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石化行业开征碳税的探讨
对我国开征碳税的可行性探讨

煤炭 、 然气 、 油 和柴 油 等 ) 照 其 天 汽 按
碳 含 量 或 碳 排 放 量 征 收 的 一 种 税 。 碳
亚、 日本 等 国家 也在 酝 酿针 对 控 制 和
减 少二氧 化碳 排放 的税 收制度 。对 于
收 碳 税 的欧 盟 罔家 所 做 的相 关 绩
税有 利于 推动化 石燃 料产生 的外部 负 效应 内部 化 ,通 过增 加能源 的使 片 成 I
文结 合 我 国现 实情 况 以及 国外碳 税 经 验 , 对我 国开征 碳 税 的必要 性 和 可 行性 进
行分析 。 并提 出几 点建 议
碳 税 是 针 对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征 收 的
一
智 能 电 网等 低 碳 技 术 的 开 发利 用 展 开, 占领 国 际技 术制 高 点 , 实 现 对 并 国际低碳 技术 市场 的控 制权 。这些 政 策 和 决 议 为我 国 开征 碳 税 提供 了政
2 2
产业 的 冲击等 。
二、 国外 碳税 实 践概 况 及 给 我 国 的 启 示
( ) 一 国外碳 税 实 践概 况 。 碳税 作
为 一 种 新 型 的 税 种 虽 然 还 没 有 统 一
欧盟 国家 普遍 实施 了预告 制度 。在开 征 碳 税 前 给 企 业 一 段 充 足 的{ 整 时 拮 4 间, 以促 进 其尽 早 改进 生 产技 术 和 工 艺 , 高能 源利 用效率 。同时 , 提 分步 渐
本 以 达 到 减 少 能 源 消 耗 的 目的 。
一
( ) 术 上 的可 行性 。 二 技 与其 他环 境 税 相 比 , 税 有 计 量 简 单 、 作 容 碳 操 易 、 于检 测 的特 点 。碳 税 的税 基是 便 碳 的排 放量 , 各种 能 源 的含 碳 量 是 固 定 的 , 以其 燃烧 排 放 的二 氧 化碳 黾 所
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思考与建议

F e b . 2 01 3 V0 1 . 2 7 No . 1
●经济学研究
关 于 我 国 开征 碳 税 的思 考 与 建 议
李 艳
(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系 ,山西 晋城 0纷征收碳税 , 我 国作为最大的发展 中国家 , 同时也是最大 的二氧化碳排放 国
2 8
“ 污染者付费” 原则 , 生产企业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征 税对象, 特别是一些煤炭、 化工等高能耗企业 , 这样
的话将直接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在市场价格不变的
情况下 , 为了保证原有的利润空间 , 一些企业就必然 积 极地 进 行技 术 引进 与 创 新 , 想 方 设 法 进 行 节 能 降 耗, 提高企业 自身的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 比如汽 车 制造 商 就 会 尽 可 能 地 提 高 所 出 售 汽 车 的 燃 油 效 率 。
( 二) 对于消费者来说 , 开征碳税 , 将 会 使 资 源
用于减少其他税 , 那么人们对碳税 的天然厌恶就可 以被克服 ; 如果把这部分收入投入到新技术 、 新产业 的研发与应用中, 就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 的换代升
级 。 四、 建 议
价格上升 , 使消费者实际购买能力下降。如果按照 “ 消费者负责” 原则 , 即谁 消费谁 买单 , 就会从更 深 的层面转变人们对 于高排放量商品的偏 好 , 甚至改 变人们 的 日 常生活方式 。比如在 出行方面可能会选 择购买节油型的小排量汽车 , 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 具, 或者选择住在离工作单位近一点的地方 , 骑自 行 车甚至步行 , 从根本上促进需求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家, 碳税征 收迫在眉睫 。本文在分析开征碳税对我 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影响 的基础上 , 提出 了一些积 极的建
我国征收碳税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国外已有碳税模式

J u I .2 01 3
Ge n. 5 1 6 No . 0 7
总第 5 1 6 期
第O 7 期
Ec o n o mi c F o r um
我 国征收碳税的可行性研究
— —
基于国外已有碳税模式
文/ 康 晓虹
【 摘
要 】低碳 经济成为 当 今 各国发展 的主流。我国作为一个 负责任的大国 ,也积极 开展 了旨 在控制二氧
欧 国家出现 。其中 ,丹麦于 1 9 9 2 年成为第一个对 家庭 和企 业 同时征 收碳税 的 国家 ,此 后 ,其 他一 些
欧 洲 国家也纷 纷开征 碳税 。从 实施绩效 上 ,碳税 给 这些 国家带来 的好处 显而 易见 ,欧洲 国家 与世界 其 他 国家 比较 ,二氧化 碳排 放 的增 长率 明显较 低 。此 外 ,政府 和企 业也受 益 匪浅 ,能源消 耗降低 、节 能 减 排技术 不 断成熟 、就业 岗位 增加 。 2 . 国外碳 税税 率 的制定 。在实 际操 作 中 ,大部
成 本 加到产 品的价格 中去 。这 种税 被称 之为 “ 庇古
的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角度认为空气属于 自由 财富:工厂可以 自由排放各种污染物而不必支付任 何成 本 。 于是 ,对 于排 污 的工 厂来 说 ,它 的 “ 交 易 净产值”将是最大化的 ,而对于 “ 社会净产值”而 言 ,将无法达到最大化 ,就意味着企业 的私人成本
值背 离 的原 因 ,他认 为 这一 现象 的 出现 源 于 “ 外 部
益等于净化空气的边际收益时 ,才意味着未来人们 消费现值的最大化 。然而 ,怎样才能达到这一代表
有 效 率 的二氧 化碳 排放 减少 的平 衡点 呢 ?人们 意识 到 ,既然 二氧 化碳 来源 于 含碳 的化 石燃料 ,就有人 就提 出对 含 碳 的化 石 燃 料 进行 收税 ,也 就 是 “ 碳
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评价核算问题与建议

一、概述近年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碳排放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所关注的焦点。
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之一的化工行业,其碳排放问题备受关注。
对化工行业的碳排放进行评价核算,对于我国未来碳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评价核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现状分析1. 碳排放总量较大我国化工行业是全球最大的化工生产国之一,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巨大,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碳排放结构不合理化工行业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等。
然而,在碳排放结构上,过于依赖传统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导致碳排放结构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
3. 碳排放核算不够准确目前,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核算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化工企业的实际碳排放情况。
这对于制定碳减排政策和推动环保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评价核算问题1. 数据不完善在化工行业碳排放评价核算过程中,存在着数据不完善的问题。
部分企业在排放数据收集和报告上存在疏漏,导致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2. 核算方法不规范现有的化工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较为滞后,未能及时跟上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变化。
一些企业在核算过程中存在方法不规范的情况,导致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3. 缺乏统一标准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评价核算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导致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
这给碳排放核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带来了挑战。
四、改善建议1. 完善数据采集和报告制度应加强对化工企业的数据采集和报告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汇总和报告体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更新碳排放核算方法应及时更新化工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引入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核算模型,提高碳排放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制定统一标准和指标体系应加强对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评价核算的标准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制定,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提高碳排放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碳税征管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碳税征管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
总书记提出在2030年、2060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征收碳税是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促进环境保护的手段之一,从国际征管实践看,1990年芬兰率先在全球征收碳税,随后丹麦、英国和日本等国家也纷纷开展了碳税立法工作,目前开征碳税已逐渐成为各国促进节能减排的一项有力政策手段。
国际经验表明,在推动碳税实践的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要素:一是科学合理确定计税依据,增强碳税征管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二是循序渐进提高税率水平,以减少碳税开征阻力;三是采取形式多样的税收优惠,发挥碳税对节能减排的引导作用;四是遵循税收中性原则,尽量降低碳税征收带来的负面影响;五是与其他政策工具协调运用,共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一、相关概念(一)关于碳税。
国外对碳税的研究,最早来源于庇古税。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其《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庇古税理论。
庇古税指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排污者征税,用于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增加社会福利。
基于庇古税理论,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种,通过对生产、使用过程中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的碳含量或碳排放量进行征税,提高排污者经营成本,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促进环境保护。
(二)碳税与相关税种的关系。
一是与能源税的关系。
能源税一般指对特定能源商品,如燃料和电力等征收的一种税。
碳税和能源税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两者主要征税对象都是化石燃料,都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另一方面,碳税以化石能源中含碳量或者碳排放量为计税依据进行征税,旨在抑制二氧化碳排放;而能源税则是以能源消耗数量征税以达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是与环境税的关系。
环境税一般指为实现特定环境保护目的,或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调节纳税人环境保护行为而征收的一系列税收的总称。
比较之下,环境税的外延更大,碳税旨在控制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也属于广义环境税范畴。
低碳经济背景下开征碳税的相关问题探讨

的 能 源 一 直 占据 主 导 地 位 。 近 年 来 , 虽
( ) 保 角 度 : 利 于 缓 解 生 态 压 三 环 有
力 . 广 节 能 减 排 推
然核 电、 能 、 阳能 等有 所 发展 , 能 风 太 但 源结 构不 合理 的现 象仍 然存 在 。 国际 在 社会 压 力 和 国 内经 济 转 型 的迫 切 要 求 下 ,节能 减排 ” 为重 要 战 略被提 上 议 “ 作 事 日程 。
洪 水 、 旱 、 雨 、 冻 等 系 列 自然 干 暴 冰 灾 害 严 重 损 害 了 国 民 经 济 和 个 人 生 命 财 产 , 候 变 化 已 经 对 我 国 自然 生 态 系 气
作为 联合 国 常任 理事 国之一 , 为 作
一
个 肩 负责 任 感 的 民族 , 其 作 为《 尤 联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虽 然 我 国 G P增 D 速 居 世 界 前 列 , 主 要 是 走 一 条 粗 放 型 但
强税 收 手段 对 国民经 济 的调 控作用 。 通
境 条约 的相 关责 任 , 可 以提 高 自身 国 也
际 形 象 .有 利 于 掌 握 未 来 谈 判 的 主 动
二 、我 闺 开 征 碳 税 的 可 行 性 分
析
( ) 境 税 收 理 论 的 日臻 完 善 , 一 环 为 开征 碳税 提供 了理论 依据 从环境 税 理论 的 沿 革历 史来 看 . 主 要包 括 “ 境 负 外 部性 效 应 、 古 税 理 环 庇
我国开征碳税的可行性——基于博弈视角的分析

— — — —
[ ] N E T NG I S c 5 I V S I N U. oMP T Tv N s: h ee . E I IE E s T eB n —
—止 —止 . 驰
税 收 激 励 政 策 应成为我国 R D税收优惠政策改革的重中 &
之重 。 ●
[ ] Re ac ad 4 sr e h n Dee p n Mauatr g a T p vl me — n f u n T x is o ci
1 / 』t: w OL ht / ww. . vb s e e s lid si DB p/ i g /ui s s ma/ ute s t o n s/ ln rs
I
G
我国开征碳税 的可行性
— —
基于博弈视角 的分析
毛 小松 朱 学义
中国矿 业 大 学 管理 学 院
【 摘
要】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 面临环境和能源的双重压力 , 全球气候 变暖使得我 国承受 C O 减排的重 大压 力 , 买现 C O
的减排有 多种途径 , 对于征收碳税的这种方式是否可行是学术界探讨 的一个问题 。文章从博弈的视 角出发 , 立两个博弈模型 , 建 通过分析
可 行性 分 析 3双 重红 利 .
用环境税来替代现行的扭 曲性税收 , 从而实现 改善环境
这就是所谓的环境税的“ 双重红利” 效应。
4收 入 中 性理 论
相应的减排措施非常必要 , 开征碳税作 为一种减排途径倍受 质量和降低超额税负 、增加就业等非环境 目标的双重功效 ,
碳税对我国化学工业的影响

业 消 费的化 石能 源 基本都 是以 二氧 化
碳 的 形式 排放 , 而 化学 工 业 , 作为 “ 燃 包 括 : 汽油、 煤油、 柴油、 润滑油、 燃 料
料” 的化 石 能 源是 以 二 氧化 碳 的 形 式 油 、 石 油沥 青 等油 品类 和 “ 三烯 三苯 ” 排放 , 作为 “ 原料” 的 化 石能 源 , 一 部 类 、 碳 一化 工 类 , 精细 化 工类 以及 众 多 分 转化 为 二氧 化碳 , 从 系统 中排 放 , 而 下游 化 工 产 品 。 这 些 产 品 相 应进 入 交 产 品带 出系 统 。 在 计 算 化学 工 业 二 氧 域 , 此 外还 有 数量 不大 的 电力 、 热 力等 化碳排放时, 应 该 将 带 出 系统 的 碳 做 输 出。
衡” 核算, 然 后 计 算碳 损 失 , 再 折 算 成
二氧 化碳 排放 量 。 相 比之 下 , 采用 这种 方法更加 反映行业 情况 。 按 第 二种 方 法 , 化 学 工 业 行业 边 界 前端 流 入 的含 碳物 质主要 包 括 : 原 油、 燃料 油 、 石 脑油 、 液 化 石油 气 、 其他
境税一碳 税” 改革 。 芬 兰于 1 9 9 0 年 首次
实施碳税 。 截止 2 0 1 2年 , 欧洲 已有l 5个 国家 实施 了碳 税 。 美 国部分 城市 、 加 拿 大、 澳 大利 亚等 国家也 开征 了碳 税 。 目 前 亚 洲还 没 有 国 家 实施 碳 税 , 但 日本 和韩 国已有近2 0年历 史的碳 税研究 。 世 界 各 国 碳 税 税 率 没 有 统 一 标 准, 绝对税率相差较大 , 北欧国家碳税税
对我国碳税开征的可行性思考

对我国碳税开征的可行性思考摘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递增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
本文从税收经济学角度,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征收碳税在我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初步设计了我国征收碳税的税收要素,提出了我国碳税的发展方向,这对政府制定碳税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碳税必要性可行性征管制度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环境税将在我国开征的信号越来越强。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我国以一个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态度提出到2020年碳排放量在2005年水平上减排40%到45%的目标,开始担负起发展中国家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责任,这也预示着碳税革命在我国即将到来。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通过开征碳税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以期能够根据现实具体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碳税征收管理制度。
一、我国征收碳税的必要性(一)我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有两大特点,一是总量巨大,二是碳强度高。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1780.36097(百万吨),而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
(二)征收碳税对我国的预期影响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不同,能源资源秉性不同。
碳税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参照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税务年鉴,选择以下部分省份的数据分析碳税实行的预期影响。
表1 征收碳税对各省(直辖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统计表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
表中能源正负值表示碳税的实施对各地能源消耗的影响,如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的负值说明在保持其他税收大体不变时,征收碳税将减少当地能源的消耗。
而像河北、辽宁、山东、四川为正值则说明在保持其他税收大体不变时,征收碳税增加当地能源的消耗。
我国开征碳税的税率问题研究——以石化塑胶行业为例

的节能 减排 效果 。如何借 鉴西 方 国家 的成 功经 验 ,结 合我 国 目前 经 济和 社会发 展 现状 ,构建适 合 我
国的碳 税理论 和应 用体 系 ,则 是我 们 目前需 要解 决 的重要 问题 。从理 论 与实践 的发 展历 程来看 ,税 收是一种 有效 的经 济手段 ,具有 宏 观调 控 、指导 经济 的功能 ,因此 ,从税 收角 度调 控二 氧化碳 的排
第 1期 ( 总第 16期 ) 5
21年 1 01 月
财 经 论 丛
Colc e Es a sOlFia ea o o is l td s y l e n nc nd Ec n m c
N . 1( e ea,N .16 o G nr l o 5)
Jn 2 1 a . 01
的减排 目标 ,且应针 对 工业企 业采 取逐 步提 高的碳 税 收策略 。
关 键 词 :低 碳 经 济 ; 能 源 需 求 ;减 排 成 本 ;碳 税 率
中 图 分 类 号 :F1 .2 82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82(00 0—0 1 7 0449 2 1)604— 0
作 者 简 介 :李 岩 岩 (92 ) 女 ,安 徽亳 州 人 , 南 京 航空 航 天 大 学 经 济与 管 理 学 院 博 士 生 ,南 京 审 计 学 院 讲 师 ;赵 湘 莲 (96 ) 18 一, 16. ,女 ,河 南 许 昌
人 ,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经济 与管 理 学 院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
・
41 ・
财经论 丛
21 年 第 1 0 1 期
对排 放 c 收碳 税是 西方 国家控 制碳 排 放 的重 要 手段 之 一 , 目前 , 已经 开始 征 收碳 税 的 国 0征 家 有芬 兰 、挪威 、瑞 典 、丹麦 、荷兰 等 。 芬 兰于 19 9 0年引入 二氧 化碳税 ,主要 是针对 矿物燃 料 中含 碳量 征收碳税 ,起初 只 在工业 征税 , 约合 14 美 元/ .5 吨二 氧化碳 。19 9 5通 过对 矿物燃 料征 收碳税使 得 电力部 门也 被 纳入 征税 范 围 ,税 率
碳税政策实施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碳税政策实施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一、前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碳税政策成为许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碳税政策通过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征税,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促进能源节约和环保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
然而,碳税政策的实施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政策设计、社会接受度、市场反应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政策设计问题碳税政策的设计涉及到税率确定、税收用途、征收对象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税率的确定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过高的税率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和投资减少,影响经济增长;过低的税率则无法产生预期的遏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
其次,税收用途需要明确,是否用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型等领域,或是纳入一般国库预算。
最后,征收对象要考虑到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差异,避免对部分企业的不公平征税。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现实情况,确定合适的税率水平和税收用途,通过公平的征税方式推动碳减排行为。
此外,政策的实施需要与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合理地解决企业和公众关注的问题。
三、社会接受度问题碳税政策作为一项新型的环保政策,需要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够顺利实施和发挥预期的效果。
但是,现实情况中,碳税政策往往面临着民众的抵制和企业的反对。
一方面,碳税政策可能会对消费者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另一方面,企业可能会面临产业调整和投资成本上升等问题,对于大型工业企业和高能耗行业,碳税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影响更加明显。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和企业更加深入地了解碳税政策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式,引导消费者和企业主动参与碳减排行动。
同时,政府还应该推出针对性的补贴政策,支持绿色能源和环保产业的发展,降低碳减排的成本,加速转型升级。
中国企业碳税征收效率及影响因素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2142012年4月 中国企业碳税征收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张静摘 要:中国作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提出了征收碳税的设想与计划,以期对国内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控制温室气体帮助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有助于在国际上树立负责的大国形象。
本文就碳税本身的征收效率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中国碳税制度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碳税 征收效率 公平中图分类号:F7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4(b)-214-021 中国企业碳税征收的背景分析中国近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建立在对于能源的高消耗上面,我们在取得巨大国民财富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这反而对老百姓的未来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极大的制约作用。
随着国际环境保护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开始引入碳税这一新的税种,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碳税是以石化能源的含碳量为计税依据,对石化能源征收的消费税。
碳税被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本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迄今为止,实际开征碳税的国家或地区有芬兰、挪威、瑞典、丹麦、荷兰等国家,碳税的实施对这些国家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引进碳税这一新的环境税种,是我国在经济税收领域与环境领域的作出的积极尝试,在刚刚过去的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同时又根据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发展趋势,在世界气候大会中所达成的《京都议定书》规定附件1国家的履约时间为2012年,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员其履行自己义务的时间已经不远。
再根据“巴厘岛路线图”达成的协议,在2012年后在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排义务的同时,也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适当减排温室气体行动。
这样在2012年后,对于我国环境保护,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控制将会是一个新的起点,而我国届时也必然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因此在近几年内开征碳税,其既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整体发展趋势客观要求。
我国开征碳税的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

2 1 年第 2期 ( 01 总第 6 8期)
我国开征碳税的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
刘 凤梅
( 华 工商 学 院 ,广东 广州 5 00 南 157) [ 摘要] 碳 税 被 国际社 会公 认 为是 削减 二氧 化碳 排放 的有 效 的 经济手段 之 一 , 目前我 国正在 尝
的社会 制度 ,制度 就 毫无 疑 问地 影 响到人 的行 为选 择 。获 取税 收 收入 也 同样 有 其要 遵 循 的制度 。
征税 的过 程 实质 就是将 原本 属 于纳税 人 私人 拥有 和支 配 的财 富转 为 由 国家 拥有 和控 制 ,是 一个 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权转移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个过程 ,必须要有制度的约束 。这个约束有正式规则——国家的税收 法律 法规 ,非 正式 规则— — 整个 社会 文 化 的一 部 分 ,实施 机制— — 确保 税 收收 入及 时足 额入 库 的 实 现机制 。
试 开征碳 税 ,本 文从 制度 经 济学视 角来分析 碳税 及其 开征 的必要 性 ,尝试提 出开征 碳税 的正式 规
则和非 正式规 则 两种 制度 设计 。
[ 关键词]碳 税 ;制 度 经济 学 ;正式规 则 ;非正 式规 则
[ 中图分类号]F 1.2 804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 ]10 — 5 6 2 1 )2 0 4 — 4 0 9 6 6 (0 0 — 0 3 0 1
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 的危害 ,大气 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 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 的
事 实 。为 积极 参 与 “ 界 低碳 经 济革 命 ” 世 ,世 界 各 国正 积极 采 取多 种 管理 手 段 和政 策 工 具减 少碳 排 放 ,碳税 已被 国际社会 公认 为是 削减 二 氧化碳 排 放 的有效 经 济手段 之 一 。本 文 试从 制度 经济 学 的视 角来 认识 碳税 的必要 性及 征 收碳税 的制 度设 计 。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中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1)开征碳税是减缓国内外压力的需要受能源分布的约束,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国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碳排放量逐年增加,而且增长很快。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严重约束。
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已经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也采取了相关的政策措施。
碳税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政策手段和保护环境的有效经济措施,应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
开征碳税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2)开征碳税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特别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
节能减排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开征碳税能够推动化石燃料和其他高耗能产品的价格上涨,导致此类产品的消费量下降,最终起到抑制化石能源消费的目的,进而还能达到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减少其他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因此,开征适度的碳税,有利于加重这些高耗能企业和高污染企业的负担,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
同时,征收碳税有利于鼓励和刺激企业探索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淘汰耗能高排放高的落后工艺,研究和使用碳回收技术等节能减排技术,结果必然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3)开征碳税是完善环境税制的需要从发达国家来看,其普遍建立了以硫税、氮税、燃油税、碳税等等环境税税种为核心的环境税制或绿色税制。
虽然我国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等,但目前尚缺乏独立的环境税种,符合市场经济的环境税收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环境治理的效果不理想。
我国开征碳税研究综述

我国开征碳税研究综述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开征碳税以及“碳关税”的提出,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研究越来越多,包括开征碳税的必要性、碳税的框架设计、碳税的经济影响等方面。
文章将对我国开征碳税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重点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参考。
关键词:碳税;框架设计;经济影响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165-02一、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一种污染税,在我国开征已势在必行。
1.开征碳税是减缓国内生态环境压力的需要。
我国资源分布的显著特征是“富煤、少油、缺气”,这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国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严重约束。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有所行动。
碳税作为公认的最有效的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理应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开征碳税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节能减“碳”,实行低碳经济已在国际社会达到基本共识。
我国作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减排的国际压力与日俱增。
既然减排是有益人民和子孙后代的事业,我们自然应该寻求主动。
因此,开征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将其作为我国主动进行二氧化碳减排的行动之一,不仅符合国际环境政策的发展趋势,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国际形象。
3.开征碳税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特别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
节能减排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而碳税作为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还符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
4.开征碳税是完善环境税制的需要。
碳税作为一个独立税种或者作为环境税的一个税目,配合其他环境税的开征,可以弥补环境税的缺位,构建起环境税制的框架,加大税制的绿化程度。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要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到马尔代夫水下内阁会议,无疑气候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
围绕气候问题进行的二氧化碳减排和清洁能源的开发相继展开。
税收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应有积极的效应。
中国显著减少碳排放的承诺正是我国碳税推行的脚本。
碳税的开征,将会更多表现为一种激励机制,让企业认识到碳减排的市场价值所在,赋予了中国政府另外一只强大的“抓手”。
本文在碳税相关理论和国外实践基础上,探析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开征碳税;节能减排;必要性;可行性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碳税有利于推动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外部负效应内部化,通过增加能源的使用成本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所以开征碳税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经济手段之一。
一、碳税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一)碳税的相关概念。
碳税就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一种税。
更具体地看,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
(二)碳税的相关理论1、庇古税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接受了外部性理论,他认为要使环境外部成本内在化,需要政府采取税收或者补贴的形式来对市场进行干预。
政府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收税,以税收形式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将污染的成本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这种税又被称之为“庇古税”。
2、污染者付费原则(PPP原则)。
“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污染者的环境责任问题,即环境外部成本该由谁来负担。
污染者付费,就是由污染者承担因其污染所引起的损失,即污染费用。
这种观念形成于20世纪六十年代末期。
OECD委员会在1972年将“污染者付费原则”作为欧洲污染预防与控制的一个主要的经济原则,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被一些国家确定为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原则。
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探讨

在化 石燃 料 的生产环 节 、销 售 环节 或 者 消费 的环节 征收 。碳 税税 率 可 以采 用定 额 累进税 率 ,可以先设 定 较低 的 碳 税税 率 , 再 逐渐 提高 , 这 样公 用事 业 单 位 、企 业 和个 人 可以在 较低 税负 的
一
( 三) 征 收碳 税 可促进 清洁 能源 利 用 ,我 国 目前 对传 统能源 的 消费依 赖 性大 ,对 可再 生 能源和 清洁 能源 的接 受空 间较大 。征 收碳 税提 供 了一 个 未
、
我 国 征 收 碳 税 的 必 要 性
( 一) 征 收碳税 可有 效 降低 温 室气
体 排放 量 。征 收碳税 的主要 目的是 降
低 温室气 体排 放 。有研究 表 明温 室气
来减 排 的基础 ,它发 出 了一个 重要 信
息: 化 石燃 料是 昂贵 的 , 并 应得 到有 效
体 排放 中二 氧化碳 占近 8 0 %,在地 球
大 气层 中每 天增加 排放 的二 氧化碳 已 经 威胁 到气候 模式 和生 态 系统 ,这些 影 响 包 括全 球 气 温升 高 的 不 良反 应 ,
的共 同利 益。由此可见 , 征 收碳税不但 可 以减少 空气和水体污染 , 提高城市社 区的宜居 性 , 还可 以改变 人们 的生活行 为方式 , 提高公众安全 和健康 。
二、 我 国 征 收 碳 税 的 设 计
煦拉放 是 急一 需解 凌 的一 问煎 . 囊旌 碳旗 是 减 少_ 二氲 臻 排熬 量 监 止 气候 变
为碳 税是 根据 化石燃 料燃 烧时 的碳排 放量 的多少 征收的税费 , 所以为 了减少
我国开征碳税的思考

实 践 运 用 。宋 晓丽 、 安 福 将 W B 文 S分 解 与 施 工 项 目成 本 控 制 结 合 运 用 ; 巧 玉 将 WB 任 S运 用 于 工 程 项 目的 收 、 款 合 计 付
核算结 合应 用于研 试项 目的成本 核算 中 , 更有 助于 项 目的 有
效 管理 。
参 考文献 :
二 、 国 开 征 碳 税 的 可 行 性 分 析 我
1 .政 策 上 的可 行 性 为 现 节 能 减 排 的 目标 , 国政 府 不 断 出 台 一 系 列 新 的 我
可能会 在 2 2 0 0年到 2 3 0 5年 达到 峰 值 。实 施碳 税 对 于 我 国
) . 】 _【 】. ( ●【 】. ( _> _ 】卜( _ 【 】H ) . 】 ) 【 】H ) ●【l ko-  ̄ 】 ) ). 一【 1 - . I -
技术 的发 展是极 为关键 的。
燃料( 如柴油 、 天然气 、 炭 、 煤 汽油 等) 照它们 的碳含 量或 碳 按
排 放 量 而 征 收 的 一 种 税 。 旨在 减 少 化 石 燃 料 的 消 耗 和 C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排 放 , 以此 来减 缓全球 气候 的变 暖 。 并
2 .开 征 碳 税 的 意 义
环保部建议对石油煤炭等开征“碳税”

扩大财政创业风险投资 ,对风险高、
具 有 重 大 意 义 的节 能环 保 新 技 术 ,
该标准为以石油为原料生产沥青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 了技术支持和导向。
清 洁生产 标准 石油 炼制 业( 青) 沥青行 业 的清洁 生产 指标分 为 4 , 沥 将 类
以监 测 、识别 和调 控 。 报告指 出 , 氧化碳 税 是为 了控 二 制二 氧 化 碳 的排 放 对 重排 放 工 业 和 产 品征 收 的一种环 保税 , 开征 碳税 是
覆铜板 出 口退税率 由 5 %提高到 1% 1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 “ 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 口 退税率 的通知” 公告 称 ,7 1 2 1 0 有衬背的精 炼铜 制印刷 电路用覆铜板 [ “ 4 0 10 0 厚度 ( 衬背 除外) ≤ 0 1rm3 .5 a ”的出 口 退税率提高到 1%。 1 自2 0 O 6年国家将覆铜板的出口退税率降至 5 以后 , % 覆铜 板行业协会 ( C A) C L 代表全行业向国家有关部门( 工业信息化部 、财政部、商务部等) 不断 反映行业意见 , 引起各部门领导的重视 ,0 7 2 0 年国家同意将覆铜板的税则号单 列( 20 年 1 1 从 08 月 日起执行) 。在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努力下, 这次终 于实现了覆铜板出 口退税率的上调。
采取风险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
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 污染物产生指标( 末端处理前) 和 环境管理要求。 其中每一类又分为 3 个级别 , 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对于不同
论我国开征碳税的政策路径

论我国开征碳税的政策路径作者:薛睿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碳税政策现状,论述了我国碳税征收的必要性及碳税税制要素的设置。
指出开征碳税有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低碳新兴产业的发展。
碳税税制要素具有多个层面,包括碳税计税依据、纳税人、纳税范围、税率、税收归宿、碳税使用范围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需要合理设置碳税税制要素,使碳税发挥良好作用。
【关键词】碳税;开征必要性;税制要素;路径一、我国碳税政策现状碳税的开征与全球低碳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
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进行再工业化建设。
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产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以新能源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为基础,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
低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碳税政策的激励和支撑。
欧盟作为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先行者,已经有多个成员国家开征了碳税。
芬兰、挪威、瑞典、丹麦、法国都开征了碳税。
碳税开征以化石燃料的含碳量为征税对象,旨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税收支撑。
当前我国还没有开征碳税,也没有征收性质相似的税类。
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类。
国际上相似的税种,有气候变化税、能源调节税。
我国开征的能源调节类税收是燃油消费税、资源税。
燃油消费税是针对成品油开征的税收,资源税是针对开采的矿产品征收的税类,这两类税种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一定作用。
但是我国还没有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征收的税收。
碳税的缺失,造成对高耗能产业的约束力不强,不能有效的控制国内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税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尚未在实际中得以显现。
我国对碳税尚处于研究阶段,需要发挥其实际效果。
二、我国碳税征收的必要性1、开征碳税有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自愿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性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这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节能和减排的压力与日俱增。
碳税作为一种新型的税种虽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它已经成为研究者和国际组织极力推崇的一种减排措施,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碳税制度。
碳税虽然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在中国一个碳税政策空白的国家,对所有行业征收碳税可行性并不高。
因此,本文以中国石化行业为例,采用模糊目标规划模型、预测模型以及投入一产出理论,运用和统计软件,模拟中国石化行业年到年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的变动。
通过构建芬兰、瑞典、欧盟三种不同的碳税模型对石化行业的经济影响,从而分析得出适合中国石化行业的碳税模式。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征收碳税将使中国整体经济情况恶化,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有所下降。
目前现阶段,由于中国的能源价格弹性较低,从而造成中国石化行业征收碳税的成本太高。
因此,目前中国石化行业不适宜实施碳税政策。
关键词:碳税、模糊目标规划、能源弹性系数、石化行业目录摘要 (1)1国外开征碳税的经验和启示 (3)1.1国外开征碳税的主要经验 (4)1.1.1国外碳税发展历程---------------------------------------------------------11.1.2以碳含量或能量含有量作为计税依据 (4)1.1.3根据实际国情设计碳税税率,并逐步提高税率水平 (5)1.1.4制定相关税收优惠 (5)1.2对我国的启示 (5)1.2.1合理设计碳税制定 (5)1.2.2在生产环节征收碳税 (5)1.2.3选择正确实施方式。
(6)2开征碳税对我国石化行业的影响 (6)2.1瑞典碳税模式 (6)2.2欧盟碳税模式 (7)2.3我国的碳税模式 (8)2.3.1 模型检验与优化 (8)2.3.2实证结果分析 (10)2.3.3主要影响 (12)3我国石化行业开征碳税的建议 (13)3.1做好前期宣传,增强公民接受度 (13)3.2循序渐进,低税率试行 (14)3.3分地区分产业征税,实行差异化税率 (15)3.4完善辅助性财税政策,优化转移支付 (16)结论 (16)参考文献 (16)关于我国石化行业开征碳税的探讨1国外开征碳税的经验和启示在全球变暖的现实背景下,西方等发达国家较早的开征了二氧化碳税,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减少。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处于资源、环境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己经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的工作的重点,碳税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政策手段,也是保护环境的有效经济措施,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
开征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不仅符合国际环境政策的发展趋势,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国际形象和有利于掌握未来谈判的主动权。
从发达国家来看,其普遍建立了以硫税、氮税、燃油税、碳税等等环境税税种为核心的环境税制或绿色税制。
虽然我国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等,但目前尚缺乏独立的环境税种,符合市场经济的环境税收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环境治理的效果不理想。
开征碳税,可以设立直接针对碳排放征收的税种,增强税收对于二氧化碳减排的调控力度。
2007年6月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拟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手段,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价格、金融等激励政策”,制订相关支出政策、税收政策、收费和价格政策。
开征碳税不仅符合我国目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发展目标,也符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的制定有效政策机制的要求,是当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的规定。
由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来看,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征碳税的可行性。
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上碳税模式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我国的碳税征收政策。
1.1国外开征碳税的主要经验1.1.1 国外碳税发展历程英国经济学家阿瑟皮苟最早提出了二氧化碳税,并指出可以通过对石油和燃煤等化石燃料产品进行征税,以此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与碳税紧密联系在一起。
197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提出了“PPP”原则,也就是“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引发了世界税制绿化的浪潮。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许多国家就陆续推行了碳税政策,对已有的税制结构进行了调整,对保护环境和延缓全球变暖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
联合国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也呼吁把环境费用纳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瑞典是欧盟第一批在环境保护领域方面实施经济手段的国家,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4年做出的评估,瑞典是在环境保护方面运用最多经济手段的国家,实行了大概70项以市场为基础的手段。
1991年瑞典开征了碳税,征税范围是各种类的燃料油,这种税是对现行能源税的补充,二氧化碳税开征的同时,使得能源税率降低了50%。
1991年瑞典对能源税体系进行了改革,但是对于工业和电力产品的税率一直低于其他部门这一点没变。
目前瑞典二氧化碳税率大概为150美元/吨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税的开征,使得瑞典在直接供暖系统中大量应用了有机物,瑞典现在采取生物燃料作为热能供给的供暖系统已经将近50%,而不像是传统采用的石油和煤炭来提供热能。
碳税的开征使得瑞典在1990~2006年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9%。
目前世界上芬兰、爱尔兰、挪威、丹麦、瑞士等国家以及加拿大一些省和美国的一些地方政府都已征收了碳税。
1.1.2以碳含量或能量含有量作为计税依据碳税的征税依据有两种情况,大部分国家实际是按碳含量征税,用燃料的含碳量和消耗的燃料总量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丹麦、瑞典和挪威等国,只有少数国家波兰、捷克等是直接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征税。
这是因为第一种方法在技术上更为简单易行,不用考虑能源效率改进技术和碳回收利用技术,但存在的问题是前者只是鼓励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而不利于企业开发和购买二氧化碳的削减和回收利用技术。
也有的国家以能量含有量为计税依据的能源税,同样有减排二氧化碳的功能,在本章也将其视为一种与标准碳税相偏离的碳税,如英国的气候变化税。
1.1.3根据实际国情设计碳税税率,并逐步提高税率水平碳税的税率规定主要为一是大多数国家实行固定税率,只有很少国家意大利、荷兰实行累进税率二是根据能源的类别的不同规定差别税率,一些国家如挪威对含碳比例较高的化石燃料比那些含碳量低的燃料征相对较低的税。
这主要是考虑行业的竞争力。
同时,各国在最初开征碳税时多采用了相对较低的税率水平,然后再逐步提高。
但有很少国家如丹麦、英国在碳税开征之初就采取了中等税率水平,之后基本维持不变。
1.1.4制定相关税收优惠为防止碳税对特定行业产生较严重的不利影响,加重企业负担,特别是对那些能源消耗大、竞争力差的行业,各国对企业特别是特殊行业都给予了税收减免等税收优惠措施。
1.2对我国的启示结合国际上不同国家碳税模式的分析,对我国实施碳税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合理设计碳税制定根据国外碳税制度设计上的通行做法,我国碳税制度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碳含量作为碳税的计税依据,以便于征管和降低征纳成本二是选择从量定额税率形式,合理设计碳税税率水平。
如果碳税税率过低,其减排效果不强,完不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如果碳税税率过高,则对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
因此,合理的碳税税率水平的确定是开展碳税的一个关键问题三是考虑开征碳税对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影响,在要求企业满足一定的减排任务的前提下,制定相关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1.2.2在生产环节征收碳税通过国际比较发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碳税都建立在己有税制的基础上。
因此,为了减少征管成本,应利用好已有的税制体系。
国外大多数消费税都是在碳税批发零售环节征收,因此作为消费税之一的碳税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
但在我国,消费税对成品油的征收是在生产环节',资源税对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的征收也是在生产环节,考虑到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尽可能减少征管成本的角度考虑,我国的碳税也应当在生产环节征收。
1.2.3选择正确实施方式。
根据国外碳税实施中的经验,我国碳税的开征需要正确选择实施方式。
一是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开征低税率水平的碳税,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税率二是,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碳税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政策工具,它可以配合己有的能源相关税收,比如一般的能源税如英国的气候变化税,也可以配合其他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既可以在全国统一进行,也可以只存在于地方,作为一种地方税如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对电力生产征收的“碳税”三是,在开征碳税的同时,注意保持税收收入的中性。
2开征碳税对我国石化行业的影响2.1瑞典碳税模式在瑞典碳税模式下,最初征收的碳税税率比芬兰模式下一开始征收的碳税税率要高。
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瑞典模式下,到年石化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万吨。
这个碳排放相比于未征税碳税的碳排放量万吨减少了万吨二氧化碳。
然而,在瑞典模式下,石化行业的相对于未征收碳税模式下,减少到亿元,石化行业的增加值相对于未征收碳税的情况下损失亿元。
在瑞典碳税模式下,石化行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为1716.29元/吨二氧化碳。
由于征收碳税,石化行业内部行业增加值损失最多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575.79亿元,其次为医药制造业1243.37亿元。
化学纤维制造业受碳税影响最小,其行业增加值仅减少了134.18亿元。
然而相对于未征收碳税情况下的行业增加值,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减少的比例高达95.14%,橡胶制造业和塑料制品业行业增加值由于征收碳税损失的比例也很高,分别为88.67%和85.27%。
化学纤维业受碳税影响最小,其行业增加值相对于未征收碳税情况下仅减少了17.46%。
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碳减排力度最大的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由于征收碳税而使其二氧化碳减少的数量高达36594.05万吨。
其次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二氧化碳的减少量分别为5044.97和1423.83万吨。
在瑞典碳税模式下,6个石化行业由于征收碳税使二氧化碳减排量在5.1%左右见表(2.1)。
表2.1 瑞典碳税模式注:行业增加值的单位亿元。
碳排放量单位万吨。
减排成本单位元吨二氧化碳。
2.2欧盟碳税模式在本文的三个碳税模式中,欧盟碳税模式最开始征收的碳税税率水平是最高的。
在欧盟模式下,其征收的碳税税率从年的元吨二氧化碳增长到元吨二氧化碳,每年平均增长率为。