对某些政策的实施。
8. 政策窗口是指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由于某些特定的政治、经济或社会条件,使得某些问题或议题变得特别突出,从而更容易被政策制定者关注和采纳的时期。
政策窗口的存在有助于政策倡导者抓住机会,推动其关心的政策议题得到解决。
《公共政策学》试卷(A)含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卷(A)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acaa8da98271fe900ef989.png)
《公共政策学》试卷(A)1.下列哪位学者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 ) A 威尔逊 B 托马斯·戴伊 C 拉斯维尔 D 理查德·罗斯2.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 ( ) A 总统决策 B 国会立法 C 执政党政策 D 司法命令3.现代西方政治体制多以( )为原则构建国家的公共权力。
( ) A 总统制 B 三权分立C 君主识D 内阁制4.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往往是整个社会问题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这个论断说明了社会问题的 ( )A 系统性B 渐进性C 客观性D 重要性5._________的“地理因素说”对我们理解地理环境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启示。
( ) A 达尔文 B 马克思C 魏源D 孟德斯鸠6.下列哪种情况适用渐进模型 ( ) A 人口剧增 B 社会稳定C 环境污染D 资源匮乏7.结构性社会问题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 ( ) A 人口爆炸 B 老龄化现象C 各种不平等现象D 种族歧视8.通过类比发现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机械性,从而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用于另一类问题上,这是( )A 经验联想B 经验迁移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C 逻辑思维D 直觉思维9.有许多决策群体看似存在众决的形式,实乃个人专断的翻版,这属于( ) A 定型效应 B 反衬效应C 颂歌效应D 乐队效应10.政策终结是一种 ( ) A 自然现象 B 人的无意识行为C 人的主动性行为D 过时行为1.按照一般分类方法,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 ( ) A 元政策 B 程序政策C 初始政策D 基本政策E 具体政策2.政策客体研究的是 ( ) A 社会问题 B 政策问题C 经济问题D 目标群体E 老龄化问题3.下面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博弈的理念源于互为因果、相互关联的选择B 博弈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C 博弈论更多适用于竞争环境D 博弈论中每个人的选择都对他人的决定产生影响E 博弈论中每个人的选择对他人的决定不产生影响4.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政策问题的 ( ) A 察觉 B 提出C 分析D 界定E 描述5.政策规划的原则有 ( ) A 信息原则 B 系统原则C 优化原则D 智囊原则E 渐进原则6.德尔菲法主要采用的形式是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A 面对面畅谈法B 匿名通信C 择优法D 反复征求意见法E 有效理性法7.哥顿法的基本观点是 ( ) A 畅所欲言 B 变陌生为熟悉B 角色互换 D 无批评原则 E 变熟悉为陌生8.关于政策执行的理论,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有的学派是 ( ) A 执行学派 B 默认学派C 干预学派D 行动学派E 组织理论学派9.政策执行的特征有 ( ) A 对象的适用性 B 执行的有序性C 执行的坚定性D 过程的动态性E 执行的时限性10.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有 ( ) A 指标 B 信息C 测定D 分析E 建议1.公共政策的功能有哪些?2.目标群体接受和服从某项政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5分)3.分辨模型有效性的原则有哪些?4.政策议程的引发机制有哪些?5.从众现象产生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原因有哪些?《公共政策学》试卷(A)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A,5D,6B,7C,8B,9D,10C二、多项选择题1ADE,2AD,3ABCD,4ADE,5ABCD,6BD,7BE,8DE,9ABDE,10ABCDE三、简答题1.答:(1)计划与准备。
公共政策学试卷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ff24f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2.png)
《公共政策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此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项选择不给分。
每题 1 分,共 25 分〕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安排”,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标准最正确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构造取向④目标取向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肯定的形式提交社会争辩,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发动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时机的有效程度,是件估〔〕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构造性周期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制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推断法12、公共政策学进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争辩的重点是〔〕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根本功能是〔〕①政策执行②政策争辩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16、政策主体制约、制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视功能④平衡功能17、公共政策学进展的其次阶段的代表人物是〔〕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①政策问题的认定。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答案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b1ab86b0717fd5360cdc72.png)
公共政策学月考试题答案(2016-10)案例分析一(1)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
在案例中,(1)至(10)项中这些类型的决策者都是组织.(11)项中的决策者则是个人。
②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组织。
离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组织就不可能实现其组织目的。
在案例中,(1)至(7)项中这几类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就是公共政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2)个人的决策行为,只有在具备组织特征或参与组织决策过程对组织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情况下,才可能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案例分析二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四种:(1)管制功能。
政策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政策目标。
(2)引导功能。
为了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3)调控功能。
就是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分配功能。
从公共政策的界定中就可以看出,它具有价值或利益的分配功能。
案例分析三(1)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政府能力”界定为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
这个定义的内涵包括如下两点:①政府能力与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密切相关。
②政府能力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层次的能力。
判断政府能力的强弱在于政府能否在其职责范围内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实施公共政策。
(2)“红头文件摊派烟草指标”是一起不当行使公权力的事件。
尽管地方政府以“引导消费”为名,强令干部抽本地烟,看似为地方税收做贡献,但实质上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丢掉了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职能,最终导致了政策失败和被废止案例分析四这个案例典型地反映了一个公共问题——××市流动人口特别是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问题,主要在媒体和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下终于被提上××市政府议事日程的过程以及现实的解决状况。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b8edfbcfc789eb162dc88f.png)
③规范最佳模型
④政治系统模型
)
②过程取向
③结构取向
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 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
①外在创始模型 ②动员模型 ③内在创始模型
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 )
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
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
①立法决策
②行政决策
③司法决策
④政党政策
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
①政策执行
②政策研究
③政策制定
④政策分析
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
以下组织属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
①立法决策 ②行政决策 ③司法决策 ④政党政策 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
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
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
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
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
①自然灾害 ②经济灾难 ③生态变迁 ④经济对抗 下列不能归入政策终结对象的选项是( )
)和( )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9.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
)和(
)和(
)的过程。 三个方面。
8.
)和(
)这三个影响
因素的互动。
0.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 )1.()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2.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
专科《公共政策学》_试卷_答案
![专科《公共政策学》_试卷_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573fdba1c7aa00b52acb38.png)
专科《公共政策学》一、(共54题,共150分)1. 完整的政策过程一般包括政策问题确定、政策制定、________________、政策监控、________________、政策终结等六个政策阶段。
(2分).标准答案:1. 政策执行;2. 政策评估;2. 从公共政策的本质出发,可以确定为公共政策的7大基础特征:合法性、权威性、____________、层次性、阶段性、____________和价值选择性。
(2分).标准答案:1. 普遍性;2. 多样性;3. 一般而言,公共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行政工具、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2分).标准答案:1. 法律工具;2. 市场工具;4. 政策议程的类型主要包括公众议程与________________。
(1分).标准答案:1. 正式议程;5. 政策咨询系统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标准答案:1. 政策参谋系统;6.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共政策的制定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标准答案:1. 政策问题的确认;2. 政策的采纳及合法化;7. 下面哪些属于公共政策的评估标准( ) (2分)A.技术可行性标准B.组织适应性标准C.经济合理性标准D.管理可行性标准.标准答案:A,B,C,D8. 以下不哪些属于非政府组织()(2分)A.消费者协会B.红十字会C.共青团D.政治协商会议.标准答案:C,D9. 政策价值观将对目标团体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2分)A.政策态度B.政策情感C.政策认知D.政策效力.标准答案:A,B,C10. 完整的政策系统包括哪些子系统()(2分)A.信息子系统B.决策子系统C.执行子系统D.评估和监控子系统.标准答案:A,B,C,D11. 公共评估按照层级划分可分成()(2分)A.上级评估B.同级评估C.垂直评估D.下级评估.标准答案:A,B,D12. 政策终结的作用主要有哪些?()(2分)A.节约政策资源B.提高政策效率C.避免矛盾和僵化D.提高政策质量.标准答案:A,B,C,D13. 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特点包括()(2分)A.政策目标的不明确性B.政策范围的限定性C.政策执行影响的广泛性D.政策执行的动态性.标准答案:B,C,D14. 以下哪些构成了建立政策议程的障碍()(2分)A.政治原则的偏离B.价值体系的排斥C.政府体系的封闭D.政策表达失当.标准答案:A,B,C,D15. 有限理性(6分)标准答案:有限理性是对完全理性的一种修正,认为在复杂环境之下,不确定性因素越多,信息也就越不完全,因此认识能力与判断能力也就是有限的,但人又不可能无所不知,这种状况就称为有限理性。
公共政策学的考试题型及答案b卷
![公共政策学的考试题型及答案b卷](https://img.taocdn.com/s3/m/c7c7363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05.png)
公共政策学的考试题型及答案b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府行为B. 企业行为C. 个人行为D. 社会行为答案:A2. 政策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A. 提高政策效率B. 降低政策成本C. 增加政策透明度D. 实现政策目标答案:D3. 政策制定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
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B4. 政策执行中,政府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A. 政策制定B. 政策执行C. 政策监督D. 政策评估答案:B5. 政策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A. 成本效益分析B. 案例研究C. 政策模拟D. 政策制定答案:D6. 政策分析中,利益相关者分析的目的是()。
A. 确定政策目标B. 识别政策影响C. 预测政策结果D. 制定政策方案答案:B7. 政策分析中,最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是()。
A. 回归分析B. 因子分析C. 聚类分析D. 相关分析答案:A8.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效果D. 所有选项答案:D9. 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的角色是()。
A. 政策制定者B. 政策执行者C. 政策分析者D. 政策监督者答案:B10. 政策评估的结果通常用于()。
A. 政策调整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监督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案例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ABCD2. 政策分析的步骤包括()。
A. 问题识别B. 目标设定C. 方案设计D. 方案评估答案:ABCD3. 政策执行的障碍可能包括()。
A. 资源不足B. 执行者能力不足C. 政策信息不明确D. 政策目标不明确答案:ABCD4. 政策评估的指标包括()。
A. 政策效果B. 政策效率C. 政策公平性D. 政策合法性答案:ABCD5. 政策分析中,利益相关者包括()。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0111a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7.png)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公共政策的主体通常是()。
A. 私营企业B. 非政府组织C. 政府机构D. 国际组织答案:C2.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议程设置”阶段是指()。
A. 确定政策目标B. 制定政策方案C. 选择政策工具D. 识别并提出政策问题答案:D3. 根据公共政策的分类,环境保护政策属于()。
A. 经济政策B. 社会政策C. 文化政策D. 国防政策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政策评估的主要功能?()。
A. 提供政策修订的依据B. 促进政策的公平性C. 监督政策的实施效果D. 增强政策的透明度答案:B5. 公共参与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是()。
A. 仅增加政策的合法性B. 仅提高政策的效率C. 既增强政策的民主性,也提高政策的适应性D. 与政策制定无关答案:C二、填空题1. 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效率性和__________。
答案:可持续性2.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通常会采用多种__________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答案:政策工具3. 政策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政策实施的__________和政策目标的实现。
答案:有效性4. 政策沟通的关键在于确保信息的__________和及时性。
答案:准确性5. 政策修订通常基于政策评估的结果,以提高政策的__________。
答案:适应性和有效性三、简答题1. 简述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主要功能。
答案:公共政策是指由政府机构制定和执行的,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众需求的一系列计划、法规和行动。
其主要功能包括指导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会福祉,以及保障国家安全和稳定。
2. 描述政策制定的基本过程。
答案:政策制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议程设置,即识别并提出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政策制定,包括确定政策目标、制定政策方案和选择政策工具;政策合法化,即通过立法或行政命令使政策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政策实施,即将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措施;以及政策评估,即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公共政策学》试卷(B)含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卷(B)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9d52d73968011ca2009194.png)
《公共政策学》试卷(B )1.公共政策学诞生于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C .20 世纪 50 年代初D .20 世纪 60 年代初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政策研究和政策咨询的著作是()A .《史记》B .《战国策》C .《资治通鉴》D .《论语》3.“上下来去”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 )A .后现代主义B .理性主义C .逻辑实证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4.政策系统内部纵向结构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 .网状结构B .塔形结构C .链形结构D .群落结构5.规定公共政策决定权的横向分布形态的是 ( )A .国家结构B .政党制度C .政府体制D .选举制度6.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A .政府议程B .行政议程C .正式议程E .公众议程7.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的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A .外在创始模型B .动员模型C .内在创始模型D .史密斯模型8.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制度一般实行 ( )A .全民公决B .委员会制C .行政首长负责制D .个人负责制9.在下列制度中,能够实现政策规划主体多元化的是( )A .招聘制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B .奖惩制度C .听证制度D.考任制度10.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工作目标是( )A .改进政策制定B .促进经济发展C .加快实现社会繁荣D .促进社会和谐11.将政策执行看作是一种赛局的模型是( )A .过程模型B .循环模型C .互适模型D.博奕模型12.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某项公共政策做出价值判断就是( )A .政策评估B .政策变通C .政策规划D.政策执行13.价值分析的核心内容是( )A .过程分析B .组织分析C .功能分析D.理性分析14.政策监控的客体是(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15.在政策预测中,趋势外推法属于( )A .定性政策预测方法B .定量政策预测方法C .历史分析方法D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政策预测方法16.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A .横向监控B .纵向监控C .外部监控D .自下而上的监控17.不仅提供咨询意见,还拥有部分公共决策权力的政策研究组织是( )A .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B .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C .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D.非政府组织18.《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一书将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技术分为两种类型,即( )A .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随机分析技术B .定量分析技术和半定量分析技术C .非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规划管理技术D .计算机分析技术和数学分析技术19.以一系列假设为依据,对作为分析对象的政策在设想中将要实现的环境和各种条件进行描述和预测的政策分析方法称为( )A .头脑风暴法B .德尔菲法C .脚本写作D .个人判断法20.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理性分析方法强调( )A .逻辑推理和精确的数学计算B .逻辑推理和定性思辩C .案例分析和定性思辩D .价值偏好和案例分析21.“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 )A .替代式政策执行B .残缺式政策执行C .照搬式政策执行D .观望式政策执行22.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 )A .管仲B .孔子C .孟轲D .苟况23.现代意义上的政策评估最早兴起于( )A .20 世纪 30 年代B .20 世纪 50 年代C .20 世纪 60 年代D .20 世纪 90 年代24.在两党制或多党制国家中,政府的政策往往随着政党的轮换更替而呈现明显的周期波动,这种现象属于典型的( )A .阶段性政策周期B .功能性政策周期C .反复性政策周期D .原因性政策周期25.下列概念中,既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的是( )A .公共产品B .公共代价C .公共利益D.公共要求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政策评估的主体系统包括( )A .政策制定者B .专业机构C .政策执行者D .专业人员E .政策对象27.政策执行对于政策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 )A .是解决政策问题的重要途径B .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C .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 .其后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E .是 政 策 过 程 的 第 一 环 节28.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 ( )A .理论渊源B .概念体系C .研究对象D .研究方法E .政策主体29.公共政策问题的边界分析法所包括的具体方法有 ( )A .类比分析法B .饱和抽样法C .边界估计法D .类别分析法E .诱导性提问30.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 )A .决策方案的提出B .法制部门的审查C .领导会议讨论决定D .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E .检察部门的监督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2.马克斯·韦伯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为() 3.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4.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 )5.上“下来去 ”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 )6.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 )7.就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而言,当代中国的共产党组织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 ( )8.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的文件被认为是( )9.农业政策、工业政策、环境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都属于( )10.公共政策是为 (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c6c48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40.png)
正确答案: B
4. 在国家能力中,构成公共政策财力基础的能力是()。 A.社会抽取能力 B.社会控制能力 C.社会规范能力 D.社会适应能力 ABCD 正确答案: A
5. 英国内阁议会制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A.三权分立制 B.合议制 C.民主集中制 D.合议、三权分立制 ABCD 正确答案: D
22. 根据拉斯韦尔的观点,公共政策学应是一门()。 A.政府官员独立研究的学问
B.学者独立研究的学问 C.政府官员与学者共同研究的学问 D.决策者与政策执行者共同研究的学问 ABCD 正确答案: C
23. 在政策分析过程中,要对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全面考虑,这是遵 循政策分析基本原则中的()。
36. 试比较中国与美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 正确答案: (1)美国由于国家决策体制与政治体制同构,这就决定了美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为立法决 策 +行政决策+司法决策。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 者,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在美国,政党政策不属于公共政策。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主导着政府过程的运行。在美国,公共政策方 案都表现为法的形态。在中国,政府制定的所有政策,实质上都是共产党的政策。从形式特 征看,中国公共政策由党的政策 +人大决策 +行政决策构成
30. 公共政策终结的推动力量包括()。
A.政策执行者 B.政策评估者 C.政策反对者 D.锐意改革者 E.明智领导者 ABCDE 正确答案: BCDE
三、问答题 (共 8 题,共 65 分) 31. 试述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政策制定和输出的
正确答案: (1)大众传媒影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2)大众传媒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和政策的认识,影响决策者能否适时制定出有效的公共政 策。 (3)大众传媒有助于决策者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政策。 (4)大众传媒通过影响政策对象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以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来 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型及答案b卷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型及答案b卷](https://img.taocdn.com/s3/m/fb3f921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c.png)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型及答案b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问题识别B. 政策分析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D2. 在政策分析中,SWOT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以下哪个方面?A. 政策影响B. 政策环境C. 政策成本D. 政策效果答案:B3. 政策执行中,实施者对政策理解的偏差可能导致以下哪种情况?A. 政策目标的实现B. 政策目标的偏离C. 政策目标的扩大D. 政策目标的缩小答案:B4. 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政策是否有效B. 确定政策是否合理C. 确定政策是否合法D. 确定政策是否公平答案:A5. 以下哪一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则?A. 公平性B. 效率性C. 稳定性D. 合法性答案:C6. 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集团的参与通常会导致以下哪种结果?A. 政策的公正性增强B. 政策的公正性减弱C. 政策的稳定性增强D. 政策的稳定性减弱答案:B7. 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机构的协调不力可能导致以下哪种情况?A. 政策执行效率提高B. 政策执行效率降低C. 政策执行成本增加D. 政策执行成本减少答案:B8. 政策评估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常用的评估方法?A. 成本效益分析B. 目标群体满意度调查C. 政策实施前后对比D. 政策执行者的主观评价答案:D9. 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政策分析的主要内容?A. 政策目标的确定B. 政策方案的设计C. 政策执行的监督D. 政策效果的预测答案:C10. 政策执行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政策执行者的责任?A. 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B. 确保政策资源的合理分配C. 确保政策执行的透明度D. 制定政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政策的制定?A. 社会需求B. 政治力量C. 经济状况D. 法律环境答案:A, B, C, D2. 政策分析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政策方案?A. 成本效益分析B. 风险评估C. 政策模拟D. 专家咨询答案:A, B, C, D3.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政策执行的失败?A. 政策目标不明确B. 政策资源不足C. 政策执行者能力不足D. 政策执行者缺乏动力答案:A, B, C, D4. 政策评估中,以下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政策的效果?A. 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B. 政策实施的成本C. 政策产生的社会影响D. 政策的可持续性答案:A, B, C, D5. 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些原则是政策制定者需要遵循的?A. 公平性原则B. 效率性原则C. 合法性原则D. 民主性原则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步骤。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7de33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8.png)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的主体通常是:A. 个人B. 企业C. 政府D. 非政府组织答案:C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政策分析的内容?A. 政策目标的确定B. 政策方案的设计C. 政策效果的评估D. 政策的宣传推广答案:D3.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政策执行是政策制定的延续B. 政策执行与政策制定无关C. 政策执行是政策制定的开始D. 政策执行是政策制定的结束答案:A4. 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B.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C. 为政策执行者提供操作指导D. 为公众提供政策信息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特点?A. 权威性B. 普遍性C. 强制性D. 灵活性答案:D6.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来源于:A. 政策制定者的个人魅力B. 政策制定者的专业知识C. 政策制定者的权力地位D. 政策制定者的法律依据答案:D7.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哪些阶段?A. 政策问题识别、政策方案设计、政策选择、政策实施B. 政策问题识别、政策方案设计、政策选择、政策评估C. 政策问题识别、政策方案设计、政策实施、政策评估D. 政策方案设计、政策选择、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答案:C8. 公共政策的执行机构通常是: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监督机关答案:B9. 公共政策的评估通常由以下哪个机构进行?A. 政策制定机构B. 政策执行机构C. 第三方评估机构D. 政策监督机构答案:C10. 公共政策的调整通常基于:A. 政策制定者的个人意愿B. 政策执行者的个人意愿C. 政策评估的结果D. 公众的舆论压力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A. 指导功能B. 调控功能C. 服务功能D. 保障功能答案:ABCD2. 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A. 合法性原则B. 公平性原则C. 效率性原则D. 可持续性原则答案:ABCD3. 公共政策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A. 资源不足B. 信息不对称C. 执行者能力不足D. 政策目标不明确答案:ABCD4. 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包括:A. 成本效益分析B. 目标达成程度分析C. 政策影响分析D. 政策过程分析答案:ABCD5. 公共政策调整的依据包括:A. 政策评估结果B. 社会环境变化C. 政策目标变化D. 政策执行效果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bac57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1.png)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公共政策学是研究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过程的学科。
以下是一套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政策制定者B. 政策执行者C. 政策受益者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不包括: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比较分析D. 政策制定者个人偏好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A. 资源不足B. 政策目标不明确C. 政策执行者能力不足D. 政策本身完美无缺答案:D4. 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政策是否达到预期效果B.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荣誉C. 增加政策执行的难度D. 降低政策的透明度答案:A5. 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公平性B. 效率性C. 可行性D. 随意性答案: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
答案:公共政策制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问题识别、政策议程设置、政策方案设计、政策选择、政策合法化、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
7. 什么是政策分析中的“成本-效益分析”?答案: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政策方案的经济方法,通过比较政策实施的成本与预期效益来决定政策方案的可行性。
8.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阻力”有哪些表现形式?答案:政策阻力可能表现为资源分配不均、信息不对称、利益集团的反对、政策执行者的不作为或错误执行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政策评估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
答案: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了解政策实施的效果,识别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为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10. 公共政策制定中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答案:在公共政策制定中,需要通过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开透明的决策过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等方式来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确保政策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doc -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doc -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2ebab950e2524de5187e96.png)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doc -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B、法律和市场C、宪法和法律D、政府和政策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B、中国C、英国D、美国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B、政府问题C、大型城市问题D、小城市问题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D、经济危机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B)。
A、加大政府干预B、减少政府干预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C)。
A、失败B、降到最低C、不可或缺D、逐步减少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B、一个行为过程C、一个收益过程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B、等价关系C、平行关系D、交叉关系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转化 12、下列关于政策、制度、法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制度与政策是截然不同的B、制度、政策与法律不一致的情形并非罕见C、法律有时不是“统治者”,而是统治者的工具D、制度与政策有时很难截然分开 13、现代政策科学兴起的背景是(C)。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bacab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d.png)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公共需求,或者是私人需求。
2.司法审查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公共政策的功能是调节、分配、引导和服务。
4.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政策制定者通过理性思考,选择最优策略来解决问题。
5.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政策制定者通过不断试错和修正,逐步解决问题。
6.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识别、定义和量化的过程。
7.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客观性、科学性和可验证性三个方面。
8.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9.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政治、经济和社会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0.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焦虑、压力和抑郁。
11.司法审查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2.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利益相关者;三是政策执行者。
13.___提出了利益群体理论。
14.政策合法性包括法律合法性、程序合法性、道德合法性以及权威合法性。
15.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设计、实施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___。
2.美国学者___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内在创始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合议、三权分立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确定政策目标。
7.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自然灾害。
8.“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是___.___提出的。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交易。
10.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加以发布。
11.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政党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学月考试题答案(2016-10)
案例分析一
(1)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
在案例中,(1)至(10)项中这些类型的决策者都是组织.(11)项中的决策者则是个人。
②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组织。
离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组织就不可能实现其组织目的。
在案例中,(1)至(7)项中这几类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就是公共政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2)个人的决策行为,只有在具备组织特征或参与组织决策过程对组织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情况下,才可能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案例分析二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四种:(1)管制功能。
政策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政策目标。
(2)引导功能。
为了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3)调控功能。
就是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分配功能。
从公共政策的界定中就可以看出,它具有价值或利益的分配功能。
案例分析三
(1)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政府能力”界定为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
这个定义的内涵包括如下两点:①政府能力与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密切相关。
②政府能力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层次的能力。
判断政府能力的强弱在于政府能否在其职责范围内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实施公共政策。
(2)“红头文件摊派烟草指标”是一起不当行使公权力的事件。
尽管地方政府以
“引导消费”为名,强令干部抽本地烟,看似为地方税收做贡献,但实质上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丢掉了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职能,最终导致了政策失败和被废止
案例分析四
这个案例典型地反映了一个公共问题——××市流动人口特别是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问题,主要在媒体和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下终于被提上××市政府议事日程的过程以及现实的解决状况。
案例分析五
根据现代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要求。
决策者应该做到:(1)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
公共政策抉择的科学化对于最终的抉择者来说,就是要求抉择者要充分尊重依据科学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而提出的政策规划建议。
(2)考量各方利益的平衡。
一方面利用民主决策机制,引导冲突各方通过互动实现信息对称,达成谅解、妥协和一致等,另一方面要在不易利用民主机制时充分了解各方利益需求、全面权衡各方的利害关系,尽量避免出现零和博弈,而让各方都能从决策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双赢或多赢的结局。
(3)发挥个人决断的作用。
在决策日益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形势下,适当地强调发挥决策者个人决断的作用,还是很有必要。
案例分析六
导致该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1)政策质量:主要是政策设计不合理,特别是村,乡从罚款收入提成,实际是对村,乡干部鼓励计划外生育起到诱导作用。(2)政策执行主体:执行者的思想觉悟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与原政策的根本目标资背道而驰。(3)政策对象,群众的思想观念与政策目标差距较大。(4)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
案例分析七
政策执行偏差有如下一些表现形式:(1)象征式政策执行。
即在执行公共政策过
程中,只重视表面文章和形象包装,而忽视了深层问题的解决,政策执行成为一面到处挥舞的旗帜,政策目标则没有落到实处。
(2)附加式政策执行。
即在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人为地附加了与政策目标背离的其他内容,使政策执行超出了政策的基本要求,为谋取地方或个人利益提供方便。
(3)残缺式政策执行。
即政策执行的不配套、不完备、不及时,政策内容只有部分被执行,而其余则被“遗忘”;或政策执行得不及时,缺乏时效性,导致了政策目标实现得不全面、不充分。
(4)替代式政策执行。
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即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执行者用自己的一套政策替代既定政策,对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就充分利用,对不符合的就予以曲解变形,并用是否符合地方利益作标准来决定对政策执行的态度。
(5)观望式政策执行。
即政策执行主体或因疲于应付具体事务,或担心目标群体的抵抗,或因自身私利受损等原因,导致行动迟缓、思想犹豫、心理矛盾,对政策执行持观望态度。
(6)照搬式政策执行。
即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执行机关不经过认真的政策学习与思考,不做调研,习惯于机械地照抄照转上级文件,不能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提出政策执行的指导性文件,因而对下属部门的政策执行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也导致下级政策执行机关的盲目和随意。
(7)规避式政策执行。
即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分工不合理,权责不明确,该完成的工作不能保质保量完成,该承担的责任则相互推诿。
这种政策执行方式同样严重地损害了政府形象,降低了政策执行效率。
案例分析八
(1)政策目标调整。
有些公共政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之后,会发现其原定目标偏离了客观实际,应当及时对原定目标进行校正、修订或者重新确立。
(2)政策方案调整。
方案是实现目标的具体安排,对目标的调整通常也会连带着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但更多的是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认识到原定方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
(3)政策措施调整。
政策措施是指调整实施政策方案的具体步骤、手段和方法。
(4)政策关系调整。
政策系统内部和不同政策之间存在着各种横向和纵向的关系。
由于政策问题的复杂多样和相互关联,因此在同一时间、同一范围内实施的公共政策一般不只一项,为避免执行偏差,需要随时调整。
(5)政策主客体调整。
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政策的主体和客
体也会发生变化。
就主体而言,由于制定或执行政策的权力机关存在能力不足、机构不全、职责不清等原因,从而造成政策效果不佳或导致政策失误,这就应当对机构本身进行调整。
政策客体调整是指政策问题和目标群体的调整。
案例分析九
(1)政府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2)这是一种典型的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要求解释政策执行偏差)(3)主要表现为替代式政策执行。(要求分析)(4)县卫生局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案例分析十
(1)从理论角度而言,有道理但不可行。政策实践不同于理论假设,追求最优方案会遇到很多不能克服的障碍。(2)决策目标不是单一的、明确和绝对的。(3)人类理性的限制(对信息的感知能力和记忆力)(4)决策所面临的问题往往是价值冲突。(5)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
结论:决策既要讲究合理性,又要讲究时效性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